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陳古文化是什麼意思

陳古文化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1-15 07:06:31

⑴ 關於中國古代文化

中國古代文化史 作者:陰法魯,許樹安 主編
ISBN:10位〔7301015844〕 13位〔9787301015841〕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11-1
定價:¥20.00 元
[編輯本段]內容提要
本套書是教育部推薦的文科教材。它匯集了三十一個專題,包括了中國哲學史、文學史、通史所不能容納或語焉不詳的內容。它所提供的知識,連接多種學科,左右逢源,是探討中國古代文化所必須研究的問題。本書的三十多個作者,都是國內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如裘錫圭、王世襄、羅哲文、楊泓、孫機、楊曾文等。本套書1993年獲北京大學505中國文化獎,1996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
[編輯本段]目錄
第二十一章 中國古代貨幣制度和貨幣形態和演變
第一節 商品交換和貨幣的起源
第二節 貝幣
第三節 早期的銅鑄幣
第四節 銅幣
第五節 金銀和谷帛貨幣
第六節 鈔幣
第二十二章 中國古代度量衡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測量的起源和度量衡制度的產生
第二節 度量衡制度逐步建立的夏商周時期
第三節 封建社會初期量衡的發展
第四節 「漢承秦制」以及古代度量衡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
第五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度量衡
第六節 隋代的統一和度量衡大小制
第七節 唐宋時期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度量衡單位制的改進
第八節 元明清時期的度量衡
第九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度量衡的改革以及萬國公制的推行
第二十三章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的演變
第一節 西周以前的天文學知識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歷法體系的奠基
第三節 秦漢魏晉時期天文歷法體系的成熟
第四節 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天文歷法體系的完善
第五節 宋元時期天文歷法體系發展的高峰
第六節 明清時期傳統天文歷法的沒落和中西天文學的融合
第二十四章 中國古代農業生產成就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古代先進的農田水利工程和農業生產工具
第三節 科學靈活地掌握農時
第四節 充分利用土地
第五節 選種育種成就
第六節 蠶桑、園藝和畜牧獸醫方面的特殊貢獻
第七節 勸課農桑和古農書
第二十五章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
第一節 別樹一幟的中國數學
第二節 指南針和其他物理學成就
第三節 火葯及煉丹化學
第四節 生物學上的出色成就
第五節 自成體系的中醫葯學
第六節 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和發展
第七節 礦物學和采礦技術成就
第八節 後來居上的冶金技術
第九節 舉世矚目的機械發明
第十節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和古代科學業
第二十六章 中國古代職斷制度的沿革
第二十七章 中國古代的選舉和科舉制度
第二十八章 中國古代的神道觀念和主要宗教
第二十九章 中國古代民間神鬼信仰
第三十章 中國古代的禁忌習俗
第三十一章 中國古代的重要節日
後記
《史記》在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不好說,因為文化包括的范圍太寬,不過在史學和文學方面倒好說,簡單的就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具體的就是,繼承了《左傳》的傳統,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為我們了解和研究漢代以前特別是先秦的歷史及社會提供了依據。文學方面:一部《史記》就是作者司馬遷的一部血淚史,開創了紀傳體的形式,影響了以後的文學,比如戲劇,小說等。
中國古代文化史 (請同學們將下面所列內容結合教材進行記憶)一、 科學技術 1、 天文歷法時間 主要成就春秋 公元前613年,有世界首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歷法形成自己固定的體系,基本確立十九年七閏的原則,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戰國 世界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西漢 漢武帝時制訂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開始以正月為歲首。有世界公認的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東漢 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創制地動儀,可以遙測千里以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歐洲第一台地動儀早1700多年唐朝 僧一行制定《大衍歷》,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在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的長度。元朝 郭守敬製造了十多種天文儀器,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成了《授時歷》,周期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比現行公歷早300年。 2、 醫葯學時間 主要成就戰國 扁鵲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成為中醫傳統的診斷法,被稱為「脈學之宗」。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皇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醫學文獻,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東漢 《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被稱為「醫聖」;華佗製成「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稱為「神醫」。唐朝 唐高宗時編寫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和頒布的葯典;孫思邈的《千金方》在我國醫葯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明朝 ④明朝: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 3、數學:①東漢:出現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②三國:劉徽運用極限理論,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③南朝:祖沖之算出圓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比歐洲早近1000年。他數學專著《綴術》,對數學的發展有傑出貢獻。 4、地理學:①西晉裴秀是傑出地圖學家,著有《禹貢地域圖》,提出了繪制地圖的原則。②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③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是一部地理學巨著,書中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早於歐洲約兩個世紀。 5、物理學:戰國墨子的《墨經》,有杠桿原理和浮力理論的敘述,有聲學和光學的記載。其中有「《墨經》光學八條」。 6、農學及其他科技著作:①北朝:賈思勰著《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②北宋:「中國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的里程碑」。③明朝:徐光啟著《農政全書》介紹了我國傳統農學成就,建立了一個較完整的農學體系。書中還介紹了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和工具。④明朝: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7、四大發明項目 發展情況 造紙術 西漢前期已經有了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所知最早的紙。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其紙被稱為「蔡侯紙」。4世紀起,造紙術傳到朝鮮,後又傳到越南和日本。8世紀傳到中亞,後經阿拉伯人傳到非洲和歐洲。 印刷術 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四個多世紀。活字印刷術向東傳到朝鮮、日本,向西傳到埃及和歐洲。印刷術的發明和改進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指南針 戰國時,人們用磁石制出指示方向的司南,後來人們又用磁針製成指南針。北宋時,指南針應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火 葯 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有了製成火葯的配方。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葯武器。北宋政府在東京設立專門機構,製造火葯和火器。南宋時發明的管形火器「突火槍」,開創了人類作戰史的新階段。13世紀中期,火葯和火器傳到阿拉伯,後來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二、 思想、宗教、史學 1、哲學思想(1)春秋時期:①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核心思想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人際關系。主張「貴賤有序」是其思想中保守部分。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晚年編定和整理《詩經》、《尚書》、《禮》、《易》、《春秋》。孔子的思想後來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儒家文化成為我國傳統文化最主要部分。②老子:道家創始人,有樸素辯證法思想,主張「無為」,反對嚴刑峻法。(2)戰國時期「百家爭鳴」 學派 代表 主張墨家學派 墨子 兼愛、非攻、尚賢。 儒家學派 孟子荀子 主張仁政、「民貴君輕」、「政在得民」、反對「暴民」,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和勞動時間。荀子(荀況),具有唯物思想,主張「制天命而用之」。道家學派 莊子 發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學,認為世界是「我」的主觀產物,反對不公平的社會現象。法家學派 韓非子 主張歷史是發展的,應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主張「以法為本」,「法不阿貴」。(3)西漢:董仲舒對儒學加以發揮,倡導「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4)東漢時期有唯物論者王著有《論衡》,反對天人感應和有鬼論,認為萬物由元氣構成。(5)南朝時有無神論者范縝,著有《神滅論》,提出人的精神和形體是統一的。(6)宋代哲學思想主要是理學。理學的集大成者是朱熹,他認為「理」是第一性的,「氣」是第二性的,主張「存天理,滅人慾」。 ⑺明清:①明清的官方哲學是理學和心學。②明清之際的王夫之:唯物思想家,有唯物思想和樸素辯證法思想,主張用發展觀點看待歷史,在政治上「趨時更新」。 2、宗教 ①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東漢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佛教空前盛行(注意其原因和危害)。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先後兩次滅佛。 ② 道教:它來源於道家思想和民間流行的神仙方術。東漢時道教在我國民間興起,《太平經》是主要經典。東晉葛洪結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蕭梁陶弘景吸收佛教教義和封建等級觀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體系。 3、史學方面:①春秋時,孔子根據魯國的歷史編成《春秋》,是我第一部編年史。②西漢的司馬遷,他的《史記》,以人物傳記為主,敘述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③東漢史學家班固,用紀傳體寫成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敘述西漢一朝的歷史。 三、 文學、藝術 1、文學時間 主要成就春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戰國 ①屈原創造出新的詩歌體裁「楚辭」體;長詩《離騷》②諸子散文:孟子散文以剛柔相濟的辯論見長;莊子散文文字優美,想像豐富,代表作《秋水》、《逍遙游》。兩漢 ①漢賦,著名作者有西漢司馬相如和東漢的班固。②樂府詩,形式樸素,內容豐富。魏晉南北朝 ①三國:以曹操父子為 代表的建安文學。②東晉:陶潛的田園詩,代表作有《歸園田居》、《桃花園詩》。③南北朝:北方民歌慷慨激昂,代表作有《敕勒歌》和《木蘭辭》;南方民歌纏綿婉轉,代表作有《採桑度》。 唐詩 ①初唐詩人陳子昂是唐詩革新的先驅。②盛唐:詩歌成就最大。山水詩人有孟浩然、王維,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③唐詩成就最高的是李白和杜甫。後人稱李白為「詩仙」;杜甫,後人稱他為「詩聖」,稱其詩為「詩史」;④中唐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⑤晚唐詩人杜牧、李商隱,其詠史詩感人至深。 兩宋 ①宋詞: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其詞豪邁奔放。婉約派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其詞風格婉約。②南宋陸游以詩為主。③宋話本是一種世俗文學,適應了的城市發展。元朝 元曲由元雜劇和散曲組成。關漢卿是元朝最優秀的劇作家。明清小說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施耐庵的《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曹雪芹和高鶚的《紅樓夢》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優秀的諷刺小說、蒲松林的《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2、藝術方面時間 主要成就春秋戰國 ①繪畫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②長沙楚國遺址出土的《婦女鳳鳥圖》、《御龍圖》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帛畫。③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鐒賞功宴樂銅壺、湖北隨縣出土編鍾,說明音樂的發展。④青銅器的裝飾由過去的圖案花紋發展為完整畫面。 秦漢 ①秦始皇兵馬俑。②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精美帛畫是漢代藝術的珍品。③漢代的畫像石和畫像磚是了解當時人們 生活的珍貴資料。④東漢末: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魏晉南北朝 ①曹魏的鍾繇,開始把字體由隸書轉化為楷書。②東晉:王羲之被稱為「書聖;,顧愷之是當時最著名的畫家。③南北朝: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隋唐 ①繪畫:山水、花鳥畫成為繪畫的主題,代表人物有隋朝展子虔、唐朝閻立本、吳道子;②書法:初唐三大家為歐陽詢等;盛唐有顏真卿的「顏體」;中晚唐有柳公權的「柳體」;唐朝的草書大家有張旭和懷素等。③石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藝術寶庫之一。 四、 明清時期反封建的民主啟蒙思想 1、產生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封建制度日趨衰落。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張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李贄 我國反封建思想的先驅;他指責儒家經典,否定孔子,揭露道家的虛偽。黃宗羲 批判封建君主專制;提倡「法治」,反對「人治」;提出「工商皆本」。顧炎武 強調「經世致用」,主張把書本知識和實地調查相結合,反對君主專制政治。 王夫之 提出「氣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觀點;認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主張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歷史,提出「趨時更新」的革新思想。 五、 幾個重要的理論問題 1、各朝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①經濟的發展,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②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尤其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③文化教育比較發達;④統治者的重視;⑤統治者對外來宗教採取「兼容並包」,促進了我國文化的豐富多彩;⑥國家統一和民族觸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發展;⑦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為後代科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2、古代科技未能形成近代科學的原因(或明清時期落後於世界的原因): ①自給自足和簡單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封建自然經濟對生產力發展水平要求不高;②封建剝削制度和統治者長期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導致農民貧困和國內市場的狹窄,使科技發展缺乏強大的物質基礎和推動力;③明清的閉關政策隔絕了中外文化交流;④八股取士、文字獄等文化專制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⑤「學而仕則優」的「官本位」價值取向造成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 3、政治、經濟與文化的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生產方式決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初唐與盛唐政治的清明與經濟的繁盛反映在意識形態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燦爛;明清時期政治上的衰落與經濟上資本主義的萌芽的產生反映在意識形態方面便有反對君主專制的民主思想的產生。 4、我們對繼承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態度:對中國古代文化遺產,我們應採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反對對傳統文化的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態度。

