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文化概率怎麼教

中國文化概率怎麼教

發布時間:2023-01-20 20:29:13

中國文化概論課要寫論文,打算寫宗教方面的,請問大家有沒有什麼好建議

唐朝那叫景教,是基督教從大秦(羅馬)被踢出來的一個派別。當時有個什麼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李白上雲樂裡面就有很多景教成分。這個太難寫,因為景教在翻譯教義的時候用了很多中國傳統詞彙,而且建制上也是仿造佛教的,很難理出來(不過如果你打算抄一篇了事的話倒有了相關論文)。以致後來廢佛的時候佛教沒有亡,景教成了炮灰。
入道你寫詩鬼李賀好了。李白也有過修道經歷的。

❷ 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論文提要: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筆者認為只有歷史辯證地正視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保護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重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採用不同的媒介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於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網路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並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於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於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歷史虛無主義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於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於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於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於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後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恆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後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於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徵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後、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馬克思主義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並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發布《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於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路、文化交流、旅遊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通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斯賓格勒的「文化有機論」與季羨林的「21世紀是東方文化世紀論」,以及不少學者認同的「太平洋世紀論」都認為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將成為世界主流或內核.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傳統文化在揚棄了落後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國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進文化後,將在中國、在全世界顯出勃勃生機.中國「禮義仁智信」的做人原則,教化為本、以德為先的政治策略,飽含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的風俗民情,孕育中國悠久歷史的名山大川,將成為中國先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蘊藏著豐富價值理念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在人類新一輪道德價值規范的重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的和平崛起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我們向發達國家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會以新的方式與世界文化、現代文明並存,並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❸ 中國文化概論

中國古代教育家們積累和總結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教學理論、教學原則和方法,以及對教師的要求,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見解。這些思想不但產生於千百年前的古代是難能可貴的,而且在今天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富有啟迪教育意義。它是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精華,也是對世界教育思想寶庫的重大貢獻。

因材施教 啟發誘導

「因材施教」是公認的優秀傳統教學思想之一。孔子注意觀察了解學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即看學生的所作所為,了解學生的經歷,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對於學生不僅要「聽其言而觀其行」,而且還「退而省其私」(《論語·為政》),即考查學生課後私下的言行舉止,全面掌握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他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了如指掌,有時從其優點方面分析,有時從其缺點方面分析,有時對不同學生作比較分析。他針對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放矢,循循善誘,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說教。有時學生問同一個問題,他卻做出不同的回答。據《論語·先進》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這就是因材施教。孔子還主張針對學生智能的高低進行不同的教學:「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

孟子繼承發揮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強調教學方式的變化。他說:「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孟子·盡心上》);「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宋代張載主張教學應顧及學生的內心要求,使學生的智力得以充分發揮,他說:「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若教人「不盡材,不顧安,不由誠,皆是施之妄也」(《語錄抄》)。朱熹在《四書集注》中,對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贊不絕口:「聖賢施教,各因其材。」王守仁認為教學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也。」(《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他認為人的資質是不同的,施教須「隨人分限所及」(《答黃以方向》),因人而異,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與他說性說命他也不省得,也須慢慢琢磨他起來」(《與劉源道書》)。教學應注意各人長短優劣的特點,譬如治病,要因病發葯,教學亦與治病一樣,要因人施教。

總之,中國古代教育家認為學生的個性是存在差異的,每個學生的自然稟賦也不一樣,所以教學方法也應因人而殊。他們反對用一個模式去束縛學生,而主張通過教育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在教學方法上,中國古代教育家特別重視啟發誘導,去開發每個學生的智力潛能。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朱熹《四書集注》注曰:「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孔子經常運用啟發式來教學,有一次他的學生子夏讀到一首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問孔子這詩的含義,孔子回答說:「繪事後素。」子夏領悟到老師的意思說,作畫須先有素潔的底子,以此比喻「禮樂」須建立在「仁義」的思想基礎上。但子夏對這一想法還不能十分肯定,於是進一步問:「禮後乎?」孔子聽後高興地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這首詩的原意如何,暫且不論。從教學法的角度看,孔子在這里避免用簡單的道德說教,而是利用形象思維的作用,由生動具體的畫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觀念,以便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主動地去認識「仁義」的意義,從而自覺地接受「禮樂」的教育和約束。這可以說是一次啟發式教學的範例。

