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根據工作實際談談怎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黨的十七大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出了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號召,作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部署。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勇敢地承擔起傳承文化、發展文化、繁榮文化的歷史責任,必將推動中華文化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空前的興盛繁榮。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十七大關於文化建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部署新要求,採取措施狠抓落實,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里,我結合工作實際,就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談幾點體會。
一、興起新高潮需要增強新認識
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是黨的十七大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總結歷史、立足現實、著眼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當今時代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發展方位的科學把握,體現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要求。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必須增強對文化和文化發展的新認識。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脈之所維。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文化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新的文化價值觀、文化發展觀,切實增強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的自覺性、堅定性,不斷開創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興起新高潮必須深刻認識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經濟、政治、社會建設的反映,又能為經濟、政治、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引領人們確立新的文化發展觀和文化價值觀,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引領人們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有助於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引領人們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更加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有助於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規范、價值取向,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興起新高潮必須深刻認識我國文化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十七大報告在深刻分析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時強調,「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一特徵深刻揭示了我國文化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近年來,我國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經濟快速發展相比、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相比還不相適應,特別是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重心由物質產品領域向精神產品領域轉移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全社會求知求樂求美的願望更加強烈。只有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供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的精神文化產品,才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興起新高潮必須深刻認識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隨著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很多發達國家都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扶持和打造、作為軟實力來培育和提升,文化輸出已經成為其輸出價值觀、意識形態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美國文化產業的生產總值占經濟總量的1/4、成為其第一大產業,日本的卡通片、游戲業風靡全球,英國藝術產業規模已與其汽車工業不相上下。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要提高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就必須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盡快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優勢,在有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同時,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認識是行動的前提。沒有對社會主義文化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和重要任務的新認識,就不會自覺主動地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河南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豐厚,經過近年來的積極探索、不懈努力,文化發展有了較大規模,但「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我們要以更加嶄新的觀念、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加開闊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加快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
二、進行文化創造需要堅持前進方向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進行文化創造,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特質決定的。只有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吸收世界各國有益文化成果,有力抵禦各種腐朽落後文化的侵蝕,正確引領各種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不斷創造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先進文化。
進行文化創造必須高舉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同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旗幟,是進行文化創造必須高舉的旗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不斷深化對為什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認識,研究解決文化創造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文化創造的各個方面、落實到各個環節,使文化創造更加符合時代的新要求、適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作為文化創造的豐厚土壤和源頭活水,感受實踐的脈動,吮吸生活的醇香,傾聽群眾的心聲,在人民群眾的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的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進行文化創造必須體現價值取向。文化創造只有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價值取向,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唱響代表時代發展方向、體現社會進步要求的主旋律,才能使文化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河南推出的《任長霞》、《村官李天成》等優秀文化作品,正是堅持了「二為」方向才深受廣大幹部群眾喜愛。文化創造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要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的滿意程度作為衡量標准和評價尺度,不斷創造群眾喜歡、群眾歡迎、群眾滿意的文化產品,使文化創造的過程成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熱情謳歌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的文化產品。
進行文化創造必須抓住首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進行文化創造必須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首要任務。從人類歷史上看,一切優秀文化創造都反映了時代前進要求和人民最深刻的心靈呼喚,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創造同樣要體現社會主義社會的思想體系、價值觀念、道德准則和審美要求。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文化創造的主體內涵,用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產品生動形象地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產品引領各種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支撐、堅實的道德基礎、良好的社會風尚。