我回答的問題最完整,選我吧~

⑵ 古文化都是什麼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 京口--鎮江 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 臨安、錢塘--杭州 姑蘇、吳郡--蘇州 淮上、江都、維揚--揚州 會稽--紹興 長安--西安 奉天--沈陽 直沽--天津) 6.五嶽(東岳泰山 西嶽華山 中嶽嵩山 南嶽衡山 北嶽恆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盆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古代節日及有關習俗 元旦 正月初一,亦稱元日,有祭神貼桃符的習俗。相傳東海度朔山大桃樹下有神荼、郁壘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畫二神像,懸掛在門口來驅鬼。五代開始在符上寫聯語,後來演變成春聯。王安石有《元日》詩:"千門萬戶瞳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稱元宵、元夕、元夜。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 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後,秋社在秋分前後。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准備酒肉祭神,然後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有時是一百零六天。相傳起源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綿上之山隱居,晉文公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樹而死。晉文公便下令這一天禁火寒食,以後演變為寒食節。每逢寒食節,人們要禁火三日。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主要是踏青和掃墓。杜牧有《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上巳 原定於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遊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後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們爭渡去救屈原,後來演變成劃龍舟的傳統。人們還投粽子到江里,以保護屈原的遺體,又有了吃粽子的傳統。唐以後端午成為大節日,朝廷有賞賜。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七夕 七月七日。民間傳說此日夜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婦女們結綵樓,陳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時秋高氣爽,月光最美,為賞月佳節。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韋庄《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重陽 九月初九。又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稱為重陽。古人認為此日帶茱萸囊登山飲菊花酒可以免禍,於是便有了這一天登高飲酒的習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臘日 臘是祭祀名,歲末祭眾神叫臘(所以十二月叫臘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臘日,村人擊細腰鼓,作金剛力士來驅逐瘟疫。杜甫有《臘日》詩:"臘日年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除夕 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⑶ 古是是什麼意思

古代

⑷ 什麼是文化

大哉此問

1.<論語別裁> 南懷瑾
內外兼修之謂美

下面一節,講到文質之辯。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

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太羊之鞟?

