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埃賽俄比亞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埃賽俄比亞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布時間:2023-01-22 18:36:46

Ⅰ 今年寒假我要隨學校去非洲的衣索比亞演出,請問去那兒有什麼注意事項還有就是那有什麼特產、在哪兒購

中國公民赴衣索比亞須知
一、基本情況
氣候:衣索比亞地處非洲東部,境內多高原。雖地處熱帶,但由於緯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較大,各地溫度冷熱不均。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平均海拔2450米)等高原地區氣候涼爽,年平均溫度為15℃。每年2-5月為小雨季,6-9月為大雨季,10-1月為旱季。由於不同季節和地區降雨不均,易出現局部乾旱。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位於全國中心,面積540平方公里,北緯9度,地處高原,平均海拔2,450米,氣候爽,氣溫范圍為9.7℃-25.5℃。年平均溫度為16℃。


衣著:首都地區全年可著春秋服裝,早晚及雨季時天氣較涼,需備薄毛衣。
時差:比北京時間晚5個小時。
語言:阿姆哈拉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
飲水:建議不要直接飲用管道自來水,可飲用煮沸後的自來水或瓶裝水。
商業:有24小時營業的小型超市,但日用消費品種類不夠豐富,基本靠進口。
電壓:220伏特。
貨幣:貨幣單位為比爾(Birr),匯率較為穩定,100美元約兌換870比爾。當地不能使用信用卡。

二、入出境須知
1、簽證。中國公民無論持何種護照赴埃塞均需辦理簽證。埃塞駐華使館簽證處負責辦理赴該國簽證業務,亞的斯亞貝巴寶利國際機場可為來埃旅遊的中國公民辦理落地簽證。
2、護照和入出境手續。入境或過境埃塞須持有效期至少為6個月的護照。在埃塞機場移民局辦理入出境手續時須用英文填寫入出境卡。另外,從埃塞出境須交納機場建設費20美元/人。
3、海關。埃塞海關規定:每位入境旅客允許攜帶200支香煙、50支雪茄、2瓶酒、2瓶香水。每位出境旅客可攜帶總價值不超過500埃塞比爾的旅遊紀念品。對於旅客攜帶外幣入出境無限制,但應向海關申報。
埃塞已於1989年加入《瀕臨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亞的斯亞貝巴國際機場對此類物品檢查非常嚴格,因此請勿購買和攜帶象牙、犀牛角及其製品入出埃塞,違者會受到嚴厲處罰。

三、醫療條件
埃塞醫療衛生狀況較差,原始死亡率為1.5%,主要疾病包括與出生和生產相關的疾病、急性呼吸感染、瘧疾、營養不良、痢疾和艾滋病。前往醫院就診的病人中一半以上為艾滋病病人。全國現有約110所醫院,20000名醫務人員。現階段有我援埃醫療隊在亞的斯亞貝巴工作。但當地葯品缺乏,請自帶一些常用葯品。

四、治安狀況
埃塞總體治安狀況較好,但也有難民、流民等不安全因素。外出盡量結伴而行,不要單獨行動,避免出入特定居民區和無人的街道、場所,應避免貴重物品、大量現金外露。另,約40%埃塞人信仰伊斯蘭教,須注意尊重對方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五、交通安全和外出旅行
埃塞機動車靠右行駛。有公共汽車、出租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當地人不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衣索比亞行動電話網路為GMS模式,但網路建設落後,外出旅行聯絡不便。
特產:
衣索比亞是非洲第三大咖啡生產國,僅次於烏干達和象牙海岸。咖啡出口是衣索比亞最重要的外匯來源。而且國內大量勞動人口都屬於咖啡業。藝術和手工藝品:衣索比亞的獨特的手工藝品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源於教堂、歷史悠久的繪畫傳統對衣索比亞獨特的工藝美術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關於所羅門國王和示巴女王故事的著名"喜劇漫畫"常常被認為是傳統繪畫的縮影。南部地區的木雕面具以及哈拉爾地區花樣繁多的十字架深受遊客的喜愛。還有竹製的管弦樂器和小鼓是多種多樣的傳統樂器中的一部分。

【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衣索比亞聯邦位於非洲東部,為內陸國家。面積1 103 600平方千米。境內中部隆起,有「非洲屋脊」之稱,最高峰達尚峰海拔4 620米。東非大裂谷斜貫,兩岸陡峭。有30多條大河發源於中部高原,故有「東北非水塔」之稱。氣候復雜,各地氣溫相差較大。礦物種類較多,地熱、水力、森林資源豐富。

【衣索比亞語言】 阿姆哈拉語為國語,通用英語

【衣索比亞貨幣】 生丁

【衣索比亞民族】 有80多個民族

【衣索比亞宗教】 信奉埃塞正教和伊斯蘭教

【衣索比亞國花】 馬蹄蓮(天南星科)

【衣索比亞國慶日】 3月3日

【衣索比亞面積】 面積1,103,600平方公里。

【衣索比亞人口】 7740萬(2005年埃官方數字)。人口增長率為2.9%。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主要有奧羅莫族(40%)、阿姆哈拉族(20%)、提格雷族(8%)、索馬里族(6%)、錫達莫族(4%)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人信奉新教、天主教和原始宗教。阿姆哈拉語為聯邦工作語言,通用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奧羅莫語、提格雷語等。

【衣索比亞首都】 亞蒂斯亞貝巴(Addis Ababa),人口逾300萬(2004年埃官方數字)。年平均氣溫16℃,年均降雨量1237毫米。

【衣索比亞國家元首】 總統吉爾馬·沃爾德·喬治斯(Girma Wolde Giorgis),2001年10月8日當選。2001年10月埃人民代表院通過的「總統法案」規定:總統由無黨派人士擔任,不得有任何政治組織背景,卸任後亦不得參與政黨活動;總統因死亡或疾病不能履行職責時,由議會任命代總統。

【衣索比亞自然地理】位於紅海西南的東非高原上,東與吉布地、索馬里接壤,西與蘇丹交界,南鄰肯亞,北接厄利垂亞。領土面積1103600平方公里。衣索比亞海岸線長1013公里,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屬衣索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佔全境的2/3,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年平均溫度13℃。

【衣索比亞重要節日】 阿杜瓦大捷紀念日(Victory of Adwa Day):3月2日;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執政紀念日(Downfall of the Derg):5月28日;埃歷新年:9月11日(New Year)。

【衣索比亞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綠、黃、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間有國徽圖案。綠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溫和的氣候和豐富的植物資源,還象徵對未來的希望;黃色象徵和平與博愛,也代表人民建設國家的決心;紅色象徵人民為保衛祖國隨時准備流血犧牲。原國旗上無國徽圖案。1995年8月22 日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新國旗中央增加國徽圖案。

【衣索比亞國徽】呈圓形。藍色圓面上一顆放射光芒的金黃色五角星。藍色象徵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樣與統一,光芒象徵繁榮、昌盛。

【衣索比亞時差】同北京時差 -5

【國際電話碼】 251

【衣索比亞與我國關系】 1970年11月24日與我國建交

Ⅱ 非洲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急!!

