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雅思作文 怎樣學習外國文化傳統
雅思考試首先是一個語言能力的考試,因此,在雅思作文的評分標准裡面,語言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一項。我們不用過分糾結於雅思官方評分標准裡面對語言晦澀的描述,請大家想一想雅思考試的目的是什麼?除開G類而言,是測試考生是否具備在英語(論壇)國家的高等學校裡面學習的能力,也就是在英語的學術環境裡面生存的能力。試想,如果在雅思作文考試裡面答非所問、錯誤百出、詞不達意,怎麼可能在以嚴謹、嚴格著稱的英語學術體系裡面生存呢?考官自然而然就會給這樣的作文以低分,因為他認為這個考生沒有或者欠缺在英語學術體系裡面生存的基本能力。這些內容都是在劍橋國際英語學習時老師給的寶貴經驗,你也可以到谷歌輸入劍橋國際英語搜尋更多的經驗。
那怎麼才能讓我們的雅思作文符合英文學術寫作的標准和要求呢?首先大家應該了解一下什麼是真正的英文學術語言。正式的英文學術語言首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正式性和嚴肅性,具體體現為不用簡寫、不用口語、不用個人語氣、不直接引用別人的原話或對話。道理很簡單,學術文章不是小說,小說為了生動,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經常使用口語話、個人化的語言,也經常直接引用人物之間的對話。而學術文章則要求客觀、嚴謹、條理清楚、邏輯清晰,沒有或者極少個人的感情色彩。舉例來說,我們在口語或者小說中經常使用詞的縮寫形式或簡易形式,比如you're, there's等等,但在雅思作文中我們就不能用這些簡寫形式,而應該用完整形式you are, there is;又比如口語中經常把冰箱叫做fridge, 雅思作文中我們就應該用refrigerator不用fridge。另外,在論述的時候最好不要直接引用別人的話:如"......", says 某某某,而應該用According to 某某某,然後再用自己的語言簡述他的觀點,這樣顯得很專業。當然,你如果用了這些簡寫或者口語化的語言也不能說你錯了,考官也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會極大影響考官對你作文的整體印象和評分。
英文學術語言的第二個特徵就是經常使用被動語態。一般說來,當強調動作承受者,不必說出執行者或含糊不清的執行者時,多用被動式。須注意的是,許多地方與漢語不同,有時候漢語中沒有"被……"的意思,英語卻應該用被動態,這是語言使用習慣問題,在英語中被動語態的使用已經成為了一個習慣。換句話說,在寫作文的時候,大家不要等到在漢語中有"被……"的意思的時候才想起用被動語態。在該用被動語態的時候用主動語態,就會感到很別扭,意思可能相差不大,但讓人一看便知不是地道的英語。例如,Richard Nixon曾經有句名言,他是這樣說的:"A man is not finished when he is defeated. He is finished when he quits."這個意思如果用漢語說,就是"當一個人失敗的時候,他還沒有完;而當他放棄的時候,他才是完了"。在漢語里沒有一個"被"字,但同樣的意思你如果不用被動語態在英語里就表達得不正宗、不地道、不到位。在描述事件和客觀事實的時候,被動語態用得更多,大家來看BBC網站上的一個新聞報道,題目就是"10,000 NHS patients 'to have genes mapped'"請大家注意其中mapped的用法,翻譯成漢語就是10000個NHS患者的基因圖譜破譯成功(註:NHS 即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國家衛生事業局,如果大家去英國留學就會每人填一張NHS的登記表,享受免費醫療),這么多意思,一個mapped就表達出來了,這就是地道的英語。
英文學術語言的第三個特徵就是用詞准
㈡ 如何通過語言學習了解外國文化
在語言、文化、跨文化交際三者的關系中,語言是一種載體和符號,文化是語言的背景,而交際則是前兩者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語言形式的具體應用。語言反映文化,文化影響語言的使用和發展;在以一種語言為媒介的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應遵守該語言的文化語用規則。我國中學生的英語日常交際用語運用能力遠遠落後於英語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關鍵是我們現在的教學模式只重視英語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的教與學,使教學成為脫離社會文化語境的單純的語言技能訓練,而情景對話卻包含了很多日常的文化現象。
在我日常的教學中,我主要是利用英文報刊來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
讓學生大量閱讀《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閱讀,學生了解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從而減少語用失誤。比較可以從稱呼、招呼語、告別、做客、謙虛、贊揚、思維習慣和價值觀念等方面進行,如學生在閱讀《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高二版)第3期,有一篇文章是關於王力宏的新專輯《改變自己》,從文章中的一句話:Leehom Wa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op singers,學生意識到漢語王力宏和英文Leehom Wang的不同表達方式。
另外,大量的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其詞彙量,而且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報刊背誦比賽,使學生掌握英文表達方式。
綜上所述,我們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重語言教學,還應通過報刊教學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及其對語言的影響,利用語言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對英語文化更加開放和積極的態度。
㈢ 怎樣可以學習國外英語文化
看英語片子,去一個好的英語機構學習,學習英語環境最重要了~可以去華爾街看看~
㈣ 如何學習"英語國家文化
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 大學英語教學應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文化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應有助於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了解,借鑒和吸收外國優秀文化精華,提高文化素養。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導入英美文化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學英語文化教學嚴重不足,這一現狀既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與跨文化交際活動日益頻繁的客觀形勢,也無法滿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及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在目前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中,文化方面的內容非常欠缺,內容相對陳舊,對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來說語言較難,不夠通俗易懂。