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谷區的文化
語言特點
語音方面:除了一些字詞的特殊讀音外,最顯著的特點是一聲和二聲互換,即陰平和陽平互換。如上學xúe,平谷方言是上xūe(但生活中大家把「學」字念成xiao音),白天bái tiān,平谷方言是bāi tián;
詞彙方面:平谷話大量採用描寫說明法和比喻法構造詞語,使得平谷方言鮮明生動。如普通話中的「懷孕」、「發愁」、「麻雀」、「不挑食」,在平谷話中分別為「雙身子」、「嘬牙花子」、「老家賊」、「狼虎」。在語法方面,平谷方言語普通話相比,
最主要特點:
1.輕讀「子」字的特殊用法:平谷話中,在某些詞語之後,加一輕讀的「子」,就會使這些詞語產生貶義。如「那倆人喜怒無常,好一齣子歹一齣子的」。
2.兒化音的特殊作用:在平谷話中,有些字與前面的字連讀時,變為前面的字的兒綴,這類兒綴便代表原有語素的意義。如「這菠菜炒著吃吧」一句中,中的「著」,在平谷話中與前面的「炒」連讀,便成為炒字的兒綴,說成「這菠菜炒兒吃吧」。
3.動詞後綴的運用:有些字用在某些單音節詞的動詞後面,組成新詞,並且使新詞帶上某種感情色彩和其他附加意義。如「憋咕」、「貓咕」、「捏咕」中的「咕」,「蹬哧」、「摳哧」中的「哧」,便是很有特色的動詞後綴字。
4.平谷話中的指示代詞與普通話有著明顯區別。如「那」字,在平谷話中有六種念法,每個讀音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圍,而這種讀音上的分工同「那」的意義,用法的不同密切相關平谷方言的分布特點是越靠近西部越接近北京話、越靠近東部越接近唐山話。平方言的使用范圍除本縣人外,還有平谷北鄰河北興隆縣內半數左右人口,以及平谷西部鄰順義的一些村莊。
2. 北京平谷旅遊景點
平谷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地處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交界處。平谷區位於北京和天津兩大中心城市之間,北京的東北部,天津的西北部,屬北京市轄區。西距北京市區70公里,東距天津市區90公里,是連接兩大城市的紐帶。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就在平谷境內繁衍生息,發現有上宅文化。境內群山聳翠,萬里長城環繞北部山間;又有泃、洳二河映帶左右,風光優美,植被繁茂,野花遍地。後又投入巨資興建的大批人文景觀,使得平谷煥發更加誘人的光彩。主要景點有:金海湖、黃崖關長城、避暑山莊,清東陵、新開發的「小桂林」——湖洞水,京東大峽谷,京東道教聖地、丫髻山等。
3. 平谷的發展史
平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在平谷這塊土地上,便有人類繁衍生息。馬家墳、海子、洙水等10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如雙刃刮削器、單刃刮削器、雙檯面石核等30 多件,充分說明平谷地區已經進入舊石器時代 晚期。上宅、北埝頭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房屋基址,說明 在7000年前,平谷的先民已從事農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泃河流域的一種獨具特色考古學文化已經形成,被命名為「上宅文化」。
夏商時期平谷屬古燕國。劉家河商代墓葬出土的16件成套青銅禮器與金耳環等金器,表明平谷的先民不僅掌握了製造銅器的技術,也掌握了製造金器的技術。而鐵刃銅鋮的發現(全國僅發現3件),更證明人們對鐵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周滅商,周武王封召公?#93; 於燕,建立了燕國。平谷屬燕地。周顯王十四年(前354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竹書記年》)。
西漢時,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縣,屬漁陽郡,縣沿在今山東庄鎮大、小北關村南。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遺詔封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為博陸侯,今北城子村東古城遺址即為霍光封地博陸城。西漢中期,縣內設鹽官。末期,古北口外的滑鹽縣遷治於博陸城(東漢明帝時改名鹽田縣,後廢入平谷縣)。西漢末年,王莽奪取帝位,階級矛盾激化,農民起義蜂起。北方為農民起義活動地區。更始二十三年(25年),劉秀遣吳漢等10餘名將軍率軍追擊尤來、大槍、五幡諸起義軍於潞縣(今通州)東,又追至平谷決戰,有1.3萬義軍被斬首。義軍殘部向東退卻,後入遼西、遼東後潰散。劉秀軍獲勝還軍薊城(今 北京),遂定河北,劉秀稱帝,國號漢,是為東漢光武帝。平谷仍之,縣治遷於今平谷城處。西晉初省平谷縣,地屬燕國潞縣。後趙,復置平谷縣,縣城遷至今通州北小營村,隸屬漁陽郡。北魏時省平谷入潞縣。要陽縣由北內遷,城址在今鎮羅營鄉上鎮村。東魏省。隋時平谷地區屬無終縣。唐武德元年(618年),設平谷為大王鎮,屬檀州密雲縣。後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於契丹,大王鎮屬契丹。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薊州至三河,又破宋軍於白河,大王鎮屬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鎮為平峪(同谷)縣,平谷縣建置恢復,隸屬薊州漁陽郡。金明昌四年(1193年)重修雙泉院,金章宗攜王妃、公主秋獮 ,駐於院內。翌年,又於雙泉院避暑。貞 佑 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下檀州、順州、薊州,平谷縣歸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長春真人邱處機來縣內南獨樂河村元寶觀(延祥觀),觀有枯柏,捫之復榮。南塘老人張天度作《復生柏》詩,並刻石立碑。至正18年(1358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東路首領毛貴揮師北伐,進入河北,攻克薊州、三河、平谷,威逼大都。明初洪武年間,修築鎮 羅營、北水峪、南水峪、熊兒寨、魚子山長城。