(波札那) BOTSWANA
■措迪洛山Tsodilo 2001

(多哥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ogo,La Republique Togolaise
■古帕瑪庫景觀 2004

(衣索比亞) ETHIOPIA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Rock-Hewn Churches, Lalibela1978
■貢德爾地區的法西爾蓋比城堡及古建築Fasil Ghebbi, Gondar Region1979
■阿瓦什低谷Lower Valley of the Awash1980
■蒂亞Tiya1980
■阿克蘇姆考古遺址Aksum1980
■奧莫低谷Lower Valley of the Omo 1980

(甘比亞) GAMBIA
■詹姆斯島及附近區域James Island and Related Sites2003

(加 納) GHANA
■沃爾特河阿克拉中區和西區的要塞和城堡Forts and Castles, Volta Greater Accra,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1979
■阿散蒂傳統建築Asante Traditional Buildings1980

(幾內亞和象牙海岸) GUINEA and COTE D'IVOIRE
■寧巴山自然保護區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1981-1982

(肯亞) KENYA
■拉穆古城Lamu Old Town2001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藍山行宮Royal Hill of Ambohimanga2001

(馬爾他) MALTA
■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Hal Saflieni Hypogeum1980
■瓦萊塔古城City of Valletta1980
■馬爾他巨石廟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1980-1992

(馬 里) MALI
■傑內古城Old Towns of Djenne1988(Djenne的E上有一撇)
■廷巴克圖Timbuktu1988
■阿斯基亞王陵 2004

(奈及利亞) NIGERIA
■宿庫盧文化景觀Sukur Cultural Landscape1999

(塞內加爾) SENEGAL
■戈雷島Island of Goree1978(Goree的第一個E上要加一撇)
■聖路易斯島Island of Saint-Louis2000

(辛巴威) ZIMBABWE
■大辛巴威國家紀念地Great Zimbabwe National Monument 1986
■卡米國家遺址紀念地Khami Ruins National Monument 1986
■馬托博山Matobo Hills 2003

(南 非) SOUTH AFRICA
■羅布恩島Robben Island1999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蘭斯,科羅姆德拉伊和維羅恩斯的化石遺址Fossil Hominid Sites of Sterkfontein, Swartkrans, Kromdraai and Environs 1999
■馬蓬古布韋文化景觀Mapungubwe Cultural Landscape2003

(烏干達) UGANDA
■巴干達國王們的卡蘇比陵Tombs of Buganda Kings at Kasubi2001

(坦尚尼亞)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
■基爾瓦基斯瓦尼遺址和松戈馬拉遺址Ruins of Kilwa Kisiwani and Ruins of Songo Mnara1981
■桑給巴爾石頭城Stone Town of Zanzibar2000

Ⅲ 有誰知道衣索比亞有什麼特產沒

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英語: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簡稱」衣索比亞「, 台譯「衣索比亞」,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的國家。東與吉布地、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亞接壤,北接厄利垂亞。高原佔全國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首都是亞的斯亞貝巴
特產:
1.石油。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英國、蘇丹、約旦等國公司在衣索比亞進行油氣勘探開發。
2.水。水資源豐富,號稱「東非水塔
3.咖啡。特產摩卡高地咖啡了它並不像其它高海拔地區的「硬豆」或「特硬豆」帶有一種柔軟的口感,它的口感並不濃烈,也沒有明顯的酸味,但香味濃郁醇厚。
4.黑木雕,羊皮畫。
5.蜜蠟,也叫密臘,琥珀的一個品種,呈不透明狀或半不透明狀的琥珀

Ⅳ 衣索比亞傳統樂器

衣索比亞的樂器有奇巴羅(Kebarro)及奴卡利(Nugarit)等鼓,及替奇拉瓦塔(Tcherawata)和馬桑誇(Masonquo)琴及大形的比甘那(Begenna)及各種笛其中有一種無孔風笛稱馬比爾塔(Mbilta)。

Ⅳ 有誰知道衣索比亞有什麼特產沒

咖啡出口是衣索比亞最重要的外匯來源。衣索比亞的手工藝品源於教堂、歷史悠久的繪畫傳統對衣索比亞獨特的工藝美術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南部地區的木雕面具以及哈拉爾地區花樣繁多的十字架深受遊客的喜愛。還有竹製的管弦樂器和小鼓是多種多樣的傳統樂器中的一部分。值得購買的土產有當地的咖啡、象徵衣索比亞國的獅子像、copt教的古十字架和聖母像等。

Ⅵ 埃塞爾比亞被稱為「東非水塔」,衣索比亞之最有哪些有哪些美麗風光

埃塞爾比亞被稱為「東非水塔」,衣索比亞之最有哪些?有哪些美麗風光?

埃塞爾比亞,全稱埃塞爾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面積1104300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人口數量共9940萬,主要城市有亞的斯亞貝巴、德雷達瓦、季馬,信仰天主教、伊斯蘭、猶太教比較多,在埃塞爾比亞,已發現的礦產地有金子、鉑、鎳、銅、石油和天然氣等。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英國、蘇丹、約旦等國公司在衣索比亞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水資源豐富,號稱「東非水塔」,今天來說說埃塞爾比亞。

一、衣索比亞之最

1.最獨特的教堂-岩石開鑿

東非大裂谷北起西亞的死海約旦河谷地,南出亞喀巴灣經紅海,由東北向西南縱貫衣索比亞高原地區中間。到達衣索比亞南側的阿巴亞湖後,沂水大峽谷分為物品兩只再次往南拓寬。東支裂谷為主導裂谷,它經肯亞向西南延伸至坦尚尼亞南側的馬拉維湖。

東非裂谷帶地形復雜,在眾多的火山含有幾百年未曾活動的死火山,也是有21世紀還曾暴發完的超級火山。在其中更為著名的有乞力馬扎羅山和坐落於肯亞境內的肯亞火山。

2.埃塞首都:亞迪斯亞貝巴

埃國首都亞迪斯亞貝巴,坐落於海拔高度2400米高原地區以上。按本地提格雷語,亞的斯亞貝巴近義「新鮮的的花朵」。亞的斯亞貝巴是一個州級特別市,大城市有80好幾個不同的中華民族,說80多種不同的語言表達;有天主教、伊斯蘭及猶太教社群營銷。

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是衣索比亞規模最大的綜合類大學。這所大學有著5家歷史博物館,其中的國家博物館收藏著聞名世界的遠古人類露西人的骨骼動物化石。這便是衣索比亞,坐享「非洲驚喜」的岩石教堂,藏於最初最野性的人類。剛剛看圓滿街道前凸後翹的美女,立刻坐下來手抓生牛肉喝著啤灑。

