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儒家思想文化給我們什麼啟發

儒家思想文化給我們什麼啟發

發布時間:2023-01-14 20:03:34

⑴ 儒家和的思想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儒家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1、儒學的思想精華有哪些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孔子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對中華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有哪些不適用現代社會的

先秦儒家主張「有教無類」,「民貴君輕」,卻又堅持「貴賤有序」,維護周朝禮制。三綱五常中不平等的社會地位,北宋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都不適於現代社會的發展。

儒學對為人做事的啟示
人沒有信用就無法立足,國家沒有信義則無法存續。但是,仁義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自復之術,是自我滿足,不是進取之道。
對現代人職場生活有什麼啟示
提倡人們按照社會分工要求有秩序地參與社會勞動並承擔社會責任;承認個體職業特質的差異性,提倡人們依據自身稟賦選擇職業;鼓勵人們堅守工作崗位敬業奉獻,立足自身工作崗位發展事業;重視和諧工作氛圍的營造,強調職場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先秦儒家豐富的職業選擇理念對當代大學生職業選擇和事業發展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對個人發展有什麼啟示
儒家思想告訴世人日常生活要實踐孝悌忠恕美德,告訴執政者要抱著天下為公的胸襟,勤政愛民,使國強民富,名留千秋。

儒家的人生智慧
自古以來儒學灌輸的就是人必須從學習中獲取知識,人有了知識才能有智慧,而智慧是做人能否成功的根本。

⑵ 儒家學說對我們有哪些重要啟示

我認為早期的儒家思想的積極影響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說,並且可與西歐基督教文明做一比較:

一、儒家思想使中國人比較注重以情感為根基。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講求的是發自於內心的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感情,這種「仁」的個人外在表現就是「義」,以「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作為個人行為的價值准繩。而「仁」的社會性表現則是「禮」,這是外在於個人的客觀的社會性道德。「智」作為儒家的求知精神,也是以「仁」為目的的實踐手段。
基督教文明講則講個人生命的「原罪」,因而個人的行為應該以上帝的意志為准,求自我的贖罪。因而西方傳統文化把感性的愛放在從屬的位置,而以理性的愛為准。而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則把人的情感,作為最根本的出發點,這也是我們現在的傳統家庭都很重視親情的融洽,擁有異常強烈的家鄉情結的重要原因。對社會則表現為對「和諧」「其樂融融」的追求,這是發自人內心情感的基本要求。中國文明之所以持續地發展至今,而不毀於內部的戰亂,與此關系很大。
後世的程朱理學,卻把把「仁」外在化為理性對人慾的鉗制了,抹殺了飽滿的人倫情感。這是違背了儒家思想初衷的。

二、儒家思想講求對現實的追求,推動了中國人的入世精神。
中國人之所以很少有發自內心的有神論,而執著於對現實的經營,就在於儒家「一個世界」的觀點。
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往往在現實世界之外設一個不可知的「彼岸世界」,認為人在現實世界中的一切行為,都將在「彼岸世界」得到審判,因而人生只是一場不必過分執著的旅途,人生的意義只有在上帝面前才能得到最終肯定。
儒家則曰「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不把生活的目的放在彼岸世界,而是只承認現實世界的意義,因而只有通過人的積極實踐,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肯定。因而儒家追求一種「自我實現」式的「快樂」境界,而非漠然處世——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把快樂置於塵世,把幸福置於塵世,追求一種可感的真實人生,這是千百年來的仁人志士,為國為民,積極入世,積極審美的重要精神動力。
即使是追求超脫的佛教,傳入中國後,也演變成了半入世半出世,以超然之態享受塵世之樂的「禪宗」,這里,儒家所推行的人生觀,無疑起了很大作用。這種塵世之樂並不同於動物式的肉慾,而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精神性的肯定,對現實情感的精神性的肯定。

