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對待中西方文化的沖突和融合報告
當前,我國和西方各國日益頻繁的經濟交往使得文化沖突問題越來越突出,而此沖突已經逐漸進入到了社會和諧的「領地」中,如果我們不能採取有效的對策和措施,影響勢必將越來越大,最終必將破壞我們的社會和諧,故此事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一些迫切需要認識和解決的問題從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是什麼?這一沖突如何對我國的社會和諧產生影響?怎樣才能減弱這一沖突的能量傳遞以降低其影響力,從而保證社會和諧?對於這些問題,本文將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解決的辦法。
一、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
要探討如何減緩文化沖突以保證社會和諧,就必須要探究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的實質;而要探究這一沖突的實質,就必須了解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的實質?對於這一重要問題,前代學者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作了大量、長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稱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類學家泰勒,是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最早對文化概念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的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志意義來說,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①泰勒第一次給了文化一個整體性的概念,將文化視作一個復雜的整體,強調的是作為一個集合概念的文化。他認為文化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揭示了文化的傳承性特點。文化功能學派的創始人、英國文化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則從功能的角度認識和闡釋文化,認為文化以滿足人類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風俗——人體的或心靈的習慣,它們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滿足人類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們的看法是對的,一定都是在活動著發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在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一切構成要素都具有各種有效的功能,並處於變化和運動中。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克洪在總結了160多種具有影響的文化定義之後,對文化作出如下解釋:「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型式樣又包含隱型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認為文化體系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有顯型和隱型之分的行為模式,由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了群體的意識和行為狀況。另一位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則對文化有著這樣的解釋:「總之,我所堅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從歷史上留下來的存在於符號中的意義模式,是以符號形式表達的前後相襲的概念系統,藉此人們交流、保存和發展對生命的知識和態度。」④ 格爾茨認為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系統,人類學家的任務就是對每一種文化的各種意義進行解釋以達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從以上幾個對文化的「經典性」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出幾點相似之處: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可以繼承和學習而得,並對人們繼續發生著影響。第二,文化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完整的人工體系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各構成要素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第三,某一文化為某個人類群體的成員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特定人類群體的意識狀況和行為模式,各種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義。由此,根據以上對文化內涵的一些共同理解,並進而由這共同理解來看文化沖突,我們可以認為,文化沖突實際上就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由於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類群體所特有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激烈的文化沖突必然導致不同人類群體之間的對抗和斗爭。
現今全球一體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頻繁接觸,然而雙方在接觸之前就有著各自長期獨立發展的文化史,都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文化體系,其構成有著很大的差異。中國文化建立在包容著工商業等多種經濟成分的農耕經濟的基礎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環境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適宜的條件,不用依靠對外擴張就能夠自給自足,所以文化體系幾千年來一直有著較大的內涵量和較強的內生力。西方文化則誕生於自然資源及物質條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們臨海而居,糧食不能自給,陸地交通和交往又極其困難,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努力開拓海洋事業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商業航海貿易十分發達。與中國農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對外擴展力較強。由於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存在著很大差異,當二者頻繁接觸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沖突,構成要素差異小的文化體系沖突就小,構成要素差異大的則沖突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動下,兩種構成要素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激烈的對抗與斗爭。
二、循環作用與能量傳遞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而人又是社會的主體,要探討文化沖突如何影響社會和諧,就必須要以人為出發點來理解文化與社會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社會是由社會成員共同建立的有組織的群體,某一社會的所有社會成員都共同享有一種文化體系,並處於一個共同的價值體系的持續影響下,因此每一種文化都是與某一特定社會相聯系的。實際上,人、文化與社會之間是相互循環作用的:人創造了文化,同時文化又對人產生著持續的影響;文化決定了社會存在的模式,而社會又是文化的承載者與維系者;社會是我們人類生存斗爭的單位,同時人的行為必須置於社會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沖突對社會和諧的影響正是建立在這種相互作用的基礎之上。由於文化沖突是不同文化體系及其構成要素之間產生矛盾、碰撞,進而相互排斥、相互對立,乃至相互對抗的現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為一種文化運動。社會和諧則指的是構成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均衡穩定的狀態,也就是說,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有一個比較均衡、比較穩定的關系,社會呈現出穩定有序、協調發展的態勢。正如我們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動都伴隨著能量的產生和傳遞,能量傳遞的規律則是單向趨於平衡狀態,即能量由高到低傳遞並最終達到相同為止。激烈的文化沖突使得構成文化系統的各種要素在摩擦、碰撞中處於劇烈的運動狀態,加上文化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循環作用,沖突產生的能量必定會傳遞給整個社會系統,從而導致社會系統穩定狀態的失衡。當代中西方文化沖突正是這種劇烈的文化運動,它不斷地沖擊著我國社會的底線和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有可能使社會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亂狀態。激烈且長期持續的文化沖突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最終將導致社會陷入整體的危機。我國近年來不斷攀升的離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斷擴大的吸毒人數、艾滋病感染人數等就已經敲響了警鍾。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文化產業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內驅作用,給西方各國帶來了巨額的利潤,而經濟力量又是當今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因此西方各國將會更為努力地開發更大的文化市場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因此,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而且將很可能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繼續加強。由於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體系的構成要素差異較大,決定了兩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僅僅依靠文化融合來減少文化沖突,實際上大多是在作無用之功。因而減少中西方的文化沖突以保障社會和諧,更需要的是盡可能地降低由文化沖突產生的能量,使之盡可能少地傳遞到社會系統中。由於無法控制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外部沖擊,如果要降低文化沖突的能量,就必須將我國文化系統的運動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即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相對穩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動
如前所述,文化是組織結構嚴密的整體,那麼構成文化體系的諸要素間就有著一定的組合秩序和架構關系,各要素之間按照相對穩定的方式組織和聯結起來,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認為文化結構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之分:表層結構可以直接觀察到,如器物和技術;深層結構無法直接觀察到,深植於人們的頭腦之中,指揮著人們的行為,在一切文化現象的背後起著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文化系統的真正決定者是深層結構即核心結構的構成要素。這些構成要素決定了文化系統之間的異同,同時它們的穩定與否也決定了整個文化系統能否穩定。因而,要保持我國文化系統自身的穩定性,就必須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構成要素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對於文化深層結構的認識,國內外文化人類學界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質的文化、社會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針對物質文化和社會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層結構,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克羅伯等人認為每一文化體系都由顯型部分和隱型部分組成,物態的、制度的及行為的文化是顯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態的文化則是隱型文化。隱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傳統的思想,一是與他們有關的價值⑥。懷特則將文化系統分為三個亞系統,即技術的系統、社會學的系統以及意識形態的系統。他認為技術系統由物質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儀器,以及使用這些儀器的技術組成;社會學的系統由人際關系組成,這種人際關系以個人和集體的行為方式來表現;意識形態系統由思想、信仰和知識組成,它們是以清晰的言語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意識形態系統是文化系統的核心,整個文化系統受到意識形態系統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文化結構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們決定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可以說,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較大差異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國人認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則認為人必須戰勝自然進而控制自然;中國人強調群體認同,西方人注重個體自由;中國人推崇依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循序漸進,西方人則崇尚冒險進取;中國人注重內心的修煉,西方人則強調上帝的意志。
那麼,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構成要素的穩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穩定性,如此則會表現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而輕易改變。同時,由於文化流動是文化系統生命力的保證,各構成要素必須處於不斷的變化和運動中。在文化核心構成要素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表層結構的文化要素必須適當地流動,以保證文化系統的活力。這種系統內核不變,表層要素適當流動的文化流動實際上可稱為文化有限流動。