孟子也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孟子·盡心上》)意思是說,教師如同射手,張滿了弓卻不發箭,作出躍躍欲試的姿勢,以啟發和誘導學生,激發學生有進無退的學習積極性。《學記》對孔孟的啟發式教學作了進一步發揮:「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意思是說,教師要善於啟發誘導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求得理解。進行的途徑應當是:引導學生而不是給以牽掣;激勵學生而不是強制使之順從;啟發學生而不是一下把結論告訴他們。引導而不是牽掣,就能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矛盾,使之和諧融洽;激勵而不是強制,學生就感到學習輕快安易;啟發而不代替學生得出結論,就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到這些,就可以說是善於啟發誘導了。

所謂「道」(引導),就是在教學中給學生指引一條正確的思維理絡,引導學生思維活動「上路」,促使他們進行分析綜合,找尋探索知識結論的方向。所謂「強」(激勵),就是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自動性,使之產生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激勵他們開動思維機器,自覺地把探索知識結論的思維活動堅持到底。所謂「開」(開啟),就是在教學中點明問題的關鍵,啟發學生運用各種思維活動去解決問題,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教育家關於啟發式教學思想的論述是十分深刻的。

溫故知新 學思並重

《論語》第一句話便是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他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解釋道:「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他對孔子學而時習、溫故知新思想進一步發揮說:「人而不學,則無以知其所當知之理,無以能其所當為之事。學而不習,則雖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澀危殆,而不能以自安。習而不時,雖曰習之而其功夫間斷,一暴十寒,終不足以成其習之功矣。」還說:「時時溫習,覺滋味深長,自有新得。」「須是溫故方能知新,若不溫故便要求知新,則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朱熹認為「故」是「新」的基礎,「新」是「故」的發展;而「時習」集中體現了二者相互之間的聯系,並含有轉化的意思。「時習」能使其所學融會貫通,轉化為技能並應用無窮。他認為那種只知機械地重復舊聞而不能觸類旁通的人,是不夠資格當教師的。所以說:「溫故又要知新。惟溫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為人師。」

溫故知新反映了這樣一條教學規律: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只有反復地學習實踐,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融會貫通了,才可舉一反三,告諸往而知來者,由已知探求未知。這種既重視時習溫故,又不忽視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啟發意義。

在處理學習和思考的關系問題上,中國古代教育家多主張學思結合、學思並重。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主張學思並重,但應以學習為基礎:「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他也強調必須在學習的基礎上思考:「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荀子繼承了孔子的這一思想。他也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並要求在學習的基礎上「思索以通之」,即通過思維活動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禮記·中庸》把孔子學思並重的思想發展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五個學習步驟,其中肯定了學思並重,又強調思維的重要地位,「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都是思維活動的具體化。《中庸》還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多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里明確地指出,一個人的聰明與堅強是在不斷地學思結合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決定的因素是個人頑強的努力而不是他的天資。

朱熹說:「學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意。若讀而不思必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讀,縱使曉得,終是翱旎不安。一似請得人來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終不屬自家使喚。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王夫之說得更透徹:「學非有礙於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於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這些都是他們在教育和治學實踐中對學思關系辯證法的深切體驗和精闢總結。

循序漸進 由博返約

中國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視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孔子的學生贊揚孔子「循循然善誘人」。孟子認為教學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一方面應自強不息,不可鬆懈或間斷;一方面也不應流於急躁或躐等。他說:「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他把進學的次第比作流水,「盈科不行」,「其進銳者,其退速」。孟子還以禾苗的自然生長來譬喻人受教育的過程,一方面主張盡力耕耘,反對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又反對揠苗助長,急於求成。

《學記》提出的「進學之道」也反對「躐等」。它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脫)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這就是教學中的循序漸進原則。

