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荊楚文化用什麼名字好

荊楚文化用什麼名字好

發布時間:2023-01-27 05:54:31

Ⅰ 荊楚文化怎麼與生活相結合,想做些關於荊楚文化的項目和產品,希望大家能給予好的建議

黃鶴樓香煙 吸煙有害健康盡早戒煙有益健康戒煙可減少對健康的危害高檔產品的需求日益、喉部基本無刺激、無雜氣、餘味舒適等特點,逐漸成為大部分高檔煙,消費者的首選產品。幕彈 「黃鶴樓+1916」,看似牽強的組合,內蘊的卻是文明的薪火傳承。黃鶴樓,荊楚文化的千古象徵之一;1916,中國民族工業百年夢想發軔的一個年號。今天的組合,更加光輝奪目,我們能體會:在歷史的交融中,在文化與夢想的雙重推動下,不經意間把時代文明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驕傲的荊楚人,驕傲的武煙人,孜孜以求的創造奇跡——終於兌現了,千古文人士大夫的承諾,千百年來沉澱的夢。 中國文人士族作詩為賦崇尚追求意境,人境相生、人境合一、忘我之境等等不一而足,這不僅是他們對藝術境界的追尋,更是對人生理想的追問,而境界的高下也往往決定了他們在文化創作領域的成就。對於一個品牌而言,境界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它的市場與前途,因此,對於一個現代企業來說,絕不能忽視消費者在消費體驗你的產品過程中所感受到品牌境界,這種境界既是銷售力,也是你的品牌生生不息的推動力。 黃鶴樓1916,凝練著荊楚文明的精粹,鍛造著品牌至境的時代傳說。天賜淡雅香 「黃鶴樓」品牌始創於20世紀90年代,是湖北省名優煙之一,在消費者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其品牌名取意於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名樓與名煙相得益彰,盡顯楚都今昔輝煌。 軟盒黃鶴樓包裝規格: 軟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 焦油量: 15 mg煙氣煙鹼量: 1.2 mg 精選多年自然醇化煙葉,經武煙首席配方師精心調配,產品勁頭適中,無刺激雜氣,回味甘甜,口感舒適,實現了超然的飄柔淡雅口味。 獨特加長煙棒有效過濾煙氣中有害物質,對人體危害更小,吸食更安全。外包裝以磨砂與深藍色為主色調背景,並利用凹印印刷技術形成磨砂壓紋工藝,體現金屬質感,表面加工水性光油,更加光亮,細節之處獨具匠心,近顯其尊貴不凡的氣度。 軟盒黃鶴樓(紅版)包裝規格: 軟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5 mg煙氣煙鹼量: 1.2 mg 獨特賣點:香氣濃馥、煙氣細膩柔和、口味淡雅舒適 黃鶴樓香煙產品特性:貴為高檔品質產品,軟盒(紅版)「黃鶴樓」香煙採用國外高品質進口煙葉和國內優質煙葉,精心配置,賦予純正烤煙特徵煙香,且結合葉組基礎,合理使用國內外名貴香精香料,給予該產品獨特的風格,使香氣飄逸淡雅。 更充分滿足高檔卷煙消費者的「柔、細、雅」要求。 硬盒黃鶴樓(紅帶)包裝規格: 硬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2 mg煙氣煙鹼量: 1.1 mg 獨特賣點:香氣濃馥、煙氣細膩柔和、口味淡雅舒適 產品特性:貴為高檔品質產品,軟盒(紅版)「黃鶴樓」香煙採用國外高品質進口煙葉和國內優質煙葉,精心配置,賦予純正烤煙特徵煙香,且結合葉組基礎,合理使用國內外名貴香精香料,給予該產品獨特的風格,使香氣飄逸淡雅。 更充分滿足高檔卷煙消費者的「柔、細、雅」要求。 軟盒黃鶴樓(特製珍品)包裝規格: 軟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0mg煙氣煙鹼量: 1.0mg 雍容華貴天賜而生 雙十珍品,低致十毫克焦油及十毫克一氧化碳 黃鶴樓香煙為「淡雅香」之完美詮辭 外包裝具有皮革般質感 獨特賣點:清雅口感,極致醇和 硬盒黃鶴樓(特製珍品)包裝規格: 硬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1mg煙氣煙鹼量: 1.0mg 雍容華貴天賜而生 雙十珍品,低致十毫克焦油及十毫克一氧化碳 為「淡雅香」之完美詮辭 外包裝具有皮革般質感 獨特賣點:清雅口感,極致醇和 硬盒黃鶴樓(12mg)包裝規格: 硬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2mg煙氣煙鹼量: 1.1mg 挑戰醇和新極限。 產品特點:煙氣細膩、綿長成團 產品介紹: 煙支:採用吸味影響小、燃燒性好、包灰性能好的進口卷煙紙,體現人文關懷。 濾嘴:採用深藍襯底,其上配以黑色條紋,燙金電化鋁,風格協調大方。 材質:採用最新柱狀鐳射紙張,中部鏡面深藍色塊,與磨砂方格形成鮮明對比。 底紋:煙包採用絲網印刷技術,其磨砂產生出細膩、潤滑的效果,體現其表面及為時尚 的太空金屬質感。 軟盒黃鶴樓(滿天星)包裝規格: 軟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2mg煙氣煙鹼量: 1.0mg 「尊貴」緣於高貴的血統,自然的和諧,上天的恩賜。 秉承黃鶴樓系列香煙天賜淡雅香的特點,經自然醇化,再現煙草本香,香氣淡雅飄逸,醇和到極致。 人工精選進口再造煙葉,採用純天然生物制劑「普樂液」,在有效降低煙氣中有害物質的生物活性,增強卷煙吸食安全性的同時,使得煙絲更加的光澤油潤、細膩柔和,口味淡雅舒適,餘味純凈,是高品質生活的絕佳享受。 硬盒黃鶴樓(滿天星)包裝規格: 硬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2mg煙氣煙鹼量: 1.0mg 「尊貴」緣於高貴的血統,自然的和諧,上天的恩賜。 秉承黃鶴樓系列香煙天賜淡雅香的特點,經自然醇化,再現煙草本香,香氣淡雅飄逸,醇和到極致。 人工精選進口再造煙葉,採用純天然生物制劑「普樂液」,在有效降低煙氣中有害物質的生物活性,增強卷煙吸食安全性的同時,使得煙絲更加的光澤油潤、細膩柔和,口味淡雅舒適,餘味純凈,是高品質生活的絕佳享受。 硬盒黃鶴樓(紅版)包裝規格: 硬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84mm焦油量: 15mg煙氣煙鹼量: 1.2mg 挑戰醇和新極限。 產品特點:煙氣細膩、綿長成團 產品介紹: 煙支:採用吸味影響小、燃燒性好、包灰性能好的進口卷煙紙,體現人文關懷。 濾嘴:採用深藍襯底,其上配以黑色條紋,燙金電化鋁,風格協調大方。 材質:採用最新柱狀鐳射紙張,中部鏡面深藍色塊,與磨砂方格形成鮮明對比。 底紋:煙包採用絲網印刷技術,其磨砂產生出細膩、潤滑的效果,體現其表面及為時尚 的太空金屬質感。 軟盒黃鶴樓(1916)包裝規格: 軟包卷煙規格: 一類烤煙 70mm 焦油量: 15 mg煙氣煙鹼量: 1.3 mg 根源於1916年波利維亞商人引入「南洋煙魁壹號配方」,是古老配方與現代科技的經典演繹。 煙葉的選出率為200公斤精選出1.0公斤,片片如黃金般珍貴,並在湖北隨州、恩施原生環境下5年以上的自然醇化。 包裝設計由2008年北京申奧標志設計者陳紹華先生主持項目。DNA防偽確保每一包煙都擁有獨一無二的防偽身份認 證採用70毫米(傳統84毫米)短煙支,傳承了卷煙誕生之處的本原特色。 煙支嘴棒使用金色水松紙,把玩指間,尊貴氣質自然流露。 由工程師手工完成制絲、加香、加料工藝,並全部採用手工包裝。