三、儒家思想使中國人講求理性的實用性。
西方傳統文化,從哲學家柏拉圖起,就基本上是「理性主義」,即把生活的理性,升至高於一切的絕對律令的位置,甚至與上帝合而為一。人是理性規定下的棋子,是上帝駕馭的羔羊。話說程朱理學也是跟理性主義一個做法,主張「存天理,滅人慾」,要求個人抑制內心情感,服從外在的絕對秩序。
但是,最初的儒家思想卻不是這樣。理性,或者說格物致知的精神,只是一種工具性的手段,其最終目的仍是「人」本身,即符合人的善良感情和道德,即人格意義上的「仁」。中國人愛講「通情達理」「合情合理」「中庸」···在我們眼裡,情絕非是絕對理性的附庸,而至少是與理性同樣重要的東西。在孔子、孟子眼中,理性是人內心之「善」和「仁」的外在延伸,道始於情,理始於情,「理」是為人的感情目的服務的。現代,中國人創業時的「實用主義」精神,靈活經營,絕不死板,讓歐美人士贊賞不已,這其實得益於儒家文化的影響。
不過,在科學研究中、在治學中,在履行法律時,我們不能把目的與手段混為一談,因為自我的私情和私利,而把符合更廣大人民情感的,或符合自然規律的理性原則忽視掉。

四、儒家講求人的社會性,加強了中國人內部的關系紐帶。
基督教文化中,人是孤立的,一個一個的,都是上帝的子民,社會、國家只是大家一起生活時的鬆散契約。因而,現代西方社會,更看重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的均衡性、不沖突性,而情感的連接作用則顯得非常薄弱。
誕生於農耕文明的儒家文化,一開始就把人置於人群中,置於家庭中,置於社會中,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血緣情感上的紐帶關系,由此至下而上,通過確立倫理關系,建立起一套結構嚴整的國家社會系統。在現代中國,「家庭」依然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家庭觀念也是影響我們社會行為的最大的因素之一。以家庭觀念為基礎,家庭利益為目的,進而推廣至「祖國」這個講求秩序與和諧的大家庭,中國人民擁有舉世矚目的創業動力和民族凝聚力,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
自然地,雖然儒家思想強調社會性和秩序性,也並不能成為少數人利用絕對權力和死的規定,違背百姓的意願,鉗制百姓生活的理由,而只是一種忽略秩序的情感連接性、忽略秩序的內在平等性的「異化」行為。

可以說,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史上最大的一條線索。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把中國思想史分為「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前者是諸子百家爭鳴,各大經典形成的時代,後者則是對先秦經典,主要是儒家經典不斷重新解讀的時代。因此可以說,孔孟儒家的思想奠定了後世文化發展最堅實的基礎。道家思想的發展、道教的興起、佛教的中國化過程,莫不是受到了儒家文化風格的巨大影響,以至於儒釋道三教合流,形成了具有包容性、開放性的中國傳統文化局面。儒家思想也成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來源,成為眾多歷史人物和廣大人民群眾推動歷史發展的思想導師。

⑶ 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思想在當代社會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為人處世有哪些啟

