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人的一生要接觸哪些文化

人的一生要接觸哪些文化

發布時間:2023-01-19 17:50:28

『壹』 生活中有哪些傳統文化需要被傳承

在我們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過傳統文化的熏陶。那麼我們成長路上必備的,我們就應該去傳承發揚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有哪些傳統文化需要被傳承

一、儒家思想文化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思想學派。多年來,儒家學說作為中國學說的主流學派,在中華大地上大放異彩,獨領風騷。74位諾貝爾得獎者及工作者一致呼籲,人類若想在下一個世紀繼續享受美好的生活和發展,必須學習2500多年前的孔子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講求“和”、講求“天人合一”,講求“中庸”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對於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都是有益的借鑒。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雄厚的思想內涵,值得我們向全世界推薦。

二、中華武術

中華武術有著極其深刻的文化內涵,講求禮、苦、超越。禮:練武的人首先得知禮,為了制止打人,而不是為了打人。苦:要求練武之人要有吃苦耐勞精神,不僅要練武吃苦,而且要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要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超越:練武之人不應該是一介武夫,要有一種不斷超越自我的能力。

中華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人類自身的肢體認識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特殊的極具價值的體育運動方式。中華武術講究剛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剛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著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是中國人民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宗寶貴文化遺產。

三、瓷器

英語中瓷器叫China,也是中國的意思。中國是世界上率先發明瓷器的國家,瓷器堪稱我國的"第五大發明",傳播到世界各國,並深刻影響了其陶瓷和文化的發展,為我國贏得"瓷器之國"的盛譽,也為人類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瓷器的發明不僅展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更蘊含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不僅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藝的高超,也對世界的文明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瓷"作為展現中國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當之無愧。

四、中國傳統民族音樂

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是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形式演奏出來的。十大古曲、各種傳統樂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有著龐大的體系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中國民族音樂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歲月積淀和總結中形成了專屬於自己民族的音樂特色。中國許多古曲,不僅旋律優美,曲子背後還有動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我們把民族音樂推向世界,重點推薦的民族音樂所獨具的中華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內涵。

五、茶道精神

君山銀針、西湖龍井、安吉白茶、雲南普洱茶……這些享譽海內外的"東方樹葉"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質贏得了眾多外國人的心。除了舌尖的誘惑,飲茶所濃縮的中國人的處世態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視的魅力。中國茶道集哲學、美學、道德、藝術於一體,是藝術、修行、達道的結合。

一兩好茶、一壺沸水、一套古韻猶存又契合茶葉特性的茶具,一個灑落陽光的午後,煮一壺好茶,看茶葉在沸水間上下翻騰,最後靜靜沉落,凝練成最適宜的顏色,清香溢滿心間。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華過後見真淳。掬一杯好茶,滿足味蕾,更體會中國人的智慧。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六、飲食

智慧的中國人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以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風味鮮明,有"舌頭菜"之譽;烹調靈活變通;進食暢神怡情、寓教於食……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講究菜餚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畫外,還要搭配用餐的氛圍產生的一種情趣,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現方式。

總而言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值得向全世界推薦。

七、崑曲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作為"百戲之祖"的崑曲,"代表作"之名確實當之無愧。

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在我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崑曲音樂屬於曲牌體,運用曲牌多達兩千多種,行腔優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昆劇表演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諧和,載歌載舞。當我們聽到和看到崑曲的時候,一方面是欣賞崑曲的表演本身,另一方面則可以感受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有

(一)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優:民本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還有“位卑不肯忘憂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劣: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變”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迂腐、官僚貴族欺壓人民、“君子憂道不憂貧”、抑制百姓通過商業或其它途徑謀求更多的物質利益。壓制個性,壓制自由思想,阻礙發展等

(二)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崇高天倫。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高尚道德。馬援馬革裹屍,霍去病“匈奴未破,何以家為”,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 功業抱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山空”,天人共鳴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長處,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極其珍貴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但也不能一味否決,而在於能否取其精華。

(三)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主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一些高尚品質。但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有些人看到周易、論語、禪宗等思想成果的價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極盡溢美之詞,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後,便反過來大力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並非要復興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的新中華文化。

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學習,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