永樂年間,繼續修築峨嵋山、黃松峪、黑水灣、彰作、將軍石關長城。期間,平谷先屬北平府薊州,後改屬順天府薊 州。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取道通州、平谷、密雲等地。永樂二年(1404年),營州中屯衛自塞北遷入平谷縣內博陸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平谷出夫60名。期間,縣內遷來大批山西、山東移民。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劉愛疏通6渠入河。萬曆十三年(1585年),尚寶少卿徐貞明奉旨督墾京畿水田,自水峪寺、龍家務始,墾稻田若干畝。崇禎元年(1628年),後金兵圍薊州,下三河,過平谷,臨順義縣城。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從密雲牆子嶺入關,後連克古北口、將軍石關,攻克平谷城。清初仍明舊制。順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至1667年),清八旗軍士大規模圈佔土地,先後兩次在平谷圈佔平地12萬余畝。為反對圈地,順治六年(1649年)七月,以城西閻家莊、馬圈庄為中心,爆發白蓮教起義,圍攻平谷縣城,被知縣牟雲龍鎮壓,兩村夷為平地,起義失敗。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設順天府四路同知後,平谷縣屬北路廳管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萬壽道場,為康熙60大壽祝禧。康熙曾兩 次游丫髻山,並為撰文立碑。乾隆、道光都 曾游丫髻 山。乾隆八年(1743年),由薊州屬縣改為直屬順天府。光緒初年,天主教傳入平谷。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爆發義和團運動,團民火燒張各庄教堂,攻佔平谷縣城,搗毀縣衙,砸開監獄。後被清政府鎮壓。
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年(1914年),順天府改京兆特別區,平谷為京兆屬縣之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縣改隸河北省薊州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在河北省建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區,平谷屬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殷汝耕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縣,平谷為其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隸偽「河北省冀東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屬「燕京道」。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1938年6月在鎮羅營建密(雲)平(谷)薊(縣)聯合政府,7月攻克平谷縣城,建平谷縣抗日民主政府。當年撤走。1940年以後,是以魚子山、盤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創建和發展時期。4月在盤山建薊(縣)平(谷)密(雲)聯合縣,7月在魚子山建西北辦事處,轄平谷全境和密雲、興隆一部分。依形勢的發展變化,於1940年11月、1942年11月、1943年7月,先後以平谷為中心建立了3個聯合縣,即:平(谷)密(雲)興(隆)、平(谷)三(河)密(雲),屬第13專屬;平(谷)三(河)薊(縣),先屬冀熱遼行署第1專署,1945年1月後屬冀熱遼行署第14專署。1945年9月13日,在抗日軍民圍攻下,平谷縣城解放,平三薊聯合縣遷入平谷縣城。在八年抗戰中,平谷縣為國犧牲的烈士555人,有1287名群眾慘遭殺害,萬余間房屋被燒毀,1121萬斤糧食被搶走。1946年3月撤銷聯合縣建置,恢復單一縣建置,屬冀東行署第14專署。 1949年8月,屬河北省通州專署。期間,從1946年9月16日至1947年6月16日,國民黨軍隊僅佔領平谷縣城及其周圍44個村莊9個月。
1958年3月,通縣專區撤銷,平谷縣改屬河北省唐山專署。同年10月,劃入北京市。
平谷縣自漢高祖十二年設縣以來,歷經2000餘載,期間,縣有撤並,境域多變,然縣名一直延續至今。正如民國23年《平谷縣志》撰寫者王兆元所說:「自古建 置都邑,必因山河之形勢。平谷南、東、北三面環山,層巒迭嶂,資為屏藩。水洳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匯於西南,洵天然之疆界。設置縣治,遠在漢初,迨隋唐以迄有明,雖屢裁省旋仍置縣,其終不得而易者,形勢使然也。」有人曾戲言:「平谷縣的縣名就是文物。」
4. 北京平谷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平谷竭山寺
丫髻山森林公園
簡介 位於平谷縣西北部劉店鄉境內,距市區75公里。山高360餘米,因雙峰直插雲霄酷似丫髻而得名。景區總面積5平方公里,有怪石、暗河、戲樓、南天門,回香亭、東岳廟、靈宮殿、碑林等景觀,是一處集自然風光和古代道教文化為一體的旅遊區。山腳下的月牙湖上可盪舟、嬉水、上游還可放河燈。丫髻山廟會之盛冠蓋京師。最為著名的是每年農歷四月初一至十五舉辦的「萬人會」。
地址
交通路線 東直門乘918路汽車到關庄路口下車。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在第一個路口左拐,沿平密路行駛大約15公里即到。
咨詢電話 61971063
票價 15元
京東溝金谷
簡介 位於平谷縣黃松峪鄉,景區縱深4公里,有自然景觀和古文化遺址數十處。著名景觀有神鴿石、金蟾石、聖水泉、聖水潭、高崖古墨、洞頂蓮花等,周圍群峰聳立、千峰競秀,谷內奇花異草,花果飄香。
地址
交通路線 東直門乘918路至平谷轉乘8路直達。
咨詢電話 60988629
票價 成人10元,學生5元
金海湖風景區
