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豐富校園文化,弘揚中國文學」為題,800-1000字的作文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著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斗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歷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❷ 談談校園中的傳統文化現象
對傳統文化的忽視在校園里並不是個別現象,記者采訪調查了本校各個學院的多位同學,近80%的同學並不確認傳統文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范圍,涵蓋著怎樣的文化實體。不過,對於傳統文化,大部分同學仍然存在著認同感。
❸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有哪幾個方面
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中國夢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鼓勵學生有理想有夢想,引導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形成良好的大學校園文化。
2、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向導力量,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氣氛為終極目標,服務於高校的人才培養。
在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自覺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注意頂層設計,堅持科學性與方向性、主導型與多樣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中國夢引領高校校園文化,把正面的教育內容通過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有效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高校校園文化通過校園環境中人們共同的觀念追求、價值標准、行為規范,不斷影響和作用於大學生群體,從而實現教育人、服務人的功能。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既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3)校園中的中國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校園文化在當今高等教育中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夠保持永恆魅力的,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心靈的,是能夠激發青年學生激情,是能夠喚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獨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不斷反思、不斷超越。所以,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❹ 傳習《詩經》文化,校園吟唱風雅頌,你都知道哪些詩中文化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和文學作品。林奇解釋說,「抒情抒志」是文學和人物之間最大的區別。歌曲表達情感,詩歌表達志向,《詩經》具有這樣的特點。它用簡潔而有節奏的文字表達作者的感情,這與古代主要用來記錄事件的原始文字不同。
《詩經》是根據音樂性質的不同而收錄的歌曲。分為風、雅、歌三大類。「風」指的是音樂曲調,國風是不同諸侯國和地區的地方音樂。《詩經》有十五種民族風格。主要是民歌。「雅」是鄭,指周朝京都地區的雅鄭樂。《雅》分為大雅、小雅、大雅3L、小雅74首,《雅》詩大多是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歌」是一種用於祭祀神和祖先的歌舞音樂。音樂相對較慢。「宋」包括周宋、魯宋和商宋。「賦、比、興」不僅是《詩經》藝術特色的重要象徵,而且開啟了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技法。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❺ 傳統文化進校園可以開展的活動有哪些
中華傳統文學藝術。
中華傳統禮儀、民俗、節日等。
中國書畫藝術、民間工藝等。
古代體育、科技等。
❻ 大學校園採用哪些方式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1、講座
2、有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社團,像漢服社、茶道等。
3、學校舉行各種文化比賽、知識競賽
4、學校會有校園文化藝術節,可以展示傳統文化。
❼ 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園文化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一詞出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文中說劉德「修古好學,實事求是」。後來唐代學者顏師古將「實事求是」一詞解釋為「務得事務,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為一種值得提倡的務實求真的學風。毛澤東曾在《改造該們的學習》中作過這樣的論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大家去研究。」
毛澤東同志在給陝北公學成立的題詞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地解決」。當時的校長成仿吾也指出:「陝北公學的教學工作有三條原則:一是理論和實際相聯系,二是教學內容少而精,三是教與學一致。」華北聯合大學成立後,也明確地把「注意理論同實際相結合」作為教學方針之一。在北方大學教職學員全體大會上,範文瀾校長提出,北方大學的辦學宗旨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校風即為「實事求是」。1948年春,中共中央決定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並,成立華北大學,吳玉章校長提出華北大學的校訓為「忠誠、團結、朴實、虛心」。吳玉章將其中的「朴實」解釋為「不虛偽、不輕浮、不好高騖遠、不粗枝大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作風和態度」。1950年10月3日,劉少奇同志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學典禮上指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不要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要辯證唯物主義,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學習、工作。」
