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珠海斗門的風俗文化
斗門水上婚嫁風俗形成於清初,成熟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源於疍家人對歌成親的禮儀。它融會了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以船為交通工具,以歌來貫穿整個婚嫁活動的過程。 這種傳統的婚嫁習俗延續至今,珠海、中山、江門、佛山等城市的原沙田區居民仍有人崇尚這種傳統的習俗嫁娶。斗門水上婚嫁習俗也登上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珠海市零的突破。 斗門區文化館館長沈俊校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斗門區提出的5年計劃,為更好地繼承和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青年人採用水上婚禮,計劃從2009年起對採取水上婚禮的新人實行政府獎勵等措施。一炷炷約半米高的立香整齊排列在村道兩側,燃燒的亮光讓夜幕下的村落顯得庄嚴而神秘。幾名村民舉著一條自製的「火龍」在村道上邊走邊唱,沿途村民也紛紛走出家門,尾隨圍觀。
9月7日,農歷七月廿九,按照當地風俗,斗門蓮洲鎮上橫村村民舉行「裝路香」表演。據悉,這項已在當地流傳了260多年的傳統民俗已被列入斗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斗門區文化部門正准備將其申報成為更高級別的市級甚至省級「非遺」。
據斗門文化館館長沈俊校介紹,「裝路香」是一項廣泛流傳於江門、中山以及珠海斗門的傳統民間習俗,其中在斗門的上橫、白蕉的六鄉更是源遠流長,至今已有260多年歷史。2009年,「裝路香」在一次文物普查中被工作人員發現,並最終列入了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據上橫村民的介紹,「裝路香」目的主要是要向 「地狀皇」(地方話對 「地藏王」的稱謂)祈福。200多年前黃楊山北部地區還是一片汪洋,當地先民以打漁為生,主要通過在丘山、草灘開荒耕種,或發展養殖業,農業收成對氣候狀況要求較高。為了祈求風調雨順,族長就號召村民在每年農歷七月的最後一天,即傳說中「地狀皇」的生日,自覺在自家門前燒香祭奠。如今,雖然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但這項傳統民間風俗卻被保存下來。
記者當晚在上橫村內看到,村民家門前的立香根部都有一個由蘿卜或泥巴製成的「香墩」,形狀有的似鵝蛋、有的則像「平底小碗「。據沈俊校介紹,有時村民還會用蕉樹或蕃蒔作「香墩」材料;在農村道路還是土泥路時,許多村民還會直接把香插在地里。
「裝路香」的另一關鍵道具「火龍」也由村民自製而成。當晚表演的 「火龍」,「龍身」是一條木棍,「龍關節」則由蕉葉梗莖做成,「龍珠」則是一個南瓜。
據當地村民介紹,「裝路香」中的燒香祭奠基本每年都會舉行,但「火龍」卻「有幾十年沒有舉行過了」,今年在當地文化部門的支持下,村民們才決定重新 「燃起」這一傳統風俗。 斗門水鄉文化是嶺南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珠海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⑵ 西安有個關於七夕的傳說的地方,在那裡,叫什麼
在西安的長安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七夕節與牛郎織女傳說,在西安市有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珍貴的現實文化元素。位於該市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的昆明湖遺址、牛郎織女石雕和石爺廟、石婆廟代表著西安七夕傳統古遠廣闊的歷史文化空間,牛郎織女傳說的形成與傳承,七夕節的興起與發展,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歷史軌跡。今天的斗門鎮一帶,依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的七夕民俗活動。這里有正月十七和七月初七的大型石婆廟會,有完好活躍的織女信仰和牛郎織女傳說。七夕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春節等並列為我國六大傳統節日。長安牛郎織女傳說已被列入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在申報國家級名錄。
