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土樓內所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土樓內所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6 21:09:52

『壹』 福建土樓的特色

客家土樓又稱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和華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奇特的風格、巧妙的構築、恢宏的規模,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葩。現存的圓樓、方樓、五角樓、八角樓、吊腳樓等各式土樓有30多種23000多座,形成一個個依山偎翠、錯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樓群,如:永定初溪土樓群、南靖書洋鄉田螺坑土樓群等。
樓不僅引起了建築界的注意,同時也吸引了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中外學者專家的濃厚興趣。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靖、華安三地土樓組成的「福建土樓」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已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檢查、評估和驗收。
最大的圓樓是永定縣大竹鄉高頭村的「承啟樓」,
全樓直徑73米,三圈四層,共400個房間,住60戶人家。最小的圓樓是永定縣的「如升樓」,共12層12間房,住6戶人家。最古老的圓樓要數華安縣沙建鄉的「齊天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雲霄縣深土鄉東平村有個「八卦堡」,整個村子由五圈圓環構成,中心是完整的圓樓,外圍四圈斷斷續續按八卦陣布局,環繞四周。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下坂村的裕昌樓被稱為「東倒西歪樓」,該樓建於明成化年間(1487年),幾乎所有看得見的梁、柱、楹都是歪歪扭扭的,據說最大的傾斜角有15度!
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帶歷經變亂,舉族南遷的客家人,幾經輾轉,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為避免外來沖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貳』 福建永定土樓有什麼特色

