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要說說現代書法教育體系,清晰明了,500字左右
書法藝術、書法文化,是東方文化藝術體系中的精髓,作為炎黃子孫,這是繼科技知識以後必須學習的第二科技知識。書法的關鍵在於:第一、書寫,民族文字的書寫,代表著民族形象、代表著國格。第二、文化,書法專業所涵蓋的學科,即書法文化中攜帶的知識和信息是任何文化藝術都代替不了的。中國的方塊字是人類文字發展歷史上唯一的一種象形文字形式,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的文字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都走向了拼音化,只有中國的漢字依然保存了她原有的風貌,保存了圖形文字的印跡。這種在世界人類發展過程中保留下來的文化活化石,是研究中國人文文化的重要依據。她可以了解人類文字分化的原因,研究人類文明的秘密以及人類文字文化發展過程中文字文化對民族的發展、作用和影響。我們中國的漢字和由漢字產生的書法以及由此形成的書法藝術,是我們民族文化和文化藝術中的精髓。認真的學習這種文化和藝術,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內容。
中國的書法及其文化藝術(包括寫字)教育的體系的建立是一個重要課題。我們既不能用舊有的觀念對待這門重要的文化學科,也不能用現代科技發展之重要來減弱書法文化的教育。我們怎樣讓我們的書法(包括寫字)教育從最基礎的部分一直到高等教育形成一個完整的機制?納入一個正常規范的軌道?這應該是中國教育界也是國人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那麼,中國的書法究竟應該有一個怎樣的教育體系呢?我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建立,去完善。
(一)、加強小學寫字課的教育力度,將寫字課從語文課中徹底分離出來並升格為主課(以鉛筆、鋼筆、毛筆的書寫、基礎理論為教學內容)。同時,盡快提高現有中小學教師漢字書寫水平(可以對現有的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進行書法實踐、理論方面的嚴格培訓,不合格者不能上崗),徹底扭轉書法、漢字書寫及書法文化在教育行業的薄弱環境和落後觀念。
(二)、挖掘社會上現有的書法人才,將各省、市具有一定書法理論、實踐和教學水平的書法專業人才充實到大、中、小學院校從事書法教學工作,建立正規的書法專業。
(三)、中學的教學加入書法文化基礎知識課程,同時將鋼筆和毛筆書法的實踐課加入其中。要求學生的書法基礎文化知識和書法實踐能力必須達到相應的水平,否則,不能畢業。
(四)、高等學府的書法教育從專科、本科專業、同現有的碩士、博士專業連接成為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並在全國高校進行普及。
(五)、盡快規范業余書法藝術和專業書法藝術的界定。(即業余書法藝術應在什麼水平上定位,專業書法藝術應在什麼水平上定位)。同時應將書法實踐和書法理論知識的結合問題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規定(即多麼高的書法實踐水平應具備多麼高的書法理論知識水平)。
(六)、盡快建立起完整的書法文化的學科和理論研究機構,並將這一學科的橫向聯系工作盡快啟動並做好。
(七)、將書法專業納入高考招生之中,同美術專業徹底分離,單獨設立專業,等同於其他各類專業。
(八)、在社會中建立專門的書法專業機制,這可以從書法的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去進行。
書法教育的完善、規范既可以振興民族文化,豐富社會專業,又可以增加就業渠道,解決就業問題。中國的書法藝術和書法文化不能再這樣散漫下去了,它應該有它自己應有的位置。因為它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具體體現。我們期待著書法文化藝術從教育到傳播能有一個既繁榮又發展的輝煌時代出現在中華大地上,同中國的科技發展共同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藍圖
『貳』 書法蘊含了什麼傳統文化
書法藝術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之一,積淀了國人的深層智慧,凝聚了中國文化的內在基因,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國書法之濫觴,其深層次的文化性自古至今貫穿於書法教育的始末。進入20世紀,傳統文化受西方外來文化的的影響,學科分類思想日益為我國教育體系所重視,在這樣的教育大背景下,「書法學」體系便應運而生。然而在書法教育的過程中,西方快餐文化的充斥已使得書法的傳統文化性愈來愈弱。現代科技等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諸如電腦的普及)等等導致書法蘊含的藝術精神喪失殆盡。
『叄』 如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書法
一、書法教學的現狀
1.對書法課程開設意義的認識尚未達到應有的高度。書法課程應作為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同時是在中小學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舉措。「識字與寫字」是「新課標」的學段目標內容之一,新課標指出,寫字要求「按筆順規則」,「注意間架結構」,「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這些目標如有書法課程配合,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標還要求學生能夠「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這一目標的實現,完全可以藉助書法課程的優勢。也就是說,書法課程應在漢字書寫訓練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文化熏陶。
2.書法師資短缺是課程開設面臨的主要障礙。一門課程的開設,首先必須保證師資隊伍的配備。從目前來看,全國普遍缺少書法師資,這一實際情況嚴重製約了書法課程的有效開設已是不爭的事實。這些弊端無疑會影響書法課程的教學效果,長此以往,勢必導致書法課程地位的下降,最終被邊緣化,乃至名存實亡。從目前書法師資的培養情況來看,要在短時間內為中小學配備足夠的合格師資顯然不現實。
