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佛教養生文化怎麼寫

佛教養生文化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1-25 17:26:59

㈠ 佛教的養生理念

「養生」一詞始見於《莊子內篇》。所謂養,就是保養、養護的意思;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養生術,就是根據生命生存演化的規律,為達到保養身體、和諧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而形成的系列理論和方法。也就是說,它包括保養身體和涵養精神兩個方面。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養生的國度,數千年來,形成了許多門類的豐富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其中道教養生偏重身體修煉,儒家養生偏重道德涵養,佛教養生偏重身口意即三業轉化,醫學養生偏重臨床,民間養生偏重實用,武術養生偏重技擊。

佛教認為生命無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長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對對身體的貪戀執著,過份的關照,認為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佛修道,解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貪瞋痴等煩惱,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另一方面,佛教認為「人身難得」,應倍加珍惜。若病痛纏身,即無法立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業,死後還可能墮入畜牲、餓鬼、地獄三惡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學佛人為「借假修真」,應具有健康的體魄和盡可能長的壽命。佛教雖然不追求長生不老,但認為長壽—有限生命的延長是可爭取的,甚至憑著願力和禪定力「住壽一劫」,一劫相當於一千六百萬年。

佛教認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為兩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有關,因此它們都可以通過修行得到治療。佛經中常贊嘆佛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我們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薩像,不僅身形健碩、相貌庄嚴,而且神情愉悅、慈祥。這實際上反映了佛教對於健康的一種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壯、和諧;在心理上,堅毅安祥,充滿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達到這樣一種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事實上,佛教僧團對於新出家或求受比丘戒者也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能否健康、長壽,與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是密切相關的,但佛教更強調人自身的思想行為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佛教徒的大量實踐證明了這一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代高僧大德積極實踐著佛陀的教導,大都健康、長壽。翻開佛教傳記,可知長壽的高僧史不絕書,其中大部分都有明確的生卒年月。梁庭燦著《歷代名人生卒年表》一書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錄561人。我們現在依據佛教史傳補上年過百歲者5人(寶掌、菩提達摩、慧可、智炫、缽達),90餘歲者2人(慧休、普惠),80餘歲者2人(法顯、杜順),共9人,連原表人數合計570人。其中百歲以上者12人,佔2.1%;90歲以上者42人(包括百歲以上者),佔3.76%;80歲以上者162人,佔28.4%;70歲以上者361人,佔63.7%;65歲以上者433人,佔75.8%。

這570人前後生存時間為公元233—1884年,凡1652年,生活地區徧布全國各地。他們中包括少數由印(西域)來華而度過晚年的僧人。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因他們都是為人傳頌的高僧,所以最低限度要具備嚴持戒律的條件,即過一種清苦、勤勞、節制和規律性的生活。否則就會立即失去徒眾的信仰,甚或遭到僧團的驅擯而不成其為高僧,更入不了傳記。所以上述統計數字也反映出佛教養生理念的合理性,是積極的,主動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現代人常說的養生兩大命題為:1、「生命在於運動」,2、「生命在於靜養」。前者偏重於外在的、生理的強化;後者偏重於內在的、心理的涵養。所謂「動形健身」、「靜神養心」,兩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廢。佛教修行以禪定為核心,養生自然以靜養見長,但對於運動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視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論》卷151提到「長壽」的條件時說:

「若有於壽,恆作、恆轉,受作、受轉;時行處行;修梵行;食所宜、食應量,生者應熟、熟者棄之,於宜匪宜能審觀察;服醫葯、用醫言;避災厄;遠凶戲。由此等故,壽不中夭。」

這些條件歸納起來就是:(1)經常做些主動的和集體要求的運動和勞動;(2)出行要選擇適當的時間、路程和目的地;(3)要斷除不正當的淫慾;(4)飲食要適宜、適量,避免過生過熟,要仔細盤算適宜不適宜;(5)有病要服醫生之葯,照醫生的話做;(6)要避開災害、厄難之事;(7)要遠離凶險的戲樂活動。