儒家思想在現當代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親相愛的關系,而不是爾虞我詐或互相掠奪或殘殺的關系——孔子講「仁者愛人」,英國大師沙士比亞一生用得最多的單詞就是「愛」——由此可知不管是東方或者西方,相親相愛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流和美好願望.這種主流和願望對於我們當今要構建和諧社會顯然有無比可貴的借鑒意義和發揮作用(這方面別人已經有許多論述,在此就從簡).
第二,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養成一種高尚的情操.這種情操很簡單、易於通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不可捉摸的情操,它就是以清貧的生活來度過一生.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是.」按照現在理解的意思是,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樂,顏回是多麼有修養啊!這就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和修養,它不是以豪華生活為背景和目的.它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生存哲學,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都要有一種高尚的情操,要以平淡的生活為樂.孔子還在《論語·雍也》中講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凡是聰明人,以水為樂;凡是仁愛的人,以山為樂.因此,我們以什麼為最好的高風亮節呢?不是在豪華的都市之中,不是住高樓大廈,而是在山水之中有自然之樂趣,它表現出了一種高尚的情操,能安於清貧,過簡單的生活,不是無止境的去追求奢侈的生活.
第三,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養成一種寬廣的胸懷.我們胸懷要寬廣,要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講到:「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孔子認為,作為有道義、有學問的君子來講,要做到胸懷坦盪,有什麼就說什麼,心地平坦寬廣,決不隱蔽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見識短淺的人常常為一些很小的事情感到局促不安,經常為一點蠅頭小利糾纏不清,一年四季鬱郁寡歡沒有笑容,感覺好像有許多忘不掉的煩惱和悲苦.其實,很多為瑣碎小事煩惱的人應該從具體的事務中掙脫出來,擁有愉悅的心境和雍容的氣度就非常和諧樂觀了.
第四,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養成一種正確的富貴觀.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講過:「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孔子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也應該富貴,但前提必須是符合道義.如果這個富貴是不義的,對於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沒有任何意義.他還在《論語·述而》中講:「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孫,寧固!」意思是說,奢侈豪華就顯得驕傲,而太省吃儉用就顯得很寒酸.如果把驕傲與寒酸比較起來,誰是誰非?他說,我寧可寒酸.這種富貴觀,很朴實,很實在.這個觀點,孔子在其他地方也講到,如《論語·述而》中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這里講求一個度,超過了一種度,就有損害或是太奢侈.作為君子要能安於貧窮,能心平氣和就好了.《論語·里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從這話我們可以看出,君子懂得什麼是道義、正義,而小人往往只顧眼前的利益,只曉得賺錢,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也就在這些地方.實際上,君子並不排斥錢財,他只是懂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當然,小人牟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擇手段來牟取錢財,甚至犧牲他人的利益、乃至生命,便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富,但應採取正當手段來獲得財富,而不是採取非法手段獲利.詩聖杜甫有「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的詩句,他並沒有反對富貴,但富貴從什麼地方來,必定從「勤苦」和「刻苦」中來.這些質朴的話語,確實是金玉良言,道出了有史以來該怎樣對待財富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孔子的這些觀點非常深刻,拋棄了十分可惜.孔子還說:「仁者壽,貪者夭」,意思是說,能愛人的人才會長壽,貪婪的人多不長壽.貪官污吏那也只有死得早了!
第五,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養成一種精益求精的思想.也就是說要活到老學到老,一直鑽研到底,把追求學問作為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目標.《論語·述而》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段話是說他的為人,用功便忘記吃飯,快樂便忘記憂愁,不曉得衰老會到來,他的為人如此罷了!我們現在能這樣發憤忘食的人太少了!但與此相反的是很多人退休了還在讀書,還在寫文章,這就是一種追求,也可以叫「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吧!
第六,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養成與人為善、和睦相處、共創大業的團結精神.現在很多單位同事之間彼此鬧得四分五裂、很不團結,關系處得很僵.其實很早孔子在《論語·顏淵》中就講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作為君子,要以文章,以學問會朋友,用朋友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大家在一起,是為了一份事業,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指出來就行了,這樣才能使自己能更好的前進.如果把相親相愛,共創大業的精神落實到每一個單位,每一所學校,仁者愛人的氛圍就能形成,我們的大業也就會飛躍發展——成功!
