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內有哪些比較獨特的佛教文化勝地景點呢
我國佛教文化歷史悠久,傳播甚廣,在此影響下中國古代各地都修築了與佛文化有關的寶塔,寺廟等建築,有的歷經千年風雨不衰而保留至今,成為寶貴的歷史遺跡。但是佛文化對於中國的影響之大難以估量,現代新修建的佛教建築也不少見,接下要介紹的就是一處由現代人打造的佛教文化聖地---------靈山聖境,雖然比較年輕,但是濃厚的佛教氣息依然吸引了一大批海內外遊客。
千年古寺在江南地區來說實在是太多了,佛教文化在南方也留下了不少的蹤跡,但是像靈山聖境這樣能夠將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現代氣息完美融合的景區卻不多見,你還去過哪些古典與現代並存的佛家聖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❷ 青島哪有佛教,寺廟
1、湛山寺
湛山寺在青島市東部湛山西南、太平山東麓。為市區的佛寺。1934年開動工,1945年落成。面積23畝。山門有兩石獅,傳為明代遺物。寺前石砌蓮花池,為放生處。
院內有大雄寶殿、三聖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後為藏經樓,舊藏佛經6000餘冊及古代佛像。寺後東側小山有八角七級磚塔,聳立雲表。寺院南對黃海,東、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青島十景」之一「湛山清梵」說的就是湛山寺。
2、青島法海寺
法海寺位於青島市城陽區境內,因紀念創建該寺的法海大師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地區比較古老的一座寺院。據法海寺內元泰定三年所立《重修法海寺碑》記載:法海寺為魏武皇帝創建,宋嘉佑二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二年也有碑記載重修的經過。
最後一次重修是民國二十三年,解放後青島市人民政府也曾撥款維修過。法海寺佔地12畝,共前後兩院,前院為大雄寶殿,左為觀音殿,右為地藏殿。後院為三聖殿,左為藏經樓,右為送子觀音殿。
3、青島菩提寺
靈珠山菩提寺原名白雲寺,坐落在靈珠山,在小珠山北麓、大庵山南麓,該地鍾靈毓秀,風景優美,因南臨大海、地勢較高,山頂常有白雲繚繞,如同仙境一般。
靈珠山菩提寺位於青島市黃島區 靈珠街道辦事處轄區內,佔地80畝,主殿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觀音殿、舍利塔、鍾鼓樓等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白雲寺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屬漢傳佛教禪宗道場。
清朝咸豐六年重修,民國31年二次重修,在文革中,白雲寺遭受重創,致使古寺僅存遺址。
4、青島石門寺
石門寺位於青島市黃島區大珠山風景區。石門寺以較其它寺廟獨有的特色遠近聞名:寺前一山峰,峰上立有高141米的天然大佛,佛旁一和尚跪拜誦經,這一奇觀世間絕無僅有;寺院不倚山而面山;石門不朝南而朝東。
寺門由天然巨石構成;門旁有泉,大旱不涸,泉水清碧如玉,石門寺由此又叫玉泉寺。 從石門寺走進大珠山光景很多。墓塔林、珠山石室、隋唐石窟等佛教文化遺存和吟詩台、麻衣庵、望海樓等隱士文化遺存歷歷在目。
5、青島觀音寺
青島觀音寺坐落於市北區錯埠嶺,原名「黃德庵」,又稱「於姑庵」。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建成於明代成化年間。青島觀音寺系山東省佛教古剎,為漢傳佛教著名叢林。位於青島市市北區錯埠嶺東南的小山坡上,東臨福州路,北依遼陽西路。
史稱黃德庵、於姑庵,曾經聲名遠揚,香火鼎盛時,方圓數百里信眾扶老攜幼前來朝拜三寶。有古籍傳說與碑記為證。寺廟始建於初唐貞觀年間(公元627年),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為天下太平,大唐江山穩固,派謀士風水先生李淳風和袁天罡尋找天下太平的四大護國天柱,即皇、儒、佛、道。
6、大士寺
大士寺(又名大石寺、大士庵、石灣廟等)。明朝永樂年間,曲氏始祖曲江從雲南大槐樹里頭隨移民大潮千里迢迢來到即墨縣仁化鄉姜哥庄南頭居住。曲江的兒子曲萬長大後離開此地到石灣開拓發展。
當時這里綠蔭遍被、荊棘叢生、豺狼出沒、狐獾橫行,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與荒涼,但曲萬及其子孫憑借超人毅力和生產技能,櫛風沐雨努力開發,硬是開辟出大量耕地和山巒,定居下來形成村落。石灣村民選址於黑尖山下九條澗谷,在此建大士寺。
