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朝鮮族農樂舞的傳承現狀
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象帽舞在吉林省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每逢節日、婚禮農閑以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由於象帽舞蹈是獨特的朝鮮族代表性舞蹈形式之一,且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據調查,早在1949年,汪清縣就組建了象帽舞表演隊,由象帽舞第一代傳人梁泰榮傳授象帽舞技藝,每逢節日、婚禮、農閑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1954年農樂舞作為朝鮮族具有代表性的群眾文化藝術,經過眾多演藝家的辛勤勞動,以象帽舞的藝術形式搬上了舞台,並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象帽舞是朝鮮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已發展到第六代傳人,其舞蹈形式也從最初簡單的田間娛樂發展到由專業的文藝團體進行演出,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盡管如此,它的發展卻面臨舉步維艱的局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受到沖擊,象帽舞的傳承和保護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一方面有較高造詣的專業舞蹈人才老化、高齡化,骨幹人才流失、斷檔;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文化受到沖擊,很少有人專注地練習「象帽舞」,專業人才越來越少。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民族藝術,汪清縣每年都要舉辦象帽舞培訓班,培養象帽舞蹈後備人才,同時還廣泛開展象帽舞表演活動,推廣和普及象帽舞。
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本溪市
它集相帽舞、長鼓舞、碟舞、雙層舞等多種舞蹈形式於一體,展現了很高的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傳承。該舞蹈曾在「七五」期間被國家民委、文化部全國藝術科學領導小組編撰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遼寧卷》收錄,乞粒舞作為「七五」期間國家重點藝術科學研究項目,經幾代藝術科研人員及傳承人的努力,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進入當代現實生活並日益受到朝鮮族群眾的喜愛,得到了省和國家的關注。該舞蹈在1989年獲中國第二屆文化藝術節(遼寧省首屆文化節)一等獎;1991年獲中國沈陽(首屆)國際秧歌節優秀表演獎;1994年10月代表遼寧省晉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5周年慶典;2005年獲遼寧省民族民間舞蹈大賽金獎;2006年被列入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公示名錄。
但是,這種古老藝術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猛烈沖擊和老藝人相繼離世的影響,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❷ 朝鮮族農樂舞的傳承意義
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乞粒舞具有久遠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脈。同用於祈神的「踩地神」農樂舞和用於自娛的農樂舞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它具有鮮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觀賞的農樂舞形態。其舞蹈形態復雜,動作洗練,技藝高超,因此在朝鮮族舞蹈中享有獨特地位。作為中國舞蹈大家族的一員,體現了朝鮮族民間舞蹈獨特的藝術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它以其獨特的地域性和廣泛的群眾性,豐富著中國民族民間的文化藝術,是朝鮮族舞蹈農樂舞獨特的藝術分支。但是,這種古老藝術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猛烈沖擊和老藝人相繼離世的影響,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必須搶救和保護。
❸ 朝鮮族舞蹈的風格特點
朝鮮族的舞蹈和其他的舞蹈一樣,是朝鮮族人民的精神財富,承載了朝鮮族的文化和歷史。朝鮮族人民通過將意識形態和文化內涵融入舞蹈之中,使得朝鮮族的舞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在眾多的舞蹈當中獨樹一幟。朝鮮族舞蹈還具有極強的典型性,由於朝鮮族自古與中原文化多有往來,因此其文化中受到很多其他民族的影響,是除漢族舞蹈外,能做到集大成者的又一種民族舞蹈。即使是在社會高度發展的新時代,舞蹈也是朝鮮族人民生活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的舞蹈工作者從民族舞蹈中汲取著豐富的營養,為自身的成長和發展增添助力。朝鮮族人民的優秀品德通過舞蹈很好地繼承和發揚開來。特別是一些民間的舞蹈藝人,由於長期生活在民間,擁有著最廣闊的創作空間,舞蹈工作者要端正自身的態度,向他們虛心求教,認真體會民族舞蹈中所包含的深刻內涵,比較和學習民族舞蹈與現代舞蹈之間的差異。從而在兩者之間求取平衡,爭取創作出更多既符合新時代審美標准和高尚情操,又能很好地傳承民族舞蹈歷史使命的舞蹈作品。
三、朝鮮族舞蹈的風格特點
