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遺址文化層可分為幾層
文化層分為七層。
第一層:為擾亂層(耕土層)。土色灰黃,土質疏鬆,包含有各個時代的陶片。
第二層:春秋戰國文化層。灰色土,出土有戰國時期的筒板瓦片和少部分春秋時期的細把豆、灰陶盆等。
第三、四層:為商代文化層。出土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繩紋居多,相當於鄭州二里崗上層文化層。
第五層:為早商文化層。土色較花,土質細密。出土器物有蛋形瓮等。
第六、七層:為龍山文化層。陶器以灰陶為主,紋飾以方格紋、籃紋為主。器形有夾砂罐、缽、小平底碗等。 1963年6月,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什麼是文化層
文化層為考古學術語。指古代遺址中,
由於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每一層代表一定的時期。考古工作即是從地層上正確劃出上下文化層的疊壓關系。根據文化層的包含物和疊壓關系,可以確定遺址各層的文化內涵和相對年代.
文化層的疊壓關系可分為:疊壓、打破、共存三種,原則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對古老的地層一般位於相對新的地層之下。疊壓關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層分布。打破關系指晚期人類活動破壞了早期人類活動的地層上的遺跡遺址等,如灰坑、井等經常出現打破關系。共存則是指同一時期、地域,處在同一文化層上各個遺址、遺跡的關系。
3. 古人類文化
1. 古文化及其記錄
文化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和物質財富,是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所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古文化(ancient culture)就是指古人類在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文化。這種古文化通常是通過古人類遺留下來的一些物品,如石器(stone artifact)、骨器(bone artifact)、角器(antler artifact)、陶器(pottery)等,或者遺址表現出來的。
在記錄古人類文化的遺物中,石器、骨器和角器最為常見,其中石器在人類歷史中使用的時間最長和最廣泛。石器是指經人類加工並使用的石制工具。如果是用動物的骨骼製成的工具就稱骨器,角器是用動物的角加工而成的。
石器的製做通常要經過兩道工序: 一是打片,二是修理。所謂的打片就是從一個礫石上打下石片。打下的石片還不規整,不宜直接當工具使用,還要經過第二道修理工序。通過修理把石片或石核製作成特種用途的工具。這樣一件石器就製作成了。
根據石器的用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製作石器的工具,如石錘和石砧(圖 9-25);第二類是用於生活和生產的工具,如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錐、石鏃等(圖9-25),這類石器非常復雜,變化也多,是研究古人類文化最主要的材料。
圖 9-25 中國猿人使用的幾種石器類型(選自裴文中等,1985)
2. 人類文化期的劃分及其特點
文化層(cultural layer)是指含有石器、陶器、銅器、鐵器和村社遺址等古人類活動遺存的沉積層。有時一個地點只有一個文化層,有時有幾個文化層,如中國猿人遺址就有上、下兩個文化層。
文化遺址(cultural site)是指含有古人類活動遺存物的地址。古人類的遺存物有很多種類型,如前面說的石器、陶器、銅器、鐵器、銅器等,灰燼、岩畫、建築等也是遺存物。多數遺存物是保存在沉積層中,但也有不是保存在沉積層中的,如岩畫。
文化期(cultural age)是指與一定的地區文化遺存特徵相對應的時代。一個文化期可以包括多個文化遺址,而一個文化遺址有可能包含了幾個文化期。如在一個文化遺址中,可能即有舊石器文化(Palaeolithic culture),又有新石器文化(Neolithic culture),則這個文化遺址肯定包括了多個文化期; 如果幾個遺址都具有相似的文化遺存,那麼這幾個遺址可能屬於同一個文化期。