自古以來,養生之道盡管有種種不同,但其原則是一致的。如果一個人能堅持實行「常運動,常勞動,慎行動,節淫慾,慎飲食,從醫囑,避災厄,遠凶戲」,長壽是不難的。而佛教的四眾律儀正好都貫徹了這些原則,所以最低限度可以使虔誠奉行的僧俗信徒基本上都能「樂其天年而不中夭」了。

㈡ 儒家與佛家的養生思想分別有何特點

儒家養生思想特點: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養生思想是一種道德范疇和廣義的養生概念。孔子明確指出:「仁者壽。」孟子說:「善養吾浩然之氣。」萄子也說:「所以養生安樂者,莫大乎禮義。」強調了仁義道德對養生的重要性。

這種建立在倫理道德基礎上的養生觀,強調的是精神調攝。儒家養生,講究以人的精神思想和道德品行為主的「修身」作為核心。

佛家養生還講求調理人與自然、社會的「互存關系」。因而十分重視環境,介入植樹造林、行醫施葯等公益事業。寺院多為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之處,既能修行,又能養性怡人,有益健康。另外,佛家有很多戒律,如對酒、色、食、財等諸方面的節制和約束,使人專心參禪、提高道德品質的修養。這些思想被吸收融入中醫養生學中,充實了「養神」、「固精」、「節欲」等方面的內容。

總結:

儒家要求人們對封建倫理道德的履踐作為自我人生完善的目的,並把這種養性觀溶入中醫養生文化之中。高尚聖潔的倫理觀既是人們自我人格完善的途徑,也是養生的重要方法。

佛家勤業的手段多種多樣,他們一心禮佛誦經之外,還在思想上修習禪定,生活上厲行戒律。而正是這種誦經禮佛,禪定持戒,在客觀上吻合養生的原理。所以佛家雖不以長生不死為修習宗旨,但自古以來,享有天年的高僧卻為數不少,可說是比比皆是,其修持方法在客觀上有養生延年的作用。

㈢ 佛家養生思想

反璞歸真,是佛教養生思想的精華。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佛家養生思想,希望對你有用!

佛家養生理念

佛家養生法是以智慧作真實的觀照,然後直接應用於生命本質的回歸與生活極樂的體現。因此,佛教自始至終都洋溢著生命的熱愛。為了解脫身心疾患與痛苦,生死無常輪轉的局限,以及受小我意識支配的困擾,釋迦牟尼佛的一生,都以自己所徹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而從事教化的偉大事業,期使弟子們超越煩惱生死,達到涅盤的彼岸。因此,在煩惱的根除,業障的凈化,身體的調治,行為的規范,思想的修養,心地的智慧,平等的光明,以及利世的慈悲方面,——均施予大眾以養護生命的真諦。

眾生的煩惱痛苦,來自於無知與執著,所以佛家的養生關鍵,在於開智慧、悟真理、破私我的執著,轉法理的拘泥,使人人從根本上顯明人性中的貞妙之德,開發潛能,使身心康健,壽命延長。

佛家戒、定、慧三學,是養生之道的重要部分,其中戒律生活是凡夫符合聖德的道德規范;禪定是身心平衡輿寧靜的修養;智慧是覺悟真理,掌握因果規律,觀照人生實踐的根本。此外如持齋可以慈悲人心;節食能排宿垢以清臟腑;念佛使人心印佛德;持咒是為清凈身、口、意三業;禮佛可以化我慢健身腰;經行可以散血氣;贊誦可以暢心志;六度可以順法性、除六弊;四攝可以和眾生而利樂,如此等等皆方便中事。

要論佛家養生的要妙。唯有空字妙訣。「於事無心,於心無事」,知萬法緣起故空,知本性清凈故空,知身心不二故空,知生死一如故空。空者非空無消極之義,而是積極向上的光明銳氣,空是大智慧,空是金剛王寶劍,空是融攝萬有的大寶藏,空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因為空故,順逆不動;因為空故,苦樂不計;因為空故,冤親平等;因為空故,時空無礙;因為空故,身心自在。