三、提高軟實力需要採取硬措施
黨的十七大強調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表明我們黨和國家已經把文化軟實力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戰略支點。要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就必須在「硬」字上下功夫,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文化建設,像重視維護社會穩定一樣重視文化建設,做到工作部署有硬要求、硬舉措,加快發展有硬手段、硬辦法,檢查考核有硬杠杠、硬標准,組織領導有硬班子、硬隊伍。
「硬」要體現在科學規劃上。「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科學的規劃、明確的目標是文化發展的先導和依據。近幾年河南文化強省建設之所以邁出實質步伐,得益於我們從實現中原崛起的戰略高度來謀劃,把加快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作為一項重要的歷史任務,制定了規劃綱要,明確了目標任務,採取了有力措施。當前,要進一步加強對新形勢下文化發展問題的深入研究,豐富和完善文化發展規劃,使發展的目標更明確、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要堅持統籌兼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努力推動文化建設各環節、各領域相協調,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要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獎懲,切實把文化發展狀況作為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領導幹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方面,確保規劃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硬」要體現在政策扶持上。加快文化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必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來,河南通過設立省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採用貼息、補助、獎勵等形式支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產業發展。要繼續執行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經濟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引進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政策體系。特別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投入扶持政策,一方面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范圍,形成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對文化建設的財政投入逐年增長;另一方面制定土地徵用、規費減免、稅收優惠等政策,吸引、鼓勵各類經濟成分投資文化產業,促進其盡快做大做強做優做久。
「硬」要體現在法制保障上。維護文化市場秩序、保障文化健康發展,根本途徑是加強法制保障、依法進行監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領域立法取得一定進展,但由於起步較晚、基礎較弱,還不能適應文化發展的需要,文化立法的任務十分艱巨和緊迫。要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和完善加強宏觀管理、規范市場秩序、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法律法規,特別要抓緊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廣播電視傳輸保障、文化產業促進等法律法規,盡快形成以憲法為根本、法律為主幹,法律、規章、制度相互配套、協調統一的文化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要切實解決文化管理中長期存在的多頭執法問題,努力形成統一、高效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體系。
「硬」要體現在隊伍建設上。人才是發展文化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提高文化軟實力關鍵靠人才隊伍。要根據文化發展規律,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著力培養造就一批文化大師、一批各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現代傳播技術的專門人才。經營管理人才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文化生產,在文化建設特別是文化產業發展中居於樞紐地位,這類人才的匱乏是當前制約文化發展的重要問題,必須盡快培養、抓緊引進。要堅持用事業激勵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待遇吸引人、用市場感召人,營造有利於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環境,形成有利於文化隊伍人才輩出、富有生機活力的體制機制。
四、推動大發展大繁榮需要實施大改革大創新
十七大提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如何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報告指出,「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這為我們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指明了道路。近年來,河南堅持以改革創新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河南報業經營集團、文化影視集團、超凡影視等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風中少林》、《快樂星球》等知名品牌叫響國內外。但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還不深入、不徹底,影響文化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依然突出。只有堅持大改革大創新,堅決破除制約文化發展的一切束縛,才能使全社會文化創造活力充分釋放,使中華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以體制機制的大改革大創新增強文化發展的活力、動力。體制機制不活,文化發展就沒有出路。大改革才有大活力,大創新才有大發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關鍵是要做到真轉、真活、真換、真放。真轉,就是要把政府職能真正由主要辦文化轉到加強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上來,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到該管的管住、該做的做好。真活,就是要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徹底解決能幹不能幹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等問題,使運行機制靈活起來、員工積極性調動起來、創造活力迸發出來。真換,就是要大力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盡快實現「脫胎換骨」,脫事業性質、政府包養之胎,換弱不禁風、缺自生能力之骨,絕不能搞「翻牌」公司、穿新鞋走老路。真放,就是要擴大市場准入,放寬投資領域,張開雙臂、敞開大門,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非公有資本進入非特殊性文化領域,形成各種市場主體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以內容形式的大改革大創新增強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從唐詩宋詞元曲到明清小說的發展演變,都充分說明了內容形式不斷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只有不斷為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品種,實現題材體裁、風格手法的極大豐富,才能更好滿足不同時代、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要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挖掘和包裝,對現代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充分表現出來,以內容創新來豐富其內涵、增強其魅力。要立足自我、博採眾長,既注重繼承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又注重汲取世界各國文化的有益成果;既生產「陽春白雪」,又生產「下里巴人」,以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創作優秀文化產品。在第八屆中國藝術節上獲得「文華大獎」的大型現代豫劇《常香玉》,採用時空交錯的敘述結構,將老年、青年、少年常香玉同時展現在舞台上,大大增強了藝術張力和感染力。要運用現代科技創新文化生產方式,催生新的文化業態,推動文化創意、文化博覽、動漫遊戲、數字影視、網路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
以傳播手段的大改革大創新增強文化的控制力、影響力。傳播手段創新事關文化傳播能力,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途徑。隨著網際網路和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文化產品傳播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加快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已成當務之急。要把提升主流媒體影響力作為戰略重點,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改造提升圖書報刊出版、廣播影視等傳統傳播手段,豐富文化生產方式與表現形式,形成強大的引領力量。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在文化傳播方面的巨大潛能,提高網路文化產品服務的供給能力,發揮網路文化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作用;加強網路管理,倡導文明辦網,牢牢掌握網上輿論主導權,使互聯網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新途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台、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總之,要綜合運用各種文化傳播載體,努力形成各展所長、相得益彰的文化傳播新格局。