第七,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形成一種謙虛謹慎、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現在社會上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人在沒有當官的時候,一切與老百姓都是一樣的;一旦為官,眼睛就長到額頭上去了,他眼裡只知往上看,忘掉了謙虛謹慎和兩眼向下的思想態度.孔子在《論語·述而》中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總有一個是我的老師.這也告訴我們做人要懂得謙虛.在當今社會中,我們需要的人就是要能兩眼向下,能關心民眾疾苦的、關心人文、人本的仁者.真正的學問是在民眾之中的,任何時候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即使高官也不能脫離群眾.其實很多一般百姓表現出來的優良品德,是許多當官的根本無法比擬的,因此任何人都還是兩眼向下為好吧!
第八,儒家思想能幫助我們形成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老師對不同的學生,要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說過一句有名的話就是「因材施教」:一個班五、六十個人,他們是不同類型的學生,對於這個龐雜的群體,要根據學生各自特有的興趣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育,爭取讓每個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掘.孔子就把學生分成四類:文學類、哲學類、政治類、語言類,然後根據每個人的喜好施教.有的人喜歡文學(典籍、文獻),比如子夏、子游;有人道德很好,如冉伯牛,就去做類似於現在的政治輔導員工作;有的人會做官,比如冉有,就去學政治;有的對言語感興趣,比如子貢、宰我,就去學語言.孔子還告訴我們,教育要循序漸進,要做到「溫故而知新」.還有就是啟發式教學方法,孔子講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還有就是要啟發學生多聞、多思、多想.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不思考等於白學,只是思考而不善於學習就是很危險的事情.當然,方法是多樣的,老師可以靈活運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九,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樹立一種實事求是的求實學風.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講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實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反對虛妄和浮誇.如果我們用這個觀點來衡量現在的為人處世,就會發現很很多事情沒有做到這一點.現在有很多雜志,什麼《求實》、《求是》、《探索》等等,實際上也就是孔子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現在很多幹部的工作脫離實際,沒有深入一線進行考察和調研,這與事實求是的意旨是背道而馳的.
第十,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崇高的美學思想.孔子在《論語·八佾》中說:「盡美矣,又盡善也』——「盡美矣,未盡善也」,這種美學思想很簡單,就是要大家明白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一件事情可以達到盡美,可以達到盡善,也可以達到盡善盡美.孔子又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好的事情可以助之,壞的事情要及時阻止.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做美的事情少了,做丑的事情多了.要達到「盡善盡美」那就更難了!
第十一,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形成一種重視實踐的思想.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孔子說的意思是若叫我們談學問,滔滔不絕,誰也沒什麼了不起;但說到躬行,在生活中做一個君子,我卻做不到.他實際上是說,書本上的知識和生活有一定差距,書本學問和實踐學問是兩回事.我們應該注重書本知識,但更應該注重把這些知識用於實踐.實際上,現在我國與外國相比,外國的一大優勢就是他們更注重把知識用於實踐,所以,我們現在的社會,缺乏大量的實踐性技術人才.實踐出真知,真正好的知識是從實踐中來的.
第十二,儒家思想在國外影響深遠.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國有兩個,一是孔子,一是屈原.這兩個人對全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在國內,我們卻一度把他們妖魔化了,到處宣揚他們的不是.當然,儒家思想也有不是之處,因為它畢竟是2000多年前的思想,有局限,但更多精華的東西我們不應該把它們隨便丟掉.2004年全世界評選最好的國家和居住地區,不是美國、也不是法國,而是新加坡.新加坡是全世界都嚮往的花園城市,一年四季鮮花遍地、綠草如茵.除了環境優美,待遇好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他們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國教」,人人平等,相親相愛,犯罪率低,是人類最美好的生活聖地,整個社會風氣和諧寧靜.孔子的思想在世界影響很大,不少國家都紛紛建立了孔子學院.比如2004年11月21日下午,韓國漢城江南區的一條繁華街道上,嶄新的「漢城孔子學院」銅牌被掛在一座五層建築的正門口.這是世界范圍內正式掛牌的第一家「孔子學院」.瑞典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成立了歐洲第一家孔子學院,連貧窮的肯亞也成立了孔子學院.他們認為孔子的思想能調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調和富貴與貧賤的關系,使人的關系比較和諧.1988年1月全世界幾十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齊集巴黎,發表宣言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個話是1988年說的,離現在有十多年了,但是它蘊涵的含義卻值得人們永遠深思!深思!