大學英語拓展課教師上課的方式是從已出版的眾多教材中篩選,重新組合信息,從書刊、電子讀物中補充資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設英語國家文化課程並編寫相應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英語國家文化概況》主要介紹英語國家中英國、愛爾蘭、美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的社會與文化背景,旨在幫助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了解這些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的基本知識,如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文化傳統、節日娛樂等,以便於學生了解英美的價值觀,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英語語言,加深對語言和文化的理解,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達到擴大知識面、鞏固和提高英語水平之目的。本書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從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參與者和研究者。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幫助學生在了解文化的前提下掌握英語國家文化,充分體現大學英語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將起到促進作用。
本教材編寫目標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是從更廣泛的角度了解英美文化及其他國家的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能在口頭和書面交流中正確表達;三是提供異國文化氛圍,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高素質外語人才。根據以上目標,本教材的創新點與特色有以下幾點:
1.教學理念上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和實踐,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拓展學習的能力,營造外語課堂教學的競爭、促進、提高的氛圍。注重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2.教材內容上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力求內容豐富、新穎、信息量大,但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工科學生的英語水平。選材上與時俱進,對當今英語國家發生的時事進行補充,並對學生感興趣的部分,如國外大學的教育、科技發展等,進行詳細介紹,對學生熟悉的部分,如節日等進行簡述。
3.章節採取主題式,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習者捕捉信息、解讀信息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他們的口頭和書面交際水平是本教材的主要特色。在了解西方文化後引導學生對中國文化進行對比,了解文化差異,達到目的語文化和主體文化融會貫通的目的。
4.作業形式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填空、選擇題外,編者設計的作業形式多樣化:口頭、書面、單人、雙人、小組合作、專題報告、演說、模仿等形式。學生會在課外進行大量閱讀、集體討論、撰寫講稿等准備工作,目的皆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㈤ 如何融入外國文化英語作文
Recently, the debate over whether people who have been in a foreign country should accept the new culture or form a separate minority with different values and lifestyle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People retain diverse attitudes towards this hot issue. Before presenting my view, I intend to explore both sides of the argument.
Many people claim that people living in a new country should accept the new culture and adapt to their new environment. To begin with, by accepting the new notions and lifestyle, you can easily survive and enjoy a comfortable life and be well adaptable. Moreover, it is a necessity for overseas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new culture and society, because it may impose an adverse influence on their living and study if they cannot be socially adaptable. Furthermore, to form a separate minority may bring out negative outcomes such as hostility and resentment. It will undoubtedly exert a negative impact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nations.
Some other people, however, strongly hol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group with their own values and lifestyle for several sound reasons. Firstly, they are in a foreign country and are actually a minority with little power, many of which even have no equal rights. Therefore, it is wise for them to join together to enhance their strength to cope with social problems. Secondly, by helping each other in the group, people can more easily adapt to the new community and society and lead a better life. Thirdly, students in a new environment may more or less have physical 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o 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get together to help each other.
