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心態包括什麼

文化心態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17 02:32:57

1. 中國人的文化心態或性格有哪些

能忍 事不關己不張口 習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息事寧人
小市民 關系自己利益時錙銖必較,得理不饒人
中庸 沒什麼脾氣,幹不了大事也不會活得太慘,缺狂人
務實,肯吃苦,這是好的方面

2.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那麼文化自然而然的會被分成許多種方面,那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1

關於文化的分類

根據文化的結構和范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

1、廣義的文化

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

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

2、狹義的文化

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而Hammerly(1982)把文化分為信息文化、行為文化和成就文化。

信息文化 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語者所掌握的關於社會、地理、歷史、等知識;

行為文化 指人的生活方式、實際行為、態度、價值等,它是成功交際最重要的因素;

成就文化 是指藝術和文學成就,它是傳統的文化概念。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2

一是物態文化層

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它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層

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

三是行為文化層

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態文化層

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2)文化心態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文化與文明

1、從內容上看

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2、從時間上看

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3、從表現形態上

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4、文化是中性概念

文明是褒義概念。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動、過程和結果是一種客觀存在,其中既包括優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於人類的內容,也有不利於人類的因素,它們都是文化。文明則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系,它是指文化的積極成果和進步方面,作為一種價值判斷,它是一個褒義概念。

文化包括哪些方面3

世界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六大文化體系: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希臘、和較為晚些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

其中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文化已經中斷並為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所取代;古希臘文明的傳播、發展又派生出拉丁和日耳曼文化體系。

所以,當今世界主要有四大文化體系:

中國文化體系:包括中國以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越南等;這是東方智慧的主體,是世界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雖然像中國、日本、朝鮮文化上有些差異,但無論古往今來,它們共同的東西是很多的,比如說琴棋書畫,幾乎都有相同的藝術特徵。

印度文化體系:包括印度及斯里蘭卡。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包括沙特、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埃及等伊斯蘭國家。

希臘文化體系:包括 1、拉丁文化體系,如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希臘等; 2、日爾曼文化體系,如德國、英國等中北歐國家。

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東方文明曾有過極其輝煌的成就。

從公元前四千年的前王朝時期至公元前三世紀希臘文化的托勒密王朝建立,古埃及的文明延續了近四千年之久,為我們留下了宏偉的神廟和不朽的金字塔。

從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六世紀新巴比倫王國亡於波斯,兩河流域文明延續了二千年,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舉世聞名的世界第一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並在數學河天文學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其王妃所建造的「空中花園」更使無數西方人嚮往。

現代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已經表明,導致歐洲近代工業文明的大部分科學知識河技術發明都源自中國。從李約瑟教授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祖先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無數發明和創造是怎樣傳播到遙遠的歐洲,為他們架起了通向工業文明的橋梁的。

從五世紀後期羅馬帝國滅亡至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當歐洲大陸處於中世紀愚昧、分裂、貧窮、動盪的漫漫長夜時,在遙遠的東方,黃河流域的中國人正創造出隋唐盛世如日中天;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人正用他們偉大的藝術和神話裝點自己美麗的國土;而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在安拉的旗幟下,正躍馬揚刀,開拓出一個東西萬里的帝國……

3. 文化心理包括什麼

其核心就是中庸。什麼事情都不做絕了,這不僅是中國人的處世之道也反映在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西方人觀點就是辯證法。這方面孔子是代表性人物。至於文學批評和鑒賞屬於文化范疇,有其特定的規范。但也同樣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比如,對某觀點持否定態度時,一般先要肯定其積極意義或優秀的部分;同樣,對於持肯定態度的作品也不忘雞蛋里挑挑骨頭。

當然現在對之中思想的爭論很多 封建社會晚期 制約中國發展的根源在於這種思想 中是中間 庸室道路 走路要走在路的中間 不

4. 什麼是傳統文化心理傳統文化心理又包含哪些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自近代以來 ,傳統倫理的反思就此成為持續討論的熱點。但是 ,對傳統倫理的單純禮贊和輕率拒斥 ,妨礙人們建立起傳統倫理反思的確當問題意識。因此本文強調建立起這種問題意識的四個前提 :告別二元對峙思路 ;告別單純的思想史定位 ;告別描述性的研究方法 ;告別與倫理實踐相疏離的玄思方式。進而以六大問題支撐起這種反思的合理性 :凸顯傳統倫理的結構特點 ;比較中西倫理的異同 ;勾勒傳統倫理反思方法 ;刻畫倫理—社會互動情形 ;尋求現代倫理理論建構 ;摸索現代倫理實踐方式。

