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山文化玉器在鑒定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紅山文化玉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遺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裡見到一件勾雲紋玉佩。以後,在紅山文化諸遺址中多有玉器發現,以凌源縣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縣東山嘴等遺址出土較多,內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漢旗大窪、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等處也有不少重要玉器發現。紅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數為動物造型的裝飾品,構成這一文化的顯著特徵。
紅山玉器多為十分精巧的動物造型玉石雕刻,以豬、虎、鳥、龍等形狀為主,工藝水平極高。尤其是紅山文化出土的玉龍,這種玉龍造型非常簡單,很多時只是一個圈,與後期的盤龍、紋龍等相比顯得十分原始。我記得華夏銀行的徽標就是一個很形象的紅山玉龍哦。
紅山玉的特點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其一,創作題材廣泛,主要包括仿生和攝象兩大類。其中,仿生類是主要部分,指摹仿並被神化了的動物形玉器和人物形玉器等,尤以動物形玉器獨具特色。攝象類指攝取自然現象又經過藝術加工的璧、環、箍形器和勾雲形玉佩等。其二,造型手法多樣,既有淺雕又有浮雕。紅山文化玉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講求神似,大都以熟練的線條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藝,將動物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極具古樸蒼勁之神韻,紅山文化玉器多通體光素無紋,動物形象注重整體的形似和關鍵部位的神似。
紅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質較多的是遼寧岫岩縣細玉溝透閃石類的玉材,材料質地細密,硬度較高,色澤均勻。玉的顏色有蒼綠、青綠、青黃、黃色,也有玲瓏剔透的碧玉和純白色玉。
辨別玉材的時代可靠性,是鑒別古玉的重要一環。玉質的基本顏色也發生變化,一方面是色素離子對玉器所處環境條件產生不同反應;另一方面內在因素在外部條件下促成變化,基本顏色的變化也是年代的特徵。
1、從造型上看:造型有時代性。紅山文化玉器的造型深厚、凝重,既概括洗煉,重點部位突出,又有不同於一般特徵的神韻。如紅山玉器的動物造型,既生動,又拙樸、豪放。現實仿製的紅山動物玉器,只能做到形似,總體上拘謹、呆板、無生氣,難以捕捉到原器物固有的神韻,很難模仿到那個時代的特徵。
2、從紋飾上看:紋飾是一個時代思想觀念、審美意識和信仰的產物。如能掌握各個時代的紋飾特點,便能比較准確地認定其年代。紅山玉器表面多光素無紋,除玉龍額部或顎底有斜方形網紋和表現獸頭眼部、牙齒的細陰線紋外,一個常見特點是壓地線浮雕、凸弦紋、淺浮雕或稱打窪,即在平面玉佩或圓雕玉器上磨出平整勻稱的凹槽形紋飾,也稱瓦溝紋。有些壓地淺浮雕若隱若現,眼視不甚清晰,手摸感覺明顯,凸弦紋在多數紅山玉器都會見到。紅山玉器的工藝,主要是各部位的過渡自然,表面光澤細膩,少有磨痕,除個別小型佩件大多無玻璃光。不論動物或器物,一般都有穿孔,多系對鑽而成,也有從一面鑽進的馬蹄形孔,孔壁呈粗螺旋狀,有的孔中部交接處出現錯位稜台,也有的是對面蹭磨而成光澤無螺旋紋的孔,交接的薄層上鑽一小孔。扁平器物在工藝上多兩面加工,內外邊緣成刃狀,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3、從沁色上看:沁色是古玉器的年代標志,也是判斷真偽的重要依據。在外部侵蝕條件下生成的沁色,表面常伴有侵蝕的共生物質,同時出現在玉器上。紅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色較少,較輕,常見的有霧狀白色水沁、黃褐色土沁、紅色沁、黑色沁,少數有綠色銅沁。紅色類血沁和綠色銅沁,多出現在黑色或黃白色皮殼之下。舊色與光澤。古玉在地下多年,表面都有後天生成的自然舊色和包漿。真古玉的包漿較厚,且分布均勻自然,還有一種發自內部的光澤。這種反射光是自然的、一致的,是統一光澤,且有油性,不同於拋光後出現的表面玻璃光。即使腐蝕較為嚴重的某一局部光澤,仍會顯出它的一致性。高古玉光澤發自內部,所謂精光內蘊,而不是表面浮光。紅山文化玉器一般表面無玻璃光,表面光澤與玉的硬度及解玉砂顆粒的精細相關。一般地說,玉質硬度高光澤強,磨砂痕輕,玉質軟、石性重者光澤差;解玉砂顆粒勻細光澤強。剛出土的紅山玉器表面都有一層柔和的老玉特有光澤,不同於現代的油蠟拋光技術。
