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國家課程屬於學校文化的什麼文化

國家課程屬於學校文化的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3-01-16 17:44:06

❶ 制約著教育目的的設定,教育內容和專業設置的是

1.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目的、課程設置與教育內容、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學校結構、教學方法、手段、組織形式

2.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基本途徑(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

3.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性質決定著教育的性質、領導權、受教育的權利和程度

4.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傳播和交流文化、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

5.學校文化:物質文化、組織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精神文化包括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價值成分以及理想成分。

6.內發論代表人物有孟子性善論、弗洛伊德性本能、威爾遜基因復制、格塞爾雙生子爬階梯實驗。

外鑠論代表人物有荀子性惡論、洛克白板說和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

7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由...到...)教育工作要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陵節而施」。

8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兩個年齡階段+特徵的對比)教育工作要有針對性,不能搞「一刀切」

9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速度不平衡)在關鍵期內施加教育影響

10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同一個人)如失明者通過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

11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兩個以上個體)如有的學生熱情,有的則冷漠;有的學生合群,有的則孤僻等等,教育必須因材施教

12遺傳素質是人的發展的生物前提或物質前提。遺傳素質的成熟過程制約著人的發展過程及其階段。

13.社會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孟母三遷」的故事。人對環境的反應是能動的:「出淤泥而不染」,成為很有作為的人。如司馬遷遭宮刑而作《史記》,屈原被放逐而賦《離騷》等。

14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15個體主觀能動性及作用是促進個體發展從潛在的可能狀態轉向現實狀態的決定性因素

16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教育工作的歸宿。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17個體本位論:孟子、盧梭、裴斯泰洛齊、洛克、福祿貝爾等

18社會本位論:荀子、柏拉圖、康德、赫爾巴特、塗爾干、巴格萊、那托普、凱興斯泰納等

19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20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21學校教育制度它規定著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學校教育制度是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22雙軌制學制(歐洲)、單軌制學制(美國)和分支制學制(中國)

23壬寅學制,我國頒布的第一個近代學制,但未實施;

癸卯學制,第一個正式實施的現代學制是實行新學制的開端。該學制明文規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明顯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壬子癸丑學制,蔡元培主反映了資產階級在學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規定了男女同校;

壬戌學制又稱「六三三」學制實施時間最長、影響最大。

24文獻的分類:

按文獻的功能可以分為:(1)事實性文獻,即事實性文獻指專門為教育科學研究提供事實依據的文獻,如文物、教育史專著、各種測驗量表、各類教育實驗報告、教育名家教育實錄等。(2)工具性文獻,即為教育研究提供檢索資訊的文獻包括工具書、學術動態綜述、網上檢索查詢等。(3)理論性文獻,即專門為教育科學研究提供理性認識的文獻,包括教育專著、論文、文集、教育家評傳、方法論著作等。(4)經驗性文獻,即專門為教育研究者提供感性認識的文獻,如調查報告、工作總結、教育參考書、教學大綱等。

根據加工程度不同可分為:(1)一次文獻,包括專著、論文、調查報告、檔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實踐為依據而創作的原始文獻。(2)二次文獻,即對原始文獻加工整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的檢索性文獻,包括題錄、書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3)三次文獻,即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對某一范圍內的一次文獻進行廣泛和分析研究之後綜合濃縮而成的參考性文獻,如動態綜述、專題評述、進展報告、數據手冊以及專題研究報告等。

25教育觀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考察,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研究方法。教育觀察法是教育研究中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

教育觀察法按不同分類方式可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結構觀察、准結構觀察和無結構觀察;開放式觀察和聚焦式觀察。

教育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發問卷、開調查會、測驗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在調查的過程中,經常利用觀察法作為調查和核對材料的手段。調查研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問卷法和訪談法。

教育實驗法是研究者為了解決某一問題,根據一定的教育理論,在嚴格控制或特別創設的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記錄、測定教育現象的變化,研究教育條件與教育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得出科學結論的研究方法。

教育經驗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獲得的有關教育活動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和情緒體驗。這些教育經驗因其來源於實踐,經過了教育工作者的親身經歷,因而具有生動、具體、鮮活、情境化等感性認識的色彩。

行動研究法,是指有計劃、有步驟地由教師或與專家及研究人員合作,邊研究邊行動,以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它是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由行動者研究。

個案研究就是廣泛搜集個例的資料,徹底了解個例現狀及發展歷程,對單一研究對象的典型特徵進行深入而縝密的全面研究分析,確定問題症結,進而提出建議的一種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稱為個案法、案例研究法。

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論或教育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各國(或各地區)教育的特殊規律和普遍規律的研究方法。

歷史法是通過對人類歷史上豐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搜集、鑒別和整理,採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去認識教育發展規律,指導現今教育工作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歷史法以邏輯分析為主要方法,具有歷史性和具體性。

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教育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質性研究必須在自然情景下進行;注重社會現象的整體性和相關性;研究結果多以文字形式表達,輔以圖片、照片和錄像等。

26按課程的設計形式,分為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

按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分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

按學生選擇課程的自主性和對學習的要求,以及課程計劃對課程實施的要求,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按課程的任務,可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

按課程的設計、開發和管理主體,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按課程的呈現方式,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27古德萊德關於課程的分類:

理想的課程,即由一些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的應該開設的課程。例如有人提議在中學開設同性戀教育的課程。2.正式的課程,即由教育行政部規定的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學校課程表中的課程。3.領悟的課程,即任課老師所領會的課程。4.運作的課程,即在課堂上實際實施的課程。5.經驗的課程,即學生實際體驗到的東西。

28社會、知識和兒童是制約學校課程的三大因素。

29西方的「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教育家斯賓塞的著作《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之中

30三維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互相聯系,融為一體。

31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系統》把教學目標分為認知領域目標、情感領域目標、技能領域目標。

32中小學課程主要由課程計劃、課程標准、教材三部分組成。

開設哪些科目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問題。

課程計劃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編寫各科課程標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據

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教師將課程標准作為檢查自己教學質量的依據。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

33教科書的編排通常採取直線式和螺旋式兩種形式。

34課程資源是課程建設的基礎,它包括教材以及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一切有助於學生發展的各種資源。

35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必修課程,自小學3年級開始設置,每周平均3課時。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36泰勒 「課程理論之父」「教育評價之父」

學校應努力達成哪些目標?(目標)

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內容)

怎樣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方法)

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是否達到?(評價)

37我國基礎教育課程主要理論基礎有建構主義思潮、多元智能理論和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38課程的橫向結構和課程的縱向結構:直線型課程和螺旋型課程

