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黨號稱天下之脊,對當時有什麼影響呢
上黨地區位於現在的我國山西省的東南部,地勢十分險要。它本就是一塊由群山包圍起來的高地,西側是太岳山、王屋山和汾河,東側就是太行山,南面又是黃河。所以,這是一處類似群山關卡的地方,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此地地勢十分重要。
總而言之,上黨之地囊括城池郡縣眾多,經濟潛力巨大,足以波動戰國經濟。上黨之地地理位置重要,所轄城池郡縣或為韓國部分,或瀕臨秦國函谷關,或靠近趙國西陲,為戰國七雄必爭軍事要地。曾為了上黨引發的長平之戰,徹底的改變了戰國的格局變化,隨之帶來的文化統一和百姓歸屬,也直接影響了戰國的整體格局。上黨對戰國時期的經濟、軍事和文化都有著深遠而重要的影響。
...
公元前259年,整個上黨成為了秦國的一個郡。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B. 上黨地區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上黨地區位於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和晉城市轄區,境內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山脈為坐標,景區可分為三大區系:太行山系旅遊區、太岳山系旅遊區和中條山系旅遊區。
旅遊資源主要有:山水相依、雄奇壯美的綠色自然風光,集中連片、主題突出的紅色旅遊聖地,數量眾多、內涵豐富的古色人文景觀。
上黨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形成了獨特的軍旅文化、煤鐵文化、戲曲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以及抗日戰爭中孕育的太行精神等,都是當今發展旅遊業的資源。上黨風景名勝將雄渾壯麗的自然風光與博大悠久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綠色、紅色、古色這三種特色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2)長治上黨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上黨地區改革前後發展沿革:
1、解放初,上黨區人民干勁十足,填壕溝,整良田,在全區掀起大生產高潮;新中國成立後,上黨區進入了全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初步建立了以農業為基礎,具有一定規模的地方工商業經濟體系,國民經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2、改革開放後,上黨區輕工業迅速發展,涌現出了海棠牌洗衣機、長河牌鍋爐、長鷹牌起重設備、飛華電器等一大批在全國叫得響的企業品牌。
同時,該區著力構建現代工業活力迸發、現代農業規模發展、全域旅遊多點開花、民生保障持續有力、全面改革縱深推進的新局面,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把握撤縣設區的重大發展機遇,重整行裝,再上新征程。
C. 潞城市特色文化
潞城市特色文化有民間社火、上黨樂戶、潞城布藝。
1、民間社火:潞城賈村民間賽社是流布於山西上黨地區的民間迎神賽社活動,它是古代社祭與驅儺儀式的遺存。民間賽社源於古代先民對土地的崇拜,是沿襲商周時代社祀而來的酬神活動,俗稱「賽神會」。
2、上黨樂戶:「上黨樂戶」舊稱「行道家」,史籍中也稱樂人、樂師、樂工、歌工、樂伎等。舊時,長治市潞城縣樂戶共有八家「科頭」,微子鎮朱家、翟店鎮朱家、合室村朱家、西流村王家、西社村王家、楊家莊楊家、古驛村楊家和王家,其中七家都已失傳。
3、潞城布藝:潞城市布藝是流傳於潞城市及其周邊地區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藝,它與當地的鄉土文化密不可分,體現了民眾勤勞、節儉、堅韌、細致的高貴品質和獨特的審美情趣,由於其豐富的素材多彩自於民間,因而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
D. 長治的歷史文化
長治市古為「上黨」、「潞州」地域,殷商時為黎國,屬冀州。春秋時,曾為潞子嬰兒國,後並於晉國。戰國時,屬韓國。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韓首置上黨郡,後歸趙國。
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上黨郡復歸並州。西晉永興元年(304年),上黨郡屬前趙,建興中(313-317年),歸後趙。後上黨郡歸西燕。太和五年(370年),苻堅滅燕,上黨郡入後秦。
五代後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時(913-914年),改為匡義軍,歲余,唐滅梁,改為安義軍。後晉(936-947年),復為昭義軍;後漢、後周(947-960年)因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用元制。初,潞州隸行中書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年),隸山西中書省,九年(1376年),隸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潞州為潞安府,設潞安兵備,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4)長治上黨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景點介紹
1、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位於長治市壺關縣境內,由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和紫團山組成,佔地面積5848公頃,共有景觀44處,景點400餘個。太行山大峽谷園內還有木本花卉、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種。
2、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壺關縣樹掌鎮,原為紫團山國家森林公園,1996年由國家林業部(現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更名為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規劃面積4000公頃。
3、靈空山自然保護區
靈空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沁源縣五龍川鄉的北山村,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總面積1334萬平方米,其中核心區面積595萬余平方米。
E. 山西長治的民風民俗
長治過年習俗:
每逢年節,農村的家家戶戶都要備一捆穀草或乾柴,初一五更點燃。熊熊的火光揭開了年節的序幕。長治,古稱上黨。神農嘗百草、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等奠定中華文明基礎的神話傳說均誕生於此地,被譽為中國的"神話之都",由此這里的"年"民俗也格外獨特。在長治的大多數農村,大年初一人們起床很早,第一件事就是點年火。相傳古時候,有一種怪鳥叫九頭雉雞。每到大年初一,就會飛出四處覓食。
九頭雉雞頭部破爛,不斷滴血,血滴在哪裡,哪裡就遭殃。後來,人們發現九頭雉雞十分懼怕火光,於是就用燒柴火的辦法防禦它飛來。久而久之,形成了燒年火的習俗,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在這里,每逢年節,農村的家家戶戶都要備一捆穀草或乾柴,初一五更點燃。熊熊的火光就揭開了年節的序幕。
(5)長治上黨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其它民俗: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3400萬人,省內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
