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福建閩侯有什麼傳統文化

福建閩侯有什麼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3-01-10 20:18:40

『壹』 福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一、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福建的東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橫亘著武夷山脈,西南有博平嶺山脈,東北是太姥山脈,大海和高山峻嶺嚴重地阻礙了福建與外地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福建處於與外鄰相對隔絕的狀態,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福建歷史發展在隋唐以前嚴重滯後於中原,並使境內不同地區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現將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一)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四至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一帶。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福建各地都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如生活在閩江下游的「曇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簡單的語言,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粗放的農作,用石錛、石刀和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漁獵和採集;有了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能製作出相當精巧的陶器,並具備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實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為單人葬,極個別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側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隨葬品,說明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還有拔牙習俗,反映了有原始巫術。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他們習於水性,擅長行舟,工於紡織。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奉龜為神話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安放於船形棺木內,再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祈求死者靈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與原始宗教信仰相輔相成的巫術在閩越人中也相當盛行。閩越人流行斷發紋身的習俗,《漢書·嚴助傳》說:「(閩)越,方外之地,劗發紋身之民也。」這實際是原始巫術的「模仿術」,剪去頭發、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用以嚇走水怪。如《說苑·奉使》所稱:越人「劗發紋身,燦爛成章,以象龍子者,將避水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閩越族的後裔一直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俗。越巫在秦漢時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宮中建越祝祠,設越巫,用越人的「雞卜」,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並逐漸佔主導地位

秦代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設立閩中郡和閩越國,但由於均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所以漢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響。西漢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亡閩越國,為絕後患,模仿秦遷六國貴族於咸陽的策略,把閩越族的貴族、官吏、軍隊以及部分百姓強制遷往江淮一帶。《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嚴重後果,盡管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遁於山林湖泊之間,終因人口銳減,使原來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愈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漢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孫吳據有江東,以福建為後方基地,故重視對福建的治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採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繼而在福建設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五縣,後在侯官設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設立溫麻船屯。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扎軍隊,派遣官吏治理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於福建,同時也有一些士民避禍閩中,從此,揭開漢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西晉至五代,大量中原漢人不斷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批入閩,漢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佔主導地位。同時,一些漢族與土著通婚,閩越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時期:保留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生齒繁毓。據統計,宋嘉定年間(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戶,比唐開元年間(713~742年)增長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正如詩人張守詩句所雲:「憶昔甌越險遠之地,今為東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長足進步,文化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還有數以百計的書堂遍布城鄉,莆田有「三家兩書堂」(李幼傑《莆陽比事》卷6)的記載,福州有「學校未嘗虛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類二》)的說法。因讀書風氣十分濃厚,福州是「城裡人家半讀書(祝穆《方輿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出現「比屋連牆,弦誦相聞」(何喬遠《閩書》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於教育發達,讀書風氣興盛,故福建科舉鼎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佔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國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冠。宋代福建涌現出一大批名揚中外的傑出人才,有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慈、史學家鄭樵和袁樞、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億、慢詞大師柳永、詩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庄,等等。時人周必復頗為自負地宣稱:「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南宋群賢小集》第13冊《端隱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榮昌盛之時,逐漸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各個區域之間交往不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因而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許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發源地逐漸式微甚至湮沒,而在福建卻被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在福建舊志書中,有關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猶有古意」之類的記載隨處可見。以傳統歲時節慶為例,志載:「風化所被,古意猶存。至如歲時節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羅源縣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從而帶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商品意識較強,富有冒險性格和開拓精神,對外來文化和民俗採取較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內地人民的淳樸、守成和不輕易冒險的民風形成強烈反差。

(四)明清時期:民風漸趨奢侈、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層的形成,民風趨於奢侈。在福州,據記載:「夫婚嫁侈靡,珠玉瑩煌,商財賄也。博戲馳逐,樗蒲百萬,作色相矜,必爭勝者,重失負也。游閑公子,飾劍履妖服,怒馬揚揚過里門者,為富貴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泉州的奢侈之風更甚,恥貧誇富成為時尚,「習俗之趨尚為豪奢。」不但商賈、胥役之輩「美服食,仆妾輿馬,置良田好宅,履絲曳縞,擲雉呼盧,以相誇耀,比比而然。」就是「家無擔石」的貧寒之家,也「非色絲盛服不出。」「雖家非素封,亦恥居人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形成恥貧心理。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地區,儉朴傳統也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嘉靖時(1522~1565年)建陽「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陽縣志》卷3《風俗》)乾隆時光澤「嫁女猶從厚,設宴必欲豐。少年衣裝必尚華麗,城鄉演劇,耗費無窮。」(清·乾隆《光澤縣志》卷4《輿地誌·風俗》)一些鄉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習,如尤溪「平民鄙儉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縣志》卷3《風俗》)同時,隨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加上倭寇侵擾,賦役繁苛,大量自耕農破產,其中一部分人無所事事,民間賭風、爭訟盛行。《南安縣志》載:「嘉靖被寇以後,一切失業細民,率趨賭博、椎剽、囂訟之計,以幸旦夕。」《同安縣志》亦稱:「賭風盛行,匪自今日;賭弊最甚,莫如頭家。」(轉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類似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帶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國時期:新舊民俗並存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有的農民淪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為商,做小本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嬗變。中西文化發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內地,出現許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體,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育嬰堂等先後在各地出現。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陋習,嚴重地腐蝕著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歐化民俗還波及鄉村,《長汀縣志》載:「蓋邑人漸染歐化,踵事增華,奇技淫巧之事,聲色貨利之食習,駸駸乎遍及各鄉,尤以城市為最。」(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

