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具體解釋一下「文化沖擊」
什麼是文化沖擊
跨文化研究專家羅伯特·科奧斯(Robert Kohls)在他的一本書《國外生存錦囊》(Survival Kit for Overseas Living)中把文化沖擊定義為:
當人們去到一個與自己原來的文化迥異的地方時,絕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一種心理上的迷惑,這就是文化沖擊。這來自於你所遇到的不同於你自己的做法、組織、感知或評價事物的方式的經歷,而且這些不同的方式又威脅到了你潛意識中最基本的信仰,這一信仰就是自認為所處文化上的習俗、假定、評價和行為是永遠「對」的。
換句話說,你所熟悉的每一件事——從日常事務、交通方式、食物和語言到價值和信仰體系都不見了。你覺得就好像有人突然把你屁股下面的墊子抽走了一樣難受。就好像你原來的文化的影子一下子消失了,一下子就變得無影無蹤了。或許你是以成人的樣子去做事,可你卻總覺得自己是一個無助的小孩。你生活在模糊和無知當中,並不斷地向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發問。最後,你變得脆弱、灰心、懊惱、急躁,甚至可能會悲傷和憤恨,可能還會患上思鄉病和抑鬱症。
一位被調到國外工作的女士,當她的家從加利福尼亞搬到墨西哥後,一段時間內,她厭倦了聽人們說一種不同的語言、看不到一樣熟悉的東西、到雜貨店學習認識每一種食品的標簽,更厭倦了排長隊買牛奶。於是,她開始體驗一種文化沖擊。
文化沖擊的融合及融合程度的改變,其徵兆取決於以下的條件:
* 你停留時間的長短
* 你此行的目的(作為遊人或進行商務旅行,暫住此國家和居住在此國家是不同的)
* 與當地文化或「新」文化的接觸程度
* 文化差異的數量和種類
* 資金和住房選擇(是和其他移居國外的人住在一起,還是生活在「新」的文化圈內)
文化沖擊過程
蜜月
當你正在為出發做准備時,你可能就感受到了最初的文化沖擊。而當你抵達某個新的國家以後,這種感覺卻可能又會被一個蜜月期所代替。在這一刻,實際上文化沖擊的影響仍然還很有限。在一個新的國家裡,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和嘗到的似乎都是那麼地令人興奮,甚至是浪漫。或者可以說是狂喜。
安妮·格林尼,一家國際食品公司的市場經理,她不僅認識一些日本人,而且在被任命前還去日本旅遊過,即使是這樣,她還是因為不能開車出去辦事而感到非常沮喪。「無論到哪裡我都是步行去,就因為我沒有車,我甚至不知道到哪裡去買一個廢紙簍。」她回憶到,她一個日本字都不認識,這意味著,在家裡安妮幾乎無法使用任何一種器具。她笑著說:「想一想吧,在日本的每一件事——甚至是打電話——都有上百萬個按紐,可你卻讀不懂。就連上廁所都有五種不同的表達模式。
現實
就職後的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後,真正的文化沖擊才剛剛開始。在新文化圈內的生活看來更令人沮喪,你可能會抱怨身邊的每一件事,你找不到門牌號碼,你可能迷路了,你不會說當地的語言,你驚慌,當你意識到自己如此地不會照顧自己時,你還會自責。有時這只是一瞬間的事,有時這也只不過是幾分鍾的事,而有時這卻會成為一個持續的狀況而最終會導致你的消沉。
正如一位婦女所說:「你完全被日常繁雜的生活所埋沒,而且需要不斷地把你從中挖掘出來。你被搞得筋疲力盡而毫無頭緒。
文化沖擊的徵兆
你可以觀察以下這些信號來判斷是否受到文化沖擊:
* 變得迷惑、情緒低落、厭煩、情緒化、不安、無成就感。你感到孤立。
* 你自己的問題似乎要比生活問題更大。比如說,你沒能完成一個看來非常簡單的任務,你幾乎爆炸了。
* 你發現自己的生活極端不堪:你遠離人群,你喊叫,你生氣;白天你昏昏欲睡,晚上卻不能入睡,等等。
文化沖突也會影響你的職業生涯:
* 你和你在國內國外的同事的中斷了聯系。
* 你開始做不妥當的決定,或者做不公平的評判。
* 你無法及時、有效地完成你的工作任務。
如果你不能積極地處理好文化沖擊,那就可能引起磨擦,從而破壞你最重要的商務關系。個別情況下,文化沖擊可以導致嚴重的消沉和個人問題。
如何應對文化沖擊