棘子成是衛國的大夫,也是所謂當權派的人物。他的理論,認為一個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識,學習文化思想呢?子貢反對這個意見。他說,非常抱歉,可惜你這個見解不對,你對於「君子」所下的定義不對。「駟不及舌」,「駟」就是四匹馬駕的車子,當時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這樣快的車子,還不及舌頭。用現代觀念來講,就是文化宣傳和思想傳播的重要,它的影響力遠大而且快速。所以不能隨便講話,影響後果太大。

子貢又說,文化思想的修養與人的資質,本來就是一個東西。(古人的解釋:「質者直也。」猶如一條直線,很純潔樸素的,就是本質。)文化思想的保留及傳達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與質」同樣的重要。「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剛從獸類身上剝下來,還沒有經過加工精製,帶有毛的皮叫作「鞟」。他說,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在本質上都同樣是獸皮,沒有兩樣。但表面上的花紋有好看與不好看的分別。這里是子貢強調文與質有同等的價值,也就是在上論中孔子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發揮。

講到這里,如繼續引伸,可以從歷史文化與個人兩方面來看。

先從歷史文化方面來說,世界各國的歷史發展都有一個通例:凡是有高度文化的國家,它的文與質雙方面都是並重的。如果偏向於文,這一個國家一定要發生問題。我們知道,過去世界各民族搞哲學思想,最有興趣,最有成就的,要算是印度和希臘。

印度人自上古以來哲學思想就很發達,因此形成了佛教思想。印度的氣候不比中國,在南印度到中印度一帶,天氣很熱,生活簡單,一年四季都只穿一件衣服就夠了。我們過去講「天衣無縫」,這個「天」原來的意思就是「天竺」。漢代翻譯的音與現在不同,唐以後翻成「印度」。當時印度衣服的大概式樣,現在到泰國邊境還看得見,就是一塊布,身上一圍,就是「天衣」。不需要像我們的一樣用針線縫起來,當然無縫。更熱的地方甚至可以不穿。肚子餓了,香蕉等野生水果,什麼都可以吃。吃飽了以後躺下睡覺,醒來以後坐在那裡靜靜地尋思,想些神秘難解的問題。所以印度哲學的發展,受地理因素的影響很大。

希臘的哲學思想,也很發達。我們講到文化史時,心目中對希臘這個地方,充滿景仰之心。如果到了那裡一看,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一個比較苦寒的地方。這種苦寒的地方,人生的問題也多,譬如一個人遭遇了困難,會想到自己為什麼這樣命苦?再想命苦是什麼原因?這樣慢慢想下去,哲學問題就出來了。

這兩個地方,哲學思想那麼高,他們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個富強的大國?那就是文質不相稱的必然現象。我們再看西方的文化,像羅馬,無論雕刻、建築等等都很高明,但是它的文化在文學境界、藝術境界到達了最高峰的時候,就開始衰落了。這差不多是世界文化發展史上,一個必然的道理。只有我們中華民族的國家、民族、文化、政治、歷史是一體的、整體的。全世界也只有我們中國是如此。這就要注意,文化歷史與國家民族的關系有如此深厚。只有中國不受這個影響。

歷代興衰的趨勢

回轉來看中國每一個朝代文與質的問題。我們提過夏尚質,殷尚忠,周尚文,這三代各有不同。夏禹時代開始建立一個大的農業國家,一切都是質直的、樸素的。到了殷朝的時候,人還是很老實,但是宗教色采比較濃厚。我們文化整體的建立、完成在周代,因為周尚文。但是周朝的文化,仍是根據夏商文化損益而成,是文化傳統的總匯。

後來歷史的演變,一代一代看得很清楚。

秦紀太短,等於是戰國時代的餘波,不去談它。到了漢朝的建立,四百年劉家政權,早期也非常質朴,慢慢國家社會安定了,文風就開始興盛了。到東漢時文風特別盛,歷史的趨勢也走下坡路了。

漢以後是魏晉南北朝,我們知道魏晉以曹操、司馬懿為宗祖。如果說到文學的境界與質作比較:魏晉的文風,包括了哲學思想,實在是了不起。第一個了不起的人就是曹操,他們父子三人在文學發展史上貢獻非常大,的確是第一流的文人,所以影響整個魏晉時代的文風都很盛,但缺乏尚忠的質朴。一直到了南北朝,這幾百年都很亂,不是沒有文,而是沒有質朴的氣息。

後來唐代統一了天下,他們李家的血統中,有西北邊陲民族的血液,所以唐代開國之初,文風也好,政治風氣也好,社會風氣也好,非常其實。我們今天講中國文化的詩,都推崇唐詩為代表,別代的詩雖然都很好,為什麼不足以代表,而推崇到唐詩?說起來好像唐詩沒有什麼了不起,不外歌頌月亮好,花開得好,風吹得舒服,風花雪月而已。可是唐代的詩,詠頌風花雪月,就是有那股質朴的美。到了中唐和晚唐時期,文風越來越盛,而民族的質朴、粗野與宏偉的氣魄衰落了,沒有了。

經歷了五代,到了宋趙匡胤統一中國,一開始文風非常發達。講文學、講學問,誰提倡的?就是趙匡胤他倆兄弟。在馬上二十年,手不釋卷,一邊打仗,還愛讀書。乃至於帶部隊去前方打仗的時候,後面幾十匹馬跟著馱的也是書。我們讀歷史讀到這里,問題就來了。我們看到有宋立國的天子,是軍事家而兼文人,以致宋代的統一,只統一了一半,北方幽燕十六州根本就沒有統一過。因為趙匡胤是軍人,上過戰場,打過仗,曉得戰爭的可怕。同時他又是愛好讀書的學者,不願意打仗。再者,也覺得沒有把握。所以宋代一開國,等於是半個中國。而宋代的文風非常盛,開國的氣魄則始終不像漢、唐那樣壯觀。

再下來,元朝不必談了,八十年匆匆而過。到了明朝三百多年來繼承宋朝的文學,學術的氣勢、格局就不大。我們要注意,在元朝以前的西方人,哪裡知道有今天,那時他們根本還落後得很。所以當時在中國做過官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回去寫了一篇游記,報道中國的文化。歐洲人看了根本還不相信,認為世界上哪裡有這樣美麗的天堂。到了明朝中葉以後,西方文化才抬頭,所謂西方文藝復興,就是這個階段。

至於清朝,我們推開民族問題不談,在前一百五十年中,的確是文與質都很可觀的。從這些歷史上看,我們了解了一個國家民族的建立,文質兩方面萬萬不能有所偏廢。

再回到現代,今日整個世界,危機很重。而且還不是政治、軍事這些因素,乃是沒有文化了。尤其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整個世界,經濟失調,又導致文化衰亂,這是很嚴重的。目前世界各國,經濟上都有赤字,只有德國例外。研究結果,二十多年來,世界各國,受了凱因斯經濟學理論——「消費刺激生產」的影響,大家吃虧很大,像英國人連糖都吃不起了。一種思想,一種學說,對世界人類社會的影響,就有這樣嚴重。美國這幾年來所以通貨如此膨脹,就是一直運用凱因斯經濟思想的結果。現在曉得後果不佳,已經沒有辦法了,短時間之內無法糾正。德國之所以能立於不敗,就是經濟恐慌後沒有死守凱因斯的經濟理論,而用古典的經濟思想,也就是中國人的「省吃儉用,量入為出」的思想。很簡單,「生之者眾,用之者寡。」自然經濟穩固。證明用古老的思想對了,這就是時代的考驗,這都是學說文化,我們不要把它分割,認為這是經濟學,與孔孟之學有什麼相干?總之,文化是整體的。

繼絕傳薪

由此引伸出來,我們看到,國家民族的興衰,端賴於文質的均衡發展。現在我們文化的危機當然很嚴重,以後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下一代,如何在繼絕存亡之間,去挑起文化傳統的責任來。現在的年輕學生,學位很容易拿到,學士、碩士、博士那麼多。老實講,我是很擔心!很憂慮!學位盡管拿,是否確實能挑擔子,卻是個問題。對於文化的存亡繼絕,要青年們將這個火把點下去,火種留下去,最怕青年們沒有這個本事,目前就有這樣一個危機,這是講大的方面。