文化有限流動不同於文化一般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全面的流動,文化有限流動是部分的流動;文化一般流動是由文化系統自然調節,文化有限流動則是文化系統在一定控制下調節。相比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沖突中,文化有限流動能夠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統的穩定。
四、加強傳統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與文化有限流動密切相關,文化認同是文化有限流動的基礎,文化有限流動是文化認同的結果。要真正實現文化有限流動,必須加強人們的文化認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社會的現代性更多地表現為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流動性,而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又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加阻隔,因此與以往相比,人們更加需要加強文化認同以提供安全基礎。
如前面所示,文化與人的存在緊密相聯,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都是文化的產物。因而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緊密相關、不可分割。當人們處於一種不同文化接觸、碰撞、對抗的環境中時,面對著各種不同的事實存在,會產生一種自我認同以保持自身統一的反應,如果缺乏文化認同,個體就會沒有歸屬感。一個中國人可以和一個美國人友好相處,互相談論對方的文化,這個時候雙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認同;而如果這個中國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認同,就會感覺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個美國人對等,則無論如何內心都會有焦慮,很有可能在行為選擇上出現問題,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種群體性反應,對社會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現今,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傳統文化體系的深層結構被部分破壞,新的文化體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認,社會上出現的所謂「文化虛無」、「文化荒漠」、「文化無根」等等說法,正反映了我們文化體系核心層面的某種缺失。再者,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下,人們大多不是立足於自己的文化來認識經濟和科技,反而是被動地依據經濟和科技力量來認識自己的文化,這種認識並不是建立在對文化本體的正確認識上,而此時西方文化挾經濟實力和先進科技之強勢與我國文化發生沖突時,再加以我國文化核心層面出現某種缺失,人們便很容易鄙棄自己的優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文化模式論的創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類文化的形成是因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這樣一些模式,區別著不同的文化,同時也塑造著各自所轄的那些個體,控制著個體的思維和行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維發展而來的,以儒、道兩家思想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為主流的長期形成的文化模式,兩千多年來發揮著強大的作用,規范著中國人的生活行為、道德情操與價值觀念。所以,即使人們在崇拜各種西方文化的同時,也不可能完全忘懷傳統文化。而今,中國經濟力量的逐漸強大,已動搖了人們認識西方文化的基礎,對西方文化的普遍認同已經逐漸受到質疑。如,美國兩大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曾傾盡全力宣傳本土飲食文化,使得國人趨之若鶩。而近幾年,人們開始提倡多吃中國傳統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顧客比以往明顯減少,這兩位西方快餐巨頭就都只有「入鄉隨俗」,烹制各種中國傳統食品以吸引顧客。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餐飲業,在其他各行業也已經有了相似的情況。由此簡單事例即可看出,國人的文化觀念已在回歸,所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實際上只是在「順水推舟」而已。
五、余論:探尋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樣貌由核心結構決定,那麼與系統內核接近的文化要素進入,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小,則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統的排異反應會較大,就很難被系統接受。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距甚大,有時表現出完全對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這種差異較大的文化體系之間可以部分相互適應、補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則有著很大的難度。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如同人類的身體有著共同的某些特徵一樣,人類的文化也有著某些相同之處,只是它們隱藏在各種文化現象的背後,處於文化的深層結構中,經常是人們下意識的反應,不易察覺。換而言之,人類文化應該有著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間實現平等對話與交流的基礎。我們應該把握文化的整體結構,探究人類不同行為和思考方式的內在聯系,尋找到這些隱藏於文化深層結構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類學界中有相當一批學者主張文化相對主義,他們認為:任何一種人類文化,無論多麼原始或多麼復雜,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種文化,不能由主觀好惡而決定取捨,而應根據它自身的來龍去脈以研究其現象本身。這種觀點無疑是正確的。現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沖突問題,更需要深入了解我們自己世代相傳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對方文化體系的立場上,通過對不同文化的積極理解、比較研究,從而真正地實現中西文化之間的平等對話與交流。
㈡ 關於中西文化差異的論文要怎麼寫,從哪方面入手
有人說,中國教育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美國教育重視創造力的培養;中國教育注重知識的灌輸和知識的熟練掌握,重視「精」和「深」,美國教育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重視「廣」和「博」
以數學為例,中國教育使用題海戰術,教師讓 學生重復練習,直至「爐火純青」的地步;美國學校的數學教育則基本上是「點到為止」,教師一般不要求學生做完教科書上的習題,常常只要求做單數題或雙數題。中國基礎教育是訓練學生熟練掌握技巧,美國教育只是讓人明白是怎麼回事,至於學生今後是否要以數學工程作為事業,則由學生今後自己去選擇,學校的教育沒有必要強迫學生把那些技術練得「爐火純青」。
所以說,中國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識學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國教育是普及與精英相結合的教育,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是當平民還是做「精英」。自己選擇走「精英」道路的,需要艱苦奮斗;選擇走平民道路的,接受普及教育,平平淡淡、與世無爭地接受社會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識的教育。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知識的教學只是點到為止而已。這樣的教育是大眾化的平民化的教育。雖然每個美國人在16歲以前必須接受強制性的教育,但是這種大眾化的教育卻比較普及,也就是標准比較低,它適合於絕大多數學生的接受水平。由於教育資源的匱乏、就業市場的限制以及人文環境諸因素影響,國內的教育只能這樣「公平」地實施。中國學生在這種社會形態下沒有選擇的餘地,美國學生則不同,選擇走「精英」道路的少數人,只要艱苦努力、認真學習,力求「精」「深」,同樣也能實現自己的「精英」教育。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來自社會、家庭強制的壓力,所以有一種愉快的發自內心的動力。
中美教育除了自我的定位問題之外,在學業課程的選擇上還有很大的區別。中國教育要求數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學得不好都有可能對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響。美國的基礎教育在達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有較大選擇的自由。比如,一位學生對物理、化學或生物不感興趣,感覺有很大的困難,可以只選修比較基礎的課程,而選修較多的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課程,只選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門,同樣可以達到高中畢業要求,也能進入頂尖大學,同樣有機會成為「精英」。
㈢ 中西方文化差異論文範文
不同的文化傳統,使得人們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著相當的文化差異。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中西方文化差異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日常交際的影響
【摘要】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中西方文化存在許多差異:整體性和個體性的差異;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社會禮儀的差異;社會習俗的差異等。本文分析了文化差異對日常交際的影響。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更好地實現跨文化交際,避免出現文化休克。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交際;教學
1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不同的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著相當的文化差異。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據著根深蒂固的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為處世經典,接人待物,舉止言談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文化特徵,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徵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的。
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徵,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徵崇尚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帶來價值觀念的不同。如old一詞,中國人歷來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老”在中文裡表達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爺爺,老先生,老張,老王等等。中國人往往以年齡大為榮。和別人談話時,年齡越大,資格越老,也就越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姜還是老的辣”。在我們看來,長者不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徵。然而,西方國家極少有人願意倚老賣老而自稱”old”。在他們看來,“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詞,是和“不合潮流”“老而無用”的含義連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更不會倚老賣老。在西方文化中,他們把年齡作為個人極為重要的隱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年齡。即使願意談論自己的年齡,也要別人猜測其年齡,而此時,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別人恭維他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是多麼年輕。又如,中西方兩種文化在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鬥”,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2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異,而文化差異又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社會的發展將各個不同的國家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際成為每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個企業如果想讓自己的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不僅需要優質的產品質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使該產品在包裝設計和實用性方面符合對象國民眾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國,“龍(dragon)”是我們的精神圖騰,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徵,中國人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業家對此不甚了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欲?能否給企業創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面臨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在重視語言能力的教學的同時,特別要注意在日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將語言的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對待。
3日常交際中應注意的問題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在日常交際中體現在很多方面,在英語學習中應充分地了解這些差異。
3.1日常問候
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於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英語國家的人這樣說,他們會產生誤解,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又如,中國人見到熟人習慣問:“去哪裡?”,如果對西方人也這樣問候,他們可能會很不高興地回答:“不關你的事。”西方人問候時常說:”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 doing?”,熟人間也可以說:“Hello”或“Hi”.