From the above discussion, we can see that there is actually some truth in both statements. Personally, I am in favour of the former view. Adap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for people especially students who are going abroad to further their ecation. After all, even if you form a separate minority, you still have to accept the new culture and adapt to the new settings.
㈥ 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結合英美文化知識總結
一、問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實際上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兒童在學習母語的同時,通過母語學習本民族的文化。所以說,外語學習者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同樣要了解和學習外國文化。然而,外語教學界只是到了 20 世紀中葉才開始認識到文化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到了 70 年代,跨學科的綜合學科 「 跨文化交際 」 ( cross-cultural )在美國、 「 語言國情學 」 在前蘇聯形成,為文化教學提供了新的動力和直接的信息來源。 1983 年斯特恩( Stern, 1983 )提出了一個包括結構、社會語言、社會文化、經驗四個成分的教學模式。文化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取得重要的地位。而跨文化交際學在我國的歷史很短,大致是從上個世紀 80 年代初期人們才開始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人們逐步意識到:只注意語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是學不好外語的。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古迪納夫( Goodenoungh )在《文化人類學與語言學》中指出: 「 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的文化的一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現在:它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 」 。所以說,文化和語言的關系是這樣的,第一,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文化中的重要的、頗為特殊的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載體,亦是該社會整個文化的基礎,正是通過語言,文化才能保持下來,並傳遞給同時代人或後人,因而任何形式的語言都有其文化的內涵;第二,從語言和社會的關系來看,語言也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的本質屬性是作為社會的交際工具,語言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因此,學習任何一種語言必須要了解使用該語言的那個民族的社會文化,如果忽視了語言教學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教學的統一不僅影響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際過程中還常常造成語言的誤用。
作為一名英語教學工作者,如果我們在英語語言教學的同時,不考慮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考慮到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的學生在生活中和西方人交流時,很可能會出現下面的情況。比如,在和外國人交談的時候,不小心打了個噴嚏。對方對你說 「Bless you!」 你會一臉茫然,不知所雲。你坐在國外唐人街的中餐館中,彷彿周遭都是自己熟悉的一切,都是自己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而侍者拿來 Fortune cookie 的時候,你可能會想也不想地作為一種食物放入口中,而不知道這是美國中餐館文化的代表物之一 —— 簽語餅。以上兩個例子並非筆者杜撰,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事件的主人公英語技巧不能說不好,但是,缺少的正是對對方語言背後文化的解讀。而我們作為孩子英語學習的啟蒙教師,更應該鼓勵孩子們鑽到文化的深處來看英語!
二、什麼是文化及文化的分類
文化是個涵義極廣的概念,對其定義可謂五花八門,眾說紛紜。學者們提出的有關文化的定義集中了幾代人的智慧。其中,英國人類學家泰勒( Edward Tylor )原在 1871 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的定義仍然是涵蓋面最廣、最精確的定義之一。他的定義具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著名定義是: 「 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意識來說,仍是 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 我國《辭海》對文化是這樣定義的: 「 從廣義上說,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通俗地說,文化是指目的語所在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 」 文化的分類又有哪些呢?首先是知識文化。我們剛剛探討了文化的定義,但是這個定義還是趨於籠統。為了便於區分,人們習慣上將文化分成兩類,把社會、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科技成就等稱之為知識文化。其次是交際文化。把社會習俗、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行為准則等稱之為交際文化或常識文化。交際文化在語言中的涉及面非常廣,從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語、禁忌語及至體態語言等。換句話說,只要我們學習語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觸所學語言國家的交際文化。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意識滲透的必要性 ( 一 ) 是現代外語教育家的共識
很多現代外語教育家都從不同角度闡述過為什麼要進行文化教學。查斯頓( Chastain, 1976 )認為進行文化教學的原因是:與外國人交往的能力不僅取決於外語技能,還取決於對對方文化習俗和預期的理解;跨文化理解本身就是在相互依賴的現代國際社會中的基本目的之一;外語學習者對講所學語言的人有極大的興趣。布蘭貝克( Brembeck, 1977 )說得幽默乾脆:學習外語而不學習外國文化是造就一個口齒伶俐的傻瓜的極好方法。
( 二 ) 是《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准》總目標是 「 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 ,而 「 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 的形成是建立在 「 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 」 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的。把文化意識列為課程目標之一,提出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的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並不斷拓展其文化視野,加深其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其世界意識和人文意識。
(三)是小學生英語教學現狀對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
數年前,在六年級的教學中,我曾經設計過這樣的一份不太成熟的文化測試題。(詳見相關資源 「有關文化知識的測試題目」 )這十道題目,與我以往所設計的語言測試題非常不同。看似沒有什麼語音、詞彙、語法的知識,卻包含了一些語言表象之外的文化內涵。可能所涵蓋的文化領域並不廣泛,但卻是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了解的內容。令人失望的是,基本上沒有一個學生把所有的十道題目都回答上來,其中包括了許多 PETS 一級、二級都已經考過的學生。我把這份題目給一些英語教師做,答對的情況也很少。而且,有的教師還向我提出了疑問,知道這些對英語教學有什麼作用啊?或者對於學生的升學考試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嗎?