行走在埃塞爾比亞,你並不會完全覺得這是個貧窮的國家,反過來,從這里的人們的身上,能夠感受到那類比較富態的生活。關於埃塞爾比亞你還知道些什麼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補充。

Ⅶ 二十四節氣何時被列入世界非物質遺產

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質遺產。

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次會議(這場為期5天的會議將持續到12月2日),會上發表了批准二十四節氣入遺的公告。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一種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習慣,通過觀察太陽的周年運動,以及認識一年在季節、氣候和物候方面的變化而形成。

二十四節氣是此次要求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37項提案之一。還有其他五項提案被推薦申請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年來,已經有336項提案被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Ⅷ 非洲有哪些名勝古跡

非洲名勝古跡有如下:

埃及金字塔、辛巴威石頭城、獅身人面像、衣索比亞獨石教堂。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 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後的陵墓。古埃及金字塔是一種方錐形建築物。1980年,古埃及金字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00年以前,目前有96座金字塔。大部分位於開羅西南部的吉薩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塔內有甬道、石階、墓室、木乃伊也就是法老的屍體等。

辛巴威石頭城:

辛巴威全稱「辛巴威共和國」,位於非洲東南部內陸。國名源於該國境內著名的古代石建築群遺址,稱大辛巴威,古城遺跡發現於1868年。

獅身人面像:

古埃及法老雷吉德夫根據他父親胡夫的肖像建造了獅身人面像這座紀念碑,把其父看做是太陽神拉。這也屬於雷吉德夫的宣傳手段之一,為了恢復人們對這個王朝的敬畏。此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面部長約五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著「庫伯拉」(即cobra:眼鏡蛇)聖蛇浮雕,下頜有帝王的標志--下垂的長須,一隻耳朵就有二米多長。

衣索比亞獨石教堂:

拉利貝拉處於地勢比較高的衣索比亞中的拉斯塔山脈,依傍著山脈的最高峰——4117米的阿布那·其斯山,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以北350千米的地方。這座城原名為洛罕,以後改成現名,以紀念這里神奇的岩石教堂的倡建者——扎格王朝的國王拉力貝拉。這個王朝於1173年-1270年統治衣索比亞。據說,這位國王剛誕生時,即被一群蜜蜂圍住,母親欣喜地為他取名為拉力貝拉,意為「蜜蜂認可他的君主權力」。

Ⅸ 美食穿越之旅:衣索比亞的飲食傳統

東非被普遍認為是人類的起源地,那麼東非 歷史 最悠久的文明古國衣索比亞,當地的飲食傳統又是如何的呢?

衣索比亞全境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之上,長長的東非大裂谷從中穿過,將國家沿對角線分為兩大部分。大大小小的河流從高原發源,沿著西北方向,匯入青尼羅河,使得衣索比亞同時享有「非洲水塔」和「非洲屋脊」的別稱。

雖然地處熱帶,但由於海拔較高,所以衣索比亞大部分地區的氣候並不炎熱。適宜的氣候,加上充沛的水量,使其成為非洲少數適合灌溉農業的地區。數千年前,當地人就開始進行農業,這也推動了衣索比亞,這個非洲文明古國的形成。

蘇聯植物學家瓦維洛夫(Nikolai Vavilov)認為非洲之角(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是人類幾大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大約六七千年前,厄利垂亞西部和蘇丹的人們開始進行農業生產,此後,農業逐漸擴散至衣索比亞高原。一般認為,非洲之角是咖啡、苔麩、阿比西尼亞象腿蕉、小油菊、阿拉伯茶等作物的原產地,也可能是高粱的馴化中心。高原起伏的地形和多變的氣候,豐富了衣索比亞的作物種類,因此這里也出產很多水果。(衣索比亞的果汁也可算是一絕)

大約五千年前,來自西方的移民給衣索比亞帶來了薯蕷、豇豆、秋葵、芝麻菜等「蘇丹」作物。通過與努比亞人、埃及人的接觸,大麥、小麥、鷹嘴豆、洋蔥、茴香等也在此生根。據中世紀旅行家記載,當時衣索比亞主要種植大麥、小麥、苔麩、高粱、苜蓿、鷹嘴豆、小扁豆等,在義大利殖民者到來前的數百年裡,這里的作物和飲食習慣都沒發生什麼顯著的變化。

*.義大利菜對今天的衣索比亞菜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不過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苔麩(Teff)是衣索比亞最有代表性的穀物。這是種顆粒微小的穀物,播種起來非常容易,既可種在乾旱的土地,也能在潮濕的土壤中成長,因此很適合非洲之角的半游牧族群。大約5000年前,非洲之角的先民馴化了苔麩,如今,衣索比亞種植了全世界90%的苔麩。

苔麩不含麩質,富含氨基酸、纖維和鐵等礦物元素。它的口感有點像小米和藜麥,不過更容易煮熟,因此比較省柴火。苔麩可以用來烙餅、煮粥、釀酒、喂養嬰兒,飼養牲畜。只需吃一兩張苔麩製作的英吉拉,就能滿足衣索比亞人一天的氨基酸和蛋白質攝入。

阿比西尼亞象腿蕉(Ensete ventricosum),顧名思義就是產自阿比西尼亞(即衣索比亞的)的一種蕉。不同於我們平時吃的香蕉,阿比西尼亞象腿蕉的果實味道並不好,又有許多硬質的核,當地人主要取其根莖,發酵後製作主食。野生阿比西尼亞象腿蕉廣泛分布於東非高原的莫三比克、辛巴威、烏干達等地。但衣索比亞是唯一馴化這種植物,並以其為主食的國家。阿比西尼亞象腿蕉畝產量高,耐乾旱,但收獲周期很長,是衣索比亞南部和西南部2000多萬人的重要糧食作物。

小油菊(Guizotia abyssinica)原產於厄利垂亞、衣索比亞、馬拉維等地。數千年前,厄利垂亞和衣索比亞高地的居民馴化了這種植物,用來榨取油脂、製作香料、處理皮革、喂養牲畜。通過貿易交流,小油菊傳播至印度,成為南印度的一種香料。小油菊的種子是種胞果,富含油脂、蛋白質和可溶性糖,是雀類的最愛,因此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鳥類飼料。在只能吃素的齋戒期,取自小油菊的植物油是衣索比亞人主要的脂肪來源。

形形色色的衣索比亞作物中,最出名的無疑是咖啡(Coffee)。傳說9世紀中葉,衣索比亞西南部的Kaffa地,有位名為Kaldi(或者Khalid,哈立德)的牧羊人。一天,他發現自己的羊都特別興奮。Kaldi觀察到,這些羊都吃了某種紅色漿果。好奇之下,Kaldi也嘗了嘗這種漿果,果然很興奮。於是他興奮地把漿果帶給附近蘇菲派道堂的托缽僧。僧侶們覺得這種漿果不清真,把它扔進火里,不料卻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於是,人們就有了飲用咖啡的習俗。

