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環境文化是以什麼為核心

環境文化是以什麼為核心

發布時間:2023-01-25 21:53:23

⑴ 環境文化的環境文化

「文化」是特定的人類共同體在社會實踐行為過程中,主觀意識的狀況和水平之群體性的反映樣態。環境文化是人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對自然的認識、對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認知狀況和水平的群體性反映樣態,由「環境認知文化」、「環境規範文化」、「環境物態文化」和「民俗環境文化」構成,四種文化交融互攝、循環擴展,形成一個動態的復合體。
(一)傳統意義上的文化概念溯源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
詞源 「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詞尚無統一的定義。在近代,給文化一詞下明確定義的,首推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他於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書。他指出:「據人種志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習慣。」
英國人類學家B.K.馬林諾夫斯基發展了泰勒的文化定義,於20世紀30年代著《文化論》一書,認為「文化是指那一群傳統的器物,貨品,技術,思想,習慣及價值而言的,這概念包容著及調節著一切社會科學。我們亦將見.社會組織除非視作文化的一部分,實是無法了解的。」他還進一步把文化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即所謂「已改造的環境和已變更的人類有機體」兩種主要成分。
用結構功能的觀點來研究文化是英國人類學的一個傳統。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為,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群體或社會階級與他人的接觸交往中習得的思想、感覺和活動的方式。文化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獲得知識、技能、體驗、觀念、信仰和情操的過程。他強調,文化只有在社會結構發揮功能時才能顯現出來,如果離開社會結構體系就觀察不到文化。例如,父與子、買者與賣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系,只有在他們交往時才能顯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國人類學家C.列維—斯特勞斯從行為規范和模式的角度給文化下定義。他提出:「文化是一組行為模式,在一定時期流行於一群人之中,……並易於與其它人群之行為模式相區別,且顯示出清楚的不連續性」。英國人類學家R.弗思認為,文化就是社會。社會是什麼,文化就是什麼。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會組織要素》一書中指出,如果認為社會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組成的,那麼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國文化人類學家A.L.克羅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發表的《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種文化定義,然後他們對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文化存在於各種內隱的和外顯的模式之中,藉助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與傳播,並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這些成就包括他們製造物品的各種具體式樣,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通過歷史衍生和由選擇得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克羅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義為現代西方許多學者所接受。 上述各種文化定義,互有長短,反映了近現代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對文化認識的歷史過程。
文化的要素 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宗教、藝術、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念等,其中尤以價值觀念最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動力。沒有精神文化,人類便無法與動物相區別。價值觀念是一個社會的成員評價行為和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合意目標的標准。這個標准存在於人的內心,並通過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它決定人們贊賞什麼,追求什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同時價值觀念還體現在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之中。產品的種類、用途和式樣,無不反映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念。
②語言和符號。兩者具有相同的性質即表意性,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二者都起著溝通的作用。語言和符號還是文化積淀和貯存的手段。人類只有藉助語言和符號才能溝通,只有溝通和互動才能創造文化。而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和符號才能反映和傳授。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從事生產和社會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③規范體系。規范是人們行為的准則,有約定俗成的如風俗等,也有明文規定的如法律條文、群體組織的規章制度等。各種規范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調整著人們的各種社會關系。規范規定了人們活動的方向、方法和式樣.規定語言和符號使用的對象和方法。規范是人類為了滿足需要而設立或自然形成的,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化。規范體系具有外顯性,了解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往往是先從認識規范開始的。
④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社會關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產生的基礎。生產關系是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在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又發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創造文化的基礎。社會關系的確定,要有組織保障。社會組織是實現社會關系的實體。一個社會要建立諸多社會組織來保證各種社會關系的實現和運行。家庭、工廠、公司、學校、教會、政府、軍隊等都是保證各種社會關系運行的實體。社會組織包括目標、規章、一定數量的成員和相應物質設備在內,既包括物質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緊密相聯,成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⑤物質產品。經過人類改造的自然環境和由人創造出來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飾、建築物、水壩、公園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們上面凝聚著人的觀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的一般特徵 主要有:①文化是由人類進化過程中衍生出來或創造出來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經過人類有意無意加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庫才是文化;石頭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後天習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遺傳本能,而是後天習得的經驗和知識。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親」或男女戀愛才是文化;前者是遺傳的,後者是習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從語言、習慣、風俗、道德一直到科學知識、技術等都是後天學習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類共同創造的社會性產物,它必須為一個社會或群體的全體成員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為文化。