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簡單的文化小常識有哪些

簡單的文化小常識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19 12:28:58

㈠ 中華文化常識有哪些

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像顆顆繁星點綴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作為一名中國人,有很多常識性的文化知識是必要掌握和了解的,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趟文化之旅吧!

四大發明:造紙,火葯,印刷術,指南針

四大名綉:蘇綉,湘綉,蜀綉,粵綉

四大名花:牡丹,菊花,山茶,水仙

四大名扇:檀香扇,火畫扇,竹絲扇,綾絹扇

㈡ 中華傳統文化知識有哪些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
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拓展資料: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宗法文化、農業文化、血緣文化。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
特徵: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㈢ 文明禮儀小知識(要短)

文明禮儀小常識

1、握手禮:
源於中世紀的歐洲,現已成為全世界人際交往中最常見、最普遍的見面禮。
2、鞠躬禮:
源自中國,現在作為日常見面禮節已不多見,但盛行於日本、韓國和朝鮮

是那裡的常禮。
行鞠躬禮時應立正,脫帽,微笑,目光正視,上身前傾15-30度(賠禮、請罪時外)。平輩應還禮,長輩和上級欠身點頭即算還禮。
3、合掌禮:
亦稱合十禮,佛教禮節,盛行於印度和東南亞佛教國家,泰國尤盛。
行禮時,雙手合攏於胸前,微微低頭,神情安詳、嚴肅。對長者雙手舉得越高越有禮,但手指尖不得超過額頭。接待外國旅遊者時,對方行合掌禮,我們應以同樣形式還禮。
4、見面時還有其他一些禮節,如招手禮、拱手禮、脫帽禮、注目禮、點頭禮、問候禮、致意禮、鼓掌禮等。

1、握手禮:
源於中世紀的歐洲,現已成為全世界人際交往中最常見、最普遍的見面禮。
2、鞠躬禮:
源自中國,現在作為日常見面禮節已不多見,但盛行於日本、韓國和朝鮮,是那裡的常禮。
行鞠躬禮時應立正,脫帽,微笑,目光正視,上身前傾15-30度(賠禮、請罪時外)。平輩應還禮,長輩和上級欠身點頭即算還禮。
3、合掌禮:
亦稱合十禮,佛教禮節,盛行於印度和東南亞佛教國家,泰國尤盛。
行禮時,雙手合攏於胸前,微微低頭,神情安詳、嚴肅。對長者雙手舉得越高越有禮,但手指尖不得超過額頭。接待外國旅遊者時,對方行合掌禮,我們應以同樣形式還禮。
4、見面時還有其他一些禮節,如招手禮、拱手禮、脫帽禮、注目禮、點頭禮、問候禮、致意禮、鼓掌禮等。

步行禮儀

(1)城市街道車水馬龍,熱鬧繁雜,出門行走要遵守交通規則,這不僅是公共道德,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2)過斑馬線要注意交通指示燈,並且嚴格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習慣。

(3)不可貪圖少走幾步路,而隨意橫穿馬路。人行道、天橋和地下通道都是為行人專門而設的,請不要忘記了它的用途。

(4)行走時如不小心碰到別人,應及時向對方道歉。

(5)如遇行人問路,要熱情、詳盡地回答對方。如若回答不了,可請他人幫忙。

(6)手持雨傘行走時,須留意身邊的行人,避免雨水滴到他人身上或戳到他人。

(7)行人使用車輛停止手勢時,須待車輛完全停止後方可通行,切忌隨意通行。

坐公交車禮儀

(1)等候車輛時,要站在車站牌附近,按順序排隊上車,如遇老人、孕婦、兒童,可請他們排到自己的前邊,上車前要准備好零錢。

(2)上車後,不要與他人爭搶座位,遇到老人、病人、殘疾人、孕婦和抱小孩的乘客要主動讓座,如果遇到他人為自己讓座,要立即道謝。

(3)在車內不要吸煙,也不能吃瓜子、口香糖、冰淇淋等易污染環境的零食,不要在車上大聲喧嘩。

(4)站在車內應手扶把手,不可將身體全部靠在車廂內的杠桿上。站立時,應該保持端正的站姿,雙腳叉開不要過大。

(5)坐在座位上,應注意不要叉腿而坐,也不能雙腿不斷地抖動,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表現。

