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怎麼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

怎麼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

發布時間:2023-01-14 18:25:54

A. 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應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揚棄。
一定的文化形成於特定的社會環境,但由於文化具有滯後性,因而當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的環境發生變化時,傳統文化並沒有消失,反而是跨階段地影響與制約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因此我們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要有選擇地吸收和創造性地綜合,用歷史和 科學 的觀點來考察中國的傳統文化,切實把握和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本質內容,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現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進行有選擇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發展和創新。例如,社會主義本來是西方的思潮,在中國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要用中國人所能接受的方式來建設社會主義。從前我們也曾生搬硬套地學習西方的社會主義,實踐證明,由於脫離中國的實際,所以成效不大,推廣不開。
當然,對待傳統文化,需要我們辯證地看,並非一切都好,一切都具有現代價值,它有精華,但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東西,如權力崇拜、個人崇拜,封建等級觀念,專制主義、個人迷信、封建家長制、閉關鎖國、踐踏知識與人權、任人唯親,唯書唯上,官本位,皇權思想,依附性人格,缺乏國民、公民意識,缺乏民主、法制觀念,缺乏創新意識,缺乏科學精神,重農抑商,重義輕利,重群體輕個體,反對競爭,輕視效率等等。這些都是封建落後的東西,還對我們當今的社會有很多負面的影響,需要我們去判斷去甄別去篩選去批判,但過去那種對傳統文化不問青紅皂白,一概懷疑、否定和批判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B. 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民族5000年 的歷史文化

  1. 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和歷史觀。需要文化自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

  2. 辯證分析中華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 正確處理好繼承發展和創新的關系。

  4. 反對封閉主義和守舊主義。

C.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應持有的正確態度: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2、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內容,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4、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拓展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D.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

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近代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傾向:一是國粹派,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切都好,應該全盤肯定,並且不允許人們對之有任何懷疑與批判,否則就是數典忘祖,崇洋媚外;二是西化派,採取虛無主義或取消主義的態度,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把它們統統斥為「封建、迷信、落後」乃至「反動」的東西,把近代中國的貧弱、落後等問題都歸咎於傳統文化,主張完全拋棄中華傳統文化而全盤西化。

1. 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加以改造和剔除。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把握好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2. 具體地說:對那些在長期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優秀價值原則,可以轉化為時代精神來繼承。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社會和諧」、「天下統一」的社會理想;等等,都是很容易轉化為新的時代精神的。

3. 對有些內容可拋棄其封建性的思想內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為今天新文化建設有用的思想要素。如可以從人民當家作主的角度來轉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又如,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思想,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

4. 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否定和拋棄。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

E. 對待歷史我們應該是一個什麼態度

對待歷史我們的態度應該是客觀的、積極的,好奇的,善於弄清來龍去脈並愛鑽牛角的。
只有客觀,才能不失偏頗,才可以公正的站在第三者立場去了解、關注、分析、研究;
只有積極、好奇,才能提高對歷史這樣枯燥的東西學習興趣;
只有愛鑽牛角,才可以對歷史的了解、認識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F. 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1、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但經過改造仍然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部分,既不是全盤繼承,也不是全部拋棄,而是推陳出新,進行創造性轉化。

2、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必須積極加以繼承,進行創新性發展,使之不斷發揚光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的靈魂。

3、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4、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所形成的優良傳統中汲取力量,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積極加以繼承,並不斷進行創新性發展,將現代內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重塑當代中國精神,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凝聚和激勵中華民族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團結奮斗。

(6)怎麼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擴展閱讀:

綿延不絕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數千年積淀傳承中,發揮了無可替代而又令人驚嘆的歷史作用。但自進入近代以來,由於它深厚植根的社會土壤開始發生變化,及至完全改變了原有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面貌,中華傳統文化遂進入了一段曲折坎坷、命運多舛的艱難尷尬境地。

其間,無論是推崇厚愛、傳承努力、轉型奮爭,還是貶損否定、恨怨斥責、棄如敝履,都已轉化為當今我們所取態度的經驗借鑒、教訓汲取、啟示依歸。我們要延續中華文化血脈並從歷史傳統中獲取精神養料,唯一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態度,就是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動因:現實需要與主體使命共同指向

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既是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傳承延續內在規律的現代彰顯,是它歷經抗爭磨難之後尋求新的作為的真切呼喚,更是當代中國語境下民族復興偉業對中華傳統文化釋放能量、發揮作用的客觀要求與現實需要。

是承載民族復興偉業的執政黨和人民大眾面對歷史文化傳統必然懷有的主體使命和責任擔當。

要義:實質內涵與原則遵循亟待釐清

指明目標方向固然重要,而釐清實質內涵與原則遵循同樣不可或缺。對於中華傳統文化而言,什麼是創造性轉化,什麼是創新性發展,二者是怎樣的一種關系,我們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才能達到目標?這些基本要義需要搞清楚。只有搞清楚了,我們才能夠真正破題、切題、入題。

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一個整體,卻又各有側重、各有所指。所謂創造性轉化,是指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包括在理念上、內容上、表達上、形式上等各層面。

其內涵要求主要有:一是以「現實」為尺度,按照當今時代要求、現實社會標准、當代中國人思維進行轉化;二是以服務於現實為旨歸,力求與現代社會接軌、與民眾需求吻合,達到為今天所用、為現實所用。

三是以創造性為特徵,即不是簡單搬運移植過來,而必須具有新生新造之韻,體現為新蘊含新樣式。所謂創新性發展,是指中華傳統文化的提升超越,重在闡發立足現實並解決當今時代問題的創新內容。

G.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歷史文化

1,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取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的認識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其中的精華和糟粕。
3.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要求的
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H. 我們應要怎樣對待歷史

應該怎樣對待歷史,首先要做到客觀,歷史包含了很多信息,需要靜下心,不被情緒和想像左右,跳出這個局,從第三方的角度看到一個整體,這樣就清晰多了,自己能獲取的收獲就變得很多了。

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對待歷史,如果沒有公義道德之心,是有點危險的。有了自己的判斷力,就會看到事情的真相,不會對別人的說教一股腦接受,而是多了種懷疑精神,做自己思維的主人。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符號,記載了我們從過去到現在的歷程,沒有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就像不知道父母是誰的孩子一樣,我們要客觀、有判斷力,去聆聽那一個個悠久的故事。

(8)怎麼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擴展閱讀:

歷史觀主要是研究「社會」和「人」這個兩個核心的要素。地理環境,人口以及生產方式構成社會運動的基礎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有機統一就構成人類社會構成的基本生活條件。

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社會發展是一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社會發展必須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將發展科技與生產力與生態環境有機的統一起來,將人類社會的內在尺度和生態環境的外在尺度有機結合起來。

I. 對待歷史文化 應持怎樣的態度

對待歷史文化應持有一下態度:

1 、對不同文化,應採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行為方式 的差異要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2、對於中華文化保護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中華文化對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重任。

J. 怎樣對待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就中國來說,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化源遠流長,是國人智慧的結晶,弘揚傳承歷史文化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歷史文化有著其傳承的必要性,亦有一些傳統文化顯得落後於當今時代的發展,改造落後歷史文化亦成了對待歷史文化的一種手段。當然亦有一些歷史文化已經失去了傳承的意義,甚至於與當下的發展規律相違背,這些文化已然沒有了改造的必要,只能予以摒棄。

閱讀全文

與怎麼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