客家土樓又稱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閩西南的永定、南靖和華安等地,是客家人世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奇特的風格、巧妙的構築、恢宏的規模,被譽為世界民居建築的奇葩。現存的圓樓、方樓、五角樓、八角樓、吊腳樓等各式土樓有30多種23000多座,形成一個個依山偎翠、錯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土樓群,如:永定初溪土樓群、南靖書洋鄉田螺坑土樓群等。
樓不僅引起了建築界的注意,同時也吸引了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中外學者專家的濃厚興趣。2001年,由福建永定、南靖、華安三地土樓組成的「福建土樓」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已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的檢查、評估和驗收。
最大的圓樓是永定縣大竹鄉高頭村的「承啟樓」,
全樓直徑73米,三圈四層,共400個房間,住60戶人家。最小的圓樓是永定縣的「如升樓」,共12層12間房,住6戶人家。最古老的圓樓要數華安縣沙建鄉的「齊天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雲霄縣深土鄉東平村有個「八卦堡」,整個村子由五圈圓環構成,中心是完整的圓樓,外圍四圈斷斷續續按八卦陣布局,環繞四周。位於南靖縣書洋鄉下坂村的裕昌樓被稱為「東倒西歪樓」,該樓建於明成化年間(1487年),幾乎所有看得見的梁、柱、楹都是歪歪扭扭的,據說最大的傾斜角有15度!
在1900多年前,中原一帶歷經變亂,舉族南遷的客家人,幾經輾轉,來到閩西南一帶的山區,為避免外來沖擊,他們不得不恃山經營,聚族而居。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土樓。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一關,自成一體,萬一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編輯於 2020-04-18
查看全部7個回答
福建土樓,你去過嗎_福建土樓簡介_看攻略這一篇就夠了
根據文中提到的土樓為您推薦
福建土樓簡介_剛剛從廈門回來,玩了鼓浪嶼,曾厝垵,南普陀寺,廈門大學,雲水謠等,福建土樓簡介_,一次非常愉快的旅程,安排的特別好,特把攻略分享給大家。
ctrip.cwkwenda.com廣告
2021旅遊廈門旅遊——超實用景點旅遊廈門旅遊
值得一看的廈門相關信息推薦
2021廈門旅遊玩了5天-驢友體驗攻略。廈門旅遊路線分享——旅遊廈門旅遊廈門怎麼玩開心,玩到精華景點,有哪些注意的事項,建議一定要去鼓浪嶼,精華景點行程推薦
lvyou1.zjjhuwai.cn廣告
更多專家
福建土樓簡介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AKA 正在咨詢一個數碼問題
28條評論
熱心網友8
福建土樓的介紹。
有獎勵寫回答共12個回答
巫初蘭5p
聊聊
關注
成為第4位粉絲
福建最有特色的民居當推「土樓」。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
查看全部28條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介紹篇南靖土樓
土樓介紹?立即下載拼多多APP,迅速了解土樓介紹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廣告2021-05-30
福建土樓簡介300字以下的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福建土樓 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46座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福建永定縣佔三群兩樓,南靖縣和華安縣佔三群樓,包括分布在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6贊·2,803瀏覽2020-06-26
福建土樓的介紹。
福建最有特色的民居當推「土樓」。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這種以生土為牆的土木構架民宅,其造型在中國傳統民居的品類中,是花樣較多的一種。有圓、方、半圓、橢圓、交椅、五角、八卦、五鳳、桃形及不規則形等許多種類,又以圓、方、交椅形和五鳳樓最為常見。 方型樓,永定稱「四方樓」,南靖稱「四角樓」,其起源最早,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封閉、最堅固。這種土樓高約16米,可達5層,每層相隔約3米左右,牆壁下厚上薄,底層牆厚1米以上,越往高牆愈窄,頂層厚僅0.8米。樓房佔地面積可達上千平方米,5層樓總建築面積在3000平方米上下,每層樓有房間20多間,門廳各1間,整座樓共有房間100間左右。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樓梯通向上層。一座樓可居住二三十戶百口人以上。其代表有南靖梅林鄉璞山村的「和貴樓」,武平的「大夫第」,永定湖雷鄉下寨村的「馥馨樓」等。永定的「馥馨樓」,又稱「大樓廈」、「火燒樓」,始建於唐大歷四年(769年),已有1200多年歷史,樓內居民已傳至27代。永定古竹鄉的「五實樓」是方樓結構中的特殊類型,其走廊設計在夾牆之中,節省很多木料,有很強的隱蔽性。 圓型樓,又稱「圓樓」、「土圓樓」,永定客家人稱其為「寨」。環形圓柱狀的圓樓是福建土樓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永定、南靖、平和、上杭、華安均以此類土樓為主。相傳圓樓是1300多年前唐將軍陳元光平閩時,由軍事營寨發展而來的。圓樓外觀龐大巍峨,直徑達50~70米者比比皆是。閩西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圓寨,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3年),直徑73米,是由同圓心的大圓環和小圓環、三環相套而成的巨大古堡,每環之間以環井形天井間隔,外圈周長達229米,底層土牆厚達1.5米。最外環高4層,中環為2層,第3環為平房,中央圓心點上是一座八卦形的八角祖堂,全樓共有400個房間,總面積為5376平方米,曾住過80戶600多人。閩南平和縣蘆溪鄉蘆峰村的「平作厥寧」圓寨,樓體圓直徑達77米,為世界上已知的、仍住人的、最大直徑的圓土樓民宅。主樓高4層,約14.5米高,每層有77個開間,現仍住有77戶250餘人,均為葉姓同宗一族。它始建於清康熙初年,工程前後歷時40年,最盛時住過700多人。普通圓樓佔地面積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一般來說,永定圓樓多為3層、南靖圓樓常達4~5層。高約十二三米,每層房屋30間左右,梯道2~4條(依樓大小而定)。不少圓樓另建一座佔地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圓樓;作為祭祖和娛樂場所,風格別致;通常小圓樓也可住20多戶100口人。圓樓建築風格在土牆厚度上與方樓相近,不同的是樓內各層房間規格比方樓更為統一規范。圓樓還克服了方樓的一些缺點。如方樓四角屋光線暗、通風差、緊臨木樓梯、噪音大,而圓樓消滅了角間,構件尺寸統一,施工相對簡單,屋頂也更為簡化。