3.2日常稱呼
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於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於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Tom”,對方聽了會覺得非常奇怪。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又如中國學生經常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而中國人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重,西方人聽起來卻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Miss,Mrs.Ms等。
3.3感謝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繫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於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准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麼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
3.4請客
在請客吃飯時,主人會問是否要再吃點或喝點什麼時,我們通常習慣於先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如果與西方人交往時也這樣說,對方就不會堅持再勸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飽。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辭,說聲“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經常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年輕,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時,經常問“你在干什麼?”,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使人很不高興。
3.6節日及接受禮物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外,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春節﹑元宵節和端午節等,英語國家有情人節﹑復活節﹑愚人節﹑感恩節﹑聖誕節等。中西方節日的風俗習慣也很不
相同。在節日里,對於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表現得無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後一般也不當面打開。如果當面打開並喜形於色,可能招致“貪財”的嫌疑。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別人送的禮品,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並且欣然道謝。
4結語
在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採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例如:加強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等等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滲透到教學中。總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多差異,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能說出正確的英語句子,而且知道面對西方人的時候應該說什麼,避免出現交際中的尷尬。
【參考文獻】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覽.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Paul Norbury,culture smart!Britain.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3]葉朗,朱良志.中國文化讀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4月.
[4]段連城.美國人與中國人———中美文化的融合與撞擊.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
[5]鄧炎昌,劉潤清.語言文化即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方文惠.英漢對比語言學.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論從餐桌禮儀看中西文化差異
[論文摘要]從比較中西餐桌禮儀的餐具使用差異、座次安排差異、就餐氛圍差異、及餐桌話語差異四個方面來看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差異,旨在說明堅持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要採用一個客觀、寬容、尊重的心態對待異國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際中能恰當地、得體地進行交際。
[論文關鍵詞]餐桌禮儀
易中天先生曾經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對中西文化進行了精妙闡釋中國文化的思想內核是“群體意識”,的思想內核則是“個體意識”。所以西方人即使請客吃飯,也是各點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中國文化則認為個人的意志,必須服從群體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緣,則其方式禮儀,自然也就以和為貴了,因此中國人愛聚餐、喜共食、講和合。筆者認為在跨文化交際中,面對陌生文化,因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不同,交往過程中難免發生文化沖突。筆者從如下四個方面對中西餐桌禮儀進行簡單的比較,以便在跨文化交際中能恰當地、得體地進行交際。
一、從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差異。浙江大學游修齡教授認為:東西方出現進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有關系。筷子要發源於有竹子的地方。我國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為我國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據游修齡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游牧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大約15世紀前後,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歐洲人才使用了雙尖的叉。到18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還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游修齡教授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西方一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後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筆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時中西均有不同的規范。如中餐進餐時不可玩弄筷子(把它們當鼓槌是非常失禮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這好像葬禮上的香燭,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時也有一些禁忌。如 手裡拿著刀叉時切勿指手畫腳。發言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上才合乎禮儀。忌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拾撿。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帶湯汁的餐品,要一小塊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從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座次安排。中國人請客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用長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准,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在中國,左為尊,右為次;上為尊,下為次;中為尊,偏為次。而在西方,右為尊,左為次。
筆者特別提示西餐入座禮儀: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用餐時,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記得要抬頭挺胸著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三、從就餐氛圍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是中西餐桌禮儀最根本差異。餐桌氣氛上的差異,中國餐桌上動,西方餐桌上靜。中國人以食為人生之至樂,排場之大,氣氛之熱鬧常常令人嘆為觀止。中國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盡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餚。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自內心的歡快。這種“鬧”能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中國人家庭溫馨、鄰里和睦、國人團結的“一團和氣”。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的去靜靜的切割自家的盤中餐。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說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要等咽下食物後再回答。
四、從餐桌話語上看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人請客吃飯時,擺在桌上的菜花樣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會更多,越名貴、越奇特的菜會越顯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卻往往要說“今天沒有什麼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點” “多多包涵”、 “怠慢了您”之類的話。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餘為最佳。如果在家裡,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認為大家喜歡她做的菜。面對豐盛的宴席,主人會說“已經傾其所有來招待大家” 的話。對中西主人的餐桌話語進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國人遵循了“貶己尊人”的原則。而西方人強調效率和實用主義價值觀,在交際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議論令人作嘔之事,會千方百計採用含蓄文雅的詞來替代toilet,如:“Where can I wash my hand?”、“I wonder if I could go somewhere.”、“ Can I add some powder?”等。另外,在西方國家不要問“吃飯了嗎?”等我國習慣的問候語。“您吃飯了嗎?”容易使人莫名其妙,甚至會出現誤會。如在英國,你若問人吃飯沒有,其含義是你有意請對方吃飯;這對於未婚男女,則表明你有意約會對方。
五、結語
世界上各種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無優劣之分。應該避免用自己的文化、、價值觀作為標准去衡量、評判而應採用一種客觀的、寬容的態度對待異國文化;同時,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隨、模仿異國文化,而應堅持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
參考文獻:
[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文匯報.筆會》.