書畫琴棋詩酒花

講小的方面,個人文與質的關系。

有些人有天才,本質很好,可惜學識不夠,乃至於寫一封信也寫不好。在前一輩的朋友當中,我發現很多人了不起。民國建立以後,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各方面有許多人都了不起。講才具也很大,對社會國家蠻有貢獻,文字雖然差點,可是也沒有關系,他有氣魄、有修養。

另一些人文章作得好,書讀得好,諸如文人、學者之流。我朋友中學者、文人也很多,但我不大敢和他們多討論,有時候覺得他們不通人情世故,令人啼笑皆非。反不如有些人,學問並不高,文學也不懂,但是非常了不起,他們很聰明,一點就透,這是「質」。

再說學問好的文人,不一定本質是好的。舉個前輩刻薄的例子,像舒位罵陳眉公的一首詩,一看就知道了,這首詩說:「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功名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誇。獺祭詩書稱著作,蠅營鍾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陳眉公是明末清初的一個名士,也就是所謂才子、文人。文章寫得好,社會上下,乃至朝廷宰相,各階層對他印象都很好。可是有人寫詩專門罵他:「裝點山林大架子」,所謂裝點山林是裝成不想出來做官,政府大員請他出來做官,他不幹。真正的原因是嫌官太小了不願做,擺大架子,口頭上是優游山林,對功名富貴沒有興趣。「附庸風雅小名家」,會寫字、會吟詩,文學方面樣樣會,附庸風雅的事,還有點小名氣。「功名捷徑無心走」,朝廷請他出來做官都不要做,真的不要嗎?想得很!「處士虛聲盡力誇」,處士就是隱士,他自己在那裡拚命吹牛,要做隱士。「獺祭詩書稱著作」,獺是一種專門吃魚的水陸兩棲動物,有點像貓的樣子。它抓到魚不會馬上吃,先放在地上玩弄,而且一條一條擺得很整齊,它在魚旁邊走來走去玩弄,看起來好像是在對魚祭拜,所以稱作「獺祭」,它玩弄夠了再把魚吃下去。這里的借喻,是說一個人寫詩做文章,由這里抄幾句,那裡抄幾句然後組合一下,整齊地編排在一起,就說是自己的著作了。罵他抄襲別人的文章據為己有。「蠅營鍾鼎潤煙霞」,這是說他愛好古董,希望人家送他,想辦法去搜羅。「蠅營」,是像蒼蠅逐臭一樣去鑽營,人家家裡唐伯虎的畫,趙松雪的字等等,想辦法弄來,收藏據有。「翩然一隻雲中鶴」,這是形容他的生活方式,看看多美!「翩然」,自由自在的,功名富貴都不要,很清高,飛翔在高空中的白鶴一樣。「飛去飛來宰相衙」,這完了!當時的宰相很喜歡他,既然是那麼清高的雲中鶴,又在宰相家飛來飛去,所為何事?可見所謂當處士,不想功名富貴等等都是假的。所謂文章學問都是為了功名富貴,如此而已!

這一首詩,就表明了一個人對於文與質修養的重要。人不能沒有學問,不能沒有知識,僅為了學問而鑽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麼用?像這樣的學問,我們不大贊成。文才好是好,知識是了不起,但是請他出來做事沒有不亂的,這就是文好質不好的弊病。一定要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這個道理。

2.
近年來,在海峽兩岸以及海外的中國人社會有一種說法:當代人不讀南懷瑾,就不知道何為中國文化。

台灣--魏承思:《南懷瑾全集》前言
時間:2004-10-06
近年來,在海峽兩岸以及海外的中國人社會有一種說法:當代人不讀南懷瑾,就不知道何為中國文化。

南懷瑾何許人也?有人稱他為國學大師、易學大師,有人稱他為佛學大師、禪宗大師、密宗上師,也有人稱他為當代道家或現代隱士。這些稱謂似是而非,因為每一種說法都只涉及了懷師學問人生的一個側面,而猶未識其詳。

南懷瑾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他是浙江樂清人,1918年生於一個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幼承庭訓,少即廣泛涉獵經史子集,禮義具備,詩文皆精,以神童名聞鄉里,並習各門派武術,畢業於浙江國術館。年稍長離家,求學於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後轉赴成都中央軍校,畢業於研究班第十期。抗日軍興,懷師遂投筆從戎,躍馬西南,屯墾戍邊,任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兼自衛團總指揮,旋返中央軍校任政治教官。懷師早年曾鑽研道家學術,此時發心學佛,遂離軍校,遁跡峨嵋山大坪寺閉關三年,遍閱大藏經三藏十二部。出關下山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1947年,懷師深入康藏地區參訪密宗上師。後經白教貢噶上師及黃教、紅教、花教上師陸續印證為密宗上師。1949年到台灣後,懷師一面在家設帳授徒,講授中國傳統經典;一面擔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等校教授。同時,先後創立「東西文化精華協會」、「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書院」等文化機構。1985年,懷師離台赴美客居,直至1988年到香港定居。在此期間,先後創辦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和香港國際文化基金會等文化教育機構。

懷師自1955年出版第一本著作《禪海蠡測》以來,迄今為止已出版各種撰述三十餘種,並譯成英、法、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韓國、羅馬尼亞等8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通。懷師教學數十年,門生弟子無數,並曾到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各國講學,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尚設有南懷瑾學院。近年來,懷師更在世界各地華人社會推廣兒童誦讀東西方經典的文化運動。懷師的學問兼及儒、佛、道三家,在精研中國文化之外,並攝入西方文明的精華。因此,很難說懷師的學問究竟是偏於儒家、佛家,還是道家。准確地說,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然而,近代中國在經濟、科技和軍事等許多方面都落後於西方國家,遭受西方列強的欺負和侵略。一些知識分子尋找中國貧窮落後的原因,結果把賬算到了傳統文化頭上。他們以為是舊的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學說禁錮了中國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五四」前後的一班人,為了使中國走向現代化,提出打倒「孔家店」,推翻舊文化的口號。可是他們分不清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甚麼是經過幾千年考驗積累起來的精華,甚麼是後人穿鑿附會、肆意曲解,加進去的糟粕,結果把精華與糟粕一起拋棄。舊文化被拋棄了,新的中國文化是甚麼卻沒有人知道。胡適等人更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民族,像個乞丐一樣,向西方討文化的飯吃。他們就這樣把文化傳統攔腰砍斷,致使近百年來的中國文化傳統不絕如縷、命如懸絲。

懷師從青年時代起就一心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半個多世紀以來,從大陸到台灣,從美國到香港,漂泊天涯,四海為家,但一直苦心孤詣地在為重建中國文化奔走、呼號。無論是在著作中、講堂上,還是在與學生或友人的言談中,懷師都表達了對民族文化發展命運的深切關懷。他常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這就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凝聚力,始終像一盤散沙。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創造力,只會跟在外國人屁股後面模仿。沒有自己的文化,一個民族就不會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甚麼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呢?懷師說:中國在秦漢以前,儒、墨、道三家幾乎涵蓋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六朝以後,換了一家,儒、佛、道三家成為文化主流。因此,一個人必須深入儒、佛、道三家的學問,由博返約,融會貫通,才能掌握中國文化的精義。如今的學者所受的都是西式教育,大多將人類文化知識分門別類,成為專攻一門的專家。因此,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往往是支離破碎的。由於特殊的人生經歷和治學門徑,使懷師不同於一般學者,而能出入於儒、佛、道之間。可以說,沒有懷師這樣的學養,實在很難擔負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