這一時期,民間服飾、器用、交際、婚俗變化較大。在服飾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發垂辮。辛亥革命前後,男子有剪辮之舉,城裡人學西方剪短發。女子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剪發者漸漸增多。官員在清代著官服,有錢人家長袍馬褂,出門以坐騎、轎子代步。辛亥革命後,官員著中山裝、長袍,出門或以轎車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裝革履,使用懷表、座鍾、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禮儀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見到達官貴人要下跪作揖,畢恭畢敬,官場更有各種繁文縟節。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場儀節,見面行握手、抱拳或舉手禮;在婚姻禮俗方面,少部分人沖破封建舊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似往昔之鋪張;在教育方面,新型學校增多,還建立了女子學校。許多華僑熱心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一些民間陋習如停柩不殯、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賽會等被明令禁止,雖然其中有的習尚因令行不止而遠未消除,但已大有減少。在廣大農村,傳統歲時節慶、生產習俗、民間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動仍無多大改變。但總的趨勢是封建性減弱,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居主導地位。

(六)1949年以來: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的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繫上,根本改變舊社會窮人與富人、下級與上級的等級尊卑關系,確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關系,大家以「同志」互稱,友好相處,互助合作。共產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了舊時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群眾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踴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蔚然成風。在生產習俗上,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舊時的求神治病、禱告祈雨等愚昧落後習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習俗上,城鎮居民多著列寧裝、中山裝,農民穿本地裝,尚青、藍色;出門旅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舊時的坐轎、騎馬現象明顯減少,以至消失;生病求醫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共識,舊時「信巫不信醫」的陋習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氣力徹底杜絕吸食鴉片、賣淫嫖娼、纏足等丑惡現象。在婚姻禮俗上,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事新辦,逐漸蔚然成風;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婚事大操大辦,受到抵制和輿論批評;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流行數千年的童婚、溺嬰、納妾等行為被明令禁止。在喪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勵喪事從簡。農村雖沿襲土葬,但風水堪輿、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漸淡化。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推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歲時節慶上,仍保留傳統節日,其內容已賦予新時代特色,更加豐富多彩。除表演舞龍、舞獅、演戲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鋪張浪費、祭祀鬼神等舊俗逐漸淡化。遇公歷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歡慶節日,城鄉一般要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游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而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個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還十分重視對畲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本省少數民族的狀況進行調查和民族采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少數民族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發展,一些陋習也逐漸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地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嚴重扭曲。傳統節日除春節外,多被禁革,過春節也要「革命化」,除夕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一不準舞龍、舞獅,不準演唱傳統戲劇;人們服飾單一,傳統的旗袍等服裝均被禁止。各地廟宇大多被摧毀或封閉,或改為倉庫、學校,菩薩、神像均被搗毀,甚至許多文物、藝術品也被作為「四舊」加以破壞、燒毀,等等。

二、福建民俗特徵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的內容與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只是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並以傳統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福建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徵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個來源: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漢之前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秦漢以後,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唐朝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其二)對唐前期閩南地區民族融合的情況作過這樣的描述:「漳北遙開郡,泉南久罷屯。歸尋初旅寓,喜作舊鄉鄰。……土音今聽慣,民俗始知淳。……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相訪朝和夕,渾忘越與秦。……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藝文》)閩越族的部分習俗成為歷史遺跡,還有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它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志稱:五代時,閩北多為江北避亂之民,所以「備五方之俗」(《八閩通志》卷3《地理》),閩西也「由唐歷宋,風聲氣習,頗類中州。」(陳一新《贍學田碑》轉引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志》)福建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