2. 紅山文化玉器鑒別
紅山文化玉器自從面世以來,造假頻頻,被神秘化的紅山古玉鑒定,使得很多收藏者望而卻步。那麼紅山文化玉器怎麼鑒別呢?下面我帶您了解一下
紅山文化玉器的鑒別方法
材料
鑒定紅山玉石的第一步就是看它的材料。紅山玉器一種是用老岫岩玉,主要產自遼寧省一帶。老岫岩玉的硬度較低,有5到6度,達不到6度那麼硬。再一種就是新的岫岩玉,還有一些是雜玉、瑪瑙和水晶。周南泉認為,如果材料不對,再好的做工和玉料也不可信。例如,冒出像和田玉的製品,即使材料再貴重,也不是紅山文化玉器。
工藝
在紅山文化時期,穿孔工藝是用棍子帶動解玉砂磨製出來,據現有資料了考證,紅山文化時期尚未使用金屬工具,製作時是不可能使用金屬工具直接或間接去完成的。紅山文化玉器打磨,主要使用的物質是皮革,不是通常那樣用它們包在輪子上,用器具帶動輪子轉動,直接在玉器表面摩擦,而是用手拉動皮革兩端壓住砂漿在玉器表面來回拉動琢磨。因此,紅山文化玉器邊緣較薄,多有刃狀感。另外,紅山文化玉器的陰線刻紋,主要是用動物骨或棍條拉動解玉砂完成,所以線條較粗放。周南泉給記者對比了兩件真偽紅山古玉,真品的凹槽處沒有砂輪磨痕,而贗品的凹槽處有明顯直接用輪子磨出的痕跡。
顏色
從顏色上來看,紅山玉器除了少量以外,大部分顏色比較淡,不是很深。五六千年的時間,顏色基本上比較淡薄,加上古代留下了沙的感覺,顏色比較均勻,比較舊。周南泉拿出一塊紅山玉器贗品,顏色有明顯差異,“一些贗品中有很明顯的色彩差異,一看就是染色的。”
造型
紅山古玉的造型都很有特色。總的感覺比較神秘。做出的造型似像不像,例如玉豬龍,從圖案上看就是豬和熊的造型結合,它的耳朵像豬,身子像熊。紅山玉器就目前來看,固定的造型大概有幾十種,像貓頭鷹就是一種圖騰崇拜。周南泉認為,紅山文化時期的人對於這種晝伏夜出的動物感到很神秘,還有蟬的造型也較多。上面提到的真假贗品中,贗品是兔子造型,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兔子造型的紅山玉器。另外,立體的器皿較少,但也有一些,比如口呈橢圓形的罐子,現代機器也很難做出這種造型。
用途
紅山先民製作玉器的用途就是三種:使用、佩用、祭祀。周南泉猜測馬蹄形玉器在紅山文化時期有可能是用來做枕頭的,和他收藏過一個紅山文化時期的玉枕造型上頗為相似。還可能是用來做兵器,套在胳膊上可以用來防禦野獸的攻擊。像豬龍和C形龍是表現了當時人們崇拜的動物,是一種圖騰,保佑子子孫孫的繁衍。
綜合角度
總的來說玉器雖然是年代比較長,界定比較寬,但是通過統計,加上文獻和出土的各方面資料,可以摸索出年代規律。 “根據材料、顏色、工藝、造型、功能某一方面判定,像是顏色新不對、現代工藝痕跡不對。有些得從各個方面考慮,比如和當時的情況是否相符,不是一下子定死的。”周南泉說,他在鑒別時造型僅僅作為參考,最主要的是抓住顏色、工藝和熟舊感覺。
紅山文化玉器專家簡介
周南泉
周南泉,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業內最著名的玉器鑒定專家之一,擁有中國收藏家協會鑒定委員會、中國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東方收藏家協會珠寶玉器鑒定組組長、中央電視台《藝術品投資》欄目玉器類首席專家等眾多頭銜,被人稱為“玉界泰斗”
3. 紅山文化玉石可以拍賣嗎
可以拍賣的。
紅山文化玉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市與建平縣交匯處的牛河梁遺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裡見到一件勾雲紋玉佩。
以後,在紅山文化諸遺址中多有玉器發現,以凌源市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縣東山嘴等遺址出土較多,內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漢旗大窪、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等處也有不少重要玉器發現。紅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數為動物造型的裝飾品,構成這一文化的顯著特徵。
玉器鑒定
紅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質較多的是遼寧岫岩縣細玉溝透閃石類的玉材,材料質地細密,硬度較高,色澤均勻。玉的顏色有蒼綠、青綠、青黃、黃色,也有玲瓏剔透的碧玉和純白色玉。
辨別玉材的時代可靠性,是鑒別古玉的重要一環。玉質的基本顏色也發生變化,一方面是色素離子對玉器所處環境條件產生不同反應;另一方面內在因素在外部條件下促成變化,基本顏色的變化也是年代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