近代以來 ,傳統文化的命運成為一個中國人必須面對的思想文化難題。這是因為 ,近代中國社會遭遇了整體的文化困境 :傳統文化在自己的整合方式難以發揮社會功能的條件下 ,日益面臨一個自我秩序崩解的危險。近代中國社會的人心秩序與社會秩序 ,已經無法在既

定的傳統文化範式內加以整合了。另一方面 ,自有源頭 ,並且自有承傳的西方文化價值理念與制度安排、生活方式 ,展現著不同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 ,而且挾其經濟實力與政治強權 ,硬性楔入近代中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這就帶給中國社會以完全不同的兩種社會模式。而且 ,從兩種社會生活模式的類型來講 ,具有內在的相斥性。這就註定了選擇其中一種生活模式 ,就必須放棄另一種生活模式。於是 ,從近代中國以來 ,所謂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就此形成一種僵化性的文化格局。這種社會文化格局 ,造就了相應的思想文化格局。如果說系統描述這種思想文化格局 ,不是某個具體從事思想史研究的學者所可以完成的事情 ,而決定性地只能容許他從某個具體的角度去把握這一思想格局的話 ,那麼 ,選取倫理道德的視角觀察這一格局的情況 ,是一個可以將整體情況收攝於「一斑」的最好視角。因為 ,中國傳統文化乃是一種倫理型的文化。這一見解 ,是獲得了學術界的基本認同的。對此 ,可以從三個方面得到印證 :第一 ,就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講 ,倫理道德構成了它的內涵。表現儒家道德理想主義的三綱八目、體現儒家倫理中心主義的三綱五常 ,在古典社會時段 ,發揮著整合中國人人心秩序與社會秩序的兩相關聯的作用。而進入近代社會 ,人們試圖告別古典歷史 ,也恰恰是從「吾人之最後覺悟是倫理的覺悟」這一角度來訣別傳統文化的。這兩個方面正好從正反兩面 ,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結構的特質所在。第二 ,就中國傳統的制度安排來講 ,倫理化是其基本取向。政治上的宗法制度、經濟上的均平格局、法律的儒家化教育的忠誠至上等等制度取向 ,都以其倫理化來顯示出它們的制度特質。假如從制度運作的過程來看 ,在制度安排的起點上 ,倫理動機決定著制度機制 ;在制度運作的實際過程中 ,人們的倫理境況則是制度功能得以發生、制度有效性得以保證、制度本身的狀態可以調整的依據 ;在制度運作的績效評價上 ,則也是以制度的倫理後果來作為評價的基礎的。假如制度安排的後果是人們在倫理上所難以接受的 ,那麼它就必然不是一種好制度 (比如 ,由此古典中國人排斥了競爭 ),假如制度安排的後果是人們在倫理上樂於見到的境況 ,那麼它就是值得繼續施行的一定之規 (比如 ,由此中國人養成了均等的心靈習性&nb sp;)。第三 ,就中國傳統的社會生活實際狀態而言 ,倫理道德也成為一種支配性的力量。人們的日常思想與行為方式 ,都是由倫理關系所決定的。就宗法社會講 ,齒序具有決定的作用。就人際關系調節言 ,中庸起著基本的指揮作用。就解決沖突的方式看 ,無訟成為人們追求的境界。就理想的社會狀態說 ,大同是為人們認同的目標。這些都是倫理性的東西.

這種倫理性的文化 ,在古典社會的范圍內 ,與古典社會和現代社會交替的邊緣狀態上 ,發揮作用的方式具有重大差異。如果說在前者言 ,它還不能說是完全適應的話 ,起碼也是基本協調的。但是就後者講 ,它則是完全無法給與社會運動過程以引力的了。就這種文化事實而言 ,人們早已經是不否認的了。

然而 ,復雜的是 ,這里涉及到的是一個微妙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與價值認同問題。價值選擇的公共性較弱 ,個體性特點較強。換言之 ,價值問題上的分歧 ,較之事實上的認知 ,分歧會更大。而且 ,價值問題是一個可以脫開現實世界 ,在精神世界獨立運作的思想領域。因此 ,某種價值主張完全可以以某種個人偏好為支撐、或以某種群體心理為支持。在事實與價值之間 ,尋求到相對的一致性 ,則是凸顯價值認同引導現實認知之路的要求。