『貳』 文化塑造人生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豐富精神世界
第一,文化是人創造的,沒有人就沒有文化,但文化也影響著人的成長,文化可以塑造人,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雷鋒日記》等優秀文學作品影響、鼓舞了幾代人的成長。
第二,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有利於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現在流行的青少年潛能訓練,對磨煉青少年的意志、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改革開放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現在,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成為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強精神力量
第一,優秀的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2004年8月,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2枚金牌取得歷史性的突破,這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設祖國的熱情和鬥志。
第二,優秀的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例如,《義勇軍進行曲》表現了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激勵著全國人民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第三,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種先進文化總是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力量,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成長、奮斗。

『叄』 人的文化生活包括哪些方面

閱讀、寫作、文娛、體育及其他藝術方面。

2015年至2017年,舞台藝術創作共推出原創首演劇目4499部;2012年至2018年,圖書出版從41.4萬種增至51.9萬種,期刊出版總品種數由9867種增長到10139種;2018年電影產量超過1000部,票房達609億元。

我國文化產品供給質量和數量大幅提升。雒樹剛在做報告時表示,我國已成為世界圖書出版、電視劇制播、電影銀幕數第一大國,電影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二。

此外,我國文化企業數量不斷增長、供給能力迅速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文化企業共309.28萬戶,佔全部企業數量的8.9%,文化產業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目標邁進,服務民生的作用凸顯,文化走出去取得積極進展。

(3)人的一生要接觸哪些文化擴展閱讀

我國群眾文化生活面對的問題

1、高質量文化供給不足。文化產業生產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不適應,低端供給過剩與中高端供給不足並存,文化產品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還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抑制了文化消費。

2、產業發展不平衡。與美國、韓國等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及影響存在差距。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西部省(區、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3、文化企業實力偏弱。我國文化企業數量增長較快,但絕大多數是從業人員5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小」和「散」的局面還沒有徹底改觀。文化企業大多是輕資產企業,普遍面臨盈利模式不穩定、生命周期短、可持續發展難度大等突出問題。

『肆』 談談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感受,並如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感想

1、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

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2、學習的重要。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

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

3、努力踐行。

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

運用實際生活

做到知行合一,將傳統文化精神運用到工作學習上。

將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與時代結合,運用到生活中去,傳統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於不敗之地。

『伍』 人需要懂的基本知識和文化有哪些

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包羅萬象、內容非常豐富。
概括地說,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必須懂的就是行為規范知識。
1,要懂得什麼行為是違法的,什麼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
2,要懂得什麼行為是文明的,是受大家歡迎的。什麼行為是被大家鄙視的和厭棄的。
3,要懂得什麼場合需要什麼樣的和適合什麼樣的行為。
4,要懂得與人交往時什麼樣的行為最會贏得好感和受人尊重。
總之,一個人活到老學到老,永無止境。

『陸』 請問文化包含有哪些內容

文化概論

第一章 文化是什麼?