7、青島慈雲寺
青島慈雲寺,位於青島膠州少海翡翠濕地公園,公園風光旖旎,草色青青,四面環水,河水碧波盪漾。寺院建築面積6177.9平方米,歷史悠久,可謂清幽曠遠、清凈庄嚴。如今的慈雲寺,在原有舊址的基礎上,又增建了地藏殿、文殊殿、觀音殿等修行區。
慈雲寺本著修行、休閑、慈善、文化為發展方向,進一步推動佛法弘揚,將成為這一區域的重要佛教活動中心。慈雲寺大的功績當屬作為中韓兩國文化交流的載體,為中韓兩國友誼的見證者。
❸ 中國的八大佛教聖地都是哪裡啊
我國八大佛教聖地
1.五台山、2.峨嵋山、3.普陀山、4.九華山、5.嵩山少林寺、6.陝西香山、7.華鎣寶鼎、8.衡山福嚴寺。
1.五台山
略。
2.峨嵋山
略。
3.普陀山
略。
4.九華山
略。
5.嵩山少林寺
略。
6.陝西香山
香山——照金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省耀縣境內,距縣城40餘公里,面積約312平方公里,是目前我省最大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有香山和照金革命根據地舊址兩大景點。風景區內山巒疊嶂,河谷縱橫,呈東北、西南方向分布的白堊級砂礫岩地質地貌,景觀獨特,森林覆蓋率85%以上,是保存完好的天然次生林區,有野生動物250餘種,植物800餘種,具有較高的科研教學和游覽觀賞價值。
香山位於耀縣城西北的廟灣鎮,雄居梁山和喬山山脈之間,平均海拔1415米。東、西、中三峰聳立古稱「三石山」。有詩贊曰:「太華山頭舊詠詩,硯池即取仰天池。更將三石三峰借,架我凌雲筆一枝。」故亦稱筆架山,清嘉慶二十三年,重修寺院,更名為香山。
香山是我國八大佛教聖地之一,相傳妙善公主於此修身成佛(即觀音菩薩),故以菩薩靈異而聞名遐邇。香山寺肇始於苻秦,興盛於姚秦,至南北朝、隋唐時期成為佛教勝地。後歷朝歷代屢有廢興,到宋代、清代續建、擴建,逐步形成了以白雀寺、龍泉寺、聖果院、奇峰洞、准堤道院永善堂、雲崖寺等寺院為主體的佛教建築群,稱八大叢林。現僅存白雀寺、龍泉寺、奇峰洞、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真身殿。
白雀寺位於香山下姚峪村西,現有三間木椽青瓦頂廈房,前立一石碑。這是香山興建較早的一個寺院。龍泉寺依崖勢而建,現僅留下一道清泉和斷壁上的單色壁畫,訴說著昔日的輝煌。景區北部有著名的太子寺,位於東川的三政村。這里一崖壁上鑿有大小不同的洞窟,其中一石窟昔日安置著迦羅衛國凈飯王(古印度)的太子塑像,即出家前的釋迦牟尼,故稱太子寺。在旁邊的岩壁上留有兩塊6平方米左右的雙層壁畫,據考證是隋唐時期的。奇峰洞背依懸崖,下臨絕壁,內置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金身坐像。每年農歷三月十五前後十天和十月十五左右廟會期間,登山拜佛者雲集此處,燒香拜佛,熱鬧非凡。而兩會期間山野景色或春色宜人,獨有芳菲,或滿眼醉紅,秋高氣爽,令香客和遊人神清氣爽、滿載而歸。
7.四川華鎣山寶鼎
寶鼎鳥瞰
華鎣山寶鼎位於廣安華鎣市溪口鎮。從廣(安)渝(重慶)高速公路到華鎣市,經廣溪路可達。距廣安市區40公里。是全國八大佛教聖地之一,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區和宗教禮儀建築群。寶鼎始建於唐代,盛於清咸豐年間。
寶鼎最高海拔1590米,先後興建了光明寺、黃龍寺、南宗堂、觀音寺等百餘座寺廟,以其悠久豐厚的佛教文化聞名天下,享有「西朝峨嵋,東朝寶鼎」之美譽。傳說普賢大師得道於此。景區有蔚為壯觀的「四絕八景」(四絕為日出、佛光、雲海、聖燈,八景為華鎣積雪、寶鼎連雲、三花異樹、九字靈泉、渠江落照、石鏡斜陽、華嚴古洞、玉壁浮光)。唐至德二年(757),鄉民捐資建成「瑞峰禪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更名為「光明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共建廟宇38座。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相傳分別為菩薩出生、出家、成道日),數以萬計的香客抬著架香,跳著雲童舞前來朝山拜佛。後多數寺廟在文革中被毀。在20世紀80至90年代,景區先後恢復建成了黃龍寺、光明寺等寺廟,開辟了仙鶴洞、千佛坪小石林、五岔溝峽谷、瑪琉岩瀑布等景點。主要景觀有仙鶴洞、神仙洞、白骨洞、千佛坪小石林、五岔溝峽谷、瑪琉岩瀑布、五彩池、歡喜坪、捨身岩、光明寺、黃龍寺、伏虎寺、南宗堂、祝聖堂、龍泉寺等70多個。主要特產有華鎣山銀針茶、薇菜、蕨菜、竹筍、香菇、方竹筍、山葯等。