這是一個價值難題。圍繞這一價值難題 ,近代中國逐漸形成了尖銳對立的兩種斷定傳統文化近代命運 ,以及以儒家倫理為中心的傳統倫理近代命運的判斷 :否定傳統文化的近代功用者 ,籲求人們的「倫理覺悟」 ,形成所謂全盤反傳統主義的思路。肯定傳統文化的近代作用者 ,呼籲人們看到「花果飄零」之後的「靈根自植」事實 ,從而對於傳統中的近代因素進行耙梳 ,以便接通傳統與近代聯系的血脈。在兩者相互的衡量中 ,前者視後者為不可救葯的保守分子。後者視前者為數典忘祖的激進人物。而在兩者的思想學術努力中 ,前者將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倫理視為將一切社會要素化約為倫理的簡化思維 ,從而將這種基礎上形成的倫理中心主義思維 ,視為傳統文化的基本思維定勢 ,請求人們在現代背景下將之棄置不用。後者則認為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倫理思想與行為抉擇方式 ,恰好體現了現代社會中仍然期許的道德理想主義特質。而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所不可匱缺的東西。因此 ,傳統倫理的處境 ,不能簡單化為一個否定傳統、拋棄傳統的問題 ,而是要致力於將傳統中具有時代價值的東西盡力挖掘出來 ,為當下社會倫理道德建設所用 .

兩者處於鮮明的對峙狀態。就分析的角度來看 ,二者各據其理。從反對傳統的理論立場來講 ,假如他們是站在傳統與現代的類型差異的視角看問題的 ,那麼 ,他們可以在這種事實差異的基礎上 ,找到自己觀點的有力根據。因為 ,不論你在何種理論角度看問題 ,中國古典傳統與西方現代社會 ,都是兩種類型的社會 ,那些具體要素上的類同性 ,與類型上的差異性比較起來 ,都是可以忽略的。而且 ,不論你在何種心理狀態的支配下看問題 ,你都會對傳統本身在明清以降的內在動力的匱乏 ,感覺到一種「自己不爭氣」的晦氣 ,反傳統者自不用說 ,即使是現代新儒家 ,也對「花果飄零」痛心疾首。另外 ,不論你在何種意欲的理論預構引導下看問題 ,你都會在離開傳統的既有思路上去討論足以「結合」古典傳統與現代精神的「新型」思想問題。

從支持傳統的理論立場討論 ,假如他們是站在傳統與現代的要素關聯性上看問題的 ,那麼 ,他們就可以在這種事實聯系的基礎上 ,提供給自己觀點以多種支持。因為 ,即使你強調傳統與現代的類型差異 ,但是 ,歷史從來不是運行在完全中斷的基礎上的 ,因此歷史的連接 ,總是一個歷史的實際。這就為人們在文化傳統的價值基點上 ,尋找自己文化發展的動力提供了支持理由。而且 ,不論是中國歷史 ,還是西方歷史 ,又總是在文化交流的基礎上 ,通過文化資源的互相借取 ,來為自己文化提供發展養分的。因此 ,絕對沒有一個民族在完全遠離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資源的情況下 ,獨立地開掘出一條文化發展之路。由於對於現代西方文化來講 ,中國古典文化的啟發性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因此 ,中國文化的現代價值 ,也是不容抹殺的。但是 ,就綜合的角度看這一問題 ,則會有不同的結論.

姑且不說二者站在對立的立場上對於傳統命運得出的相反對的結論。同時 ,也不論二者對於傳統文化發展前景的設計多麼具有吸引力 ,僅就二者的思路和結論來看 ,就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其一 ,在問題意識上 ,二者僅僅依據於社會原生問題的各一個方面立論 ,對於中國問題的連動機制 ,掉以輕心了。其二 ,在問題陳述上 ,也都只是對於中國傳統命運這一個問題的兩面 (現代有效性與時代失效性 ),各占據一個方面的事實依據。其三 ,在價值主張上 ,各自也是在自己的價值立場上 ,聲言自己立場的合理性 ,對於對方的價值立場缺乏起碼的尊重 ,因此對於相互間共同分享的價值資源忽視了。其四 ,在解決傳統倫理的出路問題上 ,各自都在自己封閉的思路尋求「出路」。保守傳統 (以儒家為核心 )價值者以為傳統本身就可以為我們走出近代以來的文化困境提供一切葯方。反對傳統 (也以儒家為核心 )價值者則以為傳統構成了我們走向現代的障礙 ,於是以告別傳統為走進現代的前提。其實 ,就文化的當下發展來講 ,傳統自身的處境並不是一個真實的現代出路問題。在問題的確認上面 ,?�叨加幸暈蔽侍饢�⒙芻�〉南右傘?/P>

