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傳統文化中「義」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右國頌」,「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估計比孔子早提出禮的概念。
(1).節義或道義之心。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南金豈不重,聊自意所輕。義心多苦調,密比金玉聲。」 前蜀 韋庄 《和薛先輩初秋寓懷》:「義心孤劍直,學海怒濤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今本軍師輔真聖主,得蒙上帝眷顧,以有當日之義心,乃有今日之義舉,無非為上帝基督爭體面,為上帝基督爭綱常也。」
(2).佛教語。因迷於事或迷於理而產生的疑惑不決之心。 唐 王維 《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詩:「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
(3).周易學術交流論壇名稱。義心論壇創建於2003年11月5日(癸未年壬戌月壬午日),為易學交流論壇。 義心論壇多年以來的做事原則是:踏踏實實做事不虛榮不浮誇;承諾是論壇最少存在60年不變;目標是一心一意打造中國最大最公正的免費易學預測交流學術論壇。
❷ 忠,勇,孝,義請問這四個字的意思是什麼
·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
「忠」:忠誠、忠良、忠恕。「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張的一種優良品德。一提「忠」,人們往往想到「愚忠」,其實這是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只是對「君」,對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忠」的問題。孔子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實,孔子很反對愚忠,對路對心才能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忠」講的是君王忠於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謂忠,就是內心求善,外求盡職盡責。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崇尚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華民族崇尚祖輩傳承理念。主要是對父母、長輩之「孝」,強調長幼有序。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說「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人們往往把「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對立起來,認為「忠孝不能兩全」,甚至貶低「孝敬父母」。這是誤區。其實「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二者都光榮。二者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忠孝可以兩全。個別人受條件限制不能統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們要把二者盡量統一起來,既盡到「報效祖國」之「忠」,又盡到「孝敬父母」之「孝」。這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
❸ 中國傳統文化中「義」的真正含義
1、儒家:仁義
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指見到應當做的事而不去做,是怯懦的表現。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羞惡之心是指對自己以及別人做不應當做的事(不正義)感到羞恥和憎惡。人有正義感,便會努力實現種種可達到平等的社會理想,甚至以犧牲生命來表現仁義。
2、墨家:仁義(道義)
「兼相愛,交相利」是墨子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認為愛人要遠施周邊,尊卑長幼之間要互相愛護。但孔子的仁愛是對他人的關心愛護同情理解尊重,愛人要以親親為出發點,主要是處理宗法家族關系內部的親戚關系,而且愛人涉及到國家、上下、君臣及國際關系。
墨子提倡「兼相愛,交相利」,後期墨家繼承了這一思想,提出「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中」。「義」的內涵隨著社會歷史發展的變化而變化,涉及到「志」與「功」的問題。其實「仁」為「愛」,「義」為「利」,「愛」和「利」都屬是價值行為主體的行為結果,即為「功」。所以墨家主張在外功的基礎上實行「志」與「功」的統一。
拓展資料:
1、中國華夏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道謂天下通行之路。
2、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管子最早提出了「義」(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右國頌」,「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3、最早是會意字。從我,從羊。「我」是兵器,又表示儀仗;「羊」表示祭祀品。本義:正義;我的威儀;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有義德之美。
參考資料:
李舜生
2021-03-20 00:29:01
義 義 #yì
義
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棕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❹ 中國傳統文化中「義」的真正含義
義
yì
(義)
①正義:道~│大~滅親│~不容辭。
②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演。
③情誼:情~│忘恩負~。
④因撫養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父│~女。
⑤人工製造的(人體的部分):~齒│~肢。
❺ 古人的「義」指的是什麼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義」不僅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義」是指道義,即行為是正義的或符合道德。
「義」與「仁」的關系甚為密切,所以「仁義」二字經常並稱連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仁」是「義」的內隱,「義」則是「仁」的外顯。
在古代,「義」還常常與「利」相對而言。
先義後利,以義制利,是儒家的重要思想。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孟子認為,在「生」和「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捨生而取義。」
孔子說:「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又說:「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利益是人希望獲得的,但是不能見利忘義。見到可以得到的,要考慮是否符合道義,這是取之有道,見利不忘義的大道理。對此,孔子曾講過春秋時齊景公的例子。
齊景公本來是一位繼齊桓公之後可能使齊國再度稱霸的君主,但他後來奢侈腐化,做了許多不仁不義之事。所以齊景公死的時候,盡管他有馬四千匹,可民眾卻找不到他有什麼德行可以稱頌。
如果一個人不義之事做的太多,我們會說他「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句話來源於《左傳?隱公元年》,大意是總是做不合道義的事情,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這句話揭示一個道理,一個人行不義之事或許會一時僥幸得逞,但是如果不義之事做的太多,最後一定會遭到懲罰。
古人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三尺頭上有神靈,人無論是行善或是作惡,一定會有果報,只是時間的問題。
孟子說:「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大意是不是自己的東西而據為己有,是不符合道義的。但反過來講,在「合義」的情況下自己該得的利是可以拿的。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救起一個落水者,這個人送給他一頭牛表示感謝,子路很爽快的接受了。孔子知道後很高興,說從此以後魯國必定會有人去搶救落水的人。人只是在不「合義」的情況下才不能將利據為己有。
孟子還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這是孟子關於「義」「利」關系的論述。
這句話的上文是:「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兩難的選擇,就像魚和熊掌都是自己想要的,但是在只能擇其之一的情況下,就要權衡利弊得失。
古人認為,雖然生命可貴,但是維護道義更為重要。為了維護道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才是「仁義」之士。
董仲舒說:「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義法》)即所謂道義的法則,在於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別人。
在董仲舒看來,儒家的「仁」是為了「安人」的,所以,對別人要講「仁」;而「義」是「正我」的,是用道義來正自己。
陸九淵認為:「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與郭邦逸》)大意是君子以道義為重,得到道義的人就受到尊重,喪失道義的人就不值一提;遵循道義是光榮,背離道義則是恥辱。
陸九淵講的儒家的「義」,要求人們的一切行為舉止,都應以道義為准。符合道義的事一定要去做,這是做人的光榮;而背信棄義的事一定不要去做,因為這是做人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