的確,「 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脫離 」 仍然是存在於我們小學教學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學生的英語知識和英語文化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我們的一些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視英語語言的語音、詞彙與語法等有形的東西,而對這些語言的物質外殼後面隱藏的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卻很少關注。
四、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初步滲透文化意識 (一) 課堂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由於學生的年齡較小,家庭背景不同,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各異,加之大部分的學生在小學並沒有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所以,筆者一直認為:文化滲透的最佳途徑還是在我們的課堂上。那麼,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既要兼顧語言知識的講解,又要在語言知識講解的同時,滲透文化信息呢 ? 筆者通過設計游戲活動、創新評價方式、有效地利用課堂用語和身勢語等方法進行了初步嘗試。
1. 利用游戲活動滲透文化意識
喜愛游戲活動是兒童的天性。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 「 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那麼,如何把游戲作為教學中語言知識和文化滲透的載體呢?如何確定文化教學目標( target culture )呢?目前,我們的教材中並沒有現成的教學設計,所以,這就需要任課教師花一番心思。如筆者在教三年級的小學生 Where is …? 這一課的時候,在操練環節就設計安排了西方節日 「Easter day」 的傳統活動 「Easter egg hunt」. 班裡的一個同學扮成復活節的 Easter bunny ,把事先准備好的彩蛋藏在教室里的某個角落,然後問其他的同學, 「Where is my Easter egg?」 讓其他的同學來猜。同學們會問: Is it in your desk? Is it on the floor? Is it under your chair? Is it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 猜到的同學就可以得到這枚彩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漲,在 」 找彩蛋 」 這個特定的活動中,很自然地掌握了 in, on, under, in front of, behind 等幾個方位介詞。在完成了這個 「Easter egg hunt」 的游戲之後,教師再通過課件介紹一下西方的 Easter day ,如復活節的由來,復活節兔子的英文名稱,西方傳統的復活節活動,世界上最大的復活節彩蛋等等,學生對復活節的初步認識也就隨之建立起來了。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中西方不同的節日,進行不同的應景游戲。如我就曾經在最受孩子歡迎的節日 Halloween 里,在課堂上模仿了 「Trick or Treat」 和 「Bobbing for the apples」. 在學習有關聖誕節的內容時,我設計了一個名叫 「Secret Santa」 的活動。事先讓每個學生准備好一份聖誕小禮物,然後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繼而把所有寫有學生名字的紙條混在一起,讓學生依次抽取。如果紙條上的名字是誰,誰就要扮演 Santa, 把事先准備好的禮物送給對方。扮演聖誕老人的學生要對對方說: Merry Christmas! This is a present from me, Secret Santa. 收到禮物的學生也要回應: Thank you! Merry Christmas, Santa! 並打開禮物。我們在課堂上還模仿西方人的生日聚會。一起來玩他們的傳統游戲 「Pin-the-tail-on-the-donkey」. 這個游戲有點類似我們的 「 帖鼻子 」 。被蒙住眼睛的孩子需要在別人提示下把驢的尾巴貼上。我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嘗試用英語來做提示, 「Go straight! Turn left! Raise your tail! Stick it on…」 每每做這個游戲的時候,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2 .利用課堂評價活動滲透文化意識