Ⅱ 陳荊楚這名字代表什麼,怎麼樣

文化印象96 分。(主要參考成語、詩詞、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數理72 分。(主要參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學筆畫組合的搭配關系)

用字的意義:

荊:叢生多刺的灌木。後引申指道路艱難或處境困難。(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650次)
《說文解字》釋雲:楚木也。從艸刑聲。

楚:意為清晰、整潔,茂盛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5,860次)
《說文解字》釋雲:叢木。一名荊也。從林疋聲。

總評:

荊此字能較好的與您的姓氏搭配。
楚楚系男子名常用字。能較好的與起名用字荊搭配。
字義荊表示荊璞、荊玉、荊花;楚表示華麗、楚天、楚麗,意義優美。
音律陳、荊、楚的讀音是chén、jīng、chǔ,聲調為陽平、陰平、上聲,音律優美,朗朗上口。
字型陳為左右結構,姓名學筆畫16畫;荊為左右結構,姓名學筆畫14畫;楚為上下結構,姓名學筆畫13畫;字型優美,利於書寫。
五格該名字的五格筆畫搭配為16-14-13,五格俱佳。
意蘊成語班荊道舊 楚楚不凡擴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語釋名、趣味解釋、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語釋名:
班荊道舊 楚楚不凡荊山之玉 楚璧隋珍(解釋)
隋珠荊璧 楚楚不凡隨珠荊玉 楚楚可人(解釋)

趣味解釋:

荊江 · 楚楚
荊花 · 楚天
荊山 · 楚麗
紫荊 · 翹楚

名言名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李白《渡荊門送別》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柳永《雨霖鈴》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李荊璞: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黑龍江省寧安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張開荊: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江西省吉水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耶律楚材:中國古代(元)著名詩人,文學家。其代表作主要有:《鷓鴣天》、《過陰山和人韻》、《過濟源登裴公亭》、《鷓鴣天 題七真洞 詞綜卷三十三》等。

胡楚材:中國古代(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其代表作主要有:《白艾溪》、《青山懷古》、《仙池岩》等。

傳統解析:五行八字、屬相、五格數理

五行、屬相分析:

溫馨提示:由於您沒有指定詳細的出生日期和時間,故此信息無法獲取。因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詳細的生日信息才能進行推算!