時下"文化"這個詞很流行。但說起它來,許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淺的。比如一談到文化,人們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場、書店書攤、游藝室、歌舞廳,就是讀讀報刊、看看電影電視、演演文藝節目,搞搞書畫之類。或者把它到處濫用,弄出一些類似"燈文化"?quot;鬼文化"、"廁所文化"之類的名堂來。當人們這樣看待文化時,心裡也許對"文化是什麼"有一些感覺,但是要認真地考究一下,卻又常常說不出來,或者說不清楚,說不完全。
這種朦朧的感覺,說明對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個層次,提高到哲學上來把握。只有在哲學上,才能給這樣復雜而普遍的問題提供一套比較概括的說法。當然,哲學也是各種各樣的。我們依照馬克思的哲學,嘗試著給文化一個說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說來很復雜。據說僅有據可查的定義,統計出來就超過了160多種,可見其復雜程度。但許多復雜的問題,其秘密往往隱藏在簡單的、基本的事實中,"文化"的秘密也是這樣。在我們看來,文化問題實際就是"人"的問題。文化的本質應該從"人之成為人"的事實中去尋找。
國際上使用的"文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說,它最初是指土地的開墾及植物栽培,以後指對人的身體、精神發育的培養,後來就進一步指人類社會在征服自然和自我發展中所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
國外最先給"文化"下定義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後來美國學者克魯柯亨和凱利進一步指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性式樣又包含隱性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盡管說法有許多種,但是看得出來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東西。
從哲學上說,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謂"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們按照一定尺度去改變環境、發展自己。這樣的活動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換句話說,文化是人的這樣一種存在方式、存在狀態: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價值成果,並通過實現這些價值來更新和發展自己。
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從文化與"非文化"或"無文化"的區別談起。
首先,"文化"是指與"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狀態"相反、相對的"人的狀態"、"社會的狀態"。與"文化"相對立的詞,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蠻"等。 "文化"與"自然"相對而言,就是說,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變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沒有人和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無所謂"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沒有自覺意識的支配。沒有人,天地自行運轉、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榮枯,一切是純然的自然。它們沒有意志,沒有目的,沒有情感,沒有靈明之性,沒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東西,即使在人看來非常合乎規律、非常和諧和壯美,但也只是給人以那樣的體驗,並非是它們有意取悅於人。許多物種適應環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絕,似乎有某種絕頂聰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調適、相互選擇的結果。我們不能說它們有嚴格意義上的目的和自覺意識。
人的出現,中斷了自然界的純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於天然世界的人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純自然狀態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覺自由地)生存、發展、演化這樣一種情形。文化是就人與純粹的自然狀態相對,而使自然狀態"人化"的特殊狀態。
撇開純生理現象不說(文化當然不是指純生理問題),人是唯一不同於自然狀態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獨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質的存在物。這種唯有人才有的獨特個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覺自由意識,以自己的靈明之性,以自己的實踐存在方式,從混沌的自然狀態中獨立出來,從渾渾噩噩的蒙昧狀態中醒來,開始了自己的創造性活動。人既按照自然的規律性,又按照自身的發展需要和審美理想進行設計、勞動、創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變。於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於純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變了的東西。