3.少數民族習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為世界著名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載:「胡賈航海踵至,其富者貲累巨萬,列居郡城。」(清·光緒《泉州府志》卷75《拾遺》上)他們有自己的學校--「番學」,信仰伊斯蘭教,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些外來民族雖然後來基本上與漢族融合,但一些特殊習俗卻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傳入福建。特別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漢族民俗固然為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自成體系的,如閩越族的一些習俗就被漢族所繼承。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閩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入閩的漢族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相當普遍。《閩書》載:「福州……田則夫婦並力而合作,女作多於男。女人能轎,取女轎三十戶以應內宮之役。」(《閩書》卷38《風俗》)晉江的「婦女芒屩負擔,與男子雜作;百工技藝,敏而善仿。」(清·乾隆《晉江縣志》卷1《輿地誌·風俗》)閩越族的部分後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獨特習俗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漢族民俗,並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

2.不同地區漢民俗的融合。中原漢人遷徙福建,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以中州移民為主,還有不少是來自其它地區的漢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些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福建後,漢族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港,「民夷雜處」,「市廛雜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謝泉州到任》)泉州漢民對外來文化博採廣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地區的,除道教、佛教、民間宗教及其他民間信仰外,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各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這些外來的宗教不但為僑民所信仰,在漢族中也擁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相處,互相交融滲透。

(三)區域性

福建漢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區,由於他們入閩的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帶來的中原漢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入閩後,又因與當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等原因,逐漸形成許多不能相互通話的方言區。連城、清流、大田等山區縣,竟然沒有本縣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鄉村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紛繁復雜著稱於世,在中國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區流行。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區而存在著差異。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內流行,媽祖的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爺、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客方言區,等等。

在同一方言區內,不同府、縣的民間信仰又有所差異。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輔順將軍馬仁、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義將軍倪聖芳、輔仁將軍沈毅的宮廟在漳州府屬各縣較多,廣澤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擁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區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各府、州、縣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在同一縣內,每個鋪、境、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鋪94境,鋪有鋪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廟130多座,奉祀著100多尊神靈。境主神的神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絕大多數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閩南地區更甚,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之說。但閩南地區的不同市縣,或同一市縣的不同鄉村、同一鄉村的不同人家,喪葬禮俗的繁簡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更不敢奢望舉行壽誕之禮,能煮碗壽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甚至終生沒做過一次壽誕。類似的情況在福建的民俗中普遍存在。

(五)娛樂性

民俗的形成要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成員認同,並樂意參與,需要有一定的娛樂性。福建民俗的娛樂性尤為突出,以宗教祭祀為例,福建的宗教祭祀活動往往伴有豐富多彩的戲劇演出。在百姓的觀念中,要獲得神靈的歡心和保佑,除了獻上豐盛的祭品和進行虔誠的禮拜外,還要演戲酬神、演戲媚神、演戲娛神;不但神誕日要演戲酬神,傳統節日、婚嫁壽慶、祭祖、寺廟落成、神靈點眼開光、廟會、祈雨、五穀豐收、齋醮儀式等等活動都要演戲酬神。最典型的是連喪葬也要演戲媚神,俗稱「和尚戲」或「喪戲」。如政和縣:「初喪,置酒召客,演劇喧嘩,以送死之禮。」(民國《政和縣志》卷20《禮俗》)仙游縣:「父母之喪,久停未葬,必覓堪輿。……葬畢,晏酒演劇,鄉里道賀。」(陳盛韶《問俗錄》卷3《仙游縣·金斗》)清末,泉州喪葬演戲媚神成為風尚,時人吳增在《泉俗激刺篇·喪戲》中寫道:「流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戲。大小班,無小備,男女眷,無不至。嬉謔笑語,嫌疑不避。毫無哀痛心,大有歡樂意。破費計百又計千,人多稱其孝,戚友稱其賢,鳴呼其然豈其然。」宗教祭祀活動與戲劇演出相結合的習俗,至遲在北宋時就已形成,雖說是為了「酬神」、「媚神」或「娛神」,但在客觀上卻取得娛人的效果。

(六)神秘性

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史稱:「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宋史》卷89《地理志》)志書亦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八閩通志》卷58《祠廟》)福建民間所奉祀的神靈十分繁雜,既有閩越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殘存下來的鬼神,又有從中原傳入的漢民族所奉祀的各種神靈,還有從印度、中東、歐洲等國外傳入的神靈。特別是福建民眾所創造的神靈數量十分驚人,他們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帶有任意性和實用性。不但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盤古、女媧、西王母、彭祖等)、古典小說中的角色(如齊天大聖、豬八戒、通天教主、姜子牙、八仙、四海龍王等)被奉為神靈,而且岩石、老樹、花草、枯骨、家禽家畜、泥土、傢具等等也會成為崇拜對象,只要需要,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崇拜對象,不受限制,其隨意性是中國其它地區所不能比擬的。總之,福建境內的神鬼幾乎無處不有,充斥於天上、人間和地府,構成了十分龐雜的神鬼體系。發達的宗教信仰深刻地影響著福建民俗的各個方面,使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等都附帶了各種祭祀活動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七)輻射性