最終,作為一種自我保護或求得生存的手段,你不得不開始一個漫長的學習處理這一文化的過程。你會意識到你絕不可能改變當地文化,即使這種文化看起來很荒誕,很不合邏輯,或許甚至是危險的。於是你就不得不開始認可你能欣賞或至少是你必須涉及到的這一文化的某些方面。這就是你接受這種文化的開端。
為了幫助你逐漸接受異國文化,你需要找一些私人和工作上的朋友,從他們那裡你可以獲得許多支持,你甚至還可以尋求公司的幫助。
找找看誰能幫助你
找一個能為你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並能在日常工作上給你幫助的人,和他聊聊,這是非常重要的。格里尼就通過她女兒的學校認識了一位女士,這位士帶她到店鋪購買日用品。她兒子的一位老師,和她們住得很近,帶著她轉了轉鄰近的幾家不同的店鋪。而格林尼老闆的秘書則在一個星期天順便拜訪她時,教她如何使用各種用具。格里尼還參加了一個名叫「外國女性主管」的職業團體,縮寫為「FEW」,這一團體中有200位和她一樣的女性。
克服交流障礙
戰勝語言上的障礙和交流上的困難還可以幫你緩解孤立的局面。對於你和你的家庭來說,流利的語言指導是提高你們在家裡和工作上自我滿足的一個關鍵因素。即使是北美女性到了一個說英語的國家,由於不同的詞彙和交流方式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英國禮儀規定無論他們願意不願意,身處不熟悉的地方他們不能太熱情。澳大利亞人和愛爾蘭人習慣使用交流來穩固他們工作上的關系。雖然你可能認為他們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閑聊上了,可實際上,他們正在加固彼此的忠誠,同時也是在互相交換有用的信息。北美女性需要很仔細地學習和適應她們所在國家的交流方式和禮儀,這樣她們就可以進入當地的社會「圈內」,從而減輕那種疏遠感和孤立感。
在許多國家裡,女性在商場需要主動與其他人交流並建立社會生活。不要等事情來找你。從做生意的角度講,要習慣並能成為一個利用電話、傳真機和電子郵件與人交流的好手。一位國際主管堅持認為:「當你離開世界的某個地方,又來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時,要想把工作做好,你就必須變得真的想和人交流,而且還應感到非常舒服才行。」
獲取公司的支持
就文化沖擊這一點,你的公司也應該給予如下的幫助:
* 使你通過電子郵件、傳真和辦公室聯網郵件能很容易地接觸了解國內的情況。
* 對於文化沖擊要對你進行進一步的教育並提供支助。
* 為你和你的家人提供語言指導。
* 給你充足的時間去適應新的文化。
* 不要期盼你在遇到文化沖擊時,還會進行「全球」旅行。
* 在積極的心理基礎上幫你解決問題。
* 在新的國家給你介紹一位好主人或導師。
* 告訴你一些你可能會加入的社會組織和移民團體,以便為今後社交和以後與當地社會融為一體打好基礎。
照顧好自己
要抽出時間放鬆和進行身體鍛煉。吃健康食品。每天寫下你的感受和經歷對你也很有好處。要分配好社會活動和休閑的時間。還要認識到自己可能會犯錯誤或看起來很傻。在那種情況下,你通常有兩種選擇:生氣或自我嘲笑。哪種方式會感覺好一些呢?還是盡力保持你的幽默感的好。
適應文化沖擊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如果你過了文化沖擊這一關,那你就會學到許許多多新的技能。你對事物的感知也會改變。這些改變可能包括:
* 變得更加獨立、靈活,具有更強的適應性。
* 很滿意新的經歷。
* 為你的適應負起更多的責任。
* 識別出了自己做事的風格,還有其他人對你的看法。
* 學到了新的文化知識。
* 拋棄了用審判的眼光看人和不寬容別人的行為。
* 更加成熟。
* 進一步提高了決策能力。
* 達到了既定目標。
* 提高了組織和交流能力。
* 學會了新的語言技能。
渡過了文化沖擊這一關,你將會發現你的視野更加寬闊了——從政治到食品,從文化到肢體語言,從工作習慣到與人交流。你再次擁有自信。你將學會更多的新知識,體驗更多的新經歷。你將會急切地想回到祖國和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一起分享你學到的每一件事。
Ⅱ 文化沖擊的五個階段是什麼列出五個階段並簡要解釋