39新課改明確要求課程設置必須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

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40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

❷ 國學特色課程介紹

1. 國學課程有哪些

一般來說,國學主要是指以中國古典典籍為載體,表達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的學術體系。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教育的課程主要包括三百千,弟子規,四書五經等~

2. 國學課程的內容_有哪些較好的國學課程

像(孫子來兵法)與東方源戰略、(資治通鑒)與商業智慧、(皇帝內經)與養生智慧等等都是一些高端國學管理培訓課程。這些課程是博學書院針對於企業家、股東、董事長、總裁等企業決策者及愛好國學的有志人士開設的應用課程,旨在提高個人文化素養,提升個人魅力和領導管理水平。

3. 學校可以開設哪些傳統文化方面的特色課程

比如弟子規,三字經,論語,道德經等等。推薦參考大安法師開示:兒童教育要注重八德 兒童是一個民族的未來。 傳統文化學習課程、茶藝課、小語種課、武術課、足球課、網球課等。 小學特色課程開設意義: 學校特色課程大多屬於校本課程,而校本課程是國家新課程體系的

4.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_可以學到什麼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納入國學的是《詩》、《書》、《禮》、《樂》、《春秋》、《易》漢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周代六藝。

向左轉|向右轉

拓展資料

國學班,即教授中華傳統文化的班級。與普通教育不同,普通教育重在知識技能的學習培訓,而國學教育則側重文化的提升,是為那些有志於弘揚傳統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企業高層准備的,學習傳統文化管理知識來豐富企業管理知識。

課程設置主要有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如:《周易》與管理智慧、王陽明心理學、《金剛經》與佛教的基本精神、《資治通鑒》的歷史智慧與現代啟示、《史記》中政商人物的命運啟示、中國近代歷史的反思、文明的沖突與演進、傳統文化與現代領導藝術。

5.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_國學課程有哪些種類

去年和我的合作夥伴一起報的博學書院,在這里學習到了七大國學寶典,三大史學經典,兩大帝王學,對於作為企業家的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學到了如何以治理國家的大格局來治理商業帝國,互助抱團,實現公司轉型突圍,快速輕松達成目標。

6. 幼兒園國學特色課程有哪些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幼教將會迎來一面新的景象!公辦幼兒園要尋找教育的根本,民辦幼兒園要選擇一條有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很多投資者將會重新定位自己幼兒園格局,需找新的特色課程!

隨著「國學熱」,許多幼兒園都系統或不系統的迎進了國學課程!但是幼兒園國學課程有哪一些呢?作為幼兒園的運營者,如何特色教育落實

到一日常規教學中去呢?這一些,我們都要系統的考慮。現如今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都更高深的想法,因此在選擇幼兒園上面也更加慎重!

幼兒園怎樣選擇一條更長久的經營之道?現如今幼教市場上出現了許多的特色課程:
1.英語、舞蹈、畫畫等技術性的特色課程,這些都是一些要以特長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要考慮的
2.以家長的意願、要求為主要需求而開設的特色課程,讓幼兒園失去自己的主動性
3.珠心算等一些小學化的課程,這一些現如今比較少了。

該如何將國學課程全面有效的到我們的幼兒園呢?至德國學據我了解是中國首家幼兒園國學服務平台。科學的將現代學前教育與傳統國學融合

,總結出了幼兒園國學文化實操八大體系,其中「幼兒國學課程」系統的講述了我們的幼兒園該如何上好我們的國學課程,其中的課程有:

「輕鬆快樂學國學」經典誦讀
「孝親 尊師 感恩」美德紮根力行
經典音樂常規熏陶
幼兒傳統禮儀教育
傳統手工活動
傳統養生活動常規
琴棋書畫特色課程
至德國學,整合目前全國528家聯盟園的情況,對全國每個區域的幼兒園進行個案分析,用心的為每一所幼兒園打造屬於他們個性的園所發展規劃。督導專員,入園督導手把手教會幼兒園落實國學課

7.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_國學課程有哪些亮點

課程種類有很多,那個博學書院不錯的。

8.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但是根據國學機構自身因素所推出的課程內容會有所差異。以比較出名的博學書院為例,他們有著獨樹一幟的課程模塊,主要包括了七大國學寶典易經,道德經,儒家,法家,孫子兵法,禪宗智慧,黃帝內經,以及三大史學經典貨殖列傳,資治通鑒,人物誌等人文智慧和古典哲學智慧。內容全面、系統、獨具特色,是眾多企業家、董事長、國學愛好人士學習國學的首選。