福建民俗具有輻射范圍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清時期,以閩南人為主的福建人大批渡過台灣海峽,移居台灣島,閩南的民俗幾乎全盤移植到台灣,成為台灣民俗的主體;二是明代以後,閩人移民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帶去福建民俗,不同程度影響了居住國的民俗;三是福建民俗還輻射影響到日本的琉球等地。

『貳』 閩侯有什麼婚嫁習俗啊

「引路雞」和「帶尾蔗」是閩侯最有趣的婚嫁習俗之一。寄寓人們對新婚夫婦生活幸福美滿的祝福。

「引路雞」並非能引路,而是一種寓意,把新婚夫婦引向幸福生活的意思。

「引路雞」要成雙成對,一隻公雞一隻母雞,而且必須是健健康康的,由一隻公雞和一隻母雞組成。母雞是當日就會下蛋的,公雞是剛會啼叫的。

「帶路雞」由女方母親親自准備:用一條長9尺的紅帶子綁住雞腳,兩端個系一隻雞。其9尺長之紅帶子,「九」與「久」諧音,有「常常久久」之寓意;紅帶子,「紅紅火火」之意。這是父母希望女兒嫁出去後,能和女婿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不僅長相廝守,白頭偕老,而且還能「好命」。

「帶路雞」一般由新婚夫婦在「頭返客」(新婚第四天,新娘的弟弟要請姐姐回娘家做客)時帶回婆家。也有在結婚當日由隨迎親禮的女儐相用花籃提到男家中,並放入洞房床下。人們駐足門口,觀看是公雞還是母雞先走出床底,以此預兆新娘是生男還是生女。由於「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祟,當瞧見母雞先探出頭時,人們便高聲吆喝,連連噓噓,嚇得母雞趕緊往回走,直到公雞先走出為止,人們才皆大歡喜……

當然,「帶路雞」是不能宰殺的,要留下生蛋。因「蛋」與「代」諧音,故取其「代代(蛋蛋)相傳」之寓意。即使這兩只雞老死了,也不能烹食,而要加以「厚葬」哦。

「帶尾蔗」出現於新婚第三天。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回娘家「做客」,這天不能留在娘家過夜,黃昏前要返回新郎家。這時,老丈人就讓女婿帶上兩根有頭有尾的甘蔗。

甘蔗也是用9尺長的紅頭繩綁住,蔗尾要拖地走,叫「拖青」,一隻拖到新郎家後放在婚床上。甘蔗有節,寓意新娘貞潔;甘蔗甜蜜,寓意新郎新娘幸福美滿。

此外,LZ還可以參考:http://tieba..com/f?kz=324648377

『叄』 福建還有哪些文化遺產

目前,泉州有4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花名冊項目3類的城市。同時,全州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4項。可以說“泉州文脈滿滿”。閩劇又稱福州戲,是福建地方戲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迅速崛起,台劇在漳州、廈門廣泛傳播,大成戲呈現出新面貌。正因為如此,梨園戲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級和團體的數量日益減少,范圍日益縮小。連廈門梨園戲都改成了台劇。19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瀕臨失傳。福州評話是一種獨特的傳統評書形式,以福建福州方言敘事,以學徒歌穿插演唱的方式演唱。在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以及台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華僑中流行。2006年5月20日,曲藝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肆』 中國福建傳統文化有哪些

1、閩劇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閩劇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並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

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

閩劇風格高雅、瀟灑,道白清晰,唱腔優美,婉轉流暢,演員在表演中重視運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現優美的身段,通過外形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2006年5月20日,閩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45。

2、梨園戲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范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

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

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綉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高甲戲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而演出劇目則分為「大氣戲」(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

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來自梨園戲、木偶戲、弋陽腔、徽戲和京劇。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以南曲為主,兼用「傀儡調」和民間小調;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48。

4、福州評話

福州評話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講述並有徒歌體唱調穿插吟唱獨特的傳統說書形式,流行於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及台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籍華僑集居地。

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福州十番

又稱"十歡"、"十番伬",是福州主要地方音樂。清乾隆初年,侯官鄭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詞》雲:"閩山廟里夜人繁,閩山廟外月當門。

檳榔牙齒生煙袋,子弟場中較'十番'。"其樂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鑼、大小鈸、雲鑼、狼丈、木魚、檀板、清鼓等13種。

流行於福州、閩侯、福清、長樂、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榮、福鼎、寧德、古田以及南平等縣市,還曾巡迴演奏於上海、香港、南洋群島等地,深受群眾喜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甲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梨園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州評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州福州十番

