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春節習俗有哪些
四川的春節習俗有以下:
1、游杜甫草堂
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裡,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1)四川的禮儀或節日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游神、押舟、廟會、游鑼鼓、游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
2. 四川春節有哪些習俗
1、四川過年,年三十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初一早上吃湯圓。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戶」(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
2、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晚上(城市中)逛燈會。白天場(廟會)茶館非常熱鬧,有許多川劇、評書等表演。
3、洗腳洗得高來年運氣好。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洗腳的場面都十分熱鬧,大人會一邊講這個習俗,一邊親自示範,小孩們半信半疑,嬉笑著挽褲腿,照著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腳。
4、大年初一去「撿財」。大年初一「撿柴」的習俗:撿柴諧音「撿財」,寓意來年財源滾滾。
5、所謂偷青,就是在正月十五晚上,趁著月色,去別人的地里偷點綠色蔬菜,比如蒜苗、芹菜、白菜、青菜、蔥、豌豆尖什麼的,但也就是意思一下,偷點別人的運氣,去掉自己的誨氣就行,沒人會真偷。
3. 四川春節風俗有哪些
1、成都人元旦不吃飯
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後,家家戶戶殺年豬、腌香腸、臘肉,不單農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裡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4. 四川的風俗有什麼
走人戶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
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東漢學者許慎將習字解釋為「數飛也」
①,即練習或學習飛行的意思,這是習字的本義。習字隨著人類社會文化的發展,在本義基礎上又演變出多種重要含義,習慣、習性便是其中的一種。《禮記·樂記》說:「五年視博習親師」,學者解釋其中的習字含義是「常也」。常即經常、慣常。經常、慣常自然成為習慣,這便是習俗的習的基本定義。俗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銅器銘文《衛鼎》等)。《說文解字》說:「俗,習也」。這是用轉注的方法來解釋俗字的含義,表示俗與習在意義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
《周禮·大司徒》疏說:「俗,風俗也」;《荀子富國》注說:「俗,謂民之風俗也」;《呂覽·長攻》注說:「俗,常也」;《周禮·大司徒》注說:「謂常所行與所惡也」。根據以上解釋可知,俗的意義與習字相近或相通,確切而言,便是風俗的意思。習與俗連文合並成習俗一詞,大約始自春秋戰國時期。《荀子榮辱》說:「是注釋習俗之節異也」;《春秋繁露--王道通》說:「人主以好惡喜怒變習俗」;《戰國策·趙策》說:「常民溺於習俗」。按古代經史學家的解釋,前述文句所見的習俗一詞,均是風俗習慣的意義。
綜合前述解釋和實際情況剖析,可以認為,凡有一定流行范圍,一定流行時間或流行區域的意識行為,無論是官方的,民間的,均可稱為習俗,這亦是習俗的基本定義。
5.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四川文化的傳承是非常久遠的,很多民族都在四川這一片美麗的地方繁衍生息,所以具有很多種的文化特色,下面為大家分享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1、祭杜主
相傳,蜀國開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歸隱西山後化為杜鵑。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農有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時。
2、祭蠶蟲
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後,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3、葯王菩薩
