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關於桂的文化有哪些

關於桂的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2 06:37:37

① 桂林有怎樣的文化

桂林是一座具有光輝燦爛的桂林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山水之美天下皆知,使桂林旅遊文化又多了一張世界注目的品牌。

秦始皇統一嶺南後,桂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地位越來越突顯。洪武五年(公元l372年)改元代靜江路為桂林府,布政使司、府、縣三級地方政權的治所仍置於桂林。清代沿明舊制,桂林仍是廣西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藩國桂林。明洪武五年(公元l372年)修建府第,二十六年(公元l393年)築城,前後歷時二十餘年。靖江王府城是在元順帝萬壽殿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早在唐代,獨秀峰下就建有學宮。宋代在山南築有「鐵中寺」(後稱大圓寺),元至順二年(公元l331年),妥歡鐵木兒做太子時,曾徙居這里,後他回朝稱帝,追懷往事時改「大圓寺」為 「萬壽殿」。靖江王府是南京內宮的縮影。它的主體布局是:前為承運門,中為承運殿,後為寢宮,左有宗廟,右有社稷,還有許多亭台樓閣等:公元l393年,即王府建成後的第二年,開始修築城牆,以保護王府。城牆建在王府的周圍,南北長555米,東西寬340米,周長約1790米。城牆內外均用大方青石砌成,全城開有東、西、南、北四座大門。萬曆年問(公元l573一一l620年),靖江王府的統治者繼續在王府內大興土木,建造了無數的亭台樓閣和軒堂館所,獨秀峰下建有宮苑,風奇花異草,珍禽異獸,應有盡有。山下辟有池,設有彩舟畫舫,專供妃子、宮娥游樂。整個建築達40多座,運階玉陛,紅牆黃瓦,朱戶雕楹,富麗堂皇。王府城的建築,一方面說明了當年封建統治者通過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奴役,過著驕奢淫逸的腐化生活;另一方面,整個建築的設計、施工,則體現了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靖江王不僅修建華麗的王府、堅固的王城,還強迫勞動人民為他們營造宮殿式的陵園。如,朱贊儀墓,封土高15米,直徑30.5米。墓依以心勢向西,周圍有內外牆。外牆左右各長557米,寬364米;內牆左右備長l00米,寬62米。墓前有翁仲、華表及石獸,佔地153畝。還有朱規裕夫妻合葬墓;朱約麒夫妻合葬墓;朱經扶夫妻合葬基等藩王、王妃、次妃、將軍等墓共320餘座。歷代靖江王中除朱守謙、朱享嘉、朱亨致死後沒有葬在這里外,其餘都葬在這里。這些森嚴堂皇的王墓群,是後人研究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物資料。王府和王陵l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不僅興建了規模龐大的靖江王府池,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擴建桂林城,城池由今榕、杉、三湖向南擴展到桃花江。在城南開挖城壕,在桃花江上築攔河壩(即今虹橋),分水灌壕,經象鼻山北入灕江。造就出一段護城河。擴建的城池,面積是宋、元舊城的三分之一。擴建後,桂林城周長l2里,辟有東鎮、就日、癸水、行春、東江、武勝、寧遠、麗澤、寶賢、西清、安定等l2個城門。這一城池規模和建制,一直保持到民國初年。

明清時期,桂林是嶺南的一個文化中心,學風更盛,書院學校增多,士子如林,廣西各地都有人到此讀書。貢院不斷擴建,明代考生號達1500多間,清道光年間達5011間,可見科學之盛。臨桂縣在明代考取進士的有52人,在清代有l88人;清人臨桂考取狀元的有陳繼昌、龍啟瑞、張建勛、劉福姚等4人,桂林因此有「狀元城」之稱。陳繼昌是清代200多年兩個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中的一個,其高祖父陳宏謀官至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是17世紀研究儒學經世致用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嶺南儒宗」,著述甚豐,主要有《五種遺規》等。地方誌修撰亦成果顯著,嘉慶年間謝啟昆主修、胡虔總纂的《廣西通法》有「省志楷模」之譽,還有蔡呈韶主修、朱依真編纂的《臨桂縣志》。文壇藝苑更是百花盛開,文學創作十分活躍。明代著名詩人有包裕、張騰霄和張文熙父子以及張鳴鳳等人。清代桂林詩人、學者數以百計,朱依真為「粵西詩人之冠」;龍啟瑞、朱琦、王拯、彭昱堯、呂璜並稱「嶺西五家」,在清代文壇有一定地位;「杉湖十子」也有一定的影響。王鵬運、況周頤為清末四大詞中的兩位,共創「臨桂詞派」。清代桂林畫壇名家輩出,有史可查的畫家達百名之多;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獨樹一幟的一代宗師,周位庚為廣西山水畫家之冠,李熙垣、李秉綬、羅存理在桂林畫壇上有重要地位。

甲天下的山水靈氣,孕育了桂林的本土藝術,如桂劇、彩調劇、文場、零零落、龍船歌等。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純朴而清新的藝術品種,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飲譽海內外,是歷史的積淀,也是桂林文化的精華,演繹了一副桂林歷史圖。