由此之故,空是最高的人生修養,佛是空王,寺為空門,如能在人生路上時時與空相應,則「日日新月月新」,則「日日是好日」,則「日面佛,月面佛」。人生的樂趣,生命的價值,盡在空凈妙明中包含無余。

我們現代人如果注重生命的價值,欲以養生之道而成為有德之人而利樂於世間,那麼,必然要破除貪錢財、縱情慾、行弊惡、耍陰謀的壞習慣;要放下手中的麻將,放下摸彩票的手,放下手中的酒與煙。當一個人因為養生離開斗諍與冤結,離開自私與多求,離開盲目與執著,那麼他就能親和天空與海洋,親和大地與萬物,親和善人與美德。當親和無間的心安身立命時,和光同塵而身心超然,以無喜無嗔的修養,隨緣地在日出日落的生生不已中,去為大眾點燃一盞心燈,共耀在繁華的夜空中。

佛家茶道養生思想

“無”是歷代禪僧常書的一個字,也是茶室中常掛的墨寶。“無”成為禪語出於趙州和尚的“無”字案。從前有一個僧人問趙州和尚:“門前那隻狗是否有佛性?”發問的僧人心裡想,佛經中寫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麼狗自然有佛性,師父回答一定是“有”。可是趙州和尚回答卻是“無”!趙州和尚是有道高僧,他不會不懂得“眾生皆有佛性”,但是他為什麼偏要回答“無”呢?這是這段禪宗公案的關鍵。按理講,既然眾生皆有佛性,狗是眾生之一,狗當然亦有佛性,可見趙州和尚所說的“無”不是世俗所說的“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為的“有”、“無”,這正是佛教的世界觀反映。

講到“無”,不能不提及五祖傳道的典故。禪宗五祖弘忍在將要傳授衣缽之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誰寫得最好就把衣缽傳給他。弘忍的首席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認為這偈文美則美矣,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有一個燒水的小和尚叫慧能,他也做了偈文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認為慧能了悟了,於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缽傳給了慧能,後來慧能便成了禪宗六祖。慧能的了悟在於他參透了佛教三法印,明白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真理。只有認識到世界“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台。”茶學界普遍認為,只有了悟了“無”的境界,才能創造出“禪茶一味”的真境。“無”是茶道藝術創作的源泉。

直心是道場

茶道界把茶室視為修心悟道的場所。“直心是道場”這一禪語典故出自《維摩經·菩薩品第四》。據該經記載:有一天光嚴童子為尋求適於修行的清靜場所,決心離開喧鬧的城市,在他快要出城市時,正巧遇到維摩詰居士。光嚴童子問維摩詰居士:

“你從哪裡來?”

“我從道場來。”

“道場在哪裡?”

“直心是道場。”

聽到維摩居士講的:“直心是道場”,光嚴童子恍然大悟。既然“直心是道場”,那麼又何必要離開這喧鬧的城市去四處尋找清靜的修身之地呢?

茶道認為現實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證道、悟道應像維摩詰一樣在現實生活中進行,解脫也只是在現實生活中去實現。維摩詰所說的“直心是道場”是茶人喜愛的座右銘。

佛教的因果思想

從生物學來說,一種生命能從千百億個胚胎中脫穎而出,非常不易,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作為高級生命的人類,從十月懷胎到出生,從呀呀學語到小學、中學、大學,從工作到成家立業,其歷程更是復雜而漫長,期間充滿變數。自古至今,人類一直執著地探尋著這些變數後的支配力量和運作規律。或尊上帝,或祀鬼神,或演周易,或占星象,或測八字,或看命相,如此等等。它們多數是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命運,惟有佛教基於“諸法從緣起”的宇宙法則,闡明了影響眾生命運的道德性的因果規律,具有相當的可操作性。

佛教養生之道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貫穿著三世因果的觀念。佛教基於這種觀念,要求信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直至解脫生死,成就佛果。

