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陝西有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陝西有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1 18:30:37

A. 陝西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陝西物質文化遺產有兵馬俑、大雁塔、興教寺塔等。

一、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B. 你知到陝西的歷史文化遺產有那些嗎(至少寫三個)

陝西的歷史文化遺產也太多了吧,兵馬俑、華清池、大雁塔、小雁塔、法門寺、昭陵、茂陵、乾陵等等,西安一條地鐵就能挖出150座古墓,哪座大學沒有名人墓都不好意思叫大學,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密度,在全國絕對絕無僅有。

C. 西安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遺產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

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斗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坑。

2、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

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築。

3、大明宮

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稱為「東內」。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

4、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有6000-6700多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滻河東岸,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 。

半坡遺址於1953年被發現。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主持,先後對半坡遺址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發掘,總計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發現有房屋遺跡45座,圈欄2座、窖穴200多個,陶窖遺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1萬件 。

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改造工程建設的隨工清理中,發現了祭祀等重要遺跡和石硯等重要遺物,這對半坡遺址的聚落形態、文化內涵和社會性質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

5、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開發區,大雁塔東南側,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園林式樣重新建造的,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佔地面積一千畝,其中水域面積三百畝。

園內建有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杏園、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唐市等許多仿古建築,是中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築群,景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擔綱總體規劃和建築設計。

D. 陝西這些世界遺產超贊!不來看就虧了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作者:張遠 楊英琦

世界文化遺產,全人類的 歷史 記憶與共同財富。目前,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居世界第一,可你知道陝西有幾處嗎?

秦漢雄風,盛唐神韻,曾孕育中華文明的陝西,在經歷十三個王朝的更迭後,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明印記。陝西的世界文化遺產有3處共9個點,分布於全省各地,它們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與其他省市共有的長城。

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秦始皇陵兵馬俑

1974年,臨潼區西楊村村民楊志發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的殘片。經過勘探和挖掘,一座大型的俑坑出現在了世人眼前。楊志發沒有意識到,自己偶然發現並不僅僅是文物,而是「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這個「世界第八大奇跡」,成為了外國元首來中國最愛去的地方之一,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來此參觀訪問。

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帝陵東側1.5公里處西楊村南,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坑。目前已發現三座俑坑,佔地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其中發現有與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近8000件,且陶俑的兵種豐富,排列整齊有序,其形象也各不相同,神態生動。當人們第一次站在兵馬俑一號坑前,總會被眼前的一幕震撼:氣勢磅礴的軍陣,彷彿將人們帶回了秦帝國。

如今,距離兵馬俑被發現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但它依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發掘,彌補了這個斷裂文明的缺失。對於研究封建帝王的埋葬制度,秦代的政治、經濟、軍事、 社會 生活、雕塑藝術、青銅鑄造技術等方面特別珍貴。」臨潼區博物館原館長趙康明在自己的著書《考古生涯》中如是說。作為第一個修復兵馬俑的人,趙康明深深明白這些陶俑的文化意義,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在兵馬俑保護與修復事業上。

現年52歲的劉江衛同樣從事著兵馬俑的修復工作。劉江衛於19歲那年就進入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工作,時至今日,他接手的文物修復任務仍是一個工程量巨大、遺留問題眾多的「硬骨頭」。

在劉江衛看來,兵馬俑文物修復過程中最難的是對陶俑顏色的保護。「兵馬俑被燒制好後會先在其表面塗刷一層生漆層,然後再在此之上進行彩繪。而出土的陶俑,因溫濕度發生了較大變化,有些彩繪層在很短時間內就會發生捲曲脫落。」劉江衛說。

不僅如此,劉江衛對秦始皇陵出土石鎧甲的修復也費盡心思。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在距秦始皇陵現在封土約200米處的陪葬坑,出土了大量石質鎧甲和石胄。劉江衛和同伴們發現石鎧甲中大部分是札甲或做工精緻的「魚鱗甲」,應是高級將領所穿。由於考慮到石鎧甲的自重問題,劉江衛設計了一套「內膽」,如同模特架一般,把石鎧甲「穿」在上面,相當實用。