五行屬相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數理解析:

結構解析外格 14
(陰火) 1陳 16荊 14楚 13天格 17
(陽金)人格 30
(陰水)地格 27
(陽金)總格 43 (陽火)天格數是先祖留傳下來的,其數理對人影響不大。

地格數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前的活動力。

人格數又稱主運,是整個姓名的中心點,影響人的一生命運。

外格又稱變格,影響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數理不用重點去看。

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中年(36歲)以後的命運。

天格17解析突破萬難的剛柔兼備數。
地格27解析足智多謀,先苦後甜數。
人格30解析一成一敗,絕處逢生數。
外格14解析為人慷慨,施恩招怨,浮沉不定。
總格43解析邪途散財,外祥內苦數。
三才解析
(天人地)得上司提拔或父祖的余德而可獲得意外成功和發展,其基礎穩固。但需注意遠離小人。
基礎運解析
(人地)基礎穩定,有財運,但可能有不滿意之事發生。
成功運解析
(人天)受父輩的惠澤,有意外的照顧。
人際關系
(人外)踏實,真心真意幹事,以免徒勞無功或惹火燒身。

上述分析僅供參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Ⅲ 在武漢,「楚荊文化」究竟指的是什麼

在武漢,“楚荊文化”主要是指以當今湖北地區為主體的古代荊楚歷史文化。並且也是指從古到今的湖北地區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楚荊文化可分成多個系列:1、炎帝神農文化。炎帝神農嘗百草,主要在湖北這一帶,救治百姓。2、楚國歷史文化。3、秦漢三國文化。是秦漢時期各國歷史紛爭的文化中心之一。4、清江巴土文化。古代巴人後代是土家族,也是我國有特色的少數民族之一,其文化也一同並入。

而楚國的文化,也成為了荊楚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精神財富。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楚文化、荊楚文化同屬一個概念,都是由楚國人創造的文化形態。而歷史上荊、楚不分,因此合並稱呼,成為一種特定的稱謂,歷史源遠流長。

Ⅳ 荊楚文化。

當三峽、神農架、武當山和洪湖這些顯示荊楚標志的地方呈現在眼前,當屈原、王昭君長歌浩舞之時,當道教的武術展現之際,當土家哭嫁歌、跳喪調在耳邊響起,你怎能不被這千秋神韻、萬里風流的荊楚文化所深深打動和折服?三峽的礁石上,纖夫們倚崖徐行,艱難地從遠古走到今天。那號子聲流淌出人類最原始的不屈與韌性。在當代人的追思中,屈原仰天長嘆、昭君盛裝待嫁。神農架中,背起背簍的山人攀山越嶺,穿雲破霧,夢中尋見神秘「野人」,承接生命的源流。曠達樂觀的巴人哭著出嫁,笑著下葬,以其獨特的方式,傳達其特有的生命意識。武當山上,陰陽太極相擁舞動,流轉不息,顯其生機的玄妙。洪湖岸邊,水天相映,人魚相映成趣。星河燦爛,神舟盪漾,一派「福滿長江」的祥和景象。壯美的峽江,瑰麗的人文景觀,神農架的神秘氣韻和神奇傳說,達觀浪漫土家風情,天人合一的道家神韻,把千湖之省的優美風情以及豪情壯志盡顯無遺。

當山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在丹江口市境內, 屬大巴山東段。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內,東接歷史名城襄樊市,背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在丹江口市西南部。武當山山體四周低下,中央呈塊狀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岩層節理發育,並有沿舊斷層線不斷上升的跡象,形成許多懸崖峭壁的斷層崖地貌。山地兩側多陷落盆地,如房縣盆地、鄖縣盆地等。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原生植被屬北亞熱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合林,次生林為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主要有松、杉、樺、櫟等。葯用植物有400多種,產曼陀羅花、金釵、王龍芝、猴結、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貴葯材。 方圓30多平方公里之內以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武當山風景名勝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勝景,還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奇景。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贊頌武當山「山巒清秀、風景幽奇」。武當山還保存有規模宏偉的道教建築群和眾多的文物古跡。古建築群分布在主峰以北,多集中在古東神道兩側。唐貞觀年間建五龍祠於此,宋、元建築增多。明永樂年間大興土木,建成33個規模宏大的宮觀建築群、39道橋梁、12座亭台及山石砌成的「神道」,建築總面積達160多萬平方米。2萬多間宮觀建築綿延70公里。至今保存較完整的有玄岳門、遇真宮、磨針井、復真觀、元和觀、紫霄宮、南岩天乙真慶宮石殿、太和宮、銅殿和金殿。建於天柱峰絕頂的金殿又稱金頂,為四坡重檐歇山式宮殿,由銅鑄鎏金構件鉚榫拼焊而成,總重約90噸,是中國現有最大銅建築物。位於主峰東北的武當山鎮為武當山風景區大門,所產龍頭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藝品,具濃厚的地方特色。針井茶為傳統名茶。襄渝鐵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並行通過。 武當山不僅擁有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可以說,武當山無與倫比的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高度和諧的統一,因此被譽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作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區、全國武術之鄉、全國八大避暑勝地之一,其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稱號。

武當山成為著名的仙山福地如同全國其他名山一樣,有賴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優勢。武當山的地理方位,東經110°56′15〃—111°15′23〃,北緯32°22′30〃—32°35′06〃。處於中國腹地。這里方圓八百里,高險幽深,飛雲盪霧,磅礴處勢若飛龍走天際;靈秀處美似玉女下凡來,被譽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場,武當二字源自一句話:「非真武而不足以當此山。」武當山上的武當派也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於「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聖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周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均在此修煉。

武當山之盛名,還得益於它遠離繁華喧囂的寧靜、清秀和奇異的風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雲端,所有塵世煩憂盡消於足下。環顧四周,七十二峰凌聳九霄,且都俯身頷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嚴然「萬山來朝」。元人有詩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武當山天柱峰一帶,山高谷深,溪澗縱橫,身入其境,會有俗念頓消的出世之感。