英語教育評價( Assessment for English ecation )一直是這些年英語教育工作者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不同的研究者對 「 評價」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Ralph W. Tyler 認為, 「 評價是一個過程 」 , 「 基本上在於確定課程和教學方案達成既定教育目標的程度 」 。也就是說,我們要檢查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既定目標的程度,評價是要對這種程度就行判斷。而作為我們一線的任課教師,無論評價的定義如何,我們都應該設計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具體的評價工具。像這些年被廣泛使用的 「 學習成長記錄袋 」 就是一種很好的同步評價和後續評價的結合。
我們的一線教師在課堂中也有非常有效的受學生歡迎的評價手段。如語言的鼓勵,如給表現好的學生發小貼畫、蓋小印章等等。除了一般的課堂評價用語,在生活中我還注意收集外教們的評價用語,了解他們真實的課堂模式,嘗試用一些趣味性更強的、原汁原味的英美教師在他們的課堂上鼓勵孩子們的語言。如 Give me a high/low five. Please give yourself a pat on your back! Give yourself a big hand ! Please give him/her a thumb! 等等。特別是在中低年級, High Five 這樣的伴有身體接觸的評價方式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筆者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還發現學生對每節課中老師發的小貼畫( sticker )非常感興趣,總是希望能夠多得幾個。但是得到之後呢?有的被隨便貼在鉛筆盒中,有的被夾在書里,還有的被 任課 老師貼在學生的腦門上,然後可能就不知去向了。其實,學生每節課獲得的貼畫數,能夠非常真實地反映出學生該節課的學習狀態。但是,學生沒有特定的地方收藏這些 sticker, 他也就無從知道這節課收獲幾個,這周收獲幾個,這個月收獲幾個。換言之,這些貼畫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如果就讓它隨便的丟失,小貼畫就僅成為某一節課的評價手段,而無從看出學生連續一段時間乃至一年的學習狀況。這無論對於學生,還是教師,都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就設計了下面的兩個 「Reward Paper」 ,分別適用於兩個不同的學期(詳見附錄 2 , 3 )。每張都按照本學期的月份被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部分。例如十月份這個月得到的所有貼畫,都貼在 「October」 這一欄中。每月都要根據學生的貼畫數量評出五名當月的明星,如十月的就叫 「October Star」, 而每到學期末,就會把每個月的小貼畫累計加在一起,評出十名本學期的 Super Star. 另外,我在每個月份旁邊都會有當月西方重要節日的圖片註解,例如五月份旁邊就會有 Mother's day 的圖片,六月份旁邊就會有 Father's day 的圖片。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就開始使用這樣的 「Reward paper」 把它貼在英語書後。這樣不出兩三個學期,學生們會對西方的主要的節日 「 眼 」 熟能詳,而且還經常在圖片旁別添上一些圖畫,來補充自己知道的其它節日。
另外,我還用自己的英文名字設計了一種名叫 「Ginger dollar」 的小卡片,鼓勵學習有進步的同學。會在卡片上印上一些中西方有名的建築物,中西方有名的節日食品,或者乾脆效仿 「Fortune cookie」, 在卡片上寫上一些充滿美好祝願或者哲理的句子,也非常受學生的歡迎。
3 .利用身勢語來滲透文化意識
筆者在國外學習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次搭車的經歷,當時和一起的同學冥思苦想,好像就是不記得要求搭車的手勢到底是什麼?情況頗為尷尬。還有一次,參加一個當地人舉行的 Christmas Opening House, 和其中的一位加拿大人就數字的手勢進行了一次有趣的交談。他教我加拿大人數數的 gesture, 而我教他北京人數數的 gesture. 加拿大人數數的手勢我一遍就學會了,因為非常簡單。而我教他數遍,他才學會,因為較之他們的手勢,我們的要復雜得多。當時,我們都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的確,我們在教英語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 「Body language」 和 「gesture」 是用來幫助人們傳遞信息的,是一種非語言的交際方式。因為它可以使對方很容易地明白你自己的意思。所以說,身勢語同語言一樣,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身勢語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在課堂上,我就力求用一些英美國家常用的身勢語,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含義。如圖,
沒想到的是,學生們對身勢語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六年級的同學在課下還通過網路等媒介,收集了大量的有關身勢語的資料。利用每節課的課前五分鍾介紹英語知識的時間,連續介紹了英美國家的 Body language 以及其他東西方國家的身勢語。我想,他們通過這樣的活動,會逐步明白一點:當你學習一門外語時,了解這個國家的身勢語是很重要的。尊重他們的習俗會助你與人交流,也會使你和當地人愉快相處。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相關的文化信息的滲透,對他們今後的英習,一定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二)課堂教學外的文化意識的滲透