簡介 位於平谷縣城東15公里,距市區90公里,原名海子水庫,是北京的第三大水庫。湖的東西北三面環山,峰巒疊嶂,風景秀麗,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數十處。在金海湖西北小山頭上有觀景堂,它西依金海湖大壩,三面環水。橫山的主峰上有金海湖名景之一的「駝蜂夕照」,住有數百隻鴿子的鴿子洞,曾有兩個道士修行的董、葛洞及洞頂通天的通天洞。金海湖湖面大,水上娛樂項目很多。景區服務設施齊全,使此處成為京郊融休閑、療養、會議於一體的最大的水上樂園。
地址
交通路線 東直門乘918路,東大橋乘游14路直達。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縣城,往東行駛17公里即到。
咨詢電話 69991356,69993943
票價 12元
京東石林峽
簡介 位於平谷縣黃松峪鄉,距市區85公里,景區佔地12平方公里,因地處京東且谷內山峰挺立峭拔,宛若片片石林而得名。石林峽內景觀秀麗奇偉,以「六大景」被人們廣為稱道:一曰石林,谷內山峰峭拔,根根直立,如座座石林;二曰九天飛瀑,為四級瀑布,最高一級瀑布落差達40餘米,瀑布總落差達80餘米,瀑布飛瀉而下,氣勢宏偉,其聲於谷中轟響不絕;三曰立崖懸柏,石林峽內崖高壁陡,高崖上橫生出不計其數的柏樹和其它樹種,樹干於崖壁上斜出,樹根抓附於崖壁,無論風雨都奈何它們不得,令人稱奇;四曰巨石,石林峽內遍布巨石,有的達1000多噸,這些巨石或豎於高崖之上,令人心驚膽顫,或立作斜坡,如倒如懸,或伏谷底,如伏牛似巨犀,或於路中,閑坐其上,奇趣盎然;五曰峽險,峽谷最窄處只有6-7米,如天開一線,行於其下,令人心驚;六曰靈潭,谷中有潭水10餘處,其水四季不竭,如一串季麗的珠璉,為石林峽增添不盡的秀色。
地址
交通路線 在東直門乘918路至平谷新汽車站,轉乘8路車直達。駕車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奔金海湖方向行駛,在胡庄路口北行5公里即到。
咨詢電話 60987678
票價 15元
京東大峽谷
簡介 位於平谷縣山東庄鎮魚子山村北,距市區82公里。峽谷全長3公里,谷內一步一景,翠屏山、萬丈崖、冷魂谷、倒掛天梯氣勢逼人,五個龍潭令遊人嘆服。大峽谷集青山綠水、虎洞龍潭、險峰峽谷、瀑布靈泉等數十處自然景觀於一地,既有鄉野渾然之古韻,又有撲朔迷離之神奇,既有高山流水田園風光之青秀,又有懸崖絕壁飛瀑當空之壯觀。陽春山花爛漫,百卉飄香;夏季峰巒疊翠,山泉流淌;秋天層林盡染,百果飄香;隆冬冰山冰瀑,千姿百態。
地址
交通路線 東直門乘918路長途汽車直達;周六和周日上午8點東大橋游14路和崇文門111路都有旅遊專車直達景區。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一直往東大約6公里處有路標,到張辛庄左拐直行即到。
咨詢電話 89961317
票價 30元
飛龍谷風景區
簡介 位於平谷縣東北黃松峪鄉,是一條南北長8公里的峽谷,最北面的狗背嶺東山海拔1253米,是一谷縣第一高峰。此谷從北向南由高向紙蜿蜒而下,狀如飛龍自天而降,因而得名「飛龍谷」。谷內有一曲清溪,發源於北峰半山之處的「北高泉」。飛龍谷內無山不秀,無石不奇,密林幽深,飛瀑流泉,景色宜人,常年氣溫比市區低3-5℃,被譽為「北方的張家界」。遊人在溪邊觀瀑,但見煙霧飛騰,雖在盛夏猶覺寒氣襲人。瀑布冬季形成直徑數丈之大的冰瀑,十分壯觀。此外還有魔雲洞、太清宮、瀉玉峰等幾十處景觀。每年秋季飛龍谷還舉辦山貨採摘節,可採摘梨、蘋果、核桃、栗子、紅果等。
地址
交通路線 從東直門乘918路至平谷,再轉乘中巴東行至胡庄路口,見路標左行直達。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縣城,東行至胡庄路口左拐即到。
咨詢電話 60989127
票價 15元,採摘節20元
湖洞水風景區
簡介 位於平谷縣東北黃松峪水庫北側,離市區90公里。景區坐落在一條長十數里的大峽谷中,總面積9平方公里,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1.5公里,因峽谷中有湖,山中有洞,溪水長流而得名。這里山峰奇秀,峽谷幽險,山林茂密,洞幽水潺。春季山花怒放,夏季山幽水綠,秋季山果累累,冬季銀裝素裹。景區有「三娘尋夫迴音洞」、「池魚騰空映天池」、「舉頭一線天」等二十餘處景觀,涼爽幽雅的避暑山寨可為您提供客房、娛樂場所、餐廳、會議室等。附近還有著名的金山旅遊區。
地址
交通路線 東直門乘918路到平谷下車,再轉乘計程車或小公共至胡庄路口,見路標左行。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至胡庄路口向北10公里。
咨詢電話 60988154
票價 15元
老象峰風景區
簡介 位於平谷縣大華山鎮小峪子村,距京城80公里,因景區內有天然老象巨峰而得名。景區總面積為40多平方公里,為一條曲折蜿蜒的峽谷,目前可游覽線路為5公里。老象峰景區森林茂密、山崖陡立、百花爭艷、老象天成、三十多處別具特色的景觀點綴其間,奇趣盎然。
地址
交通路線 從東直門乘長途車小峪子村下車即到。
咨詢電話 61940273
票價
四座樓風景區
簡介 位於平谷縣境內,面積245公頃,山上松高松密,林中空氣芳香,置身其中暑氣頓消。境內的另一特色是懸崖絕壁極多,山頂上尚存兩座明代長城敵樓。
地址
交通路線 東直門乘918路到平谷,在縣城租車到達。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縣城,往北行至熊兒寨即到。
咨詢電話 61961454
票價 5元
京東大溶洞
簡介 位於平谷縣黃松峪鄉黑豆峪村東側,距市區90公里。洞內全長2500米,基保有100米的水路。共分八大景區,有眾仙聚會、德道善緣、水簾洞等。洞內有數十處景觀:聖火銀珠、相思泉、鯤鵬傲雪等。洞內岩溶景觀晶瑩剔透,絢麗多彩。沉積分類有:鵝管、石筍、石珍珠、石鍾乳、石塔、石幔、石人、石獸、石花等,最為壯觀的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洞壁上具有浮雕特色的「龍繪天書」
地址
交通路線 早7:30分東直門乘918路直達大溶洞路。駕車可從三元橋下京順路到平谷縣城,往東行駛大約12公里見路標左行即到。
咨詢電話 89971708,89971899
票價 38元
5. 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古城,有哪些有名的農業文化遺產呢
我知道的有兩個,一個是北京京西稻作文化,還有一個是北京平谷四座樓麻核桃生產。作為古代農業文化還是頗具代表性的。
1、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統