為此 ,在展開對於傳統文化、傳統倫理現代處境問題的論述之前 ,需要先行確立起幾個論說問題的原則 :

第一 ,告別二元對峙的處理傳統命運的方法。一方面 ,絕對不單純站在具有永恆價值的道德理想主義的視角 ,來為以儒家價值為核心的傳統倫理體系進行辯護。另一方面 ,也絕對不站在需要揚棄的倫理中心主義的視角 ,去為全盤反傳統主義進行論證。而是走出這種各據傳統之一個方面的內涵 ,而各闡其說的理論困境。將道德理想主義與倫理中心主義視為傳統 (儒家 )倫理兩個難以割離的層面 ,將傳統做整體觀。這樣 ,可以保證我們不至於在割裂傳統結構的基礎上 ,對於傳統進行不可靠的問題討論與價值抉擇。

第二 ,告別基於學理要求的倫理學思想史討論的學術定位。這樣 ,就可以避免在學理的僵化邏輯進路上 ,對於問題的豐富蘊涵加以撇除 ,而集中於論述者關注的或辯護、或拒斥的一個或幾個價值興奮點上面。從而對於原教旨主義基點上的思想史闡釋方式 ,予以回絕 ;同時 ,對於反傳統主義基點上的思想史裁量方式 ,加以揚棄。在此基礎上 ,對於傳統倫理、尤其是儒家倫理 ,作合乎其歷史面目的理論審查。在理論邏輯思量的同時 ,對其作實踐邏輯的同情性了解 ,使傳統倫理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不至於割離 ,由此獲得具有真實性保障的理解.

第三 ,告別那種專注於對傳統、傳統倫理與儒家倫理的系統描述方式。從而 ,對於傳統中與現代關聯緊密的問題 ,做突破性的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對於傳統倫理中 ,對現代中國人的倫理思維與行為的倫理抉擇發生著影響的觀念與行為導向 ,進行聚焦式的審查。而這類問題 ,大致有 :傳統倫理的構成狀況究竟是如何的 ,傳統倫理的類型特徵實際是怎樣的 ,中國傳統倫理與西方倫理的傳統與現代構成的異同如何 ,在「現代」的變遷條件下 ,傳統倫理的處境怎樣 ,傳統倫理的現代理論境遇與實踐際遇如何 ?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 ,比之於延續了近一個世紀的描述傳統倫理的學術取向 ,更有利於我們進入傳統的堂奧 ,並攜帶傳統寶貴遺產 ,走進現代的大門。

第四 ,告別那種脫離現實倫理生活關聯著的倫理學問題的玄虛的致思方式。就此而言 ,就可以期望在論述傳統倫理的現代處境問題時 ,從現實的倫理生活要求這個倫理學致思的最強有力的基點上 ,去考慮問題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理論性與實踐性諸方面關聯著問題省思的方方面面。於是 ,當代中國的道德失序與道德秩序重建要求 ,就此成為我們反省傳統、傳統倫理、傳統儒家倫理的理論問題與實踐處境的背景條件。由此 ,問題就引向了討論傳統倫理的時代感維度。這就使得當下倫理生活的問題 ,可以既在傳統中尋找它的源頭 ,又可以在傳統中尋思它的解決之道。但是 ,在此傳統絕對不構成我們思考現代的軸心。

