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當下有哪些文化現象值得我們關注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遷,人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也誕生了許多新生事物和文化現象。
比如:自媒體
自媒體的出現給了那些追求時尚、張揚個性的年輕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拿起手機,分享著自己的成長,記錄著時代的變遷,時代照亮了我,我感動著時代。但是總有一些人,就是願意做過街老鼠。為了一些蠅頭小利,通過網路傳播色情公然做著違背社會道德,破壞社會風氣的事情,比如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某某褲」,「某某嘴」事件,言辭不堪、內容無恥下流,對當下的年輕人做除了非常不良的示範。其中不乏道德的淪喪、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無不讓人深思。
我們在此呼籲大家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同時要注意分寸,把能在家裡說的事留在家裡說,適合在家做的事關上門做就行了,別到處曬,注意區分場合。凈化網路環境、人人有責。
B. 自媒體的娛樂化傾向——以微博為例
現如今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以微博等為首的自媒體平台也逐漸成為了大眾娛樂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這些自媒體帶來休閑娛樂的同時,也存在有過分娛樂化的傾向。 娛樂圈明星們的一舉一動通過自媒體平台的傳播都有可能引發大規模國民的熱議,進而也頻頻登上各大頭條。自媒體中娛樂化泛濫的現象愈發嚴重。本文將重點闡述以微博為例的自媒體平台所產生的娛樂化傾向及其影響。
一、微博平台上娛樂化傾向的表現
(一)熱搜TOP10中,娛樂圈事件所佔比例
截止12月30日13點33分,微博實時榜前十條涉及娛樂圈新聞的有3條;最熱搜前十娛樂圈新聞有6條。通過隨機查看兩天的數據說明,微博上娛樂新聞數不勝數,甚至成為人們搜索點擊量最多的內容。而如時政、財經、體育賽事等類型的新聞較少登上實時榜前十,最熱搜更是少之又少。
(二)明星事件與政治時事閱讀量、轉發量的對比
2017年9月16日,演員李晨在微博公開向范冰冰求婚。其微博點贊總計445萬,轉發量270萬。瞬間微博求婚話題直登熱搜榜第一,相關話題充斥頭條,眾多擁有一定數量的高級微博號以文章、圖片、視頻等形式宣傳著這一事件,連續一周熱搜不斷。而在此之前的一天,9月15號,我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病逝。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官方微博報道了此次事件。點贊總計10餘萬,轉發1萬。南仁東先生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他主導提出利用我國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台址,從概念提出、論證立項到工程建設、落成啟用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中國天眼」工程發揮了關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不計個人名利得失,長期默默無聞地奉獻在科技工作第一線。與全體工程團隊一起通過不懈努力,邁過重重難關,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南仁東先生病逝在微博上並沒有引起大范圍的關注,也沒有作為相關新聞的頭條。在如此強烈的對比之下可以看出,微博這一平台的娛樂化傾向已失輕重。
2017年10月8日,著名歌手演員鹿晗在微博宣布與演員關曉彤之間的戀情。此微博一經發出點贊量總計578萬,轉發量為129萬。微博搜索頻次高達1500萬,相關話題數達13萬,兩天閱讀量共計10億,覆蓋人次11億。微博平台甚至由於網友們過多的閱讀點擊而一度造成癱瘓。當日實時榜前三全是戀情話題,最熱搜更是八卦本次事件不斷,榜上其影響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件國內發生的事情似乎就顯得異常平淡無奇。12月26日3時4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關於此次理應舉國歡慶的盛事,央視新聞微博的報道轉發量僅533,評論次數更是未過百。一個國家的航天事業無疑是顯示本國綜合國力的最有力體現,然而整件事情並沒有得到適度的傳播,讓人唏噓不已。可見,民眾對於政治時事的關注度遠遠低於好奇娛樂圈八卦事件。