「我們面對的是已經很脆弱的文物,就如醫生面對得了重病的病人一樣,來不得一點馬虎,操作上任何細小的失誤,極有可能導致的是非常大的損失。」劉江衛感概道,做文物修復保護工作要慢工出細活,更要耐得住寂寞。

40多年來,伴隨著 社會 的發展,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發展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遺址也成為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同時,不斷深化拓展著秦始皇陵的展示利用,使其成為了研究、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的典範。如今,秦兵馬俑已累計接待海內外觀眾超過1億人次,觀眾接待量仍在持續增長中。秦兵馬俑不僅是陝西最「颯」的「世遺」,更是中國的一張「名片」。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

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通過,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橫跨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見證了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6世紀期間,亞歐大陸經濟、文化、 社會 發展之間的交流。世界遺產委員會曾表示,這是一條東西方之間融合、交流和對話之路,近兩千年以來為人類的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陝西境內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城固張騫墓就是這條繁榮道路上的重要坐標。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象徵著絲綢之路最早的東方起點。未央宮始建於公元前200年,作為西漢都城最重要的宮殿,這里是漢帝國的權力中心。來到7至10世紀,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則變為唐長安城的大明宮。它地處唐長安城東北,南倚唐長安城北牆而建。如今,該遺址位於今西安市北部的龍首原上,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方起點城市唐長安城的代表性遺存。

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開辟者張騫踏上了西行之旅。歷經18年兩次出使西域,張騫——這位著名的漢朝外交使臣,憑一己之力為後世留下了公元前2世紀西域和中亞地區最早、最詳細的書面資料。張騫本人也因此與這一東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 歷史 事件產生了密切的關聯,而張騫墓的挖掘,證實了這一偉大 歷史 人物的存在,如今已成為世界級珍貴遺產的墓葬,代表著中國人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也因此受到後人無盡追思和紀念。

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與彬縣大佛寺石窟則更多的彰顯出絲綢之路對東西方文化交流傳播的意義。它們見證了佛教沿絲綢之路的傳播之旅,直至唐代長安的盛行。其中大雁塔是7至 8世紀為保存唐代高僧玄奘法師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興教寺塔則是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窺基、新羅弟子圓測的舍利墓塔,皆在佛教傳播史與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萬里長城第一台:鎮北台

在陝西省榆林市城區外的紅山上,佇立著一座現存規模最大的烽火台——鎮北台。這座「萬里長城第一台」為延綏巡撫都御使塗宗浚於明萬曆三十五年所築,是長城線上最為宏大的觀察指揮所。登上鎮北台遠眺,四周是整片的青蔥草地,遠處可見山峁與沙丘圍繞著綠洲。高台巍峨,林海遼闊,一片壯美的塞上風光映入眼簾。

鎮北台選址正位於原秦長城遺址附近。此處是 歷史 上「北阻河套、南屏烏延、東控山西、西扼甘寧」的兵家必爭之地,各地游牧民族都曾試圖經過此地入主中原,是邊防線上不可或缺的關口。

「重鎮秋聲霽色開,巡行不是為登台。千山遠向雲霄列,一水還從沙漠來。」明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兵部右侍郎劉敏寬曾為鎮北台作出此詩。榆林古時為邊塞,長城沿線正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鎮北台也身處黃沙大漠,毛烏素沙漠曾對此處不斷侵襲。清雍正年間,榆林城已是「風卷沙土與城平「,人們甚至可以騎馬踏沙土上而入城。但如今,鎮北台早已不是從前「四望黃沙,不產五穀」的模樣。