❸ 課程的課程即活動

這種課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認為「課程最大流弊是與兒童生活不相溝通,學科科目相互聯系的中心點不是科學,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通過研究成人的活動,識別各種社會需要,把它們轉化成課程目標,再進一步把這些目標轉化成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取向的重點是放在學生做些什麼上,而不是放在教材體現的學科體繫上。以活動為取向的課程,注意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
在泰勒看來課程內容即學習經驗,而學習經驗,他認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學習經驗,而不是向學生展示各種事物。」這種觀點強調學生是主動參與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習的質和量決定於學生而不是課程,強調學生與外部環境的互相作用。教師的職責是構建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各種情境,以便為每個學生
課程,包括文化課程、活動課程、實踐課程、隱性課程。文化課程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活動課程包括陽光體育、大型活動、興趣小組生會、團委等學生團體組織的自主活動、綜合實踐活動,隱性課程包括除了上述幾類課程,一切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資源、環境、學校的文化建設、家校社會一體化等。 分科課程也稱文化課程,是一種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定的課程。主張課程要分科設置,分別從相應科學領域中選取知識,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分科編排課程,進行教學。20世紀60年代以來關於學科課程的理論主要有:即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Bruner,J.S.)的結構主義課程論、德國教育學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範例方式課程論、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Bahkob,J.B.)的發展主義課程論。
①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課程論。基本觀點:首先,主張課程內容以各門學科的基本結構為中心,學科的基本結構是由科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所構成的。其次,在課程設計上,主張根據兒童智力發展階段的特點安排學科的基本結構。最後,提倡發現法學習。布魯納很多思想體現了很強的時代精神,對當前學校教育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不足:如片面強調內容的學術性,致使教學內容過於抽象;將學生定位太高,好像要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這門學科的專家;同時在處理知識、技能和智力的關繫上也不很成功。但布魯納的思想對今天我們的課程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②瓦根舍因的範例方式課程論。強調課程的基本性、基礎性、範例性,主張應教給學生基本知識、概念和基本科學規律,教學內容應適合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教材應精選具有典型性和範例性的內容。特色在於:其一,以範例性的知識結構理論進行取材,其內容既精練又具體,易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其二,範例性是理論同實際自然地結合的。其三,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都是綜合的,不是單一的。其四,範例教學能更典型、具體、實際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贊科夫的發展主義課程論。把「一般發展」作為其課程論的出發點和歸宿,稱為「發展主義課程論」。所謂「一般發展」,是指智力、情感、意志、品質、性格的發展,即整個個性的發展。主要觀點:第一,課程內容應有必要的難度。第二,要重視理論知識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規律性的知識教給學生。第三,課程教材的進行要有必要的速度。第四,教材的組織要能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即讓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成為自覺的學習者。第五,課程教材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要促進差生的發展。
活動課程與分科課程相對,它是打破學科邏輯組織的界限,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通過學生自己組織的一系列活動而實施的課程,它也常常被稱之為「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等。
一般來說,活動課程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的「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其發展歷史較分科課程要遲上千年。在活動課程的發展歷史中,杜威常被認為是代表人物之一。
分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是學校教育中的兩種基本的課程類型,我們可以把兩者看作是一種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替代的關系。分科課程講科學知識加以系統組織,使教材依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分科課程將科學知識加以系統組織,使教材依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以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但是,它由於分科過細,只關注學科的邏輯體系,容易脫離學生生活實際,不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活動課程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救這一缺失,但同時,由於活動課程自身往往依學生興趣、需要而定,缺乏嚴格的計劃,不易使學生系統掌握科學知識。一正一反,利弊兼具,任何一種在張揚其特長的同時,也就將其弊端暴露無遺。所以,這兩類課程在學校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核心課程反對將各門學科進行切分的做法,強調在若干科目中選擇若乾重要的學科合並起來,構成一個范圍廣闊的科目,規定為每一學生所必修,同時盡量使其他學科與之配合。核心課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看作是對兒童中心課程的反對,它在產生之初,尤其反對課程只從學生個人興趣、需要動機出發的做法。它提醒教育者注意,兒童並非生活在真空里,而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社會環境里成長的,課程需要反映兒童所賴以生活的社會的需求。因此,核心課程在產生之初,其顯要特徵就是注重社會需求以及生活為中心。乃至後來,核心課程在離場上稍有改變,其實也吸納了活動課程的一些成分。
核心課程產生於20實際二三十年代的社會動盪時期,改造主義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沒。改造主義自稱是「危機時代的哲學」,宣稱社會文明已面臨著毀滅的可能,必須改造社會使人們能夠共同生活。這種改造不只是通過政治行動,而更基本的通過社會成員的教育去實現人們共同生活的目標。因此,在他們看來,教育必須專心致志於創造一種新的社會秩序,必須在人們的心靈中引起一場意義深遠的變革。於是他們倡導一種「以未來為中心」的教育綱領,其目的是通過說服而不是強制的辦法來實現「社會改造」,以「社會改造」為核心來構建核心課程,打破原有分科課程的界限。有些人看來,核心課程之真正特點乃是注重社會需要及以生活為中心。
核心課程除了學科間的綜合並構成一個「核心」之外, 它還有另一顯著特徵,即這種課程是要每個學生都要掌握的,是需要所有學生共同學習的。這樣就產生了一些問題:一是社會生活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哪部分課程需納入「核心課程」?二是隨著新學科的不斷涌現,這些學科的擁護者都極力希望納入到課程中來,並且有的學科也的確需要在核心課程中得到反映。這就又使得課程選擇與設計中的古老問題——時間和可利用資源——反映了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如同分科課程自身的缺失造就了活動課程一樣,與核心課程互補的外圍課程也就應運而生了。
外圍課程指核心課程以外的課程。它是為不同的學習對象准備的,它不同於照顧大多數學生、面向所有學生的核心課程,而是以學生存在的差異為出發點,它也不像核心課程那樣穩定,而是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年代的不同及其他差異而作出相應的變化。核心課程與外圍課程的差異,如同一般與特殊、抽象與具體的一樣,是相輔相成的。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
從課程開發的主體來看,可以將課程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國家課程亦稱「國家統一課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課本課程是由學校全體教師、部分教師或個別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地方課程介於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之間,指由國家授權,地方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開發的課程。
就國家課程來說,體現的形式是不一樣的。在澳大利亞、美國等實施教育地方分權的國家,國家課程是由各州政府負責編制、實施和評價的。通常,學校教師在國家課程的編制和評價方面沒有或者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或自主權,但他們必須成為國家課程的實施者。在實施國家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往往需要參加國家統一考試。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而言的,它是一個比較籠統的和寬泛的概念,並不局限於本校教師編制的課程,可能還包括其他學校教師編制的課程或校際之間教師合作編制的課程,甚至包括某些地區學校教師合作編制的課程。與國家課程相比,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課程編制、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呈「三位一體」的態勢,形成統一的三個階段,並由統一批教師負責承擔。
一般來說,中央集權的國家比較強調課程的統一性,較多地推廣國家課程,而地方分權的國家比較強調課程的多樣性,較多地推廣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已經認識到,雖然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是不同的課程形式,但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關系。在推廣國家課程的同時,應該允許開發一定比例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而推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學校,也不應該貶低或排斥國家課程。 顯性課程是學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顯的方式呈現的課程,是教育者直接地表現出來的,如課程表中的學科。
隱形課程包括除上述課程之外的一切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資源、環境、學校的文化建設、家校社會一體化等。
研究中有很多類似的名稱,如隱蔽課程(hidden curriculum)、潛在課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課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預期的課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指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無意識地獲得經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內容和文化影響。也可以說是學校情境中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的課程。具有非預期性、潛在性、多樣性、不易覺察性。
隱形課程與顯性課程有三方面的區別:一是在學生學習的結果上,學生在隱形課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學術性知識,而在顯性課程中獲得的主要是學術性知識;二是在計劃性上,隱形課程是無計劃的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是無意接手隱含於其中的經驗的,而顯性課程則是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學生有意參與的成分很大;三是在學習環境上,隱形課程是通過學校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的,而顯性課程則主要是通過課題教學來進行的。
隱性課程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附帶學習」,即指學習中自然而然產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隱性課程」一詞是由傑克遜(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級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說顯性課程是學校教育中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的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課程(office curriculum)的話,那麼隱性課程則是學生在學習環境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的或非計劃的知識,價值觀念,規范和態度等。我國出版的《教育大辭典》對其下的定義是:學校政策及課程計劃中未明確規定的、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驗,與「顯性課程」相對。
隱性課程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隱性課程的影響具有彌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第二,隱性課程的影響既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
第三,隱性課程的影響是學術性與非學術性的統一;
第四,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是有意識性與無意識性的辨證統一;
第五,隱性課程是非預期性與可預期性的統一;第六,隱性課程存在於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中。
正是由於隱性課程的特點,要求在隱性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
首先,優化學校的的整體育人環境;
其次,要特別重視學習過程;
最後,通過隱性課程的實施,塑造與完善學生的人格結構。 關於研究型課程的爭論很多,按功能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性課程和研究型(探究型)課程三個部分,研究型課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就課程目標來說,研究型課程在目標上的特點表現為目標的開放性,課程目標的開放性,課程目標不僅指向某種知識內容,而且指向各種知識的綜合探究過程,指向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學生所發展的探究意識、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指向學生對各種知識的綜合探究過程的情感體驗。並且這些目標指向在不同的課題探究過程中,有不同的側重,除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所達到的知識目標是開放的。
就課程內容來說,研究型課程在內容上呈現出綜合、開放、彈性大特點。其中綜合性與彈性是體現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此類課程的內容彈性非常強,在保證一定的學習量的前提下,學習所探究的內容和主題,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甚至不同的學習小組,都可以進行不同的選擇。
就課程組織來說,以開展合作性的、綜合探究型的課題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的研究型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在組織形式的選擇上,應體現出合作性與獨立性相結合的特點。學生的探究過程既有個體的活動,也有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因此,在課程的組織形式上,既有體現獨立性的個體活動的過程,也有體現合作的小組活動的過程,也有體現集體性的全班交流活動。在某一個課題的探究過程中,這幾種形式都會出現。
就課程評價來說,由於研究型課程在課程目標和內容上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因此,在課程評價中,不適宜運用目標評價,而應該運用過程性的評價方式。這樣,研究型課程的評價就具有了過程性的特點。
研究型課程作為一種開放性的課程,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使校本課程的開發有了一定的載體。各個學校可以根據「以學習者、以社會發展中心」的原則,開發適合學校實際教育條件和具體特點的課程。在研究課程中,課程的設計者除課程方面的專家、專門的課程設計者、教育行政部門人員之外,學校和教師也是課程的設計者的開發者,這是研究型課程的一個最典型的特點。 以提高管理技能、提高生產運作效率為目的的培訓,它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生產采購管理培訓、企業經營決策培訓等各個模塊。
根據統計,目前最熱門的十項管理培訓是:
1.高效培訓
有關提高效率的培訓課程,費用高昂,受到高層次職業人士的歡迎。
2.時間管理培訓
課程傳授的不僅是工作時間的管理方法,還包括生活時間的管理方法。由於時間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因此不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很歡迎此類培訓。
3.團隊精神培訓
受西方現代企業文化的影響,越來協作對企業的發展將起重要作用。團隊合作逐漸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對這方面專業培訓的需求水漲船高。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要求企業更加主動、積極地開拓市場。營銷人員要想提高業績,參加專業培訓非常重要。
5.客戶服務技巧培訓
客戶是上帝,只有充分滿足客戶的需要,才能實現企業的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把客戶服務作為一種盈利的好方法。
6.溝通技巧培訓
演講技巧、談話技巧、客戶接待技巧都屬於溝通技巧的范疇。
7.項目管理培訓
包括對質量、時間、費用等幾方面的管理,其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起到科學協調作用。可以幫助企業保證項目實施質量,制約實施時間,控制費用等,因此倍受重視。
8.薪酬設計培訓
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實行市場化薪酬制度,薪酬已成為員工能力差異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但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缺乏薪酬設計的能力,此類培訓正好滿足了這方面需求。
9.領導藝術情景培訓
形式靈活,內容實用,從日常工作中可能碰到的一些小案例出發,教給學員實用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10.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包括招聘制度、員工關系、激勵制度等各方面的整體綜合設計,能幫助企業建立從一線員工到高職位員工的科學的標准化監控制度,同時能幫助企業明確僱傭雙方的利益和義務,並使其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某種意義上說,管理培訓也是一種商品,必須具有商品的一系列重要特性,其最突出的就是要形成培訓品牌並擁有各自不同的目標消費者群體。而要形成這樣的品牌,就必須要有培訓師自創的特色,這也就是管理培訓中的「自主知識產權」。以往全國某一時期風行一種培訓課程,眾多培訓從內容結構到形式表現都如出一轍,至多隻有投影或PPT畫面上的少數區別及培訓師語言工夫和表演天份的不同,且一位培訓師能包攬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內容的培訓——這樣一種培訓風景線肯定是一去不復返了。正本清源,管理培訓既然要引導學員思索和解決他們面臨的不同的實際問題,就一定要求培訓師的培訓課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換言之,他的許多培訓課應該具有唯一性,不可復制、不可推廣,其他人想學也是徒勞。每個培訓師應該努力在不斷的經驗反思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創出自己的特色。