[2]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3]李天民,《現代國際禮儀知識》,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㈣ 中西方文化差異畢業論文怎麼寫
中西方文化差異畢業論文最好多寫創新的題目,我當初也是找的莫文網,自己寫起來太痛苦,還是有高手方便
人格結構的中西方差異與中國人的人格特點
文化遺產旅遊價值認知的中西方差異研究——以旅西安遊客為例
中西方人格結構差異的理論與實證分析——以中國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R)為例
心理社會行為的中西方差異:「性善-性惡文化」假設
家庭本位與個人本位——中西方文化差異探究
中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差異探析
淺析顏色詞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異
中西方交際文化差異淺談
中西方文化差異對體育新聞報道的影響研究
論中西方人格觀念的深層差異
法律文化的觀念之維及其中西方差異除魅
中西方休閑體育之差異
人格的定義及中西方差異
中西方思維方式的文化差異研究——二元對立與連續統合的視角
技術恐懼文化形成的中西方差異探析
休閑文化的中西方差異
鴉片戰爭前夕中西方的差異與互動
中西方社會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的表現
論中西方人性觀的差異
關於中西方管理差異分析的文獻綜述
淺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與外語語言習得的融合
中西方商務交際禮俗文化差異研究
也談數學文化與數學教育的關系——兼與張楚廷先生、黃秦安先生商榷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異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日常交際的影響
論學術自由的中西方差異
從中西方繪畫特點分析中西方意識形態差異
中西方人格差異的實質及其整合策略
淺論中西方文化差異與商標漢英翻譯
㈤ 想寫二戰時期中德關系的論文,幫忙想個好點的題目。
首先請問你論文是想寫二戰時期中德關系的哪方面呢 因為一個論文的題目必須突出論文的中心思想與主題
首先我先說說我對二戰時期中德關系的看法
從整體的德國來說:在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下的德國,在受到西方列強的壓迫下,德國陸軍被限制在十萬人,為了保持國力,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等人在隱蔽軍事組織,派軍人到海外任職同時(如古德里安到前蘇聯波羅的海國家任職,羅姆到美洲國家任顧問),塞克特更主張同蘇聯和中國建立軍事合作關系,逐步在德國形成了親華勢力,1933年塞克特到中國任職,這是在希特勒上台的背景下發生的,希特勒的納粹是強烈反蘇,且與日本軍國主義聯合排華,都與塞克特親蘇親華的政策相左。同時塞克特仇視波蘭,而希特勒為了麻痹西方,一面大喊反蘇,一面同波蘭假意友好,在1934年1月同波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分化蘇波關系。由於德國在中國的利益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北,因為長江流域是英法美的勢力范圍,德日關系的發展受這種因素影響很大,在1932年日本建立偽滿州國的時候,對東北大豆等原料有很大依賴的德國就開始向日本傾斜,1933年親日的納粹上台就反映了這個趨勢。同時德國內部的親華勢力依然有巨大影響,同中國依然保持了密切關系,但是已經逐步受到削弱。1935年法肯豪森接替擔任總顧問,他參加過八國聯軍侵華,擔任過駐日武官,盡管也因一戰日本攻擊德國而反日,支持中國抗戰,但是顯然受德國內政策影響,採取了騎牆態度,比如在幫助中國制定防禦政策時,馮•法肯豪森建議蔣介石與日本人打一場消耗戰,他通過計算認為日本無望取得一場長期戰爭,他建議蔣介石應該守住黃河一線,但不應在戰爭的初期和中期向北出擊,同時應該放棄一些北方省份,包括山東,但撤退應該是緩慢的,日本將會為他們的每一步付出代價。德國保護北方自身利益免受戰火是首要目的,在中德貿易中,他對德國發來不能使用的武器,對武器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馮•法肯豪森對宋美齡表示,這兩個問題的原因,前者有可能是德方發錯了貨,至於價格偏高,則是因為中方在驗貨時出了問題,也是站在德國立場上。德國在對華關繫上顯然日益受國內親日勢力影響,對中國日益疏遠。7.7事變後,德國顧問沒有對華北抗戰給予支持,列強及德國都不願意調停中日戰爭,只有蘇聯支持中國,雙方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為防止中蘇聯合,德國被迫參與調停中日戰爭,在淞滬抗戰失利,南京陷落後,日本侵略戰爭野心膨脹,在德國陶德曼調停中提出中國無法接受的亡國條件,遭到拒絕。德國的調停失敗後,1938年初,其國內的親日的法西斯勢力大增,控制了國防和外交,他們認為中國已經失敗了,所以親日的里賓特洛甫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解決德日關系中的幾大障礙——承認滿洲國問題、在華軍事顧問問題和軍火出口問題。1938年2月21日,德國承認滿洲國為獨立的國家。同年3月3日,德國決定在中日戰爭結束前不再接收中國軍事學員,並遣散現有的中國在德軍事學員。4月22日,令在華的德國軍事顧問返回德國。可以說隨著在東北、山東以及華北有德國利益的中國領土落入日本手中,以及江南富庶地區被攻佔,德國法西斯政權認為同中國政治、經濟上的往來都是沒有價值了,而完全和日本侵略者勾結起來,中德兩國關系逐步由合作轉為敵對。
其次因為領袖希特勒的原因:希特勒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的非常貧窮,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姓張。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系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並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希特勒喜歡孫子兵法和資治通鑒並經常放在床頭。
在軸心國結盟的初期,當時在美茵茨的軍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對自己的秘書長阿姆施太朗說過 "和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魚!"在他和一些重要將領的信箋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設想:以巴卡思坦(當時的波蘭東部和蘇聯的交接處)為界限,西方(歐洲,中東,北非,大西洋西岸)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領土,東方(亞洲,小亞西亞,印度,太平洋西岸)為中華民國領土.因此,盡管迫於義大利的壓力與日本結盟,但納粹德國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一直都相當曖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淪陷後,德國還曾秘密支援了國軍一些包括I號坦克,sdk.222在內的德制武器.
最後的一個原因是種族吧,因為亞洲有純正的雅利安人,對中國人是否有雅利安血統一直存疑。比如說,蔣公次子緯國,便是德軍軍官。德國對中國,遠好於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擔了1936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並稱中國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有色人種,理應享受更多權利。」 中國在二戰的時候得到德國的很多支持,使用的都是德式先進裝備。而蘇聯當時只會用「赤化」的名義盡量分裂中國! 在戰斗期間德國和中國是友好關系!屢次的派遣專家和中國考慮戰略。 而當時德國對收容猶太人的國家都給予打擊,但是中國收容這種人是最多的,德國竟然沒有提出條件.