武當山的宮觀、道院、亭台、樓閣等宏偉的古建築群,遍布峰巒幽壑,歷經千年,沐風雨而不蝕,迎雷電竟未損,似是歲月無痕,堪稱人間奇絕。

武當道樂「戛玉撞金,鳴絲吹竹,飄飄雲端」,但凡親耳聆聽者皆肅然起敬,尊之為「仙樂」、「梵音」。 武當山武術以「內家功夫」而著稱,是中國武術中與少林齊名的重要流派,譽為「北崇少林、南尊武當。」傳說有的道士曾練成在萬丈懸崖上步履如飛的功夫,其卓絕處令人景仰。

武當山以天機生化的旨趣和透脫通達的胸懷,將山的雄奇與嫵媚,水的流盪與靜謐,霧的生騰與凄婉,人生意態的高遠與寬闊,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種奇特的人文景觀,千百年來,令遊子心盪神迷,令神仙留連忘返……

凈樂宮: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於明代永樂11年的武當山凈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凈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凈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範例

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寬12.8米,石鑿榫卯而成。正中坊額上刻著嘉靖皇帝親書「治世玄岳」4個大字,筆勢雋永剛健。

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大的單元。後來大部分毀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

磨針井:又名純陽宮。坐落在老營以南12公里處,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存磨針井為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廂房50餘間,面積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復真觀。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現基本保持當年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

南岩: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岩中風光最美的一處。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有宮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間150間,賜額「大聖南岩宮」,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大到460間。今存石殿,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

瓊台觀:位於天柱峰東南麓約10公里,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台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現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

紫霄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宮殿、廊廡、齋堂、亭台等860多間,賜額「太元紫霄宮」。紫霄宮背依展旗峰;面對照壁、三台、五老、蠟燭、落帽、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

金殿: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當天柱峰之巔,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進深為三間,高5.54米,長4.4米,寬3.15米,全為銅鑄鎏金。是世界罕見的銅建築精品。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岩、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的葯用植物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葯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據1985年葯用植物普查結果,已知全山有葯材617種,因此,武當山有「天然葯庫」之稱。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武術,又稱「內家拳」,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音樂,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武當傳說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鍾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Ⅳ 荊楚文化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 商周時期中原民族把長江中游的南方民族稱為荊蠻、楚蠻或荊楚,周武王分封荊楚民族一支的首領熊繹於荊 楚辭被喻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於其後產生的漢賦更有直接的影響。「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與其他楚文化精華一起,構築起瑰麗奇異的楚地文明。

Ⅵ 介紹一下荊楚文化

荊楚文化的現代價值

湖北日報記者 黃宣傳 通訊員寧微

荊楚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份文化遺傳?元旦前夕,在中國地質大學召開的荊楚文化研討會上,來自全省各地的荊楚文化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共同探討荊楚文化的現代價值。

荊楚文化的現代價值是什麼

荊楚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省政協主席王生鐵指出:千百年來,湖北作為荊楚文化的中心,對燦爛輝煌的荊楚文化的形成作出過突出的貢獻,也因此奠定了湖北作為文化大省的重要地位。在21世紀新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下,集中研究荊楚文化的現代價值,不僅對湖北的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湖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荊楚文化的現代價值主要體現在與時俱進的文化精神、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黨的歷代領導人對湖北的親切關懷。這是荊楚文化的重要內涵,有著極其寶貴的現代價值。

「荊楚文化現代價值的核心內涵就是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而這種創新精神是促進湖北經濟建設與發展的精神動力與源泉。」華中師范大學張正明教授明確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所謂「敢為天下先」就是指在與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想像力,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他指出荊楚文化的精華——老莊哲學思想與屈騷美學思想就是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典範。

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荊楚文化

王生鐵認為: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發掘歷史文化遺傳,繼承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牢牢地把握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將荊楚優秀文化與湖北的現代化建設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激勵全省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省社科院副院長劉玉堂研究員提出了構建以長江三峽、漢江、清江和神農架、武當山、大別山為載體的「三江三山」旅遊布局設想。他認為,湖北旅遊如果放棄了漢江、楚文化和三國文化就等於丟了一半,而處在湖北西部的清江,有著巴文化、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底蘊。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別山,將是我省有效地推行紅色旅遊的一份寶貴的革命文化資源。我省的文化旅遊只有將「一江兩山」戰略調整為「三江三山」戰略,才能比較完整地彰顯出荊楚文化的內涵,體現出荊楚文化內涵的多樣性。

省社科院研究員何念龍在發言中再次提出了建立「荊楚文化走廊」的建議。所謂「荊楚文化走廊」是實體性的文化高地。從空間角度來看,它是以漢宜高速公路(另有與之重合的318國道)為主體的公路文化帶,以荊州古城為中軸心向武漢和宜昌兩個方向動態延伸,在地帶上形成「一線貫五珠」(漢宜公路為一線,特大城市武漢,大中城市宜昌、荊州,小城市仙桃、潛江)的文化長廊優勢和整合文化效應。從文化特色來看,建成的「荊楚文化走廊」將形成宜昌、荊州、武漢三個發展極點,傳統底色有三峽文化(或巴楚文化)——楚文化——漢派文化;現代特色則相應體現於水電文化——復合文化(兼容綜合)——光谷文化。「荊楚文化走廊」將成為水文化與陸文化交融、傳統性與現代性、開放性與新異性兼具的文化紐帶。具有舉世矚目的獨特文化亮色。要想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推出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品牌,建立「荊楚文化走廊」刻不容緩。