純屬個人私有的東西.如個人的怪癖等,不為社會成員所理解和接受,則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文化既是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產物,是一份社會遺產,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積累過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之中,並且自然地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了傳統文化。同時,每一代人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對傳統文化加以改造,在傳統文化中注入新的內容,拋棄那些過時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階級性。一般文化是從抽象意義上講的.現實社會只有具體的文化,如古希臘文化、羅馬文化、中國古代文化、中國現代文化等。具體文化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如有石頭,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樹,才有飲茶文化;有客廳和閑暇時間、才會有歐洲貴族的沙龍文化。文化具有時代性、地區性、民族性和階級性。自從民族形成以後,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現的。一個民族使用共同的語言,遵守共同的風俗習慣,養成共同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現。在分裂為階級的社會中,由於各階級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因而他們的價值觀、信仰、習慣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現了各階級之間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一個復雜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結構上互相連結,共同發揮社會整合和社會導向的功能。然而特定的文化有時也成為社會變遷和人類自身發展的阻力。
「文化」一詞從古代到近代呈現出其內涵與外延被不斷拓展、演化的特點。自西漢「文化」蘊含的「以文教化」起,其含義隨時間和地域的變遷而不斷得以豐富。關於文化的認知,我們可以分析和借鑒中外近現代學者的精闢的論述。梁啟超認為:「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文化是包含人類物質、精神兩面的各種業果而言」[1],從中可以看出文化作為共業(而非一人之業)是類存在創業的結果,即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結果,此處「包含人類物質、精神兩面的各種業果」並不是說文化由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兩方面構成,而是說文化由人類物質實踐和精神實踐兩方面活動而產生、涉及物質實踐和精神實踐兩個領域;蔡元培指出:「文化是人生發展的狀況」 [2],這表明文化代表了人全面發展和完善的狀態和程度。這種狀況只有通過主觀意識指導下的行為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可知,文化直接反映了人的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實質則反映了人的完善狀況和發展程度;梁漱溟在談論文化時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3],「不過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樣法罷了」[4]。他點明了文化在人類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表明文化是社會實踐活動的反映樣態;近代學者黃文山認為:文化的內容是「由人類過去的遺業所構成的,所謂遺業者,在性質上是累積的,而累積是一種客觀的、歷史的現象」 [5]。這揭示了文化具有積累傳承性的特點,是一個歷史的范疇;美國人類學家克萊德·克魯克洪教授強調,「文化指的是某個人類群體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整套的『生存式樣』」[6],「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7] ,他除了認為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反映樣態外,還點明文化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特定人類群體的意識狀況和行為模式。錢穆在《中國文化精神》一書中說:「文化即是長時期的大群集體公共人生」 [8],也點明了文化的群體性的特徵。 (二)文化定義的新界說及內容闡釋
從幾位學者對文化的解讀中可以窺感其中文化含義的現代韻味。借鑒與整合前人對文化的解讀和目前文化研究的現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文化的本質性含義:文化是特定的人類共同體在社會實踐行為過程中主觀意識的狀況和水平之群體性的反映樣態。對於上述文化的定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和把握:第一,文化是主體人的文化,即是主體人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的反映。第二,文化是主體人行為的文化,即任何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都是與行為緊密相關的主觀意識的反映(包括直接反映和間接反映)。第三,文化是主體人行為過程中的文化,即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處於主體人行為過程當中,具有橫向的同化和類化的互滲性、縱向時間上繼前啟後的傳承性的特點。第四,文化是主體人行為過程中的群體意識集合的文化。能反映人類主觀意識的樣態未必一定就是文化,人類的主觀意識蘊含了文化,但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特定群體的意識集合才稱之為「文化」。
因為文化是特定的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所以對文化構成的研究也應該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考察。文化是人類主觀意識的狀況與水平的反映狀態,以此角度出發可將文化的外延劃分為「認知文化」、「規範文化」、「物態文化」:(1)所謂「認知文化」是特定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對於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對於認知對象「是什麼」、「可能是什麼」的主觀意識的反映樣態。它可能是主觀意識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的樣態(如表現為各門科學知識),也可能是超現實虛幻的、虛假的反映樣態(如表現為宗教、占卜術、風水術、神話傳說、文學藝術等);可以是經過理論化加工、系統化整理的(如理論學說、意識形態等),也可以是在特定群體中自發約定俗成(如大眾心理、風俗習慣等)。(2)所謂「規範文化」是特定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主觀制定的約束、調節自身行為的意識反映樣態,它以「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的形式約束和教化特定的群體成員。規範文化存在於倫理道德、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中以及禮節禁忌中。種種規範文化是特定群體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的反映,是其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調節各種關系、避免矛盾沖突而專門制定或約定俗成的。(3)所謂「物態文化」是特定人類共同體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主觀意識狀況和水平的非人格化、器物的直觀表現樣態。物態文化存在於特定群體的生活工具和生產工具、生活物態環境和生產物態環境當中(如家居建築、古跡名勝、字畫古玩等)。物態文化產品是特定群體社會實踐活動成果的實體表現形式中,蘊含了文化並可以被直觀感知的客觀表現物。認知文化、規範文化和物態文化不僅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和改造的深入程度,而且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狀況及實踐能力水平的反映。
文化作為一個有機體,本身處於一種循環之中。在實踐中考察某個群體的文化構成卻很難說清諸多認知文化、規範文化、物態文化的產生孰先孰後。一旦循環的三要素具備、循環迴路構成,三種文化便進入一個交融互攝、緊密相連、不斷循環、擴展交織的動態過程。(如下圖所示)。

