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山石博園作文誰去玩過我們要寫作文。快啊!謝謝
今天,我們到石博園參觀。該博覽園石文化門類品種最全、藏品最豐富、最具文化價值的石文化博覽園。
走進博覽園,首先見到的是大量長方形家居裝飾石材。往左走,可以看到圍牆上刻著很多古今中外文人墨客贊頌石頭的詩句,可見石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其中「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這句話讓我疑惑不解,真有會唱歌的石頭嗎?帶著這個疑問,我走進了內展館。內展館里,石頭琳琅滿目,瑰麗神秘。人氣最旺的要數稀世珍品「帝皇七星」了。這塊鵝蛋形的石頭中間有個溶洞,洞內自然生成七顆綠寶石花,五顆大白寶石,十二顆小黃寶石,四條水晶鍾乳石。據說它已有4億年歷史,其中綠寶石在特定環境下約1萬年才生長1毫米。大家紛紛駐足觀賞,嘆為觀止。隨著展館工作人員的指引,我們來到鎮館之寶之一——「平步青雲」的展櫃前。這塊石頭上下共五層,寓意為五福臨門;一層高於一層,寓意為步步高升;中間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孔洞,寓意為路通財通。許多人跟這塊石頭合影,希望它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氣。更值得一提的是石頭宴——「滿漢全席」,一百零八道「菜」全部採用天然石頭組合而成,十分逼真。看著這些「美味佳餚」,我甚至覺得肚子有些餓了。隨後,我們還觀賞了來自外太空的隕石,神秘的史前飛碟化石,在地下埋藏了1.5億年的銀杏樹化石等一大批曠世奇石。最後,我看到了八音石,用筆敲擊它的不同部位,便發出各種清脆悅耳的聲音,可以用來演奏。原來,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是真的!
這次石博園之旅讓我受益匪淺,體驗到了石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心靈的愉悅震撼。在這里,每一塊石頭背後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每一塊石頭都是一曲無聲的歌。
『貳』 大連金石灘一日游攻略(請親身去過的人回答)
大連金石灘是國家5A級旅遊度假區,是大連旅遊的遊客必去的目的地。
1、中華武館:是北方名稱大連金石灘景區內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建築群,中華武館為四層彷古建築,擁有目前亞洲面積最大、設備最全的主體館。採用中國古典式建築風格,青磚綠瓦、雕梁畫棟、氣勢恢弘,肅穆巍嚴,是集旅遊、武術表演、武術培訓、教學、賽事承辦、影視拍攝等幾大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旅遊場館。
『叄』 侯馬有什麼旅遊景點
侯馬的旅遊景點有很多:
侯馬台駘廟
台駘廟位於侯馬市西北約八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灘地南側的「古翠嶺」上,廟宇座北向南,佔地7000餘平方米,其建築形式為造型獨特、布局別致的城堡狀。據史書記載,台駘是黃帝的五世孫,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賜姓張,他是上古時期比大禹還早的一位治水英雄,他開山鑿石,疏通了汾、洮二河,興修水利、造福百姓,深受後人的尊崇和敬仰,被譽為汾神。歷代勞動人民為了紀念台駘治理汾河、造福百姓的歷史功績,在汾河沿岸修建了多處台駘廟。
侯馬彭真故居
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故居位於山西省侯馬市垤上村,1902年10月12日,-同志出生於垤上村西溝的兩孔窯洞中,窯洞坐西向東,洞內除了土坑、鍋灶和幾件簡陋的木製傢具外,別無它物。-同志原名傅懋恭,在故居居住和生活了19個春秋,7歲時便開始幫父親下地幹活,幫母親紡線,12歲時上過幾天私塾,17歲時考入當時的曲沃縣第二高小,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開始萌生反帝反封建愛國思想,被學生們推選。
晉國故都博物館