❹ 什麼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理念

學校是一種社會組織,與其它社會組織一樣,擁有自己的文化。關於學校文化的研究紛繁復雜,不同學者對學校文化的含義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是我整理的什麼是學校文化,歡迎閱讀。

什麼是學校文化

學校活動是整個社會在文化活動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種文化活動,學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會組織所不能比擬的。現代學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將上一代的文化內容經過價值批判和取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傳播給下一代。為了達成學校教育的以上功能,學校必須充分地利用各種因素,形成具有自身獨特的價值觀、信念、手段、語言、環境和制度的文化特質。學校文化具有導向功能、凝聚功能、規范功能。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各群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其中最具決定作用的是思想觀念,特別是價值觀念。

學校文化定義

關於學校文化的界定有如下兩類:第一,廣義定義類。認為學校文化是一種亞文化,是學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體現的是社會背景下以學校為地理環境圈,由全體師生在學校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和創造出來的,並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精神、行為准則及其規章制度、行為方式、物質設施等的一種整合和結晶,其本質意義在於影響和制約學校內人的發展,其最高價值在於促進學校內人的發展。第二,狹義定義類。概括之,有“校園文化”說,以“校園文化”來指代“學校文化”,認為學校文化就是學校校園環境中存在的一切文化現象;有“校風”說,認為學校文化是學校的各種規范、行為和風尚;有“文化藝術活動廳”說,認為學校文化指在學校中開展的各種如歌詠、舞蹈、體育比賽等文藝活動;有“教風”說,認為學校文化反映的是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學風”說,認為學校文化反映的是一個學校的學習風氣和氛圍等等。 學校文化實質上是一種德育隱性課程。通過學校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規范,實現道德成長。學校文化既包括了校園建築、環境布置等顯性的要素,也包括了人際環境、心理環境等隱性的要素。