張載認為教學過程「雖不可緩,又不欲急迫,在人固須求之有漸」。因為教材的難易先後和學生身心的發展都是「有漸」的,這就要求教學也須堅持「有漸」的原則,不可躐等而教。朱熹更明確地提出「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的教學思想。他說:「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教以遠者大者」,「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他強調教學要堅持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淺至深,由具體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朱熹還說:「聖賢教人,下學上達,循循有序,故從事其間者,博而有要,約而不孤,無妄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學者多反此,故其高者淪於空幻,卑者溺於聞見,悵悵然未知其將安所歸宿也。」他認為不先從事於下學而妄想上達,就是躐等,便淪於空幻;專從事於下學而不求上達,則沉溺於聞見。前者是不循序而躁進,後者是雖循序而不進,都會浪費精力而不能達到目的。他認為只有循序而漸進,量力而學習,才有踏實的進步。

總之,中國古代教育家已認識到,知識的積累,智力的增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他們強調教學要注意階段性和節奏感,要順其自然,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

孔子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予一以貫之」。毛奇齡在《論語稽求篇》解釋道:「此之博約是以禮約文,以約約博也。博在文,約文又在禮也。」孟子繼承了孔子的這一思想,他說:「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指出學習深造的正確途徑,不僅要博學,而且還要善於由博返約。荀子提出「兼陳萬物而中懸衡焉」,教人去掉十蔽,中正地來權衡事物。他說:「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這些都是講由博返約、以約馭博的道理。韓愈在《進學解》中,一方面強調博學,提倡「貪多務得,細大不捐」,「俱收並蓄,待用無遺」。另一方面,他又強調精約,要求「提其要」、「釣其玄」,反對「學雖勤而不由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認為只有這樣進學,才可以達到「沉浸釀郁,含英咀華」的教學效果。

中國古代教育家重視「博學」,同時又要求用「一貫之道」去駕馭廣博的知識。博是約的基礎,在博的基礎上求約,即根據一定的原則去歸納、簡約或精要各種知識成果,得出簡明扼要的結論。這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與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作為教師,要把一個道理講明白,如果沒有關於這個道理的廣博知識並能融會貫通,就很難把這個道理的重點、難點與關鍵之處向學生講清楚。由博返約,以簡馭繁,這是故人留給我們的重要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細心體會。

長善救失 教學相長

長善救失的教學思想是《禮記·學記》提出來的。《學記》說:「學者有四失,教之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了,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之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說,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表現為貪多務得,過於龐雜而不求甚解;有的學生表現為知識面太窄,抱殘守闕;有的學生表現為學不專一,淺嘗輒止;有的學生表現為固步自封,畏難而退。這四種類型的毛病反映了學生對待學習不同的心理狀態,教師只有了解這些心理狀態,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這些毛病。教師必須掌握具體情況,因勢利導,既要善於發揚學生的優點,又要善於克服學生的缺點。

多與寡、易與難並非固定不變,得與失也可以相互轉化。王夫之在《禮記章句》卷十八中說:「多、寡、易、止雖各有失,而多者便於博,寡者易於專,易者勇於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則擅長矣。」多、寡、易、止雖各有毛病,但其中也包含有一定的積極因素。教師應全面觀察學生,懂得教學的辯證法,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依據他們「至學之難易」和「資質」之「美惡」,挖掘、培養、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這就是揚長補短、長善而救其失。這里既包含有重視正面教育、因勢利導的含義,又包含因材施教的思想。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中富有樸素的辯證觀點,善於運用矛盾轉化規律,特別強調要看到學生身上的優點和積極因素,即使是次要的、隱蔽著的也要看到,以鞏固、發揚和克服。這也是中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精華。