(三)漫畫解讀政治時事
「娛樂」一詞本身並無褒貶之分,就漫畫解讀政治時事來看,這樣的娛樂是為人們所推崇的。「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人民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這樣一個高質量高水平內涵豐富的定義,相信許多人都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一組漫畫解讀「一帶一路」,其中具體事宜、合作國家、發展前景、努力方向都用簡單明了而又富有趣味的圖畫一一展現,簡單化地使人了解「一帶一路」。一個思想要想深入人心,首先人們就得了解它。軍報記者官方微博漫畫解讀十九大精神同樣贏來贊揚。有趣可愛的漫畫一改往日軍人嚴肅冷酷的形象,不僅溫情滿滿,而更通俗易懂。十九大精神內涵豐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看懂,去吃透,去行動,而漫畫解讀十九大精神就是一個途徑,更要緊的是,社會各界人士通過簡單明了的漫畫都不難去理解十九大了,這就是娛樂化恰到好處的表現。
二、娛樂化傾向出現的原因
微博娛樂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而微博出現娛樂化傾向這一現象,究其原因,無非有三點:
(一)平台特點
一是平台本身平台特點。微博發言更自由,成為娛樂新聞的發聲口和傳播場;微博熱門話題中娛樂化信息比重大、頻率高。微博自身定位失衡,娛樂休閑內容比例過多。微博最初的定位是一款大型生活休閑社交平台。微博的多媒體傳播更強、娛樂化效果顯著。頁面設計凸顯娛樂功能,強化用戶娛樂體驗。
(二)受眾需求
二是受眾的需求。在微博中博主與粉絲的選擇是一種雙向性的選擇,受眾對自身的選擇和關注內容以及對於興趣人物的選擇完全依據自身的意願來進行的,其所進行互動的對象既可以是現實中的人物關系,也能夠通過與陌生人的交流增加傳播深度和廣度甚至可以打破交往界限獲得明星名人的關注。可以說微博將傳統的人際交往如論是在深度或是廣度方面都帶來全面的拓展,成為日常人際傳播在網路社會中的一種延伸,它形成了一種更為便捷與靈活的人際交往關系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渴望與需求。現在人們物質生活基本得到滿足,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有數據顯示,93.18%的用戶使用微博的目的是為了「放鬆心情,打發時間」,娛樂為登錄微博的第一動機,學習和社交需求明顯,開闊眼界。受眾群體多樣性,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新浪微博數據中心曾發布報告,指出17~33歲青年群體是構成移動互聯網的主要用戶佔全部用戶的83%,我國的網民結構以年輕網民為主且依然在不斷地往低年齡群體發展,用戶年齡結構失衡,低年齡群體表現出活力、開放、單純、好奇等群體特徵,年齡越低,相應社會經歷越少。從整體上看,低年齡群體易接受新鮮事物追逐時尚潮流,也容易被輿論所左右。追星群體大多以學生為主,微博是他們關注、了解偶像的一大平台。他們的需求更傾向於娛樂和明星。還有就是微博話語的使用者也是以低學歷人群為主,他們的話語特點主要表現為需求層次較低、表達方式淺顯、表達慾望高漲,因此他們在話語表達中傾向於淺顯易懂的口語化文本。受八卦心理和從眾心理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在聊天中,人們總會時不時蹦出一些微博熱詞,這也讓一些不了解微博,不了解熱詞的人們開始去關注微博,為的就是能跟上時代,不至於out。一般來說,對於陌生的信息受眾選擇接觸幾率較低,然而,當身邊的人都在談論某一事件,或發表自己的看法,轉發,評論,當所有都關注一個事件時,受從眾心理的影響,作為社會中的個體,很容易在不了解或不感興趣某一件事時也會去關注、討論。就像鹿晗和關曉彤公布戀情的時,微博曾出現癱瘓情況,對於這一現象,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是獵奇心理在起作用,大眾往往對與自己生活有距離、有差距的人的生活有高度的好奇心。有些用戶為了迎合大部分網友的八卦心理,搜刮明星的私人生活,博人眼球,人們也會更加關注這些八卦新聞。
(三)現代生活節奏加快