1.西安七夕節的歷史文化空間。公元前120年,漢武帝為操練水軍征討西南諸國,在都城長安西南西周靈池的基礎上開鑿了方圓40里的昆明池。昆明池的修建,還妥善解決了長安城的供水問題,使之成為一個充滿靈氣的城市。漢武帝也常在此泛舟游樂登樓賞景。清代北京修的昆明湖,作用就與漢昆明池完全相同。
漢武帝在開鑿昆明池時,模仿牛女二宿隔著天河遙遙相對的情景,在昆明池的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石雕,象徵天上的星辰來到人間,從此,神話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第一次有了具體的形象。織女石雕現在長安區斗門棉絨加工廠內,牽牛石雕現在斗門南灃村和常家莊交界處,相隔約1.5公里,1956年被列為陝西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牽牛石雕高258厘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貼腹,身體呈跪狀,上身微微向左扭轉,大眼闊鼻,表情朴實憨厚;織女石雕高228厘米,上身微微向右扭轉,濃眉大眼,表情憂郁,作籠袖罷織的姿勢。他們相互遙望,卻無法相會,默默地訴說著相思之苦,正像《古詩十九首》中描繪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漢河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昆明池畔的牛郎、織女石雕,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傳為兩位神人,尊為「石爺」、「石婆」,公元798年修廟設案供奉,千百年來香火一直很盛。北宋宋敏求在《長安志》中寫道:「唐貞元十四年置石父廟」,其「石婆廟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昆明池右」。據文獻所知,這是我國最早的祭祀牛郎織女的廟宇。
古代長安城作為國家政治文化中心,為七夕節的興起、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文化空間。《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古代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七夕活動的記載。到了唐代,七夕文化臻於鼎盛,形成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唐玄宗非常重視七夕,在宮中建造了一座高達百尺,可容納數十人的乞巧樓。每至七夕在此歡樂達旦,引得民間爭相仿效,更加風靡普及。崔顥詩雲:「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執針線。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間不相見。」就是對當時長安七夕盛況的真實寫照。
2.西安七夕節的現實文化空間。石爺廟、石婆廟從古到今,歷經滄桑,幾經毀損和重建。據當地老人講,石婆曾埋在地下,大約在清朝的時候,被一場洪水沖出半個身子,這場洪水才得以退卻,人們認為石婆拯救了一方人。因此,有人用土坯為石婆卷了一個洞。民國初年蓋了三間大殿,「文革」期間被拆毀。80年代當地百姓自發重建石婆廟,前後兩個大殿,佔地10餘畝。
石婆廟現在每年有兩次大的廟會活動,一是農歷正月十七前後,當地傳說是牛郎織女結婚的日子;二是在農歷七月七前後,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石婆廟會活動一般持續三至五天。香客以陝西關中居多,遠至甘肅、山西、河南等省,高峰時每日多達數萬人,敲鑼打鼓、扭秧歌、耍社火、放鞭炮,非常熱鬧,和春節相比毫不遜色。相比之下,石爺廟香火卻顯得比較冷清,雖然歷史上也曾輝煌過,由於種種原因,至今還在一間十分簡陋的小廟內。
廟會上的善男信女各有所求,主要有求子嗣、求婚配、求財富、求長壽、求病癒、求增福等。他們認為石婆能和觀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解脫煩惱和痛苦,有求必應。石婆會看病,是遠近聞名的,據說身上哪不舒服,只要在石婆相應部位摸一下,病就會好。在石婆像前,青年男女則向石婆燒香跪拜,祈求婚姻美滿,祈求心靈手巧。
廟里用樹干搭了一座簡易橋,名叫鵲橋。說是過了這座橋就可以得到婚姻美滿,青年男女爭先恐後搶著過橋。廟的旁邊臨時搭一個簡易戲樓,台下擠滿了看戲的人。演唱的都是秦腔傳統劇,從上午一直唱到晚上,氣氛非常熱鬧。
夜幕降臨,廟里廟外到處都是守夜的人。傳說在這里睡覺能夠托夢石婆的神靈感應,消災祛病,得到幫助。還有些人聚集在大殿里,聽遠道來的居士唱經歌,有些人也跟著唱,通宵達旦。經的種類繁多,內容大都是勸善的。