五、更加自覺更加主動需要更加負責更加緊迫
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面臨的緊迫任務。「更加自覺、更加主動」,要求我們更加負責、更加緊迫,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振奮精神、迎難而上,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
更加負責,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文化工作者及全社會都要切實擔負起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責任。長期以來,文化建設之所以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一個重要因素是把推動文化發展僅僅看作文化部門的事情,對文化建設認識不深、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措施不硬。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把握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政治責任,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承擔起統攬文化建設大局的領導責任,把文化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真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承擔起凝聚各方力量的組織責任,整合資源、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形成文化建設的強大合力;承擔起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責任,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各級文化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工會、共青團、婦聯以及文聯、作協、記協等人民團體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共促文化繁榮發展。文化工作者要切實發揮骨幹作用,把黨的要求、個人的藝術追求和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多出精品力作,在推動文化發展繁榮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使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過程成為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共同享有的過程。
更加緊迫,就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都要認清形勢、正視差距,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加快推進文化建設。面對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文化自身的創造力、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還不強,文化短腿現象比較突出;面對腐朽落後文化的滋生蔓延,先進文化的控制力、感召力還不強,鞏固文化陣地的任務依然艱巨;面對外來文化的洶涌而入,我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還不強,顯得勢單力薄。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文化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加大力度,自我加壓,拉高標桿,著力破解制約文化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在佔領文化陣地上更加積極主動,在維護文化安全上更加清醒自覺,在推進文化繁榮上更加開拓進取。要加快進度,對確定的文化建設目標任務緊盯不放、加緊推進、抓好落實,對重大文化設施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及早謀劃、提前安排、早見成效。要提高精度,抓住發展有基礎、群眾有需求、市場有前景的優勢文化項目和產品,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各方力量,實施重點突破,打造一批又一批知名度高、帶動力強的文化精品。
我體會,抓住以上五個方面,就抓住了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加快文化建設的關鍵,就形成了文化建設的正確思路和工作主線。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一定能夠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貳』 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戰略和舉措是什麼
主要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重大舉措: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拓展各類道德實踐活動,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要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科學精神,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叄』 如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
抓住和利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時期,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自覺把文化繁榮發展作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重要內容,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
1、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開辟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科學理論指導;
2、堅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3、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精神,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大量涌現,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4、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加強文化法制建設,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5、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嶄新形象和我國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肆』 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文化建設,需要向公眾傳播先進的文化。媒體作為傳播的主要渠道,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主流媒體,要增強影響力、加強輿論的引導,應當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要保證其向大眾傳播健康的文化產品,應當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
媒體正在努力「回應社會關切」,即回應普通民眾關心的、尤其是涉及民眾的問題或事件。問題事件發生後,需要媒體按新聞性質的要求敏銳地捕捉、客觀地呈現,以助事態的平息。但相對於這種事後的回應,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更有責任按照社會道德要求,在謳正氣、揚善行方面發揮積極的、主動的作用,維護社會正向的輿論環境。如小悅悅事件,見諸媒體後使全國震驚,這有助於國民的道德反思,但同時也增添了社會的道德恐慌。就在小悅悅事出當天,公安部表彰了不顧個人安危、徒手接住跳橋輕生少女的民警王靜,但此新聞卻少有人知。如此盡職和大愛的存在,未得媒體及時的宣揚,徒任社會負面情緒放大。這種新聞的選擇性傾向令人遺憾。再如,上海一家企業舉辦的一個慈善項目,涉及特殊教育教師的培訓,為期2年。作為純社會公益活動,主辦方曾希望得到媒體的宣傳,但投告無門。項目進行已半年,互聯網上僅有幾條此項目啟動時相關部門領導出席的通稿信息。社會自發的公益善行,最值得宣傳,也最需要、最應該有公共資源(主媒)的配給。我們的宣傳報道,領導活動似乎可以淡化一些、內部工作報道也可以淡化一些,更重要的是張揚社會的參與、張揚社會的效果。
文化傳播,觸動心靈深處才有效,生硬說教只會催生反感。媒體為大眾提供著各種文化精神產品,保證文化產品的健康是管理者的責任。但管理者不能替代大眾對產品做選擇,對媒體的引導也要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最近,社會上正在熱議國家有關部門對娛樂節目的限制規定。在這個問題上,相關部門也可謂用心良苦。但大眾對文化產品的需求,本身要求著百花齊放,極端的低俗必定只為極少數人所好。所以硬性的規定,有時效果並不一定理想。媒體的行為當然需要予以規范和引導,但最好採用更加有效的手段,如借鑒技術的途徑實現管理的客觀和科學。日前上海戲劇學院完成的一項電視「節目綜合評價體系」研究,其評價數據可全頻道、全覆蓋、全天候測試,可量化,且同時獲得滿意率與收視率。這個體系有助於減少管理的主觀性,可體現受眾選擇的依據。類似的方式,都是值得嘗試的。
『伍』 結合實際論述如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關鍵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根本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堅持以培育四有新人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為根本任務和根本目標;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緊緊抓住思想道德建設這一中心環節;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世界文化長處!