晉博園位於侯馬市府西路。佔地面積2公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共分兩大部分四個展廳,展出文物455件,是一座集中展示晉國新田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第一部分即東樓一層展廳,為晉國歷史展示部分,採用實物圖版相結合,反映了從叔虞封唐到春秋爭霸、三晉崛起的歷史過程,重點介紹晉侯墓地、上馬墓地、喬村墓地出土的文物及晉-事、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內容。第二部分為東樓二層、西樓一層,重點介紹古都新田,共分三個專題。東樓二層為兩個專題,新田古都部分,介紹古城分布、分類、發掘現場照片及出土的建築構件。
晉國古城
侯馬發現的晉國古城遺址有5座。位於牛村的一座古城稱牛村古城,位於牛望村附近的一座古城稱平望古城。古城遺址現被壓在地下一米左右深處。平望古城遺址的東南角和牛村古城遺址的西北角疊壓在一起。 牛村古城南北長1340米,東西寬1100米至1400米,城牆是分塊夯築的,南牆內有一條繞牆而行的行車道,牆外有寬6米,深4米的護城河。宮殿建築遺跡 ,位居城中北部。殿基成正方形。
侯馬晉國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侯馬晉國遺址侯馬晉國遺址(第一批國保)時代:東周地址: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遺址南臨紫金山,北臨汾河,面積約35平方公里。南起上馬村南,北至北塢古城,西起台神村,東至鳳城。在晉國遺址范圍內主要發現有古城遺址、鑄銅遺址、祭祀遺址、盟誓遺址、宗廟建築遺址和墓地。古城遺址,僅殘存宮殿台基,有牛村、平望、台神、馬庄、呈王、北塢等六座古城。位於遺址西北部的牛村、平望、台神3座古城,規模較大,相互毗連,呈品字結構,尚存大型夯土台基。鑄銅遺址位於牛村古城之南,面積約20萬平方米。祭祀遺址發現有10處。
侯馬隘口戰略防空洞
隘口戰略防空洞位於侯馬市上馬辦事處隘口村西南2公里,南同蒲鐵路從其西側經過,防空洞緊依鐵路線東側的一個山凹內,南北兩側的斷崖上共開鑿7孔窯洞,總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防空洞磚券而成,寬4米、高約5米,深50米,磚券體約1米厚。建造方式當為選址後,依地形在南北斷崖上修整斷面後,開鑿土洞,再用磚券。因遠離村莊,長年處於無人管護的狀態下,造成坍塌現象。自然風雨也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蝕,早年的人為拆除磚體,也是其造成損毀的原因之一。據村內老者介紹,此處遺址是閻錫山部隊為防備侵華日軍飛機轟炸運輸戰略物。
侯馬驛橋普濟洞
驛橋普濟洞位於侯馬市上馬辦斗龍溝村西南,屬明清建築,據《新修曲沃縣志》第七十五卷第五條載:「普濟洞,在驛橋村,明萬曆間建」。普濟洞,原來僅存磚砌枕頭窯一孔,橫斷面闊三間,窯洞前建廊房三間,面闊12.5米進深2.7米。現已不存。窯洞前4米處並排栽植柏樹兩株,作為寺廟的附屬文物,這兩株古柏,由於其樹齡較長,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屬於文物保護范疇之內。普濟洞內原有清順治二十六年/康熙十六年、四十年的《水陸畫》三十餘軸,現珍藏於侯馬市博物館。普濟洞於1997年被侯馬市佛教協會借用。對原有的三孔窯洞式建築進
金代磚墓
金代磚墓是考古工作者於1959年在山西省侯馬市西郊牛村南發掘的,當年遷移復原於市內。 金代仿木磚墓建於金衛紹王大安二年(1210年),即金章宗明昌七年(1196年),墓主為金代董明、董海。兩墓均為四合院形式,南廊北廳東西廂房。墓室四壁用磚雕出墓主人的家居生活情景。裝飾的花木千姿百態,間有鳥雀,生動活潑。北壁雕出的五個作戲彩俑,造型優美,頗為罕見,比如尉遲恭章鞭奪槊等刀馬人物,亦英姿勃勃。磚雕在我國歷史悠久,但宋金時發現很少,此磚墓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美術、雕刻、戲劇等均有重要價值。
董氏磚雕墓
在山西侯馬市西北郊基建工地發現,1959年和1969年,分別遷於山西考古研究所候馬工作站院內。墓主人一名董海,一名董明,先後於金明昌七年(1196年)和大安二年(1210年)埋葬。均為仿木構磚雕墓,平面皆方形。董海墓為前後兩室,系我國北方地區傳統的四合院形制。結構復雜,比例適當,磨磚對縫,手法嚴謹,墓室內壁雕刻有翎毛花卉,八仙人物,戲劇故事以及飛馬、奔鹿、走獅等動物,琳琅滿目,華麗似錦,具有很高的建築與雕刻藝術價值。董明墓的北壁,砌有一座小戲台及生、末、凈、旦、丑五個戲俑,生動活潑,維妙維肖.