葯王是民間對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尊稱。孫思邈本是京兆華原人。精通醫葯,醫德高尚。所著《備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論5300首,被喻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網路全書之一。孫思邈兩次入川行醫並采葯煉丹,其影響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間供祀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國頗為著名。許多著名中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葯王塑像。
4、寶光寺數羅漢
位於縣城的寶光寺羅漢堂內有各種塑像577尊。來此上香和瀏覽的人們,都習慣要去數羅漢。踏進門檻第一步若為左腳,便從左數起,如為右腳,便從右腳數起。數到與自己年齡數字相同的那尊羅漢,以它的善惡美醜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福。
5、賄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間以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職責是專門觀察人間發生的事情,然後上奏天庭。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禍殃,人們每逢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點燭,賄以酒肉,計好於他。
6、除夕祭樹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飯菜端上桌後,首先敬神供祖,接著將每樣飯菜取一點出來,切細和勻後,由家長用盤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樹前祭樹。據說,這樣來年果樹能花繁果豐,帶來滾滾財源。祭樹後,全家才圍著桌子吃團年飯。
必去景點:
1、武侯祠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2、杜甫草堂
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現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3、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以及街道之間的居民宅院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
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寬窄巷子所在的區域在清朝時為八旗居住之地,目前有多種文化、餐飲、休閑商鋪在此營業。老成都的`閑適、新成都的時尚、都在巷子里。
1、吃壩壩宴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喜事或喪事。辦喜事或喪事的人,會擺上幾天流水席。受邀的人會帶上伴禮,去吃上一頓。因為是在場壩里進行,所以俗稱吃吃壩壩宴。
2、走人戶
走人戶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3、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4、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5、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四川節日活動主要有:
元旦——龍池冰雪節
春節——自貢恐龍燈會、瓦屋山冰雪節
農歷2月15日——成都花會
清明節——都江堰放水會
4月1日——龍泉桃花會
5月份——天彭牡丹會、瓦屋山杜鵑節
6月24日——涼山火把節農歷
農歷6月10日——黃龍廟會
8月1日——塔公草原賽馬會
8月31日—— 合江荔枝節
9月9日——瀘州名酒節
10月中旬——米亞羅紅葉節
四川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萬年以前。
在四川東部的巫山縣( 現屬 重慶市),科學家發現了距今202—204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在川中的資陽縣,出土了著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
在川東的銅梁縣(現屬重慶市)、川中的資陽鯉魚橋、川西平原的成都羊子山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的漢源縣,發現了大量古人遺留下來的生產工具和獸類遺骨,時代大致在幾十萬年到一二萬年前。這些考古遺存和遺跡,便是四川先民生息勞動的最早的證據。
6. 四川的民俗風情有哪些