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最為密切。湖北經濟學院王麓怡副編審提出了從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考量荊楚文化資本,以湖北的文化資本積累帶動最具增長潛力的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地區資源稟賦優勢的文化資本和第三產業作為湖北在中部「崛起」的內生性支撐的思路。

荊楚文化同樣可為現代城市建設做出貢獻。來自荊州市社科聯的劉柏芳、謝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充分發掘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楚文化資源,繁榮發展荊州市文化產業。無獨有偶,鄂州市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員熊壽昌也認為,地處熊渠封王台,開發利用楚鄂文化,對於城市建設,對於創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文明衛生城、優秀旅遊城具有重大意義。

對荊楚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原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荊楚文化研究會會長程運鐵,荊楚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陳昆滿,從倡導茶飲論荊楚茶事,考證了茶與荊楚的不解之緣,指出楚人如茶,我們從湖北茶事發展的歷程中,可以顯現荊楚的人文精神。如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毫不畏懼,陸羽為探究茶學而千里跋涉等等,體現出楚人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奮斗精神;荊楚茶事爛漫多姿,恰合楚人追新逐奇的藝術情懷;另外,荊楚茶事追求意蘊,恰好反映了楚人平和中庸的哲學理念等等。

中國地質大學校長張錦高、中國地質大學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朝教授,對荊楚文化和楚文化的形成、楚文化的表現特徵與成就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梳理。他們認為,我們今天來討論和研究荊楚文化和古代文化,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構建更為輝煌的現代文化。

從思想特徵來看,荊楚文化比之黃河流域諸文化更富有一種想像、思辨和浪漫的力度。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李維武認為,這種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在湖北地區逐漸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心學傳統,而湖北文化對於中國哲學發展、對於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開拓所作出的最具特色的貢獻,也莫過於這一心學傳統。如荊門郭店的楚簡,已關注、探討心性問題。從隋唐至20世紀的千餘年間,荊楚大地上更是涌動著一波又一波心學的浪潮;禪宗興起於黃梅,陸九淵主政於黃安、麻城。。。

荊楚文化哲學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與取向產生了重大影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劉寶昌在回顧了研究界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學的關系所走過的階段後指出,荊楚文化哲學的詩性藝術的獨具一格的審美取向,對現代文學美學世界的構建產生了重大影響。荊楚文化哲學的詩性藝術讓中國現代文學具備了逍遙美和對大自然的關注而產生的自然美。

華中師范大學姚偉均教授在梳理荊楚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與節日禮儀在漫長歷史中的變遷時指出,社會物質生活的狀況也是評價社會進步的唯一標尺,探討荊楚的社會生活傳統實質上就是從一個新角度來研究荊楚文化,從而真實地重現和構擬荊楚文化的現代價值和未來方向。

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邵學海的發言「別具一格」。他認為,作為中華文化組成部分的荊楚文化,經上世紀上半葉的發現和下半葉的開掘,已引起海內外矚目,並在眾多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掌握正確歷史方法,以客觀真實的材料以及嚴謹的態度為基礎,才能更好地進行歷史應用。狹隘的觀念和實用主義,不利於開發楚文化的現代價值。此外,已知的闡釋楚文化現代價值的研究成果,多限於精神層面,它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但過程是緩慢長期的,方式是潛默移化的,效果是模糊的。我們開掘楚文化的現代價值,不能企圖畢其功於一役。在繼承優秀文化遺傳時,我們也應正視歷史的教訓以及所謂糟粕所具有的警荊楚簡帛與荊楚文化

羅運環

荊楚簡帛的研究已形成國際性學術熱潮,這除了楚簡不斷有新的發現之外,更重要的是荊楚簡帛內涵豐厚,吸引力強。我國簡帛的出土主要集中在荊楚和西北兩大地域,在荊楚和西北兩大地域中又以荊楚居多。早在南齊時代,荊楚北部襄陽(今湖北襄樊市)就有一座被盜的古墓出土竹簡書,經鑒定,認為正是《周禮》所缺佚部分的《考工記》。20世紀40年代初,在湖南長沙出土了著名的楚帛書。從50年代起荊楚簡帛不斷地出土面世,共計有50餘批。其中自70年代以來,馬王堆漢簡帛書、睡虎地秦簡、包山楚簡、郭店楚簡、張家山漢簡、走馬樓三國吳簡、上海博物館館藏楚竹書、里耶秦簡等大宗簡帛出土和發現,不斷給學術界帶來驚喜。

荊楚簡帛大都出於墓葬和古井,書籍、文書各具特色,種類甚多,內容豐富。犖犖大者,有如下數端。

道家思想是荊楚文化的一大特色。荊楚簡帛所出《老子》就有郭店楚簡本和馬王堆帛書本。竹簡《老子》屬於選本,抄寫於戰國中期,是所見最早的本子,與今傳本相比,沒有關於「道」的理論,以及「小國寡民」理想社會的闡述,沒有「絕仁棄義」、「絕聖棄智」等與儒家主要學說相抵牾的內容,偏重於實用,當為楚國官方的一種傳習讀本。馬王堆帛書《老子》有甲、乙本,分別抄寫於劉邦稱帝前和稱帝後,除德經在前道經在後與今本不同外,內容結構基本一致,能解決今本章節、字句的許多爭議,是所見最早的全本《老子》。道家著作還有郭店楚簡本《太一生水》和上海博物館館藏楚簡《恆先》篇,這是兩篇荊楚傳習的十分珍貴的先秦道家佚籍,分別闡述道家的宇宙生成論及道家虛靜理論和天地起源問題。道家在戰國中後期分為黃老學派和莊子一派,黃老學派在戰國時代影響頗大,因其著作失傳而導致後世知之甚少。馬王堆帛書《黃帝內經》的發現,使世人獲得了重新認識黃老學派的機會。