望樓主採納~
『肆』 洮河鎮的經濟發展
洮河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這就為招商引資提供了基本條件,白城至洮河鎮柏油公路於1998年建成通車,洮南至鎮賚公路途徑該鎮,公路網四通八達,加之實現的村村通等級公路工程,程式控制電話村村通,移動、聯通網路覆蓋全鎮,這些都將為洮河鎮的騰飛,招商引資的壯大錦上添花。
洮河鎮的城鎮建設也初具規模,文化廣場落成,路燈點亮,彩石磚人行道鋪就,商貿市開盤,一切的一切使洮河鎮舊貌換新顏,使洮河鎮招商引資的前景更加光明,隨洮河鎮招商引資硬環境的造就,鎮委、鎮政府又放眼未來,極力營造招商引資的軟環境,給予最優惠的政策,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隨著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養殖業、稻米加工、果仁加工、木材加工等企業紛紛落戶洮河鎮,現在正在運作的石油開發,磚廠的重新啟動也基本就緒,相信不久的將來洮河鎮的招商引資會上一大台階,洮河鎮的經濟也會大發展,為全面加強小康社會的建設而貢獻力量。
『伍』 帶父母去大連哪裡玩比較好
說到大連,是我的第二故鄉,大學我就是在大連理工讀的,當時上大學就是為了這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大三那年暑假,我沒有回老家,讓我父母來大連旅遊了,我們去了很多地方,老虎灘、金石灘、大連森林動物園、星海廣場等,讓我父母非常開心,我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大連森林動物園和金石灘景區,希望幫助到大家哦~
一、大連森林動物園
景點介紹:大連森林動物園坐落於大連白雲山風景區內,佔地面積7.2平方公里。動物園分為一期圈養區和二期散養區(野生放養園)兩部分,分別建成於1997年和2000年。負責景區內200餘種、3000多頭(只)動物的飼養、科研、展覽和園區內綠地、風景林及其它公共設施的養護管理,依託白雲山而建的大型動物園。並可免費參觀大象表演、動物雜技表演等。專業導游空調車講解野生放養園:東北虎、獅、熊、斑馬、鹿類等動物放養於園內,並有專場動物表演,另有中國北方最大的熱帶雨林館。
景區介紹:遼寧省大連市金石灘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地質公園。金石灘全區陸地面積6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8平方公里,三面環海,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凝聚了3-9億年地質奇觀,有"神力雕塑公園"之美譽。主要景點有黃金海岸、金石文化博覽廣場、濱海國家地質公園、金石緣公園、金石蠟像館、發現王國等。
地址:大連市金州區的東部
門票:各景點門票可單獨購買,也可購買套票。
金石灘精品風光聯票:180元/人,包括景點有:
大連濱海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金石緣公園+金石蠟像館+石文化博覽園
金石灘文化博覽聯票:240元/人,包括景點有:
金石蠟像館、生命奧秘博物館、奇幻藝術體驗館、球幕體驗館、石文化博覽園、毛澤東歷史珍藏館、華夏文化博物館
景區內觀光車的費用:20元/人,以上景點均可到達,線路內不限乘坐次數,當日有效,末班車時間16:30.
開放時間:8:30-16:30
交通線路:
距大連市區58公里,乘坐旅遊快軌車60分鍾到,從大連火車站到金石灘站8元。
1、機場:
A.公交:乘坐710在香爐礁街站下車轉輕軌3號線在金石灘站下車
B.計程車:都排隊等候在機場大門的右側。乘計程車到金石灘約需25元,20分鍾即可抵達。
2、火車站:
A.公交:大連火車站後身建設街(6:00時-18:00時)每隔20分鍾有中巴公共汽車直達,票價10元。
B.計程車:不建議從火車站打車直接過去,金石灘於大連火車站相隔60公里打車費用約120多元。
3、水運:
A.公交:步行至金貝廣場(70米)乘坐金石灘1路公交車至金石灘下車。
B.計程車:距離金沙灘5公里,15元左右。
重點景點項目推薦:
1、黃金海岸浴場,位於金石灘中部,海水浴場公里,藍色的海水清澈見底,沙灘寬約150米,為遼南最佳海水浴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天然海水燈光浴場,被評定為全國15個健康型海水浴場之一,是開展海水浴、海邊燒烤、沙灘篝火晚會、企事業團隊建設、海上娛樂等活動的理想場所。