學校文化類型

簡介

以學校文化的呈現形態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兩部分

顯性文化

顯性文化包括了校園的物質環境,如校園場地布置、校園活動儀式等。

1、校園建築具有德育價值:學生在不會“說話”的校園建築里學習、活動,不知不覺地接受著道德教育。

2、校園儀式具有德育價值:如升旗、入團(隊)宣誓、運動會入場等學校儀式,既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蘊涵著十分豐富的德育價值。

隱性文化

隱性文化包括校風、班風、人際關系等。

1、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校園人際環境。

班級是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班級中的人際關系,會影響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建立友愛、信賴、關心、負責、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就是最有德育價值的校園隱性文化。

2、豐富校園的精神生活,“使每一個人都能找到發揮、表現和確立自己力量和創造才能的場所。——蘇霍姆林斯基”

3、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書香校園”,通過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讀好書,在閱讀生動感人、充滿人性美的道德文選或文學作品中,激發對真善美之情以及對假丑惡的憎恨感。

從學校德育的對象來進行劃分,可以將學校文化分成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等

學生

1、尊重學生權利。學生文化是學生孕育理想信念的搖籃。

2、尊重學生需要。關注學生、兒童的生存環境,促進學生的成長,實現人的發展的教育目的。

學校文化規劃

我們的學校正處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如何能在風口浪尖站穩腳跟,我想“規劃要先行”!學校發展規劃就象運動員賽跑中的起跑那樣重要,它是學校發展的綱領文件,它是學校自評的測量依據。學校規劃的制定,並不是學校領導拍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也不是專家閉門造車寫在紙上的,而是要充分發動各方面的力量,汲取大家的智慧。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首先必須意識到這是學校管理的基礎。其次必須認識到這是學校行為,需要發揮全體教職員工的協同作戰。它不僅僅是一個文本,而是一個過程。需要經過全面回顧學校原有工作,並進行系統地診斷,從而明確學校的辦學方向和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發展規劃,它體現著學校領導先進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它表達著師生家長共同的願望和憧憬,它描繪著學校自主發展的美好藍圖。如何描繪這張藍圖?

第一,學校發展機遇要分析。就是要從國家及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政策發展的走向來把握學校的未來發展趨勢。要對學校所處的地理、社會環境與其他學校發展相比,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能發現並把握學校發展的契機。

第二,學校相對優劣要分析。就是要認識到學校在地理位置、課程建設、公共關系、師資、教學質量、生源等方面所具有的長處,並充分發揮這些長處,以推動學校的良性運行。當然,認識學校優勢,並不能忽視學校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只有正確、全面地分析優劣所在,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校發展規劃。

第三,學校發展歷史要分析。歷史傳統是重要的無形資產,我們要認真研究多年來的遺留傳統,以及在發展目標上能多大程度地得到社會和學校師生的認同,尤其是在傳統基礎上形成的學校特色能否有助於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只有總結過去,才能面向未來。

第四,相關利益群體要分析。利益群體包括與學校有直接、間接關系的群體。包括:受教育者、投資者、教師、學生、家長等等。無論這些群體與學校的相關程度如何,都要充分重視其需要,並將其合理的建議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之中。這一方面能保證學校按合理的方向前進,不會有所偏失;另一方面,也能確保學校照顧到各方面的利益,儲備各種潛在資源,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學校發展規劃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四個方面的內容。

三個部分是:學校總體發展規劃、課程和隊伍建設規劃、校園發展規劃。三個構成部分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

四個方面的內容:學校現狀分析:是對自身所具有的基礎、問題等進行全方位地梳理,明確在同一地區、同類學校中所處的位置及特色是什麼;發展目標展望:是陳述學校在某一時段的發展目標和程度,包括辦成什麼性質、什麼類型、什麼水平的學校。發展要素確定:是規劃的主體部分,即學校選擇要重點發展的若干項目及領域。設置保障系統:是指為服務於發展目標和發展要素而需要提供的人、財、物等資源及相關的學校制度設置。總之,制定發展規劃不是為了追求完美的發展藍本,而是追求更有效、真正發揮作用的行動綱領;學校發展規劃不追求邏輯嚴密但更求實效。

因而,在制定學校規劃時有幾點關注是必須的

一要重視調查研究。正確地把握自身條件,看到自己的成績,找出自身不足,明確學校的最近發展區,提出重點發展項目,落實切實可行的措施。

二要獨立思考特色學校的創辦。特色學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全面科學規劃和有計劃地建設。校長應改變從屬思維的定勢,改變被動思維的模式,大膽創新,使學校個性化、特色化。

三要制定具有可能性、重點性和伸縮性的學校發展規劃。學校精心設計的規劃,必須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否則,規劃的各種作用都將變為零。同時,設計的規劃中所制定的目標,必須是帶有較大重要性的指標,是辦好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十分必要又必不可少的目標。而且,制定規劃中的目標要有一個彈性,要留有餘地。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持有一顆虔誠的事業心去對待所處的職業,改變“忙,盲,茫”的工作狀態,克服“泛、煩、凡”心理狀態,主動發展,自覺成長,在 “忙”中受益,做最好的自己,因為一個知名的教育品牌是長期積淀的結果,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努力過程,更是一個綜合各種因素的整體推進的過程,因此,要打造學校品牌,需要切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創新,精心做好學校發展規劃,從而促進學校的實效性發展和跨越式發展。

學校文化方法

學校文化自我診斷通過分析教師性的價值取向和方法論,透視學校的組織狀況,進而反洗學校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和領導班子的領導能力。教師教育行為的價值取向和方法論,需通過教師行為的內隱概念去體會和感悟,這就決定了學校文化自我診斷切入點、基本方法、步驟的特殊性。

一、學校文化自我診斷的切入點

1、自我診斷從司空見慣的行為入手只有對行為、現象進行具體分析才能把握本質,因為行為、現象是本質的體現。通過分析行為就能發現組織和組織文化。比如:在教學方面,教師怎樣備課,怎樣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課後如何反思,如何總結……。這些都與學校在教學方面的管理、制度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在評價方面,教師對待評課的態度,評課的方式,評課的重點話題,評課的具體過程,評課的標准…。.這些都與學校的評課要求,評課的具體措施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在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方面,班委的產生,班級問題的處理,教師與家長的關系,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聯系,班級中的主題教育活動……這些都與學校德育尤其是班主任隊伍建設有必然的內在聯系。在教師學習進修與學校發展的關系方面,教師學習進修與學校發展關系的處理以及與學生成長關系的處理,教師學習進修的方式和標准……這些都與教師管理,特別是校本培訓管理有必然的內在聯系。在教職工人際關系方面,幹部之間的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幹部與教師的關系…這些又都與學校中的個人與組織的關系有必然的內在聯系。

2、具體確定、現象的切入點在學校中,每日每時都存在大量的行為、現象,由於處在同一個組織文化的背景下,所以領導者常常是見怪不怪,很難進行深入的思考。即使感覺到了問題,也是就事論事地進行批評,糾正教師的某些行為,似乎教師的行為是教師個人因素的接過,忽視了這種行為背後的組織文化的影響。這種批評、糾正可以暫時改變某個人的某種行為,但對整個學校發展不會產生真正的影響。因為這種糾正未能對現象進行深入剖析,未能觸及教師行為背後的內隱規矩和內隱概念。那麼,如何確定學校文化自我診斷的切入點呢?