其房間朝向與方樓相比,好壞差別不明顯,有利於宗族內部的分配。此外,用同樣周長圍成的圓形面積是方形面積的1.273倍,因此,圓樓比方樓有更大的內院空間。因無間角,對大木料的需要也相應減少,且抗風抗震防火的性能更高。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的華安縣沙建鄉寶山村的「昇平樓」,是閩南唯一的外牆全部用條石砌成的三層圓樓。也是單元式結構。因不忌風雨,出檐較小,狀似石磨。這座石圓樓是福建土圓樓族中的獨特支系,但其抗震性能猶不及土樓。 在南靖等地,還有一種叫「交椅樓」的生土樓,其建築形式與方形樓大致相同。但前排房稍低,為平房或2層樓,左右兩邊稍高,為2層或3層樓,酷似座椅的「扶手」,後排房最高,可達3層以上,宛如座椅的靠背,整座樓彷彿一把「交椅」,故俗稱「交椅樓」。其特點是土牆前低後高,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冬暖夏涼。房間數達五六十間,居住15戶約六七十人。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南靖縣書洋鄉石橋村的「長源樓」是其代表。 在土樓建築中,圓樓和方樓通常是單獨起建的,但在一些地方由於歷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圓樓與方樓結合的土樓群。南靖縣書洋鄉田螺坑黃氏家族,開基數百年來先後建有5個一體相聯的圓、方土樓組合。從空中俯看,一座方樓雄踞中央,四座圓樓圍繞四角。恍若一朵怒放的碩大梅花,點綴於綠野平疇之上,錯落有致,美不勝收。該樓群初建時僅為一座方樓,黃氏祖先取樓名為「和昌樓」,後因人丁漸旺,分別在方樓四周建起4座圓土樓,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拱衛著「和昌樓」,使之既似山寨,又如城堡,奪人心魄的宏大構思,令人俯仰皆嘆!此外,在永定古竹鄉高北村也有以圓樓為主,方、圓樓錯雜而築的土樓群。這種巧妙的構思,奇特的組合,令海內外的建築專家贊不絕口。 圓樓或方樓的底層均作廚房、飯廳,有的也作牛欄、豬圈。底樓對外絕不開窗。2層樓為放置穀物和農具的雜物間,對外也罕有開窗。3層以上為卧室。樓上樓下的房間及每一單間均一樣大,一般為10米2左右,顯得狹小,僅容一床一櫥一桌,反映出客家家族不重卧室而以廳為主要活動空間的習慣。大多土樓內的走廊為敞廊,大家共用,每個房間的門與窗都開向走廊。也有一些土樓內部以八卦式單元切割或從一樓到頂樓每一間均為獨立單元。各家人靠樓梯上下相連。永定湖坑鄉的「振成樓」,外圈以八卦形分成8組居室,每單元6間,每層48間,4層共192間。每單元防火牆相隔,有拱門相通,樓下各有一間浴室。 在閩西及閩西南客家居住區,還有一種與圓、方土樓造型風格迥異的土樓民宅,俗稱「五鳳樓」(南靖人稱「大屋廈」),這是一種府第式的土樓住宅。五鳳原為五方(東、西、南、北、中)配五色所引伸的五行意義。以五鳳名宅,表示四方與中央相應的寓意。它像古代中原的宮殿,也近似北京故宮的形式。突出中軸中心,在平面發展的基礎上,講究左右均衡對稱,前後高低有序,布局方整有序。最普通的五鳳樓是三堂二橫式,也有三堂一橫、四橫、六橫等形式。一座三堂三橫式五鳳樓的建築內容包括:魚塘、側座、回屋、禾坪、下廳、中廳、後堂、兩廂橫屋幾大部分。在造型設計上,廳堂和天井的配置獨特,廳堂皆敞,面向天井且與天井相連,廳的邊沿便是天井邊沿,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有極巧妙的空間搭配與溝通協調的綜合功用。一座三堂二橫式五鳳樓,共有5個天井與9個廳堂。中軸線上有3個天井及3個廳堂,中軸線上一直就是天井與敞廳,可從大門一望到底,兩橫屋與中軸之間各有一天井,分別有小門廳、中廳、側門廳。樓內敞廊是迴廊,將全樓各部分及每一房間串通。樓的中軸線上有3個天井,兩橫屋的天井,均可搭起地棚,遇有紅白禮儀活動,有寬闊餘地,十分方便。五鳳樓通常有房30間上下,另有廚房倉雜間若干,可住十餘戶、百來人。大者有60餘間房,可容200多人。五鳳樓重裝飾藝術,雕梁畫棟,十分精緻,是諸類土樓中最「豪華」的一種。其色彩造型之美,廣受行家稱道。五鳳樓的代表作有永定高陂鄉富嶺村的「大夫第」,湖坑鄉洪坑村的「福裕樓」,上洋村的「遺經樓」等。 土樓共有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三防」(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三環土牆便是3道封火牆),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嘆服,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如建於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鄉的「環極樓」,300年來經歷了數次地震,1918年農歷四月初六的大震,僅在其正門右上方3樓到4樓之間裂一條50公分寬的裂縫,由於圓樓牆結構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時略向內斜,呈梯形狀,向心力強。70多年來竟神奇地自然彌合,現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寬的裂縫。永定「資歷」最深的「馥馨樓」,近年人們為免眾人從一大門出入之不便,另開一小門,請來石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鋼鑿撬挖數日才開通,這種三合土牆的堅韌由此可見一斑。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范,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舊時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壘築高大土牆以防不測)。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十分潔凈。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元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土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永定土樓或以方位命名,如「東升樓」為坐東朝西,喻意旭日從東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樓」,乃蘇振福獨資興建;或為紀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後代所建「慶福樓」、「福裕樓」、「振成樓」、「慶成樓」總不離「福」、「成」兩字;或以自然環境定名。如「望峰樓」因面朝筆架山峰而取名,「環興樓」則因三面環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環形大圓樓而得名;或為祝願祈祥定名,如「松竹樓」和「五十樓」,分別取「竹蒼松茂」和「五風十雨皆呈瑞」之意;或為勸勉後人定名,如「經訓樓」、「承啟樓」;或以創業者定名,如「福僑樓」,為江氏華僑所建,意為華僑福宅,「群興樓」因眾人集資興建,並寓群居興旺發達之意;或以褒貶雙關定名,「如升樓」,坐東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後代又戲稱其小如米升。