2、濱海國家地質公園,憑借海岸邊獨特的山型地貌、海灘上奇絕的礁石形態,岩層中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流傳於民間瑰美的神話傳說,當仁不讓的"霸佔"了"天工奇跡"、、"凝固的動物世界"、"神力雕塑公園"、"天然的地質博物館"等眾多美譽。 "石猴觀海"、"恐龍探海"、"大鵬展翅"、"貝多芬頭像"、"刺蝟覓食"、"蟹將出洞"……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自西向東一字排開,天造地設,巧奪天工。
3、發現王國,它的起點是發現廣場,也可以說是終點,因為公園娛樂是環形分布的,當第二次來到廣場時,大概就是離別的時候了。廣場上有座美麗的街心噴泉,同樣的歐洲風格,可以和散布周圍的可愛的卡通形象合個影,公園的主角酷樂也在其中。
『陸』 甘肅省臨洮在哪
臨洮歷史悠久,是文化大縣。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開始,勞動人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被譽為人類文明曙光的馬家窯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遺存中最燦爛的代表,是仰韶文化發展的另一個高峰。1988年馬家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家窯遺址的保護方案已通過評估,可望在2004年開工建設。另有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等28處比較完整的文化類型。
秦長城首起臨洮縣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邊,穿越縣境九十餘華里,蜿蜒曲折,雄偉壯麗。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縣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東二十鋪漢墓群,位於東峪溝南岸,為漢代墓葬遺址。
東山上有姜維墩,超然書院。城內南大街有哥舒翰紀功碑。
二、臨洮文化的特質
臨洮,為河隴漢羌氐文化交融之地,自漢代開始的絲綢之路,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曾是使節往還,僧侶絡繹,商隊逶迤的富庶繁華之地。內地文化與邊疆文化,中西文化在這里匯集、交流碰撞,提升了臨洮文化的品位,並以發展創新的大氣魄給黃河文化注入活力。臨洮文化的實質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敢為人先、豪邁大度,自強不息。
明朝楊椒山的對聯,清朝吳鎮的詩,唐璉的書畫,李景豫的書法,李道真的戲曲創作都著名於隴上。
三、文化機構
1949年成立文教科,1954年,專設文化科。1957年文教合並,1983年,成立文化廣播局,1989年成立文化局,現有局長1人,副局長2人,下設辦公室,群眾文化股、市場管理股,文化稽查隊,工作人員8人,共11人。
1949年,成立人民文化教育館,1957年,增設縣博物館,圖書館1958年文化館、博物館合並為文化站。1980—1985年,三館相繼恢復分設。文化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7人。圖書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10人。圖書館藏書已接近12萬冊,博物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6人,2004年7月博物館投資90萬元,從嶽麓山遷至隍廟中院。
2000年成立縣文聯,掛靠文化局。設專職秘書長1人。現有文聯主席、副主席各1人。首屆主席張祖印,現任主席燕嘉琪。秘書長喬舉平。
2001年成立縣文化中心。編制15人,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2002年成立縣畫院,編制2人。設院長、副院長各1人。聘請畫師15人。
2004年,鄉鎮撤並後,有18個文化站,專職文化專干30人。聘請農民文化專干2人。
四、群眾文化生活
臨洮群眾文化生活,歷來以節日最為活躍。「春節」、「五一」,均按各地不同情況,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主要有社火、舞龍、獅子、旱船、高蹺、推車、花藍、秧歌、高月燈、腰鼓、太平鼓、唱戲等活動。
1956年,舉行了全縣第一次戲曲觀摩大會。每年五一節,在物資交流大會期間,舉行群眾性文藝演出活動。2003年舉辦了全縣社火調演。2004年「五一」節期間,舉辦了第一屆「洮陽之春」文化藝術節。上營鄉每年舉辦文化節,衙下鎮油磨灘的花兒會已連辦5屆。初步形成花兒演唱基地。
