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和歷史有何看法
外國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日本人對中國文化和歷史有何看法?
對於此問題,日本網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1、我們(日本人)認為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很偉大。實際上,日本人比中國人自己更喜歡追隨中國文化。到目前為止,日本傳統的布料,建築,生活習俗等等,仍然主要遵循中國唐代的一切。一些日本人可能認為只有傳統的日本文化才有資格代表中國大陸自1279年以來在中國逐漸消失的真實文化。一個例子是,如今,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熟悉的傳統日本的服裝——和服。然而,有多少人(甚至很少中國人)知道它最初來自中國?
2、首先,我不得不說,民族自豪感或例外論的想法並非日本人獨有。幾乎所有日本人都會承認,日本的許多事情都和中國有著淵源。在這份淵源清單里,包括書面語,茶,紙,錦鯉魚,豆腐,活字印刷機,書法,建築,儒家哲學,佛教,武術,甚至一些日語單詞的發音都是基於原始的漢語。然而,一個典型的日本人的態度將是這樣的,「是的,我們在我們的文化中吸收了很多中國元素,但我們在日本完善了這些元素。」
這種想法和關系與美國的例外主義沒有什麼不同,一些美國人承認他們是英國殖民地,但後來美國人比英國人好得多。美國文化的很大一部分是基於英國文化(語言,軍事結構等)。
Ⅱ 為什麼說日本最了解中國文化
說到日本,我們會認為他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民族。尤其日本對於比他強的國家在研究上是非常細致的。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就十分關注。這是因為日本人天生熱愛學習一切比自己優秀的人或事,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中國文化的確優秀,在某些方面至今仍影響著日本。
總有人說,日本是世界上最熱愛學習的國家,也因為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歷史造就了日本人對一切事情謹慎、細致地態度,對文化學習的渴望與積極。他他們總是樂於接受外來文化,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自己所用。可以說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是你可否否認的是,他們的確是最為了解中國文化的一群人。
Ⅲ 為何比起水滸,日本人更喜歡我國的三國文化
因為日本自己也有一個戰國時代,他們覺得和三國類似,所以他們也比較能理解三國的故事而不是水滸。
日本是一個有著忠君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國家,三國時期關羽張飛劉備之間的忠義,他們就很能感受到,包括三國時期,大丈夫當戰死沙場的勇武精神,也和武士道思想有一些共通之處。
而水滸傳是108位好漢集結在梁山還排座次,在日本看來這就是山賊,日本對山賊沒有一點好感,日本民間還流傳著幾位落魄武士幫助民眾消滅了一大堆山賊的故事,所以山賊在他們看來都是墮落的人,是反派。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人更愛三國了。
Ⅳ 日本人喜歡中國文化中的「克己復禮」,為什麼
去過日本旅遊的人,或者是和日本人經常打交道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很喜歡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當中的“克己復禮”,所以有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很奇怪,日本人喜歡中國文化中的“克己復禮”,為什麼?其實是因為日本人很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一直有著不能給別人添麻煩的人生思想,大概在古代的時候,日本將中國古代的一些文化帶入自己的國家,也許就是那個時候“克己復禮”就一直被他們奉行。