儒學一直是荊楚文化重要的內涵。春秋時楚人就有傳習《詩》、《書》、《禮》、《樂》的傳統,楚莊王的臣下申叔時就是著名的儒學家。在討論楚太子教育問題時,他提出了善、德、忠、信、節、義、禮、孝、仁、文、武、罰、賞(《國語·楚語》),其核心內容是「聳善而抑惡」,追求「心」之「善」,開後世思孟學派心性學和「性情」論的先河,成為荊楚傳習儒家學說的一大特色。郭店楚簡和上海博物館館藏楚竹書中的《緇衣》(各一篇)、《性情論》(《性自命出》)、《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窮達以時》、《六德》、《成之聞之》、《尊德義》、《性自命出》、《子羔》、《民之父母》、《武王踐作》等篇都不同程度體現出儒家思孟學派的心性學說和民本思想。

荊楚是一個擅長詩賦的地域。早在春秋時代,楚國就提倡詩教,貴族士大夫多擅長四言詩,常以《詩》中章句作為外交和人際交際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式。戰國時代楚辭在荊楚崛起,出現了以屈原、宋玉為首的作家群體,創造了燦爛的楚辭楚賦作品,對荊楚文化以至整個中華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上海博物館館藏戰國楚竹書就有詩、賦、音樂方面的簡文。《詩論》是儒家文學評論性質的論文佚篇。楚簡中除《詩論》所見《詩經》詩篇外,還新發現了6篇佚詩,十分珍貴。《詩樂》(或稱《曲目》)有7支簡,記40種詩的篇名和演奏、吟唱詩曲詩詞的音高,寫在一篇或一組(數篇)篇名前,由宮、商、征、羽4個音階與穆、和等九個變化音調組合而成,如宮音有宮穆、宮群、宮汗、宮祝。楚地流傳的這種詩曲的調名來源尚難考究。

馬王堆出土帛書《春秋事語》和《戰國縱橫家書》是史書的重要發現。《春秋事語》以「記言」為主,可能是《國語》的一種不同本子。《戰國縱橫家書》27篇,有16篇屬久已失傳的佚篇,是戰國史的新資料,《戰國策》、《史記》關於蘇秦時代的錯誤,由此得到糾正,此書被稱之為「司馬遷所沒有見過的珍貴史料」。上海博物館館藏楚竹書中還有一部戰國楚文字字書,是楚地傳習的,也是我國所見最早的字書。

在戰國漢初的荊楚簡帛中,有關天文、歷法、占卜的數術書籍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20世紀40年代初在長沙出土的戰國時代的楚帛書,講一年十二個月的宜忌,屬於「月諱」一類的歷忌數術書,其所配的圖,應是所見楚國最早的一種「式」(數術家用以占驗時日的一種工具)或「圖式」。江陵九店戰國楚簡《日書》,是目前發現的最早選擇時日吉凶的數術書。雲夢睡虎地(M11)秦簡《日書》,也分甲乙兩種,內容更為豐富。馬王堆帛書的數術書超過半數,《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主要以星象雲氣占行師用兵,與天文關系最為密切。其中30幅彗星圖是世界天文學史上最早對彗星所作的精確觀測和准確描繪。兩種《陰陽五行》和三種《刑德》更是令人關注的數術書。

江陵周家台秦簡和張家山漢簡均發現有歷譜。前者為秦始皇三十四、三十六、三十七年及秦二世元年的歷譜;後者為漢高祖五年至呂後二年間歷譜。這些歷譜或存全年日干支,或存各月朔日干支,是研究秦漢時期歷法演變過程的珍貴資料。湘西龍山裡耶(J1)秦簡中的木牘乘法口訣表,是訖今我國最早的乘法口訣表、算術史上的珍貴實物。張家山漢簡《算數書》是早於《九章算術》的一部數學著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數學發展水平,書中保留了一些不見於《九章算術》的數學史資料,彌足珍貴,在數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湘西張家界市(原大庸市)古人堤遺址也出土了東漢簡牘乘法表。

在簡帛中,法律文書是一項大宗內容。包山楚簡涉及法律文書,分有篇題和無篇題兩種,《集著》、《集著言》、《受期》、《疋獄》四篇是有篇題的。無篇題的一類是訴訟記錄和摘要;另一類是各地匯總上報案件的簡要記錄。包山楚簡的法律文書,屬於戰國中期楚國司法活動的檔案資料,是研究楚國法律的寶貴資料。雲夢睡虎地(M11)秦簡以發現秦律而著稱於世。《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為吏之道》等六篇,涉及到刑法、訴訟法、民法、軍法、行政法、經濟法諸方面,在中國法制史乃至世界法制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雲夢龍崗(M6)秦簡,是繼雲夢睡虎地秦簡之後又一次秦朝法律文書的重要發現。江陵王家台(M15)秦簡《效律》的內容與雲夢睡虎地(M11)秦簡大致相同。張家山(M247)漢簡也以發現漢律而聞名。其中《二年律令》是呂後二年(公元前186年)頒布的法令,涉及律名多達20餘種,部分律名與雲夢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相同,包含了漢律主體《盜律》、《賊律》的內容。