群眾文藝演唱活動起步很早。1924年王竹庵創辦臨洮圖書館,並在館內設演廳,舉辦秦腔演唱。新中國成立初期,群眾文藝演唱十分活躍。主要形式有表演唱,快板、民歌。1958年,臨洮縣被省上命名為甘肅第一個「文化縣」,群眾性的作詩,畫畫,唱歌掀起一個高潮。王瑞昌創作的眉戶劇《把豬買給國家》參加省文藝會演,獲一等獎。1957—1981年,編印《臨洮文藝》八期。2001—2003年,編輯出版《洮河》雜志1—3期,發表作品600多篇。產生很大影響。2003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作品三十多篇。吳連芳的長篇小說《三生石》,曹敦的散文集《隴中風情》、趙舉民的小說集《尋找一條河的源頭》,王開元的詩集《聲音》、厲凱騰的詩集《燈下集》都是近年來取得的成果。另外王子建、喬舉平、田生成的散文,李鴻武、趙懷俠,趙銳的小說都具有較高成就。農民作者曹永福在劇本創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詩詞協會辦的《臨洮詩詞》已出了21期。業務藝術團體有:老年書畫協會、馬家窯文化研究會、臨洮詩詞學會、銀河藝術團、春暉藝術團。一中、二中、三中、都有自己的小刊物,廣場文化方興未艾。
五、書畫
臨洮素以油漆傢具著稱於隴上。民間女藝人精於花樣刺綉,剪紙窗花,風格獨特,鄉土氣息濃厚。峽口王壽英的剪紙作品,有7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寺廟建築雕梁畫棟,極為盛行。早在1926年,張教三就舉辦書畫展。繪畫方面的代表有張教三、陳紹伯、周劍名;書法有蔣紹伯、張崇昭。另有張月秋、牟月秋、王宇之、王熙之、王威楊等。
進入本世紀以來,書畫活動十分活躍,作品不斷升位,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2000年,臨洮書畫作品到蘇杭展出,2002年到天津展出,並在蘭州舉辦高規格的展覽。目前,活躍於省內外的書畫家有:何裕(書法)、康莊(書法)張壁原(國畫竹、梅)、肖克儉(工筆花鳥)、高舉明(書畫)孫維天(繪畫)、潘瑞(山水畫)、楊繼周(書法)、慶忠(油畫)、樊壽(書法)張應欣(花鳥畫)、潘養之(書法)苟惠迪(書法)、樊壽(工筆花鳥畫)、張亞平(工筆畫)。還有一些極有實力的書畫作者:張祖印、趙春瑞、高念曾、楊志、肖長林、趙為民、張宏林、蘇建軍等。
六、戲曲
清同治年間,李道真的戲曲創作就很有名。1926年,成立民眾教育館,設民眾俱樂部一處,供愛好者清唱。光緒末年,成立「福盛社」秦劇團,在春節及山會、廟會演出。每逢節日,群眾有搭台唱戲的習慣,劇種有秦腔、眉戶、小曲等,尤以秦腔為廣。1961原屬民樂劇團與定西秦劇團合並,改臨洮秦劇團。目前,臨洮秦劇團有36人,團長馬維真、副團長張永忠。
在農村,以戲曲愛好者為主,組成許多業余劇團。有玉井王壽班業余劇團,改河張永順業余劇團,站灘皮影戲等。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贏得廣大群眾贊譽的民間藝人有:張永順、石吉泰、陳志三、陳琪、王瑞昌等。
目前,臨洮秦劇團藝術較高的演員有:王昭安、劉世有、王佐育、竇小強、孫慶霞、王德敏。
七、音樂和花兒
民間音樂,以民歌、花兒、勞動號子和民間樂曲為主。民間有小曲、小調、勞動號子、社火、秧歌、酒麴。根據不同樂器,三弦琴、板胡、嗩吶、簫、笛等、都有不同的曲調。在全縣范圍內,流行一些秧歌小調,如劃旱船、踩高蹺、上滿場、進庄歌等。其內容是歌頌吉祥,五穀豐登。1981年編印了《臨洮民 歌》。舞蹈,多數是集體舞蹈,隨從社火表演。道具有扇、花、綢帶等,以鑼鼓擊拍伴奏,動作粗獷優美,陣勢龐大,氣氛熱烈。
花兒是臨洮民間的奇葩,群眾基礎十分廣泛,全縣有花兒會場24處。紫松山,鴉溝、油磨灘、郭家泉的花兒最為有名。所唱花兒,一般為蓮花山令,兼有臨夏花兒。蓮花山花兒格律獨特自由,詩意濃郁,高亢奔放。有散花和整花之分。花兒歌手丁如蘭,曾在人民大會堂進行演唱。男歌手靳尚明曾出席全國業余創作積極分子會議。趙惠琴於1985年7月參加了省文聯舉辦的「金城花兒演唱會」受到獎勵。縣文化館在花兒的收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花兒選集》等四個集子。馬文惠在花兒收集、研究、創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200年5月臨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2年成立了花兒研究會,推動了花兒藝術的發展。花兒作為民間藝術的重要一支,它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現代音樂,演唱以流行歌曲為主,於平創作了《西部的太陽》歌詞集,王守廷譜曲30多首。演唱成就突出的有燕嘉琪、張亞平、雷娟、雍亞麗、羅曉軍等舞蹈方面有鄭華等。
攝影方面有趙忠、李效民。洮硯、彩陶、奇石收藏經營代表有:王志安、王芬蘭、李克勤、張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