走人戶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 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 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 款待。 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 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 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 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 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如果是正月間走人戶,則稱為「拜年」,客人若帶有小孩,離開時主人家得給小孩一些錢,稱為「打發」。該習俗現仍在農村流行。
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 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 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和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學三年跟三年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 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三年期滿後,許多徒弟還要跟三年才能獨立謀生。這三年裡,徒弟相當於半個工人,有一定收入。
辦出師酒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技師學藝滿三年後,如果所學技術已過關,徵得師傅同意,便可「出師」。屆時,徒弟要大辦「出師酒」, 請行內有名氣的人來參加,祭祀行業祖師神,酬謝師傅的教藝之恩。徒弟給師傅叩頭,送給師傅衣帽鞋襪;師傅退還投師文約,對徒弟說此些 祝願的話。按規矩,無錢謝師、未辦出師酒的,不能算出師。隔代同姓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犍為縣羅城、定文、壽保等鄉鎮。這一帶張 姓和吳姓中,保留著隔代同姓的習俗。為了使香火不斷,便採取了隔代 同姓的辦法。
蒙格
彝族社會習俗,家支作出重大決定的會議。一般一年召開一次,如無重大事件發生,可幾年召開一次。有傳統的會址,開會多選在家閑時的虎月和免月。 生活中一但發生人命糾紛等事件,受害者家屬便帶上一壇酒到本支系中信得過德谷(有威望的人)家中陳述情況和要求。這個德谷又帶上酒到其他德谷那裡陳述,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後,由家支中最有影響的德谷們互相協商,決定是否召開家支大會。屆時,全體家支成員,不分男女老少、貴賤賢愚,一律帶上干糧,自行趕到集會地點。每個支系由 德谷帶領坐在一起,支系之間留出一條通道,以便人員進出,也便於區分。按習慣,會議由家支中最有威信的德谷或頭人主持。他講完主要議程後,所有成員都可以發表意見。接著,各支系分組計論,然後各支系 德谷集中起來開小會,統一意見。最後,主持人公布會議作出決定,宣 布會議結束。蒙格人出的決定,家支成員有執行的義務。
牽牲見客
彝族交際習俗。彝族待客,根據客人在社會上的地們而分別宰殺不同的牲口:貴客殺牛,次者殺豬羊,一般客人殺雞。不管宰殺什麼牲口, 都一定要等客人進門後,將牲口牽致電客人面前讓客人看過然後才宰殺, 以表明牲口絕非死物或偷來的。
俄加
彝語音譯,意為分家儀式。同一男性祖先的血緣紐帶組成的若干房, 經過十代左右的繁衍,可分衍成互相攀親的獨立血族團體,即家支。家支獨立時,需舉行此儀式。屆時,須請巫師念經作法,宰牲祭祖,並將 分出的支系祖先的靈牌從原來的岩洞中供奉。 相幫 彝族社會習俗。凡遇造房蓋屋、婚喪嫁娶等情況,親朋好友和左鄰 右舍千都樂於從人力物力上予以幫助、接濟,有的甚至不請自到,不計報酬。主人家一般只供飯食,不付工錢。
吉縮
彝族交際習俗。彝語音譯,意為迴避。按傳統習慣,媳婦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間都要迴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迴避 的人,平時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距離,不能面對面坐在一起,不能使用粗俗語言,身體各個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觸,即使身上的披氈也不能挨擦著。雙方在路上相遇,媳婦應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對方走後再走。 如其中一方正忙著,沒有發現另一方正走來,另一方應遠遠繞開。實在繞不開時,應咳嗽一聲,以引起都對方注意,及時迴避。媳婦不能當著 應迴避的人梳頭,如果在梳頭,突然發現對方走來,應趕緊用披氈把頭 蒙住,否則就是失禮。
縮爾
彝族交際習俗。為彝語音譯,意為解除迴避。如媳婦與需要迴避的 長輩沒能迴避開被視為失禮。一旦失禮,須於當晚舉行此儀式解除迴避。 屆時,媳婦要帶上酒到長輩家中,在至親好友的見證下,恭敬地給長輩敬一碗酒,電報聲明自己絕非有意失禮,以求得諒解和安撫。同時,當眾宣布解除迴避,從此雙方可不再迴避。