⑵ 政治題:校園環境建設有什麼意義

簡單來說:有利於推動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復雜一點:校園文化建設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沃土,更是優化農村初中育人環境、實施德育的重要途徑。

一、校園文化在德育過程中的作用�

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由師生員工共同創建、信奉、遵循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精神、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精神成果的總和。它由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等所構成,以校園的管理文化、課外文化和課堂文化為主要內容。建立和完善校園文化環境,營造校園德育氛圍對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成,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用之一、引導價值取向、發揮同化功能。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特有的社區文化,它是學校師生員工價值取向的向導。它以師生員工與學校的價值追求和諧一致為目標,產生對價值觀念、精神文化、活動文化、審美價值、人生價值、人際交往、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導向。校園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校園氣氛、教師言行等都在無聲無息的引導著學生的價值取向,對學生的道德認識的形成發揮著巨大的同化和導向力量。

校園文化物質形態方面,當學生看到美的東西,就會贊賞他們,很快樂地把它們吸收到心靈里,作為滋養,因此自己的性格也變得高尚優美。置身於美麗的校園環境中,干凈舒適的教室,美麗、幽靜的花園、小徑,庄嚴神聖的國旗、古樸典雅的書畫、亭台,都會使人受潛在的約束,提升自己的道德行為。蘇姆林斯基說:「孩子在他周圍——在走廊的牆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動室里——經常看到的一切,對於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

學校領導踏實、求真務實的作風和風格,教師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品行、完善的人格和氣質、端莊優雅的儀表等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天天耳濡目染教師的人格魅力,會引導學生規范自己的言行,起著道德教育功能。學校的優良的學習風氣、健康的課外文體娛樂活動等也在引導學生培養認真求實的學習態度、勤奮刻苦的學習毅力、虛心踏實的學習風格、科學嚴謹的學習方法有重要的影響意義。

作用之二、情感激勵和塑造人格

校園文化是激勵學校師生員工追求卓越、努力創造、獲取成就的一種重要機制。校園里出現的催人積極進取的書法、繪畫作品、歷史名人、名言警句等,這些本是無生命和情感的,但經過老師的精心設計,都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對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在情緒上的認同,產生共鳴,同時對道德理想、道德建構產生嚮往之情。學校師生員工中的優秀典範人物,其優秀的思想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求實的科學態度、嚴謹的治學作風、勤奮的求學精神、輝煌的奮斗業績是學校樹立的榜樣、楷模和旗幟,並激勵著全校師生員工學習、效仿。

校園文化能塑造學生的心靈和形象,它把校園精神的深刻內涵,通過形象塑造內化在學生的思想、心理、思維、語言行為之中,共同的校園文化、共同的價值體系使學生對外界的事物作出價值判斷、價值體驗、價值取向,在現實生活中作出求真、向善、唯美的抉擇,使老師和學生的心靈和形象打上校園精神文化的烙印。

⑶ 什麼是環境文化環境文化建設在改善我國環境質量方面能起到哪些作用

我們要在思想上、觀念上、認識上加快轉變,由以督企為主轉向以督政為主,由總量控制轉向環境質量管理,由自上而下轉向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環保工作的核心是以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要用最嚴格環保制度保障來改善環境質量。
首先,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入冬以來,京津冀、河南、山東霧霾來勢較猛。根本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大,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天津市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第三產業從原來47%的佔比增加到現在的50%多。調整產業結構對天津環境質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要採取工程治理措施,削減污染物存量。在燃煤方面,2013年至今減少了500萬噸。全市對86萬套農村民用爐具進行改造,投入15億元。燃煤改造後,全市二氧化硫同比下降40%。同時,天津強化法律的威嚴和震懾力,市人大出台環保法規並且通過立法分清了地方和部門的責任。
第三,利用科技手段進行環境治理。建立大氣源解析,對重點一天一統計。通過科技手段,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率由原來的30%~4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⑷ 幼兒園環境文化遵守哪些原則 請舉例說明