撇開其他的原因,不得不感嘆一句,日本人對文化的傳承是很好的,並且將其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於中國而言,“克己復禮”不僅僅是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意思,還含有等級制度的思想在裡面,所以針對於中國文化而言,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可能就是這些原因,日本人才最喜歡中國文化中的“克己復禮”。
Ⅳ 古代日本就沿襲很多我國傳統文化,日本為什麼愛中國文化
因為日本和我國接觸最多的時候,就是在唐朝時期,此時的大唐處於最強大的時期,無論是文化影響還是軍事實力,都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日本也是不得不佩服的,那個時候經常與大唐有著文化接觸和互相學習,慢慢的就將自己的文化開始發展起來了,所以現在的日本文化到處都能看到中國古代的影子,有些甚至保留的比現在的我們還要好。
像日本的茶道,還有棋道以及武士道,都帶著中華傳統的影子在裡面,當來到京都,奈良等日本古都旅遊,也會發現這里的寺廟或者是宮殿,都和唐朝時期的建築風格非常接近,並且日本的國技相撲其實也是從唐朝時期傳過來的,但是在日本得以發揚光大。
Ⅵ 為什麼日本人這么崇拜中國文化
因為當我們的文化已經發展到只能用燦爛輝煌來形容時,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在社會制度上他們也比我們落後。在華夏文明耀眼的光芒下,他們只能用仰視的目光來看待這個比他們先進的多的文明。島民和半島民是實用主義者,他們吸取了我們文化中的精華,加以改造,為他們所用,形成了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但翻版永遠比不上原版,所以他們只能用既羨慕又妒忌的目光來看待中華文明。
在5世紀初,大和國統一日本後,不僅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開始吸取中國的政治制度,特別在推古朝改革進程中(554-628),以聖德太子(574-662)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國經典,博採從中國和朝鮮傳入的各種先進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聖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條憲法更是兼取中國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結合日本具體情況制定的。
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則仿照唐代官制,全面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從而把日本社會推進到法制完備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從7世紀到19世紀中葉,是日本的封建社會的歷史時期,歷經飛鳥(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鐮倉(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戰國)、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戶(1603-1868)等時代。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於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是多方面的、長期的歷史過程。漢字和漢文、儒學、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正是在「中國文明的巨大影響下,到公元4至5世紀就渡過了野蠻階段,進入了文明階段」