課堂是滲透文化信息的主渠道,並不意味著讓學生放棄課外的自主學習。相反,教師如果在課堂中 「 吊足學生的胃口 」 ,讓他們對英語的學習,不只保有短暫的表面化的興趣,而是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對英語國家和本國的文化差異保有持久的濃厚的興趣,願意在自己的課外時間加以探究,這樣的英語學習才算成功。筆者嘗試用 「 讀書推薦卡」 When East Meets West 等主題課外活動使學生對 「 文化 」 領域的探究更為深入。
1 .利用 「 讀書推薦卡 」 來滲透文化意識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掀起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都把兒童閱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策略來實施。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依據相關研究指出:小學三年級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是未來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美國教育部曾陸續提出 「 挑戰美國閱讀 」 、 「 卓越閱讀方案 」 等舉措。在日本,政府撥款資助民間團體舉辦為兒童說故事活動,並充實學校圖書。另外,還頒布了兒童閱讀推進法,把每年的 4 月 23 日 定為兒童閱讀日。可見,各國政府均把培養兒童的閱讀能力當作一項戰略任務來看待。
文字是書面化的語言,是記載各民族文化的符號,和文化的重要關系不言而喻。但是,在小學階段,就母語經典讀物閱讀而言,尚且受到了漫畫、游戲等快餐文化的嚴重沖擊。何況英語閱讀呢?針對學生的這一現象,我嘗試在五六年級的學生中間開展了一次 「 英語讀書推薦卡 」 的展覽活動。每個學生利用暑假讀一本適合自己英語閱讀能力的經典讀物(如牛津書蟲,外研社分級讀物等等),然後按照書目名稱、作者姓名、主人公肖像、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圖書類型、我的讀後感、快樂指數、購買地點等信息製成 「 *** 的讀書推薦卡 」 (詳見附錄 4 )在學校開辦展覽,學生之間還可以交換圖書。這項活動開展之初,就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成為了學校每年的保留活動。我想:讀書推薦活動不僅僅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故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更多地是希望藉此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利用中西方文化對比來滲透文化意識
重視英語語言的文化內涵,還要重視跨文化之間的差異。換言之,在了解對方文化的同時,也要對本民族文化有較為准確與深刻的認識。我們的學生在和英語國家的朋友交流的時候,無論英語的語言功底如何,總是愛犯用本民族的文化標准來判斷和理解對方語言的問題。例如,我們的學生很愛詢問對方的年齡和一些生活的隱私。在受到對方的誇獎時,顯得很拘束、不知所措。所以,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很有必要對比東西方的兩種文化,找出其相同之處與異同之處,這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的。
筆者在學校中曾經開展了 「When East Meets West」 的主題壁報活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對比中西方國家在稱謂語、飲食、服飾、諺語、重要節日、國家重要的標志物等方面的不同之處,配以文字及圖片說明。例如有的學生在搜集諺語的過程中就發現西方和中國的表達內容相似的諺語。如,西方關於一日三餐有 「Eat breakfast like a king, Lunch like a prince, And dinner likes a pauper.」 的說法。和我們中國的有關養生的諺語 「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 」 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的學生在研究有關 「 顏色和節日 」 這個話題後,發現了其中非常有趣的關系。製作出了 「Holidays Colours Cards」.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初步滲透文化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們的教師認識到文化意識培養對於語言學習的重要意義,並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修養,在實踐的過程中考慮結合學生的具體需求。那麼,在文化教學這個研究領域,我們一定會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