(6)下車要提前做准備,如果需要他人讓路,應禮貌地打聲招呼,不能默不作聲地沖,更不能發脾氣,出言不遜。

(7)雨天乘車要收好雨具,以免影響他人。

乘電梯禮儀

(1)等候電梯時,應站在電梯門兩側,不要妨礙電梯內人出來。

(2)乘坐電梯,應先讓老人、小孩、女士或客人進入,年輕者、男士應站在電梯按鍵旁幫忙按電梯。

(3)進入電梯後,不要用自己的身體將電梯按鍵擋住,以免其他人無法按按鍵。需要按按鍵但又夠不著時不要將胳膊伸得太長,而是請離按鍵近的幫忙。

(4)如果電梯門即將關上,但還有人沒進來,先進入電梯的人應幫助按住開門鈕,等後面的人進來。

(5)在電梯內挪動時,特別是手裡有東西的時候,注意不要碰撞他人。進出電梯需要從別人身邊走過,應說一聲「勞駕」或「對不起」。

(6)陪客人或長輩乘電梯時,如果達到目的樓層,應一手按住開門鈕,另一手做出請的動作。

(7)如果人數超載時,應主動退出。

㈣ 傳統文化知識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國書法、篆刻印章、民族戲劇、皮影、武術、中國結、古文、詩詞、典、國畫、燈謎、對聯、秦磚漢瓦、玉雕、中葯、茶、文房四寶、民族音樂、紅燈籠(宮燈、紗燈)、剪紙…⋯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巜西遊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巜紅樓夢》。

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巜水滸傳》。

㈤ 文化生活的知識點有哪些

文化生活的知識點有如下:

1、社會制度的更替、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運動和教育方式的變革,都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2、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見證。

3、大眾文化是指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4、知識文化修養與思想道德修養是統一的關系。

5、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是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尊重,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㈥ 國人必備的文化常識,究竟都有哪些呢

作為中國人,最起碼的文化常識應該是三才、三綱、五常、五行。有一段時間,我們將三綱稱作去其糟粕,可是,如同三字經中所說,三綱者,朝臣義、父子倆親、夫妻順。這兒的君便是我們的國家,大家每一個人民全是臣,朝臣義是理所當然的。三才者,天地人,這是中國人最主要的人生觀。我們生活在天地間,不但人在做天在看,並且人們的求生與將來與天下當然榮辱與共,這一點毋庸置疑。

宋朝程門四大徒弟:謝良佐、游酢、楊時、呂大臨。第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是:蔡琰(文姬)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左傳第一部詞典是:爾雅第一部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楚辭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第一部字典:許慎說文解字第一部神話傳說集:神話傳說第一部文言文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第一部文言文志怪集:搜神記 第一部語錄體經典著作:史記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秋春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第一部兵書:孫臏兵法文章內容漢朝兩諸葛:司馬遷。司馬相如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再加上《秦婦吟》為.......史學雙壁:左傳 續資治通鑒