3世紀末,百濟博士王仁把中國儒家典籍《論語》十卷和《千字文》一卷傳至日本。5世紀,日本貴族已經能夠較好的運用漢字了。繼體天皇7年(513年),建立五經(易、詩、書、禮、春秋)博士交待制度,要求百濟定期向日本派遣諳熟儒家典籍的漢學家,以後又增加醫博士、歷博士、天文、地理和陰陽五行等各方面的專門人才。到聖德太子時代(593-621年),直接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全面攝取中國文明制度,為日本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古代日本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漢字作音符來書寫日本語言,著名的《萬葉集》就是用這種方法寫成的,因而成為「萬葉假名」。用漢字作音符,書寫很不方便。8世紀,留學生吉備真備利用漢字偏旁創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從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後來,留唐求法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漢字行書體創造日本行書假名--平假名。
8世紀中葉,年逾花甲、雙目失明的中國高僧鑒真和他的弟子,經過許多周折,歷盡艱辛,東渡日本。他不僅帶去了佛教各宗經典和漢學文化知識,還創立律宗佛教,為日本文化和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日本人民對鑒真的貢獻給與極高的評價:「禪光耀百倍,戒月照千鄉」。大化改新以後,律令制國家全力吸收中國文化,在歷次遣唐使中都有不少的學問僧隨行,例如第二次遣使隨行學問僧多達20餘人,創建日本佛教真言宗(密宗)的弘法大師(空海)和創建天台宗(法華宗)的最澄等高僧都是隨遣唐使入唐求法的日僧。為了更好地扶持和獎勵佛教,天皇政府將佛教納入國家事務之中,設立專門的佛教統制機構,任命僧侶首領,規定寺院制度,佛教成為官方宗教。
8世紀初,日本先後編成兩部歷史巨著,一為《古事記》,一為《日本書紀》。前者共三卷,上起神代,下至推古朝,以日本文體為主,雜有漢文,其中歌謠和專有名詞是用萬葉假名寫成的;後者三十卷,上自神代,下至持統天皇,採用中國正史體裁,用漢文寫成,這是日本最古的兩部史書。到平安時代(794-1185年),又先後編成《續日本書籍》、《日本後記》、《文德實錄》和《三代實錄》等史書,合稱《六國史》。此外,還有一些地方誌,如《出雲風土記》、《播磨風土記》等。
日本最初的陶器是在奈良時代,模仿中國的唐三彩製造的,採用了稱為「奈良三彩」的白、綠、茶色的釉彩。 真正燒制陶器是在鐮倉時代,瀨戶一個叫藤四郎的人從中國引入了技術,製造水壺、香爐、佛具等。以後直到室町時代,除了瀨戶以外,信樂、常滑、丹波、備前、越前等地也能製造陶器了,被稱作 日本的六大古窯。
據傳,古時中國的三弦樂器經由琉球(現在的沖繩)傳來日本,這就是日本的三弦琴。三弦琴琴長約80公分由兩部分構成,即共鳴箱(獸皮蒙在木框架上做成)和帶有三根弦的琴桿。
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建築的形式亦不例外,尤其是中世紀的日本建築。其可分為三大樣式,即和式建築、唐式建築、及天竺式建築。而其中所謂的唐式建築即是源於中國宋元一帶的建築樣式。而宋元文化中又以禪宗對日本的中世文化影響最大故唐式建築又稱禪宗式建築。此時中國文化的傳入不但豐富了日本的宗教文化,更使日本的建築文化邁入一個新紀元。也使日本的各種藝術表現不論是建築,庭園,傳統茶道,甚至是能劇的表現都充斥著高度禪意,創造了一個寂靜且充滿冥想的空間,使人心更加的清澈,單純。
由此看來,日本文化的基石則源自於中國。小到吃飯的筷子,大到建築無處不滲透著中國文化的色彩。
Ⅶ 為什麼日本人和韓國人都想要中國文化
他們很崇拜中國文化,他們知道中國有5000年的燦爛文化歷史,有很多數不盡的悠久燦爛文化,他們既喜歡,但同時又妒忌。
在日本,曾有一個中國網民諷刺他們說「日本人整天都想當中國人」,但結果沒有一個日本人反對,暈暈暈......其實,從心底里,日本人和韓國人都很喜歡中國文化,那是一段令人回味和驕傲的歷史。
但他們的詞典里,沒有「尊重」這個詞語,他們只有「掠奪」,所以他們拚死都希望將東西搶過來,日本人如此,韓國人也如此。
他們的教育,本來就是這樣子的:老師給學生一個大蘋果,之後老師說:「你想要更大的蘋果嗎?就在彼岸,把它搶過來就行了。」這種侵略式的思想一直植根於日本人和韓國人的教育模式中。
唯一不同的是,日本人會先將它搶過來後再發出嘰里呱啦的聲音,成功後才炫耀一番;韓國人則喜歡先聲奪人後再搶過來,本質一樣,只是順序不同。
其實我覺得,日本人有他們獨特的文化,例如藝妓文化,武士道文化;韓國人的韓服,民族舞蹈,我之前還吃過韓國菜呢。但至少中國人是做到「尊重」咯,而不是牽強地去說服別人「嘿!和服是中國人做的」「嘿!大長今是中國人!」
尤其是韓國,他們對中華文化掠奪的野心很大,連孔子和佛陀都是韓國人呢!真荒謬,為什麼他們不說說艾滋病是他們韓國人發明的?