佛教認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自然界萬事萬物因果分明,人世間的智愚、美醜、壽夭、窮通又豈是偶然!而決定這些因果差別的既非上帝,也不是別的什麼外在的神秘力量,實際上就是我們的思想、語言和行為構成的業的作用。也就是說,人世間受道德律的制約,人們必須對自己的思想、語言和行為負責,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教認為,業果是通於三世的:今生作業今生受報者,謂之“順現受”;今生作業來生受報者,謂之“順生受”;今生作業來生不受,多生以後方受報者,謂之“順後受”。所以《大寶積經》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我國早在《書經·洪範》中就提出幸福人生的五大標准,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儒家認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只有長期行善積德、修心養性,才有可能“五福臨門”。這一點與佛教的因果思想有相通之處,當然佛教因果的思想要深刻、廣泛得多。佛教認為,殺生者得壽命短促報,偷盜者得資財匱乏報,邪淫者得妻不貞良報……。反之,若放生、護生,則得長壽報……。譬如說,過去或前生愛虐待動物的人,今世就多病;過去或前生嗜殺者,今世就會得短命的苦果;過去或前生吝嗇的人,今世就會貧窮;過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賤;過去或前生激動好怒的人,今世就醜陋……。

佛教很早就流傳有一則救蟻延生的著名公案:佛在世時,有一比丘已證道果,得六神通,預知隨侍身邊的小沙彌,再過七天,性命將盡。因此命沙彌回家探省母親,並吩咐說:“八天以後再回來。”小沙彌回家,八天後回到師父身邊,比丘覺得很奇怪,於是入定觀察原因。原來沙彌在回家途中,看見蟻穴被水浸入,千萬螞蟻困在水中將被淹死。沙彌頓發一念慈心,隨即脫下袈裟堵住水流,並用竹作橋救渡,萬千螞蟻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沙彌轉短壽而成長壽,後來活到80歲高壽,並獲證羅漢果,永離六道輪回之苦。

這則公案說明,要想健康長壽,不完全在於吃得多好,保養、鍛煉得多好,根本之道還在於有一顆平和仁慈之心,能廣作善事。古來眾多的高僧生活十分艱苦,衣食住行依戒規降到了極低的水平,而他們的壽命多數都能超過生活優裕的帝王、官紳,這值得世人深思。現代社會,人類因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整體壽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時,由於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社會競爭激烈、物慾橫流、道德失范,以及核戰爭威脅、恐怖主義等,出現了艾滋病、癌症等許多過去少有的疾病,人們的精神高度緊張,亞健康狀態及患心理疾病者日益增多,二戰以來僅因各種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就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的人數。這一切是一般的養生之道所無法解決的。它表明,佛教的因果思想和養生之道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廣義的養生之道應與佛教的修行結合起來,換句話說,養生要以涵養心性、增進道德為基礎,為前提,要盡力把握、修正自己的思想、語言和行為,使之符合因果規律。基於這樣的認識,廣大佛教徒在禮佛誦經、懺悔發願、參禪念佛的同時,還要發揚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積極從事布施、放生、護生、以及植樹造林、修橋鋪路、賑災、義診等種種慈善公益事業,在庄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我想,在這樣的基礎上,“養生”才是積極的,並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當然,因緣果報是非常復雜的,非聖人不能究竟。尤其在現代社會,近百來年的變化超過以往數千甚至數萬年的變化,我們更不可將佛教的因果觀念簡單化、庸俗化,生搬硬套,致遭譏嫌或疑謗。應深刻領會、把握因果律的精神實質,這樣才能將它與養生之道很好地結合起來。

㈣ 佛家是怎麼養生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佛教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會養生的。不管是養生還是人生,他們都有著不同的理解。下面我馬上就告訴大家佛家養生方法吧。

佛教養生方法

佛家養生講究無欲無求,不要過分強求一些事情,順其自然,將心放平,才能真正做到佛家的養生。

一、念身不求無病。

念佛就是念佛,念佛不與健康相掛,不求無病長壽。為什麼?因為身體健康,貪戀身體而不成,欲想長壽而不成,苦相即生,使初發生西之念而舍之。其貪戀健康之人便會用一切手段愛護它(包括營養、滋味、治病等),為達到其目的,必會造種種殺業使其破戒,或為逃命免於傷亡,必傷害眾生而退其道心,即然知道這個身體是個和合的因緣,有因緣必有果報,從而樂受,病苦之生成才覺因果之厲害,從而加強信行,棄惡從善。覺後才知病苦是你覺的助緣,感恩不盡,病苦即是良葯。