今日的鎮北台附近,有碧波盪漾的紅石峽水庫,生長著鬱郁蔥蔥的沙地植物園,蜿蜒廣闊的沙地運河,甚至有著常年豐收的果園,這一切都得益於榆林人民多年艱苦治沙的成果。

「過去的鎮北台,不是這個樣子。」榆林市長城學會會長段雲飛感概道。新中國成立初期,榆林市林木覆蓋率僅剩0.9%,流沙吞沒農田牧場120萬畝,6個城鎮、412個村莊被風沙侵襲壓埋,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輸入黃河泥沙高達5.3億噸,佔中上游入黃泥沙量的三分之一。每當狂風大作,這里沙塵滾滾,遮天蔽日,近百公里的風沙線上,幾乎看不到一點綠。

1950年,第一次全國林業會議提出「普遍護林,重點造林」的方針,毛烏素沙地大規模植樹造林、生態治理工作從此展開。為了實現「綠色」夢想,榆林人民前赴後繼,開始了治沙防沙的長久事業。

1974年,當地成立了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54名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女民兵在當地風沙侵蝕最嚴重的補浪河黑風口安營紮寨,開啟了近半個世紀的植樹造林運動。據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第三任連長賀利娥回憶,當初開始治理的時候,此地是大片的荒漠,方圓幾里都找不到一根柴火,但姐妹們自己蓋房子、種樹、育苗,誓要把這個沙漠治理好。

「最初十年,我們艱苦奮斗,與天斗、與地斗,與各種自然災害斗。全連60多人一年僅有20多塊錢醫葯費,自己種植各種中草葯治病。我們就是一個同心圓,為治沙而生。」第一代老民兵賀莎蓮說。

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在14任連長的帶領下,累計推平沙丘800多座,營造防風固沙林帶35條。一代代林業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在毛烏素沙漠上築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綠色走廊。

70年來,曾經黃沙浩瀚的榆林,森林覆蓋率從0.9%提高到了33%,當地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經難覓蹤影。如今,鎮北台所處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地圖上消失,鎮北台不再掩於黃沙之下,而是佇立在廣闊的綠洲之上,鎮北台周邊的景色也成為了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堅持治沙的縮影。

以上就是陝西3項9處世界遺產,其中6處(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位於西安。你去過幾處?有機會來看一看吧!

E. 陝西有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石窟類有:1.麥積山石窟(包括仙人崖、水簾洞)、2.炳靈寺石窟、3.北石窟寺、4.柏孜克力克千佛洞、5.吐峪溝千佛洞、6.龜茲石窟群(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尕哈石窟、庫木吐喇千佛洞、森木賽姆千佛洞)。

城址類:1.長安城、2.唐大明宮、3.駱駝城遺址、4.鎖陽城遺址、5.玉門關遺址、6.交河故城、7.高昌故城、8.樓蘭故城、9.米蘭故城、10.尼雅遺址(和田)、11.瑪扎塔格。

墓葬類:1.漢茂陵、2.唐昭陵、3.唐乾陵、4.張騫墓、5.果園—新城墓群、6.蘇巴什佛寺遺址。

寺廟類:1.草堂寺(鳩摩羅什)、2.法門寺、3.大雁塔(大慈恩寺塔)、4.小雁塔(薦福寺塔)、5.張掖大佛寺、6.蘇巴什佛寺遺址、7.台藏塔、8.西安化覺巷清真寺、9.天水後街清真寺。

F. 陝西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相信,不少朋友都是比較喜歡出去旅遊的,而很多朋友也是知道陝西省有著比較多的旅遊景點,那麼陝西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呢?其實陝西省的主要歷史文化遺產主要有:1、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的陵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驪山北麓。2、大雁塔,大雁塔是為了保存當年玄奘法師帶回的佛經而修建的,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部地區。3、大明宮。大明宮是當初唐朝時期修建的宮殿。4、半坡遺址,這是人類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之一。5、大唐芙蓉園。

閱讀全文

與陝西有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