歷年來,海峽兩岸陸續出版了南懷瑾先生的許多著作,但一般讀者很難有機會系統地研讀他的全部著作,於是往往從本身所接觸到的部分去給懷師定位,而有儒家、佛家、道家大師等不同的說法。這就像《大寶積經》所言:「眾盲摸象,各執一端」:摸到象腿的說大象像一根圓柱,摸到象耳朵的說大象像一把蒲扇,摸到象尾巴的說大象像一條繩子,誰都說不清楚大象的本來面目。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懷師學問人生的全貌,我們決定編輯出版這部《南懷瑾全集》。

全集包括了懷師迄今為止所著的29種著作,以及與懷師有關的附集4種。這些著作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儒家、佛家、道家和文史詩詞。當然這不是嚴格的分類,因為懷師的著作大多是觸類旁通的,有時以佛入孔,以老入禪;有時以禪入老,以孔入佛;有時以孔入佛老;有時以佛老入孔;有時孔老佛俱入而俱不入;有時孔老佛俱不入而俱入。所謂四大類的分法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而已。

第一類是儒學著作。誠如懷師所言:中國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主流,以儒家「四書」、「五經」為中心。「五經」指《詩》、《書》、《禮》、《易》和《春秋》,乃是中國上古文化傳統的總匯。「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是專屬於孔孟之道的學術思想。「四書」到兩宋以後逐漸盛行而取代「五經」的地位。懷師對「四書」、「五經」的研究不但深入堂奧,而且每每有獨特的見解。收錄在全集里的這方面著作有《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孟子旁通》、《易經雜說》和《易經系傳別講》5種,都是懷師歷年給學生授業解惑的講稿。

《論語》是記載孔子生平講學以及孔門弟子言行的一部書。誠如懷師所說:「我們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首先必須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講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學術。要講孔子的思想學術,必須先要了解《論語》。」《論語》20篇像語錄一樣,用簡潔的文字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名言懿行。自唐以後,歷代名儒都認為《論語》的章節是隨便編列的,沒有內在邏輯。經過他們的圈點、注釋,《論語》變成了死板的教條。誰也不敢跳出這傳統的范圍,墨守成規,沿習成風。懷師的《論語別裁》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擺脫千餘年章句訓詁的范圍,將歷代所講的錯誤義理一一辨析清楚,重新確定含義,回復了《論語》的本來面貌。他指出:《論語》其實是經過弟子們悉心編排的。每篇都條理井然,脈絡一貫,而全書20篇的編排也是首尾呼應的,等於一篇天衣無縫的好文章。懷師以獨特見解,點化出《論語》本身活潑的生命,使現代中國人能以現代的生活經驗來了解《論語》真正的內在思想。

《孟子》是紀錄孔子思想繼承人——孟子言行的一部書。孟子是戰國時代人。他將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道德、政治學說發揚光大,因而有「亞聖」之稱。《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有11篇,現存7篇,相傳另有外篇4,已佚。懷師的《孟子旁通》採取與歷代名儒註疏《孟子》截然不同的方法,從孟子所處時代的社會環境入手,聯繫上下五千年來的歷史人事,探究為什麼孟子學說會從古到今而顛撲不破。點明孟子始終為人倫正義、為傳統道德政治而奔走呼號,絕對不受時代環境影響而有絲毫改變。他身體力行的正是自己所提倡的存心濟世精神。

《大學》本是《禮記》中的篇章。自宋朝朱熹的《大學》章句本流行後,長久以來被作為考取功名的敲門磚,原本反而逐漸不再為人所知。懷師認為,《大學》的思想源自《易經·乾卦·文言》,是古代中原文化的代表作,自有其理路脈絡,對朱熹篡改原文大不以為然。因此,懷師講述《大學》採用原本。《原本大學微言》對於「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以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修養次第及致用之學,都講得很詳盡透徹。懷師在書中指明:《大學》的總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圍繞這個總綱,闡明內明與外用環環相扣的密切關系。自「格物」至「正心」屬內明之學,如果內明修養達到明德的境界,並由此外用於齊家、治國、平天下,就須從修身做起。修身是內明與外用之間的重大關鍵。二千年來隱晦不彰的原本《大學》精義經懷師講解而燦爛大白,提供現代人作為修身處世的指南。

《易經》為五經之首,是儒道乃至諸子百家學術思想共同的來源,也是中華文化的根本思想。要真正認識中華文化,不可不了解《易經》。然而,易理艱深,讀者每視為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門而入。懷師的《易經雜說》從「變易、簡易、不易」和「理、象、數」這些基本法則入手,將《易經》知識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把有志學易者引入門徑。《易經系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懷師在另一部易學講稿《易經系傳別講》中,不僅對《易經》有更精闢的講述,也透過對《易經系傳》的分析,深入探明孔孟思想、儒家學說的文化源頭。內容涉及自然哲理、人文精神、政治藝術以及身心修養之道。

懷師的儒學著作有5個鮮明的特點:一是以經解經。也就是將唐宋以後的批註推開,依靠熟讀原文來理解儒家經典。因為在這些經典中,前文的意思往往在後面的語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釋。只要前後篇章,貫而通之,就自然能理解經典作者原來的思想。《論語別裁》的寫法基本上就是運用了這種以經解經的方式。

二是經史合參。也就是將儒家經典與相關的歷史記載對照、比較、融會,來參究經典作者當時所表達的思想。如《論語別裁》以《論語》與春秋時代的史跡相融會,看到當時社會、政治的混亂面貌,以見孔子所開創和確立的文化精神之偉大。《孟子旁通》以《孟子》7篇本經結合戰國時代相關歷史資料,來說明孟子存心濟世的精神所在。

三是旁徵博引。懷師幾乎在每一種著作中都以其淵博的知識,包羅諸子百家思想精華,融會中外古今學說於一爐,且往往能觸類旁通,解答令歷來名儒卻步的難題。例如,《大學》中提及的「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修證層次,是先秦時期中國傳統文化中教化學養的特色,也是儒家心傳的修養功夫。雖然這「七證」對後世影響甚巨,但《大學》中並未具體說明如何實踐。宋明以來的理學家囿於門戶之見,而無法疏解清楚。懷師在《大學微言》中借用佛道兩家學術來闡明「七證」功夫,因而超越前人的見解。

四是深入淺出。懷師講課寫書都喜歡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明白易懂,態度平易近人,語言機智幽默。例如,以往《易經》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玄妙、莫測高深的感覺。懷師的兩本易學著作則以獨特的妙悟勝解,把高深的易理說得人人能懂。通過懷師的講解,讀者會發現《易經》其實是一門很平易的學問。

五是貫通古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懷師儒學著作的最大特點。在他看來「四書」、「五經」都有超越時空的價值,但理解這些經典不能泥古不化,而要結合時代的變遷。在《論語別裁》和《大學微言》中,懷師不但每每聯系今人今事幫助讀者理解經典作者思想,而且經常比照現代世界文化潮流,指明自己民族、國家今後應該要走的路線和方向。因此,懷師的著作填平了古今文化隔閡的溝壑,成為當代中國人了解傳統文化的橋梁。

全集的第二類是佛學著作。這部分著作所佔數量最多,包括《禪海蠡測》等17種。佛教是對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統總結和重大變革。它在漢代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國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接觸,經歷了一個由沖突到融合的過程,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六朝以來的中國文化已是儒、佛、道三家匯合而成的文化形態了。因此,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對佛教的研究。