所以說二戰時期中德關系是有很復雜多變的 如果以二戰時期中德關系的變化入手 可以用《二戰時期中德關系的利益交替》為題 突出「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觀點
㈥ 有關中德關系的論文該怎樣寫(急!!50分高分懸賞)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形成。但也必須看到,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最根本的問題是高職院校的需求與企業的需要不盡吻合,企業的需求與學生的需求不盡吻合,高等職業教學改革的需求與服務社會的需求不盡吻合等。究其原因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不和諧,高等職業教育對企業需求的主動適應能力不強,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的力度不夠,企業在高等職業教育中教育職能的缺失等等。鑒於此,筆者在比較和借鑒德國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我國企業深度參與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的策略。
一、德國高等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的關系
(一)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
在德國沒有「高等職業教育」這一專有名詞,德國使用的概念就是職業教育(高中階段)、高等教育,還有繼續教育和進修。根據德國職業教育體系和繼續教育體系,以及我國對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的理解,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中有以下三種形式類似我國高等職業教育:(1)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主的職業學院(簡稱BA);(2)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專科高等學校(簡稱FH);(3)技術員培訓與師傅培訓。這三種形式中,職業學院與專科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幾乎一致。專科高等學校,是德國《高教法》明確的高等教育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全德共有177所,在校生數接近40萬。職業學院,是德國《職業教育法》中明確的第三級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雙元制延伸到高等教育領域的一種高等職業教育,近年來發展迅速。這兩類學校均基於「雙元制」教育模式,實施校企合作辦學,校企合作中以「企」為主,並將校企合作貫穿於辦學的全過程。
(二)德國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的動因
德國的企業之所以積極參與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出於企業自身利益的考慮。在德國,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可以獲取如下利益:第一,可以獲得國家經費補助。德國所有的企業都必須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的職業教育基金,然後國家把這些資金分配給培訓企業,非培訓企業則不能獲取培訓基金。第二,可降低勞動力成本。學生在「雙元制」高等職業教育的企業培訓期間可以從企業獲得相當於熟練工人30%的培訓津貼。這樣企業可減少勞動力開支,降低生產成本。第三,可以節省企業對新職工在崗位熟悉、崗位安排和崗位培訓等方面的成本費用。第四,可以選擇接受適合於本企業工作崗位的優秀學員,獲取高素質的員工,從而能在市場競爭中長期受益。
(三)德國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的方式
1.德國企業主導著高職教育的校外實踐性教學。從實踐性教學角度看,德國的高職教育類似於我國的企業辦學或企業教育,教學行為完全由高職院校行為轉變成企業行為。首先,德國的高職教育要求學生必須有至少3個月(有的專業要求6個月)的企業內預實習經歷,積累實踐經驗、感性認識,以便為理論學習打下基礎。其次,進入高職教育的主要學習階段後,學校專門安排與學生今後職業緊密相關的企業或管理部門實習的時段,大約3個月,企業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過程及實習效果由企業負責組織實施與考核。其次,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內容主要由企業根據具體崗位要求提出,實踐性和實用性很高。再次,學校規定學生還要定期與不定期地去企業參觀考察,了解企業工作情況以及實際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由此看來,德國高職院校、企業、學生在高等職業教育教與學的過程中各自承擔相應的義務。企業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己動手操作、接觸實際的機會,主導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
2.德國企業引導著高職教育的校內實踐性教學。德國高職教育校內實驗、實訓課強調的是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淡化對學科知識的理論探討和分析。學生在高職院校里的主要精力是為完成企業提出的問題或項目而設計實驗,探索解決方案;在專業課教學中,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廣泛採用「應用性項目教學法」,即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圍繞某一實際產品的生產方法和過程實施教學,有的教學活動甚至是針對在生產、管理、營銷中的某一實際問題展開的。另外,德國高職教育學生的畢業論文要求在企業里完成,一般需要大約半年時間。
3.德國企業承擔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經費籌措責任。公立高職院校的辦學經費主要由州政府和聯邦政府撥款解決,但來自企業的教學、科研合作的經費成了公立高職院校第三渠道經費來源的主體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公立高職院校的教育相當於我國的「定單式培養」。當公立高職院校的學生和企業簽訂實習合同、以企業「准員工」的身份接受企業培訓(實習)後,企業為學生支付每月約300—500歐元的培訓津貼,有的州的公立高職院校要收取學費,但其費用的90%也由企業承擔。企業的慷慨資助不僅消除了學生經費上的後顧之憂,而且畢業時的就業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
4.企業是評價、考核高職教育實踐教學成果的主體。學生在企業培訓期間,其實習成績的考核與評定工作由企業負責。實習結束時,企業指導人員將為學生出具一份實習工作鑒定;學生要完成一份詳盡的來自企業的實習報告。同時,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題目70%由企業結合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並大多在企業中完成。企業教師作為學生的第一指導教師,學校教師作為學生的第二指導教師,畢業論文(設計)的答辯及成績的評定由企業和學校聯合組織。
5.德國高職教育與企業合作承擔著科研任務。德國高職院校雖以教學為主,但仍然維持著較高的科研水平,其科研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與企業合作、為企業服務,解決企業的人員培訓問題,解決企業新產品開發、生產工藝的改革及技術難題的攻關等。
二、我國高職教育與企業之間的現實關系
1.從生存方式上看,「依託型」和「獨立型」共存。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企業的職工教育,成形於 20世紀8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得以非常迅速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出現之初,學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各種資源都可以通過主管部門協調調度使用,企業是學校名副其實的實訓基地,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系都是在主管部門的指揮下完成的,帶有明顯的計劃指令色彩,學校完全依託於政府的某個行業部門。在我國經濟轉型時期,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轉型變化,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無論在哪方面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備,難以跟上經濟快速轉型的步伐,經營上出現了許多困難,致使一些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力度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徹底與高職教育分手,許多學校不得不從原先依託的行業企業中剝離出來,獨立生存。這些從行業企業剝離出來的學校則必須根據市場行情和企業之間通過協議合約關系確定新的相互的合作關系,有償使用相互的資源。