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 本世紀60年代後,傳統的土樓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閩西和閩南保存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其中永定縣和南靖縣的數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樓。在永定,土樓麇集於湖坑、古竹等少數鄉鎮,僅湖坑鄉就有54座;在南靖則以書洋、梅林等鄉為多。絕大多數土樓保留完好並依然住人。與一般民居錯雜共存,使龐然土樓猶如鶴立雞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頻繁在影視中亮相,還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成為中國《民居》郵票組票之一。它以獨特的圓樓造型標本,使「永定土樓」的名聲不脛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樓的代名詞。 來自情感圈圈的討論 445209名情感領域達人來過 去圈圈 查看全部5個回答 廈門旅遊_廈門旅遊必去景點_鼓浪嶼,廈大,曾厝垵 廈門旅遊_廈門本地人教你怎麼安排路線,玩轉廈門的好玩景點,鼓浪嶼,雲水謠古鎮,南普陀寺,廈門大學,曾厝垵,環島路,集美學村... 西安銀橋國際旅行社..廣告  「必看」廈門旅遊—去廈門旅遊怎麼玩 攻略及費用 2020廈門旅遊親身體驗,超級靠譜實用廈門旅遊景點,線路,美食,住宿攻略,廈門旅遊廈門精典好玩的路線,廈門景點怎麼玩?廈門必玩景點有哪些?哪些景點要提前訂票?大概多少錢 青島佰嘉康網路科技..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一日游廈門分享,路線景點住宿全都有 我去廈門已經去過2次了,之前是2個人去的,後面是全家人去的,感覺前面去的被坑了,花了很多冤枉錢,所以寫了這篇一日游廈門,希望能幫到大家 572020-05-18 福建土樓簡介 福建土樓是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 福建土樓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46座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歷史。 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 史料記載,一次震級測定為七級的地震使永定環極樓牆體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卻能自行復合。這足見土樓的堅韌。 「土樓是原始的生態型的綠色建築。」黃漢民說,土樓冬暖夏涼,就地取材,循環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態全面體現了人們今天所追求的綠色建築的「最新理念與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綠色土樓,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聚族而居的福建土樓是個豐富多彩的小社會。永定承啟樓擁有384個房間,最多時曾住過800多人。「土樓對建設和諧社會最有用。」徐松生說,住在土樓里,有事情大家會互相幫忙,鄰里和睦。「孩子孝不孝,會有口碑,好的學習,壞的批評,起到教育約束的作用。」 福建土樓多具完善的防禦功能。其外牆厚一至二米,一二層不開窗,僅有的堅固大門一關,土樓便成堅不可摧的堡壘。為防火攻,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緊急時樓內居民還可從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樓早已不再是堡壘,但那些完備而精緻的防禦設施,仍讓人們拍案驚奇。 厚重的福建土樓,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發人深省的楹聯匾額,與樓共存的私塾學堂,教化育人的壁畫彩繪,無不激盪著歷朝歷代土樓人家「修身齊家」的理想和「止於至善」的追求。振成樓有副名聯備受稱道:振作哪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關心。 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 瀏覽1286 福建土樓的資料?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形如天外飛碟,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主要分布地區以中國福建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包括以閩南人為主的漳州市,閩南人與客家人參半的龍岩市。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5 瀏覽4272020-05-12 福建土樓介紹 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土、木、石、竹為主要建築材料,利用未經燒焙的土並按一定比例的沙質黏土和黏質沙土拌合而成,用夾牆板夯築而成的兩層以上的房屋。 福建土樓含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其中二宜樓位於華安縣仙都鎮大地村,它是我國圓士樓古民居的傑出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它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聞名遐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9 瀏覽2302017-08-29 福建土樓介紹?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形如天外飛碟,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主要分布地區以中國福建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包括以閩南人為主的漳州市,閩南人與客家人參半的龍岩市。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12 瀏覽1085 介紹一下福建的土樓歷史及人文風俗! 福建土樓歷史: 福建土樓最早建於唐代,而現存的還是以清朝康熙年間至上世紀70年代所建的土樓為主。永定是土樓的發源地,後建的南靖土樓群,據說也是永定的師傅所建。 永定的土樓主要以圓寨和方樓為主,而圓寨在建築學上是最具代表性、造型藝術最富魅力的一種。在崇山峻嶺之間,圓寨宛如一天外來物,突兀眼前。巨大的圓形恍惚與天穹呼應,朴實的黃土牆又如此貼近大地。建築上圓寨巧妙地利用其圓筒狀結構均勻傳遞載荷,牆體之中埋有竹片木條等韌性物料,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至今仍未有土樓因地震而倒塌的記錄。圓寨土樓還利用其厚達一米的土牆體,在圓寨內部形成一個小氣候帶,既能保證冬暖夏涼,又能保持寨內的濕度。 當然圓寨最重要的作用還數抵禦外敵,在歷史的長河裡,這里曾屬於贛閩粵三不管的地帶,客家人經常遭到土匪、倭寇的襲擊,且不同姓氏間的家族武裝沖突也經常發生。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客家人要建造一座易守難攻的堡壘,聚族而居,以保性命,客家土樓也因此誕生。因此一談起抵禦外敵,老人們總有說不完的「敵人久