不管牧羊人的傳說是真是假,總之,此後衣索比亞的奧羅莫人確實有了加工咖啡豆,以此為野外能量補充品的做法。15世紀,海對岸的葉門出現了烘烤咖啡豆,飲用咖啡的記載。一兩百年後,咖啡已遍布中東各地,之後很快傳入歐洲。一開始,人們呼籲抵制這種「穆斯林飲料」,直到教皇克雷芒八世認可其為「基督徒飲料」後,才被歐洲各界人士認可。葉門紅海沿岸的港口摩卡(Mocha)曾壟斷了數百年的咖啡貿易,著名的摩卡咖啡,就得名於此。

*.關於咖啡的起源,另有葉門酋長Sheikh Omar的傳說。總之,咖啡起源於衣索比亞,種植和完善於阿拉伯的脈絡是大致沒問題的。至於之後的發展,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從4世紀阿克蘇姆石碑的銘文中,我們了解到了當時衣索比亞人的飲食。當時人們的食物包括小麥、面餅、羊肉、牛肉、黃油、啤酒、蜂蜜,以及蜂蜜酒等。常見的主食英吉拉,以及用來烙餅的Mitad餅鐺,可能出現於5-6世紀。此後的數百年裡,衣索比亞的 歷史 籠罩在一片迷霧中,直到1270年,Yekuno Amlak建立所羅門王朝。越來越多的文字資料,以及異國人的見聞,為我們還原了這一時期衣索比亞的飲食風尚。

所羅門王朝的統治者們經常舉行盛大的宴會,以炫耀皇室的權力和富有。起居注性質的皇室檔案serata gebr記載了扎拉.雅各布(Zara Yaqob,1434-1468年在位,也是歐陸風雲開局時的神君之一)及後續君主的皇室生活,自然也包括皇室的宴會菜單,其中包括:

種類豐富的面餅和麵包,包括英吉拉、圓盤狀的硬面餅,以及歐洲風格的麵包;

各種蔬菜以及裝在容器里的Wot糊糊,配英吉拉等面餅吃;

各種肉類,包括雞、鴿子、禿鷹等禽類。牛肉非常重要,平民只有在得到許可的情況下才能宰殺牛,牛的舌頭、胸肉等則優先獻給當地領主;

定量配給的啤酒和蜂蜜酒T'ej,有時盛放在金銀制的器皿中。

據記載,皇室宴會往往會延續兩天。只有最高級別的官員和皇室成員才被允許使用刀具,其他人則用手進食。飯菜放置在圓形的gebeta托盤上,皇室成員的gebeta飾以金銀。從皇室檔案中我們得知,用Wot配英吉拉,同時飲用蜂蜜酒的習俗,早在15世紀就已經出現。

1887年,為了慶祝新都亞的斯亞貝巴Entoto Maryam教堂的落成。孟尼利克二世的妻子為未來的皇帝舉辦了一場規模空前的盛宴。據說為了准備這場宴會,人們屠宰了5000多頭牛羊,還造了一條「運河」,用來盛放庫房裡的蜂蜜酒。宴會持續了5天,融合了從基督教王國到部落的各種飲食傳統。堪稱衣索比亞版的酒池肉林,在該國飲食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據一些參加過宴會的老人回憶。皇宮衛隊是首批參加宴會的人群,他們早早吃完,然後出去維持秩序,之後到來的是首都的神職人員,隨後是各地士兵、商人、首都的人民和宮廷傭人。孟尼利克二世一直在場,他和貴族們的餐品包括大量香檳酒、白蘭地、英吉拉、doro dabo(雞肉麵包)、alicha merek(肉湯)、minchet abish(燉牛肉)、infellet(香料羊肉)、fit-fit(泡在醬汁中的英吉拉)、brundo(生肉)等。吃剩下來的食物留給宮廷的工作人員,不過除了生肉外,他們也帶不回去什麼。

同一時期歐洲人的記載,則展現了一幅不同的圖景。

據15世紀葡萄牙傳教士Francisco Alvares記載,宮廷宴會的菜品包括許多帶骨帶餡的家禽,這和皇室檔案中的菜品差異很大。最令歐洲旅行者們驚異的,也許是衣索比亞人吃生肉和用手進食的習俗。這無疑會給旅行者們帶來強烈的文化沖擊。

在婚喪嫁娶的宴會上,人們都會進食大量生牛肉。長條狀的肉用刀切成小塊,蘸上調味料、辣醬、黃油,配上蜂蜜酒或者英吉拉。雖然有寄生蟲隱患,但直到今天,生肉都是廣受衣索比亞人歡迎的 美食 (不過真的有很多人因此吃壞了肚子)。

衣索比亞人喜歡聚在一起分享食物。一般以右手進食,吃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手碰到嘴巴,這樣就不容易污染到食物。他們有種在外人看起來比較奇怪的習俗,即用手互相分享食物。在阿姆哈拉語中,這被稱為「Gursha」,引申開來,也有獎金、小費和賄賂的含義。

常見的Gursha方法是用英吉拉包裹一些食物,放到別人嘴裡。得到餵食的人也會很快Gursha給你,以表謝意。衣索比亞人認為Gursha可以表示尊敬,增進友誼。因此在宴會中,客人和老人往往會優先得到Gursha。如果一個人能從皇帝手中得到Gursha,那將會被視為無上的榮耀。從Gursha的規范和順序中,也可窺見衣索比亞傳統的 社會 秩序。

關於Gursha的起源,有個富有深意的故事。傳說過去有位殘酷的國王,他對自己的權力沾沾自喜,以戲弄人民為樂。一天,他把大量飢民聚集在一起,准備好食物,卻只准他們用超長的勺子進食。普通人根本無法用這種勺子吃飯,於是有人想到,不如大家互相餵食,這樣大家就都能吃飽了。看到一對對互相餵食的飢民,憤怒的國王沖出了會場。受此啟發,目擊者們紛紛回家模仿,並用手取代了故事中的長勺子。後來,Gursha成為一種遍及全國各階層的習俗。

衣索比亞的宗教分布,紅色是衣索比亞正教,綠色是伊斯蘭教,藍色是新教,黃色是傳統信仰

衣索比亞皇室自詡為所羅門的後裔,4世紀,阿克蘇姆帝國皈信基督教,成為世界第二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數百年後,初創的伊斯蘭教尚未走出阿拉伯半島,就已傳入衣索比亞。特殊的地理位置、 歷史 傳承,以及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不相同的飲食禁忌,深刻影響了衣索比亞的飲食傳統。