2.從合作責任上看,「雙向互動型」和「單向流動型」共存。計劃經濟時期,大部分高職院校原本依託於某個行業主管部門,學校的招生規模、專業設置、學校的運行經費、師資、學生的實習、實驗等等都由行業主管部門承包,學校只負責正常運行與管理;市場經濟時期,由於管理體制的改革,絕大多數學校與原來的行業主管部門脫鉤,新成立的高等職業院校或隸屬於地方政府,或隸屬於某集團公司,或隸屬於某本科院校,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具有雙向互動的責任。在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下,企業與學校之間的責任關系發生了變化,原有行業院校都紛紛被剝離出去,學校必須面向社會獨立承擔學校正常運行所需要的一切,承擔學生的一切。只有民營企業舉辦的高職院校仍然保持原有的關系。目前,學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的關系由原先的「雙向互動」逐漸變成「學校向企業提供畢業生」單向流動的關系。
3.從合作的形式上看,「外延合作」和「內涵合作」並存。目前,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不僅局限於企業接受學生實習、安置學生就業、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等方面的對接,而且在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都有突破,包括行業(企業)集團管理的院校,由行業企業參與的學校董事會,院校舉辦的集團等。合作關系超越了人才培養范疇,逐漸由外延合作逐步向內涵合作方向上發展,已經逐步滲透到合作投資、技術開發合作等領域。 4.從合作對象上看,「單一合作」和「多方位合作」並存。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的關系在原有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局限於某個特定領域的合作,轉變成現在的相對靈活,可以是同時與若干行業企業之間的合作,而且,這種合作關系隨著學校的辦學規模、教學模式、專業設置的變化而變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企業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參與度比較低,導致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難以有大的突破。盡管國家提倡產學研相結合,但由於企業在高等職業教育中責任缺失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致使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模式沒有得到全面持久的落實,企業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三、我國企業深度參與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的策略
(一)准確定位企業與高職教育關系,推進高職教育辦學體制多元化改革
從德國的經驗可以看出,企業參與高職教育並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需要國家給予必要的制度和組織保障。德國在政府層面上建立了行業佔主導地位的組織機構,並在國家、州和地區層面建立了行業培訓咨詢委員會體系,在制度上保障了行業企業對高職教育辦學方面的指導,促進了高職教育與企業的有機聯系。在此過程中,政府自始至終都起到了關鍵的指導性作用。德國政府出台了比較具體完善的、並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職業教育法》,在法律條款中確定了以企業為核心,以企業技術培訓為主、學校教育為輔的聯合運作機制。聯邦政府通過建立體制、機制、制定政策和法規以及提供經費等途徑為高職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教學保障。
因此,政府出面干預、指導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合作,准確定位企業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位置,積極推進產學研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政府應在宏觀管理高職教育的條件下,盡快出台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相關配套文件,加快立法,樹立行業協會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性,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其成為政府、企業、高職院校之間的中介組織和主導部門。使行業企業在機制上、法律上、社會角色上包括經費投入等方面,能合理合法和有效地介入高職教育,並有可供操作的政策法規加以保障。同時,政府部門要進行管理創新,打破條塊分割、管理功能分散、「證出多門」的現象,從建立一流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角度出發,設立由行業企業主導和參與、開放多元的國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委員會,協調管理職前職後的高等職業教育。
(二)建立健全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激勵機制,使高職教育發展由學校本位向企業主導轉變
政府必須整合校、企雙方面的教育資源,融合企業職工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促使企業真正履行教育功能;要出台相關法律措施,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促使企業主動參與高等職業教育。在政策導向上,對企業要施加驅動力;在運行機制上,對企業要有駕馭力。具體而言,首先,建立由政府部門、企業、行業協會、高職院校共同確立標準的培訓體系,融合職業資格培訓體系與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使高等院校的畢業生真正能適應企業的崗位技術要求。其次,政府要逐步推進由社會、企業支撐的雙師型隊伍建設,師資標准上明確高職院校的教師要有4年以上企業的經驗,要徹底摒棄高職院校沿用普通高校的學術和論文標準的做法,以提升高職院校師資職業性和技術性的准入門檻和資格標准;再次,政府有關部門要進行制度創新,出台有利於行業企業促進高職教育發展的稅收減免、財政資助、購買培訓、招標、特殊專業補貼等政策,加大培訓經費提取的力度,讓企業有積極性深度參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使「學校教育」與「企業教育」真正糅合起來。
(三)企業要進一步提升企業責任和人才競爭力意識,形成互動、雙贏的校企合作體制
強化行業企業責任和人才競爭力意識,協調企業和高職教育的密切合作關系,促進企業員工素質提高和技術開發和應用,是建立校企合作體制關鍵。要建立這種體制,必須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1.企業要積極推動高職教育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驅動轉變、從以就業導向向企業需求為導向轉變,推動高職院校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和企業辦學。具體而言,要積極參與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標准、職業技能鑒定和證書頒發工作,參與制定培訓機構資質標准和從業人員資格標准,使企業標准和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規格進行合理和有效的「無縫」對接。
2,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社會資源進行培訓,使之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選擇。這種校企合作與社會培訓資源的互相溝通,不僅可以促進企業內外交流,智慧碰撞,還可以使受訓職工學習感受不同的培訓模式、規章制度,文化氛圍,增強企業內外文化、管理、策略等的交流。
3.企業協會要主動接受企業和員工就培訓所提出的咨詢,並協調高職院校與企業在教學安排上的矛盾。參與政府對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評估和相關管理工作。行業協會教育委員會對高職院校教學中的問題,及時向政府教育部門反映,並進行相應的調整和交涉。密切關注經濟結構調整和培訓崗位的變化,密切關注培訓質量並及時調整行業教育政策。
4.企業要以主人翁精神來開展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制訂教育培訓規劃,組織和指導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要積極推進引才、育才、用才等一系列服務的人才綜合辦公服務機構建設,實現政府、企業與人才中介市場的鏈接。
參考文獻
[1]吳 岩.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定位的幾個問題[J].教育研究,2005(05).
[2]連玉明,武建忠.中國國力報告[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
[3]馮偉國,德國TAFE指導對我國職業院校的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05(02).
[4]劉亞平.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之我見[J].教育與職業,2003(05).
[5]陳傳勝.發達國家先進職業教育經驗給我們的啟示[J].安徽職業技術教育,2002(04).