3.學校對書法(寫字)教學的態度。目前中小學校對寫字課普遍不夠重視。雖然根據教育部門的要求,學校每周開設了一節寫字課,卻常常被其他課程佔用,或者乾脆把寫字課程並入語文課,放在可有可無的極次要的位置上。另外,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小學在考核老師的工作業績時,只將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主要依據,老師迫於分數的壓力,常常將寫字課佔用,只強調分數,不顧書寫。因此,一些學校寫字教學成了可有可無的事。此外,迫於升學壓力,家長願意送孩子上英語學校、雙語學校,肯給孩子在電腦和其它興趣班上花錢,但獨獨對自己祖國的本土文化不屑一顧。這是造成當前書法(寫字)教學現狀堪憂的一個重要原因。
4.社會的需求影響傳統的書法(寫字)教學。社會對書法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小,導致了書法蛻變為精英文化。雖然目前有好幾所大學招書法人才,從專科到博士,但多數是與書法有關的師范、古籍、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真正書法人才的出現少之又少。就是畢業了,書法人才也沒有多大的生存空間,這是造成當前書寫現狀的一個原因。
二、加強書法(寫字)教學,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1.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切入點,加強書法(寫字)教學。傳承祖國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
2.緊密聯系素質教育,以「書」傳「文」。書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諸育的有機組合。書法教育的載體是書寫,書寫(書法)是一門藝術,是人的基本技能,因此說書法(寫字)教學也屬於藝術教育。而「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中心內容,同時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
3.提倡「提筆就是練字時」,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傳統文化熏陶。書法教育的全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人文精神傳承的教育過程,書法藝術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要了解、學習、懂得傳統文化藝術,書法學習是非逾越不可的高山。
三、解決當前問題之對策
1.加大書法師資培養力度。
(1)要明確書法教師崗位的設置,在中小學教師系列給予書法教育工作者以獨立的身份。(2)發揮高校書法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3)發揮書法課程專家在教師能力培養、教材使用培訓、課堂教學指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盡快編寫出符合書法課程特點與教學規律的教材。要根據各學段學生身心特點編寫教材內容,並要求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書法文化、書法欣賞等方面為書法教師提供典範資料和方法指導。這就需要合格的書法教材編寫團隊,盡快編寫出容量適當、難易適度、體系合理、符合中小學書法課程特點與教學規律的優質教材。
3.啟動書法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盡快出台書法課程標准。書法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是建立在書法課程得以正常開設、相關教研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上的。根據《意見》要求,各級教研部門要把書法教育納入教學研究工作的范圍,研究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教學規律和評價方法,安排教研人員指導學校和教師開展書法教學工作。
四、結語
書法一直是中國古代教育的重要內容,官方教育要求學生掌握「六藝」之學,其中就包含了漢字的認知和書寫。誠然,傳統環境下的書法教育業已成為歷史,但不必悲觀,漢字文化保持著五千年歷史不斷,書法藝術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國民素質的提升,需要書法文化的浸染;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書法教育的支撐。新的時期,傳承、弘揚作為民族文化符號的書法文化理應得到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
『肆』 書法的文化傳承
這個問題太大了。一下可以參考:
一
當代視野下中國書法的傳承和發展書法,又稱"中國書法",主要分為"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 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及文化.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 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 布,行次,章法)等內容.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 法則. 當中華文明還處在襁褓中時, 作為萌芽狀態的書法藝術便誕生在 華夏母親的搖籃里.古老中華在文明進化之初期,由結繩記事的蒙昧 時期到倉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轉化,即根植了書法藝術驚人的智慧與靈 根.倉頡 "博採眾美,合而為字",倉吉獨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 文字,這叫做"依類象形", 《說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歸納為六種, 稱為"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象形文字像 圖畫一樣再現自然,記載自然,傳替自然信息,這種象形之美,就是 中華書法藝術的美的萌芽和靈根,是先人書法美的偉大創造. 