㈦ 初中生必知的文化常識

首先了解課本知識, 1 中國傳統習俗和節日,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 解古代歷史和人物。 3 文明禮儀 和 4 文學常識
-
中學生文化文學常識必備:
(一)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史、子、集
《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還有其他說法。
(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後成為中國的別稱。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四海:指天下、全國。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三國:指東漢後分裂成魏、蜀、吳。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穀: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稱。(即稷、黍、麥、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8.歲寒三友:松、竹、梅
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 形事、轉注、假借
10.連中「三元」:凡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
解元、會元、狀元。
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
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白蛇傳》、
《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官。
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18.「風雅」,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19.《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分
「鳳、雅、頌」三大類
20.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
21.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
「五鼓」或稱五夜。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五更3點—5點。
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
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
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
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舊指宗教或學術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貶義。
30.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話。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
「三寶」,拂教名詞,指拂、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穀神。古代習慣把社稷作為國家的象徵。
32.溢號:是大臣死後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行為給他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褒貶善惡。如范仲淹謚號為文正公。
33.「岳陽樓」四絕:滕子京修岳陽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寫,邵(sù)篆額(用篆字書寫的匾額)一時傳為四絕。
(五)古代別稱:
1.桑梓:家鄉 2.巾幗:婦女 3.須眉:男子
4.鴻雁:書信 5.社稷:國家 6.汗青:史冊
7.軒轅:祖國 8.「三尺」:法律
9.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 ②帝王自稱:孤、寡、不穀 ③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等
10.敬稱:①稱帝王:萬歲、聖上、聖駕、天子、陛下等 ②稱天子:殿下 ③稱將軍:麾下
④稱對方或對方親屬:有令、尊、賢、仁。令,意思是美好,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對方的母親),令閫
(kǔ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的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見);賢,用於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用范圍較廣。如稱用輩友人中長於自已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⑤稱年老的為:丈、丈人(後來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泰水」。⑥稱謂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對尊長者和同於朋輩間的稱謂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齡稱謂:(代稱)①垂髫(tiao)指三四歲~八九歲兒童。②總角指八九歲~十三四歲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風歲~十五六歲的少年。

不只是了解 還要學會運用 不要死記硬背 看書要明白這本書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和知識。 學會靈活運用。

㈧ 文明小常識,急~~(不要太幼稚,生活中的)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他人取綽號。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三、餐桌禮儀

(一)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響聲。

4、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揀菜餚。

6、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不需要時,應說:「謝謝,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8、先吃完要說「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學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飯時,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飯盆,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特殊情況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結束,應把凳子整齊地擺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准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後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後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後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並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五、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准時,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裡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徵得主人同意後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六、穿著禮儀

1、不穿奇裝異服,參加重要的集會時候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保持個人整潔,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或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同學間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頭散發。

七、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騎在欄桿上向下滑。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後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後,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

八、尊師重孝禮儀

1、見到老師主動問「老師好」,見到來賓應面帶微笑主動問「客人老師好」,分別時說「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靠右行,給老師讓行。

3、上課(包括自修課)遲到應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上課發言時,應立正站直,目光正視老師。

4、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後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後要道謝,說「再見」後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如果辦公室無人時,學生就不能隨意進入。

5、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並要注意場合。

6、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態度端正。

7、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8、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9、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見解,應選擇合適的方法誠懇地與老師交換意見。

10、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或點頭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

11、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並主動給老師讓座。

12、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後再找老師(緊急情況除外)。

13、父母長時間外出,要經常以電話、簡訊或寫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近期學習生活情況。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態度謙和不任性。

14、對長輩有意見,應有禮貌地提出,不耍脾氣,不頂撞。

15、未經父母允許不得晚歸、遠出以及無故在外過夜。

16、長輩休息時,不要輕易打擾他們。長輩身體不適,要勤問候,多體貼。

17、觀看電視節目時,不喧嘩,不與長輩搶節目頻道。

九、同學禮儀

1、同學間要面帶微笑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

2、與同學說話態度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直視同學,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3、同學間的交往應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後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謝謝」等。

4、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侮辱性綽號,或叫同學的侮辱性綽號,不說使別人傷心羞愧的話。

5、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選擇恰當的方式 真誠地指出同學的不足或肯定同學的長處。

6、男女同學互相尊重和照顧,不欺負對方。

7、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徵得同學的同意。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一旦遺失,應立即道歉並賠償。

