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傳承文化根脈在哪裡

傳承文化根脈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1-20 21:51:31

A. 我們應該如何傳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有很多,具體要採取哪一種途徑,應依據要傳承的主要是哪一層面的傳統文化而定。

傳統文化存在兩個層面:即精神理念層面和形式載體層面。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理念的傳承來說,系統的教育應是一個最基本的途徑。這里的教育既指由國家和政府主辦的各個水平層級上的國民教育,也指受國家教育部門主管的擔當著基礎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國家和政府主辦的教育。

無論是國家和政府辦的,還是私人團體或個人辦的這類教育,他們都有責任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了使學校更好地履行這一教育職責,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做出全面規劃,可以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保障無論是政府主辦的還是非政府主辦的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都要傳授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方面的內容。

通過系統的教育,可以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義、誠信、愛人、敬業、合和等等倫理價值觀念,滲透進人們的心中,化為人們的血脈,成為人們自覺的行為規范和精神價值追求。

我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吸取世界先進文化之精華,又要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之特色,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維度來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從而實現中華民族政治共同體認同、經濟利益共同體認同、精神文化共同體認同。

(1)傳承文化根脈在哪裡擴展閱讀: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1]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B. 文化是怎樣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傳承下來的

我們都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它都可以延續下去並不斷地分層。這在世界歷史上是非常顯著且絕對獨特的。在世界上四個古代文明中,中國是唯一一個不斷繁榮的文明。那麼就會有很多人疑問為什麼我們國家就能做到文化不斷層,文化又是怎麼在五千年歷史中傳承下來的?不斷層是因為中華民族的信仰都是統一的,而五千年歷史中傳承是靠著所有人的付出以及國家的扶持等

還有不管是南腔北調,中國書法的寫作和國語一直都是相通的,與其他地區共存共榮,不會遺棄地區特色,但在教育上也有官方語言。這就可以保持不同地域溝通交流的方便。如今,我們應該對我們的文化和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充滿信心。

C. 傳統文化傳承路徑有哪些

一、抓教學: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二、抓科研: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新起來」

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速,這些原生文化點受到輻射地域和傳承人口雙下降的影響,正在加速萎縮,從而影響著中華文明體系的穩定程度。因此,多樣性文化的源頭保護已經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先決條件。

D.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就像一顆參天大樹一樣,它的根在哪裡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覺得我們的文化的根源和道教文化之間關系很密切,如果沒有道教文化,我們的文化可能底蘊就沒有那麼深厚了。和佛家文化不同,道教是由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和其他的思想不同。


道教並不是在我們歷史上的一個時期突然出現的,而是在我們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中早有端倪,並在漢代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所以道教文化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根,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對它傳承發展下去。有了道教文化,我們的文化才能更加熠熠生輝。