三是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在一個快節奏的生活中,往往都是在來去匆匆,壓力越來越大,責任越來越大,以致於他們無時無刻不想停下來休息片刻,放鬆娛樂一下。而微博信息種類多,趣味性強,並且篇幅短小,而且都是最新消息,以前的政治新聞都是長篇大論,但都是關於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而現在通過微博,變成篇幅短小,並且易懂,也更符合人們了解時事、了解政治的需求,符合快節奏人們的需求,並且能讓他們停下來休息片刻的同時,又不耽誤事情。人們每天都會面臨龐大的信息湧向自己,在有限的時間選擇性接觸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就是方便、快速。
三、娛樂化傾向的影響
微博娛樂化的傾向愈發顯著,而娛樂化傾向現象所展現出來的的影響,大致歸納起來有兩個方面:
(一)更易於受眾理解、接受
一方面,經過娛樂化處理的信息和資訊更易於廣大受眾的理解和接受。近些年,以往晦澀難懂的一些文化突然與大眾親近起來。在各種信息傳播平台上以娛樂化的方式,談先秦諸子,談三國風雲,或古今中外無所不談。文化和信息的通俗化是必要的,走向大眾也是值得肯定的。信息和資訊娛樂化時,已經事先考慮到大眾的接受水平,所以會將那些最專業最難懂的部分犧牲掉,這樣一來便從理解和接受的角度上迎合了大眾。信息和資訊的通俗化,其實一直以各種方式在進行著,只不過今天的處理信息和資訊的方式是將其娛樂化。而現在,經過娛樂化處理的信息和資訊,也深刻地影響著社會,影響著大眾的生活。例如,抽煙有害,如今通過娛樂化處理後出來的表現方式如:漫畫與插圖等形式進行傳播後,盡人皆知,不然抽煙有害,不過是實驗室里的結論,大眾對其的危害更不會有如今這般深刻的意識和觀念,更不會推動世界上各個國家禁煙事業的發展。在一些時候,受眾的需求即是滿足暫時的、消遣性的需求和刺激,是作為一種日益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的調劑。娛樂化信息和資訊正是滿足了這一心理需求而大行其道,而且這種需求滿足了人類最原始的生理沖動,它較少受到個人素質、品德的影響,因此有較大的受眾范圍。在易於廣大受眾的理解和接受的角度來看,娛樂化處理的信息和資訊是有一定益處的。
(二)導致網路低俗化現象出現
另一方面,經過娛樂化處理的信息和資訊的廣泛傳播,也導致了網路低俗化現象的出現。娛樂化的目的,無非是名與利,迎合和討好大眾,就是廣泛傳播經過娛樂化處理的信息和資訊的基本策略。網路上接受信息和資訊的大眾最想聽什麼和最想看什麼,聽了和看了什麼最開心,他們就說什麼和給大眾看什麼。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取名與利,為了討得大眾更多的喜愛,網路低俗化現象也就隨之出現了。網路上颳起了低俗化旋風,在這股旋風中,一些所謂的大V和公知,把醜化他人的形象作為取悅觀眾的笑料;有的則在相互調侃中常帶上「性」色彩,甚至走上了色情的道路,什麼裸體、性、同性戀、不一而足,極大的污染了網路環境;一些打的是擦邊球、准黃色,在網路上招搖,把日常生活中難以啟齒的肉麻語言搬上了網路;在網路上炒作明星緋聞和犯罪新聞;宣揚低俗、庸俗的社會現象,為製造「賣點」不惜無中生有、捕風捉影、傳播虛假新聞,甚至從嚴肅新聞中挖掘所謂的娛樂價值……網路的娛樂化就此變成了網路低俗化。隨著網路低俗化現象的泛濫,加速了網路低俗化語言的擴散,造成了更壞的社會效果,一些不規范又粗俗的網路語言在網路上泛濫成災,如「屌絲」「撕逼」「逼格」等網路粗鄙詞彙。就以上這些而言,經過娛樂化處理的信息和資訊的廣泛傳播,所導致的網路低俗化現象的出現和不斷擴展蔓延,對於網路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長期和健康發展來說都是及其不利的。
縱觀現如今網路時代,自媒體恰逢遇上良好發展機遇。同時,在機遇面前,也迎來了更多的挑戰。過分的娛樂化傾向就是自媒體在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道路歪曲,如果不及時更改路線,而是繼續發展下去,其結果必然會適得其反。
娛樂化傾向的出現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是分不開的。自媒體作為傳播者,就必須要堅持真實性第一原則,不得肆意捏造新聞以博人眼球。
自媒體作為新聞傳播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要正確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傳播者的立場、觀點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觀念。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正確的輿論引導極其重要。