『叄』 介紹一下福建的土樓歷史及人文風俗!

福建土樓包括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形如天外飛碟,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主要分布地區以中國福建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交界地帶,包括以福佬人為主的漳州市,福佬人與客家人參半的龍岩市。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在70年代之前,流行「客家土樓」一詞,隨後調查研究,發現土樓並非客家人獨有,閩南人的土樓比客家人土樓還要多。一些學者的研究顯示,在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福建之前,漳州的閩南人已經有土樓,土樓之根源在閩南漳州。把閩南土樓稱為客家土樓是不夠全面的,因此學界轉用福建土樓一詞概括閩南土樓和客家土樓。中國國務院文物局立福建土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有關單位也是以福建土樓一詞申報世遺的。不過最著名的土樓如振成樓,承啟樓,田螺坑土樓群的住戶是客家人。
2008年7月福建土樓46處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包括初溪土樓群、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華安縣大地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及懷遠樓、和貴樓。
歷史背景:以客家土樓為代表的該類型建築,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直至17世紀之後,不但讓客家人最後定居於中國東南沿海,也讓土樓分布地點以中國閩粵地區為大宗。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種形式特殊的建築。
土樓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陳元光戍兵漳州,58姓落戶閩南。閩南許多圓形山頭,至今還遺留古代兵寨的遺跡。圓形的山頭自然不宜築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遺跡多呈圓形。這些圓形山寨便是圓土樓的原型。最初的圓形兵寨只有一層,後來逐漸演變為民居,為了節省耕地,便向高發展,成為多層圓土樓。客家系由中原遷移到閩南,帶來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因防衛需要,建立厚土牆,這便是最初最初是五鳳樓和方土樓的來源。由於圓形的土樓,可以用同樣長度的外牆,包圍著最大的公共庭院,在高層瞭望點的視野,比方樓寬闊,因此也被客家人紛紛採用。
1986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計一郎帶領十多人的考察組來到福建考察,回國後出版專著[5]、舉辦展覽。他報告:「在布滿梯田的谷間,圓土牆的建築物,星星點點地散布在群山之間。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一樣,環形屋頂漂浮盪漾在煙霧之中。」神秘的福建土樓於是為外界公眾所悉知。
1986年中國郵政發行了以土樓為圖案的「福建民居」特種郵票。
1999年美國蓋蒂保護所付所長 內維爾·阿格紐(Neville Agnew)到福建南靖考察福建土樓。他說:「這是我所見到的最漂亮的與周圍環境協調的民間建築」。
2002年1月31日,中國國務院文化遺產委員會向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申報,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1689 「福建土樓」。
2008年7月6日 中國「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樓的防衛系統:土樓的外牆底層多由花崗岩石塊和大粒河卵石磊成,以三合土粘連,厚度1米至2米,不怕敵人火攻;厚實的土牆,弓箭子彈不入,還可以抵擋炮彈。1934年政府軍包圍據守一座土樓的農民起義軍,曾炮轟土樓,19發炮彈只在土樓外牆留下小坑[11]。石牆部分一般向下深築2米,以防敵人挖地洞。外牆底部不開窗,十分嚴密。大門的門框由大塊花崗岩鑿成,大門用二三寸厚的木板製造,外包鐵甲。為防敵人火攻,大門頂部築有滅火水槽。土樓外牆最高層,四周設有射擊孔,土樓人家可以從射擊孔用火槍居高臨下射擊來犯的強盜或敵人。射擊孔外小內大,便於槍管左右上下移動。土樓的環形走廊,俗稱走馬廊,利於防衛隊和彈葯的調動。一些土樓如二宜樓,沒有走馬廊,代之以緊靠外牆內壁的環形通道,作為戰時兵員彈葯調度。福建西南許多村落的土樓,更聚合成土樓群,形成聯防布局,易守難攻。土樓底層倉庫儲備糧食彈葯,可以維持幾個月。在緊急情況下,土樓內還有隱秘的地道,通往鄰近土樓或田野,便於居民撤退。