根據石器的文化特點,將古人類文化劃分為舊石器時代(Palaeolithic Age)、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 Age)(或細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Age)(表 9-7)。
(1)舊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是最長的一個文化期,大約從人類起源開始,一直持續到一萬年前,包括了整個更新世。根據石器的特點,這個時期又可劃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
舊石器早期 從人類的開始到 0. 30MaB. P. ,跨越了二百多萬年,相當於人類演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階段。在非洲和歐洲,可分出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奧杜韋文化(Oldowan Cul- ture)是以坦尚尼亞奧杜韋河谷發現石器而命名的,但可向北分布到衣索比亞的哈達,時代在 2. 5 ~1. 5MaB. P. ,相當能人生存的時期。這個時期文化的特點是石器原始,種類少,加工粗糙,無定形,石器尺寸大,一器多用,主要由砍砸器構成(圖 9-26)。在中國沒有發現這個時期的石器。阿舍利文化(Acheulean Culture)是以法國的 St. Acheul 地點命名的,時代在1. 50~0. 30MaB. P. 之間,在 1. 00Ma B. P. 前後達到了它的頂峰時期,在非洲和歐洲都有分布,如東非、南非、北非、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但在亞洲少見,不過近些年在廣西百色、漢水流域發現了比較豐富的手斧。阿舍利文化是在奧杜韋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奧杜韋文化有繼承性,最大的特色就是手斧文化(hand ax culture)。阿舍利的手斧製作非常精緻,器形規整,形態多種(橢圓形、心形、亞心形),刃緣平齊,器身較薄,兩面加工,加工技術高(圖 9-26)。我國直立人階段的文化屬於這個時期,但不屬於這種文化,而是一個特有的文化———小石器文化,以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等為主(圖 9-26)。
表 9-7 古人類文化期的劃分及其對比
圖 9-26 奧杜韋文化、阿舍利文化、莫斯特文化和 「北京人」文化石器特徵(選自 Klein,1989; 裴文中等,1985)
舊石器中期 時代為 0. 30 ~0. 04MaB. P. ,相當於人類演化的早期智人階段,在非洲和歐洲稱為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 Culture)。盡管莫斯特文化是在阿舍利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有明顯的不同,以出現大量的尖狀器和刮削器為特徵(圖 9-26),而大型的兩刃器———手斧減少。莫斯特工業生產的石器是向小型化發展的,而且製作相當精細,刃緣非常銳利,兩面加工,尖狀器有多種形態,如橢圓形、心形等。山西丁村文化屬於這種類型。
舊石器晚期 時代為 0. 04 ~0. 01MaB. P. ,相當於人類演化的晚期智人階段。在歐洲可劃分為四個時期: 奧瑞納文化(Aurignacian Culture)(34~27ka B. P. )、格拉維特文化(Gravet- tian Culture)(27~21ka B. P. )、梭魯特文化(Soluterian Culture)(21~16. 5ka B. P. )和馬格德林文化(Magdalenian Culture)(16. 5~11ka B. P. )。這時期的文化繼承了莫斯特文化的特點,小型石器進一步發展,大型石器減少。在早期石器加工精細,多為長條形和柳葉形,而在晚期石器退居次要的地位,骨器大量出現,而且加工也很精細,出現了各種魚叉、魚鉤等(圖 9-27)。山頂洞人的文化屬於這個時期,出現了骨針和穿孔的貝殼、牙齒等。
圖 9-27 舊石器晚期石器特徵(選自 Carcia,1942; 李天元,1990)
(2)中石器時代
是一個從舊石器到新石器的過渡時期,因此有人把它劃分出來,也有人把它歸到舊石器時代,年代為 10 ~6kaB. P. 。這個時期石器的特色就是向 「細化」方向發展,石器的尺寸都比較小,因此也稱細石器時代(Microlithic Age)。石器有斜方形、不等邊三角形等的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箭頭、石刀等,尤以長薄的石葉最為突出。通常把石片、石鐮鑲嵌到木棒上使用。顯示出這時期的經濟模式———狩獵經濟。打片和修理石器的方法與前也不同,以間接打片法和間接修理法為主。