『伍』 閩侯的悠久歷史

公元196年(漢建安元年)置侯官縣,屬會稽郡南部都尉。公元282年(晉太康三年)侯官析置原豐、溫麻縣,三縣同屬晉安郡。公元502—519年(南朝梁天監中年間)侯官、原豐合並為東侯官。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復名原豐。公元592年(隋開皇十二年)改名閩縣,屬建安郡。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閩縣析置侯官、長溪、新寧(長樂)、溫麻(連江)縣。公元631年(貞觀五年)侯官又並入閩縣。公元702年(武周長安二年)復置侯官縣。公元766年(永泰二年)劃侯官西部地置永泰縣。公元785年(貞元元年)劃北部地置梅溪場(後為閩清縣)。公元808年(元和三年)侯官並入福唐縣,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復置侯官縣,閩縣和侯官縣同屬福州。公元941年(五代晉天福六年)改閩縣為長樂縣,翌年又恢復原名,時屬長樂府。公元981年(宋太平興國六年)閩縣析置懷安縣,侯官、閩縣、懷安三縣同屬福州。元屬福州路。公元1580年(明萬曆八年)懷安縣並入侯官縣,自此閩縣、侯官兩縣並立,同屬福州府。 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府廢,翌年兩縣合並,各取首字定名為閩侯縣。1913年閩縣、侯官縣並為閩侯縣,屬東路道(閩海道)。公元1942年(民國31年),析縣治部分區域設福州市政籌備處,從此縣市分治。1944年改名林森縣。 1949年8月16日解放,1950年復名閩侯縣,屬閩侯專區。1956年3月直屬省轄,8月改屬福州市(或說,1958年屬福州市)。1959年復屬閩侯專區。1971年劃屬莆田地區(閩侯專區改稱莆田地區)。1973年歸福州市。 縣治先後設於福州西澗、義序、尚干、螺洲,1970年縣人民政府駐地由螺洲鎮遷至甘蔗鎮。 閩侯原閩縣部分宋時分為12都,元、明兩代分為鳳池西、鳳池東、晉安東、晉安西、高蓋南、高蓋北、崇善東、崇善西、開化東、開化西、贊賢、安仁12都,清代仍沿其舊;侯官縣部分宋、元、明、清均為桂枝、東孝悌、西孝悌、勝業、修仁、永安、東太平、西太平、石門、五芝10鄉;懷安縣部分宋時分為感應、崇業、靈山、八座、承平、移風、積德、侯官、同樂東、同樂西10鄉,元代仍沿其舊。民國24年並為鼓山、南港、鳳山、大湖4區。民國34年區署撤銷,轄27個鄉(鎮)。
民俗風情
春節:俗稱「做年」,是民間最重視的傳統節日,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除夕剛交午夜,家家戶戶焚香放炮燃煙花。初一日人人早起,身著新裝,晚輩向長輩拜年。春節期間,有的機關團體、集、鎮、鄉村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有的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有的召開新春茶話會、新春團拜會等活動。 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日為民間傳統元宵節,舊稱「上元燈節。閩侯節俗從正月十一日到十八日為節日活動時期,組織舞龍、舞獅、踩高蹺、跑旱船、十番尺等活動。 「拗九」:俗稱「拗九節」,早餐,家家煮糯米糖粥,加入花生、紅棗、桂圓肉等佐料,薦獻給祖先。出嫁女兒送糖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清明:男女上祖墳清除雜草,壓紙錢,還帶上魚、肉、酒等祭品供祭祖先。機關、團體、學校組織幹部、學生到革命烈士陵園祭掃,敬獻花圈,緬懷革命先烈。 「做夏」:即於「立夏」之日。家家煎「夏餅」,炊「碗糕」,煮「鼎邊糊」。 端午節:家家插蒲艾,包粽子,飲雄黃酒,燃雄黃炮。孩子掛香袋。 七夕節:青年女子多在場、院中備瓜果相聚,看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聯絡感情。「七夕」分豆則為福州地區(含閩侯縣)特有的風俗。據傳清乾隆年間知府李拔推廣田埂豆,收成適在節前,農家遂把田埂豆爆熟,分贈親友嘗新,以促進鄰里和睦友好,即謂之「分豆結緣」。 中元:農民在夏收之後,趁農閑舉行祭田、祭祀儀式,酬謝管理土地的神祉和開闢田園的祖先,也含有慶祝豐收的意義。 中秋節:家家備月餅、蒸糕果、備家宴慶祝團圓。親友間則互相饋送月餅。 重陽節:閩侯縣民間尚有特製的點心,叫「九重果」,也稱「登高果」。一些鄉村在這一天備酒宴歡宴賓客,某些鄉鎮還有祭掃祖墓的習俗。許多地方都在這一天開展慰問老年人活動。 冬至:又稱冬節、冬節前夜,合家圍坐在一起,點紅燭,燃鞭炮,搓圓時。冬節日早餐煮圓時,拌以紅糖、芝麻、花生粉、豆沙食之,叫「食時」。 祭灶:農歷十二月廿四日為「祭灶」日。民間相傳玉皇大帝派灶神至人間監督每家每戶的行為善惡,每年農歷正月初四日到任,十二月廿四日任滿上天稟報,而玉皇就根據灶君的稟報情況,決定是降災還是降福。人們都希望灶君稟報時說好話,所以才在每年灶君回到天上這一天以水果、素菜、灶糖、灶餅等素食作供品,焚香鳴炮為灶君、灶媽餞行。 「做年」:臘月二十日左右開始打掃房宇屋舍,謂之「掃堂」或「筅堂」。二十五日後開始蒸年糕、舂白果等,准備過年。 小歲,又稱「小晦」。時間在農歷小月十二月廿八日或大月十二月廿九日,即除夕前夜。家家備晚宴,慶「小歲」。 大歲,農歷十二月最後一晚,故又叫除夕,福州話稱「三十盲晡」。民間習俗,以雞、鴨、魚、肉、酒、年糕、水果等十道菜為供品供奉神明。除夕之夜,合家團聚,共進晚餐。宴罷,長者給未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然後守歲。 送年,即已出嫁的女兒在祭灶後「做年」前,備雞、鴨、魚、肉、線面、糖果等厚禮孝敬父母。[7]