《禮記·學記》還明確地提出了教學相長的思想。它說:「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這里深刻地闡述了「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對立和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因學而得益,學因教而日進。教能助長學,反過來,學也能助長教,這就叫做「教學相長」。「教學相長」不僅意味著教與學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而且還意味著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從教師方面說,教的過程也是學的過程,教也要學,教即是學,教與學互相促進,才能提高教的水平。從學生方面說,學生從教師的教學中獲得知識,但仍需要自己努力學習,才能有所提高,不限於師雲亦雲。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只有通過教學實踐才能體會到教學的效果和困難,教學經驗越豐富越能摸到教學的規律,並發現自己的弱點與困惑之處,「教然後知困」。「知困」可促使教者「自強」。一個積極好學的學生,只有通過學習的實踐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好處和困難,越學習越感到自己的學識淺薄與不足,「學然後知不足」。「不足」可促使學者「自反」,即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以補充自己的不足。

韓愈繼承和發展了《學記》的「教學相長」思想,進而提出「相互為師」的觀點。他一方面肯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新思想。他教人要向學有專長的人學習,誰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強就拜他為師,樹立「能者為師」的觀念。他還肯定了聞「道」在先,以「先覺覺後覺」;攻有專「業」,以「知」教「不知」這一教學過程的客觀規律。這些深刻的教學辯證法思想,就是在現代世界教育學專著中亦屬罕見,是中國古代教育家對世界教育思想寶庫的卓越貢獻。

言傳身教 尊師愛生

中國古代教育家根據自己教育實踐的經驗,對教師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這里強調了以身作則、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義。他又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他主張同時採用「有言之教」與「無言之教」兩種方式進行教學,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就用「有言之教」,如不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即通過暗示或自己的日常行為去影響、教育學生。這里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的。孔子稱「予欲無言」,他相信「無言之教」的威力。

荀子提出:「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嚴師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荀子·致士》)他認為教師必須具備四個條件(而且具有廣博知識這一條還不包括在內):一,教師要有尊嚴,能使人敬服;二,教師要有崇高的威信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三,教師需具備有條理有系統地傳授知識的能力而且不違反師說;四,了解精微的理論而且能解說清楚。《學記》也對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把教師品德高尚和學業精進看作是教書育人的必要條件,而且要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和原則。

晉人袁宏《後漢記·靈帝紀上》說:「經師易遇,人師難遭。」可見「人師」的標准不僅只是傳授知識,更要求為人師表。這是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教育思想。

中國古代教育家還提倡學生尊敬教師,教師熱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孔子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品德和學業的增進,也關心學生的生活與健康狀況。他看到學生的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學生家貧,他常接濟;學生有病,他去看望;學生死了,他十分傷感。他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孔子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論語·憲問》)還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論語·述而》)孔子對學生做到了「無私無隱」,並寄予無限期望:「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論語·子罕》)。他還認為當一種正義事業需要人去承擔時,年輕一代要敢於勇往直前,責無旁貸,即使在自己的老師面前也不必謙讓,「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孔子的學生敬佩孔子道德高尚,學識淵博,教人得法。顏淵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孔子死後,學生們在孔子墓旁搭起草房,守喪三年,分別時痛哭難舍。子貢不忍離開,獨自又住了三年。子貢說:「夫子之不可及,猶天之不可階而登也。」(《論語·子罕》)表達了學生對孔子無限的懷念和敬仰。

墨子在教育實踐中也強調尊師愛生,墨家師生之間能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墨子和他的學生們「以裘褐為衣,以跂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莊子·天下》)。學生追隨墨子「赴火蹈刃,死不旋踵」,這種師生關系是在同生死、共患難中逐步建立起來的。

荀子把是否「貴師重傅"提到國家興衰的高度來認識,並提倡學生超過老師。他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苟子·大略》)他認為學生對於老師不僅有知識學問的承襲關系,而且還擔負著超越前人已有智慧、推進學術水平的責任。他以形象的語言說:「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這說明學問是沒有止境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學術發展的規律。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五》上有一句話:「智如泉源,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揚雄《法言·學行》上有一句話:「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也。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