鑽牛皮
彝族社會習俗。舊時在冤家械鬥後和解、兩支以上家支聯合對敵、訂立彝漢互保條約等場合舉行的一種盟誓儀式。該儀式十分隆重重,常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
飲雞血酒
彝族交際習俗。把酒倒進碗里,將一隻大公雞當場殺死,將血滴入碗中,雙方或多方一齊舉碗發誓,一飲而盡。據說,飲了此酒,便必須 信守誓言,否則將受到神靈的懲罰。
獻哈達
藏族交際習俗。哈達,藏語音譯,是一種象徵吉祥的白色麻紗巾。藏族人每遇朝拜佛像、婚喪節慶、拜會尊長、朋友相見或分別時,都要敬獻 哈達。根據對象和場合的不同,敬獻哈達的方式也不同。向客人獻哈達時,必須用雙手捧著,將雙疊楞邊對著客人:向大活佛獻哈達時,必須彎腰低 頭90度,雙手將哈達捧過頭頂,獻於大活佛的座前;向長輩和一般活佛獻 哈達時,同向大活佛獻哈達相似,但彎腰不必那麼低;向同輩人獻哈達,只須將哈達送到對方手中或腕上即可;對小輩或下屬,可將哈達搭在對方 肩上。敬獻哈達常常是雙方的行為,後獻哈達一方也可將收到的哈達回敬給對方。
扎西德勒
藏族交際習俗。藏語音譯,意為吉祥如意。每逢重大節日或喜慶場合, 男女老少見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以示祝賀。 打轉 藏族交際習俗。意為互相交換。人們常用自己多餘的東西,如牧區百 姓與農區百姓之間便常交換酥油和糧食。舊時在一些地方,該習俗被頭人利用來剝削百姓,他們將一些小東西送至百姓家,強迫百姓回送大量的糧食和牛羊等。
缺日
藏族社會習俗。又稱凶日。藏族人習慣以日分吉凶,每月一、三、十五等日為不祥之日,在歷書中將其列為凶日削去不列,故稱。每逢缺日,不婚嫁,不外出朝山拜佛,許多事情都不能做。
苗式鬥牛
由於長期保持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苗族人與牛之間結成了特殊的關系。據說他們的祖先蚩尤就是牛首人身的大神,因此,在苗族的山寨門口往往懸掛有牛頭,家裡的神龕也放置有牛角。苗族人敬牛愛牛,也就慢慢形成了他們的鬥牛傳統,這里所說的鬥牛並不是西班牙式的人牛相鬥,而是各家各戶牽出牛來,擺開擂台較量一番。
用來比賽的牛大多是耕牛,以水牛居多,平日在梯田裡犁地,節日時被帶上擂台。一些比較富裕的村寨或家族專門飼養了鬥牛,這些牛是經過挑選的,只為參加一年一度的競賽。蒙自、屏邊一帶的苗族人,往往會在新年的花山節里展開鬥牛比賽,其他地區的苗族人則習慣把正月二十五設為「鬥牛節」,這也是專以鬥牛為主題的節慶。
鬥牛十分講究。在比賽前一天的晚上,主人要給牛喂一頓比較豐盛的上等飼料,讓它養精蓄銳。開場當天先「踩場」,也就是參加比賽的牛在主人及其親友的陪同下繞場一周,因此鬥牛比賽也是增進親友間和村寨間關系的重要方式。如果獲得獎金,多半會被用來宴請賓朋。鬥牛比賽的獎金有時足夠再買一頭耕牛,不過與獎金相比,更重要的是榮譽,如果能獲得牛王的稱號,有時甚至能為全寨人贏得榮光。
比賽開始前,村民們會為鬥牛進行各種准備活動。他們有的用鐮刀削尖牛角,有的用柳條挑逗起它們的脾氣,還有人給自己的公牛喂上一二兩烈酒,這些辦法都是為了激起牲畜的狂躁。所有公牛都經過了精心的修飾,它們不但佩戴著綵帶和銅鈴,有的還配上了精美的牛鞍,如果遇到成績好的鬥牛,牛鞍上還會插滿歷屆比賽的獎旗。由於代表著一個村寨或家族,因此一頭牛的周圍會聚集著七八個人負責照顧。
苗族的鬥牛有兩種鬥法。一種是不限定時間,以勝敗生死來定名次;另一種是限定比賽的時間,如果超時的話即使不分勝負也算結束。在鬥牛時,雙方主人會將它們牽到場地中央,直到兩頭牛相距數十厘米時才鬆手,對望很久的公牛這時自然會「火並」到一起,有的乍一接觸即分出勝負,有的則需要纏斗很久才能罷休。除了主人外,在場的觀眾也會在這時發出此起彼伏的歡呼聲,氣氛非常熱烈,如果遇到兩牛猛力相撞的那一刻,大家會發出集體的驚嘆聲。
作為外來者,觀看鬥牛是很愜意的享受。你可以在享受比賽刺激的同時,順便欣賞苗家女孩美麗的服飾。鬥牛這種帶有民族風情的活動平時是很難見到的,當北方還是一片天寒地凍時,苗族的山區里有時已是春暖花開了。在這時看一場鬥牛,是牛年的一個好開始。
相見先問姓
苗族交際習俗。青年男女之間第一次見面,按規矩首先應問清對方的姓。若雙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稱,以禮相待,不能戲謔、對歌和跳舞。若不同姓,可以戲謔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慮向對方求愛,可用言語歌聲探情示愛。
打轉
苗族交社會俗。苗族男子喜歡佩刀。生下男孩後,父母和親友要准備 一塊與孩子體重相等的鐵埋於地下。以後,男孩的每年生日,將鐵挖起來鍛打一次。孩子長到16歲時,將此鐵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母系家庭 摩梭人社會習俗。流行於鹽源縣瀘灑湖畔。家庭以女性為中心組成,包括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及姨兄弟姐妹、姐妹 們的子女等,一般二至四代。男子在家裡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 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家長由年長或能乾的婦女擔任,婦女在生產、生活中 起支配作用。