二、處世不求無難。

人生一世,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人也不應該去求事事如意。如果在這個世界上,事事如意,樣樣順心,必然有慢高貢大之心生起。財錢上也是同樣,財產多自然不注意節約,從而奢侈浪費。因地位、財產的無難,驕傲、奢侈的增大,從而不但聽不進勤儉之言,節約之語,反而會看不起貧窮下賤之人,吃不下粗茶淡飯之食,甚至會對人欺壓污辱,這樣的人怎能證道。因為他的慧命受到損害,悲心早已丟掉。如能在患難艱苦的條件下,知這苦的根由,從而生離苦心,生悲心,發願心,知難而離難,甘願接收,放下便自在。

三、究心不求無障。

做好人好事還不容易,何況修心見道更是困難重重。如果究心見性一帆風順,無有障礙,就準是你走錯了路,不然就是你在欺騙大家。走錯了路肯定是得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的。要想見性,只有在障礙現前之時,信不退,不向外去求什麼,同時也不要去排除這個所謂的障礙,只管去問心。這個障礙既然是個緣,緣生緣滅,你與他無緣了,障礙便自滅,絕不是滅這個障,而是慧命在繼續生成,這個障就是解脫之緣,煩惱即菩提,你說對否?

四、立行不求無魔。

既然你已經走到這時,知已難,行亦更難。難,害怕不順,這就是著魔之相。不怕行時沒有煩惱,因為你是人,還沒有到究心之道,色空分別是有的,這也是應該存在的,要是無煩惱,一帆風順,肯定會不能吃苦,放逸,鬆散,願心自退,行肯定不堅。遇難自退,這樣達到彼岸、證得真如絕對是不可能的。只有排除自我的成分,找到煩惱的根源何在,找到煩惱解決的方法,無我時,煩惱自滅。所以,這是以煩惱為智,以煩惱為修行方法,從而不離生活,認識人生,用正分別而去分別,以達到煩惱不惱,本無煩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根本上道。

五、謀事不求易成。

想辦什麼事情不要去求簡單順利。過於順利,心裡容易產生驕傲自大,這樣的後果肯定是目中無人。要知道辦成什麼事情,都是你的緣助,都是你的因生,絕對不只是你的能力。要不然你肯定會失去人心喪失福德,如福德不夠,是辦事不成的主要條件。從此要接收困難、干擾,廣修福德而生快樂。

六、交情不求益我。

交朋友首先不要考慮對自己有什麼利益。如果這樣,朋友是交不上的,交朋友要眼光長遠,要不然必被小利迷性而吃虧,怕吃虧必吃虧,吃虧後必然要找人家的錯誤,作為自己發泄不滿的理由,甚至造謠污衊。這時需要冷靜下來,仔細看一下這個事的來龍去脈,是否與你心不正有關。這個因就不必說了,這個緣即當下一念,這個果是吃虧沒錯。知道這個就應該吸取教訓,心正自利利他,以利他而獲自利。交朋友要交心,不要交情,親而不近,疏而不遠,避免人我是非。

七、於人不求順適。

做事不求順利,做人也同樣不求平安、舒適,真的平安你是求不到的,人生百年短暫一世,如一遇小適便失去心性,驕功自傲,目中無人,這樣的後果同樣也是可怕至極——我知我見狂增,慧命受損。所以要知道人在這個世界上即便出了好心,做了好事,首先應該感謝那個得到了的人,是人家成就了你好的因緣,如果沒有人家的存在,你恐怕也沒有好人可做。好人不好做,好事更難行。如果遇到逆境,聽到別人的難聞之語,看見別人難看之面,從而應該增長你對他的可憐心,增長你繼續做好人好事的信心。