宋代一些教育家也是尊師愛生的典範。胡瑗一方面提倡「嚴師弟子之禮」;另一方面也倡導師生之間感情深厚、關系融洽。他平日視諸生如子弟,諸生也敬他如父兄。程顥和善可親,學生們和他相處,常感到「如坐春風和氣中」。程頤則威嚴剛毅,有的學生見他瞑目靜坐而不敢驚動,立於門內等候至雪深尺余,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朱熹曾批評過官學師生關系淡漠的缺點,「師生相見,漠然如行路之人」。他發揚孔子「誨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對學生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學生黃斡在其編撰的《朱子行狀》中說:「朱子講論經典,通貫古今,率至夜半。雖疾病支離,至諸生問辨,則脫然沉痾之去體,一日不講學,則惕然常以為憂。」反映了一個偉大教師的情操。朱熹對學生的要求是嚴格的,但不是消極的防範,而是積極的引導,不重形式的條文規定,而重在啟發學生自覺遵守。熱心教人,方法得當,才能加深師生情誼,密切師生關系。朱熹的這些經驗,包含了普遍的規律,體現了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尊師愛生的優良傳統,常為後人所稱道和借鑒。

❹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一、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它有著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集體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從時間上講,中國傳統文化大致是指19世紀40年代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文化。因為鴉片戰爭後由於西方文化的劇烈沖擊。中國文化開始大幅度的震盪,調整。這種變化一直持續至今。從地域范圍看,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包括傳統的中國地理概念,還包括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越南、朝鮮等國家和地區,沒有一個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今天中國人的思維與行為仍在不自覺中深受其影響。縱觀歷史,傳統文化主要包括儒學、美德、禮儀、民族精神、榜樣、誠信、和諧觀、負面道德經驗等方面。
二、多視角看傳統文化教育的德育價值和體現
傳統文化教育的德育價值,眾說紛紜,許多專家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此各抒己見。有些學者們論證了儒學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認為儒學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思想政治課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等具有極為有益的作用。還認為新儒學倫理道德思想有助於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啟示。改革開放以來和加入WTO以後,中國的人文精神及傳統文化思想受到挑戰。對學生進行儒學教育,堅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園,凸顯人文精神,要求我們加強儒學倫理教育,倡導道德體驗教育。
〔1〕有學者從美育及傳統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進作用。也認為當代德育的社會文化環境受以現代傳媒為特徵的大眾文化影響,人的審美受到侵蝕、精神世界也被無情的擠壓著。青少年的奮斗精神、進取精神、創造精神受到巨大影響,自我意識強全局意識差、競爭意識強合作意識差、好勝心強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結構。而美育與德育的終極價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和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審美教育與價值觀的培養及形成有密切的關系,這也是我國把美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當前可以通過藝術教育、經典導讀、看經典戲劇電影、文學導讀、注重課程教材改革、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等措施來實施美育。
〔2〕對於美德作為知識可教性,有學者論證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但美德作為知識被教師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過理性去獲得、美德本身的內涵在當代社會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師的失落。所以傳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學劉國強教授闡述了中華美德教育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指出儒家倫理教育之特點,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層面的含義和與諸德的關系,認為它們都是相互關聯和融通的一個體系。他的關於中華美德的當代意義提醒了我們不要一味的追求現代的、西方的、流行的價值觀,而忽略中華傳統美德所蘊涵的價值。
〔4〕 至於道德榜樣、榜樣教育問題,部分學者論述了榜樣的道德價值,道德榜樣的類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樣並不特指道德榜樣,它們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只有具有正面價值的榜樣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價值。從道德主體的角度看,可分為個體道德榜樣與群體道德榜樣:從社會生活的實際來看,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道德榜樣,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會道德資源者、對社會負有重大責任和具有重要影響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樣有幾種產生的可能,即先驗論、發現論、需要論、實踐論。不管怎樣,道德榜樣產生的條件至少應該是理性主義和普遍主義的訴求。道德榜樣的功能如下:傳統優秀道德的典型承載者,現實主導價值的積極弘揚者,未來理想道德的開拓創新者。這三種內在功能決定了道德榜樣具有示範和激勵的外在功能。
〔5〕現實教育中要積極發揮道德榜樣的外在功能,使其轉化為內在功能,以不斷擴大的道德榜樣的力量和影響力。但如何處理好榜樣教育與偶像崇拜呢?有學者指出要合理運用它們之間的耦合,來建設新時期的文化和進行學校道德。需正確認識偶像崇拜語境下的榜樣教育。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傳播媒介產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態和現象的出現沖擊並改變著傳統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觀念。時下榜樣曲高和寡,偶像卻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找出新時代文化背景下榜樣與偶像的差異與共生,建構它們間的耦合機制。需要我們貫通理性思維與情感體驗;協調價值目標與現實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歷史淵源和重要價值,當前有學者對學校如何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應具有生活性、綜合性、發展性,體現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統一,且要設置專門的民族精神教育課程。擬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標,不同的學習階段,目標層層深入。至於其教育方法,不能脫離學生實際,而要從學生生活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活動中開展教育,這樣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內化。
〔7〕在崇尚個人自由的現代社會里和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市場化改革的影響下,當代學校民族精神教育面臨著危機和價值困境,即如何處理好國家認同和個人自由的關系。學者認為,當代學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強調個人自由與國家認同各有優缺點,因為他們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歸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學者要建立一種必要與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價值取向:基於個人自由的國家認同。根據哈貝馬斯的商談倫理學,通過達致共識的對話教學來實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討論、辯論、說服教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獲得些道德規范和自己的價值觀。