桂劇是廣西的主要劇種,清乾隆年問部分藝人開始用桂林官話演唱,清光緒八年(公元l882年)開始,桂林出現了瓔珞小社、寶華群英等樓戲科班。桂劇聲腔以彈腔為主,兼唱高腔、崑腔、吹腔、雜腔。傳統劇目上白遠古堯舜,下至清末民初的故事均有所表現,大多從忠君保國、爭戰演義、愛情離合、俠義扶危、佛徑道義、小說傳奇中取材編演而成,如《隋唐演義》、《氣周瑜》、《岳飛傳》、《啞子背瘋》、《打棍箱》、《金精戲儀》等。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l896年),曾任台灣總督的唐景崧退隱桂林後,自辦桂劇「桂林春觀」,聘壓旦(林秀甫)、一枝花、唐雲海等名角當該班台柱,並撰寫劇本由該班排演,遂使桂劇有了第一批獨特劇目。爾後,他常領林秀甫等名角赴上海觀摩,回桂後創建了第一座營業性演出場所一錦福園。

彩調劇是廣西的主要劇種,清乾隆、嘉慶年間流行開來,於清朝末年成型。彩調劇誕生桂林,用桂林官話演唱。為區別於湖南花鼓戲,廣西彩調劇的唱腔結構分為散曲聯綴體,分調、板、腔三大類。另有數十支過場音樂和打擊樂曲牌。傳說劇目由一旦、一丑演唱的對子調發展為小旦、小丑、小生的三小戲,如《王三打鳥》、《三看親》、《娘送女》等。

文場戲是桂林曲藝文場清唱(坐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清道光年間在桂林街頭有掛牌的「文武院子」坐唱文場與清唱桂劇,專供堂會演出。清光緒末年至宣傳年間,桂林名「耍家」曾繼藩、章幻圃、胡宏保、陳竹疇被譽為文場「四大金剛」,仿效桂劇在桂林施家園登台演出《翠蓮對經》、《二姑娘算命》、《崔氏逼休》三戲,此為文場戲之始。

桂林漁鼓,鼓典類道情分類曲種,是廣西代表性曲藝形式之一,由道情演變而來。

明清時期桂林的園林文化、建築文化、山水詩聯與眾多歷史文化遺跡的完全結合,以田園環境為襯景,融城內外文物古跡為一體的開放式大園林的城市格局,她以秀甲天下的自然山水和燦爛的歷史文化聞名於世。

② 桂林有什麼文化

桂林的文化還是有很多的。
距今約一萬年前,根據市區寶積岩和甑皮岩洞穴發現的遺物考證,甑皮岩人已進入母系氏族社會階段。 夏商周時期 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當時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於今天的桂平市西南。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說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在這里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 東漢 改屬始安侯國。 三國 先屬蜀,後歸吳。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縣,郡縣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為桂州。 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於獨秀峰南。貞觀八年(634年) 改名臨桂縣,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 屬靜江節度。 五代十國 先後屬楚和南漢的桂州。 宋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後屬靜江府。 元 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 明、清 均屬廣西省桂林府。 1911年為廣西省會。 1914年(一說1912年) 改名桂林縣。 1940年 始設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為日寇佔領。光復後為廣西省轄市。歷史上長期為廣西省會。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為廣西省轄市。 1958年 改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轄桂林城區和郊區。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陽朔、臨桂劃歸桂林市管轄。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國務院,自治區批復的方案,實行區劃調整,將郊區更名為雁山區。 1998年9月8日 經國務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組建新的桂林市。 歷史人物: 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山異水自然地靈人傑,藏龍卧虎。古有趙觀文、曹鄴、蔣冕、呂調陽、石濤、陳宏謀、陳繼昌、王鵬運、況周頤、唐景崧、近有馬君武、李任仁、白鵬飛、李宗仁、白崇禧、周祖晃、梁漱溟、黃現璠、李天佑(以出生年為序)等一大批出生或長期生活工作在桂林的名人,成為「文化名城」桂林的驕傲。
編輯本段桂林旅遊
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堯山、獨秀峰、七星岩、蘆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而我們所說的灕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則在陽朔境內,桂林其他縣區也有數不勝數的美景等著我們前去瀏覽,龍脊梯田、興安靈渠、資江漂流、五排河漂流、八角寨、寶鼎瀑布等都會為你帶來更多的驚喜。桂林風景(20張)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里,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 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現在,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這里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在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壯、瑤、苗、侗、仫佬、毛難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中外遊客以及國家元首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③ 漫談桂文化

