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傳統文化演唱魅力指的什麼

傳統文化演唱魅力指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7 02:08:19

⑴ 中華文化的魅力體現在什麼地方該如何學習和了解傳統的中華文化

我覺得中華文化最大的魅力就是博學悠久,淵源流長,那麼在歷史的長河中,並沒有丟失自己獨特的魅力,每段中華文化都有著不同的時代意義,而且對於現代的發展也為其附上了特殊的文化價值;對於中華文化的了解方法是有很多的,可以多去一些博物館去了解各個歷史的文物古跡,還可以多看一些有關於歷史方面的紀錄片或者影視劇作,除此之外對於古代一些優秀的書籍也應該多多學習。

⑵ 中國民樂的魅力

中國民族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會中,就產生了原始的歌舞和歌曲,到殷周奴隸主統治的時代,音樂文化已經相當發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音樂不斷得到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音樂文化繁榮昌盛的時代。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中華民族獨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所以,我們只有了解中國民族音樂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精神。

中國民間樂器的性格樂器和人一樣,也是有性格的,就像人的嗓子,有的人的嗓子可以唱得高一些,有的人的嗓子卻只能唱低音。什麼樣的嗓子唱什麼樣的歌是不能亂來的,這也有一種看不到的規律在里邊,如果違反了這種規律,歌子就會唱得很不像話。中國的樂器很多,比如二胡,就是一種很悲劇性的樂器,所以瞎子阿炳才會用它來演奏他內心的凄苦。想像一下他一邊拉著胡琴一邊在江南細雨里慢慢走著,巷子又是長長的,細細長長的巷子,巷子里的石板路面一塊一塊都給雨水打得一片濕亮,這應該是晚上,二胡著了雨的濕氣,就更沒了悲劇性之外的那一點點亮麗。

中國樂器大多都是悲劇性格,馬頭琴更是這樣,而且往往拉馬頭琴的人還在那裡調著琴弦,那悲劇的味道就出來了。馬頭琴能不能演奏歡快的曲子?我認為幾乎是不能,它是一種骨子裡哀傷的樂器。草原的晚上是一無遮攔的空曠,你站到蒙古包的外邊去,天和地都是平面的。沒有樹也沒有山,什麼都沒有。忽然馬頭琴就那麼渾渾地響起來了,拉的是什麼?是《嘎達梅林》。那樣哀怨,那樣悲傷,那遠方飛來的小鴻雁真是令人柔腸百轉。聽馬頭琴演奏這只曲子的時候你最好要喝一些烈酒,但是不能太醉,也不能一點也不醉,這時候你也許會被馬頭琴感動得流淚,那是一種極好的體驗。馬頭琴也能演奏節奏快的曲子,比如《駿馬奔騰保邊疆》,節奏是很快的,配著敲打得一如疾風暴雨的木魚,讓人從心裡憐念那駿馬們踏來踏去的草場,如果是碰巧剛剛下過一場雨,想那草場是一塌糊塗的。演奏這種節奏快速的曲子不是馬頭琴的本色,馬頭琴的本色就是低沉,蒼涼。迂迴,哭泣般的渾渾的音色效果。二胡和馬頭琴相比,還有那麼一點點亮麗在里邊,馬頭琴即使演奏那些調侃一些的曲子,如蒙古民歌《喇嘛哥哥》,性的挑逗在這支曲子里明顯是很強烈的,但一演奏起來,還是不脫悲劇的味道。這悲劇的味道讓人產生強烈的及時行樂的慾望,這倒合乎常理,越悲傷的人越想去行樂。

中國的樂器里邊,琵琶是比較沒有性格的,它有些像鋼琴,沒有太明顯的性格因素,卻能演奏各路曲子,歡快的它來得了,悲傷的它也可以來。這就讓它顯出一種大度。就像是一個大氣派的演員,什麼他都能演。古箏也是這樣的,古箏一旦演奏起來,便不是一條小溪樣彎彎曲曲地流淌,而是從天邊鋪排而來的無邊風雨,里邊還可以夾雜著閃電和雷鳴,可以很迫人把你推到一個抽象的角落裡讓你去做具體的想像。琵琶也是這樣。《十面埋伏》這支曲子里就有馬在不停地奔跑,雨也在曲子里下著,雲在曲子里黑著,有火在曲子里慘淡紅著。