〔8〕有學者指出負面道德經驗也有其德育價值,負面道德經驗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具有假、惡、丑性質的道德事件或行為。但它在學校教育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有人認為負面道德經驗會對學生的道德成長產生消極的影響,因而在實踐中採取迴避或拒斥的態度。他們認為負面道德經驗一旦被課程化,就會對學生的道德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有利於發展學生處理負面道德經驗的意識和能力,適應真實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經驗和進行道德反省。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是矛盾的統一體,道德經驗也不例外,學生不應該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麼負面道德經驗在當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麼呢?根本原因在於人們認識上的偏差。有些人認為呈現負面道德經驗與學校教育的性質不相符合;有些人認為學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環境熏陶的結果,因而在學校教育中呈現負面的道德經驗不利於學生的德性成長;有些人認為由於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學生傳遞負面的道德經驗。但它們不應成為學校擯棄負面道德經驗的理由。學校德育不只是教師和學生過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學生學習如何在社會上過道德生活的地方。社會上永遠存在著真、善、美與假、惡、丑。學生不可能完全封閉在學校內,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與社會打交道。既然和社會交往,學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負面道德經驗。如果學校不讓學生掌握面對負面道德經驗的智慧,那麼他們在遇到負面道德經驗時就會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學校應該將負面道德經驗課程化以促進學生的道德成長。
〔9〕中國自古就被稱為「禮儀之邦」。顯然先秦時期的禮就是道德規范的載體,也是傳承主流社會倫理思想的符號,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學者說其功能主要表現在道德內化、示範和傳承等方面。禮的踐履使人們逐漸養成遵守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形成道德觀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內在的道德自覺。禮儀則以理想的模式向社會成員展示主流社會的價值取向和供他們效仿的行為准則。禮儀還通過禮儀活動標准化的語言和動作,使社會道德規范成為可以習得的東西。先秦時期的禮具有傳統禮儀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禮教與樂較大配套進行,相輔相成;第二,先秦禮的道德教化與國家機器的推動密不可分。禮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禮的道德教化的作用,還有中國古代政教合一的機制是禮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徑。
〔10〕也有學者分析了人生禮儀的德育內涵,它是一種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圍繞著人的生命歷程的關鍵時刻或時段而形成的儀式活動,具有豐富的德育功能。因為人生禮儀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連接著尋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連接著受儒家文化支配的傳統價值觀念,千百年來始終發揮著規范人生和統一教化的作用。當然人生禮儀德育功能的實現,要注意在開展禮儀活動時講究實效性;要在莊重神聖的場合下,以富有象徵和表現力的方式使受禮者完成道德教化過程。這對於今天的德育有借鑒意義。
〔11〕和諧是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機制和狀態,它是發展著的聯系。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有和諧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體和諧」、「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諧的意義。傳統文化注重「修身」的價值追求,有助於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傳統文化崇尚「和為貴」的思想,有助於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傳統文化「以民為本」的觀念,有利於鞏固社會和諧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宏偉目標的提出,正是中國傳統大同社會理想在現代的延續和升華。中國文化傳統中追求和諧的思想由來已久,講求和諧是往聖先賢們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文化基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應當把構建和諧社會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智慧和精神動力。例如:傳統文化注重「修身」的價值追求,有利於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修身」,強調個人道德人格的培養,對於提升全體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極其寶貴的啟示;傳統文化崇尚「和為貴」的思想,有利於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儒家提出「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就是主張人與人、人與社會要寬容和諧。儒家「和為貴」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對和諧理想的追求。
〔12〕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為「和」的思想賦予嶄新的時代內容,進一步倡導以和為貴的新型人際關系准則,無疑有利於化解社會矛盾,減少人際摩擦和社會內耗,在全社會形成「貴和尚和」的價值取向,增強人際關系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是與中國傳統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脈相承的。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們把天地萬物視為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只有處於和諧關系中,才能得到發展並生生不息。儒家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諧的,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雖然是農業文明的產物,但它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和感和相互依存關系,對於我們反思現代工業文明對自然的征服態度,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的時期,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環境,承載著最龐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著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資源,面臨著最突出的人與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還有,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於鞏固社會和諧,「民本」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重要的精神資源,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獻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們只有把構建和諧社會植根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善於汲取「民本」思想的精華並賦予其嶄新的時代內容,才能夯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一個以民為本的社會,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