論文網在線 www.lunwenwang.com
㈦ 中西文化對比論文
對中西文化進行了深入的探源分析,通過對比研究,剖析其不同的自然觀、世界觀,尋求不同意識形態的表徵語言。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中西文化對比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西禁忌文化對比研究
摘 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現象,是跨文化交際中的一大障礙,本文通過對中西文化禁忌的對比研究,提高人們的文化意識,避免交際沖突和失敗,以此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禁忌;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能力
禁忌(taboo) 源於太平洋湯加群島的Togan(湯加語),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指通過禁止人們實施某種行為或者迴避某些話語表達對神靈的敬畏或達到消災避禍目的的規范。由於文化不同,各國間的禁忌習俗也不盡相同。
禁忌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文化現象,只是禁忌的內容和形式有所不同。禁忌幾乎無處不在,按照禁忌的范疇來分,可分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飲食禁忌、服飾禁忌、婚姻禁忌、喪葬禁忌等方面,本文主要從宗教和生活禁忌兩個方面探討各國文化的異同。
一、宗教禁忌
世界各國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英語國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還有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中國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宗教不同,禁忌也有很大差異。
1.基督教禁忌
基督教忌諱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進入教堂要嚴肅,保持安靜,以表達對神的敬意。忌食帶血的食物,忌衣冠不整和在聚會或禮拜中吸煙等。同時,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裡,人們都記得耶穌被叛徒出賣,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因此在耶穌受難日的當天,絕對不能從事與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有象徵性聯系的事情,如:理發、釘馬蹄,釘釘子等。
2.天主教禁忌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天主教還有自身獨特的禁忌。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結婚的,因此他們的相關隱私如子女問題是不能問及的。參加喪禮忌穿色澤艷麗的衣服,忌說笑;喪禮後兩三星期死者親屬忌見客人,一年內忌參加大型宴會或舞會等。
3.佛教禁忌
佛教禁忌包含身體行為方面的禁忌如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語言方面的禁忌如不妄語,不惡口;意識方面的禁忌如不貪欲等。因此,信奉佛教的人忌吃葷食、不結婚、不蓄財。僧侶和教徒非常注重頭部,忌諱別人提著物品從頭部經過,忌隨便撫摸小孩子的頭部。忌當著僧侶的面殺生,喝酒,吃肉。女士面對僧侶忌穿著暴露;對於女信徒,在生理期間不得進入寺院朝拜,以免褻瀆神像。
4.伊斯蘭教禁忌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奉者遍布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在飲食方面,信仰者忌吃自死和非正常死亡的動物,忌飲酒。婦女忌外出工作,忌與男子相互觀看,婦女在陌生人面前要帶面紗。(《中國實用禁忌大全》,1991)①他們認為婦女除雙手、雙足和面部外,其餘身體部位,不能顯露給丈夫以外的男子觀看。在衛生方面,禁止用右手處理污穢事物,如大小便均需用左,忌諱用左手給人傳遞物品尤其是事物。
二、生活禁忌
生活中禁忌很多,比如在英國,避免問他人私事,不能插隊,忌購物時討價還價等。下面著重談一下飲食和飲酒方面的禁忌。
1.飲食禁忌
飲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禁忌包含飲食內容和飲食方式兩個方面。中國人的飲食禁忌主要表現在飲食規矩而不是飲食內容上。中國人幾乎什麼都吃,包括動物的頭腳和內臟。英語國家的人忌吃肥肉、粘骨,忌食動物的頭腳或內臟製成的食品。忌食狗肉、蛇肉等特殊動物製成的食品。忌食大蒜等有酸辣味道的食品。在飲食規矩方面他們也有一些禁忌,如喝湯時忌出聲,進餐時忌狼吞虎咽,用刀叉進菜時忌叮當作響。餐畢,刀叉忌亂放。忌當眾挑牙,口中有食物時講話。
2.飲酒禁忌
中國和英語國家在飲酒禁忌方面有較大差異。西方酒類繁多,講究不同場合,不同飯菜配不同的酒。比如,飯前喝開胃酒,飯中喝佐餐酒,飯後喝雞尾酒或威士忌酒等。隆重的宴會上,他們會一道菜換一種酒,有時會把幾種酒參在一起混飲。而中國人主張隆重場合喝一種酒,混飲現象更是少見。西方人喝酒忌暢飲,一醉方休,而中國人忌牛飲或急飲。主人給客人斟酒宜勤,但忌淺、忌溢。
三、社交禁忌
在英語國家裡,拜訪某人需提前預約,否則會打亂別人的安排,造成不便。突然造訪被視為粗魯無禮的表現。以前中國人除了大事沒有預約訪客的習慣,但隨著社會節奏的較快,預約訪客逐漸開始實行,但沒有那麼嚴格。在預約到達時間上,中西方也存在差異。在西方晚到十分鍾被視為正常現象,美國人習慣晚到3-5分鍾,因為一般情況下女主人忙於飯菜,飯前5分鍾才有時間換衣服,早到會使主人感到尷尬。在中國,人們習慣於提前4-5分鍾到達以示尊敬。
在西方國家,隱私是最大的禁忌。與西方人交談時切忌談論涉及個人隱私的問題如年齡、收入、婚姻等。而在中國上述問題則被作為關注的話題加以討論。中國人也有忌談的東西如涉及個人尊嚴、缺點、短處等方面的事情。
在英語國家,有一火不點三支煙的忌諱。也就是說點一次火只能連續給兩個人點煙,如果給第三個人點煙時需重新點火,否則會給其中一個人帶來不便。
英語國家的人們在傳統的節日互送小禮品是常有的事兒,但忌送重禮,重禮被認為是一種行賄行為。在美國,忌諱在公共場合或者業務交往過程中送禮,忌諱送有公司標志的東西(好像是在為公司做廣告)。在英語國家,毫無緣由的送禮會使受禮者感到莫名其妙,這和中國相似。
四、其他禁忌
關於顏色的忌諱。在歐美國家,盡量少用黑色,比利時人忌諱藍色,巴西人忌諱黃色。在中國,忌用紅筆寫自己的名字和寫信。
關於數字的忌諱。西方人把“十三”視為不吉利的數字,公共場合盡量避免使用這個數字。“星期五”在西方被視為黑色星期五。據說耶穌是在這一天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亞當夏娃是在這一天偷吃禁果的,大洪水也是在這一天爆發的。
中國人忌諱使用“四”和“三”(散的諧音),在喜慶場合避免使用這些數字。
由此可見,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不了解對方國家的禁忌就會導致友誼破裂,交際失敗,種族沖突等嚴重問題。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要想達到交際成功,避免文化沖突,必須了解對方的文化禁忌。通過深入的對比研究,提高文化意識,減少文化沖突,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楊宗、聶嘉恩、郭全勝,《中國實用禁忌大全》,199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 胡文中、杜學增,《中英文化習俗比較》,1998,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李建軍、李貴蒼,《跨文化交際》,2011,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禁忌的對比
摘 要:隨著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了解西方的餐桌禮儀文化對於了解西方文化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從餐具擺放及使用方面介紹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的差異,來比較中西文方餐桌禮儀禁忌的差異,並剖析這些差異背景,加深我們的了解。
關鍵詞:禁忌;餐桌;禮儀;中西方
一、引言
餐桌禮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自然也不可小覷。中西方餐桌禮儀文化主要由入席離席、餐具使用與擺放、上菜順序及品酒四個方面組成。本文旨在介紹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禁忌的差異,主要從餐具擺放及使用這一方面來比較中西文方餐桌禮儀禁忌的差異,並剖析這些差異背景,加深對西方文化的了解。
二、問卷的數據分析
通過對問卷進行發放,采訪被調查者,我們了解到大家對中西方餐桌禮儀禁忌的認識很局限,並且極少數人對其後的文化背景進行過探析,下面是我們分析問卷的詳細情況。下面是我們分析問卷的詳細情況,通過分析問卷,我們可以得出被調查者中大二的較多,佔有效百分比為44.7%;大一佔22.9%,大三佔21.3%,而大四的最少,佔有效百分比為11.2%。被調查者中英語類所佔比例為52.4%,非英語類佔47.6%,英語類和非英語類所佔比例幾乎相當。通過這些問卷的結果顯示被調查者對中西餐桌禮儀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當一部分人對此不了解。
具體分析問卷得出,大家對於極少數禁忌了解比較深,但是卻很少有幾個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淵源,對於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禮儀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強。因此,我們將主要從中西文化餐桌的餐具使用及擺放這方面的對比和背景進行分析,系統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禮儀並究其根源。
三、正 文
餐桌禮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餐具的擺放及使用
(1)筷子的擺放、使用及禁忌(忌諱、講究)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國筷子的擺放應該放在飯碗的右側,並且一定要兩端對齊的整齊地擺放。如果是就餐期間使用筷子夾完菜之後,但是並沒有連續進食,筷子則應整齊地豎向飯碗的正中間。