提倡尊崇優秀傳統, 必須解決傳承什麼?如何傳承?傳承書法藝 術的優秀傳統,首先必須傳承先賢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這些是先 賢書法藝術智慧的結晶. 只求復寫傳統的"傳統唯美主義"或脫離優秀 傳統"創新"的"流行主義"對發展書法藝術都是偏頗的,畸形的,是不 可取的,先賢探索的書法藝術發展規律和創新成果是傳統書法的靈 魂.沒有創新就沒有傳統,優秀傳統是創新的結晶,創新是傳統的發 展.只有深刻認識傳統書法藝術發展的規律,才切身感受到創新才是 揭示傳統書法藝術經久不衰的發展規律的精髓所在. 書法藝術流行數千年無一不與適應社會發展, 滿足社會需要結下 深厚的根源,所以在當代視野下,書法要發展就必須創新.書法藝術 需要創新,就要很好地理解傳統與創新的關系,把握時代脈搏,通過 探求字形,用筆的變化強化書內與書外相結合.必須強調指出,杜絕 一味的玩塗鴉的"技巧"處理,不要刻意的畫字去追求拙樸,字是寫出 來的,不是"做"出來的,如果連基本的楷書都寫不好,你去創新,只 能是"做"字,做使人不認識,只能是刺激人們視覺地墨塊.創新只需 率真地展現自己的性情,如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才 是真正的"返樸歸真".弘揚書法藝術要尊重歷史,跟上時代,師古為 根,師法自然.哪一位古人不曾是今人?哪一位今人不終將成為古 人?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之所以具有永恆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源 遠流長"生生不息.書法是藝術,有強勁的生命力.如今和將來高科 技迅速發展,計算機普及使用,辦公自動化,最終也不能代替書法, 只有人才能把書法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筆墨當隨時代,各種流派爭 奇斗艷,是21世紀書法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21世紀,是東西方 經濟,文化等多方位交流與發展時期,書法藝術創新,改革,其精神 應當符合歷史新潮流的特徵和審美追求. 但是中國書法的突破創新很 難,非一日之功可以達到,需要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千萬不能急於 求成,浮躁冒進,隨意標新立異,否則一定會適得其反.學習書法妙 在其人,書家必須高層以次的文學,科學的實踐,理念基礎,更重要 的是對實踐追求的檢驗.堅持樹立"天趣","真意"的個性風采,反對 審美功能的功利主義.特別重視人品,性情與文品,書品的法道.書 法重形質之美,書以人貴之實.使書法創新,創作更具抒情特色.只 有這樣當代的書法才能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從而為保留和弘揚傳統書 法文化負起當代人的責任,做出當代人的貢獻。
二
書法生命力持久旺盛
「書法是流動的藝術,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書寫者在其中灌注的情感。雖然電腦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顯著作用,但是它永遠無法取代人類的情感。從這個角度來講,書法作為從實用工具中升華出的藝術,不可能被電腦文字所取代。」中國著名書法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歐陽中石表示。
中國書法藝術除具備抽象藝術所共有的線條美感之外,其獨有的內涵和寓意展現了更豐富的藝術價值。「基本上中國人對書法優劣都有共性評價。」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趙樹繁認為,「書法生命力旺盛的原因是它把生活和藝術有機融合。」
「許多人認為書法傳承存在危機,原因主要是年輕一代的書法愛好者,還沒有達到老一輩書法家的高度。」網路游戲設計師石八平認為,書法不僅需要技藝熟練,更需要文化積淀,因此,出書法家容易,出大師難。
書法作為一種比賽的形式是上世紀70年代末才興起的。國家畫院書法創作研究院執行院長曾來德認為:「雖然各種形式的書法大賽存在不少弊端,但對於當代書法的發展起著積極意義。但書法教育一定要從傳統經典抓起,而不應只為展覽、迎合比賽。」
書法教育體系建立
在歐陽中石等眾多書法教育家推動下,首都師范大學率先建立了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中國書法教育體系,並成立了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歐陽中石在談到書法教育體制時強調:「書法領域高端人才教育,文化內涵是重中之重。書法教育的中心不是技法,而是書法修養和書法文化的傳播。作字行文應當體現時代精神。」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邱振中表示:「教育體制的目標,是培養一批從事書法學術研究、書法創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書法專業大致分師范類和藝術類。師范類書法的重要性不僅在書法本身,更表現在教育者為人師表,直接影響學生對於漢字文化的理解。該專業的初衷更強調規范化。但是藝術類書法專業就必須秉承書法藝術化的道路,強調個性化發展,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
書法文化仍有傳承
趙樹繁指出,傳統書法教育的缺點是周期性長,科學性差。因此,書法教育的科學性研究是當務之急,不應再單純依靠臨摹字帖來學習,而應尋求科學方法,建立科學教育體系,通過研究漢字的審美規律找到它們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值,把書法教育變得科學化,規律化,系統化,使書法教育的時限大大縮短。解決學習書法時間太長的問題,才能打開書法傳承的新窗口。
邱振中認為,新時代書法文化將受到持續關注。近10年,全社會表現出的對於民族文化的關注和嚮往,有益於傳統文化,尤其是書法文化的發展,一些青年書法家也開始進行新時代書法探索。這些非傳統的作品主要是在西方現代藝術影響下產生的「水墨線條藝術」。這種流行趨勢是漢字文化兼容並包的具體表現。
當今書法文化的發展,除了學校教育和傳統傳播方式以外,還出現了許多嶄新的文化現象,如「另類書法」、「翻轉書法」、「火星文」等。歐陽中石表示:「應當尊重每個人的思維,學習他人長處。歷史自然會保留精華。」此外,流行文化中彰顯傳統文化的「中國風」作品日益被大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