確認了這些原則 ,則討論傳統倫理問題的問題思路就凸現出來了一者 ,確立討論傳統倫理的理論出發點。這個出發點就是傳統倫理的核心組成部分———儒家倫理的結構分析問題。長期以來 ,反傳統主義者將這一結構中與傳統政治直接關聯在一起的、令人反感的倫理中心主義加以放大 ,以此作為否定傳統倫理價值的依據。而保守主義者則又將其中的、與古典社會倫理道德生活的常態相吻合的道德理想主義加以擴展 ,以此作為為傳統倫理的現代轉進的理論努力的根據。其實 ,分析起來 ,道德理想主義與倫理中心主義正是構成傳統 (儒家 )倫理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旦割裂 ,傳統就會變成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了。只有從這兩個方面同時入手 ,才能理解作為古典規范倫理體系的儒家倫理 ,緣何既可以提供一個調整社會生活的普適規范 ,又可以提供一個個人道德修養的指南原因。儒家有關於良心的論說 ,是因應於後者的論說。而儒家關於忠誠的言述 ,則是關於前者的社會倫理陳述。就此而言 ,儒家倫理絕對不可能是時下一些論者所認定的、在現代社會可以直接發揮管理功能的管理倫理學 ,而只能是古典意義上的規范倫理學.

二者 ,在確認了傳統倫理的結構特徵之後 ,我們需要對於傳統倫理顯現出自己的結構特徵的外部條件加以分析了解。在比較倫理學的視野中 ,中國傳統倫理與西方現代倫理的結構性差異 ,是最為顯明的。之所以要對這兩種倫理體系加以比較 ,不是因為一些論者認為的我們中國人近代以來形成的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維定勢。而是因為 ,這一方面是取決於傳統倫理的結構背景與西方倫理的結構背景 ,正好構成一個相互對應性的參照架構從比較方法學的角度講 ,這樣最有利於說明具有差異的兩者之發生差異的原因 ,以及這種差異顯示出的兩者各自的獨特性徵。另一方面 ,則是因為倫理學在其自身的延伸邏輯上 ,構成了體系化論說而又具有比較價值的倫理學傳統 ,就是中國與西方的倫理學兩種傳統。再一方面 ,則是由於中國與西方自近代以來的文化沖突 ,構成為 1 7世紀資本主義發展以來 ,最為劇烈、而又最為具有跨文化傳統研究價值的現代文化問題。傳統倫理與現代倫理的沖突與對接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涌現了它豐富的理論蘊涵。這值得人們去加以追究。當然 ,這種比較是復雜以至於在沖突與融會的整個過程中也?豢贍莧�坑枰鄖邐�睦礪鄄�汀N�?nbsp;,從三個視點上去加以把握是值得嘗試的進路。一是中國與西方倫理傳統中是否共同分享著某些理論話題。為此 ,考察最具有倫理意味、且為古典中西倫理學家都高度關注的「中庸」話題 ,在這里就變得具有特殊的意義了。二是中西倫理傳統中是否具有某種深層的倫理心理的分流。在此 ,通過中西社會倫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悔」的道德心理現象的比較分析 ,似乎可以期望對於其中的某些差異加以認知。三是中國與西方倫理傳統中對於社會政治問題的倫理回答 ,是否具有引導社會向不同方向運作的理論誘導力量。就此而言, 中國古典傳統的倫理與政治的直接合流 ,與西方現代傳統的倫理與法理的緊密關聯 ,確實給我們顯示出兩幅社會政治倫理畫面。

三者 ,在區域化發展的倫理格局被打破以後 ,亦即在通向全球化的倫理發展格局的大背景條件下 ,我們對於倫理問題的反思 ,有了不同於各自傳統自身審查傳統的正當性與合理性的進路。因此 ,我們如何可以合理地確認在這種條件下 ,判定倫理道德問題正當性與合理性的方法 ,就成為我們的倫理道德審查必須確立的方法論前提。為此 ,對於我們自己傳統的形成過程加以描述性分析 ,對於我們的倫理傳統之表現而出的精神特質 ,對於我們的社會與相異類型社會的本質差異加以勾畫 ,進而對於一般意義上的倫理學反省方法論問題加以檢討 ,就成為相互依賴的幾個問題。於是 ,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問題 ,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問題 ,中國文化特質的勾畫問題 ,以及倫理思維的理論與實踐前提的反思問題 ,就成為倫理學必須直面的基礎性問題。

四者 ,反思傳統倫理問題也好 ,檢省現代道德問題也好 ,都必須圍繞一個我們不得不正視的現代社會背景條件———社會的現代化進程 ,以及支配性地影響這一進程的現代性問題。在這一進程中 ,中國傳統倫理或儒家倫理的異變問題 ,才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否則 ,我們大可不必理會與我們的倫理生活毫無關聯的其他倫理傳統。現代進程與現代性的挑戰 ,正是促使我們檢點傳統倫理的深厚實踐動力。為此 ,我們需要對於現代社會之必須告別倫理中心主義的社會倫理生活格局加以確認 ,也需要對於中國人近代信念的重建問題加以回省。這樣 ,五四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並且 ,對於近代以來我們的倫理生活的規范尋求之生態環境的徹底改變 ,加以應有的強調。從而 ,確立起我們對於傳統倫理反思的新型背景條件。