人開發江河,改良物種,探索宇宙,純自然的東西好像一下子蘇醒了,有了目的、意義等屬人的特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種植、保護甚至欣賞的樹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頭是自然的,人打造、磨製和(為了欣賞而)移動過的石頭是文化的;野生動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沒有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高山是自然的,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風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釋的宇宙之謎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釋(其真實性如何,另當別論)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詞與"天然"或"自然"相對,意味著它是人超越純自然狀態、改變純自然狀態的活動及其成果,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藝的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據理想和價值、創造理想和價值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為揚棄天然的陌生、異己和黑暗感而對自然進行解釋、"包裝"的過程和成果,是人不滿足於天然的規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動及其成果,總之是人自覺地生存、發展這樣一種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狀態。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標准、目的、理想和需要改變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跡,從而更適合於人。
人將自然"人化"的表現,包括觀念和實際兩大方面:
(1)在觀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動中,人把整個世界和世界上的萬物,都變成了自己的對象——認識和改造的對象。這是第一層,也是最廣泛、最普遍、最徹底的"人化"方式。
"對象"這個詞本身,就有是誰的"行為目標"的意思。在哲學上把成為對象的東西叫做"客體",就是指它是主體(行為者)的對象。"對象"和"客體"都只能相對於主體而言。人類把世界變成對象,就是確定了自己的主體地位?quot;人類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類作為主體,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觀察、描述、思考、想像和塑造世界。這樣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個"屬人的"世界,即人類眼睛中的世界。
人類原本來自大自然。但是人類之為人類的一大特徵,就是他能夠從大自然中獨立出來,自立於天地之間,並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區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於是,地球上天空、陸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資源"和非資源的區分,有了"好天氣和壞天氣"、"優越環境和惡劣環境"、"肥沃土地和貧瘠土地"的區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動物,也有了"益蟲和害蟲"之類的區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沒有人的情況下一樣存在的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么一"看",就成了與人有關的、能夠或者不能夠為人所用的東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沒有、或者無所謂有無的東西,比如想像、聯想、神話、虛構、推理、預測、方案中的許多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么一看、用腦子這么一想,就能夠在認識中和觀念中聯系起來、創造出來。比如自然界本來沒有語言文字,沒有思想,更沒有宗教、科學、哲學和藝術,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這一切都出現了,並且它們都從一定的方面反映著這個世界。
這種"人化"通常表現為人創造的一套符號系統、話語系統、解釋系統。用這套系統人可以首先從認識上、觀念上,在頭腦中整合純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總之,人一旦把什麼東西當作了對象,也就是把它納入了自己的范圍,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斷和選擇。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幾乎沒有例外。因此,"人類眼中的世界",就總是一個觀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這種"人類自我中心"的態度,暫不論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點:它是一個事實,是人類迄今為止生存發展所特有的一個基本事實。如果不承認這一點,那麼就無法說明人類是怎樣生存和發展起來的。
(2)在實際上,即人類通過實踐同世界打交道的現實過程和結果,也是:人類不斷地把上述觀念上?quot;人化"變成行動,從而不僅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著自然,甚至還創造出了原本沒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給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並沒有衣服、糧食、生產工具,也沒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論據自然條件的基礎上,為自己創造出所需要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價值目標改變自然,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這套成果作為客觀的東西,為人的生存發展服務。