總的來說,並不能對娛樂化傾向全盤否定,但也必須要謹慎對待,眾所周知,物極必反。自媒體唯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堅持「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上心」,這其中,當然不能是緊抓「戲子」的家事了,這樣才能被越來越多的受眾所接受與喜愛。
文字:戴桂欣 韋秋婷 藍倩茹 黃文慧 馮詩歡
C. 自媒體時代的介紹
自媒體時代是指以個人傳播為主,以現代化、電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媒介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這種媒介基礎憑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徵,使得新聞自由度顯著提高,傳媒生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轉變。自媒體時代,災害面前的個體自我動員能力迅速提高。經濟收入的增長,又使個體行動能力大幅提高。但相應社會組織能力仍停留在低水平,政府與民間互信程度卻在下降。這些,是此次救災出現一定程度混亂、低效的主要原因。放寬對社會自我組織的限制,培育公民社會成長,是社會良性前行的必由之路。在互聯網上,每一個賬號,都像一個小小的媒體。發帖子、轉微博、評新聞……信息、觀點、態度便匯入了互聯網的比特之海。自媒體——自我的小媒體,在近5億網民、3億微博的努力之下,煥發出巨大能量:境內50餘家微博客網站,每天更新帖文達2億多條。從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宮破碎的瓷盤,在進行輿論監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體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統計,在2010年輿情熱度靠前的50起重大輿情案例中,微博首發的有11起,佔到了22%。
D. 新媒體環境形成了哪些新的文化現象
來自【駒】【集】【人】【才】的回答~~
新媒體時代以來,社會傳播現實的變化帶動了傳播學界的觀念變化,促使傳統的「媒介—受眾」關系研究不斷向「新媒介—用戶」關系研究轉變。
新媒體技術誕生的初期,樂觀的技術決定論經常占據主導地位,而當新媒體技術擴散和的比例逐漸提高,學者們又總是適時地轉向社會塑造論,探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何以在社會歷史情境中產生社會影響,進而推動社會塑造的進程。
「新媒體」是一個歷史的、相對的、流動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語境中有不同的所指。每當一個新的傳播技術誕生,「新媒體」和「舊媒體」的定義就會迎來一次更新,這一定義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得以穩固,直到下一次的傳播技術更新。
當前,我們所談論的「新媒體時代」是指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終端技術等數字化信息傳播技術誕生以來的這一歷史時期。
新媒體時代以數字傳播、網路傳播和全球傳播為主要特徵。在此,新媒體並不單純指向傳播技術和媒介形式本身,而是同時指向「用來交流或傳達信息的製品或設備;傳播或分享信息的活動和實踐;圍繞上述設備和實踐形成的社會安排或組織形式」。換言之,即區別於大眾媒體時代的新傳播媒介及其相關的傳播實踐和社會情境。
新媒體研究所要考察的,不再僅僅是以往占據傳播研究核心的生產、文本和受眾等問題,而是在媒介、實踐和社會三個層面的交互作用下,新媒體能夠產生哪些區別於傳統媒體的獨特影響,尤其是在媒介融合和媒介化社會的大背景下,新媒體何以成為權力關系得以展開的場域。
E. 自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自媒體是指以公民個人為主體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個人傳遞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應用平台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網路貼吧、論壇等網路社區和手機應用終端。自媒體以其自由性、即時性、廣泛性的傳播方式對大學生的學習觀念、人際交往、價值取向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自媒體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屬於互聯網的「土著居民」,他們經歷了網路尤其是自媒體從無到有,從稀缺到普及的發展過程。自媒體的即時性、開放性、互動性對大學生的學習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一)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載體