7. 四川的習俗
走人戶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春倌說春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拜把子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送節禮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和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學三年跟三年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三年期滿後,許多徒弟還要跟三年才能獨立謀生。這三年裡,徒弟相當於半個工人,有一定收入。
辦出師酒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技師學藝滿三年後,如果所學技術已過關,徵得師傅同意,便可「出師」。屆時,徒弟要大辦「出師酒」,請行內有名氣的人來參加,祭祀行業祖師神,酬謝師傅的教藝之恩。徒弟給師傅叩頭,送給師傅衣帽鞋襪;師傅退還投師文約,對徒弟說此些祝願的話。按規矩,無錢謝師、未辦出師酒的,不能算出師。
隔代同姓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犍為縣羅城、定文、壽保等鄉鎮。這一帶張姓和吳姓中,保留著隔代同姓的習俗。為了使香火不斷,便採取了隔代同姓的辦法。
蒙格彝族社會習俗,家支作出重大決定的會議。一般一年召開一次,如無重大事件發生,可幾年召開一次。有傳統的會址,開會多選詡蟻惺?的虎月和免月。生活中一但發生人命糾紛等事件,受害者家屬便帶上一壇酒到本支系中信得過德谷(有威望的人)家中陳述情況和要求。這個德谷又帶上酒到其他德谷那裡陳述,表明自已的看法。最後,由家支中最有影響的德谷們互相協商,決定是否召開家支大會。屆時,全體家支成員,不分男女老少、貴賤賢愚,一律帶上干糧,自行趕到集會地點。每個支系由德谷帶領坐在一起,支系之間留出一條通道,以便人員進出,也便於區分。按習慣,會議由家支中最有威信的德谷或頭人主持。他講完主要議程後,所有成員都可以發表意見。接著,各支系分組計論,然後各支系德谷集中起來開小會,統一意見。最後,主持人公布會議作出決定,宣布會議結束。蒙格人出的決定,家支成員有執行的義務。
牽牲見客彝族交際習俗。彝族待客,根據客人在社會上的地們而分別宰殺不同的牲口:貴客殺牛,次者殺豬羊,一般客人殺雞。不管宰殺什麼牲口,都一定要等客人進門後,將牲口牽致電客人面前讓客人看過然後才宰殺,以表明牲口絕非死物或偷來的。
俄加彝語音譯,意為分家儀式。同一男性祖先的血緣紐帶組成的若干房,經過十代左右的繁衍,可分衍成互相攀親的獨立血族團體,即家支。家支獨立時,需舉行此儀式。屆時,須請巫師念經作法,宰牲祭祖,並將分出的支系祖先的靈牌從原來的岩洞中供奉。
相幫彝族社會習俗。凡遇造房蓋屋、婚喪嫁娶等情況,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千都樂於從人力物力上予以幫助、接濟,有的甚至不請自到,不計報酬。主人家一般只供飯食,不付工錢。
吉縮彝族交際習俗。彝語音譯,意為迴避。按傳統習慣,媳婦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間都要迴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迴避的人,平時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距離,不能面對面坐在一起,不能使用粗俗語言,身體各個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觸,即使身上的披氈也不能挨擦著。雙方在路上相遇,媳婦應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對方走後再走。如其中一方正忙著,沒有發現另一方正走來,另一方應遠遠繞開。實在繞不開時,應咳嗽一聲,以引起都對方注意,及時迴避。媳婦不能當著應迴避的人梳頭,如果在梳頭,突然發現對方走來,應趕緊用披氈把頭蒙住,否則就是失禮。
縮爾 彝族交際習俗。為彝語音譯,意為解除迴避。如媳婦與需要迴避的 長輩沒能迴避開被視為失禮。一旦失禮,須於當晚舉行此儀式解除迴避。 屆時,媳婦要帶上酒到長輩家中,在至親好友的見證下,恭敬地給長輩敬一碗酒,電報聲明自已絕非有意失禮,以求得諒解和安撫。同時,當眾宣布解除迴避,從此雙方可不再迴避。
鑽牛皮 彝族社會習俗。舊時在冤家械鬥後和解、兩支以上家支聯合對敵、 訂立彝漢互保條約等場合舉行的一種盟誓儀式。該儀式十分隆重重,常 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
飲雞血酒 彝族交際習俗。把酒倒進碗里,將一隻大公雞當場殺死,將血滴入 碗中,雙方或多方一齊舉碗發誓,一飲而盡。據說,飲了此酒,便必須 信守誓言,否則將受到神靈的懲罰。