E. 如何把傳統文化的"根"留住

莫讓傳統文化遺失近年來,傳統節日「申遺」備受關注,可見傳統節日亟須在繼承中豐富發展。如何傳承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節日,留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脈,並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值得深思。剛剛過去的清明節,讓人們再一次體味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近年來,經常有人倡議將我國傳統節日捆綁申遺,對此,筆者舉雙手贊成。問題是,申報各種「文化遺產」,難道只是為了多得些現實的好處,甚至多得些經濟的實惠?君不見,那些地方性的申遺,不少地方不惜弄虛作假,甚至不顧顏面,居然連西門慶故里也拿出來當寶貝說事……這不就讓文化遺產的申報完全變味了嗎?就像最近一直有人批評的,有些申遺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而有些申遺成功後卻又不知道保護文化遺產。這里,筆者還想特別提出的一個問題是,我們今天保護的各個級別文化遺產的名目確實已經不少,但是,我們對這些「文化遺產」的繼承,是不是有些只繼了「遺產」,卻恰恰「遺棄」了「文化」了呢?就拿清明節來說,我們享受著這個法定節日的放鬆、休閑、開心、隨性,當然也有機會祭奠故人以寄託懷念之情。然而,「清明」真正的文化內涵是什麼?「清明」的來歷又究竟是怎麼回事?究竟有多少人認真地想過呢?又究竟還有多少人在「清明」這樣的日子裡,能夠想起那個渴望國家「清明」,甚至以生命呼喚「勤政清明」的介子推呢?然而,十分遺憾的是,如今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把「清明節」當成了一個「假日」,或者頂多也只知道這是一個掃墓祭奠的節日。而如上所言,「清明節」的文化內涵是這樣被淡忘了,或者是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了。那麼,別的傳統節日又是怎麼樣呢?其實,也有很多是在商業化以及技術化的包圍下漸漸變味的。就拿春節這個我國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來說,原本不僅是合家團圓日,而且也是親朋好友,甚至鄰里同鄉之間相互拜年祝福、交流情感的節日。但是,到了今天,這些拱手相揖、笑臉相對的溫暖場景,全都被簡訊、郵件等取代了。尤其是,人們手裡有錢了,不管鞭炮有多貴,也都千方百計盡量把鞭炮造得更大更響。從除夕一直到元宵節,人們的心思幾乎都用在了折騰那些煙花爆竹上面了。巨大的噪音和煙塵以及鞭炮碎屑鋪天蓋地,那污染的程度讓我們的祖先看了一定會目瞪口呆!我們的國民,尤其是我們的文化主管部門,能不能想一想,我們的傳統節日既然是文化遺產,那麼,應該怎麼把我們的傳統節日,過得更有文化?

F. 傳統文化如何傳承

1、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

在我國,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對學生學習,社會文化走向具有引導作用。國家對傳統文化應加大宣傳,對於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者可以給予鼓勵和實質性的支持,如對傳統文化特長學生給予一定程度的優惠政策等。對於傳統手工藝者可以進行適當補助等。對於文化古跡加大保護,對於損壞部分及時採取補救措施。

2、家長和老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興趣。

學校要將將傳統文化的精華引入教育課本,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同時,增加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開展,多途徑,多元化的對傳統文化進行普及。

G. 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在哪裡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危機
在中國經歷了戰爭以及制度的更替之後,由於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改變,加之隨著中國的開放造成的外來文化的入侵,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當代遭遇了極大的危機。

首先,缺少正統的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判斷一種文化能否有生命力繼續存在下去,首先應該判斷還有沒有個人或組織以傳承這種文化為職業或己任,也就是看這種文化能否正統的傳承下去。以儒家文化為例,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曾經在帝國的統治和人民的生活中佔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儒家文化最盛行的封建王朝時期,儒家文化的影響滲透於治國和治家的理念當中,乃至人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和婚喪嫁娶處處有著傳統文化制約。盡管在現代,儒家文化中的許多理念在我們今天看來有些頑固守舊,已經不適用我們的社會和生活中。然而儒家文化中的優良傳統卻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品德的積累都應該被提倡。可是,今天不僅已經完全沒有專門的團體致力於傳承儒家文化中的優秀傳統,甚至這些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也漸漸的消失於人們的生活當中。所以,文明的繼承,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遇到地一大危境。

其次,社會結構地變革使得傳統文化得以存在孕育的土壤發生變化。文化最顯著地特點便是其顯著地地域性。通過了解全球不同的民族之間地不同文化我們可以看出環境地巨大影響。孕育文化的環境包括一個地區人們所生活的地域所特有的自然環境、社會結構和特定風俗等等。可以說,是不一樣的境況造就了不一樣的文化,並滋養著該文化。縱觀世界歷史,許多古老的傳統文化因為一個地區國家的消失或者一個民族的衰敗而失傳。而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源於以家庭為主要單位,以農業為根本的古代中國,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絕大部分內容都體現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當封建王朝覆滅之後,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工業化成為新中國發展的重點目標,農業的發展日漸式微,加之西方發展理念的影響,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跟過去相比已經有很大不同。這就要求中國的傳統文化需要轉變發展方式,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遇到的一大危機。