從5世紀至今,衣索比亞正教(Ethiopian Orthodox Tewahedo Church,屬於基督教)一直都是衣索比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派別。除了基督教本身的飲食禁忌外,正教會還有非常繁瑣的齋戒規定。復活節、五旬節、聖誕節、主顯節、將臨期前後,都有長短不一的齋戒期,一年中差不多有半年都要守各種齋戒,有的齋戒要求全素,有的齋戒要求節食。總之,由於很多時候不能吃肉,甚至不能用動物油,因此衣索比亞人開發了許多蔬菜,以及菜籽油的用法。

1963年出版的阿姆哈拉語膳食書《Megebachin》在正教齋戒的基礎上,按照膳食均衡的理念,推出了如上圖所示的建議食譜。從這本書上,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衣索比亞中上層的飲食風尚。根據這份食譜,可以發現,英吉拉幾乎出現在每天的午餐和晚餐上,早餐則以穀物粥、牛奶和其他面餅為主,當然,也可以吃燉英吉拉(加上香料和醬汁)。周三和周五是正教的齋戒日,雖然不能吃肉,但可以通過燉扁豆、羽衣甘藍、土豆來補充能量,其他日子裡,幾乎每天都有肉類和奶製品,以彌補齋戒帶來的營養不平衡。

*.東正教國家也有許多齋戒日,天主教齋戒日較短,要求比較少,新教視教派不同,一般沒有東正教和東方教會那麼多的齋戒規定。

在衣索比亞,猶太教的 歷史 比基督教更悠久。猶太教徒的飲食習慣和普通衣索比亞人相似,不過遵照猶太教的戒律,不吃生肉,並且喜歡吃芝麻,以及撒芝麻的面餅。安息日前,猶太人會製作名為berekete的大圓面餅,配上乳酪,以及tebugna麵包、encotcha餅乾等。由於安息日不可生火,因此無論多麼喜歡咖啡,這一天,衣索比亞的猶太人也不能煮咖啡喝(不過似乎可以喝速溶咖啡)

曾經,衣索比亞生活著十多萬黑皮膚的猶太人(又稱Falasha法拉沙人,Beth Israel貝塔以色列人,大多已移居至以色列)。正是由於這些法拉沙人的加入,如今,在以色列也出現了不少衣索比亞餐館,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這些新居民的飲食習慣也在迅速改變。

粗看起來,衣索比亞的食物和印度有些相似:都以面餅為主食、都用右手進食,都愛用香料,經常吃素,並且慣於把食物做成濃稠的糊糊,配面餅吃。甚至在膚色上,南印度人看起來也和衣索比亞人差不多黑。不過仔細比較之下,兩地的飲食習俗,還是有著不小的差別。比如說,衣索比亞人吃生肉,印度不吃,印度人嗜甜,並有各種甜品,而衣索比亞人偏愛酸味,傳統上沒有製作甜點的習慣。

從宏觀回到微觀,看看最具代表性的衣索比亞菜吧!

看過前文的朋友一定會對英吉拉(Injera)這個名字記憶深刻,這是衣索比亞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也是其飲食風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日三餐都離不了它。製作英吉拉,要用到衣索比亞特有的苔麩。把苔麩磨成粉,加上水和輔助發酵的ersho,發酵兩三天後,就成了略帶酸味的稀薄麵糊。麵糊可以直接澆在烙餅的Mitad餅鐺上烘烤成型。製作好的英吉拉質地柔軟,一面光滑,一面則有很多氣孔,看上去有點像抹布,或者南印度的Appam米餅。

由於苔麩產量不高,且僅產自降水充沛的中海拔地區。因此平民家庭一般會摻上高粱粉、麵粉、玉米粉等,製成黑色、白色、紅色的英吉拉。英吉拉口味比較酸,面餅多孔的結構,使得它很容易沾上醬料。對於衣索比亞人來說,英吉拉既是餐具,又是餐盤。各色燉菜均勻地放在英吉拉上,吃的時候撕下一塊英吉拉,包上一點配菜,口味自助,豐儉由人。此外,英吉拉也是厄利垂亞、吉布地、索馬里等東非國家飲食文化的核心。

吃英吉拉,一定要配上Wot(或稱Wat),Wot之於衣索比亞,猶如咖喱之於印度。製作Wot,需要先把洋蔥切碎,然後放在鍋中慢慢熬煮,直至濃稠。之後加入Niter kibbeh香油調味,繼續翻炒。接下來根據口味和喜好放入香料和食物,煮熟入味。Wot口感濃稠,口味濃郁,實乃下飯蘸餅之黃金搭檔。

用雞肉製作的Doro Wot可以說是衣索比亞的國菜,在海外衣索比亞菜館中,這道菜的地位大概可以比肩印度菜館的咖喱雞(Chicken tikka masala)。無論各地口味偏好如何,Doro Wot的味道都是大致相同的。而對於衣索比亞女性來說,製作Doro Wot的手藝,也是求偶時的門檻之一。

標准版Doro Wot的做法是將雞肉(一般是雞腿)去皮去油,放入檸檬汁腌制。同時熬煮洋蔥,直至其濃稠,並變為棕色,之後加入Niter kibbeh香油和適量水,繼續攪拌熬煮。隨後准備適量香甜的蜂蜜酒以及混合香料Berbere,同時加入一定量的水以防熬干。醬料基底准備完畢後,加入雞肉和適量的水,不停攪動,熬煮45-60分鍾。臨近出鍋時,按照自己口味加入一些香料,並放上幾個白煮蛋,雞蛋最好先切一下,幫助入味。

用鷹嘴豆和蠶豆泥製作的Shiro Wot,是衣索比亞普通人餐桌上更常見的配菜。在正教的齋戒期和伊斯蘭教的齋月期間,這道菜提供了足夠的蛋白質,彌補了不能吃肉的缺憾。

周三周五齋戒期間,衣索比亞各地的餐館常會供應名為Beyainatu的拼盤。Beyainatu意為「每種食物都有一點」,由英吉拉加上各種蔬菜Wot組成,色彩多樣,口感豐富,是普通人初嘗衣索比亞菜時不大會出錯的選擇,大概可以類比印度菜的Thali。

*.幾乎所有衣索比亞菜都要用到洋蔥,當一個衣索比亞人談到「蔥」時,他一般說的就是洋蔥,而不是我們燒菜用的青蔥。

吃剩下來的英吉拉(或者無酵餅kitcha),可以切碎。加上Wot醬汁、Niter kibbeh香油、洋蔥等一起熬煮。這是常見的早餐食品,衣索比亞人稱其為fit-fit或fir-fir。

從法老時代開始,非洲之角沿海就以盛產香料聞名。除了本地出產的香料以外,這里也是南亞、中東香料運輸的集散中心。至少從公元1世紀起,衣索比亞就和印度有著密切的貿易交流,自然而然地,這也讓衣索比亞人養成了愛用香料的飲食習慣。17世紀,原產美洲的辣椒開始出現於衣索比亞,此後,人們的口味也變得辛辣起來。