校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判斷:

1、與他人比較。無論是外出考察,還是兄弟學校交流,或聽到教師對他校某方面工作的反映,或看到他校的某些資料……校長都會自然地進行本校與他校的比較。抓住不同的方面,進而對本校的教育教學行為與相關制度進行分析,就進入了組織文化的自我診斷狀態。這個切入點是通過對“同類工作的不同組織文化背景進行比較”而確定的。

2、解決工作困難。工作困難是普遍存在的,盡管困難的性質不同,但解決困難的方法、解決困難的過程進行分析,可認識到組織文化的積淀過程。將面對困難的態度和行為自覺地與導致其態度和行為的內在因素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即進入了組織文化的自我診斷狀態。這個切入點是通過“解決面臨的新問題的過程”而確定的。

3、總結成功經驗。一項工作結束,一個學期、一個學年結束後,我們都要做常規的總結。以往,我們的總結往往停留在某種做法的得失上,尤其是將成功的做法簡單地“掛向”教育思想和工作態度上,忽視了個性行為的內在背景。恰恰是這種內在背景,揭示了教師在組織文化的滲透下,所領悟到的認識問題的方法,分析問題的思路解決問題的價值取向。如果我們能在總結經驗中自覺地研究個體的行為,就進入了組織文化的自我診斷狀態。這個切入點是通過“認識成功”而確定的。總之,選擇切入點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當前關注的工作重點進行個性化的選擇。

二、學校文化自我診斷的基本方法

自我診斷的基本方法是集資料法、座談法、訪談法、觀察法等於一體的綜合調查法。資料法是對診斷內容的相關制度和管理文獻進行分析,以判斷組織在相關方面的價值追求及對教師行為產生的的作用。同時,資料法也包括對教師個人情況記錄的查閱,以發現教師某種教育行為方式的發展過程,從中體會學校制度和管理內在機制。座談法是以隨機方式對一部分教師進行調查,以此發現教師群體在某些方面共有的行為方式或一致性的思想認識。訪談法是對個人進行深入了解。與座談法相比,它更具體和深入。在訪談中,由於背對背,便於了解不同的人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在操作中,要注意訪談對象的確定。

三、學校文化自我診斷的步驟選切入點進行自我診斷一般步驟為:

1、設計自我診斷方案方案具體內容包括:診斷題目、診斷目的、診斷內容、診斷對象、診斷“六步法”的具體操作、診斷方法、獲取資料的基本要求、診斷時間及過程、完成診斷報告的時間等。

2、實施自我診斷方案即實施診斷“六步法”。“六步法”是進行自我診斷的核心方法。“六步法”不是簡單的六問六答,它是調查過程中調查者與被調查者從教育現象一步步地共同進入現象背後的組織文化,甚至組織改造的過程。調查者能否根據“六步法”有效地解釋組織文化的狀態並提出組織改造的內容,關鍵是調查者對“六步法”的理解和運用。(1)“六步法”將被調查者與調查者共同視為調查主體。被調查者通過對自己的行為思考,協助調查者進入組織文化層面去認識問題,幫助調查者進入組織文化層面去認識問題,幫助調查者通過診斷過程達到診斷目的。被調查者不是診斷對象,更不是資料信息的提供者,而是診斷中研究問題的主人。“六步法”需要“轉換才能達到目的。“六步法”要求調查必須明確六步中每一步的目的,同時搞清楚每兩步之間的內在關系,形成“內心調查結構”。在這一結構指導下,根據切入點的問題,結合被調查者的特點,調查者設計出“接觸性話題”,“探討性話題”等,形成調查過程中的使用“調查結構”。實際調查中運用的調查結構使調查始終處於“深度會談”狀態,以便最終實現“內心調查結構”的目的和任務。

3、整理和分析資料在診斷過程中不斷篩選觀察過程中體現組織文化作用的“深描”性文字材料,提煉訪談、座談中多數人無意識中流露的語言和行為方式,從中歸納出他們共同的觀念和行為。有了診斷過程中對現象“深描”的資料積累,診斷報告就有了基礎素材。對整理後的資料應做4個方面的工作:(1)針對診斷的內容,學習相關的最新理論,運用新的理念構思出該方面理想的組織模式,並提出理想組織的基本思路。(2)尋找主觀與客觀的差異。反思管理者主觀理解中的組織、學校文本規定中的組織、實際運行中的組織以及被管理者主觀願望中的組織,將不同的組織“懸掛”起來,找出它們之間的差異。(3)分別整理管理者主觀理解中的組織、學校文本規定中的組織、實際運行中的組織以及被管理者主觀願望中的組織形成過程,並在此基礎上尋找組織變革的切入點。(4)根據對理想的組織和對組織變革的切入點的考慮,用文字的形式明確新組織的規定。在規定中,要特別關注能否實際運行以及保留一定的開放性。為使診斷過程資料清晰簡潔,建議在診斷中採用表格式記錄方法。

4、撰寫學校文化自我診斷報告學校文化自我診斷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1)診斷的主要行為現象。(2)管理者對行為現象的觀察和描述。(3)對教師、學生、家長、管理人員進行訪談或座談的內容及結論。(4)將管理者主觀理解中的組織、學校文本組織以及被管理者主觀願望中的組織“懸掛”起來,找出他們之間的差異。(5)對行為的原因及組織文化做出分析。(6)在此基礎上,提出組織變革的切入點和具體的管理安排。

學校文化理念

校園建設規劃的理念創新主要包括規劃理念的轉變,規劃立足點的轉變,投入觀念的轉變以及功能分區理念的轉變等內容。在模式轉化的過程中,十分明顯地產生出兩個“社會化”,即一是部分校園職能的社會化,二是校園內的後勤服務體系的社會化。這樣,與之相應,校園建設規劃的理念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搞“校中校”的規劃與設計,而是要從校園總體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生活區、後勤區的規劃與設計;同時,還要從學校與所在城市兩者的發展高度,從結構優化與功能分區的角度來考慮建設規劃。