人的實踐歸根結蒂就是自覺地改變自然,使自然適合於人。因此實踐愈是發達,人類的文明越是發展,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廣泛和普遍,人類就愈是遠離自然狀態而進入人工環境。生活在現代都市裡的人都會感覺到:現在,要想讓自己的雙腳踏上一塊天然的土地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我們的腳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飾過的土地。如今,我們人類越來越生活在一個"自我對象化"——把自己的創造物當作對象——的世界裡:我們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氣中,而是生活在空調下;我們很少飲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種飲料。我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越來越遠離自然,不是面對面地實際的交往,而是越來越依賴廣告、傳媒,越來越依賴電話、傳真、電子郵件(email),我們越來越依賴汽車、電力和其他人工製品……總之,我們越來越遠離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來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雖然"越來越遠離自然"並不是事情的全部(因為事情還有另一面,即:這種"遠離"也意味著更深地進入和依賴於自然。譬如對電力的依賴,實際上也就是對發電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陽能、核能等天然資源的依賴),不是唯一的趨勢,但它畢竟是一個基本的、越來越強有力的事實。在這個事實面前,現在人們已經開始覺察到了問題,產生了不小的疑問和顧慮:這樣越來越遠離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論答案如何,有一點同樣是必須承認的,這就是:不論人類對自然越來越"遠離"還是越來越"依賴",都意味著要以人的尺度來改變自然,就像無論是破壞環境還是保護環境,都意味著要通過行動,使自然更適合於人、有利於人一樣。
無論在觀念中還是實際上將自然"人化",都意味著人在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賦予自然以屬人的品質,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過創造成為現實,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體的主體化"。更進一步說,"人化"意味著在人的作用和干預下,世界有了某種意義,有了一套價值坐標。"人化"的過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價值內容。人要從中實現和體驗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諧和自由、崇高和神聖等價值。這是人改變自然的動機和動力。因此從內容方面看來,我們有理由把"價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實質,是文化的核心。
人類因為追求、創造和享有一定的價值系統顯示出文化,文化因為有價值滲透於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面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脫離獸性、原始蒙昧等狀態,從而"更加成為人","越來越象人"。這可以稱作人的"向文而化",簡稱"化人"。
由於人不同於動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這就引出一系列問題:人和人的創造物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人如何以及應該如何生存?人的生活應該體現一種什麼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何在?人的發展趨勢指向何處?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文化的核心問題。
"文化"與獸性、動物性、本能狀態等相對。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揚棄自身最粗俗物慾的活動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來說,人離動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著動物的痕跡。從純生理角度說,人也是動物,所以人與動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說:"人去禽獸者幾稀但人也最不願把自己混同於動物。要侮辱一個人,最嚴厲的恐怕就是罵他"畜牲",甚或"禽獸不如"。"文化"一詞恰恰就是從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角度說人,恰恰就是說人的非動物性、非獸性。換句話,文化恰恰是從動物性出發而超越了動物性的表現。如果沒有文化,人和動物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說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過教育、修養和鍛煉等,把人身上本屬於動物的、純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這些本性符合了社會的文明標准、人的標准,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種行為,若稱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須有�諶順�階約旱畝�鐨浴⑹扌裕�囟ㄓ懈叱鯰詼�鐨緣某煞鄭�谷說玫繳��⒏呱釁鵠礎@�縟死嗟男孕形�ü����園�櫚姆絞絞迪幀H綣�恢稚�睢⒁恢中形�皇腔狡鶉說腦�急灸堋⒙�閎說畝�鍤叫枰���寺�闋畲炙椎奈鎘�餉揮斜鸕募壑擔�敲湊庵稚�詈托形�兔揮形幕��蛘呤欠次幕�摹?br> "文化"和"文明"一道,與人類早期的野蠻狀態相對而言,指人從混沌蒙昧、原始野的不開化、不自由狀態發展起來,走向開化、文明、自覺和自由。人離開混沌的、動物式的狀態,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在亦猿亦人的遙遠古代,我們說人類始祖的生活還不是真正的文化。例如我們只說"藍田人"、"元謀人",而不說"藍田文化"、"元謀文化"。只有當人們開始有目的地改造世界,並且確有智慧有能力,去系統地創造人的生存狀態時,我們才說它是文化。例如"龍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化人"首先是人的物質生理狀態得到改造,開始走向"文化"。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生民之初,我們的遠古祖先相去動物並不遙遠。我們設想那元謀人、爪哇人、尼安德特人,赤身裸體,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情形,無疑會覺得他們實在不"文化"。但是,一旦人開始了實踐活動,一旦人的生存方式不同於動物,有了哪怕是最低等的自覺,那麼,人的活動及其成果反過來會改造人。比如當人用火取暖、烤肉、防禦猛獸的時候,火和用火的方式就會改變人:熟食改變人的飲食結構進而改變人的生理機能,用火使人懂得自然可以利用,火的威力使人浮想聯翩,這就促進了人的思維的發展,推進了大腦的發育。但是人用自己創造性的勞動改變自己,把自己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出來,使自己成為一種不同於自然物的類--人。