⑷ 儒學文化的現代啟示

導語:儒家文化是古代的正宗思想,到了現代社會它對於現代人又有什麼啟示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的確,長期以來,由於批孔反儒狂風暴雨的洗禮,儒學在政治領域似乎已被完全妖魔化,幾乎被描繪成漆黑一團的東西,甚至一度被貼上“吃人”的標簽。在這種政治氛圍下,有人說儒學是封建意識形態,有人說儒學是封建宗法主義,有人說儒學就是三綱五常、封建禮教,這樣的儒學有用嗎?誠然,我們也認為,封建意識形態不能用,封建宗法主義也不能用,三綱在當代也不能用(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另當別論),但我們要問:儒學等於封建意識形態嗎?儒學果真就是封建宗法主義嗎?儒學就是三綱五常嗎?

回答是否定的。眾所周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儒家學者所共期。儒學自形成之日起,其政治學說就不是專門為某一特定政治制度設計的,也不是為某一個時代設計的,而是“為萬世開太平”而設計的。儒學的政治學說曾一度作為封建意識形態,但不等於封建意識形態;一度曾是封建宗法主義,但不就是封建宗法主義。道理很簡單,從縱向上看,封建社會沒有出現之前,儒學就已存在,而封建社會結束之後,儒學依然存在,儒學未來還會存在,這說明儒學有超越具體封建制度架構之上的普遍原則,因而不會隨著某一政治制度的解體而完結。從橫向上說,儒學已經不只存在於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之外的.港澳台地區、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等,這些地區與國家都是資本主義社會,但儒學與中國大陸一樣活躍,甚至美國也有“波斯頓儒學”,“夏威夷儒學”等等,這些區域既不是封建政體,也不是宗法社會,因而簡單地將儒學歸結為封建意識形態或封建宗法主義,顯然是不正確的!因此儒家的政治原則有萬世之用。儒家的“萬世之用”,不在於其具體執政措施,更不在於具體的政治制度,而是具體政治措施或政治制度背後超越時空的普遍而永恆的政治原則。

首先,儒家學者認為任何政治舉措或政治制度設計都應本於天理,基於人性,合乎人心,順乎民欲。天道運行、天理的顯現是一個漸次展開的過程,因而人類社會走向大公、至正也是逐次展開的過程。天道、天理、天命落實於人即是人性,人性是人有別於動物、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規定,這個本質規定就是仁義。任何政治集團或者說政治人物執政都不能賊仁賊義,即不能引導人背離人性而走向邪惡,而是使人不斷向善的方向努力。任何時代、任何政權、任何政治制度都不能違天理、滅人倫、賊仁害義,由此,我們說儒家的政治原則具有萬世之用。

其次,基於人性本善哲學理念,儒家主張以德治為本,以法治為輔,德法相輔而行,同體而異用。德治的具體表現就是“仁政”與“王道”。仁政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以高度同情心、憐憫心去從事國家管理和行政管理活動。它要求治者必須承認人人都有“貴於己”的“良貴”,“良貴”即天生不可剝奪的人格尊嚴,視一切人為人,而不是沒有感情的“芻狗”。仁政一項重要主張就是“制民之產”,認為人有“恆產”才可能有“恆心”。“恆產”者,固定的資產與有保障的收入之謂也;“恆心”者,平常、正常之心理狀態也。從孔子的“富而後教”,到孟子的“制民之產”,再到荀子的“五疾之養”,儒家學者一再告訴世人,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天。任何統治者都不得“罔民入罪”,陰謀不可,陽謀也不行,“政者,正也,”政治就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對待人民的管理活動。“王道”要求治者德服天下,而不是利誘天下、威服天下,以超強權力鎮壓天下。

德為本,法為輔,德治的功用在於防罪於未然,而法是懲罪於已然。法是社會墮落的“止動力”,而不是社會向上提升的“牽引力”,德治恰恰是這種牽引力,德與法相輔而行,同體異用。

再次,基於人人皆有貴於己者的“良貴”理念,儒家主張以民為本和即民見天。以民為本就是以人為本。儒家的民本主義有如下特點:第一,民心向背是政權存廢的決定力量,民意是政權合法性的法理依據,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第二,民不可敵,任何統治者都不能與民為敵,民眾是不可戰勝的;第三,民眾的意願就是歷史必然趨向,歷史必然趨向可稱之為“天”。“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即民以見天。儒家的民本當然不同於現代政治架構下的民主,但與民主並不沖突,它完全可以成為當代民主的學理支撐。