佛教在今天這個世界仍有其重要的存在價值。在當前這個時代,全人類都以現代化為社會目標。現代化雖帶來了物質進步,但也造成了社會病態。現代化的基調是理性化,理性主義獲得最有力的表現是科學和技術。根源於科學的技術實際上塑造了現代世界的性格。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稱這種現代理性為「工具理性」,因為它只涉及達致具體目標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卻根本無視生命的價值問題。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當代代表赫勃瑪斯指出:「工具理性之高揚,導致科技意識之橫決,已造成生命世界的殖民化。」在當今世界,人為追逐物質財富而忙碌,自己則迷失在忙碌之中。人們逐漸把自己異化成物,生命成為物的附屬品。人們與自然疏離,與社會疏離,與家庭疏離,也與自己疏離,割斷了與精神家園的古老聯系。人們在表面上仍舊把幸福、成功或創造視作生活的目標,但實際上已沒有目標。人們愈益被空虛、焦慮、煩躁、寂寞、孤獨和絕望所煎熬,產生一種被美國社會學家彼德·勃格稱為「心靈的飄泊」的感覺。因此,如何安頓人的心靈,對完美人生來說已越來越重要。

此時,人們猛回頭才重新發現宗教對人生的意義。宗教,唯有宗教才可以滿足人類超越自我,追求永恆、圓滿、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理需求。這是一切宗教共同具備的功能。因此,人的宗教精神可能改變自己的存在形式,但它是不會消失的。西方基督宗教主張依靠上帝的拯救,實現這種超越。但「上帝萬能」觀念在現代理性精神沖擊下已經崩潰。人們不再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甚麼都能做,甚麼都可以做。用尼採的話說,就是「上帝死了」。人們可以放棄上帝這個「拯救者」的幻象,卻不能沒有宗教精神,放棄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佛教沒有這個「拯救者」概念的拖累。它教人自尊自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因此,佛教能夠擔負起安頓人心、提升人生價值的使命。這就是今天佛教由東向西,逐漸在全球廣泛傳播的根本原因。

懷師的17種佛學著作,大致可分成佛經釋義、禪學、佛法修證等三部分。佛經釋義包括《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圓覺經略說》、《金剛經說甚麼》和《葯師經的濟世觀》5種。由於以往流傳的漢文佛經大多是唐代以前所譯,文辭古奧,語意晦澀。何況時歷千載,理解闡釋,古今完全異趨。因此,一般讀者

⑸ 陳的古義

關於陳字
來源:國家數字文化網
陳字,在先秦以前的寫法很多。(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陳曼盙》、《陳侯午敦》、《子禾子釜》、《陳尊》等)。這可以從陳字本身得到闡釋。陳字和陣字,古時候是一個字,音義可通。「陳,列也。」(《廣雅·釋詁》)陳字在古時候不僅可寫作陣還可寫作墜,陳與古字陳歲也相通。「陳(卜夕),列出。從(卜夕),陳聲。俗字作陣」(《說文解字》)。屈原的《離騷》里就有「就重華而陳夕詞」這樣的詩句。這裡面的「陳(卜夕)」即是陳。此外,陳也與古甸字同音通義。「維禹甸之」
(《詩經·大雅·韓奕》),此中「甸」就與陳字同義。
陳字有九種含義,有—種就是戰陣的意思。因為在古代,陳、陣是一個字,可以通用。盡管如此,陳姓祖先從未把自己的姓氏寫作陣。
《辭源》對陣字也有幾種解釋:
①本作「陳」,也就是說,陣的本來字是陳字,陣字是從陳字演化而來的;
②軍伍行列稱陣;
③陣法,指作戰時部隊的戰斗隊形;
④量詞。如古詩中有「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的句子。
除去第四種解釋,其他三種都與作戰有關。
根據金文的解釋,陳字左邊的「阝」是旌旗的形狀,右邊的「東」字是戰車車輪,上面載著戈矛,下面則是土字的會意。盡管陳字在古時候與上面這些字相通,陳姓的陳字幾千年來卻一直未曾改變過。我們的祖先從來沒有把陳姓寫為陣姓或是甸姓。
綜合起來看,整個陳字的含義,是把戰車擺在國土邊界上保衛土地。看到陳字,就想起陣字,陣陳兩字同音,陣字是舊中國車輪滾動的聲音,而戰車是黃帝發明的,黃帝之所以稱作軒轅氏,就因為與戰車有關,因此軒轅二字均從車字偏旁。
陳字的讀法,上古音屬定母,真部,《廣韻》直珍切。澄母,真韻,開口,三等,平聲,在臻攝。是高輪車行駛的響聲。在宋以前「陳」音一直是高輪車的響聲,宋代以後,讀法才逐漸發生變化,與「塵」同音。「陳」的現代讀法與古音相差甚遠。值得注意的是,陳字的古音讀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的閩南話和廣東的潮汕話里。

⑹ 數千年的中國古文化有什麼意義

1、傳統文化是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她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的具體標志,是矗立於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別是在中國歷史上一些名副其實的不朽之作,世代相傳,百讀不厭,而且其智慧之火將永不會熄滅,照耀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珍惜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維護中華民族的文化尊嚴,搶救保護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樹立尊重傳統文化的理念,不僅要自覺從書本上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還要懂得中華傳統民俗、習慣,既要懂得民族的現實,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歷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實質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說到底,只有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中華民族的發展。只有不斷強化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華民族的資源得到更為充分和有效的發揮與利用,才能使中華民族在地球村中發出更為響亮的聲音,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傳統文化是構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礎
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多與王朝政治或社會理想相關聯。一部陳舊老書,一部古代文學經典,披散著歷史的灰塵,脫落於現代社會,特別是易中天、於丹等當代大家以古人聖賢道理為原料,深人淺出地將中國歷史文化與現實社會及其生活緊密結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並給大眾生活中遇到的一個個鮮活的實際問題以啟示,而且能與實際生活中為人處事的經驗總結相驗證,也能給受過創傷者的心靈以撫慰,提升著人們的思想道德品位,開闊著人們的眼界與胸懷,在診譯和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中發揮了構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3、傳統文化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精神資源
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而文化軟實力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因素,並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一個民族的復興,必須有文化的復興作支撐。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而繁榮興盛中華文化,必然以提升中國軟實力為根本途徑。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基礎和「血脈」,在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吸收消化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歷經世代傳承,形成符合時代特點的中華文化,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首要資源和重要基礎。充分發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與時代特徵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適應,與人民的生活和國家的行為相聯系,實現傳統文化現代化的轉換,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提升綜合國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
4、傳統文化是建設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條件
縱觀中國古代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從政治思想到倫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學都形成了一整套人們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所必須格守的准則,影響著世世代代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儀表,並對中華民族的人格追求產生過重大影響,特別是儒家的修身理論在中國思想文化史、教育史上有著十分突出的地位,是造就中華禮儀之幫、文明古國美譽的重要條件。儒家文化中的「學而知之」、「自強不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系列思想和精神主張,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激勵著古往今來進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奮勇前進。也正是胸懷天下、自強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國人民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推動了社會的不斷發展,而且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現代社會文明的今天,其現實意義仍不可忽視,更需要在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之上,充分發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豐富現代德育理論,弘揚優秀傳統,不斷推陳出新,實現中國的持續昌盛。在日益興旺發達的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無疑是為實現和平掘起、發達文明提供支撐的基本條件。

⑺ 為什麼古文物叫古董而不是古陳,古何之類

古董,是人們所珍愛的古代器物。在這上面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信息,古代社會的信息,而這一信息是其它任何器物所不能夠取代的。
古董因為可以把玩,所以人們又稱古董為『古玩』。
古董,多少年來就這樣一直叫下來,這是大家習慣的叫法。