八、施德不求望報。

德望報則意有所圖。意有圖必華名欲揚。明德無性德亦非實。以市德為棄屣。

幫助別人不要希望得到別人的回報,否則就只能是好事而不能修德性。德十分重要,同樣一件事情,修德是根本智,否則顯得可憐千萬倍。有智慧的人絕對去修德性。如果又想修德性,又想回報,結論肯定是用心不正,方法不對。因為有回報的念頭即已有自我的目的,無非是非名即利,怎叫德呢?所以《地藏經》里佛說:“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只有把福德也放下不思(但不等於它不存在,只是不思),久而久之達以見性,禪宗“三輪體空”。

九、見利不求沾分。

見到有利的事情先不要考慮是否也有我的一份,只考慮是否有自己的一份,容易做出一些十分愚蠢的事。不擇手段去爭、搶、騙、殺之人,之事,歷歷在目,古今中外實不少見。在做愚蠢之舉時先去思,後去想,再去做,最後陰謀暴露,身敗名裂,從而臭名昭著。為了避免這愚心動,首先要知道世間一切都是不生不死的,好處與壞處都是同時存在的,你得到的同時(不知你知不知道)你也在失掉,哪個重要?德勝於名利。因為沒有德,財也會離你而去。即然這樣,以周濟別人為享受才是高尚的道德。

十、被抑不求申明。

受到委曲,被錯誤地理解了怎麼辦?首先是不向對方做什麼解釋,讓對方理解自己。人家怎麼能理解你,解釋會造成新的誤會,使誤解增大。再者,解釋起碼也是不信因果的表現。信因果需要智慧,沒有智慧也絕對不信。不信因果就不能樂受果報,反而會使嗔恨之心頓起,無明增長,繼而又造新業。所以學會忍辱,忍辱為謙遜之美德。前行為德,後退也可是善。認識自己,正確對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的現在和將來又會有什麼不好?以忍辱為上,以認頭為高,這就是修行。

佛家養生之素食縱論

在寺廟中生活的僧人,為了養生、強體,他們遵照戒律的規定,自製了許多獨具特色又利於健康的飲食。湖北黃梅五祖寺的白蓮湯,具有養心益腎、補脾健胃的功效。浙江杭州靈隱寺的佛茶,香味濃郁,可以清心,可以養氣,可以聰耳,可以明目。“燕窩腰花”等菜,色香味懼佳,雖為葷菜名稱,卻是用萵筍、蘑菇等素菜做成,構思精妙,巧奪天工。這些佛教飲食,誕生於佛教界,為寺廟所擁有,但他們同樣也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此,中國佛教寺廟,也是這些民族傳統文化誕生、繼承和發揚光大之地。

素食,又稱蔬食,在中國古已有之,是佛門中人及其善信日常的飲食法。據在祭祀或舉行隆重典禮前進行齋戒,可藉以清心潔身,並示莊敬。

素食也隨著社會發展,尤其近年在營養學家和素食主義者大力提倡推崇下,已引起城市家庭的廣泛注意和重視。這種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常吃素菜有助清理腸胃、凈化血液,具抗衰老的功效。近年醫學界還發現,在許多綠黃色蔬菜和菇類中含有抗癌成分,常吃有益。所以經常吃素蔚成風氣,家庭烹調素菜也成時尚。

烹調素菜時,以下幾點是必須留意的:

素材的選擇 除了鮮蔬水果之外,菇類是不可缺少的,包括香菇、草茹、蘑茹和金茹;木耳、銀耳;豆類和豆製品如豆腐、腐皮、百頁、枝竹、麵筋、油麵筋也派用場。硬殼果仁也是素饌之材料。摩登的素食人士把牛奶、牛油、芝士及雞蛋(未受精的)也納入素村。至於蔥、韭、蒜、薤和興渠等,則為佛門中人及其善信所禁食,而雞蛋、淡菜亦不在食用之列。

調味料的選擇 由於素菜材料味道清淡,烹調時較重調味的配伍。常用的調味料除有南乳、腐乳、醬油(生抽和老抽)、糖、醋、鹽外,還有豆豉、面豉醬、豆醬、花生醬、番茄醬、番匣汁、葡汁、果汁、忌廉汁,素味粉和素上湯等。

閱讀全文

與佛教養生文化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