『陸』 福建有什麼傳統文化和習俗

除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之外,福建有自己獨特的一些文化習俗: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國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與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一樣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達他們的生活、勞作和情愛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頭語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語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獨枝一秀。客家人由於所處環境大多是山野峻嶺,男女共同勞作,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地位差別,客家人大都純朴耐勞,客家人這些獨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響著客家山歌。
客家多分布於我國南部和東南部山區,日常生活工作都與山有關系,客家婦女與男子同樣從事著山間的各種勞作,在長期的山間勞作中,用山歌互相傾訴表達是自然中事。客家人因居住在山區地帶,勞作辛勞,一旦走到田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唱幾首歌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客家人因沒有其他較為普遍的民眾娛樂,而唱山歌正是一種大眾化的娛樂,所以客家男女對它都有共同的喜愛。在客家社會里,舊禮教束縛也很嚴,由於在家裡拘束過嚴,到了山間就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會自然地唱起山歌來。
龍岩客家婚嫁習俗
生活在龍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禮別有風趣,男方迎親隊到達女方家,新娘出門要站在一個畫有八卦太極圖的米篩中換上新鞋,客家民間稱為「過米篩」,象徵留下娘家的活土財氣,到婆家去重立業。接著要背新娘出家門,上車轎時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潑到車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到達男家後,新娘要在手捧盛著柑橘吉祥圓盤的伴娘牽引下跨過火紅的木碳爐,表示「火紅興旺」,進入廳堂拜堂後,即入洞房,婚宴開始。
泉州民俗風情
泉州地處我國福建東南沿海,古為閩越族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千百年來泉州民風淳樸,文教昌盛,人們勤奮堅毅,知禮樂善的遺風世代相傳,形成獨特的泉州民俗民風。
宋代初期,泉州海上交通貿易繁盛,成為「萬國衣冠」的時尚之地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口重鎮,不少外國商賈、傳教士擇地而棲,安居樂業。多種宗教傳入,與本地儒道教傳統文化相滲透,寺院廟觀教堂遍布,信仰逐步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種文化兼收並蓄的泉州民俗習性。
由於歷史和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和外來風俗文化的交融,構成泉州獨特的文化風俗氛圍。諸如衣食住行、婚喪喜慶、歲時節日、信仰崇拜、禮儀風尚等,更多體現出文化古城和著名僑鄉的風俗特色。解放後,泉州人在政府引導下,崇尚科學,革舊立新,社會風俗趨向文明進步。
寧德民俗風情
福建寧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從唐朝開始,畲族先民從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一帶陸續遷移到福建東部,目前閩東寧德畲族人口有17萬人,分別佔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國的四分之一。閩東畲族分布9縣124個鄉鎮及街道辦事處,現設立8個畲族鄉和福安市畲族經濟開發區,有畲族聚居行政村203個。
畲族作為一個古老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步形成了鮮明的獨特的習俗風情。畲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通用漢族文字,他們自稱「山哈」,意指居住在山裡的客人。畲族人民喜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常以歌代言,以歌傳情,歌頌勞動, 表達愛情,唱述本民族歷史和神話傳說等。畲族傳統節日、婚俗、武術、醫葯等也別具一格,富有民族色彩,為閩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柒』 福州民俗傳統