⑻ 中國古文化包括哪些誰能具體回答一些。

下載的這里有
《中國古文化常識歸納總結》下載http://www.mydown.com/tests/246/246627.html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 京口--鎮江 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 臨安、錢塘--杭州 姑蘇、吳郡--蘇州 淮上、江都、維揚--揚州 會稽--紹興 長安--西安 奉天--沈陽 直沽--天津)

��6.五嶽(東岳泰山 西嶽華山 中嶽嵩山 南嶽衡山 北嶽恆山)

��地 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 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 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盆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古代節日及有關習俗

��元旦

��正月初一,亦稱元日,有祭神貼桃符的習俗。相傳東海度朔山大桃樹下有神荼、郁壘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畫二神像,懸掛在門口來驅鬼。五代開始在符上寫聯語,後來演變成春聯。王安石有《元日》詩:"千門萬戶瞳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稱元宵、元夕、元夜。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

��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後,秋社在秋分前後。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准備酒肉祭神,然後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有時是一百零六天。相傳起源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綿上之山隱居,晉文公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樹而死。晉文公便下令這一天禁火寒食,以後演變為寒食節。每逢寒食節,人們要禁火三日。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主要是踏青和掃墓。杜牧有《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上巳

��原定於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遊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後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們爭渡去救屈原,後來演變成劃龍舟的傳統。人們還投粽子到江里,以保護屈原的遺體,又有了吃粽子的傳統。唐以後端午成為大節日,朝廷有賞賜。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七夕

��七月七日。民間傳說此日夜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婦女們結綵樓,陳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時秋高氣爽,月光最美,為賞月佳節。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韋庄《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重陽

��九月初九。又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稱為重陽。古人認為此日帶茱萸囊登山飲菊花酒可以免禍,於是便有了這一天登高飲酒的習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臘日

��臘是祭祀名,歲末祭眾神叫臘(所以十二月叫臘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臘日,村人擊細腰鼓,作金剛力士來驅逐瘟疫。杜甫有《臘日》詩:"臘日年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除夕

��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禮儀習俗

��1.年齡稱謂

��襁褓:嬰兒。

��孩提:2~3歲的兒童。

��總角:幼年兒童。

��豆蔻年華13歲女子。

��及笄:15歲女子。

��冠、加冠、弱冠:20歲男子。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歲。

��花甲、平頭甲子:60歲。 耆:60歲。

��古稀:70歲。

��耋:70~80歲。

��耄:80~90歲。

��期頤:100歲。

��2.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迴避。 如"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即"民風"。

��3.謙辭和敬辭

��竊: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請:請允許我、請讓我。

��枉駕:有勞大駕。

��惠賜:指對方給以了好處。

��科舉職官

��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拜:授給官職。

��除:免去舊職任新職。

��出:出任。

��升:提陞官職。

��遷:調動官職陞官。

��革:革除官職。

��罷:罷免、停職。

��免:免除官職。

��黜:廢黜、貶退。

��謫:降職遠調。

��削:革職罷官。

��廢:罷免或廢黜。

��退:⑴撤銷或降低官職;⑵自己辭職。

��斥:屏棄不用。

��去:去職,被調離。

��左遷:降低官職調動。

��擢:提拔、選拔。

��授:封給官職。

��人名稱謂

��(1)人名 古人有名、字、號,當大官的死後有謚號。如歐陽修,字永叔,號六一居士,謚文忠。名和字間一般有聯系,如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義的,如韓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稱謂。直稱姓名,用於自稱,稱輕視的人或客觀介紹。稱字、號、齋名、謚號表示禮貌發尊敬。還有稱官爵名,稱籍貫(如康有為稱康南海)。有幾項邊稱的,一般是先烈是先官名,次籍貫,後姓名,如"余在史館,聞翰林(官名)天台(籍貫)陶先生言博雞者之事","馬副使(官名)鳴錄(名)。"

��(3)謙稱。王侯自稱孤、寡人,大臣自稱臣,一般人自稱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稱妾。晚輩自稱小子。

��古代年齡稱謂

��孩提:幼兒時期。

��童齡:換牙時期(七八歲)。

��弱冠:二十歲左右。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歲。

��知(天)命:五十歲。

��花甲:六十歲。

��古稀:七十歲。

文化典籍

��諸子散文--《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風騷--《詩經》和《楚辭》的並稱。(《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離騷》開創了我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

��四書五經--"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書。"五經"指《易》、《尚書》、《詩》、《禮》、《春秋》五部儒家的經典。

��六藝經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書。

��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呂氏春秋》--先秦雜家代表著作,又名《呂覽》,系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

��《左傳》--《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戰國策》--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系西漢劉向編訂。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世說新語》--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

��《說文解字》--我國第一部字典。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 《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歲時歷法

��1.干支紀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辛未三月。

��2.年號紀年 (從漢武帝開始,皇帝即位要設立年號) 如崇禎十四年。

��3.紀月常用序數 (用"孟""仲""季"分別表示一季中的三個月。 陰歷每月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稱"晦"。

��4.干支紀日 如:元豐六月丁丑。

��5.用十二地支紀時

��十二時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die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時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時段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說始於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廷尉、太僕、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一點來說,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衛和護從;衛尉負責宮門警衛工作;太僕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大司農又名治粟內史或大農令,掌管谷貨、租稅、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說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負責軍政事務。

��古詩文集命名例談

��中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詩文集,這些詩文集的命名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孫子》、《列子》)、姓名式(如《岑參集》、《陸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別號式(如《白香山詩集》、《東坡全集》)外,還有其他一些命名方式,如:

��①封號式。古時君王常給臣子封號,封號也能作為集名。如明代劉基,字伯溫,封誠意伯,其作品集為《誠意伯文集》。北宋王安石,封荊國公,其作品集有《王荊公詩箋注》。

��②謚號式。古代帝王高官死後,朝廷根據死者生前事跡給予一種褒貶善惡的稱號,叫"謚號"。"謚號"也可以命名詩文集,如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死後加謚"文正公",他的作品集命名為《範文正公集》;歐陽修謚號"文忠",其作品集為《歐陽文忠公文集》。

��③官爵式。西漢司馬遷曾任太史令,世稱太史公,其《史記》又稱《太史公書》;唐代詩人杜甫,曾官檢校工部員外郎,也稱杜工部,其作品亦名《杜工部集》;明初文學家宋濂,曾官翰林學士承旨,其作品集有《宋學士文集》。

��④籍貫式。古代以籍貫稱人表尊敬或表自謙雅趣,並常以此作為集名。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河東解縣人,也稱柳河東,其作品集名為《柳河東集》;宋代散文家王安石,撫州臨川人,其作品集名為《臨川先生文集》。

��⑤地名式。即以任職地或隱居地地名為詩文集命名,如唐文學家杜牧別墅在樊川,故有《樊川文集》;北宋文學家沈括晚年隱居潤州"夢溪園",故有《夢溪筆談》。

��⑥書齋式。古人常自取或由他人賀取書齋名,齋名也可以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軒",其詩文集名為《惜抱軒詩文集》;近代梁啟超,書齋名"飲冰室",其作品集為《飲冰室合集》。

��⑦年號式。以皇帝的年號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唐代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因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纂而得名;蘇洵有《嘉佑集》,嘉佑是宋仁宗的年號。

��⑧顯志式。以書名顯示撰文編書的目的。如北宋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其目的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行失",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鑒》。

如果不夠,你去買一本《高考必備》,裡面有齊全的資料。

⑼ 為何古文物叫古董而不是古陳、古何之類

2008年3月24日-我們把這些東西,包括玉器,叫做「禮器」。玉器的...後來這個東西變成「古」——固然這兩個字同音...那末為何「文物」不能取代「文化遺產」的概念...