(一)厚重的文化底蘊。朝鮮族有著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朝鮮族人民自古就是勤勞朴實、能歌善舞、尊老愛幼的典型代表,很多的古老習俗都經由舞蹈傳承了下來。朝鮮族人民每逢重大的節日,都會舉行隆重的慶典,全體人民一同載歌載舞,不分彼此。歷經千年的風霜洗禮,這種習慣沒有被改變,反而多了一份令人動容的厚重感。特別是朝鮮族人民熱情瀟灑、含蓄有禮的精神面貌,直接表現在了他們對於舞蹈的審美和喜愛之中。有的舞蹈高雅朴實,有的則細膩含蓄,時而熱情似火,時而淡雅如菊。
❹ 如何保護與傳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
1,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主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一些高尚品質。但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2,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
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但也不能一味否決,而在於能否取其精華。
3,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優:民本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還有「位卑不肯忘憂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國家的支持下,朝鮮族農樂舞成功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保護和利用相結合,對於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深入調查、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保護。要研究科學、有效的保護技術與方法,
否則會因為保護不當而遭受損失。實施整體保護原則,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自身及生存空間兩個層面實施全方位保護。
❺ 象帽舞的象帽舞的現狀和傳承
象帽舞在吉林省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每逢節日、婚禮農閑以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由於象帽舞蹈是獨特的朝鮮族代表性舞蹈形式之一,且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據調查,早在1949年,汪清縣就組建了象帽舞表演隊,由象帽舞第一代傳人梁泰榮傳授象帽舞技藝,每逢節日、婚禮、農閑及競技活動之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盡情表演。1954年農樂舞作為朝鮮族具有代表性的群眾文化藝術,經過眾多演藝家的辛勤勞動,以象帽舞的藝術形式搬上了舞台,並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改革開放以來,汪清縣為象帽舞的保護和發展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使象帽舞這一朝鮮族傳統的民間舞蹈表演形式得以延續和傳承。汪清縣的象帽舞表演隊曾多次參加全國性的表演比賽和省、州大賽,其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優美的舞姿贏得了國內外觀眾的稱贊。1986年在北京全國首屆民族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中,表演的象帽舞《歡樂榮獲特別獎;1987年,汪清縣百草溝鎮舉辦了首屆農民文化周,其間有千人舞蹈隊表演大型象帽舞,引起很大的轟動。目前,汪清縣的象帽製作已達到了領先水平,象帽綵帶長度達到了28米,是目前最長的象帽綵帶,百草溝鎮已被延邊州文化局命名為象帽舞之鄉。
象帽舞是朝鮮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已發展到第六代傳人,其舞蹈形式也從最初簡單的田間娛樂發展到由專業的文藝團體進行演出,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盡管如此,它的發展卻面臨舉步維艱的局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受到沖擊,象帽舞的傳承和保護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一方面有較高造詣的專業舞蹈人才老化、高齡化,骨幹人才流失、斷檔;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文化受到沖擊,很少有人專注地練習象帽舞,專業人才越來越少。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民族藝術,汪清縣每年都要舉辦象帽舞培訓班,培養象帽舞蹈後備人才,同時還廣泛開展象帽舞表演活動,推廣和普及象帽舞。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象帽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❻ 朝鮮族有什麼傳統文化 非遺文化
非遺文化朝鮮族跳板、鞦韆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朝鮮族人民具有悠久而優美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尤其是能歌善舞,節日或勞動之餘,都喜歡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歡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會」。伽椰琴彈唱、頂水舞、扇子舞、長鼓舞、農樂舞等都是受人喜愛的傳統歌舞節目。朝鮮族舞蹈優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裊娜,如仙鶴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