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統,是以「御稻」「紫金箍」「石窩稻」等品種為特色的皇家御用貢米稻作文化系統。遺產地包括北京市海淀區和房山區部分村鎮,核心種植區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種植面積2000多畝,京西稻從清代進入皇家玉田種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麻核桃樹是中國古代良種選育與嫁接技術的活化石,也是平谷區先民創造的融水土保持、林果生產為一體的農林復合系統,更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農業文化成果平谷四座樓麻核桃中擁有獨特優良的麻核桃品種,如老款獅子頭,滿天星獅子頭等珍貴品種毛核桃形狀獨特,質地堅硬,適合把玩雕刻和收藏。
望樓主採納
6. 北京平谷的歷史有多久
根據可考歷史文獻記載,平谷至今已有2200年的建置歷史。有關史學專家認為,平谷是北京市最早建置的兩個區縣之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平考證
認為,北京各區縣名於歷史文獻可考者,最早始於秦漢。西漢初年(公元前195年)二月,漢高祖劉邦為對匈奴作戰,鞏固北方,於三月置縣平谷,時屬漁陽郡,縣址在如今的平谷區山東庄鎮小北關村南。期間,縣有撤並,域有多變,但至今仍沿用秦漢舊名的只有平谷和昌平。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在漁陽郡十二屬縣中有平谷縣,在上谷郡十五縣中有昌平縣,但書中沒有明確記載這兩個縣最初的設置歲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獻芹對漢初歷法研究後認為,平谷置縣之日應為漢高祖十二年三月,相當於公元前195年4月9日。而且,當時歷法中的三月三日與今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對應為同一天。
2002年4月,平谷撤縣設區。如今,平谷區已成為連接京津兩大城市的重要結點,在環渤海經濟圈中處於重要位置。2004年,平谷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2億元,財政收入6.3億元。
7. 平谷地區最重要的三個遺址分別是哪三個遺址
考古工作者在平古盆地發現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遺址,統稱上宅文化。
上宅文化簡介:
20世紀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平谷盆地發現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上宅遺址和北埝頭遺址,統稱「上宅文化」。
上宅文化是北京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原始農業萌芽狀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十分豐富,包括石器、陶器共三千多件,可分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藝術品三大類。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多數是打制或磨製石器,從這些工具的用途分析,當時不宅居民主要從事的是農業生產,兼有狩獵和捕魚。生活用具則多為陶器,可分為夾砂陶和泥質陶兩大類。裝飾藝術品有石質和陶質品,顯現出上宅居民的技藝力和創造力都達到了較高水平。
8. 關於平谷文化旅遊的概況
·基本概況
地理位置
平谷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屬北京市轄區,西南距城區(東直門)70公里,地理坐標為116°55″E~117°24″E,40°02″N~40°22″N。南與河北省三河市為鄰,北與本市密雲縣接壤,西與本市順義區接界,東南與天津市薊縣、東北與河北省興隆縣毗連。平谷區東西長35.5公里,南北寬30.5公里,總面積1075平方公里,東、南、北三面環山,山區、淺山區、平原各佔1/3,其中山區面積佔59.7%,耕地面積11.51萬畝,轄14鎮、2鄉、2個辦事處,275個行政村,2008年底,常住人口42.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3.2萬人。
平谷區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平谷區金海湖
交通便利。2002年11月,連接密雲、平谷、三河的一條重要干線公路平谷密三路正式竣工,2008年06月,京平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啟用,從平谷到市區僅需80分鍾。它的建成通車,使京郊區縣全部實現「區區通高速」。並且,京平高速與津薊高速連通之後,平谷區將成為連通京津兩大空港和天津新港這一通道上的重要樞紐,真正成為融入環渤海經濟圈的「京東發展門戶」。2008年11月11日,北京國際陸港揭牌暨聯檢大樓奠基儀式在平谷區馬坊鎮隆重舉行。北京國際陸港作為天津口岸功能向北京地區的延伸,這條繼朝陽口岸開通後的本市第二個陸路口岸,距離天津港直線距離130公里,到北京城區車程約40分鍾,預計2010年全面建成。
全區勞動力總數為18萬人,漢族佔全區人口的95.6%,滿、壯、蒙、回、彝、苗、土、瑤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4.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人。平谷區內有著豐富的水資源、礦產
平谷區
資源、動植物資源,健全的基礎設施,優越的自然環境。全區共有私營企業6663家,個體工商戶4761戶,安置就業勞動力5萬多名,產品出口日本、美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平谷區有三個開發區,均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優惠的經濟政策,公路、鐵路、空運優越的交通條件,已有許多的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辦廠。
中國桃鄉