在中國餐桌上會看到一些這樣的場景,客人拿起筷子夾菜時會舉棋不定,不知道夾什麼好,這種現象被稱為“疑筷”,在正式的場合中疑這是較為忌諱的,在非正式的場合中則不是很嚴格。在夾菜時一些客人用筷子在菜盤里來來回回扒拉到底要夾什麼菜,這種現象被稱為“臟筷”。臟筷從淺層意義上來講是不禮貌的。有時候大家會在中國的餐桌上看到兩個人同時夾同一道菜時,不小心筷子撞在一起的情形,這一現象被稱之為“搶筷”。為避免尷尬,人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巧妙地半開玩笑地說一句:“讓我來幫你夾怎麼樣?”或者一方表示謙讓地讓對方來先夾。一般在連續就進餐時,筷子上仍然留著吃上一道菜留下的殘跡就去夾菜的情況被稱之為“粘筷”,這是忌諱的,所以在打算夾菜時要輕輕小嘬筷子,來避免夾別的菜時筷子上還粘著東西。
在吃放間隙聊天的時候,筷子的一大禁忌就是“指筷”,及用筷子指人。在用餐之時,最為忌諱的是“供筷”,就是將筷子插在飯菜上或者自己的飯碗中央。在中國的傳統當中,一般在祭奠去世的人會上香叩拜,如果將筷子插在飯菜中央就與這一情形及其相似,因此,供筷不論在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中國餐桌上都是最大的禁忌之一。
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中餐當中使用筷子的禁忌還有忌“刺筷”,即在夾不起菜的時候將筷子當叉子用,扎著夾;忌“別筷”,就是拿筷子當刀使用,用筷子撕扯肉類菜;忌“淚筷”,即在夾菜的時候使菜上有的湯汁淋了一桌;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大頭,一根小頭。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
(2)西方餐具的擺放、使用以及禁忌
相對於中餐,西餐的餐具則更為復雜。狹義上的西餐餐具有:刀、叉、匙三大件。刀子分為食用刀、魚刀、肉刀(刀口有鋸齒,用以切牛排、豬排等)、黃油刀和水果刀。叉子分為食用叉、魚叉、肉叉和蝦叉。匙子則有湯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規格明顯大於餐用刀叉。而廣義上的西餐餐具則包含: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
在餐具擺放中,各個西方國家擺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規則是:“墊盤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內”。具體的規則有:“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里,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里放某些物品,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
西餐用餐餐具擺放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話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並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為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結束用餐”之訊息,而服務生是利用這種方式判斷客人的用餐情形,刀叉柄朝向自己並列放在盤子里,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
參考文獻:
[1]蔡德貴、田辰山.三極世界文化差異(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視角[J],東方論壇,2007(02)
[2]卞浩宇.論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背景:外語教學與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會習俗與飲食文化【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
[5]多曉萍.從飲食角度淺談中西文化【J】。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
[6]林美泳,吳曉芳,吳家銘.淺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J],2009(16)
[7]林麗端.中西方飲食文化之比較[J],2009(18).
[8]杜莉, 孫俊秀. 西方餐飲文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6.04
㈧ 中德文化差異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大量國際跨國公司湧入中國,公司內部會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公司的經營管理,如營銷策略等也會針對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差異而不同。伴隨著的企業跨文化沖突問題的日益突出,中國企業如何進行跨文化管理,如何在借鑒歐美企業文化長處的基礎上,形成華人企業自有的文化,制定合理有效的營銷策略,為企業帶來效益,成為一個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德國企業是歐洲企業的代表,筆者今年有幸在某德國電池公司實習,該公司是擁有近百年歷史的中型企業,生產的電池產品位於全球前五位。通過在其公司的實習,了解了典型的德國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在企業文化構建方面。本文將德國企業文化與國內企業文化做出了相應的比較,指出了國內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某些建議。
二、企業文化的定義
企業文化作為新的管理學概念,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美國的一些管理學家通過比較日、美兩國企業的經驗後提出來的。最早提出企業文化概念的是美國學者威廉·大衛,他在1981年出版的《z理論——美國企業怎樣迎接日本的挑戰》中將企業文化描述為:「一個公司的文化由其傳統和風氣所構成。此外,文化還包含一個公司的價值觀,如進取性、守勢、靈活性—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動模式的價值觀。」美國學者沃特曼和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書把企業文化概括為「汲取傳統文化精華,結合當代先進的思想與策略,為企業員工構建一套明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創設一個優良的環境氣氛,以幫助整體地靜悄悄地進行經營管理活動。」
從以上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改善信息溝通、人際關系和決策的制定,也可以幫助企業創造新的氣氛,以適應竟爭日趨劇烈的企業環境,形成高度靈活的應變能力。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道德、倫理文化背景下生成的,並在形成自己的個性,它是影響自己的成員思考、體驗和行為的主要方式。
三、德國企業文化
1.企業培訓。德國企業培訓的突出特點是注重能力的培養,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通過探討和實驗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給每個學員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也大大地提高了參訓學員的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德國企業培訓工作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筆者所實習的德國企業,每年都有針對不同崗位的不同的培訓課程。技術層面上的培訓,通常是有公司組織專人培訓,其他例如崗位要求的職稱培訓,公司都直接與相關學校掛鉤,培訓結束後要進行驗收,並做詳盡的記錄。
2.牢固的質量意識。德國企業對產品質量一向是最重視的。他們認為沒有物美價廉的產品,只有精品和次品。他們的許多產品都是以精取勝,成為世界知名的品牌。通過實習我感到,德國企業精益求精的價值觀已深入人心,成為員工的一種自覺行為。我們可以感受到德國企業員工追求技術完美和注重質星的強烈意識。由此可見,技術不斷進步,保持良好的質量,製造一流產品,是德國企業具有較強竟爭力的重要原因。
3.注重獨創性研究開發。德國研究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2.9%,居世界前列。德國人相信研究與開發決定企業未來,因而不論經濟如何不景氣,也不削減開發費用,並在研究中重視獨創性和高度專業性,最大限度發揮個人創造潛力,這是德國研究與開發體制的長處。筆者實習的德國企業,由於國內ERP系統不能滿足他們實際需求,於是自組研發了耗資千萬的SAP系統,並組織專人對員工進行培訓。
四、中國企業文化
中國企業文化的研究嚴重滯後於中國企業文化發展的實踐。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國的企業中。一時間,在全國掀起了企業文化的熱潮,有些企業盲目的模仿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熱中於搞文化活動,片面地認為這樣就是塑造企業文化。直到90年代中期,中國的企業文化熱才逐步降溫。不難看出,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因為沒有完整的企業文化的理論指導而走入的幾個誤區:
第一,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是影響企業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沖突的一系列准則和行為方式,這其中滲透著創業者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凝結了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集體形成的經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