第四,治權上儒家主張賢能者握治權,倡導精英治國的理念。孔子的選賢與能、舉賢才、“舉直錯諸枉”,到孟子的“唯仁者宜在高位”,儒家主張治者應以德為本,德才兼備。這一思想被荀子予以充分發揮。荀子明確提出了“論德定次,量能授官”(《荀子·君道》)的主張,認為一個合理的政治運作模式和人才選拔機制應當是“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尚賢使能,而等位不遺。”(《荀子·王制》)“尚賢使能”是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種政治制度都應遵守的人才選拔原則,這一原則過去有效,今天依然有效,未來也不能失效;中國人才選拔應當如此,外國的人才選拔也不背離此,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

第五,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儒家嚮往建立一個至公至正、天下一家,四海若一人的人間社會,孔子將這個社會描述為“大同”社會。建立一個至公、至正的大同社會是人類永遠的理想,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追求。

儒學政治理論不是無用之用,而是現實之用。儒家所揭示的是治國、平天下的一般性原則或稱之為普遍性原則,這些原則不為封建時代所限,也不為某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所限,因而不能因儒家的政治理論曾為封建統治者利用過而對儒家的政治主張心存顧慮、忌憚乃至有意迴避。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儒家的一切政治主張都有用,也不是說儒家一切政治主張都可照搬照用。我們主張,對傳統儒家的政治理論的運用應因時而用,因地而用,創造性地“活用”,以傳統儒家政治原則為主體,通過融攝當代世界政治理論的新成果或人類共享的政治資源,完成儒家政治理論新形態建設。

⑸ 儒家思想對處理人際關系的啟示

以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給我們留下了太多人際交往、人際關系方面的思考,當然有精華,也有糟粕,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根據時代特點和實際情況來去偽存真,以更好更准確地指導我們的交往實踐。 其正面導向具體表現如下: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文化始終貫穿著「仁愛」之宗旨,即以人學為其主旨。特別強調了人們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要有仁愛之心、友愛相處。仁之學說,始終以人的生命、理想人格等為思考對象,討論人如何立身處世。所以儒家學者不把個人看作孤立的個人;仁,就是要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心。愛人、忠恕、推己及人,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就是篩選處理人與人關系的一般原則,就是仁的基本精神。
儒家學說之核心是仁,仁的體現在於禮,禮是廣義的人際關系及交往的規范,體現了親情,尊卑、長幼、男女之別,也即三綱之由來。而義忠信則是從不同的側面凸現出儒化的人際關系,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協調。

⑹ 儒家修身思想的啟示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對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啟示
青島大學 | 鄭喜月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以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為核心,以培養「內聖外王」的君子為宗旨。這種理想人格的培養是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們研究先秦儒家的修身思想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當我們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審視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就會發現它所包含的內容和方法也是當今道德教育所倡導的。因此研究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並將其納入到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體系中是很有必要的,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文章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主要內容。先秦儒家以「仁義禮智信」為基本內涵,通過仁者愛人、為仁由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克己慎獨、反省內求;鍥而不舍、自強不息;學思結合、躬行踐履等方法實現「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第二部分通過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現狀的調查結果,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出現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在大學生道德教育中,目標設定過於理想化且缺乏層次性、道德教育內容脫離實際、道德教育方法單一。社會轉型期價值觀的變化、西方文化的影響、對傳統文化的忽視等都是導致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通過分析先秦儒家修身思想指導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創新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對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啟示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構建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標體系、完善道德教育內容、創新道德教育方法以及提高大學生道德自律意識。
機構:
青島大學
領域:
高等教育;
關鍵詞:
修身思想; 道德教育; 啟示;