平谷區是北京市主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之一。全區糧經比例達到2:8。以大桃為主的果樹面積發展到35萬畝,設施大桃面積8000畝,果品總產達到1.6億公斤,其中大桃產量1.2億公斤,榮獲中國果品學會授予的"中國桃鄉"稱號。每年平谷區都有150多萬公斤干鮮果品和近6000噸的果品加工產品銷往國外。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2007年平谷區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2個鄉。
興谷街道辦事處
興谷街道辦事處位於平谷城區北部,面積15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轄上紙寨、杜辛庄、中羅庄、後羅庄、中胡家務5個行政村,興谷園、光明、樂園東、樂園西、新星、金鄉東、金鄉西、園丁8個社區。
濱河街道辦事處
濱河街道辦事處是平谷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所在地,位於平谷城區中南部,面積3.6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轄金谷東園、平糧、向陽、金谷園、承平園、北小區、建西、南小區、濱河、金海、建南、府前、林蔭家園13個社區。
平谷鎮
平谷鎮地處平谷城區中心,面積28.6平方千米,總人口6萬人。轄海關西園、勝利、太和園、建蘭4個社區,西寺渠、東寺渠、園田隊、勝利街、平安街村、和平街、太平街、岳各庄、趙各庄、北台頭、西鹿角、下紙寨、東鹿角13個行政村。
峪口鎮
峪口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北京市區50千米,面積65平方千米,總人口3.4萬人。轄峪口村、西營村、東樊各庄、西樊各庄、三白山、胡家營、興隆庄、中橋、蔡坨、南營、坨頭寺、胡辛庄、梨各庄、北楊家橋、南楊家橋、橋頭、廠門口、雲峰寺、大官莊、小官莊20個行政村。
馬坊鎮
馬坊鎮是平谷區西南的大門,距北京建國門50千米,到首都機場35千米,面積44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東店、三條街、二條街、西大街、蔣里庄、塔寺、石佛寺、李蔡街、早立庄、河北、小屯、英城、果各庄、窪里、梨羊、打鐵庄、太平庄、新建隊、東撞、杈子庄、北石渠、河奎22個行政村。
金海湖鎮
金海湖鎮位於平谷區東北端,面積133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轄韓庄、胡庄、東土門、馬屯、祖務、耿井、晏庄、上宅、滑子、洙水、水峪、向陽、海子、靠山集、郭家屯、東上營、茅山後、小東溝、彰作、紅石門、中心、將軍關、黑水灣、黃草窪、紅石坎、上堡子、羅漢石、東馬各庄28個行政村。
東高村鎮
東高村鎮地處北京市東北部,距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2千米,面積57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轄東高村、西高村、南埝頭、大旺務、大庄戶、趙家務、趙庄戶、克頭、前台頭、南張岱、北張岱、張岱辛庄、青楊屯、崔家莊、侯家莊、門樓庄、鮑家莊、高家莊、曹家莊、普賢屯、南宅、南宅庄戶22個行政村。有東高村塔山
山東庄鎮
山東庄鎮地處北京市平谷區東側,距北京市區中心70千米。面積50平方千米,總人口2萬人。轄山東庄、橋頭營、西瀝津、大坎、東窪、北寺、李辛庄、北屯、大北關、小北關、漁子山、桃棚12個行政村。
南獨樂河鎮
南獨樂河鎮位於平谷區東部,距北京城區80千米,首都機場50千米,面積69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轄南獨樂河、北獨樂河、劉家河、 峨嵋山、北寨、公爺墳、峰台、張辛庄、望馬台、甘營、南山、新農村、新立村13個行政村。
大華山鎮
大華山鎮在北京市區東北部80千米處,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轄前北宮、後北宮、勝利村、陳莊子、蘇子峪、山門溝、麻子峪、掛甲峪、大華山、磚瓦窯、泉水峪、西峪、 西長峪、西牛峪、瓦官頭、梯子峪、李家峪、東辛庄、大峪子、小峪子20個行政村。
夏各庄鎮
夏各庄鎮面積6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轄夏各庄、張各庄、楊各庄、馬各庄、龍家務、賢王莊、王都庄、陳太務、紀太務、魏太務、南太務、安固、稻地、楊庄戶、大嶺後15個行政村。
馬昌營鎮
馬昌營鎮位於平谷西南部,面積28.8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轄馬昌營、圪塔頭、王官屯、毛官營、王各庄、魏辛庄、東陳各庄、西陳各庄、東雙營、西雙營、南定福庄、北定福庄、薄各庄、天井、前芮營、後芮營、西海子17個行政村。
王辛庄鎮
王辛庄鎮位於平谷城區北側,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轄太後、北上營、中胡家務、熊耳營、東古村、西古村、太平庄、大辛寨、小辛寨、賈各庄、齊各庄、王辛庄、後羅庄、許家務、蓮花潭、放光庄、楊家會、井兒峪、北辛庄、翟各庄、西杏園、東杏園、樂政務23個行政村。
大興庄鎮
大興庄鎮位於平谷城區西側,與城區僅一河之隔。面積33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轄大興庄、魯各庄、白各庄、北城子、東柏店、北埝頭、唐莊子、西柏店、周莊子、韓屯、吉卧、良莊子、三福庄、陳良屯、西石橋、東石橋、管家莊、周村18個行政村。
劉家店鎮
劉家店鎮位於平谷區西北部,距北京市區70千米,距平谷城區14.5千米。面積35.6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劉家店、鳳落灘、北店、北吉山、前吉山、松棚、孔城峪、萬家莊、胡家店、寅洞、辛莊子、江米洞、行宮、東山下14個行政村。
鎮羅營鎮
鎮羅營鎮南距區政府駐地22.5千米,面積80.9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轄上鎮、大廟峪、季家溝、北四道嶺、東四道嶺、下營、上營、桃園、見子庄、東牛角峪、五里廟、西寺峪、東寺峪、核桃窪、關上、北水峪、清水湖、楊家台、張家台、玻璃台20個行政村。
熊兒寨鄉
熊兒寨鄉地處平谷城區正北15千米,距北京市區80千米,面積59.2平方千米,總人口4200人。轄熊兒寨、北土門、南岔、魏家灣、東溝、東長峪、花峪、老泉口8個行政村。