傳統藝術——閩劇、評話、十番 閩劇又稱「福州戲」。明代,崑山腔、弋陽腔等傳入福州,福州方言戲曲逐漸興起。清光緒初到辛亥革命前後,稱「閩班」。1924年,鄭振鐸先生出版傳統劇目《紫玉釵》等,正式以「閩劇」取代了「閩班」的稱號。評話是福州地區主要曲藝品種,講究唱、說、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譽。十番原名「協歡」,意為聲協和而成歡,是福州主要地方樂曲之一,由民間龍燈舞演變發展而來,曲調悠揚動聽。 福州民間習俗可分為節俗、婚喪壽事俗、鄉俗、食俗、穿戴俗五大類別,主要有鬧花燈、踩高蹺、舞龍燈、舞獅子、賽龍舟、登高等民俗活動。 近代以來,在福州的生活習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響。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等則生動地反映了福州人又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習尚的傳統。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後人傳」(福州俗語),我們一方面繼承了先人的民俗文化遺產,一方面 又為下一代人創造新的民俗文化。加上當今包括民俗文化在內的 各種文化空前活躍,新舊民俗交替也不斷產生。我們福州也不例外。比如:太平蛋越吃越小。因鴨蛋與 「壓亂」 諧音,故福州人 稱它為 「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餞行、過九(虛齡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胃口越來越小,面對宴席中的 龐然大物 太平蛋,感到 愛莫能吞。為此,廚師們絞盡腦汁,最終以鵪鶉蛋、鴿蛋代之,這樣既細雅, 又有原意,逐漸成為一種新俗。況且鵪鶉與安全諧音,頗有意義,很快被群眾接受。 福州傳統有個「拗九節」,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縣仍保持此俗,但城區的「 拗九節」 卻漸漸被「 母親節」所代替,一到這個節,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樓里也可以看到為父母親而設的宴席。 「長一位」要轉正。在傳統的宴會上,最長輩者要坐「長一位」。以舊民居廳中(前廳)擺八仙(桌)宴為例,靠左邊的為一桌,一桌左邊靠里的為一桌一位,即「長一位」,只有年最長、輩份最大者才有資格坐。但現在「長一位」 轉正了。不論什麼樣的居所,也不論八仙桌還是圓桌,凡居中一桌面對門口的當中一位為最大位。坐最大位者,一為主人,二為職務最高者,三為貴賓中的「頭人」 ;按年齡、輩份坐「最大位」的,只有家宴和鄉俗活動才有。從左邊一桌一位轉到當中的「中」一位,讓年輕人容易理解,當然就要一轉到底了。 回扣取代酒包。福州傳統宴會有「挾酒包」 的習俗,即設宴者除讓賓客吃得又飽又醉(福州俗)外,還讓你帶一大包酒包回去,讓父母或妻兒共享,這在食品匱乏的年代是很有意義的。 但在有錢日日節(福州俗語)的今天,酒包成了赴宴的累贅,帶回去也沒人吃,只好倒掉。為此人們想出許多改革的辦法,先以鋁桶、保溫瓶等代替酒包,弄得常赴宴者家裡此類酒包成災。但酒包之俗又不可廢,無奈之下,只好以現金回扣代之。現在赴婚慶喜宴,你送了大紅包,東家回你小紅包,內有10元、30 元不等,客人免了舊酒包的拖累,又有了可裝入口袋的「酒包」,何樂而不為? 凡此種種,許多新民俗正在代替舊民俗,出現了新舊民俗互相交替、同時存在的局面,其中不乏帶有革新意義的內容。 福州地區通用福州話,本地人稱之為平話。福州方言是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語,整個閩東地區劃代表性方言。福州話主要通行於福建地區的閩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帶,涵蓋11個縣市,分別是古田、屏南、閩侯、永泰、閩清、長樂、福清、平潭、羅源、連江和福州,使用的人口約為六百四十萬。在閩東方言區之外的浙江省泰順縣、平陽縣、蒼南縣部分鄉鎮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至於閩北地區如尤溪、建甌、沙縣、順昌、將樂等,則以福州話為第二方言,從閩東方言區出去的華僑更是把福州話傳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應當是古閩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話中。

『捌』 福建有什麼特色啊

福建的特色非常多,茶葉是比較有名的,還有一些風味產品。具體如下:

1、安溪鐵觀音:

鐵觀音,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明於1725-1735年間。發源於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還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防治齲齒、清熱降火,敵煙醒酒等功效。2010年以「十大名茶之首」亮相上海世博會。