1992年6月1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校慶55周年前夕,經學校黨委全體會議討論通過「實事求是」被正式確定為學校校訓,同時,鐫刻著「實事求是」四個大字的漢白玉巨石,也被矗立在了學校東門的正中。 為慶祝中國人民大學校慶七十周年,中國人民大學前任校長紀寶成先生和總政歌舞團團長、著名作曲家印青聯袂創作了《中國人民大學之歌》。
❽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那些內容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中華民族在神農時代以前的政治形態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領袖是「巫」。這種說法與傳統的認知差異很大,在歷史上人們的認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裝神弄鬼沒有知識的。實際上在先民的原始時代「巫」是科學家,「巫」代表知識的權威。
從「天圓地方」和「疆理」農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與文明起源的歷史脈絡是非常清晰的,而這種文化關系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賈湖文化時代。所以,井田制度的破解不僅可以解決中國夏、商、周三代基本政治經濟制度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文化與文明的起源問題。
文化、政治、經濟及其制度安排之間本來就存在整體性的結構關系,只是傳統經濟學理論沒有予以必要的揭示而已。實際上,重商主義並非誰試圖擺脫就可以擺脫得了的。制度安排應當是探討文明的一條重要路徑,同時也是討論一定社會結構經濟性質的一種重要方法。
❾ 校園文化內涵應該包括哪些
校園文化內涵包括三部分,即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屬學校物質文化的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文娛體育活動設施,以及優美綠化的環境等;
2.屬學校制度文化的有:校訓、校紀、校規、班規、學生守則、入隊入團條件、勞動制度、清潔衛生制度,以及考試規則、休息制度等;
3.屬於學校精神文化的有: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念、精神狀態、群體心理、人際關系,以及英雄雕塑、升旗儀式、文娛體育科技活動等。
校園文化滲透著社會文化和民族優秀文化。學生有旺盛的精力和強烈的求知慾,在校園里有意識地開展一些健康的文化活動,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人生,認識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氣象,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和勤勞勇敢善良的美德,了解、認識中國國情。開展校園文化是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有利於學生提高素質、豐富閱歷,有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校園文化能規范學校成員的思想行為,賦予學校以活力機制,進而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
❿ 談談校園中的傳統文化現象
國學大師錢穆說過:「如果一個國家民族沒有了文化,那就等於沒有了生命。」
中華民族擁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盡管近年來《百家講壇》、《國學大講堂》等節目很受歡迎,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民眾對國學及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熱潮;許多高校也開展了各種倡導傳統文化的活動,然而在我們身邊,諸如「聖誕熱,春節冷」、「外語熱,漢語冷」及「哈韓哈日」等現象都表現出民眾尤其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陌生與忽視,並且這已經漸漸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在西方文化日益受到大學生追捧的時候,傳統文化難道真的不再有作用了么?到底應該何去何從?怎樣才能使其真正融入我們的校園生活?這應當引起我們的思考。
傳統·漸行漸遠?
一位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老師在博客中寫到,在課堂上他想了解同學們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究竟了解多少。然而他略有傷感的發現,這些大學生竟然難以明確地概括出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內涵,甚至有的人在面對這個話題時竟然啞口無言。可見,大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非常缺乏了解。
而對傳統文化的忽視在校園里並不是個別現象,記者采訪調查了本校各個學院的多位同學,近80%的同學並不確認傳統文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范圍,涵蓋著怎樣的文化實體。不過,對於傳統文化,大部分同學仍然存在著認同感。只有2%的同學表示不再以「仁義禮信忠孝廉恥」的道德標准為基本准則,而53%的同學則認為傳統文化對當下的中國社會仍然很重要,69%的同學表示仍會考慮古代讀書人的理想「齊家治國平天下」,且24%的同學認為「那一直是我的理想」。當被問及「如果有機會進行傳統文化方面的學習,你會?」69%的同學選擇了「很有興趣」。可見,傳統文化的被忽視並不是因為其本身的「落伍」或魅力不再,而是我們確實缺乏有效地傳播傳統文化的措施及途徑。
文學院潘同學說出了心聲:「無論時代如何變化,我們的文化如何多元,文化的根依舊存在於傳統文化之中。但是當今是科學的時代,更強調思想性的傳統文化更多地被我們藏在心中,在新事物的學習中越壓越深,漸漸忽略甚至遺忘。」
但是忽略並不代表大學生不具備傳統文化的底蘊。通過采訪了解到,同學們認為傳統文化的底蘊可以體現在一種傳統美德的繼承與發揚,如尊師重道、虛心待人、拾金不昧等。還表現在對詩詞歌賦的學習研究、對古典文學的鑒賞能力,也可以直接表現在舉止談吐上。歷史文化學院的劉同學說:「畢竟我們從小就開始背誦唐詩宋詞,學習古文,而家庭教育也多是以傳統美德為准,其實一直就受著傳統文化的熏陶。」
由此可見,並不缺傳統底蘊的大學生也不缺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顯然傳統文化今日在校園里邊緣化的趨勢問題不是出現在其本體,也不在接受它的客體上。而是沒有良好的氛圍保證,在體制上保障不夠,在傳播中出現了障礙。
傳統·濤聲依舊!