以往,在實際的建設規劃中,人們往往強調如何保持和體現出某種設計的流派風格,而如今,從科學發展觀出發,我們則應該在繼承傳統建築風格和校園原有風格的同時,著重強調如何體現出學校的發展目標和辦學特色、教育與教學目標、學科建設規劃和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等諸多元素與環節。應該說,這是一個建設規劃立足點的轉變問題。具體來說,大學校園及其建築的品質,不僅要體現出特定的地域性、歷史性、文化性、藝術性等氛圍,而且它還要體現出人才培養的優化環境。這些體現即是校園規劃建設理念的創新。同時,在校園規劃與建設中,我們還應具有對內、對外的開放意識,突出公眾參與理念、特色理念以及人文關懷理念,突出大學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

知識經濟的技術支撐和物質技術基礎是網路,因此,人們又把知識經濟稱作網路經濟或信息經濟。在這一宏觀背景下,21世紀校園建設規劃的投入應該是重在智能化的投入,應該是主張建設智能化的校園,即通過信息網路的建設和投入,把校園的各個方面整合成一個系統,並和外部世界連成一塊,實現網路管理。實踐證明,這種校園遠比求全求大更有效,因為,它既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運用先進手段,集中學科化優勢,發揮大學最基本的學科的最大作用,同時,又能節約人力、財力和智力資源。

❺ 有人認為 課程就是指學科和教材 ,您對此如何理解

我認為其為對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

課程為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課程為對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和。

課程以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目標而規定的學科及它的目的,內容,范圍與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老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在傳統上歷來被作為要學生習得的知識來對待,重點放在向學生傳遞知識這一基點上,而知識的傳遞是以教材為依據的。

內涵

課程即教材,課程內容在傳統上歷來被作為要學生習得的知識來對待,重點放在向學生傳遞。

知識這一基點上,而知識的傳遞是以教材為依據的。所以,課程內容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上課所用的教材。這是一種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目的觀的體現。

教材取向以知識體系為基點,認為課程內容就是學生要學習的知識,而知識的載體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誇美紐斯。

❻ 校園文化是怎樣的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學生為主體,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為了體現這種文化許多學校製作了學校文化牆。它主要包括:以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有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徵、行為特徵和方式;學生課餘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校園文化是社會整體文化的一部份。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文化設計、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牆方面,詳情www.bofeng100.com。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由於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社區,因而校園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義。校園文化對於提高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培養良好的校風,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沒有了千萬個朝氣蓬勃的學生,無論多麼英明的領導團體多麼扎實的硬體設施多麼雄厚的師資隊伍都不可能使得一個學校的校園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而特定到校園文化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特別是大學校園文化,大學生特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素質、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等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❼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生命之樹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生命之樹,學校文化精神是這顆生命之樹上開出的鮮花和結出的碩果。只要我們把文化的建設紮根於傳統和現實的土壤,用自己的美德和智慧精心澆灌和栽培這顆神聖之樹,我們的學校必將成為人類文明的偉大象徵。

文化是一種歷史凝結的存在方式 。

我們一方面生存在文化之中,一方面又在創造著文化。文化的形成過程,必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具有紮根性、特色性和創造性等特徵,需要從傳統中去挖掘它的歷史,從項目中尋求突破,從未來中看到方向,經歷由不自覺到自覺、由無系統到系統的過程,慢慢累積,逐步發展,不斷地總結、凝練和提升。由於每個學校的底蘊、形成、歷史發展和個性面貌的不同,需要在品牌建設過程中澄清認識,分析利弊,借鑒品牌內涵,找尋項目研究的內容,我們發現,特色與文化、課程與課堂、校長與教師、教育國際化等項目可以成為各個學校選擇的主攻方向,在平行、交叉、融合的地方獲取文化的本質,因為「文化的本質是人化,人的自我完善性主導著人的各種文化追求」。

企業文化是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學校文化的建設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教育的理想為了人類的振興,所以,學校文化和企業文化在本質上並不一樣,所產生的品牌效應也是根本不一樣的。有一點卻不容忽視,企業的最高經營理念和學校的最高管理理念倒是一致的,就是只有在文化的戰略上才能獲得品牌的成功。

文化是品牌的靈魂,文化有多深,品牌就有多遠。

鑄造學校文化精神,必須力圖發揮每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考慮人們的人格、信念、操守和道德規范,把人們引向正確的人類文化,使人們具有社會的責任感,追求人生的價值觀。首先要文化人們的心靈,形成比較穩定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態度,崇尚進取的文化品質;其次要文化人們的行為,形成校園上下的文明之風,追求人們互敬互愛的互助境界;第三要文化人們的規范,體現制度建設的科學性、基本性和實效性,既保證學校工作的正常秩序,又強化激勵機制,營造創新開放的校園環境。

要讓校史文化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

不能只停留在氣勢磅礴的辦學理念上,還要去感受真實感人的文化故事。

一所學校有沒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最關鍵的要看有沒有自己的名師,他們的故事裡的文化傳統是怎樣的,看看真實的個性、溫暖的回憶、文化的力量,他們獨特的生存方式昭示著怎樣的成長軌跡。

當代哲學家龐統在《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里說:「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決裂,甚至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築未來大廈。如果眼高於頂,只願在白紙上描繪未來,那麼所走向的絕不是真正的未來,而只能是過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這里所要討論的『過去』,當然不是純時間的范疇。在社會、文化的意義上,過去主要指的是傳統,即那個在歷史中形成的、鑄造了過去、誕生了現在、孕育著未來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現。」

學校文化是一種「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的統一,「過去」以特有的方式存在於「現在」,並影響和制約著「現在」,無法一筆抹殺;「現在」是一種潛在的未來,以特定的方式影響著未來、造就著未來。

價值觀是組織興旺發達的原動力。

學校文化作為一種基本價值觀,是一種學校內部共同遵守的原則和共有的認識,是學校的全體成員共同遵守和信仰的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一所學校是否具有真正的文化,可以從以下三件事情中進行衡量與判斷:一是全體教工有沒有都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二是全體教工是不是每天都會想這件事情,三是學校中的每一個人能不能每天都用這個方法去做事或者每天都能表現出來。如果肯定地回答第一個問題,表明學校存在著價值觀;肯定地回答第二個問題,表明這種價值觀已融入了大家的思想;肯定地回答第三個問題,則表明這種價值觀已融入了大家的行為,學校文化得到了落實。所以文化作為一種共有的價值觀,是一種表現,是一種感覺,尤其是一種別人在你身上感受到的感覺,它最終必然要融入到你的思想與行為之中。