⑽ 急~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400字左右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她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她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

這一段是近400字的版本。

中華民族在創造燦爛中華文明的過程中,經過五千多年的錘煉和洗禮,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傳統文化。學者顧冠華認為「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積累和流傳下來,並且至今仍在影響當代文化的『活』的中國古代文化。它既以有關的物化的經典文獻、文化物品等客體形式存在和延續,又廣泛地以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性格特徵、審美趣味、知識結構、行為規范、風尚習俗等主體形式存在和延續。」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積淀的精華,蘊含著推進中國社會發展的哲學思想、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也為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資源和文化背景。
李瑞環同志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繁衍、統一及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責任把祖先留下的這一極其豐厚、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整理好、繼承好,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一、傳統文化的內涵、特點及其兩重性
(一)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其特點
1.傳統文化的內涵
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大概念,是由傳統、文化兩個小概念組合而成的。所謂「傳統」,從文化學角度詮釋,是指世代傳承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社會歷史因素,如逐代延續的思想道德、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制度規范等。【l J「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本指「文治教化』』,與武力征服相對舉。《周易.賁卦》(《彖傳》)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原始提法。然而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詞,其含義與古代不盡一致,它是19世紀末期通過日文轉譯從西方引進的。1871年,英國學者泰勒在他發表的《原始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一個著名的定義:「所謂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的一個綜合體。"【2】中國的學者一般都採用《辭海》對文化的界定:「從廣義上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的東西,總是處於流變與整合過程中。因此,並不是所有歷史上出現過的文化都可稱之為傳統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價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積淀、保存、延續下來,成為後世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將這些具有重要價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積淀、保存、延續下來的文化稱之為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是指根植於中華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中華民族之間具有穩定形態的,世代傳承並影響整個社會歷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體系。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學說之外,還包括歷史、文物、書法、服飾、陵墓、醫學、農學、天文、地理等古籍文書。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結晶,但它並只是博物館里的陳列品,而是有著鮮活生命的東西。「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一方面具有濃厚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強烈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制約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3】我們這種傳統文化,是在世界文化叢林中獨樹一幟的最悠久的文化,它不僅過去在推動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曾經起過巨大的作用,而且對整個世界文化發展也起過重大的影響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中,也一定會發揮其強大的推動作用。
2.傳統文化的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有各種表現形態,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以儒家倫理中心主義為出發點的信念。中國傳統倫理政治思想,不僅決定了中國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決定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特徵。【4】除了倫理政治型文化這一總的特徵之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以下特點:
(1)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
中國傳統文化綿延不絕,形成了世界上極具生命力的文化傳統。在人類6000年的文明史上,只有中國文化按照自己的軌道不問斷地運行一直到今天。而其他國家大多出現過斷層,有的甚至走向消亡。中國文化歷經艱辛,在數千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發展,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融合其他少數民族文化和周圍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發展態勢。已深深地融進全體華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影響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為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它對於民族的生存與延續發揮著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對於外來文化有著寬厚的包容性和強大的同化力。
(2)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的顯著特點和特徵,滲透著古老東方民族的聰明和智慧。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雖然說是傳統但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各個國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吸收而不斷充實發展自己。這種發展,是相互融合,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具有自己國家民族的特色。隨著漫長的歷史交往,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日益發展成「合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為多元統一體的全球文化。正如一位大學者說的,越是民族性的東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失掉了民族性的東西,就說不上什麼世界性、全球性。因為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統一體,離開多元化、統一體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發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以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視野,融合了我國各民族文化、外來文化的優點和長處,逐步豐富完善了自我。隨著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儒家孔子的「天下觀",道家老子、莊子的「自然觀"精神已在世界學術界廣為傳播。
(3)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前代文化遺產的價值,充分宣揚傳統本身得以存在和流傳的合理性,雖然它也有起伏跌宕,並多次面臨挑戰,但一次又一次表現出巨大的再生能力。它在一個漫長而曲折的形成過程中,經歷了無數個後人繼承前人又發展前人,虛心學習前人又豐富前人,依據時代需求又超越前人,這樣一個周而復始、連續不斷的接力運動,付出了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斷補充、不斷完善成熟起來的,來之不易。
(二)傳統文化的兩重性
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創造了著稱於世的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的發展及演變是貫穿於中國古代文化的主線。就內容上說,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靜無為、以退為守,法家的循名責實、信賞必罰,這三者構成中國古代文化的三位一體基本要素,浸透於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價值系統是以儒家體系為主幹,同時又兼容道、法、墨等諸子百家之長。但它並不是珠璣而是混有沙石。因此,對這份遺產既不能完全拋棄,又不能全盤搬用,必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批判繼承,推陳出新,創造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化。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絕不能無批判地兼收並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一定的科學地位,是尊重歷史辨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澤東同志的這段話,清楚地告訴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應取的態度。取精用弘,批判地加以繼承。那麼,怎樣進行批判地繼承呢?
其精華部分主要有:
(1)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一直居中國文化傳統的主導地位。《易傳》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是說「天」的德性是健運不己,人們應該仿效它,剛健有為,奮發進取;「地"的德性是順育萬物、包孕萬物、哺育萬物,人們也應該仿效它,兼容並包,廣收博採。孔子提倡「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人生追求,孟子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屈原在《漁父》中憤然寫道:「舉世皆濁吾獨清,舉世皆醉吾獨醒。」正是在這種精神鼓舞下,中國人對真理孜孜以求,對外敵侵略拚死抵抗,鑄造出知難而進、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的民族性格。進取的人生態度,在成才的道路上努力奮斗,自強不息。這些都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積極進取、永不停息的堅強意志和非凡氣度。
(2)天人合一,以人為本
所謂天主要指廣大的自然界,天人關系主要指人與自然的關系,天人合一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組成自然系統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規律,人也應該服從這個規律;人類社會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應該是天人之間的協調。「天人合一」的思想給予了我們許多啟示。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間,以人為中心,即以人為本。如,孔子主張的「不語怪、力、亂、神」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種思想影響巨大,他雖然不能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是對其採取存疑的態度,即存而不論;而將現實中的人放在第一位,關注人的生命。【6】
(3)修養德性,人際協調
儒家文化是倫理文化,主張「道德至上",強調以「仁讓為貴,以孝悌為尚,以忠敬為美』』的人生理想。在古代思想家們看來,天是道德之天,人是道德之人,甚至一草一木也得道而生,有德之品性。【_7】在這種道德輻射之下,主張「仁者愛人」、「以和為貴」,講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諧人際關系。
(4)集體本位,天下為公
西方文化崇尚的是個體本位,而中國傳統文化以家庭為中心,以集體為本位,講究4「貴群」。【8】在個體、局部與集體、整體發生沖突時,主張犧牲前者而保護後者,這就是所說的「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高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主要表現在:(1)復古保守。(2)消極無為。(3)綱常名教。
(4)重義輕利。
(5)重道輕器。
總之,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注意辨證地分析,批判地繼承。然而批判的繼承最終目的是為了發展和創新。這就是說在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收有價值的外來文化,創造傳統與現代相統一、民族與世界相統一,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現代中國社會主義新型文化。

閱讀全文

與陳古文化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