除上述活動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給牛郎和織女睡覺的石炕,供獻被褥,上香磕頭,祈盼他們今夜在此重溫洞房蜜月。廟里有一塊大石頭,有三米見方,石面上有條像水沖的小渠。傳說有一天牛郎不慎尿炕了,把炕沖了二條小渠,織女很生氣,打了牛郎一個耳巴,一腳把牛郎蹬到距石婆廟四里遠的斗門,兩個人從此分離。因此,兩個石像至今只能默默對視。
石婆廟規模雖小,卻有濃郁民俗文化的厚重積淀,在歷經了兩千年風雨的洗禮後,長安石婆廟濃縮了七夕傳統文化的精髓,依然保留許多原生態的文化特徵。據史書記載,向牛郎織女兩星祈富、祈壽、祈子、守夜是古代七夕民俗活動的主要內容。
慈悲濟世,勸人向善,是石婆廟民俗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3.重建、拓展西安七夕節文化空間的構想。西安七夕傳統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不可再生的作用,應引起重視。西安斗門之所以至今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傳統的七夕文化習俗,就是因為有昆明池、牛郎織女石刻和石爺廟、石婆廟這樣好的文化載體和文化空間。保護文化空間就是保護民俗文化賴以傳承的載體。因此,有關方面提出在昆明池遺址上,建設七夕文化主題公園,為保護和弘揚西安七夕傳統習俗提供一個新的載體和文化空間,探索一條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途徑。
西安斗門既有牽牛、織女石雕和石爺、石婆廟真實的載體,又有牛郎織女的動人傳說和根深蒂固的群眾基礎。在這樣有深厚歷史文化的背景所在地,建造七夕文化公園,可以有效利用石婆廟及其周邊獨特的文化資源,使人們對西安對門七夕民俗活動有更為全面、深入的認識。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對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護。
七夕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海內外華人中有著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民族的、傳統的就是世界的,牛郎織女歷史文化是中國、全世界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有條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⑶ 珠海斗門古鎮怎麼樣
斗門古鎮,當地人稱斗門墟。斗門古鎮存有民國時候的嶺南特色建築「騎樓」街,一直保持到現在,只是逐漸退出繁華;也有南門古村內保存良好的省級文物趙氏祖祠_猗堂;更有舊時趙氏富人聚居的接霞庄。斗門古街上有騎樓、商鋪、各式獨特建築等景觀,流連漫步斗門古街上,讓人頓生一種恍如到了異國他鄉的感覺。
珠海斗門古街是珠海市訖今唯一保存比較完整的特色古街,諸多建築構成了其清朝古街的全貌,全長500多米。古街雖歷經滄桑,風華不再,但是依然掩蓋不住那迷人的異國情調,依然讓人強烈地感受到古鎮那深厚的文化底蘊。
棣屬西區的斗門墟鎮離香洲市區大約有60公里路程,驅車前往,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斗門古鎮迄今已有千年歷史,是歷代地方行政機關駐地。據歷史記載,從南宋開始至民國,至建國後的五六十年代,都是廣州府香山縣黃梁都(鎮或區)的政治、文化、經濟、交通的中心。民國時候的建築一直保持到現在,只是逐漸退出繁華。
說到古鎮的騎樓街,全長500多米。據當地老人口口相傳,由加拿大建築工程師嘉理慰等人統籌規劃、設計,博採歐美各國古典建築之精華,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陸續建起了多間百貨店,以及結合中西建築風格的獨特建築。看騎樓上的雕花就可知,曾經在這里居住的人何等的風光。如今騎樓街雖已沒落,百業興旺的景象不再,但是依然有部分商鋪在經營著日用百貨、閑雜、農具、香火紙寶、文具、葯材等等,還有人氣。
而南門村,說平常也很平常。但要說特別之處,那就是這條村子居住的村民都姓趙,屬於宋朝皇族的後裔,而最特別的當屬這里的趙氏祖祠_猗堂。據介紹,這里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四弟魏王趙匡美的後裔的祖祠,是由魏王的第15代後人趙隆以其四世祖趙梅南的別名「_猗」立祠紀念。這座老祠堂,有碩大的蚝殼牆、青磚牆、龍舟屋脊、擱檀式累架、綠色琉璃瓦檐、壁畫、木雕、石雕等裝飾。
更多關於珠海斗門古鎮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5ba18161573162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