1、第一個階段興高采烈階段
為新文化著迷和興奮,要持續幾天或幾個月。在這段時間內,每件事情都是新的或不同的。有時這個階段被稱為是「蜜月」階段。
2、第二階段是危機和覺醒階段
當你遭遇到更多的和你文化不同的新文化進,你的興奮也轉為失望。
3、第三階段調整階段
開始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
4、第四階段接受階段
會感覺在新文化中就像在家一樣,開始在新文化中活躍,開始培養友誼,開始感到在宿主文化社會中很舒服,你開始學習語言,並且新的文化風格做事。
5、最後一階段是再進入的沖擊
你幾乎象是最初在新文化中調整時受傷一樣,尤其是長期生活在國外,當你返回自己的國家,也會象最早進入別的國家那樣重復以上四個階段。
Ⅲ 留學海外如何應對文化沖擊
留學生活中,接觸到的不僅是知識。身處陌生的國家,由歷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發的文化沖擊,是每一個海外學子都會遇到並且必須面對的。那麼,海外的學子該如何應對文化沖擊呢?
宋振鐸對語言障礙的體會非常深刻。他說,身邊有一些同學因為怕碰壁,而選擇將自己封閉在中國學生的圈子裡。這樣做的結果是既難以融入當地的環境,也會感到孤獨。其實只要積極一些,交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在主動克服語言障礙,積極與當地人溝通的過程中,即使無法避免文化隔閡的存在,但是尊重和理解卻打開了交流的大門。
在這個東西方文化日益交流融合的時代,中國留學生肩負著把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責任。留學生是站在文化交流前沿的人,通過多種方式向留學目的地國家的民眾介紹中國文化,是責任,更是使命。
勿忘本。
Ⅳ 什麼是Culture Shock
文化震撼」又譯為:文化沖擊 (Culture Shock)主要是來自於兩個不同文化差異而引起。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任何新環境。當你到達一個地方覺得很陌生、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應定位在哪裡?應怎麼表現才恰當等等,覺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時,就是"shock"。好像過去所有的經驗在剎那間突然「短路」。很多時候,「文化沖擊」會引起身體上的一些症狀:如頭痛、胃囗不好、睡眠失調或者心理上的焦慮、沮喪。
Ⅳ culture shock是什麼意思
1.文化沖擊,文化震驚,文化休克(指去異國或異地時產生的困惑感)
eg:It was a real culture shock to find herself in London afterliving on a small island.
在一座小島上生活過後,回到倫敦使她感受到不小的文化沖擊。
Ⅵ 文化沖擊是什麼意思 什麼方法我們才能應付文化沖擊
原意是指一個人,從其固有的文化環境中移居到一個新的文化環境中所產生的文化上的不適應。二戰後,隨著人口的大量流動,產生了大批的移民,他們從一個國家移居到一個新的國家,從一種文化背景移居到新的文化背景,等待他們的是諸多跨文化的社會心理問題,文化沖擊這個詞就應運而生了。
應付文化沖擊
1 限制不良信息經由網路進行傳播,危害青年人的思想
2 限制不良言論對輿論的影響
3 政治適度干預外來文化的沖擊,減少外來文化的不良信息,吸收優秀文化部分
4 進行優秀思想教育,提高國家的教育內容和教育質量,從教師抓起,全面提高教師執業道德水平
5 增加輿論和媒體的積極干預,禁止不良媒體的存在
6 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力度
7 搞活民間文化,積極提煉本土文化
8 加大民族間的精神文化交流力度,促進優秀文化借鑒,禁止劣質文化腐蝕本土文化
9 經常發起社區文化運動,或搞文化促進活動,將本土文化擴大
10 各地鼓勵精神文明適度建設,提高重視力度,多為文化提供交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