琵琶、古箏都是這樣的大角色演員。簫和古琴卻是孤獨而不合群的避世者,別的樂器是聲,而簫和古琴卻是韻,需要更大的耐性去領略,需要想像的合作,不是鋪排得很滿,而是殘缺的,像馬遠的山水,再好,只是那麼一個角落,樹也是一棵兩棵地吝嗇在那裡半死不活,需要讀它的人用想像和它進行一種合作。聽簫曲和古琴曲要閉上眼睛,要讓自己暫時離開柴米油鹽的現實,餓著肚子和有著強烈的肉慾是無法欣賞簫和古琴的,簫的性格其實是悲劇性的,是一種精神境界里邊的凄苦,而二胡卻更現實一些,所以二胡不能演奏《旱天雷》和《瘦馬搖鈴》這樣的曲子。簫卻要以慘淡的江天做背景,天色是將明未明的那種冷到人心上的深藍,冷冷的,還有幾粒殘星在天上,雁呢,已經在天上起程了,飛向它們永遠的南國,飛得很慢,這就是簫的背景,紅紅的滿江邊的芙蓉花是和它不協調的。

簫和笛大不一樣,笛是亮麗的,「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這一聲笛是何等的亮麗,也是這一聲笛,月色才顯得更加皎潔,詩的境界才不至於太凄冷。笛是歡快的,跳躍的,但在山西的北部,笛這種樂器一出現在二人台這種地方小戲里,就很怪地尖利利地變得凄苦起來。笛是鄉村的,簫卻是書生化了的,這是不同的角色,根本的不同,想像不出來一個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簫。笛的悲劇性是要在一定的背景下才能表現出來的,比如《紅樓夢》中凹晶館中賞月時那冷不丁突然響起的一聲笛,直讓人心驚膽跳,像見了鬼,又好像一個平時溫和的人一下子暴跳起來發了脾氣,猛厲、沒由來、讓人防不住,幾乎是絕望了的意思,一聲就夠了,這時候也只有笛才能壓得住那種強作歡樂卻已悲從中來的場面,如果讓簫出場,會壓不住那種氣氛,那氣氛太大,太沉,太暗,只有笛才壓得住。

中國的樂器里,嗩吶是一種極奇怪的樂器,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悲傷地在那裡演奏著,讓人完全捉摸不定。中國的紅白事的場面都離不開嗩吶的驚驚乍乍。你覺得這種樂器的性格變化得太快太無常,喜歡與不喜歡它全要看是什麼場面,是場面決定它的位置,而不是由它來決定場面。

有一支湖南的名曲是《鷓鴣飛》,是用梆笛吹奏的,梆笛那有幾分啞啞的音色給人一種疲憊的美感享受,頹唐的,疲憊的,無奈的美真是具有一種讓人鬆弛到骨的魅力。梆笛吹奏的那支《鷓鴣飛》真是美,那隻孤獨的鷓鴣從遠到近不倦地飛著,就是不離人們想像的左右,因為這鷓鴣,人們自然會想像那南國的山山水水,想到辛棄疾的「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嗩吶吹奏的《鷓鴣飛》則完全是沒了韻味的,沒那種清韻,是世俗的熱鬧。

嗩吶的性格是直爽,直爽到有些咋呼,一驚一乍的,讓人防不住的,或者拉長了,好像是一條線,你看著它斷了,卻分明沒斷,你想像不到吹嗩吶的人是去什麼地方找的這么長的一口氣,這時候的鼓掌純粹是為了技巧或者就是惡作劇的慫恿,慫恿演奏者再吹下去再吹下去,或者這演奏者就會一下子閉過氣去,有時候嗩吶會沒來由地急促起來,這急促讓人想到戰爭中的子彈如蝗亂飛,直嚇得人們把心伏在那裡不敢動。和嗩吶相反的有笙,唐代的故事「吹笙引鳳」,首先那鳳是因為笙之動聽才會飛來,笙是以韻取勝的樂器,笙的聲音得兩個字:清冷。這清冷二字似乎不大好領略,不亮麗,不喑啞,有簫的味道在里邊,但遠又不是簫,很不好說。唐後主的「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混清塵,忙煞看花人。」那管弦中的管想必就是陣陣的笙歌,只有笙,才會一下子布滿江面,如是笛,就太亮了,直線似的在江面上飛起,就不對路了。