人的充分社會化,是人"向文而化"的主要表現形式。
文化的本質固然是人化,對於人自己來說,是更加成為"人",顯示人的本質和潛力,享有人的地位等等。但由此就會引出一個大問題:那麼說到底"人"又是什麼呢?世界上關於人的本質有各種說法,其中馬克思的觀點是最科學、最強有力、也最著名的:"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0頁)就是說,看人是什麼,不能只從每個人的身上單個地去看,一是不能停留在個體,只看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有什麼共同的、不變的東西,因為那樣看到的多半是一些生理的、動物性的特徵。這些特徵並不能真正說明人的現實。二是不能停留在表層,只看人們的動機、思想和言論,因為那樣看到的只是"第二性"的表現,還不是人的"第一性"的存在。馬克思指出要看人之為人的本質特徵,是在於人的社會存在,即人的社會性。現實的人是什麼樣、為什麼那樣,都只有在他的全部社會關系中才能深刻地、真實地加以理解和把握。
人之為人的標志,是人以社會的形式存在,用馬克思的話說,人是一個"類的存在物"。人在共同的勞動和交往中,產生共同的語言、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和心理習慣,人把社會價值內化,使自己被周圍的社會文化和環境所"化",成為該社會的一部分。孤零零的個體,沒有深刻聯系的個體(假如有這回事的話)只能像火花一樣,一閃即滅,沒有他人社會的存在,他的火花不可能保存,不會成為文化。人只有以群體的方式、社會的方式結合,互換勞動、思想、語言和能力,才成為現實的人,即確實存在著、有其表現和作用的人。而在群體、在社會中,每個人的智慧、力量、勞動經驗等等都無須從頭開始,而是直接從他人、社會的既有成就上開始;每個人的勞動和活動成果都不會隨自己的死亡而徹底消失,而是溶進了社會的整體中。這樣,人的經驗、智慧、思想、勞動成果等等,就只能採取社會性的方式保存和發展。這恰恰是文化形成和凝聚的過程。文化的最大特徵,也正在於它的這種社會歷史性。
顯然,人的"向文而化"意味著人充分的社會化,意味著個人通過介入社會、生存於社會,通過教化、教育,獲得社會認可的社會角色、知識系統、價值標准、行為模式等等,發展起自己的文化性格和價值系統,從而被"化"為現實的、完整意義上的人。如果離開社會,人就不可能被"文化",就像"狼孩"一樣。
人的充分社會化可以從社會和個人兩個角度看:
從社會的角度說,人的本質的形成,意味著人們之間形成一套復雜的社會關系。只有建立社會關系、進行社會交往,才有人的和發展,也才能創造文化。文化之為文化,就體現為人的社會系統--經濟關系、家庭關系、倫理關系、政治關系、法律關系等。這些社會關系既是客觀條件決定的,又是各個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具體創造,它體現著人們對"人",對"文",對人的存在和基本價值的理解,是人的現實和理想的結晶,是人木嚀宕嬖詵絞劍�蚨�褪俏幕�H魏紊緇峁叵刀忌�敢歡ǖ娜宋木�瘛I緇岬娜稅匆歡ǚ絞澆岷掀鵠矗�飧黿岷戲絞獎舊砭吞逑秩嗣嵌哉嬪潑饋⒗�胍濉⑷ㄓ朧頻燃壑檔睦斫夂妥非蟆R蛭��巍⒎�傘⒙桌淼賴碌壬緇嶠岷戲絞驕褪俏幕�模簧緇嶙苡幸歡ǖ囊饈緞翁��饈緞翁�舊砭褪俏幕�模�緔說鵲取U焦�逼謁枷爰臆髯釉緹塗吹攪蘇庖壞悖��運�擔�ㄈ耍?quot;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 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馬,但人能馴服牛馬為人效力,是什麼緣故?就是因為人能結群,能按照一定的原則和道理,彼此分工協作地生活。
從個人的角度說,人的本質是在社會關系中顯現的。個人溶入社會,成為關系中的一個要素,被他周圍復雜的社會關系交織著,他的人格、地位、身份、職業等等,完全服從這些關系所組成的整體網路。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進行"倫理教化",使"化外之民"成為"化內之民",就是通過社會關系網路以及意識形態去訓練特殊的人格。人有了這種關系,被溶進關系網路中,於是他有了身份、角色、位格、隸屬關系,也就是被社會化、被文化了。反過來說,要確定一個人的品質是什麼,就的從他所處的經濟關系、政治法律關系、倫理關系等等中考察他的地位、身份、人格和社會角色。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化標志著人成了社會的存在物,文化與社會化是同一層次的問題。
人是如何通過社會化而被"文化"的呢?一般的情況是:
人一出生,就處在一個實現確定好了的社會關系網中,是這個關系中的一份子,他(她)的人格、身份、地位、社會角色等事先就確定下來了。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作為外部的文化世界,規范和約束著人們,就象一個預制的模子,把人置於其中,按照它來塑造自己的文化性格。我們是在社會交往中獲得自己的文化性格和價值認同的,我們是在與周圍的人、與家庭成員、與親屬、與社區的交往中,是通過被納入社會關系體系而獲得人之為人的性格的。
在一生中,人通過生活、"游戲"而繼續被社會所"文化"。人生活在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方式中,人的一舉一動,無論是穿衣吃飯、生產勞動、走親串友、參加或觀看各種儀式(例如婚喪嫁娶儀式)、欣賞文藝作品、接受傳播媒介、過節日,等等,都是在學習運用社會化的文化。我們處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是處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天然課堂中,這種教育和接受方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使用文化規則、文化儀式和文化話語。人生的各種社會活動,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把它們比「游戲"。依據"游戲規則"使用社會的生活方式,是個人溶入社會的基本途徑和最佳方式。