⑺ 儒家修身思想的啟示

儒家文化是強調「修身」的文化。儒家的「修身」思想底蘊相當深厚,內容十分豐富,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完備的思想理論體系。本文試就儒家的修身思想體系作一些初步探討,以就教於方家同仁。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人性論基礎
儒家修身思想作為一個完善的文化體系,是以人性理論為其立論依據和思想基礎的。儒家關於人性的討論歷史久遠,貫通古今,其人性理論集中在人性善惡、品級及二種人性等問題上。
1.性分善惡。
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在此基礎上對人性的性質進行了釐定,在孟子看來,人性是善的,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性善的本質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孟子從性善論出發,指出人應加強後天修養以使先天的善性得以擴充和發揮。荀子則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是惡的,提出了「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命題。他說:「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先而喪之。用此觀之,然而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荀子雖然認為人性是惡的,但是「可化」。他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待禮義然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根據性惡論,強調人們應該通過後天的道德修養來改變先天的惡性,「化性起偽」。
漢代揚雄從調和孟、荀人性善惡之爭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人之性也,善惡混」的命題。揚雄認為人性之中兼具善惡兩種品性,「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揚雄根據善惡相混說,認為應加強後天的修養,以為善人。進入唐代以後,李翱繼承和發展了其師韓愈的人性理論,提出了性善情惡的觀點。他說:「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苦、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過也。」性是善的根源,情是惡的根源,性無不善,情有善有惡。人之所以有惡乃情所為,情迷亂了性。「情本邪也,妄也,」所以要「忘情」、「復性,」通過後天修養,恢復、擴充人的善性。

⑻ 儒家思想的影響是什麼

儒家思想的影響是: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4、儒家思想的重要社會影響在於它為封建統治階級創造了整套治理國家和社會的理論思想體系,並讓中國的統治階級成功的應用於中國的社會國家治理實踐獲得了封建社會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光輝人類發展社會史

這在全世界范圍內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也是中華民族以前、現在和將來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代表人物:

1、孔子

其一生主要貢獻在於,奠定了教育的基礎,他在政治上採取保守主義,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但在教育上倡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些開明的啟發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對於思想領域的開創性見解間接的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這一文化鼎盛現象的形成。

2、孟子

在母親的教育下,用功讀書,學成以後以孔子的繼承者自任,招收弟子,並且游歷列國,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荀子

是繼孔子、孟子以後最大的儒學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記載於《荀子》一書中,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儒家思想

⑼ 儒家學說的現代啟示

我們知道,儒家文化強調仁、義、禮、智、信、忠、孝、廉。在現代社會中,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指導人們崇尚和平、追求自強、實現自我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思想。進一步發掘儒家文化的精髓體現,對於現今時代有著重要意義。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以心靈的自我修養與自我完善為主要目的。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禮和中庸這三個方面,一直綿延至今。其具體意義如下:

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愛人,就是以“愛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禮就是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對自身社會地位有穩定的道德認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必要,禮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意識。——人們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就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人們普遍認可社會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會地位的道德規范,造反作亂就沒有道德依據。

儒家文化的“禮”

儒學的真諦是仁禮一體。不講究仁,只講究禮,人民就會反抗其統治。不講究禮,只講究仁,人民就會輕慢其統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約束,就會由思想上的無政府狀態引發現實中的'無政府狀態。人類社會是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的,古代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特別嚴重,每個人都必須依賴群體的力量才能生存。因為這個原故,所以每個人都習慣於遵守群體共同的道德規范,而認為群體共性對個性的約束非常合理。但是越到後世,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不斷減弱。因此,反對共性約束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發展起來,所以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就跟著發生相應的變化。

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對於處在社會中的人,我們需要依據人性來進行修養。所以才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可見,儒家不是壓抑人性,而是承認人性、順應人性、以人性為根本的並要根據人性來進行修養,體現了儒學思想的社會性。其實,中庸沒有人讓人進取也沒有讓人不進取,而是告訴人無論強弱、無論進退都應持有的態度。所謂持兩用中,過猶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後,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個外界與內心、形勢與實力的平衡點。

綜上所述,仁、禮、中庸,都有促進和諧的意味,它植根於中國固有的價值系統而又能隨時自我調整,適應了時代和社會的變化。當人們真正認識到儒家文化時,就會為中華民族儒文化之璀璨巨著所嘆服而把儒家的思想精髓傳承下去,使之廣泛的運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實踐中去,更可以在反復的經驗總結中不斷受益。

閱讀全文

與儒家思想文化給我們什麼啟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