自媒體方便快捷的信息傳播為大學生提供了與傳統學習資源不同的信息獲取與使用渠道。大學生通過自媒體的彼此交流,能夠用最快的方式獲得他們所需的文獻資料和信息。足不出戶就能搜索各種學習信息,並進行各種學習交流,這種獲取資源的模式沖擊著傳統的學習觀念。通過自媒體,學生可以選擇性地、快速地獲取相關信息,同時還可以讓相互「關注」的朋友共享這些信息,在點贊和交互評論中實現交流。
同時,又不得不承認自媒體信息在某些方面不及圖書的客觀深邃及社會認可度高。是選擇自媒體中大家建議的資源獲取方式引擎,還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入圖書館或者尋找老師的幫助,對大學生構成了新的困惑,並影響其學習的成效。
(二)對學習意識的影響
告別中學學習模式的大學生,在生活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時間。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學生的學習意識是被動的,更多根據老師的安排學習,更多參考教材。自媒體時代的自由性和廣泛性,使得大學生更加偏重於非專業知識信息的關注,如重大社會熱點事件、某一社會現象甚至是自己和夥伴的心情、感情的表達和評論。大學生可以利用自媒體主動在網路中尋求信息,並且將各類信息和觀點進行分析、判斷和選擇。
在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一方面被動接受著傳統的課堂專業知識學習,另一方面活躍在各種自媒體平台;一方面在時間的分配上更多忽略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是即便在學習的時候,更信賴和依賴自媒體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崇拜老師和書本。
二、自媒體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觀念的影響
(一)更加便利快捷的表達,形成溝通無障礙的思想
自媒體突破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交流的局限,在使大學生與同學、老師、朋友和親人之間的交流更通暢和頻繁的同時,為大學生展現並形成了一種新的人際交往方式,由此產生一種新的人際交往理念。近乎百分之百的大學生使用自媒體軟體微信、微博,刷朋友圈,在頃刻之間就可以和朋友分享自己的位置和心情,並且和簡訊主動告知類似匯報的形式不同,自媒體完全自主,願意關注的朋友主動一刷即可知曉消息,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溝通「羞澀」和「距離」的影響。
(二)虛擬世界導致人際疏離
大學生更加習慣運用各類虛擬自媒體界面進行思想的溝通和情感的表達,長期如此,將會造成大學生因缺乏與現實人物的接觸和交流,導致人際交往能力退化、語言表達能力下降。部分學生沉溺於虛幻的人際世界,沉醉於自己的媒體世界,一旦虛擬世界中的人際關系出現中斷,隨之帶來的失望與孤獨找不到合適的排泄,會導致更多的心理困惑。
三、自媒體對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影響
(一)對大學生自我認知的影響
自媒體對作為「搜索引擎的一代」的大學生的自我認知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自媒體的普及在給大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使大學生過度依賴自媒體的風險,甚至其主體性逐漸喪失,成為自媒體的奴隸。大學生在任何時刻都在與手機進行「交流」,在虛擬的自媒體交流中形成的認知都切實地影響著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作為社會人的自我認知,由此帶來的矛盾對他們思考自身的存在狀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F. 自媒體時代的特徵
社交網站、微博上「日本核輻射空氣抵滬」的無稽之談,讓上海市民驚出一身冷汗;「甬溫線動車事故29人失蹤」的以訛傳訛,花費很大精力才得以澄清;而「滴血食品傳播艾滋病」的失實傳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眾恐慌。