(3)新石器時代
這是石器文化的最後一個時期,在石器製作上出現了磨製方法,所以石器經磨製後表面非常光滑,同時還出現了陶器,這是完全不同於舊石器和中石器的,能把松軟的泥土製成堅硬的陶器,這是工業技術的一大進步。時代為 6 ~3ka B. P. 。
新石器時代,是中華文化繁盛和發展時期,在我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出現了不同時代的文化(表 9-8),如半坡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文化特點是有磨製的石斧、石鐮、石鏟、石刀、石臼等,以及黑陶和彩陶的陶盆、陶缽等。這種文化的變化顯示了我國農業的開始。
表 9-8 黃河和長江流域新石器文化期對比
4. 古代的地層為什麼會在下面是什麼原因
如果你指的古代地層是文化層的化還歸考古管,但如果超過更新世,就該歸古地質學家們管了,呵呵~
考古地層學上的的古地層主要是沉積形成的,因為古人在地面上生活由於生活在地表留下痕跡,如蓋房留下的居住面,存放生活垃圾的灰坑等,日積月累形成了文化層。這一群古人生活結束後,後來的人又在他們所形成的文化層上繼續生活,繼續形成新的地層,所以地層的年代對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越早的地層越在下面。
5. 考古學上的文化層是如何形成的
地質運動
6. 文化的四個層面是指什麼
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1、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它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2、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
3、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4、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6)古文化層是什麼擴展閱讀:
1、文化的社會作用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2、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7. 揭秘文化層堆積是什麼意思 盤點那些常見的考古學術語
說到考古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考古研究對於歷史的作用大家可想而知,但是最近在西安馬騰空遺址又有新的發掘發現了,而且取得的成績非常的豐碩,所以還是震驚了全世界的,話說在新聞報道中有提到什麼「文化層堆積」,而且是堆積了6層,我是個門外漢,對這個詞彙不了解,所以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呢?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探究探究吧!
揭秘文化層堆積
文化層為考古學術語。指古代遺址中,由於古代人類活動而留下來的痕跡、遺物和有機物所形成的堆積層。每一層代表一定的時期。考古工作即是從地層上正確劃出上下文化層的疊壓關系。
文化層的概念,可以說主要是一個文化的時間概念。它從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從不同階段文化的比較中,看出文化的不同層次。一定歷史階段的文化模式就是一個文化層。通過不同歷史階段文化層的比較研究,就可以看出一個群體文化模式發展和演變的序列,特別是文化發展中經歷的質的變化。同時,從中還可以看出一個群體文化發展的規律,它的普遍性和它的特異性,從而為群體文化發展的方向提供科學的根據。如對中國各民族歷史發展各階段上文化層面的研究,從中探索各個民族和整個中華文化發展的規律,就將為我國今後文化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文化層的疊壓關系可分為:疊壓、打破、共存三種,原則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對古老的地層一般位於相對新的地層之下。疊壓關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層分布。打破關系指晚期人類活動破壞了早期人類活動的地層上的遺跡遺址等,如灰坑、井等經常出現打破關系。共存則是指同一時期、地域,處在同一文化層上各個遺址、遺跡的關系。