①我國是桂花的故鄉。桂花在中國分布極廣、栽培歷史極長,國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國傳入。《中國植物志》第61卷說明桂花時,引用了唐朝郭橐駝《種樹書》中的記載,註明桂花原產地是在中國的西南部。
②桂花在中國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蘭、蓮、牡丹等之後,但它卻是和人們生活貼得最近的一種植物。當我們剛懂得用味覺去認識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邊。小的時候,父母會在飄散著桂香的庭院里指著明月給我們講吳剛伐桂,桂樹隨創隨合的神話;父母還會不失時機地給我們講蟾宮折桂的典故:一次,晉武帝問起當時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詵對自己的評價,郄詵對曰:「臣……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從此,人們便開始用廣寒宮中一枝桂、昆侖山上一片玉來比喻特別出眾的人才。科舉制度形成後,「蟾宮折桂」又成了考中進士的形象說法,而桂花甚至逐漸演變成了科舉前三名的代稱:丹桂代表狀元、金桂代表榜眼、銀桂代表探花。
③當我們會吟詠古詩了,詠桂佳作就一首首地進入了我們的讀本。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讓我們從觀賞的角度領略了桂花的姿態與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漿」,讓我們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獻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價值。歐陽修的桂花詩則更富有情趣:「有客賞芳叢,移根自幽谷。為懷山中趣,愛此岩下綠。曉露秋暉浮,清陰葯欄曲。更待繁華白,邀君弄芳馥。」對友人贈他所喜愛的桂樹,歐陽修不僅以詩答謝,還在詩中發出了改日共賞「芳馥」的邀請。其實,像歐陽修這樣熱愛桂花的古代名人有很多,大文學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種就是十餘株,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後帶至蘇州城裡種植……
④桂花還象徵著友好、吉祥和光榮。據說,戰國時期燕、韓兩國曾為了表示親善友好,相互饋贈桂花。在盛產桂花的少數民族地區,青年男女也常以贈送桂花來表示愛慕之情。《呂氏春秋》中贊嘆道:「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招搖山上的桂樹。還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樹葉編織的帽子,後來竟成了「光榮稱號」的代名詞。一些研究桂花的專家據此向北京奧組委推薦:在桂花的故鄉舉行奧運會,何不用真正的桂枝來編織「桂冠」?
1.稱我國是「桂花的故鄉」,原因是 。
2.第②段主要說明了 。本段中加點詞語「創」的意思是 。
3.第③段引用朱熹詩句的作用是;引用屈原詩句的作用是 。
4.根據文意,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桂花和梅、菊、蘭、蓮、牡丹等都是中國名花。
B.科舉前三名的代稱和蟾宮折桂的典故有關。
C.燕、韓兩國用桂花表示親善友好之情。
D.中國古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愛種植桂花。
5.你對文末提到的專家的建議(加點字部分)有什麼看法?請簡述理由。
(2009年上海中考試題)
【解析】第1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容的把握,答案:史料記載,桂花原產地在中國的西南部。第2題考查學生對文段內容的分析與歸納及詞語的理解,答案:桂花和人們的生活貼得最近(關系密切),被砍傷。第3題考查學生對古典詩句的理解和體會,答案:朱熹詩句說明桂花的觀賞價值,屈原詩句說明桂花的食用價值。第4題考查學生的整體感知及對文意的理解分析能力,答案:D。第5題是一個讀寫結合的開放性題目,既結合所給材料,又要發揮自己的想像。[答案示例]贊成的理由:桂花是光榮稱號的代名詞,2008年奧運會在桂花的故鄉舉行。不贊成的理由:桂花未必能代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上屆奧運會已經用了橄欖枝,我們仿效就缺乏新意。

④ 你還知道哪些與桂有關的傳說

與桂花有關的傳說:

1、吳剛伐桂

據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不遵道規,被罰月中伐桂,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倒,始終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在這個傳說中,月亮和桂樹是兩位一體的,桂樹能與月亮一樣象徵長生。毛主席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於這一典故。

2、桂花仙子

傳說八仙中的何仙姑到南嶽山采葯,將金簪埋在山上長出桂花樹,化為仙子。一位書生擅長畫桂花,結果感動仙子,與其結為夫婦。湘江河中的龍子聽說此事,十分嫉妒,派龜相加害他們。結果,仙子將龜相化為石龜,壓在南嶽廟御碑亭的大石碑下面。又提起書院一隻石鼓,壓在湘江龍宮的出口,化為石鼓山。

(4)關於桂的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桂花的象徵意義:

秋桂如金,代表「收獲」。桂樹可是香滿天下,譽滿天下的室樹,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象徵。

因「桂」諧音「貴」,所以桂花又有榮華富貴的寓意,有些地方的習俗新娘子要帶桂花,則是寓意「早生貴子」。

桂花在我國古代象徵高潔、堅貞的品格。桂花的這種品格,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睞,被人們喻為隱士、君子。宋代張景修的「十二客之說」,將十二種名花比作「十二客」,其中將桂花視為仙客;曹瑞佰的「十友之說」,將岩桂視為仙友。

正因為桂花有如此多美好的品格,所以,在古代,桂花是儒家的「比德」之物。「桂」的意象常出現在碑文里,古人常以桂木之香潔比喻內在之德馨,常以桂枝落、折以喻人之死亡、生命流逝之芬芳。

閱讀全文

與關於桂的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