混合香料Berbere和Mitmita,是衣索比亞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料,其地位,大致相當於印度的各種Masala。Berbere通常是用辣椒、大蒜、香菜、生薑、羅勒、衣索比亞豆蔻、芸香、Ajwain、糙果芹、苜蓿、葫蘆巴等調配而成的。Mitmita一般則用Peri-peri辣椒、衣索比亞豆蔻、丁香、鹽等調制。是衣索比亞人吃生牛肉時的絕配。

說到生牛肉,就不得不提衣索比亞的傳統菜餚Kitfo。衣索比亞人喜歡吃瘦肉,Kitfo由切碎的生瘦牛肉,加上Mitmita混合香料和Niter kibbeh香油腌制而成,常配乾酪、菠菜或英吉拉一同食用。根據個人口味,也可以提供煮熟的Kitfo,不過這樣就失去靈魂了。這道菜是衣索比亞基督教徒9月份慶祝找到真十字架節慶期間的傳統菜品。

區別於衣索比亞人餐桌上最常見的燉煮菜餚,用牛羊肉塊,加上蔬菜、黃油翻炒製成的Tibs,也非常受歡迎。普通衣索比亞人不大吃得起肉,而Tibs的蔬菜量可多可少,卻一定不能少了肉。因此只有節慶期間,或者富裕家庭才能經常吃到這道菜。

衣索比亞人把除了英吉拉以外的各種發酵麵食統稱為Dabo。Dabo用麥子、高粱、小米、阿比西尼亞象腿蕉等製作,種類非常多。既可以當主食,也可以加工成小吃,雖然不如英吉拉日常,但在節日和儀式上,Dabo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部的奧羅莫人等族群飲食習慣差別較大,用阿比西尼亞象腿蕉製作的Qocho,是他們的主食。從象腿蕉粗壯的樹乾和根莖部分獲取果肉,搗成糊糊,把它包在樹葉里,放置幾天發酵。發酵好之後切成條狀或塊狀,在餅鐺上烘熟。當地的Gurage人認為發酵越久,製作的Qocho越好,而對於外人來說,這種酸酸的、海綿質感的主食可能並不容易接受。

衣索比亞有數千年的飲酒史,其出產的酒類,以蜂蜜酒T'ej最為出名。蜂蜜酒 歷史 悠久,過去,由於蜂蜜比較貴重,因此僅有皇室等少數人群喝這種酒。如今,隨著蜂蜜產量的增加,普通人也可在家中釀造這種傳統濁酒。蜂蜜酒由蜂蜜、水和gesho製成,口味酸甜,酒精含量一般在7-11%之間,是宗教和社交活動中的常用酒,也被譽為是衣索比亞的國酒。

對於普通人而言,用高粱、苔麩等釀造的啤酒Tella,是更常見的飲酒選擇。Tella經常被儲存在熏制過的橄欖木或阿比西尼亞玫瑰木容器中,帶有一絲煙熏味,酒精含量一般在2-4%之間。至今,許多衣索比亞人還是更青睞家庭手工釀制的啤酒,在東北部的提格雷地區,更是有數以萬計的傳統啤酒屋。

最後,回到最出名的衣索比亞飲料——咖啡。

在衣索比亞,社交生活往往以咖啡為中心。有空的時候,人們常常聚集在一起,參加傳統的咖啡儀式。咖啡儀式包括喝咖啡、吃零食、聊天等活動,一般會持續兩三個小時。咖啡儀式的零食有爆米花、花生、Ambasha餅等,糖、鹽和niter kibbeh香油是喝咖啡時的常見配料。參加者一般要喝三輪咖啡,客人如果沒有喝滿三杯咖啡,就會視作不禮貌。

咖啡儀式一般由家族中的女性操辦,這被認為是她們的榮耀。女性之間通過烤制咖啡豆,在陶制的Jebena咖啡壺中煮咖啡的過程,建立起緊密的聯系。使用Jebena咖啡壺煮咖啡,是衣索比亞咖啡儀式最顯著的特徵,無論技術如何發展,這種傳統陶器始終在儀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海外衣索比亞人來說,參加咖啡儀式,既有助於聯絡感情,也有助於通過儀式中的傳統,建立起對祖國的認同。

美食 穿越之旅:奧斯曼帝國的宮廷飲食

美食 穿越之旅:拜占庭帝國的飲食傳統

美食 穿越之旅:南太平洋島民的飲食傳統

美食 穿越之旅:印加帝國的飲食傳統

美食 穿越之旅:莫卧兒帝國的飲食傳統

美食 穿越之旅:阿茲特克和瑪雅人的飲食傳統

Ⅹ 非洲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非洲共計40個國家擁有129項世界遺產(其中4項為兩國共有,1項為3國共有)。

註:遺產名稱為紅體字表明已經與該遺產的圖文說明建立鏈接。
遺產名稱塗黃的景點為我已經游覽過的遺產。

阿爾及利亞 Algeria(7項)
阿爾及利亞於1974年6月24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1978-1980,1983-1989,2011-2015。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阿爾及利亞共計擁有7項世界遺產,遺產包括6項文化遺產,1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遺產總數並列世界第41位。
1.貝尼哈邁德堡 Al Qal'a of Beni Hammad (1980年,世界文化遺產)
2.賈米拉 Djémila (1982年,世界文化遺產)
3.姆扎卜山谷 M'Zab Valley (1982年,世界文化遺產)
4.阿傑爾高原 Tassili n'Ajjer (1982年,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5.提姆加德 Timgad (1982年,世界文化遺產)
6.提帕薩 Tipasa (1982年,世界文化遺產)
7.阿爾及爾城堡 Kasbah of Algiers (1992年,世界文化遺產)
2011-09-21完成1992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貝南 Benin(1項)
貝南於1982年6月14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1995-2001,2003-200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貝南共計擁有1項世界遺產,為文化遺產。
1.阿波美皇宮 Royal Palaces of Abomey(1985年,世界文化遺產)
2011-11-17完成1985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波札那 Botswana(2項)
波札那於1998年11月23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波札那共計擁有2項世界遺產,遺產包括1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1.措迪洛山 Tsodilo(2001年,世界文化遺產)
2.奧卡萬戈三角洲 Okavango Delta(2014年,世界自然遺產)
2011-11-22完成2001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2014-08-14完成2014年新增遺產圖文介紹。

布吉納法索 Burkina Faso(1項)
布吉納法索於1987年4月2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布吉納法索共計擁有1項世界遺產,為文化遺產。
1.洛羅派尼遺址 Ruins of Loropéni (2009年,世界文化遺產)
2011-12-09完成2009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喀麥隆 Cameroon(2項)
喀麥隆於1982年12月7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喀麥隆共計擁有2項世界遺產,全部為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剛果、中非共和國共有。
1.德賈動物保護區 Dja Faunal Reserve(1987年,世界自然遺產)
2.流經三國的桑加河 Sangha Trinational (2012年,與剛果、中非共有,世界自然遺產)
2011-12-11完成1987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2014-02-15完成2012年新增遺產圖文介紹。