建造:土樓的營建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材料
就地取材,由紅壤(生土)摻上衫木、鵝卵石、石灰、細砂、竹片、糯米粉湯、紅糖、蛋清夯造而成。因此大型的土樓需要家境殷實的人家集數代人之力才能造成。

結構
一樓為廚房,二樓貯藏糧食堆放農具,三樓卧室。

一樓、二樓不向外開窗。三樓以上才對外開窗。

有的土樓在高處建有瞭望台。

『肆』 福建土樓有什麼特點呢

福建土樓的特點:造型獨特,規模宏大,具備抗震功能,結構布局奇巧

1、造型獨特

福建土樓是以土作牆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

2、規模宏大

福建土樓屬於集體性建築,其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造型大,無論從遠處還是走到跟前,土樓都以其龐大的單體式建築令人震驚,其體積之大,堪稱民居之最。

3、具備抗震功能

福建土樓的牆壁,下厚上薄,厚處有的竟達1.5米。夯築時,先在牆基挖出又深又大的牆溝,夯實在,埋入大石為基,然後用石塊和灰漿砌築起牆基。接著就用夾牆板夯築牆壁。土牆的原料以當地粘質紅土為主,摻入適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經反復搗碎,拌勻。一些關鍵部位還要摻入適量糯米飯,紅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築時,要往土牆中間埋入杉木枝條或竹片為「牆骨」,以增加其拉力。

4、結構布局奇巧

圓樓是當地土樓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築,一般它以一個圓心出發,依照不同的半徑,一層層向外展開,如同湖中的水波,環環相套,非常壯觀。其最中心處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為祖堂、圍廊,最外一環住人。整個土樓房間大小一致,面積約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樓梯,各家幾乎無秘密可言。

(4)土樓內所的民俗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福建土樓的文化內涵

1、家族的凝聚力

土樓的建造,一般是在家族最高大的樓體和堅固的牆基穩重存在和發揮作用。同宗聚居的土樓里,一樓之內乃一公之孫。樓內數十、數百人中,多代同堂,擁有共同的祖輩,最高長輩具有絕對權威。

2、道家哲學思想

在客家土樓建造中,道家哲學的運用可謂精彩絕倫,不僅土樓完全以其精髓為建樓指南,而且其他類型的土樓建造亦多用道家思想進行擇地定位。

3、濃厚的文化性

客家人重視文化教育,在中國山區農村中早已形成一種特別的風氣。尊師重教的傳統,使許多土樓內專設學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學堂,供本樓及鄰近子弟學習文化。

閱讀全文

與土樓內所的民俗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