在分辨層次時,要注意兩種情況,一種是「擾亂層」,一種是「斷層」。
所以文化層堆積也就是指的這個區域有超多文化層堆積在一起了,所以發掘和對歷史的意義非常的重大了。
考古學常見術語表
考古學——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研究古代人的科學。一般認為,雅各布斯波在1674年最早使用了這個名詞。他是17世紀的一位德國物理學家、旅行家和學者。
人類學——即對人類進行研究的科學。有時候它會與考古學和古生物學(研究動物和植物的化石)交叉,特別在研究早期人類遺存時。
人工製品——人類製造的、使用過的或對人類有用的物品,如石制工具,幾個世紀以來,人們隨意拿走遺物而不進行記錄,這給考古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土冢——特指青銅時代地面上的土墩,通常用來覆蓋埋葬物。
BP——距今年代,代替傳統的BC(公元前)和AD(公元後)。它的好處是使得所有文化和宗教的年代變得更加直觀。為了將日期標准化,1950年被定為考試古學上的「現在」。
放射性碳素斷代法——一種測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比率的技術,能測定五萬年以內有機材料的年代。熱釋光斷代技術能用於陶器的斷代,將物件重新加熱,然後測量發出光線以斷定黏土器物最初的加熱時間。
稻作遺存——埋藏的特徵從地面上看是無形的,如牆,只有在高空中俯視,才能發現在稻穀中的不同顏色的斑紋。1586年威廉康德在消失了的肯特羅馬港口發現了這種現象,並對其進行了描述,如今這種現象仍被廣泛利用。現在一般用玉米代替稻穀,當玉米長成時,就會發現交錯、相通的道路(道路經過的地方,玉米更稀一些),他們把這種交叉口稱為南奧古斯丁交叉口。
楔形文字——最古老的書寫形式之一,因其字母外形很像楔形而得名,通常是用刺在濕的陶土上刻寫而成。
樹木年輪斷代——根據計算樹木年輪(每年增加一輪)對樹木斷代。她還可以提供氣候方面的證據,因為氣候能影響數輪的寬窄。這種技術最早是在20世紀20年代用於考古學上,當時是用於測定美國印第安村莊的年代。
發掘——通常表示的是遺址物質的發現,全面移開表面並記錄地層或開探溝揭示堆積的情況,全面發掘而不留下任何東西。惠勒曾說道:「我是考古學家,一個對過去的破壞者。」
田野考古學——從字面上理解,包括在田野里工作的考古學,盡管新的科學技術應用使考古學家們不需參與發掘,不必讓自己的手沾半點泥土。其相對應的概念是室內考古學(主要用於審定申請計劃)和電腦考古學。這種對遺址的研究,主要依靠現有的文件、地圖、人口普查資料、課稅清冊、教會資料、測量數據和以前的發掘報告。歷史考古學是研究有文字記錄的那段歷史。
象形文字——文字的象徵符號。象形文字使用圖畫代表思想或言語,如古代埃及所使用的文字。
陪葬品——與人的屍體一起埋葬的物品。對考古學家來說,是一種相當有價值的習俗現象。
葬式——埋葬屍體的方式。如火葬,用火焚燒屍體,這常見於多種文化中。
巨石文化——照字面理解,使用巨大的石頭築成的紀念碑形式的物件,如環狀列石。
史前——通常是指「非常古老」的意思。精確的說,是指文字發明以前。
陶瓷碎片或瓷片——破碎陶瓷的一部分,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意義,其實它對於確定年代序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搶救性考古學——一個遺址因為開發的需要,在它被破壞前,為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所進行的搶救性的發掘。
相對年代——一個事物通過與另一個事物相對照而得出年代,不用給出確切的年代,絕對年代則要有確切的年代。
地層學——堆積物層次的研究。一般認為,埋得越深的年代越久遠。遠在1859年,即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之前,已有學者根據地層學推算出,許多堆積物的年代,要比傳統《聖經》所說的上帝創世紀的年代——公元前4004年早得多。
三期說——把歷史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學說,這種分法用在歐洲是可行的,但是用於世界的其他一些地區則有問題,因為有的地區現在還處於石器時代文化中。三分法的最初提出者是克雷斯蒂安J湯姆森,1819年,他在哥本哈根博物館整理展品時提出此說。