最後,傳統文化中的價值取向難以影響現代中國人的價值觀。中華文明中的傳統觀念影響了中國人近千年的時間,這種影響之深,在我們國人的行事生活中處處可見。三綱五常,方圓規矩可以說直接構成了過去的中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然,這些綱常倫理中有許多今天已經不適用現代人生活的思想,許多封建思想也是有害無利需要我們摒棄的。但是,傳統觀念仍然有許多思想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這些價值觀念在今天這個浮躁的世界更應該被提倡。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所帶來的西式的價值觀正在比傳統觀念更加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年輕一代,可是光鮮亮麗的西方文化背後隱藏著許多有悖於傳統道德的價值觀念,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的個人主義等等。這些西方文化好壞參雜的進入到當代中國,使得傳統價值觀念幾近處於分崩離析的地步,尤其是在年輕的中國人中,傳統的價值取向幾乎不能再影響他們的決定。可以說這是存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的悲哀,也是中華文明所面臨的又一大危機。

H. 永春蘇坑:一座登瀛橋 延續文化脈

一座橋,見證一個地方的變遷發展,是一個地域獨有的歷史文化記憶,成為人們維系情感、祈願美好的精神寄託。在 永春縣 蘇坑鎮,一座位處鎮區兩溪交匯處的登瀛橋,穿越近700年的歷史時空,見證著永春瓷茶特色鎮的發展,也延續著鄉民崇祖尚德、尊師重教、務本圖強的精神和文化根脈。

據傳載,蘇坑登瀛橋始建於元朝天歷年間(公元1329年)。據傳理學家朱熹經此往“古德院”講學並留下石刻名句,明萬曆宰相泉州人李廷機為該橋題字。原橋為木結構,因失火化為灰燼,只留遺跡。1998年,在黨委、政府及熱心人士大力支持、倡議推動下,社會各界以及廣大海內外熱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捐資出力,登瀛橋獲得重建。重建後的登瀛橋於1999年順利竣工。

歷經二十多年風雨,登瀛橋周邊沿線圍欄及橋面出現局部破損。今年5月,在熱心人士的牽頭推動下,登瀛橋迎來重修。修繕工作由登瀛橋管委會組織實施,並再一次得到社會各界的熱心支持和捐資出力,經各方籌集、多方努力,登瀛橋修繕工程於2022年7月份順利竣工,並舉行了相關慶典及節慶活動,前來參觀的人流絡繹不絕,群眾百姓紛紛稱贊。

登瀛橋重修,保留了原本層疊錯落的造型設計,同時加以修建了青石橋欄桿、山水壁畫、觀音亭等設施。修繕後的登瀛橋在燈光的照映下顯得更加壯觀,古香古色的橋亭與背後的溪尾山、鍾形山及橋下溪流相互輝映,在綠水青山中勾畫出一道靈動的山水人文景觀。

同時,為更好宣傳社會各界熱心人士捐資助教助學的愛心善舉、弘揚美德,重修後的登瀛橋右側,特別設立了教育芳名榜,將蘇坑鎮教育促進會2017年成立以來捐款芳名榜及優秀學子獎名單立碑紀念,旨在於弘揚、傳承蘇坑人樂善好施、尊師重教的精神,展現蘇坑鎮富民強鎮的風貌。

如今,這座深深紮根、隱掩於翠林山間的登瀛橋,已不僅僅只是一座橋,而是將被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載體,得到一方百姓群眾的守護相傳。同時,按照規劃,這座橋將融合周邊山、水環境,打造成為集旅遊、休閑、文化、健身、網紅打卡為一體的綜合文化長廊。

歲月流淌,跨越歷史,見證變遷,永駐心中的是精神文化,以及在外鄉人那一抹永恆的鄉愁記憶。登瀛橋將如同“中國永春佛手名茶之鄉”“中國陶瓷特色鎮”“歷史文化名鎮”“福建省首批氣候康養福地”“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等蘇坑鎮一張張名片標簽,在永春“北大門”熠熠生輝。

I. 中華文明、文化存在5000年歷史,能在5000年中一直存活的根在哪裡

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孕育形成了具有獨特東方特色的文化體系,在其自身不斷發展和成熟中、在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東方國度,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才能進行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我們的中國文化才能夠生生不息的流傳下去。

閱讀全文

與傳承文化根脈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