維德角 Cape Verde(1項)
維德角於1988年4月28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維德角共計擁有1項世界遺產,為文化遺產。
1.老城:大里貝拉歷史中心 Cidade Velha, Historic Centre of Ribeira Grande(2009年,世界文化遺產)
2011-12-28完成2009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中非共和國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2項)
中非共和國於1980年12月22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中非共和國共計擁有2項世界遺產,全部為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剛果(布)、喀麥隆共有。
1.馬諾沃-貢達聖弗洛里斯國家公園 Manovo-Gounda St Floris National Park(1988年,世界自然遺產)
2.流經三國的桑加河 Sangha Trinational (2012年,與剛果、喀麥隆共有,世界自然遺產)
2011-12-28完成1988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2014-05-27完成2012年新增遺產圖文介紹。

查德 Chad(1項)
查德於1999年6月23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查德共計擁有1項世界遺產,為自然遺產。
1.烏尼昂加湖泊群 Lakes of Ounianga (2012年,世界自然遺產)
2014-01-23完成2012年新增遺產圖文介紹。

剛果 Congo (1項)
剛果於1987年12月10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剛果共計擁有1項世界遺產,為自然遺產,與中非共和國、喀麥隆共有。
1.流經三國的桑加河 Sangha Trinational (2012年,與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共有,世界自然遺產)
2014-01-24完成2012年新增遺產圖文介紹。

象牙海岸 Côte d'Ivoire(4項)
象牙海岸於1981年1月9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象牙海岸共計擁有4項世界遺產,遺產包括1項文化遺產,3項自然雙重遺產;其中1項與幾內亞共有。
1.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1981年,1982年擴大范圍;與幾內亞共有,瀕危世界自然遺產):幾內亞境內(1981年)-象牙海岸境內(1982年)
2.塔伊國家公園 Taï National Park(1982年,瀕危世界自然遺產)
3.科莫埃國家公園 Comoé National Park(1983年,世界自然遺產)
4.歷史城鎮大巴薩姆 Historic Town of Grand-Bassam (2012年,世界文化遺產)
2012-03-21完成1983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2014-01-26完成2012年新增遺產圖文介紹。

剛果民主共和國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5項)
剛果於1974年9月23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1980-198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剛果共計擁有5項世界遺產,全部為自然遺產。
1.維龍加國家公園 Virunga National Park (1979年,瀕危世界自然遺產)
2.加蘭巴國家公園 Garamba National Park (1980年,瀕危世界自然遺產)
3.卡胡茲-別加國家公園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 ((1980年,瀕危世界自然遺產)
4.薩隆加國家公園 Salonga National Park (1984年,瀕危世界自然遺產)
5.俄卡皮野生動物保護區 Okapi Wildlife Reserve(1996年,瀕危世界自然遺產)
2014-02-03完成1996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埃及 Egypt(7項)
埃及於1974年2月7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1976-1983,1991-1997,1999-2005,2007-2011。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埃及共計擁有7項世界遺產,遺產包括6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遺產總數並列世界第38位。
1.阿布米奈基督教遺址 Abu Mena(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2.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Ancient Thebes with its Necropolis(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3.開羅古城 Historic Cairo(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4.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Memphis and its Necropolis – the Pyramid Fields from Giza to Dahshur(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5.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址 Nubian Monuments from Abu Simbel to Philae(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6.聖卡特琳娜地區 Saint Catherine Area(2002年,世界文化遺產)
7.鯨魚峽谷 Wadi Al-Hitan (Whale Valley)(2005年,世界自然遺產)
2014-05-24完成2005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衣索比亞 Ethiopia(9項)
衣索比亞於1977年7月6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2009-2013。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衣索比亞共計擁有9項世界遺產,遺產包括8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遺產總數並列世界第26位。
1.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Rock-Hewn Churches, Lalibela (1978年,世界文化遺產)
2.塞米恩國家公園 Simien National Park(1978年,世界自然遺產)
3.貢德爾地區的法爾西·蓋比城堡及古建築 Fasil Ghebbi, Gondar Region(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4.阿克蘇姆考古遺址 Aksum(1980年,世界文化遺產)
5.阿瓦什低谷 Lower Valley of the Awash(1980年,世界文化遺產)
6.奧莫低谷 Lower Valley of the Omo (1980年,世界文化遺產)
7.蒂亞 Tiya(1980年,世界文化遺產)
8.歷史要塞城市哈勒爾 Harar Jugol, the Fortified Historic Town(2006年,世界文化遺產)
9.孔索文化景觀 Konso Cultural Landscape (2011年,世界文化遺產)
2014-11-03完成2011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加彭 Gabon(1項)
加彭於1986年12月30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加彭共計擁有1項世界遺產,為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1.洛佩─奧坎德生態系統與文化遺跡景觀(2007年,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2014-11-26完成2007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甘比亞 Gambia(2項)
甘比亞於1987年7月1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無。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甘比亞共計擁有2項世界遺產,均為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塞內加爾共有。
1.詹姆斯島及附近區域(2003年,世界文化遺產)
2.塞內甘比亞石圈(2006年,與塞內加爾共有,世界文化遺產)
2014-12-06完成2006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迦納 Ghana(2項)
迦納於1975年7月4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1976-1980。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甘比亞共計擁有2項世界遺產,均為文化遺產。
1.沃爾特地區、大阿克拉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的要塞和城堡 Forts and Castles, Volta, Greater Accra,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2.阿散蒂傳統建築 Asante Traditional Buildings(1980年,世界文化遺產)
2014-12-24完成1980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幾內亞 Guinea (1項)
幾內亞於1979年3月18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 世界遺產委員會任期:1980-198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結束,幾內亞共計擁有1項世界遺產,為自然遺產,此項遺產與象牙海岸共有。
1.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1981年,1982年擴大范圍;與象牙海岸共有,瀕危世界自然遺產):幾內亞境內(1981年)-象牙海岸境內(1982年)
2015-01-13完成1981年以前遺產圖文介紹。

肯亞(6項)
1.圖爾卡納湖國家公園群(1997年,2001年擴大范圍,世界自然遺產)
2.肯亞山-里瓦野生動物保護區 Mount Kenya-Lewa Wildlife Conservancy (1997年,2013年擴展范圍,世界自然遺產)
3.拉穆老鎮(2001年,世界文化遺產)
4.神聖的米吉肯達卡亞森林群(2008年,世界文化遺產)
5.肯亞東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統(2011年,世界自然遺產)
6.蒙巴薩的耶穌堡(2011年,世界文化遺產)

賴索托(1項)
與南非共有。
1.馬羅提-德拉肯斯堡跨境世界遺產點 Maloti Drakensberg Transboundary World Heritage Site (2000年,2013擴展范圍;與南非共有,世界文化自然遺產)