學校文化精神應該是一種鮮明的文化呈現,它時刻提醒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讓人們領悟學校前進的目標與方向,接受文化蘊含的種種要求,從而產生一種潛在的心理壓力和動力,成為一種「看不見的准則規定」和「不成文的組織方針」。 當代學校價值觀最突出的特徵是「以人為中心」,以愛護人、關心人的人本主義思想為導向。學校能否提供一個適合人的發展的良好環境,能否給人的發展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這是衡量一個學校或優或劣、或先進或落後的根本標志。21世紀的真正財富,將越來越表現為人通過主體本質力量的發揮而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支配。這就要求我們充分注意師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大家的團隊精神,在互動、碰撞、交流中揭示誠信民主的思想,提升情感體驗的智慧,推動大家產生自覺的意識和自覺的行為,實現「把自己的腦袋交給學校」的文化信念。

無疑,建設學校文化,必須從每一個人的自覺需求上來體現價值觀。 價值是一種良知,價值觀是一種基於良知的認知。 每一個人都有向善的念頭,每一個人都有成功的期盼,到底如何激發大家的積極性,這是每一個領導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組織文化的核心是一種共有的價值觀 , 是組織成員的共有的價值信仰,是指導組織和組織中人的行為的哲學。那麼在學校組織內,就必然要求大家在教育的理想面前養成一種群體認識,人人都是學校的主人,人人都是文化的建設者。

誠然,市場經濟的品牌是需要包裝打造和傳播維護的,因為企業之間的競爭來得日趨激烈。然而,在學校品牌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教育公心和人性自由,是促進學校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文化精神。學校文化建設的主人是全體師生,建設者在建設過程中享受著建設的滋潤和榮耀。一旦這種文化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內容,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品牌就在其中了。

其實品牌中的成分就是文化,是從所有項目特色之中凝聚而成的文化人格。不要把項目特色作為品牌的代名詞,畢竟這是項目特色,但是,在項目特色之中,在做大做強項目特色的過程中,必然離不開文化理念和文化風格,這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所學校不可能千遍一律,品牌對象也就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但是,真正的品牌是互相之間有著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是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獲得健康的、持久的、全面的、個性的發展。

課程與教學是一種最根本的學校文化。

所有的項目特色都應該從屬於課程文化, 課程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文化建設理性認識與實踐探索的重大發展,對學校文化建設具有重要實踐指導意義。

課程文化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學校文化建設不再游離於學校日常教學活動之外,而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方式。課程與教學應該是學校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標志,因為課程與教學具有顯示文化軟實力的內涵和品格。

課程與教學是學校的日程生活方式,是師生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課程與教學的狀態,反映的是不同的學校生活狀態,表現的是不同的師生對生活的認識、理解、行為與習慣,體現出不同的學校生活質量,甚至生命狀態, 就是學校最基本、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生活方式,

因此,什麼樣的課程觀帶來是么樣的課程與教學文化,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清楚認識的話,文化建設就很可能走入歧途。

一個學校真正的特色應該是符合學校文化特點的課程體系。

一是三級課程體系之間有沒有校本化主體意識;二是課程實施中有沒有課堂文化建設;三是課程評價上有沒有多元自主性。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新課程的實施為契機和載體,在國家課程的層面,努力體現課程與教學文化的轉變,努力實現教學行為和學生行為的轉變,必須力圖重構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存方式:超越「知識本位」和「學科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逐步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超越「權威主義」和「普遍主義」,形成師生之間的合作、對話與分享,逐步實現課程與教學的創新;超越「剛性的」、「靜態的」、「封閉的」課程與教學,逐步形成「彈性的」、「動態的」、「開放的」課程與教學。

要使學校文化行為成為一種恆久不變的文化精神,就必須把自己的學校建設成一個「學習型組織」 ,最成功的學校是有能力比其他學校學習得更快的學校。就知識本身而言,知識蘊藏著力量,但它不等於力量,只有利用和發揮知識的能量才能變成力量和價值。善於學習的人往往能不斷獲取新的信息和新的理念,不斷改變自己陳舊落後的教育行為,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成長的道路。學習是一種文化的積淀,一個人對社會做出的真正有價值的貢獻與他(她)所學習運用知識的能力成正比。在建設學校文化的過程中,學校既是學習組織,又是教學組織,必須努力提高組織的學習力,在「學習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之間發展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增加成員之間的學習互動和對話交流,在實踐活動中催生實踐體會,在實踐體會中提煉實踐智慧,使團隊學習的成效遠大於一般個體的學習之和,通過長期的精心的設計與組織,塑造出富有學校特色的學習文化,蓄積起強大的學習精神。

❽ 課程結構的基本內涵

課程結構要適應地區間經濟文化的差異
具有一定的變通性。
我國幅員遼闊,從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看,可分為沿海發達地區、中原地區、西部欠發達地區三大區域,各區域的經濟發展需要有著不同文化知識結構的人才,因此應當允許各地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選擇相應的課程,以適應這種區域經濟和社會差異。從文化側度看,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課程結構應適應不同民族的文化認同需要,如民族文化課程、地域文化課程等。由此看來,國家層面的課程結構需要具有充分的變通性,以有利於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需要做出選擇。如規定多少比例的必修課、每門必修課程的課時,為地方課程留出一定的開發的空間。
課程結構要適應不同學校的特點
體現選擇性。
課程改革取得成功不在於有多少理論文章和多少理論研究成果,而在於學校、教師乃至社會的教育觀念是否發生轉變,學校中實際發生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有了變化。因此,調動、解放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課程改革的主體的時候,課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學校的主體性集中體現在通過選擇並設置能夠創造和形成本校文化特色的課程上。不論國家課程還是地方課程,在課程門類及其關系方面都應適應每一所學校的學校文化特殊性,學校有必要也有能力根據本學校的教育宗旨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選擇和再開發,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國家或地方層面的課程計劃還需要規定學校自己設置的選修課(校本課程)的課時比例。如原蘇聯規定,國家課程佔41.3%,各加盟共和國課程佔41.9%,學校開設選修課程佔16.8%。台灣除了特別規定的彈性教學節數(占總節數的20%)之外,還規定選修課應佔10—30%。
課程結構要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建立和完善課程選修制。
教育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內在價值是促進每一個人的個性發展。衡量課程改革成敗的基本標志是看它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此,課程結構必須具有選擇性,以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

閱讀全文

與國家課程屬於學校文化的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