① 如何理解農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對現代農業的促進作用
中國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農耕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有利於拓展農業功能,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能夠進一步開拓創新,不斷豐富內容,努力把農耕文化節打造成文化傳播的平台,交流合作的平台,招商引資的平台,壯大產業的平台和繁榮商貿的平台,讓農耕文化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美麗鄉村中得以進步和升華,為促進農民群眾持續增收、農村社會繁榮穩定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農耕文化包括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學術報告會、肉羊產業發展學術報告會、紅色南梁革命紀念、周祖農耕文明與現代生態農業文化體驗體驗、產品展示展銷、招商引資項目洽談會等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理論研究探索與開發利用並重,為傳承華夏文明、弘揚傳統文化搭建了重要的平台,為展示慶陽農耕文化風采,彰顯慶陽開放開發形象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農耕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對當地新農村建設產生積極影響,對加強區域協作、擴大文化交流、助推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② 如何發揮專業特長,提高自身競爭力,農耕文化
我認為,如果你是學習農村發展和建設社會等方面的專業,你可以選修一些課程,和中國從古至今的一些傳統農耕文化的知識,再融入我們現代的科技,這樣就可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造福人類。首先要自身的專業與能力過硬,在加上古人的智慧,那麼就可以雙贏
③ 如何弘揚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什麼是中華優秀農耕文化?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2,立足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促進社會主義鄉村文化發展繁榮。
3,走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4,增強文化發展的自覺和自信
5,堅持一元理論指導,兩為方向
6,堅持雙百方針,三貼近原則。
④ 農耕文明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優秀歷史文化積淀的國家,所以在這一片廣袤的大地上也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文化,有山水文化,也有著農耕文化。農耕文化與山水文化其實是有著一些相似之處的,兩者都是從實際存在的事物中出現的,但是農耕文化要更加的意象一點。農耕文化的發展歷程也是非常的悠久的,並且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農耕文化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每一次出現都有著更好,更全面的發展。
三、現代化農業在新石器時代過去之後,農業就步入了鐵器時代,鐵器時代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人們生產能力的提高,石質的工具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用鐵製作的工具,而且因為時代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在土地方面的措施和政策,極大地促進了農耕文明的發展。現在,我們的國家都已經採取現代化農業了,所以農耕文明也算是發展到了頂端,發展到了頂峰和終點,農耕文明與生產力的發展是一直持正比的。
⑤ 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各自特點以及如何融合的
農耕文明特點: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是一種種養結合的模式,如埃及人崇拜貓,中國農民家庭都有養貓的習慣,為了保證農田免遭鼠害。
游牧文化特點:以游牧為主,種植為輔,生活中以皮革和皮毛製品為主。
融合:兩者都是農業國,都有屬於各自文明特點的手工業,如農耕有絲綢,游牧有皮革製品等,通常是通過貿易的方式將各自的剩餘產品換成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就是桑弘羊說的均輸法。
⑥ 如何培育農民精神 傳承農耕文化
弘揚馬克思主義
堅持三農政策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⑦ 青少年如何傳承優秀農耕文化
要全面加強對江南農耕文化遺產的調查摸底。省級層面建立農耕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吸納農業農村、宣傳文化、旅遊、水利、環保等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釐清明確各部門在保護農耕文化方面的職責體系。分門別類組織開展對文化遺存、民居農具、自然環境、傳統習俗等農耕文化資源進行調查、甄別,篩選出保護意義大、留存價值高的重點資源列為保護對象,為進一步保護傳承明確方向和重點。逐步完善江南農耕文化的政策保護體系。適時制定農耕文化保護地方法規,將相關文化遺存納入法定保護體系。
⑧ 如何培育農民精神,傳承農耕文化
2014年,在中組部、農業部舉辦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範培訓過程中,設置了「傳承農耕文化,培育農民精神」的課程.通過傳授中國古代農業的成就,使學員不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使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過渡,共建和諧美麗鄉村.本次課程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⑨ 農耕文化是什麼
農耕文化,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其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農耕文明決定了漢族文化的特徵。
追溯中國農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織」之說,它不僅是指早期的勞動分子,也是農耕文化形成的基礎。早在河姆渡時期,出土的穀物化石,則說明「農耕」由此(或更早)產生。
發現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村的屈家嶺文化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距今5300-4500年。屈家嶺遺址還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現地,是中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農耕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為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是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表明這里是長江中游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說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對於研究我國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展,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5][1][2][3][6]
沉澱形成
以此,人們的活動便以「男耕女織」為中心,而隨時間推移,長期沉澱形成的文化內涵及外延、各種表現形式(如前方所述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文化類型。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
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
水利事業
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由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
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7]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國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游牧文明掠奪式特徵,誕生於此前的狩獵文化,與濫觴於種植的中國文明存在明顯的差別。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8]
發展理念
以漁樵耕讀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漢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並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理念已廣播人心,所體現的哲學精髓正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資源。
從思想觀念方面來看,農耕文明所蘊含的精華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優秀的,例如培養和孕育出愛國主義、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集體至上、尊老愛幼、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鄰里相幫等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鑒。
農耕文明
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讀傳家」,即既要有「耕」來維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讀」來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這種培養式的農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諧,契合中國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樂天知命原則,樂天是知曉宇宙的法則和規律,知命則是懂得生命的價值和真諦。
崇尚耕讀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這符合今天的和諧發展理念。[8]
農耕歷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訣從遠古吟詠而來。早在先秦時期中國民間流傳的《擊壤歌》有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就描述了鄉村閭里人們擊打土壤,歌頌太平盛世的情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艱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詩為證:「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體現了文化在衣食溫飽解決之後的重要意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畫了讀書人對積極人生的理想與追求。中國上萬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歷史,創造了發達持久和長盛不衰的傳統文化。同時,燦爛輝煌的漢文化又豐富了農業的內涵。
相互依存
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雖經無數次大大小小天災人禍的考驗,仍然一直蓬勃興旺,綿延不斷。事實證明這一技術知識體系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徵。開發利用好豐富多彩的農耕文明與自然遺產資源,作為我國「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維護國家統一、建設美好家園、激發愛國熱情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重要作用,而且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維護和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經濟安全穩定增長、協調平衡增長、持續包容增長具有重要意義。[8]
農業文化與農耕文化:農業文化,是指農業生產實踐活動所創造出來的與農業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內容可分為農業科技、農業思想、農業制度與法令、農事節日習俗、飲食文化等。其發展可分為原始農業文化、傳統農業文化和現代農業文化三個階段。
在中國農業文化發展的前兩個時期,即原始農業文化和傳統農業文化時期,可統稱為農耕文化時期,或古代農業文化時期。在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農業文化是基礎,因為它是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為目的的,它決定著漢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著漢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國是世界農業的發源地之一。中原農耕文化,是中國農耕文化的一個重要發源地,是中國農業文化的基礎,又是宋代以前中國農業文化的軸心。中原農耕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這是徐光春同志在談到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時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它完全符合中國農業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發展的實際。
⑩ 利用農耕文化的教化作用的方式有
農耕教育對小孩的思想引導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達到人與自然合二為一,也就是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更親近大自然,親近我們的地球母親,更多的了解一些農家的生活常識,對孩子們來說,也算是對未來的鋪路,幫助孩子們在未來的成長中更懂得適應社會,而不是僅僅幾個小挫折就讓孩子們倒地不起,知道是自己去適應社會而非社會來適應自己。其次,這種教育方式更有助於拉近親子關系,對於那些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冷漠可以有效的進行改善,確實不失為教育的一種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