獻哈達藏族交際習俗。哈達,藏語音譯,是一種象徵吉祥的白色麻紗巾。藏 族人每遇朝拜佛像、婚喪節慶、拜會尊長、朋友相見或分別時,都要敬獻 哈達。根據對象和場合的不同,敬獻哈達的方式也不同。向客人獻哈達時, 必須用雙手捧著,將雙疊楞邊對著客人:向大活佛獻哈達時,必須彎腰低 頭90度,雙手將哈達捧過頭頂,獻於大活佛的座前;向長輩和一般活佛獻 哈達時,同向大活佛獻哈達相似,但彎腰不必那麼低;向同輩人獻哈達, 只須將哈達送到對方手中或腕上即可;對小輩或下屬,可將哈達搭在對方 肩上。敬獻哈達常常是雙方的行為,後獻哈達一方也可將收到的哈達回敬 給對方。
扎西德勒 藏族交際習俗。藏語音譯,意為吉祥如意。每逢重大節日或喜慶場合, 男女老少見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以示祝賀。
打轉 藏族交際習俗。意為互相交換。人們常用自己多餘的東西,如牧區百 姓與農區百姓之間便常交換酥油和糧食。舊時在一些地方,該習俗被頭人 利用來剝削百姓,他們將一些小東西送至百姓家,強迫百姓回送大量的糧 食和牛羊等。
缺日 藏族社會習俗。又稱凶日。藏族人習慣以日分吉凶,每月一、三、十 五等日為不祥之日,在歷書中將其列為凶日削去不列,故稱。每逢缺日, 不婚嫁,不外出朝山拜佛,許多事情都不能做。
相見先問姓 苗族交際習俗。青年男女之間第一次見面,按規矩首先應問清對方的姓。若雙方同姓,以兄妹、姐弟相稱,以禮相待,不能戲謔、對歌和跳舞。 若不同姓,可以戲謔和唱歌跳舞。但如要考慮向對方求愛,末修眉才可用 言語歌聲探情示愛。
打轉 苗族交社會俗。苗族男子喜歡佩刀。生下男孩後,父母和親友要准備 一塊與孩子體重相等的鐵埋於地下。以後,男孩的每年生日,將鐵挖起來 鍛打一次。孩子長到16歲時,將此鐵打成苗刀,佩在身上。
母系家庭 摩梭人社會習俗。流行於鹽源縣瀘灑湖畔。家庭以女性為中心組成,包 括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及姨兄弟姐妹、姐妹 們的子女等,一般二至四代。男子在家裡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 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家長由年長或能乾的婦女擔任,婦女在生產、生活中 起支配作用。
8. 四川特色文化 四川特色文化有哪些
1、拜把子: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2、送節禮: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和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
3、學三年跟三年: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舊時投師學藝一般需三年時間。按習俗,三年之中,師傅只管徒弟伙食,會給少量衣鞋錢和剃頭錢,不給工錢,徒弟出工得的工錢也歸師傅。
4、川劇文化: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
9.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四川是一個擁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城市,它的歷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現在積累了許多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在當地居民的手中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那麼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茶文化
來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愛喝茶,愛泡茶館,點一杯茶打個盹兒或者看閑書、要麼就湊在一塊兒鬥地主...這就是我們的「壩壩茶文化」。
四川人愛喝茶,在公園里喝蓋碗茶、住酒店,房間里也要泡個功夫茶,還有哪兒比四川人更愛茶?
火鍋文化
麻辣火鍋起源於重慶。火鍋,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飯,也是外地人來四川必吃的美食,無辣不歡,無火鍋不四川。
熊貓文化
中國國寶大熊貓是四川的符號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寶大熊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國的喜愛。
麻將文化
四川人愛麻將全國第一!對四川人來說,人生最快意之事莫過於不受世事煩擾地打一下午麻將,連杠三次最後再來個「杠上花」,才兩三個小時包包頭就揣了五六百。
無論是職業玩家還是業余愛好者,四川人對於麻將的熱情就如同德國人熱愛啤酒,英國人熱愛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樣能奮戰一個通宵。
選秀文化
李宇春、張靚穎、郁可唯、譚維維、江映蓉、張傑、李易峰、吉克雋逸...咱川籍藝人們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麗與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響亮!