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是流行於臨汾地區的一種集體敲擊表演,得名於鼓手錶演時展示的各種勇猛姿態。它常常在慶祝農歷新春,豐收,群眾遊行和其它歡樂的場合表演。威風鑼鼓最早據說是在古代堯帝時期出現。到現在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堯帝的兩個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們的父母時,堯所在的部落的人們敲鑼打鼓為她們送行。當她們回來時,她們村的人們也以同樣的方式歡送她們。從那時起,威風鑼鼓就成了一種習俗。許多大村莊都有他們自己的鑼鼓隊。
F. 長治的藝術文化歷史(如上黨梆子等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編輯本段]歷史溯源1.起源
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它發源於今長子一帶。雖名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五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省內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黨梆子是一個古老的劇種。有人說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現,尚未發現史實根據。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崑曲:陽城縣上伏村大王廟戲台,有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順班演出題壁,所唱《春燈謎》、《恩口口》、《雙包計》均系崑曲或弋腔劇目。據在此後寫下的40餘條康、乾間的舞台題壁來看,至遲在18世紀中葉,上黨梆子已經是一個擁有五種音腔的成熟劇種了。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撰成書的《潞安府志》卷八記有長子縣知縣王巨源曾禁「喪葬演戲」一事,稱「富室舊用梨園送殯,今奉嚴禁,用者漸少」。這說明18世紀上黨地區的戲劇演出活動已相當頻繁。另外,乾隆年間已有山西澤州羅戲和黃河以北卷戲的戲班,以及由梆、羅、卷戲組成的三合班在開封城內活動的記載(見清李綠園《歧路燈》)。正是這種"三合班"演變形成為多種聲腔的劇種。
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職業班社是晉城的「鳴鳳班」。據晉城縣青蓮寺殘碑記載,一個演唱上黨梆子的鳴鳳班,成立於乾隆五十年(1785)前後。這個鳴鳳班是現在確知的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班社,一直延續到1945年晉城解放。晉城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碑載:「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餘年矣。」 據說,在明朝末年,陽城縣有一個女子叫「鳳仙」,自幼喜愛戲曲。這個女子出嫁時,嫁給了晉城的姓史的,與姓史的叫翱鳴的共同成立了戲班,取兩人名字各一個叫為「鳴鳳班」。1959年發現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鳴鳳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書寫的演出劇目單,並列23出戲,其中《彩仙橋》、《對松關》、《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 清代道光年間,上黨地區的大戲班逐漸增多,這些班社的發展比較快,而且逐漸形成一種上黨梆子特有的風格、旋律,並培養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員。
上黨梆子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兩大流派。「州底」派流行於原澤州府管轄的晉城、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縣。「鳴鳳班」及後來的高平「三樂意」(俗稱東宅戲)、「萬億班」都屬此派,晉城的鳴鳳班穩居魁首,後來高平的三樂意、萬億班都曾稱雄一時。它的特點是比較穩重委婉,抒情性強。「潞府」派流行於隸屬潞安府的長治、長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壺關、平順8縣和原沁州管轄的沁縣、武鄉、沁源3縣,特點是更顯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義班"、「樂意班」等。三義班比較靈活,唱岳家將戲多;樂意班格律比較嚴謹,唱楊家將戲多。
2.鼎盛時期
清咸豐間至抗日戰爭以前(1815~1937),是上黨梆子的鼎盛時期。晚清時,壺關的「十萬班」曾到北京和魯西南演出。這一時期,這個劇種的職業班社多達200多個,有劇目千個,並造就了號稱一代戲王的趙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驢、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廬、馮國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順、申銀洞、趙德俊(金圪瘩)、溫喜雲、徐執中等名演員。後由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演戲日少,上黨梆子日趨衰落。"七七事變"後,職業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動。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新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給上黨梆子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動在太行山區的著名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重視上黨戲曲藝術,創作了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了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等,這些劇作弘揚民族氣節,揭露奸偽丑態,激勵反抗精神,由武鄉縣光明劇團、襄垣縣農村劇團演出,很受觀眾歡迎。接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三打祝家莊》、《白毛女》、《血淚仇》等劇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晉東南各縣紛紛成立上黨梆子劇團,為以後的繁榮發展,保留並培養了一批藝術骨幹。
1954年,長治地區將專區勝利劇團和高平縣朝陽劇團合並,組建為長治專區人民劇團第分團,專演梆子戲。1956年,組織長治專區戲曲赴京匯報演出團,在京演出了經加工整理的《三關排宴》、《天波樓》、《皮秀英打虎》等傳統戲,受到好評,涌現出吳婉芝、郝聘之等一批傑出女演員。1959年初組成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線慰問團演出第三團到福建演出。
G. 長治上黨文化的介紹
上黨戰役,是1945年9月10日,我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在山西省上黨地區(今晉東南),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其主戰場位於今長治境內,發生於重慶談判期間,以作為配合談判的重要軍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