❺ 老師應該如何在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

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到現在為止,很多傳統文化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常見,而且新生代的人們也沒有辦法理解這些傳統文化的真正意義,對於一個國家的傳承來說,這是萬萬不好的,所以現在國家在各方面的提倡老師在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作為一個使用高科技教學的老師來說,如何教學才能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呢?

再者,現在的小學都比較注重課外實踐,老師可以經常性地組織自己班裡的學生去一些經典的地方做紀念,尤其是春遊秋遊的時候,可以組織同學們去博物館,或者是有意識意義的傳統文化宣傳的地方,也可以組織學生寫對聯,練毛筆字,這些方式都能很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樣這樣也可以促進學生在語文上的進步,讓學生對於語文產生了一個非常濃厚的興趣。

❻ 談談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概要這門課程有什麼看法

可以這樣寫:

在這一課程中,我們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基礎到發展歷程,從文化到經濟,從教育到科技,從倫理道德到親教,從古到今,囊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雖不能每每細致講解,但都能點出每一方面的點,讓我們能夠以點及面,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就如我在課上聽到的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周易》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將載物"天體運行體現剛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不息;

君子的胸懷像大地一樣寬廣,德行像大地一樣深厚,所以能滋長萬物,承載萬物,容受萬物這正反映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靠著正如上述的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奇發進取,戰天斗地:百折不回。

另外還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厚德載物」,這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廣仁厚、兼容並包的精神特質,也主要是儒家思想,既仁愛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厚德載物」的精神特質。

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博採眾長、兼容並包的博大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國文化既有獨創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統一性,又有多樣性,豐多彩,百花齊放。

❼ 如何弘揚中華文化

孔子是一個有道的生命,他承奉天命而來,做一個混沌的暗昧的世間的木鐸。他的高尚的人格,使得一群俊偉的青年追隨著他失道絕糧,周遊四方。他們雖然在現實的功績上沒有世功所建立,但是他們對於人性價值的永恆追求為這個民族奠定了永世的道德理想的方向。孔子未出世,我們只能嚮往於聖王之統,我們所有的生民,只能在少數聖王的照輻之中過生活,而孔子的出現卻為我們確定了每一個生命的主體價值都可以盡其本分的於天地間挺立,這就是孔子所開創的仁教。自孔子之後,中國的所有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精神力氣完全對准了生命如何超越,如何在現實中表現最高的價值,這樣的一種求道的方向。