8、不在同學面前或背後說長論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學。

㈨ 一個人要知道的文化常識有哪些

文化常識,包括國外的,天文地理、自然科學,

以下是中國文化常識,

(一)春秋時代

l·《詩經》本只稱《詩》後又以「詩三百」為代稱。著名篇目《關睢》、《氓》、《伐檀》、《碩鼠》、《七月》。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周初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開創我國文學現實主義傳統,列為「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稱尼父、聖父,魯國人,儒家創始人。書為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成。主要作品為《論語》20篇,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如《學而》、《為政》等。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諸子哲理散文,語錄體,列為「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之一。

3·左丘明,魯國史官。主要作品為《左傳》,《左傳》全稱為《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為解釋經書的文字。《曹劌論戰》、《崤之戰》、《燭之武退秦師》等選自此書。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記載春秋時期史實,富有文學性。
(二)戰國時代

4·孟子,名軻,宇子輿,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書由其弟子編輯。主要作品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幾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諸子哲理散文,「四書」之一。孟子長於論辯,善用比喻,對後世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影響較大。

5·列子,名禦寇(圉寇),道家前輩。主要作品為《列子》,又名《沖虛真經》,是諸子哲理散文。《愚公移山》出於此書。

6·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為《莊子》,又名《南華經》現存33篇。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

7·荀子,名況,尊稱為卿。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主要作品為《荀子》,其中《勸學篇》、《天論》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賦篇》對漢賦的興起有所影響。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學說的思想體系。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屬諸子哲理散文。李斯的代表作是論辯文《諫逐客書》。

8·韓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為《韓非子》,全書55篇《扁鶻見蔡桓公》、《五蠹》、《南郭處士》等都出於此書。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呂不韋,秦相,集合門客編成《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共160篇。《察今》、《察傳》等出於此書。收入諸子哲理散文,雜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我國第一個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離騷》、《九歌》包括(《山鬼》、《國殤》等11篇)《天問》、《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頌》等9篇)。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後世因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騷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離騷》和《詩經》中的國風並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11·《戰國策》,33篇。《荊軻刺秦王》、《鄒忌諷齊王納諫》、《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於此書。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定。國別體史書,歷史散文,主要記載戰國時代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相互論辯時提出的政治見解和斗爭策略,以及他們的政治活動。對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三)兩漢

12·賈誼,又稱賈生,賈長沙,賈太傅。主要作品為《新書》十卷58篇。《過秦論》(上中下三篇)出於此書。另有《論積貯疏》等奏疏,《吊屈原賦》等賦,《過秦論》等開「史論」之先河。其賦上承楚辭,下啟漢賦,影響很大。

13·劉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為《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於此。

14·司馬遷·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班固並稱「班馬」。主要作品為《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全書130篇,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屈原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等出於此書。歷史散文。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史」。魯迅贊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之一,前「三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之首。

15·班固,字孟堅,「班馬」之一。主要作品為《漢書》。《蘇武傳》出於此。開創斷代的紀傳體史書體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樂府,著名作品有《陌上桑》、《長歌行》、《上邪》、《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前四者見宋代(南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後者見南朝徐陵編的《玉台新詠》。《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

17·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追尊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屬樂府歌辭。開創「建安風骨」新風。魯迅稱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師」。

18·曹植,字子建,封陳王,謚思,後稱陳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七步詩》、《洛神賦》、《兩都賦》、《白馬篇》。曹丕,字子桓。「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禹(yǔ)、應瑒(yáng)、劉楨。王粲的《七哀詩》成就最高。「竹林七賢」。「竹林七賢」相與友善,常「游於竹林」。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
19·諸葛亮,字孔明,別號卧龍,封武鄉侯。有《諸葛亮集》,《出師表》出於此。
20·陳壽,字承祚。主要作品為《三國志》。《隆中對》出於此。

21·干寶,字令升。主要作品為《搜神記》。《干將莫邪》、《東海孝婦》都出於此。是我國最早的短篇小說集之一,多為志怪故事。

22·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謚靖節,我國第一位傑出的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詩並序》、《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