總之,荊楚簡帛本身就是荊楚文化的一道靚麗景觀。我國自20世紀初以來,出土簡牘總計34萬余枚,而荊楚一地的簡牘就佔半數以上,多達18萬余枚,兩次帛書大發現也均出自荊楚。戰國楚簡帛、秦簡、西漢前期簡帛、三國吳簡以及西晉簡牘,這五個時段的簡帛,均以其獨特的豐富內涵,不斷地形成諸多國際性學術熱點,促進了我國學術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示與勸戒作用。

Ⅶ 什麼是荊楚文化

【荊楚文化簡介】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

【荊楚部族的興起】
楚,也稱荊楚,春秋時代的這個國家為什麼叫做「楚國」呢。「楚」本是一種灌木的名稱,也叫做「荊」,在南方江漢流域的山林中極為常見,可用作薪柴等多種用途,人日常離不了。於是遠自商代時,北方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流域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但是,構成楚民族主體的,卻並不是江漢流域的土著,而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楚人奉祝融為始祖),這支部族遷移到江漢流域,不斷地與周圍的土著民族(九黎、三苗的後裔)相互融合,發展成為一支強盛的荊楚大族。
荊楚部族在與北方商王朝的對峙中也吸收了先進的商文化,為自身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周朝初年,轉投周王的荊楚族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支持,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從春秋開始,楚國迅速強盛起來,尤其是到了楚莊王時,楚吞並了周邊的許多小國,成為一方大國。

【先抑後揚的楚文化】
楚地是一個歷史的地域概念,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范圍。當北方有炎、黃部落在創造中原文明的時候,南方江漢流域也興起了九黎部落,並創造出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等早期楚文化。然而這之後,隨著九黎部落被炎、黃部落擊敗,以及後期的三苗部落被更強大的中原部落所征伐,楚地文化逐漸消沉了。楚地文化落後與中原的另一個原因是江漢流域多山林水澤,各氏族部落不能像中原地區的氏族部落那樣較快地由採集和漁獵轉入農耕和畜牧,這種生產力的緩慢發展相應地限制了文化的發展速度。因此,當北方已經出現了夏、商等奴隸制國家後,南方楚地仍停留在原始的父系氏族社會階段,散居的各氏族部落屢遭中原勢力的壓迫和征伐。但就是在這種持續千年的蠻荒背景下,逐漸孕育發展出楚民族以及其後的楚國家,並成為當時中國南方各部族融合的中心。楚人借天時、地利融匯了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開創了獨具異採的楚文化。