謠言不是自媒體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視。「艾滋女事件」等,對個人造成的精神損害難以彌補;「浙江某學院黨委書記開房被抓」等,損害到領導幹部群體的形象;而「碘鹽防輻射」的謠言,更在短時間內引發搶購風潮。 自媒體也是一種「自組織」,有著「自我凈化」的功能。「金庸去世」的謠言在微博擴散,就曾引來網友廣泛反思,更多人在評論、轉發時,更理性、更謹慎。「武漢女大學生被割腎」的傳聞,通過知情網友的質疑、辟謠,也澄清了事實。
G. 自媒體有什麼社會價值 自媒體時代有哪些特點
其一,多樣化。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來自各行各業,這相對於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單個行業的知曉能力來說,可以說是覆蓋面更廣。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對於新聞事件的綜合把握可以更具體、更清楚、更切合實際,位於「尾部」的他們的專業水準並不比位於「頭部」的媒體從業人員差,甚至還更有優勢。
2
其二,平民化。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來自社會底層,自媒體的傳播者因此被定義為「草根階層」。這些業余的新聞愛好者相對於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來說體現出更強烈的無功利性,他們的參與帶有更少的預設立場和偏見,他們對新聞事件的判斷往往更客觀、公正。
3
其三,普泛化。自媒體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話語權給草根階層,給普通民眾,它張揚自我、助力個性成長,鑄就個體價值,體現了民意。這種普泛化的特點使「自我聲音」的表達愈來愈成為一種趨勢。然而伴隨著自媒體主體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這條「尾巴」的力量愈來愈積聚成長。
H. 目前自媒體出現了哪些方面的發展問題
1、生態規則不健全
自媒體生態規則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媒體內容生產缺乏他律,缺少了專業意義上的「把關人」,低俗內容、謠言、虛假信息等內容易出現;二是自媒體營銷水分大,刷粉和買點擊量現象嚴重。
2、可信度問題
自媒體內容可信度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假信息、標題黨、誇大信息、商業軟文新聞化、老聞變假聞、觀點與新聞信息混雜等。可信度是影響自媒體獲得認可的一個重要變數,公信力是自媒體的弱勢。
3、內容生產容易成為公關與廣告的變相手段
目前我國自媒體經營的盈利模式較為單一,還沒有找到一種新的經營模式,收入主要還是依靠軟文和廣告,新盈利模式的尋找是自媒體經營的一道「坎」,過多經營軟文是以犧牲平台價值為代價的。
4、經營上人脈資源強於平台資源
當前自媒體平台運營模式尚未形成一個成熟、完善的體系,平台資源整合力度不足,仍處於個人人脈帶動自媒體發展的階段。總體上,自媒體偏重於個人人脈獲得廣告或公關費,而非基於實際的傳播效果。也就是說,自媒體整體上還沒有走上依靠自身平台影響力獲得經濟效益的良性軌道。
5、自媒體侵權與維權問題突出
由於侵權成本低,一些自媒體運營基本不生產原創內容,單純照搬,包括不說明來源地復制原創內容,或是未經許可擅自改編他人作品進行傳播。
I. 網路文化現象有哪些
當代網路文化現象主要有哪些?文化現象所反映的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外中狀態和聯系,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是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志作用的事情,是群眾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和不斷給予陶冶的結果。它往往是思想觀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綜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觀念的特色。文化現象是人們對現象的感受上升到理發概括的認識產物。具體包括那些就很難說了,如現在流行的草根文化現象、山寨文化現象、網路文化現象、大眾文化現象、流行文化現象、小沈陽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