寶鼎享有「山河俯瞰周千里,絕頂登臨眼界寬」、「東朝寶鼎、西朝峨嵋」等美譽,是我國八大佛教聖地之一。寶鼎是華鎣山的主峰,周圍群山拱衛,山形似鼎,故稱「寶鼎」,海拔1590.8米。歷代宦官信徒、墨客騷人,紛至沓來,燒香拜佛,虔誠祈禱,觀光獵奇,飽覽風光,留下不少詩詞歌賦,傳於後世,清代釋昌言主編的《華銀山志》就收錄了200多首(篇)。?
寶鼎有「一腳踏四縣」之稱,山頂及西屬華鎣市,東接鄰水,南連渝北、合川。從西麓溪口上寶鼎,原有兩條路,一條經東林寺、聽秋亭、土地廟、青龍嘴、木石居、女媧廟、伏虎寺、報恩寺、黃龍寺、白雲庵、玉壁岩、歡喜坪至寶鼎;另一條經聽秋亭、三百梯、崇福寺、經樓堂、金粟山房、小獅子林、白雲庵至寶鼎。從東麓登寶鼎也有兩條路,一條由鄰水經碧雲庵、恆興寺、敬佛庵、三聖寺、龍泉寺、南宗堂至寶鼎,另一條由渝北區的大庵、萬佛堂、南宗堂至寶鼎。1993年,華鎣市投資修通了黃龍寺至寶鼎的5999步水泥梯步道路,到寶鼎觀光攬勝、燒香拜佛者逐年增加。
寶鼎風光優美,主要有瑪琉瀑布、神仙洞、迷宮洞、千佛坪石林、歡喜坪、捨身岩、華嚴洞、美女峰、黃龍寺、白雲庵等,除悠久深厚的佛教文化外,還有「四絕」「八景」等自然風景令人稱奇。「四絕」: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八景」:華銀積雪、寶鼎連雲、三花異樹、九子靈泉、石鏡斜陽、渠江落照、華嚴古洞、玉壁浮光。這些奇景均在《清·華銀山志》和《華鎣今古》中有詳細的記載。清代高僧釋昌言贊「寶鼎連雲」詩雲:「螺髻如丹鼎,元氣接鴻濛;上有飛仙路,乘雲走太空」。清代高僧寂昆贊「華銀積雪」詩雲:「遠看露光輝,近瞻增皎潔;山深人不知,中有秦漢雪」。
寶鼎山門
8.湖南衡山福嚴寺
2007年04月01日
福嚴寺位於擲缽峰東麓,是佛教十大叢林之一。它在中國佛教史上頗有名氣,是禪宗的南宗著名的傳法勝地,現在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南嶽志》記載:福嚴寺原名般若寺,又名般若台,是佛教天台宗二祖慧思禪師在陳光大元年(公元五六七年)創建的,為南嶽最古的名剎之一。唐太宗曾賜御書梵經五十卷給該寺收藏。唐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懷讓禪師到南嶽後,將般若寺辟為禪宗道場,通過他的弟子道一禪師傳法,南宗的「頓悟」佛法弘傳天下,天下佛子以該寺為傳法的佛院,可見它在南宗中的顯赫地位。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九七六年至九八四年),任該寺住持,他率領僧徒,在寺院周圍廣種松杉,重修擴建寺宇,將般若寺改名為「福嚴寺」。
寺院依山而建,佔地約四畝。整個建築是磚木結構。院堂依次為山門、知客廳、岳神殿、大雄寶殿、祖堂。第一進是山門。紅牆繞寺,山門東北向。門上刻:「天下法院」,兩旁有聯:「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第二進是知客廳,大門正東向。廊柱上刻著楹聯:「福嚴為南山第一古剎;般若是老祖不二法門。」對聯闡明了該寺的歷史和地位。第三進為岳神像,殿中有岳神塑像一尊。據《南嶽志》記載:「陳後主因崇祀岳神像。銅鑄萬三千斤,合立佛三座,共歷千秋。」宋朝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在《南行錄》中說:「有岳神銅像一尊」。這里的寺院一反常規,沒有四天王神像,卻有岳神神像。據《南嶽志》記述,傳說當時慧思禪師和岳神下棋勝了岳神後,獲得這塊香火寶地。他為感謝岳神送地之恩,於是在寺里專門建造一個殿堂,作為岳神遊憩下榻的地方,享受人間香火。故而有岳神像。第四進是大雄寶殿。佛堂原來供奉著陳後主時鑄造的銅質坐佛三尊,已不存。現在蓮花台上的佛像是一九八四年重新塑造的。沿大雄寶殿後的兩側石級而上,便是第五進。殿堂三間,為祖堂、方丈、說法堂。說法堂上懸掛著一塊金匾,上書「五葉流芳」四字。據《傳燈錄》記述:自禪宗六祖慧能的「頓悟法門」異峰突起,開創了南宗之後,又經七祖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大力弘揚,南宗風靡一時,從五代至晚唐繁衍特盛。南嶽懷讓一系,經道一形成溈仰宗和臨濟宗;青原一系自南嶽石頭希遷開始,又形成了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這樣南禪兩系共五宗。佛教史上稱為「一花五葉」。而「五葉」都源出於南嶽,法徒遍及天下。其中以臨濟、曹洞宗最盛。素有「臨濟臨天下,曹洞曹半天」的美稱。而臨濟、曹洞兩宗。都發脈於南嶽,南嶽是「濟洞洞源」的聖地。所以禪宗七祖懷讓的道場,便有「五葉流芳」的贊譽了。
寺院的兩側是禪房。齋堂、香積廚。長廊把整個寺院連通,高低錯落,渾然一體。在寺院右邊側門外面,有一株古銀杏,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歷史。相傳它曾受戒於慧思和尚,皈依了佛門,山門內的三株年逾千年的古銀杏,因為觸犯了佛門清規,被逐出寺外。