中國的樂器里,最亮麗的莫過於京胡,京胡是沒性格的演員,但它處處漂亮,是一種戲曲中的裝飾物,一個人在早晨的湖邊獨自拉京胡,你站在那裡仔細聽,就連一點點哀愁和喜悅都分析不出,他讓你想到的只是一處經驗的突然降臨,忽然是妖精似的花旦出來了,忽然是悲切切的青衣掩面上場。京胡和高胡又不一樣,高胡可以很凄利很絕望又很爭勝,那是一種斗爭性很強的樂器,說到性格卻又似乎接近青春得意,執著地在那裡逼尖了嗓子訴說著什麼,你聽也罷不聽也罷。

中國樂器里是很少喜劇性的,雷琴好像是其中惟一的一種,可以學雞叫,學馬嘶,學各種小鳥~《百鳥朝鳳》這只曲子讓雷琴演奏起來讓你真是會忘掉了樂器的存在。雷琴什麼都可以學得來,就是沒有自己的本聲本韻,雷琴就是這么一種樂器,它可以算是喜劇性的。但它又根本無法與鑼鼓相比。鑼鼓算樂器嗎?當然算,鑼鼓其實也是一種難以定性的樂器,但它出現在喜慶的場面太多了,所以,鑼鼓一響起來,人們就興奮了,這是歷史的潛移默化。在中國,死人而敲鑼打鼓是沒有的事,喜慶的日子又離不開它,它的性格就這樣給糊里糊塗地定格了。

中國的樂器里,最不可思議的是塤,它在你耳邊吹響,你卻會覺得很遠,它在很遠的地方吹動,你又會覺得它很近。這是一種以韻取勝的樂器。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超然獨行的性格,世上的事都和它好像沒有一點關系,它是在夢境里的音韻,眼前的東西一實際起來,一真切起來,塤的魅力便會馬上消失了。

音樂永遠是一個人的,上百上千人在一起聽音樂,真不知道人們在那裡聽什麼?樂器是有性格的,它靜靜地待在那裡什麼也不是,一旦被人操縱著,它的性格就出來了,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往往是,到後來不再是人操縱樂器,而是樂器操縱了人。花的生命可以透過音樂一覽無遺。運用中國傳統樂器揣摩每一種花的獨特美感,用音樂賦予花全新的生命.....我相信,愛樂的你我,聆聽便是最好的享受,音樂是永遠流淌在我們心田的感動。

⑶ 中國古典音樂的魅力在哪

中國古典音樂是陽春白雪最好的詮釋。它是士大夫的音樂,是少數人的專利。它賦予人一種寧靜,怡然。而在大洋彼岸發展起來的西洋古典音樂,卻被大多人所認可。它將音樂內涵中人性的東西釋放得很開,它是自由的,富有想像力的。有人說,它們的分歧在於兩種不同的文化個性。中國的藝術,包括中國古典藝術,它著重的是自我的表現,看重的是個人性情的陶冶,對生活哲學的理解,所以「曲高和寡」。而西方的古典音樂則是表演式的,它是為觀眾服務,所以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對兩種音樂在喜好上的選擇,難道僅僅是不同的文化個性或者人性傾向造成的嗎?不盡然。事實上,還有中國傳統文化繼承上的斷代。近現代中國的積貧積弱導致了這種斷代。沒有物質,哪來的精神享受。所以說當代的中國對本國的音樂語言是相當陌生的。除此之外,還有啟蒙問題。啟蒙問題可以看作是當代傳統文化推廣渠道的缺失。一個人對一種文化的接受,首先要經常接觸,通過更多的渠道去接觸。而一個人在少兒時代的接觸是很重要的。沒有啟蒙,就沒有欣賞力,這是勿庸置疑的。當然還有關注程度的問題。現在的社會,沒有多少人去關注中國傳統音樂的保護和發展。很多致力於發揚中國傳統音樂的音樂家,現在有多少人知道呢?

經濟因素對中國古典音樂的影響是個爭議頗大的問題。一方面,經濟因素對中國的傳統音樂絕對是一種壓抑。我們在一種不成熟的情況下過早進入了藝術的商業化。這種過度的商業化使我們的民族迅速地喪失了氣質和修養。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又起到了保護傳統文化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個人的生活品質與文化品質,中國傳統文化就會在這種追求中得到復甦。中國傳統音樂的普及只是一個時間的過程,經濟的發展將會帶來中國文化精神的復甦。

⑷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獨特的魅力

試題答案: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其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推動「中國夢」的實現。②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中國傳統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能夠為中華民族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養。③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祖國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④植根於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中華民族精神,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每點3分,答出其中4點得12分。)

⑸ 魅力是什麼

魅力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mèi lì。意思是指的是與眾不同, 獨一無二的人,指一個人「充滿了吸引力」。形容一個人的個性與容貌之美有著很強的誘惑力與吸引力。出自劉白羽《日出》。