(8)福建閩侯有什麼傳統文化擴展閱讀

武夷岩茶含有人類身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A、D、E、K、B1、B2、B3、B5、B6、H、C、P和肌醇等,除A、D、E、K較難溶於水外,其他均為水溶性維生素,泡茶時可充分利用;含有多種礦物質,如人體細胞不可缺少的鉀,保護牙齒的氟及其他磷、鈣、鎂、鐵、鋅、鈉、硼、硫等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人類必需的多種氨基酸以及少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對人體營養的補充有所作用,它可溶於水的糖分極少,屬於低熱量飲料。

橄欖營養豐富,果肉內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尤適於女性、兒童食用。冬春季節,每日嚼食兩三枚鮮橄欖,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橄欖果實中還含有濱蒿內酯,東莨菪內酯,(E)-3,3-二羥基-4,4-二甲氧基芪,沒食子酸、逆沒食子酸、短葉蘇木酚、金絲桃苷和一些三萜類化合物,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

山茶油是山茶籽的主要成分,佔山茶籽乾重的25%~35%。山茶種植不施化肥和農葯,因此山茶油屬於天然綠色食品。山茶油屬於不幹性油,為無色或淡黃色的油狀液體,不含芥酸、膽固醇、黃麴黴素和其他添加劑。

茶籽油在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組成方面與橄欖油十分接近。茶籽油的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別為2.10 mg KOH/g、91.22gI/100g和191.10 mg KOH/g茶籽油的脂肪酸有棕櫚酸(C16:1、硬脂酸(C18:0)、花生酸( C20:0、油酸(C18:1)和亞油酸(C18:2)5個組分,其中油酸和亞油酸佔76. 79%。

閩西八大幹顏色豐富,味道清香甜美,質地松軟耐嚼,而且還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維生素A、B含量。而且含蛋白質高,營養豐富。

鐵觀音含有較高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鹼,有多種營養和葯效成分,具有養生保健的功能。於民國八年自福建安溪引進木柵區試種,分「紅心鐵觀音」及「青心鐵觀音」兩種,主要產區在文山期樹屬橫張型,枝幹粗硬,葉較稀鬆,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制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其樹形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葉片平坦展開。

『玖』 很罕見的閩侯蘭圃鄉村民俗游神活動(圖集)

閩侯縣祥謙鎮蘭圃村,距離福州市二十多公里。

此地民俗,每逢鼠年舉辦石崗陳府吉祥王游神,十二年一次盛大的民俗活動。

游神時,祥謙鎮及周邊尚干、青口鎮相鄰村莊眾多村民蜂擁而至,一起迎神。

參加游神的高蹺隊。

蘭圃村游神活動組織嚴密,宗祠各支房分別集資請民間演藝團參加。

蘭圃村當地婦女組成的健身舞隊。

神廟里諸神終年藏身廟宇陰暗處,此刻上大街見見光了。

村中大街小巷,不少人家擺上貢品,迎接各路神祗。

游神迎神,有信則靈。

外地人到福州,普遍感覺當地神廟眾多,民俗如此。

祈求神佑「合家平安、子孫賢達、萬事如意、財源廣進」。

虔誠跪拜

心誠則靈

豐富的貢品,雞鴨魚肉蛋海鮮......

黑臉神,手握「正大光明印」,紅臉的,居然是位「中指神」,不知是何來歷?

「上圓房」的霞浦薩克斯軍鼓隊。

「上圓房」,應該是陳府宗氏其中一支吧。

「下厝房」的青口民間蘆笙隊

這「宮娥神將隊」,應該是蘭圃村當地村民扮裝的。

琅岐(鄉)吳庄管弦團

管弦團的陸海空制服

薩克斯軍鼓隊很亮麗

軍鼓隊制服非常講究。

鼓樂齊鳴,長袖飛舞,氣氛熱烈。

燒香祭拜,迎神。

香爐插香,祈願神靈。

游神路上,燒高香迎神。

鑼鼓喧天,蘆笙齊奏,熱熱鬧鬧游神。

福州本土最出名的神,是五個煞神組合——「五煞」,也有稱「五帝」。

但不知道前面那個黑神是何來歷。

這位一路被人祭拜的應該是財神吧。

還看見有「安南伬」樂班,這可是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原來高大的神像肚子里有人扛著走。

這尊是福州本土「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陳靖姑。

游神是中國民間傳統民俗,古時生產力水平低下,老百姓無法掌握自己命運,只能祈求神祗保佑風調雨順,豐產豐收。

游神習俗到了現在,是一種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承,是保留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

相關文章可點擊:福州正月夜遊神紀實(圖集)

閱讀全文

與福建閩侯有什麼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