黃松峪鄉
黃松峪鄉位於平谷區東北部,面積64.4平方千米,總人口6000人。轄黃松峪、黑豆峪、白雲寺、大東溝、梨樹溝、塔窪、刁窩7個行政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概述
平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在平谷這塊土地上,便有人類繁衍生息。馬家墳、海子、洙水等10餘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如雙刃刮削器、單刃刮削器、雙檯面石核等30多件,充分說明平谷地區已經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上宅、北埝頭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房屋基址,說明 在7000年前,平谷的先民已從事農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泃河流域的一種獨具特色考古學文化已經形成,被命名為「上宅文化」。
歷史狀況
夏商時期平谷屬古燕國。劉家河商代墓葬出土的16件成套青銅禮器與金耳環等金器,表明平谷的先民不僅掌握了製造銅器的技術,也掌握了製造金器的技術。而鐵刃銅鋮的發現(全國僅發現3件),更證明人們對鐵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周滅商,周武王封召公姓姬名奭(shi,四聲)於燕,建立了燕國。平谷屬燕地。周顯王十四年(前354年),「齊師及燕戰於泃水,齊師遁」(《竹書記年》)。
西漢時,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縣,屬漁陽郡,縣沿在今山東庄鎮大、小北關村南。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死,遺詔封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為博陸侯,今北城子村東古城遺址即為霍光封地博陸城。西漢中期,縣內設鹽官。末期,古北口外的滑鹽縣遷治於博陸城(東漢明帝時改名鹽田縣,後廢入平谷縣)。西漢末年,王莽奪取帝位,階級矛盾激化,農民起義蜂起。北方為農民起義活動地區。更始二十三年(25年),劉秀遣吳漢等10餘名將軍率軍追擊尤來、大槍、五幡諸起義軍於潞縣(今通州)東,又追至平谷決戰,有1.3萬義軍被斬首。義軍殘部向東退卻,後入遼西、遼東後潰散。劉秀軍獲勝還軍薊城(今 北京),遂定河北,劉秀稱帝,國號漢,是為東漢光武帝。平谷仍之,縣治遷於今平谷城處。西晉初省平谷縣,地屬燕國潞縣。後趙,復置平谷縣,縣城遷至今通州北小營村,隸屬漁陽郡。北魏時省平谷入潞縣。要陽縣由北內遷,城址在今鎮羅營鄉上鎮村。東魏省。隋時平谷地區屬無終縣。唐武德元年(618年),設平谷為大王鎮,屬檀州密雲縣。後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於契丹,大王鎮屬契丹。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薊州至三河,又破宋軍於白河,大王鎮屬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鎮為平峪(同谷)縣,平谷縣建置恢復,隸屬薊州漁陽郡。金明昌四年(1193年)重修雙泉院,金章宗攜王妃、公主秋獮,駐於院內。翌年,又於雙泉院避暑。貞佑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下檀州、順州、薊州,平谷縣歸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長春真人邱處機來縣內南獨樂河村元寶觀(延祥觀),觀有枯柏,捫之復榮。南塘老人張天度作《復生柏》詩,並刻石立碑。至正18年(1358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東路首領毛貴揮師北伐,進入河北,攻克薊州、三河、平谷,威逼大都。明初洪武年間,修築鎮羅營、北水峪、南水峪、熊兒寨、魚子山長城。永樂年間,繼續修築峨嵋山、黃松峪、黑水灣、彰作、將軍石關長城。期間,平谷先屬北平府薊州,後改屬順天府薊 州。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取道通州、平谷、密雲等地。永樂二年(1404年),營州中屯衛自塞北遷入平谷縣內博陸城。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平谷出夫60名。期間,縣內遷來大批山西、山東移民。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劉愛疏通6渠入?河。萬曆十三年(1585年),尚寶少卿徐貞明奉旨督墾京畿水田,自水峪寺、龍家務始,墾稻田若干畝。崇禎元年(1628年),後金兵圍薊州,下三河,過平谷,臨順義縣城。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從密雲牆子嶺入關,後連克古北口、將軍石關,攻克平谷城。清初仍明舊制。順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至1667年),清八旗軍士大規模圈佔土地,先後兩次在平谷圈佔平地12萬余畝。為反對圈地,順治六年(1649年)七月,以城西閻家莊、馬圈庄為中心,爆發白蓮教起義,圍攻平谷縣城,被知縣牟雲龍鎮壓,兩村夷為平地,起義失敗。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設順天府四路同知後,平谷縣屬北路廳管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萬壽道場,為康熙60大壽祝禧。康熙曾兩 次游丫髻山,並為撰文立碑。乾隆、道光都 曾游丫髻 山。乾隆八年(1743年),由薊州屬縣改為直屬順天府。光緒初年,天主教傳入平谷。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爆發義和團運動,團民火燒張各庄教堂,攻佔平谷縣城,搗毀縣衙,砸開監獄。後被清政府鎮壓。