仁教一旦開出,結果就是每一個後世子孫都可以在自己的份位上盡自己可能的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大家知道財富地位這是身外之物,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是你想求不一定能得的。而成德---生命的價值,是內在生命本質中,是有求便有,是求有益於得也,這是孟子里所說,所以孔子的價值在於,即便我們有很好的機緣,有財富地位權勢,堂堂的可以挺立於天地之間,但是我作為一個人,縱使我一個字都不認得,我也可以憑我的良心在天地間盡我的本分,做天地人三才之一。這是孔子的價值。

中華民族由於原初文化的形態沒有形成神的設教,而最終形成的是以人性的內在人格的挺立、而完成的盡己生命之所誠、便能夠心誠而天下安這樣的一個主體道德實現的文化。

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國學專家、石雕老總潘守宇常說:千年文官祖,百代帝王師.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2500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2500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中國上下5000年文化代表非孔子無與倫比!

❽ 中國文化為什麼可以兼容各類宗教

中國文化的思想源頭是周易,講究陰陽平衡,天人合一,形成包羅萬象、兼收並蓄的文化風氣,喜包容涵納,惡掠奪征伐,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其他文化的宗教大多崇拜人格化的神,而中國人則敬天地而不敬鬼神,在道家眼中,天地並沒有思想和情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無情又無私的存在,「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大道的運行和發展勢不可擋,不會因為人的影響而逆轉,而儒家對鬼神更是不屑一顧,「子不語怪力亂神」。
受此影響,民間即使存在求神拜佛的行為,大多也是「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本質上跟求人辦事沒太大區別,甚至還抱著「你不靈就另請高明」的心態,遠遠沒有那些一神教徒那種發自內心的敬畏和虔誠感。而無情、無私、無知、無覺的天地,對人沒有任何索求,更不可能像某些神一樣給信徒立規矩,換言之,你再怎麼折騰,老天爺也壓根兒不在乎,更不會和這神那主的一般見識,爭那無謂的長短。
中國歷代王朝統治者,都以天子自居,以示正統,以世俗治國,不受神靈綁架,更不可能容忍任何宗教信仰坐大,動搖國本,誰不老實就滅誰,比如歷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滅佛,除此以外還有五斗米道、白蓮教、太平天國等以宗教為名義的起義,更是沒有一個成功的。在中國,宗教哄皇帝老兒開心可以,誰要是敢挑唆生事,製造矛盾,壞天下太平,那就是自尋死路了,所以你願意信啥教都可以,拜什麼牛鬼蛇神都沒關系,但在我華夏大地,最好都放老實點。

❾ 中國文化概論的論文怎麼寫 = =!

序號 文獻標題 來源 年期 來源資料庫
1 中國文化概論課教學改革探討 教育探索 2008/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 中國文化的雙贏把握——評歐陽友權主編的《文化產業概論》 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 2008/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 一部以多元文化視角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的佳作——評王耀華主編《中國傳統音樂概論》 人民音樂 2007/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 中國文化概論 河北自學考試 2007/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 《中國文化概論》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05/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 中國景德鎮陶瓷文化研究叢書——《景德鎮陶瓷文化概論》序 中國陶瓷 2005/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7 淺談《中國文化概論》課程教師應具備的能力 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8 「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性質和特徵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9 《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兩種教法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 2004/1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0 從文化看稅收——《中國現代稅收文化概論》讀後 湖北社會科學 2004/0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❿ 自考中國文化概論難嗎00321中國文化概論哪有串講資料自考中國文化概論考了好幾次了都沒過。

我考了三次才過,前兩次只做了卷子,卷子上的內容都背下了,但是還是沒考過,第三次,我認真的看了一遍書,再做卷子,還有買本習題書(大小和課本差不多),結合起來學習,總之,最後能做到:只要提到某處內容,就能大概知道在哪一章節里。此外,卷子背熟,考試時要做到,選擇題盡量不扣分,名詞解釋基本會,後面簡答和論述要心中有數,答不全也沒關系,只要沾邊都可以。所以經過一番努力,第三次考了80多分,總算過了。你也加油啊!!!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概率怎麼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