23·范曄,著《後漢書》。《樂羊子妻》、《張衡傳》等出於此。紀傳體斷代史,前「四史」之一。

24·劉義慶,襲封臨川王。主要作品為《世說》,唐時稱為《世說新書》,宋時稱《世說新語》。《周處》、《陳太丘與友人期》等出於此書。為筆記小說,記載魏晉人物的言談軼事,與「志怪小說」相對,可看作「志人小說」的開端。

25·劉勰,字彥和,晚年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為《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文藝理論專著。

26·北朝樂府,著名作品有《木蘭詩》、《敕勒歌》、《折楊柳歌辭》都被收入《樂府詩集》。其中《木蘭詩》為「樂府雙璧「之一。
(五)唐

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傑」中成就最高。
28·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主要作品為《詠柳》、《回鄉偶書》。

29·王之渙,字季陵。主要作品為《涼州詞》、《登鶴雀樓》。絕句《涼州詞》被譽為「唐代絕句壓卷之作「。屬邊塞詩派。

30·孟浩然,襄陽人。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主要作品為《過故人庄》、《春曉》等,結為《孟襄陽集》。

31·王昌齡,字少伯,江寧人。曾任龍標尉,世稱王龍標,因善寫七絕被譽為「七絕聖手」。主要作品為《出塞》、《從軍行》。後人輯有《王昌齡集》。善邊塞詩、宮怨詩。

32·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鳥鳴澗》、《相思》、《觀獵》、《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等。結為《王右丞集》。蘇軾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33·高適,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主要作品為《燕歌行》、《別董大》等,後人輯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是我國古代繼屈原之後的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世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等,結為《李太白集》屬,古典詩歌藝術的高峰。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35·杜甫,字子美,自稱杜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他的詩作是現實主義詩歌在《詩經》之後的又一座藝術高峰。與李白齊名,人稱「詩聖」、「詩史」。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結為《杜工部集》。首創即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後來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36·岑參,曾任嘉州刺使,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結為《岑嘉州詩集》。

37·孟郊,字東野。與賈島並稱,著名苦吟詩人。主要作品為《秋懷》、《貧女詞》、《遊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與賈島一起世稱「郊寒島瘦」。長於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謚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要作品為《師說》、《馬說》、《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為《昌黎先生集》。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摒棄南北朝以來的駢體文,主張文章內容的充實,並「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

39·劉禹錫,字夢得,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主要作品為《陋室銘》、《烏衣巷》、《竹枝詞》等,結為《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40·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為《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等)《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後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凡作老嫗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系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使,又稱柳柳州。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並稱「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童區寄傳》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個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42·李賀,字長吉。主要作品為《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結為《昌谷集》。其作品想像奇特,用詞瑰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被稱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主要作品為《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結為《樊川文集》。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後世影響較大。

44·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為《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樂游原》、《錦瑟》、《無題》等,結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綉麗,意象朦朧,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主要作品為《虞美人》、《相見歡》、《浪淘沙令》等,與其父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六)宋

46·范仲淹,字希文,謚文正。主要作品為《岳陽樓記》、《漁家傲》等,結為《範文正公集》。工詩詞散文,開宋詞豪放之先風。

47·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別稱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為《雨霖鈴》、《八聲甘州》等,有《樂章集》傳世。大量創制慢詞(長調),擴充了詞的體制容量,提高了詞的表現能力。

48·晏殊,字同叔,謚元獻。主要作品為《浣溪沙》、《蝶戀花》等,存《珠玉詞》、《曼元獻遺文》。尤擅小令,風調閑雅,氣象富貴。

49·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出於此)。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集》。《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

50·蘇詢,字明允,號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子拭、轍合稱「三蘇」。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國論》出於此)。作品以史論、政論為主。

51·曾鞏,字子固,謚文定。南豐人,又稱南豐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元豐類稿》(以年號命名)。

52·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溢文,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洲》等,鄉貫臨川,集為《王臨川集》。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53·司馬光,字君實,封溫國公,溢文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史界兩司馬」之一。主要作品為主編《資治通鑒》。《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皆出於此。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上自戰國下至五代計1362年的史實。史書「雙璧」之一。