幼兒園環境文化遵守哪些原則?請舉例說明。 1.物質文化建設以幼兒為本,充滿童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牆都說話。」幼兒園環境是育人的「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還要更加突出「軟」環境的培植,充分開發園本資源,建設現代化的幼兒園文化氛圍。 生活區、活動區的設計相對獨立,體現幼兒園特色,如主題走廊,內容經常調換,開展相關活動,充分發揮幼兒園的隱性教育功能。活動室環境生動活潑,各班自己設計,體現各自的風格與追求,體現不同的集體和個人對幼兒園文化的認識與理解,賦予它豐富的生命力,形成各班獨特的人文氛圍,使每一個區區角都成為幼兒學習、探究、實踐的課題和園地,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 培植「軟」環境,最為重要的是在各種活動中確立具有明確文化內涵的指導思想,通過幼兒園有組織的活動把「文化內涵」充分體現出來,使幼兒園畫每一個人都能夠親歷、參與和分享這種文化的教育功能。 充滿童趣的幼兒園環境就像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有利於陶冶幼兒的情操、美化幼兒的心靈、激發幼兒的靈感、啟迪幼兒的智慧、提高的幼兒素質。 2.制度文化建設以教師為本,體現人文關懷。 俗話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制度是對行為的一種約束,一種規范,同時也是職責的表現形式。在制訂規章制度時,各種條文要突出目標追求、價值觀念、素質要求、態度作風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條款,又要給制度以靈魂強調人的理想信念、奮斗方向、做人准則,把精神要求與具體規定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軟文化」與「硬制度」熔於一爐,鑄造出剛柔相濟、軟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規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強製作用,又能發揮激勵規范的作用。使師幼在執行制度、遵守紀律的同時,享有自尊,實現自我價值。 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後用情境來內化,建立規范、有章、有序、有效的管理機制,是維系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有助於增強教職工的責任感,使幼兒園的每一項工作都有章可循,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矛盾,解除了「人情」負擔,消解了內耗,不講個別的人情,就是對全國最大的「人際情感」,用制度建立既嚴格又溫情的管理氛圍,同時不斷嚴密制度,防止失誤的出現。 只有從制度上做到無懈可擊,管理才能更有效。 3.精神文化建設以幼兒園為本,體現園本特色。 精神文化是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核心。作為園長在建設園所文化時必須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注重領導班子的建設 一個團結協作,、銳利進取,作風正派,嚴以律己,甘願奉獻的領導班子的形成,是各項工作順利展開的保證。提高領導班子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抵禦社會不良文化的腐蝕和影響,以德治國,以理服人,是幼兒園管理的基本宗旨,要求教師做到的領導班子首先做到;要求教師不能做的,領導班子首先不能做。這樣才能贏得工作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園風。 (2)必須注重教師群體精神 幼兒園基本是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園長必須重視了解每位教師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引導每位教師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團結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教師。經常提醒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說自己應該做的,做自己所說的,查自己所做的,記自己做過的,改自己不足的。彼此間相互理解,長相處,不相疑,使育人環境祥和安寧,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活力和創造力。 (3)必須走「科研興園」之路 加強教科研工作,是提升幼兒園管理水平的指導性工作,向科研要質量,向科研要生源,已成為幼兒園全體教師的共識。幼兒園要以教科研為突破口,讓教師在具體的科研研究情境中提高追求事業的精神和能力,使之自覺研究教學行為規范等,從而拓寬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給教師創造機會,增強機遇,讓其才能得以發展,促使每一個人能夠在自己的層面上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創劃造幼兒園教育教學文化的新亮點。 (4)必須注重幼兒園周邊的文化資源 利用幼兒園周邊豐富的,可開發的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家長口碑為幼兒園傳播新的幼教觀念;在地方資源和人文資源的之中提高幼兒活動,學習,教育質量等等。有利於幼兒知識的積累,同時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保持幼兒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使幼兒的創造思路得以發展。 (5)注重機遇引進外來文化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的基礎,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第一母語的同時,可以讓幼兒觸摸一下外來文化。利用「聖誕節」,「萬聖節」等活動,讓幼兒感受外來文化的氛圍;聘請外教讓幼兒感受外來文化的誇張及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生活。活動中學會日常的英語會話和簡單的單詞,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小學學習英語打下基礎。 創辦一流的幼兒園,必須建設一流的教職工隊伍,提高教職工隊伍的文化層次,提高教職工的整體文化素質。幼兒園文化是一個立體、開放、綜合的系統,民族文化與異質文化兼收,園內資源與園外資源並蓄,要讓周邊的人們也參與進來。

閱讀全文

與環境文化是以什麼為核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