我們不禁疑問,為何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高等學府中受到冷落呢?文學院金同學說:「外因有社會潮流的影響,內因有自身生活體驗不足,對生活平淡與奮斗的真實特徵認識的不深刻,因而對生活抱有太多的幻想,使我們難以真正靜下心來學習傳統文化。」大學生普遍更易接受新生事物的表現形式,在接受調查的同學裡面,我們按照打分的形式來測試同學們對流行歌曲和京劇的喜愛程度,結果流行歌曲為7.77分,京劇僅為2.50分(滿分10分)。所以當前傳統文化在校園里略顯尷尬的地位不足為怪。對此國際關系學院的李同學談到:「大多數同學對傳統文化並不排斥,關鍵是需要以有效並且具有吸引力的形式來使同學們真正地對傳統文化開始感興趣,並真正有所獲得,另外當前學校里的宣傳活動形式顯得單一而陳舊。」
生物科學學院的王同學說:「現在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專業課的學習上,尤其對理科學生而言,常常忙的不可開交。而即便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但因為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並且對專業並沒有什麼輔助作用」。
要想切實地在校園里弘揚傳統文化,必須使同學們真正意識到傳統文化對於人生觀樹立乃至學習的作用。接受調查的近乎全部同學都認同當前校園內普遍存在對傳統文化忽視的現象,而近六成的同學認為傳統文化確實有利於提升人文素質,但對大學學習並沒有明顯的實際促進作用。文學院的紀同學說:「大學生傳統文化底蘊的缺乏是結構性的,就像大廈沒有結構是無法建設的,而從對傳統文化的需求方面,其實存在一個眾口難調的問題」。
而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冷落的原因也不應只歸因於大學生本身,也有很重要的社會因素。與一些應用性強的知識相比,傳統文化知識看似無用;而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知識體系也決定了學生難以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上分配太多的時間。由此可見,盡管每個人實際都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需求,但許多時候他們都望而止步。使傳統文化更易接受,並貼近現實生活,乃至直接促進同學們的學習或實踐,將在無形中極大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接受調查的同學們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想法,傳媒科學學院的王同學認為作為大學生,補充關於歷史,我國歷史上曾經輝煌的各思想流派的大致思想,古典美術、音樂藝術等常識性知識十分必要。歷史文化學院的謝同學則說:「我更希望了解關於書法和國畫的知識,並能夠實在地通過活動學習方法,這樣對於陶冶情操好處,也可以培養一技之長,對以後的工作也可能有作用。」
莫非傳統文化僅僅有些增添內涵的作用?顯然不是。專家們指出傳統文化對於改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完善學生的道德素質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再興談到中國改革發展在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的同時,必須挖掘和繼承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當前許多大學生不熟悉本國歷史,民族觀念淡薄。要形成優美高雅的校園文化,必須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而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束縛大學生思維與創造力的觀點其實站不住腳,正是傳統文化底蘊的不足使得學生涉及面過窄,進而求知慾不強。同時,對其他領域知識也很難然他們從多個角度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的王殿卿教授則表示,「仁義禮智信」在我國兩千多年來的歷史進程中,擔當了中華民族核心道德的功能,這種核心道德正是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精神源泉,將他們賦予新時代的新內涵,並將其融入學生的生活,將極大提高大學德育水平。大學生不僅是需要傳統文化,而應該努力地學習傳統文化,取其精華,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傳統·路在何方?
調查顯示,80%的同學指出對傳統文化的忽視並不等同於厭煩,一方面因為課業壓力難以學習,另一方麵包括我校在內的各高校盡管大力組織活動宣傳,但過於單一接近說教式的講座的形式難以富有真正的吸引力。
對以什麼形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傳播傳統文化,同學各抒己見。其中最鮮明也最有力的一種觀點就是直接利用課程教學。外國語學院的王同學說:「多開設有關傳統文化的選修課乃至通修課是最有效的一種途徑,這樣使同學們真正地主動地去學習去了解,長期堅持必然提升傳統文化在校園的了解度。」歷史文化學院的的劉同學則認為關於傳統文化課程的設置將極大地增濃我校的傳統文化氛圍,這樣便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自覺性。而國內學者對傳統文化在大學內的課程設置也早有論述,「就顯性課程而言,主要表現在體現傳統文化內容的科目比例、課時少;就隱性課程而言,主要表現在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內容和因素少。」
然而課程設置或課改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進行和產生直接影響的。同學們認為知識可能固定,但形式可以多變。數學學院的楊同學說:「傳統形式的教授獨自陳述的講座除非是趣味橫生,或者非常貼切自己專業的,不然許多同學都是抱著充數去聽,注意力不集中。最好是以座談的形式,尤其是師生互動比較多,能產生思想交流和碰撞的類型。或者全國知名的學者的演講也可以增加效應」。
美術學院的張同學則提倡用更為新穎的形式來進行宣傳。「可以嘗試舉辦校園傳統文化藝術節,通過歌舞、戲曲、歌劇等藝術形式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表現出來。還有書畫展覽、海報展覽,可以引起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另外,具有競爭性的比賽,或者定期的像書法測試如若得到堅持,也將有一定作用。」政法學院的羅同學強調我們應當利用現代傳媒的巨大傳播作用,他說:「當前大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極高,都喜歡追求時髦潮流,才會漸漸忽略傳統文化的吸收。網路,電視的受關注度將極大提高傳統文化的曝光率,《百家講壇》就是最好的例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保持民族性必須要發揚改進我們的傳統文化,使之在大學校園乃至全社會最大程度地傳播,深入人心。這樣才能培養出我們民族意識,民族性格和民族責任感,也將帶來全新的創造活力和建設動力。而傳統文化究竟該怎樣結合時代,究竟怎樣的途徑才能使其的宣傳達到最大效果,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還需要我們持續的關注和探索,仍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