8. 考古隊說的文化層厚度指的是什麼
有人類活動遺留物的覆蓋層。
9. 古文化遺址的古文化遺址分類
成紀古城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南1000米的治平、深溝河交匯處的河谷川台地上。城址疊壓於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上,呈正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西、南兩面城址因河水沖刷已塌陷,有五分之二現為河灘田,東、北兩面現存部分城牆(似為後世在原牆址上補築),基厚12米,頂寬1.5—2米,夯層厚14—18厘米。夯土中夾雜大量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陶片及漢代陶片、唐宋瓷片。城址內外存有大量秦漢時期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和灰陶器物殘片及唐宋時瓷片。筒瓦一般長41厘米,直徑14.5—16厘米不等。現存瓦當多飾有雙雲紋、單雲紋、葵花紋,有的燒前刻有「長樂未央」或「大禾美帛」銘文。城址內已發現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兩口曾先後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一口井底有戰國和漢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廢後填充入內的漢瓦當、瓦片等;另一口廢棄後被一西漢墓所覆。從城址遺存實物推斷,古城應建於戰國時秦統轄時期。199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武古城位於涇川縣涇明鄉長武城村涇河南岸距河床百米高的坪上,北臨涇河,東、西兩面有深溝,南為人工開辟的斬斷面。城址有內外城,內城呈「呂」字形,為夯土築就。內城東、西牆長皆1200米,北牆長1000米,南牆長950米。現存牆最高3.5米,基厚12米,夯土層8—10厘米,夯跡圓形。城南牆外有人工城壕遺跡。城內有數條暗渠引入城外泉水,為豎井水源。城址附近出土有戰國提梁銅壺、漢代銅鼎、唐代造像塔及瓷碗、牌飾、弩機等。城址東南發現有銅礦石、銅渣。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密須古城位於靈台縣百里鄉達溪河岸二、三級台地上。城址今仍可辨。遺址東一公里處曾出土重43公斤大鼎。據考證,這里是商代密須國都城,周文王伐滅密須後又為密國首府。城址內及附近曾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西周等不少遺物。 涇陽古城位於崆峒區安國鄉油坊庄村的頡河北岸100米的二級台地上。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城址內地表存有大量漢代繩紋瓦片和陶片以及銅箭鏃等遺物。在斷層中夾有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筒瓦。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昭王六年(前301)「涇陽君質於齊」,應是以地名封君;《括地誌》記:「烏氏縣,周之故地,後入於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漢書·地理志》記安定郡領21個縣,涇陽、朝那等排在「烏氏」之前,有學者認為排列順序系以置縣先後為準的,所以涇陽應是戰國時代秦所置縣。現定為西漢置縣遺址。 阿陽古城位於靜寧縣城川鄉靳寺新村南300米處,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1.5米,暴露遺跡有灰層和雜物堆積層;遺物有紅粗夾砂陶片,屬齊家文化,有粗、細繩紋板瓦、筒瓦、瓦當及灰陶器物殘片,常有漢半兩和五銖錢幣出土。城址下為齊家文化遺址,周圍亦分布有紅山咀馬坡、黨家坪、新村等5處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城址大部分已被河水沖塌,北面存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70米的牆址。築城年代不晚於戰國時期,現定為西漢所置縣。 水洛古城位於今庄浪縣城所在地,地處北、南水洛河交匯處。秦、漢時設水洛亭。東晉時已名水洛城,義熙五年(409),西秦攻克水洛城。