福嚴寺不但寺古、佛古、樹古,而且歷史上名僧輩出。可惜在十年浩劫開始,這一六朝古剎便遭到嚴重破壞。一九八六年農歷六月十九日,福嚴寺又為新塑的佛像、觀音、岳神、羅漢舉行了盛大的開光法全。海內外佛徒、居士及觀光者達數百人。
❹ 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有哪幾處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分別為供奉文殊菩薩的山西五台山、供奉觀音菩薩的浙江普陀山、供奉普賢菩薩的四川峨眉山、供奉地藏菩薩的安徽九華山,供奉彌勒菩薩的浙江雪竇山。
中國佛教的聖地分別供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五大名山隨著佛教的傳入,自漢代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清末。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4)附近哪裡有佛教文化擴展閱讀:
一、五台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
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截止2014年,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五台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區之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加富麗堂皇,雄偉庄嚴,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二、普陀山是我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三、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峨眉山十方普賢菩薩游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四、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城西南20公里處,距長江南岸貴池區約60公里。方圓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五、雪竇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被譽為「四明第一山」,是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彌勒道場。雪竇山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佛教名山,位於雪竇山心的雪竇寺,創於晉、興於唐、盛於宋,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宋時名列天下禪院「五山十剎」之一,明時位居「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之一 ,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高僧輩出,與天竺天寧萬壽永祚寺、南京蔣山太平興國寺等9寺並稱「天下禪宗十剎」 ,是彌勒的根本道場。
參考來源:
網路--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❺ 成都周邊有哪些著名的佛教文化聖地
如果你去膩了峨眉山、青城山什麼的,你可以去一去丹景山佛興寺,它是始建於東漢的寺院,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可以去一下的哦
❻ 中國十大佛教旅遊勝地
法門寺
法門寺因供奉「釋迦如來佛指舍利」,位於陝西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靈光寺
靈光寺因供奉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位於北京西山余脈翠微山東麓,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現由中國佛教協會派僧人管理。
大昭寺