人通過有目的的系統教育而被社會所"文化"。現代人一身要接受系統的和有目的的教育訓練: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更有的要接受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和各種職業培訓、終身教育。我們通過學校、老師、書本、課堂、實驗室、圖書館等等途徑和手段,得到知識、價值觀念、方法、技藝等等的訓練,接受社會取得的既有的成果,這就是在接受文化,被社會文化所"化"。 正因為如此,人們把讀書識字、學習知識叫做"有文化"。
在上述不斷"化人"的過程中,人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理結構--大腦、四肢、整個軀體,而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形式和價值准則,把自己的本能需求(吃、喝、性等)加以"包裝"和"改裝";人創造出惟有人才有的精神世界: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人創造出人獨特的行為方式,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有實施方案;人懂得試錯法,懂得檢討自己的行為;人有自己的人格結構,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人有各種社會的關系、社會的准則--道德、宗教、科學、審美等等。這些使人之為人的東西,有一個主導的進步取向,就是表現為人的需要、能力、生活境界的不斷升華,表現為人向理想的邁進。
人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必然要思考自己怎樣才發展得更好、更充分,對"人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思考和追求。當人們意識到"如此如此才是人的樣子",就意味著人有了一套標准,一種理想和一套辦法,去做"更好"、更文明、更健全高尚的人。人通過自我教化、修養和鍛煉,按人的標准做人,人也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賦予自己以嶄新的、自然狀態所沒有的品質,這也是"文化"的本義。文化是一個描述人的本質不斷豐富、人的內涵不斷深化、人的主體性不斷提高的動態范疇。
三、雙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人和世界的"文化",包括自然的"向人而化"與人自己向文而化",都要由人來實現,總起來就是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時改造自身"、"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這意味著:文化是"人化"與"化人"相統一的一體化進程。
說到這里,人們常想到一個有趣的"難題":先有人還是先有文化?或者:是"人化"在先,還是"化人"在先?文化是如何開始的?這很像那個眾所周知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許多人把這類悖論當成是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反映出人的思維方式的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跳出抽象概念的圈子,而從歷史和實踐上尋找出路,其實所有悖論都是能夠解決的。這需要歷史的和實踐的思想方法。
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來說,之所以繞不出惡性循環的圈子,問題往往出在概念的抽象化和凝固化上面:因為你說的"雞",只是指現在看到的這種由蛋孵化出來的雞;而你說的"蛋",也只是指現在由雞所生的這種蛋;既然已經如此,那麼要問二者之間孰先孰後,當然就無法回答了。然而只要再思考一個實際上的現象,就可發現毛病在哪裡:這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只是存在於人的腦子里,只是一個語言和邏輯上的困難,並不是歷史和現實中真正存在的困難。因為事實上它並沒有導致雞和蛋的出現有什麼困難。那麼這個問題在歷史和現實中是怎樣解決的呢?這些固然可以請專家來做權威的具體解釋。但我們要從思想方法上有所提高,就要想到一個普遍的道理:原來,我們現在所說"雞"和"蛋",並不是從來如此、一成不變的。在生物進化的歷史上,它們是由別樣的形態、別樣的關系演化而來,形成了現在這種狀態和關系的。也就是說,事情可能是:最初非卵生、不下蛋的某種禽類,最後變成了現在的卵生雞種。
說到文化與人、人化與化人的關系,道理也是如此:這是一個歷史地發生的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之間在雙向互動、交替上升中實現著。"人化"和"化人"的關系是一種雙向生成、雙向展開的辯證運動,它們實際上是同時的,是一回事。只是在我們的想像和敘述中,要做到把它們當"一回事""同時說出來"很困難,所以才不得不分開來說"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意識到這一點,在我們的文化思考中很重要。因為下面也還有時要這么說。
人通過實踐改變自然界和自身,使自然和人自己走向"人化"的過程,是以人在自然界的產生開始的,而人的產生,則又以造就或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發展形態——文化為標志。
"勞動創造了人"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一個科學結論。而勞動創造人的含義,顯然不能理解為先有一個東西叫"勞動",是他象上帝一樣創造了人。而是說,有一種自然界的高級動物——類人猿(還不是人),是他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存活動方式,通過改變自己的活動方式(最初還不是勞動)以適應環境,包括同時用這種新的活動方式(逐漸發展成為勞動)去改變環境,以使之適合於自己(這時也就逐漸使自己變成了人)。經過一個實際上非常漫長的演化過程,一部分類人猿變成了一種以勞動為自己生存活動方式的新型物種——人。
如果說,進化中的類人猿是人的最初形態,那麼勞動就是人類文化的最初表現形態,並且後來它也是人類文化最本質、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現形態。"從類人猿到人"與"從最初的勞動到發展起來的勞動"之間,就是人與文化之間?quot;人化"和"化人"之間關系的最好證明。這一雙向生成、雙向展開的辯證運動,就是如此開始、如此發生的。
"如何開始"的問題弄明白了,以後的情況就比較容易想像了。實際上,"人化"和"化人"之間始終是同

閱讀全文

與人的一生要接觸哪些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