『陸』 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一、把握新時代新要求,切實增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責任感使命感
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正處於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意味著新任務、新要求,新方位意味著新起點、新作為。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大意義,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二、堅持正確前進方向,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指導方針和發展路徑,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持,並自覺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去,努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上實現文化新跨越、創造文化新輝煌。
三、保持高度政治自覺,認真抓好文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實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文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必須從新的思想和政治高度出發,緊緊抓住重點任務,全力以赴抓好落實,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
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著力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的必然要求。必須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堅定不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五、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著力推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進入新時代,文藝更應感國運之變化、發時代之先聲,在為新時代鼓與呼中展現新面貌新氣象。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重要講話精神的正確指引下,文藝工作打開新局,文藝事業欣欣向榮,文藝氣象煥然一新,我國文藝站在了時代的高起點上。
『柒』 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請結合實際,運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闡述,不少於200字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中,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實現民族復興熔鑄精神之魂。
一、堅定文化自信
2000多年前,孔子率領弟子周遊列國,成就了一段傳播思想文化的千古佳話。往事越千年。如今孔子學院遍布全球,在146個國家和地區落地,數量達到500多所,學員超過230萬人,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一張彰顯文化自信的閃亮名片。
文化自信,簡而言之,就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對推動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持久性、廣泛性的關鍵作用。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一個拋棄或者背叛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所以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大放異彩,就在於它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練、艱難困苦的磨礪、輝煌實踐的孕育,是最有韌性、最具內涵、最富力量的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最有理由、最有底氣充滿自信。
二、牢牢掌握領導權
意識形態決定文化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對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馬克思說過,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麼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歷史和現實都警示我們,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視發揮意識形態的作用。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並善於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非凡歷程中,始終注重發揮思想輿論的引領和激勵作用,凝聚起億萬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人們的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的思想基礎更加鞏固。有網友這樣感嘆:「大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
三、弘揚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不斷涌現的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從永葆本色的「老阿姨」龔全珍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從新時代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到「當代愚公」黃大發,從「最美教師」張麗莉到「最美司機」吳斌,從「良心油條哥」劉洪安到「B超神探」賈立群……
從他們身上,人們看到了一種精神、一種品格、一種力量。他們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價值觀好比人生的指南針,每個人為人處世,總要受一定價值觀的影響和支配。同樣,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也需要社會成員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來維系。其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導作用的就是核心價值觀,它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
四、文化發展促繁榮
2017年春節前夕,在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佳節來臨之際,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印發實施,給這個佳節增添了更多傳統文化的意蘊。這是我國第一次以中辦、國辦的名義,全面部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為文化繁榮發展注入了生機活力,在全社會引發了廣泛關注。
近年來,我國文化建設呈現出一片繁榮發展的景象,文藝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3.08萬億元,佔GDP比重提升到4.14%。
目前,中國電視劇和圖書年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電影產量高居世界第二。文化的繁榮發展, 文化的自豪自信,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了人們的精神力量。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對文化享受層次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文化進一步繁榮發展。
(7)如何推薦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擴展閱讀
基本方針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2、堅持「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3、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推進文化創新。
4、堅持立足當代又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立足本國又充分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
5、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
根本任務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捌』 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
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必須熱愛人民
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對於廣大文藝工作者而言,只有心繫人民、情系人民,才能寫出人民的生活、情感、希望和奮斗,才能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糧,為人民群眾所喜愛、所歡迎。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必須深入基層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精神,但每個時代都有震撼心靈的文藝作品,就是因為優秀的文藝工作者。
能夠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向實踐學習、拜人民為師,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只有仰望人類文明璀璨星空,同時紮根於枝繁葉茂的中國大地,才能創作出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必須潛心創作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文藝才能成為人民的文藝,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作品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就是要多創作人民喜聞樂見的,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
(8)如何推薦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以及民間文藝、群眾文藝等各領域都要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
文藝貴在創新,把創新精神貫穿創作生產全過程,但創新不是憑空想像、生編硬造,而是以現實為基礎,是對現實的集中、典型、戲劇化的表現。
堅持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堅持內容為王、創意制勝,提高文藝原創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著力增強文藝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台階。
『玖』 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1、把握新時代新要求,切實增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責任感使命感。我國發展正處於新的歷史方位,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大意義,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2、堅持正確前進方向,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持,並自覺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去,努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上實現文化新跨越、創造文化新輝煌。
3、保持高度政治自覺,認真抓好文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實。我們必須從新的思想和政治高度出發,緊緊抓住重點任務,全力以赴抓好落實,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基本方針: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2、堅持「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3、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推進文化創新。
4、堅持立足當代又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立足本國又充分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
5、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
『拾』 如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1)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3)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家園。
(4)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