大昭寺因供有釋迦牟尼在世時塑造的8歲等身像,坐落在拉薩市舊城中心八角街,始建於公元647年。傳說,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運用陰陽、五行,推測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薩卧塘湖恰為魔女的心臟,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驅魔。於是,松贊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願,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這座大昭寺。大昭寺,藏語稱「覺康」,意即釋迎牟尼佛寺。
小昭寺
因供有釋迦牟尼在世時塑造的12歲等身像,小昭寺位於大昭寺北面約500米處,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薩名勝之一。通常與大昭寺連稱「拉薩二昭」而馳名於世。小昭寺始建於唐代,與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紀中葉由文成公主督飭藏漢族工匠建造。寺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為佛陀12歲時之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由長安攜帶進藏,成為西藏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後移至大昭寺,又將公主攜帶的另一個尊佛移至小昭寺。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語叫「居堆巴扎倉」,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最高學府之一。
五台山
五台山因是文殊菩薩道場,又被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台縣和繁峙縣之間,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40公里。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普陀山
普陀山因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又被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中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九華山
九華山因是地藏菩薩道場,又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城西南20公里處,距長江南岸貴池市約60公里。方圓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為黃山支脈,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跡,錯落其間。
峨眉山
峨眉山因是普賢菩薩道場,又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
白馬寺
白馬寺因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寺院,位於洛陽市老城東約幾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不多,人民政府為保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跡,曾進行過多次修葺。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梵語為「佛教聖地」,俗稱觀世音菩薩的第二普陀山,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心的紅山上,是中國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布達拉宮為土、木、石結構,始建於唐代,現在的規模為17世紀陸續擴建完成,集宮殿、城堡、寺院藏漢建築風格於一體,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也是西藏聞名於世的標志性建築群、藝術精品和珍貴文物的寶庫。
❼ 中國四大佛教聖地在哪
1、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