辛亥革命後,民國三年(1914年),順天府改京兆特別區,平谷為京兆屬縣之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縣改隸河北省薊州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在河北省建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區,平谷屬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殷汝耕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縣,平谷為其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隸偽「河北省冀東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屬「燕京道」。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1938年6月在鎮羅營建密(雲)平(谷)薊(縣)聯合政府,7月攻克平谷縣城,建平谷縣抗日民主政府。當年撤走。1940年以後,是以魚子山、盤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創建和發展時期。4月在盤山建薊(縣)平(谷)密(雲)聯合縣,7月在魚子山建西北辦事處,轄平谷全境和密雲、興隆一部分。依形勢的發展變化,於1940年11月、1942年11月、1943年7月,先後以平谷為中心建立了3個聯合縣,即:平(谷)密(雲)興(隆)、平(谷)三(河)密(雲),屬第13專屬;平(谷)三(河)薊(縣),先屬冀熱遼行署第1專署,1945年1月後屬冀熱遼行署第14專署。1945年9月13日,在抗日軍民圍攻下,平谷縣城解放,平三薊聯合縣遷入平谷縣城。在八年抗戰中,平谷縣為國犧牲的烈士555人,有1287名群眾慘遭殺害,萬余間房屋被燒毀,1121萬斤糧食被搶走。1946年3月撤銷聯合縣建置,恢復單一縣建置,屬冀東行署第14專署。1949年8月,屬河北省通州專署。期間,從1946年9月16日至1947年6月16日,國民黨軍隊僅佔領平谷縣城及其周圍44個村莊9個月。
1958年3月,通縣專區撤銷,平谷縣改屬河北省唐山專署。同年10月,劃入北京市。
平谷縣自漢高祖十二年設縣以來,歷經2000餘載,期間,縣有撤並,境域多變,然縣名一直延續至今。正如民國23年《平谷縣志》撰寫者王兆元所說:「自古建 置都邑,必因山河之形勢。平谷南、東、北三面環山,層巒迭嶂,資為屏藩。泃水洳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匯於西南,洵天然之疆界。設置縣治,遠在漢初,迨隋唐以迄有明,雖屢裁省旋仍置縣,其終不得而易者,形勢使然也。」有人曾戲言:「平谷縣的縣名就是文物。」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
平谷境域東西長35.5公里,南北寬30.5公里。地處燕山南麓與華北平原北端的相交地帶,因其東、南、北三面環山,中間為平原谷地,故得名平谷。境域群山聳翠,萬里長城環繞北部山間;泃、洳二河映帶左右,縈回境內。
平谷區
平谷地貌由北部、東部、南部山地和中部、西南部平原兩大地貌單元組成,山區、半山區佔七分之四,平原佔七分之三。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間平緩,呈傾斜簸箕狀。
平谷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南北三面環山,山前呈環帶狀淺山丘陵。中部、南部為沖擊、洪積平原。山區半山區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有17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全國15大名山之一的盤山,矗立東南縣境。明代長城沿北部山區蜿蜒經過。
中低山區佔北京市山地面積的4.5%,是林果的發展基地。崗台階地分布於山前,呈環帶狀由西樊各庄向東,經樂政務、王辛庄、山東庄、南獨樂河、韓庄等鄉鎮北部轉向南至東高村鎮大旺務村止,面積131.13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區已成平坦的塊狀階地,為果園分布帶。平原分布於中部、西南部,面積344.94平方公里,為洪水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20~100米,馬坊鎮小屯村北雙泉地段海拔11.2米,為全縣最低點。平原地區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為主要糧菜區。境域的土壤主要是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4個土類。在縣城東、北、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帶為山地棕壤褐土區。在山前崗台階地和溝谷上,為山前褐 土區。在中、西部和西南部的、洳二河的沖積平原為潮土區,間有小片水稻土。
平谷東北部的四座樓山周圍為中心區,有17座山峰超過千米,其中柳樹灣山的主峰東紙壺達1234米,為最高峰,是與興隆縣的界山。
岩石由元古界火山岩、石英砂岩組成。該山區特點是縣崖聳露,溝深壁陡,溪谷狹長,草木繁茂。分布在鎮羅營鄉北部、熊兒寨鄉東部與黃松峪鄉北部。面積15.07平方公里,呈壟崗狀或渾圓狀。海拔150~800米的低山區456.19平方公里,呈「M」型分布於北、東、南部,以片麻岩、硅質白雲岩、碎硝岩、碳酸鹽岩類構成的單面山、饅頭山為主。
平谷是獨立的山間盆地水文地質單元區。山區以基岩裂隙水為主,受降水入滲補給;平原區以第四系孔隙水為主,主要受降水入滲,河流漏滲,山區側向及灌水回滲等 因素補給。
氣候特點
平谷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乾燥。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西南風。東北部山區有地區性小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1.5℃。
河流水庫
境內有錯、洳兩河,水庫3座,其中海子水庫庫容1.2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7.4萬畝。平谷素有「寶山神水」之稱。