五者 ,基於倫理生活的雙面結構 ,即它既是一個在一種倫理欲求的影響下形成的理論結構 ,又是一個在實際地調節倫理生活節奏的過程中形成的現實規范 ,因此我們需要在這兩個視角對於傳統倫理的現代重構加以分析了解。就中國現代的思想進程而言 ,現代倫理的重構 ,開始於明清之際的中國文化內部動力的缺損時期 ,而真正動員於晚清社會的嶄新理論欲求時期。但是 ,對於現代化倫理加以有效建設的 ,則是當代的思想家們。這種建構 ,對於思想家來說 ,乃是一個多重努力的事情。直到現在 ,它仍然在進行之中。而值得選取出來加以討論的 ,則無非是三種類型的學者所作出的努力 :一類是自近代以來逐漸佔領了理論創造主流地位的馬克思主義學者。他們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以會通古今中外為理論追求。他們獲得了不少的理論成績。這中間 ,以近期富有成就的學者而言 ,則推馮契。另一類是以光復傳統為己任的現代新儒家 ,就關注問題的廣泛性 ,以及在大陸范圍內發生了持續影響的學者而言 ,則馮友蘭是最值得拿出來討論的學者。再一類則是價值的關懷不是特別強烈的社會學者們的籲求。盡管這些社會學者後來在表觀自己的價值關懷時 ,體現出與新儒家趨近一致的立場 ,但是 ,他們以實地調查為基礎的倫理論說之值得討論的意義 ,不受影響。這中間 ,以費孝通的言述最值得重視。

六者 ,考慮到一切倫理反省最終都要落實到我們現實的倫理生活需要上面 ,因此 ,我們當下的倫理的生活處境 ,就成為我們這種反思的落腳點或歸宿點。事實上 ,自 1 978年以來我們逐漸推行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等等新型社會舉措以來 ,我們的倫理生活格局已經發生了為世人所注目的變化。問題是 ,我們如何面對這種變化 ,又如何評價這種變化 ,成為我們足以引導這種變化 ,使之朝向良性的方向發展的前提條件。就此而言 ,我們既要反對倫理中心主義的道德決定論 ,又要反對完全拒斥道德理想主義的道德虛無主義 ,在有利於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基點上 ,對於我們的倫理道德重建之實踐的過程加以健康的引導。於是 ,我們對於中國倫理生活之由私德型倫理變化為公德型倫理的倫理重組 ,予以積極評價 ,對於市場經濟帶動的道德變遷 ,予以有益的引導。對於社會開放條件下的倫理抉擇方式 ,予以合理的肯定。我們既不以代價論來忽視當代中國道德重建的問題 ,也不以發展論來簡單贊美這種變化 ,理性的衡量與理性的籌劃我們的道德生活 ,或許可以為我們的「現代」倫理道德建設添磚加瓦。六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只要對於六個方面加以關聯性的重視 ,我們之期望中國現化道德生活的有序化 ,就絕對不會落空.

5. 心態文化都有那些

心態文化層,
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
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6. 文化的四個層面是指什麼

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1、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它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2、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

3、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4、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6)文化心態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1、文化的社會作用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2、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7. 文化的四個層次是什麼

文化的四個層次:

1、物態文化層:指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在的事物,如人們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層: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規范自身行為和調節相互關系的准則。

3、行為文化層:指人們在長期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和風俗,它是一種社會的、集體的行為,不是個人的隨心所欲。

4、心態文化層:指人們的社會心理和社會的意識形態,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文學藝術作品。

文化的主要作用是:

1、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於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5、優秀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8. 企業文化有幾種心態

企業文化有下面幾種心態:導向,約束,凝聚,激勵,調適,人本,創新
等等

9. 文化心理的定義

就是以文化的角度去觀察生活,去體味世界。比如說,現實中男生有點窮。買不起房子。文化心態,可以想的美好一些。詩性一些

10. 文化的四個層次是什麼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1、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2、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3、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4、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

文化的內涵

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後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另有人以此為名。

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斗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閱讀全文

與文化心態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