歷經唐宋元明清,漸成一地重鎮。 ? 庄浪古城位於庄浪縣西北部庄浪河河谷。秦漢時在這里設受渠亭,唐稱結公城。蒙古太宗時在此設庄浪路治所。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290),城「周圍一里一百七十步」,時有東、南、北三門。南門名鎮遠,北門名拱極。明代成化五年(1469),擴至周長三里。嘉靖十三年(1534)於南門建城樓,至清康熙五年(1660),城的南北垣先後傾圮。乾隆三十三年(1694)整修,增築瓮城,改南門偏向東,名朝陽,北門名迎恩,各修二層城樓。現舊城垣尚有殘跡,附近有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 蔣家坪古城位於涇川縣城關鎮蔣家坪上,背山面水,居高臨下。北面為山坡地,東、西兩面為深溝,南臨涇河,與對面的何家坪相峙,形成咽喉要塞。遺址北窄南寬,呈簸箕形,靠北土丘上築有5個土台,居中者最高,人稱「將台」。現存夯土層及殘存遺跡顯示,東、西兩面原有城牆,南面距「將台」1000米處亦有1000米長東西走向的城牆,與南、北城牆相連接而成城堡。此城是西魏時涇州刺使乙弗貴主持築就。至唐初,因薛舉反唐失敗後,人稱「薛舉城」,頗為後人所重。 潘原古城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曹灣村。北依山嶺,南臨涇水,西靠小路河。遺址是三角形,北延伸至山坡,南近河岸,根基寬約500米,東西長1500米。殘牆厚6米,夯土層為9—11米,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及西漢時的陶片。遺址內磚頭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宋代物,間有子母磚。出土文物有石函、石桌、石經幢和造像石方塔,上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鐫有「景明四年」字樣,「景明」系北魏宣武帝年號,「四年」為公元503年。1973年,在遺址內曾出土數百斤窖藏宋代神宗時「熙寧」和徽宗時「崇寧」銅幣。古城始建於西漢,後經北魏陰■,至唐時為潘原縣城。 通邊古城位於庄浪縣東北部六盤山腳下的古雞頭道要沖,現為通邊鄉政府駐地。城堡遺址南北寬400米,東西長600米,舊有東、西、北三門,形如虎耳,俗稱「虎耳城」。遺址內瓦礫層厚1.5米,曾出土宋白瓷、豆青瓷、黑瓷殘片。初建於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慶歷八年(1048)稱通邊寨。金皇統二年(1142)設通邊縣。元初並入隴干縣。明清時為大集鎮,商貿興盛。民國時設通邊鎮。 胡谷堡位於崆峒區安國鄉土橋村北頡河南岸平川上。城址呈方形,東西長429米,寬319米,牆基厚21米,夯土層為10—12厘米。現存殘牆高15米。原有東、南、西三門。遺址內散見瓦片、瓷片多為宋代遺物。唐貞元七年(791)築,名胡谷堡,後改名安國鎮。 石門堡位於庄浪縣朱店鎮與萬泉鄉交界處石門口東南小灣村西側山巔。《水經注》:水洛水「逕石門峽,謂之石門水。」此地「山石如門,其路斬截」,故名。清乾隆《靜寧州志》記為「石門高山堡」。古堡築於1087年,為水洛城所轄二堡之一。遺址呈橢圓形,東牆殘留30米,內高3米,外高6米。有烽火台一座,殘高8米。遺址內有齊家文化灰層灰坑。 趙墩大墩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趙墩鄉一個長300餘米的山樑上。計有4座,其中一座為通脊形,高4米,直徑18米,夯層厚6厘米,有漢代豎繩紋灰陶罐殘片;另外兩座有宋代陶片。按地形,此處烽台系由靜寧縣威戎鎮境依次西來,東西一線排列計6座,直達六盤山。 良邑小灣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良邑鄉。殘台高5米,呈長方形,頂部南北邊長2.5米,東西邊長4.5米,底部南北邊長5米,東西邊長9米,夯層厚10厘米。遺址周圍散見明代白瓷圈足碗、青花瓷碗、粗瓷罐、灰陶罐等殘片以及礪石等遺物。與北部現陽咀、南部饅頭咀、東部武家堡等烽台連接。 雙疙瘩梁烽墩位於華亭縣山寨鄉北陽窪村雙疙瘩樑上,連續有三座烽墩,一座最高者6米,直徑10米,另兩座高4米,直徑6米,為宋代遺跡。 另外有漢、唐烽墩遺跡4座,一在華亭縣西華鎮藺家溝北山上,稱藺家溝烽墩;一在華亭縣縣城西華尖山;另兩座分別在華亭縣東華鎮南山十里墩和東華鎮裕光村郭家梁,前者稱十里墩烽墩,後者稱郭家梁烽墩。4座烽墩遺址皆有明顯的夯土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