境內有河流20餘條,屬海河流域薊運河水系,自東、北流向西南。每年3~5月為枯水期,8~10月為豐水期。泃河是境內最大河流,發源於興隆縣青灰嶺南麓,南流薊縣北部黃崖關,經羅莊子急轉向西,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縣境。倚山西流,沿途匯入三泉水、將軍關、黑水灣、黃松峪、豹子峪等 季節性河流。至南獨樂河村附近潛入地下,在西瀝津村附近復出。此段有北寨、魚子山季節性河納入。流經平谷故城東門外,迂迴折向西南,依次納入龍家務、楊各庄的泉水、逆流河、拉鞭子溝水,在前芮營附近納入洳河,英城村南納入金雞河,折向南流,於馬坊鎮東南入三河市。
在薊縣九王莊附近與州河匯合後流入薊運河。總長180公里,境內長66公里。洳河系泃河支流,發源於密雲縣東邵渠鄉的銀冶嶺。由北往南流經太保庄南入平谷縣境。經劉家店、峪口、樂政務、王辛庄、大興庄、平谷鎮於前芮營村南匯入泃河。總長40.7公里,境內長22.7公里。金雞河系泃河支流,史稱五百溝水,發源於順義縣唐指山南麓,由西北流向東南,於英城鄉河奎村西北入境,於英城大橋北匯入泃河,總長27公里,境內長5公里。境內多泉,日流量在20立方米以上的山泉就有33處,多出露在片麻岩、灰岩、砂岩、砂礫岩中。流量最大的為靠山集鄉的東溝老泉,流量為102.96升/秒。南山村泉日流量67.6立方米,是清澈、優質的天然礦泉水。
礦產資源
寶山之中,蘊藏著黃金、白銀、銅、錳、大理石、花崗石、石英岩、泥炭等20多種。黃金產量佔北京市90%以上。大理石、花崗石是北京市的富礦區之一。鎮羅營的花崗石質量在全國排第5位,色澤好,稱為「平谷紅」。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100多種,野生植物500多種,其中葯用植物有蒼術、知母、柴胡、遠志等60多種。平穀神水名不虛傳,在已開發的3處礦泉水中,偏硅含量均在44克以上,有2處礦泉水含有珍稀元素鍶,是防治高血壓的精品,已被83條國際航線選用。
農業資源
平谷縣農業資源豐富,無污染,生產條件優越,是北京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及豆類。80年代初,調整農業內部結構,使農業有了全面發展。1986年後,積極推行適度規模經營,鞏固並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所產的「北京核桃」佔北京市場五分之一,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平谷形成了以桃、梨、蘋果、柿子四大果樹為主的果品生產格局。無污染的蔬菜產量名列北京市前茅。鮮蛋上市產量居北京市首位。
9. 想知道有關於平谷的歷史和傳說
歷史發展:平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1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山前台地繁衍生息。六七千年前的平谷先民,就在泃河兩岸創造出了燦爛的上宅文化,它與京西周口店東西輝映,填補了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在考古學中被譽為「紅山之祖」。劉家河商代墓葬出土的成套青銅禮器與金耳環等金器,特別是鐵刃銅鉞的發現(全國僅發現3件),充分證明了平谷先民的聰明智慧以及先進的農耕文明。已經引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廣泛關注的黃帝陵墓——軒轅台,坐落在平谷山東庄鎮的北山上。由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北京市考古學會、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平谷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平谷與華夏文明學術研討會」,於2005年8月舉行。來自中國海峽兩岸以及韓國、日本的近60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與會學者答成了5條共識,一致認為軒轅廟的確建於漢代。
另一處著名歷史遺跡是丫髻山碧霞元君祠,始建於唐、鼎盛於清,丫髻山充滿傳奇,「海瑞踢鼓」、「乾隆賞錢」等傳說膾炙人口。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萬壽道場,為康熙60大壽祝禧。康熙曾兩次游丫髻山並撰文立碑。乾隆、道光兩位皇帝也曾游覽丫髻山;四月廟一度成為北方四大廟會之一,素有「西有妙峰山,東有丫髻山」之說。2004年,丫髻山被列入「平谷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年4月,作為人文奧運工程已經整修一新,接待遊人。
境內綿延57公里的明代長城蜿蜒縱橫於北部山區,更為平谷這片古老的土地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革命事業:抗日戰爭時期,平谷是冀東著名的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解放平谷縣城,包森領導的13團和勇敢的平穀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建立魚子山、盤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先後有1287人慘遭殺害,有555名烈士犧牲在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歷史上,寫下了壯麗篇章。今在山東庄鎮魚子山村建有抗戰紀念館、紀念碑,南山村慘案遺址,供後人永為瞻仰和祭奠,這里也是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平谷的人口,主要源於土著、明初移民、清代遷居的旗人、明清以來的民屯、軍屯以及逃荒定居的,俗稱「一擔子挑來的」。平谷素以民風淳樸著稱,走進平谷會讓人感到格外溫暖。
平谷於西漢初年(即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縣,至今已經2200多年,(與福建省福州歷史相近)期間,縣有撤並,域有變遷,然而「平谷」這個名字一直延續至今。2001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標志著平谷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