道教文化
道教創教地點在四川成都的鶴鳴山,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東方文化的瑰寶。
酒文化
四川名酒眾多,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被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燒坊的遺址,作為中國白酒的源頭,其史學價值堪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坊間數百年來酒坊與技藝流傳並存至今,是活著的文物,被譽為「中國白酒的一部無字史書」。
三國文化
要說在中國什麼文化傳播覆蓋了全世界,讓外國人也津津樂道的話。三國文化那是當仁不讓的。不僅僅在國內,在國外那也是眾多的粉絲追捧的文化之一。劉備、關羽、張飛的形象深入人心。
劍門關、武侯祠、張飛廟、蜀門棧道...三國文化讓人們了解中國,了解四川。
蜀綉文化
蜀綉又稱「川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綉花針;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羊年春晚,蜀綉文化傳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輪美奐的《蜀綉》至今餘音繞梁。
川劇文化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川劇最著名的當屬「變臉」,變臉絕技源自傳統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兵追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最初,演員臉罩用紙殼面具,後來改用草紙繪制臉譜,依次粘貼臉上,臨場以煙火或摺扇掩護,層層揭去。
「變臉」蜚聲國內外,劉德華還專程為學習變臉到四川拜師學藝
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5個少數民族,490.8萬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少數民族。四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全國第二大藏區。
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一羌族聚集區」、「中國第一彝族聚集區」。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戎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世居的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語言。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至今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
語言文化:
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巴蜀地區)及周邊省份臨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包括漢語西南官話中源自古蜀語。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
成渝話(成渝片)是川劇和各類曲藝的標准音,同時由於四川話內部互通度較高,各方言區交流並無障礙。
四川的傳統文化
1、走人戶: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春倌說春: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跋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3、拜把子: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方,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川劇的變臉
四川連廂及肉蓮花表演大師牟慶雲、四川相書表演大師魯國華及飛刀花鼓惟一傳人劉陶
川劇 【川劇】又稱川戲。四川的代表性戲曲劇種。流布於四川和貴州、雲南、湖北、台灣等省。分上壩、資陽河、川北河、下川東四條"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壩派的中心。川劇歷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為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
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民國初,三慶會劇社匯集五腔劇目於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劇擁有上千劇目,尤以喜劇著稱。傳統表演程式自成體系,常為其他戲曲劇種借鑒吸收。還有變臉、藏刀、踢慧眼等多種特技表演。1949年後,川劇藝術進一步發展,多次組團到全國各地及歐、亞數國演出,受到觀眾贊賞,被譽為"天府之花"。
著名演員競華、楊淑英、笑非、曉艇、藍光臨、劉芸、陳巧茹等,著名鼓師王官福等,均在觀眾中享有盛譽。?
木偶戲
【木偶戲】成都木偶形成於唐代,此後遍及城鄉。當時的木偶叫精木偶,長約0.3米,短小精幹,操作方便。上演的劇目如《引鳳樓》、《金山寺》、《群仙會》等皆為川劇傳統劇目。班社有祥瑞班、瑞樂班、字均班、榮華班等,多在各種神會、廟會及茶館、院壩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戲逐漸衰落。
1949年後木偶戲得到重視,組建了專業的木偶皮影劇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
木偶製作精細,造型美觀,已採用化工原料和紙型塑造。木偶的手簽子在衣服之外,稱為"外支棒"的杖頭木偶,其代表劇目有傳統戲《人間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現代戲有《老公公種紅苕》、《調皮的小白兔》、《劉文學》、《雷鋒參軍》等。成都木偶曾先後應邀到德國、荷蘭、瑞典、泰國、日本等國訪問演出,受到好評和歡迎。?
諧劇
【諧劇】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永梭首創的一種"詼諧戲劇"。一人獨演,不講究服飾場面,道具極其簡單,演員是劇中唯一主角,即劇中的第一種人--看得見的人;通過舞台道具的依託和語言、表情、動作表演,以不同側面向觀眾顯示劇中的第二種人--看不見而似乎看得見的人。這是諧劇特有的表演手法。
創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時期就創作出了《扒手》、《趕汽車》、《黃巡官》等20多個諧劇節目,1949年後又改編了《在火車上》、《結婚》、《十二點整》、《蘇二哥》、《打百分》等有影響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諧劇選》。19。89年四川省舉辦了諧劇比賽,各省區方言諧劇紛紛登台獻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