Ⅷ 日本人都喜歡中國什麼東西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化在國際上享有一定名譽,自然,來自中國的東西也就很受各國的青睞,如富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手工物件、或是凝縮了中國祖先智慧的陶瓷製品、木製藝術品等傳統手藝擺件、國內書法、書畫老師們的作品也很受歡迎、再者有其它有特色的民間特產也很受用...重在誠意,東西不重要,祝您如意。
希望樓主採納,感謝。
Ⅸ 日本人對中國什麼文化感興趣
這個問題討論起來沒太大意義,不過我想日本學者研究三國可能是因為,中日是文化同宗,而最後發展的軌跡卻不同,這是為啥?追根溯源起來就是三國時期。日本近代非常厲害的大師級歷史學家內藤湖南的理論為證
內藤湖南提出了「宋代近世說」為核心的中國歷史時代劃分學說和他關於「中日文化同一體」、「文化中心移動說」的中日文化關系論。
內藤湖南認為:一部中國史就是東洋文化發展的歷史,應以中國文化發展的波動大勢作為對中國歷史進行時代劃分的標准。中國文化的發展趨勢大體是由內而外地不斷擴大:先是黃河流域形成中原文化,然後不斷向外擴展,影響及於周邊地區,使那裡落後的民族接受中原先進文化,這就像池中漣漪由中心一圈一圈地向外圍、向四周擴散一樣;邊地民族接受了中原文化的教化後,逐漸覺醒、成長、壯大起來,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力量,又反過來作用於中原文化,就像池中漣漪遇到岸的抵擋後,由岸邊向池中央反射反作用力一樣。這種反作用力使得文化發達過度、出現衰弱現象的中原文化受到年輕文化的刺激而再生活力,不斷更新延續、發展壯大,老而不死。內藤湖南說,中國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向外作用和受到外來反作用的過程中不斷壯大的文化體系。根據以上理論,內藤把中國歷史分成上古、中古、近世三個時期,每個時期之間又存在一個過渡期:
第一期:上古。從開辟到東漢中期(……~2世紀中期)。這是中國文化獨立形成、發展,並向外部擴展的時代。(日本受到影響)
第一過渡期:東漢中期到西晉(2世紀後期~4世紀初期)。這是中國文化向外擴展的停止時期。(影響減弱,日本有了自己的空間)
第二期:中世。五胡十六國到唐中期(4世紀初期~9世紀初期)。這一時期是外部異民族覺醒,其勢力侵入中國,反作用於中國內部的時期。(都反作用了)
第二過渡期:唐末到五代(9世紀中期~10世紀60年代)。這是外來勢力極盛的時期。(。。。)
第三期:近世。宋代以後到清代。這是中國固有文化復興和進步的時代。這時期此前的貴族沒落了,君主得以建立獨裁政治,與此相應,中國官僚群體最後形成,開始出現平民主義傾向,文化回歸到庶民手中,形成中國特色的近代。內藤認為:進入近世,是中國文化的老年期,知識分子心態更趨圓熟,嚮往於返璞歸真,崇尚自然,厭棄繁瑣,特別苛求心境的寧靜和生命的延續。民族社會生活中政治和軍事的重要性減退,知識分子將精力投注於文學、藝術方面的建樹。
關於中國文化發展的趨勢問題,他提出「文化中心移動說」,並在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中,逐漸發展和完善這一理論。其基本理論如下:所謂「文化中心」是指中國文化在特定時代、特定地域內形成的「文化集合」。每一個時代都會因「地勢」和「時勢」的關系產生一個文化薈萃的「中心」,這就是文化中心之所在。文化中心一旦形成,並不是永固不變的,而是發展變遷,向前移動的。如中國文明最早發源於九州之冀、豫二州,即形成以洛陽為中心的早期文明。到戰國末,洛陽「地氣盡、人力衰」,於是,在西漢後,長安文明代之而興起,直至唐末,形成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長安繁榮」。而「唐來之衰殘」昭示了長安之地「王氣將歇」。長安之後中國的文明中心是燕京,但燕京與洛陽、長安有所不同:它是靠了東北之地氣形勝而形成的政治中心,至於文化中心,從長安衰落後,就越來越聚集於以虎踞龍盤的六朝故都南京為中心的江南,江南是宋以後中國人文之淵藪。這樣就形成了宋以後中國「政治中心在北,文化中心在南」的兩股勢力。他預言:東洋文化的發展,有時還會越出本民族、本國的界限,形成一個「東洋文化圈」。今後,中國文化的中心將移至日本,將由日本來代替中國實現中國文化的復興,這就是近代日本的國家使命、文化天職。(感覺最後這句是他的正題,中國史界要努力啊)
在日本漢學界,內藤湖南享有「東洋史的巨擘」之美譽,他的思想和學術遺產還被列入「日本經典名著」和「日本思想家」的行列。有很大的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