(5)傳統文化演唱魅力指的什麼擴展閱讀:

魅力滿足了人們逃離現實的慾望

在魅力的指導下,人們通常會暫時性地將自己想像成另外一個人,在另一種環境下生活。香檳酒的感覺是與眾不同的,不僅是味道,還是所代表異國情調的生活方式,這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找不到的。

「逃離感」本來只是潛藏在意識里,因為看到了對應物品才被激發出來。慾望也不止人們通常理解的愛與性,還包括財富,權利,名譽,自由,冒險等等。慾望的表現多種多樣,因人而異,但共同點是:大多是生活中沒有或缺少的。

魅力所做的,就是把人看到的和頭腦中設想的生活圖景建立起隱性的關聯,讓人在這一刻產生愉悅感,甚至消費沖動。

網路-魅力

⑹ 多個民間非遺作品在網上火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是什麼

傳統文化的魅力就是在一點一滴的手藝積累中,看到各式各樣的精緻的美。

⑺ 傳統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為何深受我們的喜愛 傳統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為何深受我們的喜愛

傳統文化的魅力點太多了,
無論是中國的哲學,還是宗教,
亦或是中國的詩詞歌賦,
都是非常的內涵浩瀚且獨特的。

⑻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獨特的魅力

春節的習俗 x0dx0ax0dx0a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x0dx0a1.掃塵 x0dx0a「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x0dx0a2.貼春聯 x0dx0a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x0dx0a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x0dx0a4.貼年畫 x0dx0a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x0dx0a5.守歲 x0dx0a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x0dx0a6.吃餃子 x0dx0a.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x0dx0a7.放爆竹 x0dx0a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x0dx0a8..拜年 x0dx0a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x0dx0a9..春節食俗 x0dx0a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x0dx0a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x0dx0a10..春節的詩歌 x0dx0a田家元日 x0dx0a(唐)孟浩然 x0dx0a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x0dx0a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x0dx0a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x0dx0a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x0dx0ax0dx0a《賣痴呆詞》 x0dx0a(唐)范成大 x0dx0a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x0dx0a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x0dx0ax0dx0a《除夜》 x0dx0a(唐)來鵠 x0dx0ax0dx0a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x0dx0a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x0dx0ax0dx0a元日 x0dx0a(宋)王安石 x0dx0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x0dx0a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x0dx0ax0dx0a元日 玉樓春 x0dx0a(宋)毛滂 x0dx0ax0dx0a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x0dx0a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x0dx0a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x0dx0a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x0dx0ax0dx0a除夜 x0dx0a(南宋)文天祥 x0dx0ax0dx0a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x0dx0a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x0dx0a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x0dx0a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x0dx0ax0dx0a拜年 x0dx0a(明)文徵明 x0dx0ax0dx0a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x0dx0a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x0dx0ax0dx0a已酉新正 x0dx0a(明)葉顒 x0dx0a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x0dx0a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x0dx0a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x0dx0a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x0dx0ax0dx0a癸已除夕偶成 x0dx0a(清)黃景仁 x0dx0a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x0dx0a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x0dx0ax0dx0a鳳城新年辭 x0dx0a(清)查慎行 x0dx0a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x0dx0a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x0dx0ax0dx0a甲午元旦 x0dx0a(清)孔尚任 x0dx0a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x0dx0a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x0dx0a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x0dx0a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x0dx0ax0dx0a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x0dx0a董必武 x0dx0a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x0dx0a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x0dx0a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x0dx0a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x0dx0ax0dx0a春節看花市 x0dx0a林伯渠 x0dx0a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x0dx0a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x0dx0a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x0dx0a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⑼ 中華戲曲體現傳統文化之美,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戲曲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中國古代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於中華民族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戲曲逐漸從單一的表演走向多元化的方向,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戲曲也是一個國家文化文化軟實力的反映,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融合的結晶。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豐富的舞台表現手段,是最受歡迎的民族文化遺產之一。

⑽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獨特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豐富的文化遺產,是最善最美的文化。它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千千萬萬的兒女,成就了無數的傑出人物,出現了孔子孟子這樣的大聖大賢之人,出現了像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樂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千古名臣,中國文化是培養聖賢的文化。中華兒女勤勞善良,也正是這個傳統文化教育成就的結果,我們的民族如此優秀,離不開我們傳統文化的滋養。‍‍

閱讀全文

與傳統文化演唱魅力指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