54·沈括·字存中。晚年居夢溪園。主要作品為《夢溪筆談》。《采草葯》、《雁盪山》、《活板》出於此書。

55·蘇拭,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溢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書法上與蔡囊、黃庭堅、米蒂並稱「宋四家」。主要作品為《赤壁賦》、《石鍾山記》、《題西林壁》、《水調歌頭》、《念奴嬌》等,結為《東坡文集》。宋代最偉大的文人。能「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開創了豪放詞派。與韓愈並譽為「韓潮蘇海」。
56蘇轍,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欒城集》。

57·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為《漱玉詞》。古代最重要的女詩人,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

58·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人稱「小李白」。主要作品為《書憤》、《示兒》、《釵頭鳳》等。結為《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老學魔筆記》。中國古代最高產的詩人(有詩9000多首)。

59·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與蘇軾並稱「蘇辛」。人稱「詞中之龍」。主要作品為《稼軒長短句》名篇有《摸魚兒》、《永遇樂》、《清平樂》等。宋詞中成就卓異者,繼承並發展了蘇軾的豪放詞風,開拓了詞的表現范圍。

60·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主要作品為《白石道人歌曲》。《揚州慢》等出於此。

61·文天祥,字宋瑞,履善,號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為《正氣歌》、《過零丁洋》、《〈指南錄〉後序》。有《文山先生全集》。其愛國精懷激昂動人。
(七)元

62·關漢卿(字),名一齋,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並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感天動地)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63·王實甫(字),名德信。主要作品為《西廂記》,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五本二十一折),也是元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鄭光祖,字德輝。主要作品是《倩女離魂》。

64·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等,結為《東籬樂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65·張養浩,字希孟。號雲庄。主要作品為《雲庄休居自道小樂府》。其中《山坡羊·潼關懷古》一首最成功。
66·睢景臣,字景賢,主要作品為《哨遍·高祖還鄉》套曲。
(八)明

67·施耐庵,主要作品為《忠義水游傳》簡稱《水滸》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對後世農民起義發生了巨大影響。

68·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中國第一位全力創作通俗小說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三國演義》為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四大奇書(《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之一。

69·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主要作品為《西澇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

70·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主要作品為《震川文集》。(《項脊軒志》、《先妣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

71·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臨川人。主要作品為《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叫「臨川四夢」。是浪漫主義傑作。

72·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別號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主要作品為編輯短篇小說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共120篇。《灌園叟晚逢仙女》出於此。「三言」與凌濛初作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最高成就。

73·張溥,字天如,「復社」領袖。主要作品為《七錄齋集》,《五人墓碑記》出此。
(九)清

74·洪升,字防思,號稗畦。主要作品為《長生殿》(傳奇)寫唐明皇、楊貴妃愛情故事。

75·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又號雲亭山人。主要作為《桃花扇》(傳奇)。寫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劇。

76·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主要作品為《聊齋志異》。《促織》、《狼》、《席方平》、《嶗山道士》、《畫皮》等出於此。我國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以談鬼說狐方式反映現實。

77·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主要作品為《方望溪先生全鈔》。《左忠毅公逸事》等出於此。桐城派創始人,以「義法」為宗。「義」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語言風格追求雅潔。
78·吳敬梓,字文木,敏軒。主要作品為《儒林外史》。

79·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主人。主要作品為《小倉山房文集》。《祭妹文》、《黃生借書說》等出於此。《隨園詩話》等。論詩主張抒寫性情,創「性靈」說,不滿儒家「詩教」說。

80·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主要作品《紅樓夢》(高鶚續後40回)為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古典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賈、史、王、薜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日趨衰亡的命運。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高峰。

81·姚鼐,字姬傳。主要作品為《惜抱軒詩文集》。有《登泰山記》等。「桐城派」奠基人之一。主張「義理」、「考據」、「辭章」三結合。和方苞、劉大櫆並稱為「桐城三祖」。

8

閱讀全文

與簡單的文化小常識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