利比亞(5項)
1.昔蘭尼考古遺跡(1982年,世界文化遺產)
2.大萊普提斯考古遺跡(1982年,世界文化遺產)
3.塞卜拉泰考古遺跡(1982年,世界文化遺產)
4.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岩石藝術遺跡群(1985年,世界文化遺產)
5.古達米斯老鎮(1986年,世界文化遺產)

馬達加斯加(3項)
1.黥基·德·貝馬拉哈自然保護區(1990年,世界自然遺產)
2.安布希曼加的的皇家藍山行宮(2001年,世界文化遺產)
3.阿欽安阿納雨林(2007年,世界自然遺產)

馬拉維(2項)
1.馬拉維湖國家公園(1984年,世界自然遺產)
2.瓊戈尼岩石藝術區(2006年,世界文化遺產)

馬里 Mali(4項)
1.廷巴克圖 Timbuktu (1988年,瀕危世界文化遺產)
2.傑內的古鎮群 Old Towns of Djenné (1988年,世界文化遺產)
3.邦賈加拉的懸崖(多貢人地區)Cliff of Bandiagara (Land of the Dogons) (1989年,世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
4.阿斯基亞陵 Tomb of Askia (2004年,世界文化遺產)

茅利塔尼亞(2項)
1.阿爾金海灘國家公園(1989年,世界自然遺產)
2.瓦丹、欣蓋提、提希特和瓦拉塔的古代卡薩(1996年,世界文化遺產)

模里西斯(2項)
1.入境站(2006年,世界文化遺產)
2.孤山文化景觀(2008年,世界文化遺產)

摩洛哥(9項)
1.非斯的麥地那(1981年,世界文化遺產)
2.馬拉喀什的麥地那(1985年,世界文化遺產)
3.阿伊特本哈杜的卡薩(1987年,世界文化遺產)
4.梅克內斯歷史城市(1996年,世界文化遺產)
5.沃呂比利斯的考古遺跡(1997年,世界文化遺產)
6.得土安的麥地那(原名提塔萬)(1997年,世界文化遺產)
7.索維拉的麥地那(原莫加多爾)(2001年,世界文化遺產)
8.馬扎甘的葡萄牙城(傑迪代)(2004年,世界文化遺產)
9.拉巴特,現代都市與歷史古城 Rabat, modern capital and historic City (2012年,世界文化遺產)

莫三比克(1項)
1.莫三比克島(1991年,世界文化遺產)

納米比亞(2項)
1.特威菲爾泉岩刻群落(2007年,世界文化遺產)
2.納米布沙海 Namib Sand Sea (2013年,世界自然遺產)

尼日(3項)
1.阿德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1991年,世界自然遺產)
2.尼日「W」國家公園(1996年,世界自然遺產)
3.阿加德茲歷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Agadez (2013年,世界文化遺產)

奈及利亞(2項)
1.蘇庫爾文化景觀(1999年,世界文化遺產)
2.奧孫-奧紹博神聖樹林(2005年,世界文化遺產)

塞內加爾(7項)
其中1項與甘比亞共有。
1.戈雷島(1978年,世界文化遺產)
2.朱賈國家鳥類保護區(1981年,世界自然遺產)
3.尼奧科羅-科巴國家公園(1981年,世界自然遺產)
4.聖路易島(2000年,世界文化遺產)
5.塞內甘比亞石圈(2006年,與甘比亞共有,世界文化遺產)
6.薩盧姆三角洲(2011年,世界文化遺產)
7.巴薩里鄉村:巴薩里與貝迪克文化景觀 Bassari Country: Bassari, and Bedik Cultural Landscapes (2012年,世界文化遺產)

塞席爾(2項)
1.阿爾達布拉環礁(1982年,世界自然遺產)
2.瑪依谷自然保護區(1983年,世界自然遺產)

南非(8項)
1.斯泰克方丹、斯瓦特克朗、克羅姆德拉伊和周圍地區的化石人類遺跡群(1999年,2005年擴大范圍,世界文化遺產)
2.伊西曼格利索濕地公園(1999年,世界自然遺產)
3.羅本島(1999年,世界文化遺產)
4.馬羅提-德拉肯斯堡跨境世界遺產點 Maloti Drakensberg Transboundary World Heritage Site (2000年,2013擴展范圍;與賴索托共有,世界文化自然遺產)
5.馬蓬古布韋文化景觀(2003年,世界文化遺產)
6.開普植物群保護區(2004年,世界自然遺產)
7.弗里德堡穹狀物(2005年,世界自然遺產)
8.里希特斯韋特文化和植物景觀(2007年,世界文化遺產)

蘇丹(2項)
1.博爾戈爾山和納帕塔地區的遺跡群(2003年,世界文化遺產)
2.麥羅埃島考古遺址(2011年,世界文化遺產)

坦尚尼亞(7項)
1.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1978年,2010年,世界文化自然遺產)
2.基盧瓦基西瓦尼的廢墟群和松戈姆納拉廢墟群(1981年,世界文化遺產)
3.塞倫蓋蒂國家公園(1981年,世界自然遺產)
4.塞盧斯野獸保護區(1982年,世界自然遺產)
5.乞力馬扎羅國家公園(1987年,世界自然遺產)
6.桑給巴爾的斯通鎮(2000年,世界文化遺產)
7.孔多阿岩石藝術遺跡群(2006年,世界文化遺產)

多哥(1項)
1.古帕瑪庫景觀(2004年,世界文化遺產)

突尼西亞(8項)
1.傑姆的圓形競技場(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2.突尼西亞的麥地那(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3.迦太基的考古遺跡(1979年)(世界文化遺產)
4.艾什凱勒國家公園(1980年)(世界自然遺產)
5.凱爾誇內的布匿鎮及其墳場(1985年,1986年)(世界文化遺產)
6.凱魯萬(1988年)(世界文化遺產)
7.蘇塞的麥地那(1988年)(世界文化遺產)
8.杜加(1997年)(世界文化遺產)

烏干達(3項)
1.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1994年)(世界自然遺產)
2.魯文佐里山國家公園(1994年)(世界自然遺產)
3.巴干達國王們的卡蘇比陵(2001年)(世界文化遺產)

尚比亞 Zambia(1項)
此項遺產與辛巴威共有。
1.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維多利亞瀑布)(1989年,與辛巴威共有)(世界自然遺產)

辛巴威 Zimbabwe(5項)
其中1項與尚比亞共有。
1.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薩比和切俄雷自然保護區(1984年)(世界自然遺產)
2.大辛巴威國家紀念地(1986年)(世界文化遺產)
3.卡米國家遺址紀念地(1986年)(世界文化遺產)
4.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維多利亞瀑布)(1989年,與尚比亞共有)(世界自然遺產)
5.馬托博山(2003年)(世界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

與埃賽俄比亞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