【楚文化的奇葩「楚辭」】
「楚辭」這一名稱起於西漢。它有兩種含義:一是詩體名,指戰國後期由屈原等楚國詩人以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為基礎創造的一種詩歌載體;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由西漢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後人模擬的作品,名為《楚辭》。由於屈原是楚辭的開創者,他的作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後人提及楚辭無不言屈原的代表作《離騷》,並常以「騷」或「離騷」作為楚辭的代稱。
楚辭的產生離不開楚地特有的民間習俗。江漢水鄉,民間巫風盛行,土俗尚祠祀歌舞,而且這一帶很早就流傳著有別於中原地區的楚地民歌,這些因素都是楚辭得以產生的基礎。雖然在《詩經》這樣一部廣泛采錄周初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四方各國民歌的總集中,幾乎沒有收錄楚地民歌(原因大概在於楚一向被中原王朝視為蠻夷,楚地方言也難以被中原人接受等),但僅從各方典籍保存下來為數極少的楚歌來看,其內涵豐富,敘事抒情都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楚辭的影響之深遠不言而喻。
楚辭被喻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於其後產生的漢賦更有直接的影響。「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與其他楚文化精華一起,構築起瑰麗奇異的楚地文明。
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楚文化、荊楚文化同屬一個概念,均指楚人、楚國創造而長期沉澱的文化實體和形態。我們這里說的它們是同屬一個概念,是因為歷史上荊、楚不分,荊、楚或荊楚、楚荊作為一種特定的稱謂,已沿襲三千多年了。如《詩·商頌·殷武》說:「維女荊楚,居國南鄉。」這里是「荊楚」聯稱,荊在前,楚在後。《竹書紀年》說:「昭王十六年,伐楚荊。」這里是「楚荊」聯稱,楚在前,荊在後。另據《春秋》記載,魯庄公(前693—前661)之前稱荊,但自魯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後,就改稱為楚了。這樣看來,荊或楚,荊楚或楚荊聯稱,其意思是一致的,似無多大區別。時至東漢,許慎 《說文解字》釋荊:「楚木也,從刑聲。」釋楚:「叢木也,一名荊也。」這樣就把荊山、荊楚木、荊州、荊楚國,統一了起來,形成為系統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時,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為國號,亦得二名。」沈括《夢溪筆談》也說:「荊或為楚,楚亦荊木之別名也。」至此,荊楚約定俗成,成為一個專稱楚族、楚國和荊楚地域的一個特有的稱謂。當然,歷史上也還有其他各種說法,如《詩·商頌》毛傳說:「荊楚,荊州之楚國也。」又如《漢書·高帝紀》顏師古註:「秦莊襄王名楚,故改諱荊。」但不論何種說法,荊和楚早已溶合為一體了,絕不能截然分割開來。作為楚人族所創造的文化,並在荊楚大地得以長期沿襲下來,當然也就稱之為楚文化或荊楚文化了。那種認為楚文化是專指為楚國時期的文化,荊楚文化則為荊楚地域自古至今的文化,即指楚文化,又指此地的一切時空文化,顯然是不科學的。文化是傳承性的,源流嬗變,涓涓不息,楚國雖亡,文化不滅。我們今天溯其源,觀其流,又察其流,探其源,從時空的角度,研究荊楚文化,著力為建設現代文明服務,這是符合歷史唯物主義要求的,但不能說這就是荊楚文化本身。楚文化或荊楚文化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形態,有它本身的內涵和屬性,有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科學體系,不能把荊楚地域內任何時期的文化、都稱之為楚文化或荊楚文化。
關於楚文化或荊楚文化的內涵,從目前大家比較習慣接受的角度概括,可以包括這樣幾個方面,即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社會制度文化和民俗文化。這種概括,只是羅列荊楚文化所大致涵蓋的內容,絕非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研究荊楚文化的本質性蘊涵。
在楚物質文化方面,應包括農業、手工業、商業、貨幣、城市與交通各個方面。在農業方面,主要是體現在各種農具的發明和使用、水利工程的興建與水利事業的發展、耕地面積的擴大和糧食作物、農副產品的發展。楚國是南方的農業大國,鐵農具先進與水利事業發達,是楚國農業兩大特色。「楚天下之強國也。……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戰國策·楚策一》,此乃歷史公論,反映了楚農業發展的豐碩成果。楚國手工業成就輝煌,主要體現在青銅器、鐵器鑄造、絲織業、漆器業、竹木器業、建築業、造船業和料器製造業等各個方面。其中以漆器業、絲織業為最突出,可謂達到當時古代世界生產力水平的巔峰,其出土實物,至今為世人所傾倒。楚國歷來重商,故楚國商業成就突出,它生產的產品,不僅輸往大江南北各地,而且還遠至中亞、東南亞地區。隨著商品流通領域的擴大,貨幣也大有發展,除銅幣外,還有金、銀幣。根據出土的情況看,已知的先秦金銀幣都是楚國的。楚國城市眾多,水陸路交通四通八達。這一切都屬於楚物質文化的基本內容,表現了楚人的勇敢與智慧,「日益迅速地掌握了自然力,並為自己創造了『第二自然』」高爾基語。「第二自然」,就是楚人在長期的奮斗中所創造的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既見於文獻記載資料,更直接見於考古發掘實證資料。由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後,楚地出土文物眾多,令人目不暇接,故有學者提出「考古意義上的楚文化」,「以體現在考古遺物上的為限,主要是物質文化」,張正明主編《楚文化志》的概念。其實,文物是文化活動過程的結晶,它既反映了楚人物質文化的成就,也體現了楚人精神文化的面貌,兩者是密不可分的。

【荊楚文化的八大內涵】
1、炎帝神農文化。湖北隨州、谷城和神農架是炎帝神農的主要活動區域,有許多民間傳說和文化遺址。在這里,炎帝神農遍嘗百草,為民治病,發明農業,教民耕種,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標志著中華文明從漁獵時代向農耕時代過渡。
2、楚國歷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楚國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國和強國之一,在8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成果。楚國獨步一時的青銅鑄造工藝、領袖群倫的絲織刺綉工藝、巧奪天工的漆器製造工藝、義理精深的哲學、汪洋恣肆的散文、驚采絕艷的辭賦、五音繁會的音樂、翹袖折腰的舞蹈、恢詭譎怪的美術,都是十分寶貴的文化富礦。
3、秦漢三國文化。秦漢時期的湖北地區是當時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雲夢古澤、睡虎地和龍崗秦簡、張家山漢簡、漢明妃王昭君、漢光武帝劉秀、文學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資源。湖北境內還是魏、蜀、吳三國犬牙交錯、激烈爭奪的「四戰之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聯合與斗爭波譎雲詭,驚心動魄,古隆中、赤壁、烏林、長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區是三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後裔。熱情、質朴、勤勞、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優良的民族素質。其婚喪習俗、歌舞曲藝、飲食服飾、建築交通等構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鮮明特色。同時,以恩施自治州和長陽、五峰兩個自治縣為主體的湖北民族地區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這里山川秀美,物產豐富,是發展湖北特色經濟的重要地區。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眾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資源。武當山是道教名山,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具有豐富內涵的武當文化。此外,荊山、大別山、大洪山、齊岳山、九宮山和黃梅五祖寺、當陽玉泉寺、來鳳仙佛寺、漢陽歸元寺、武昌寶通寺以及荊州天星觀、武昌長春觀等眾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鍾祥明顯陵等名勝古跡,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獨特的文化內涵。
6、長江三峽文化。長江三峽是中國最壯觀的峽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峽谷之一,還是舉世聞名的水電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隨著三峽樞紐工程的蓄水發電和勝利竣工,其舉世雄奇的自然風光、色彩斑斕的人文景觀、神秘浪漫的神話傳說和峽江兩岸奇特的風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濃厚峽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構成了三峽文化的鮮明特色。
7、江城武漢文化。武漢地處兩江交匯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早在商周時期就是南方連接中原的戰略據點。以商代盤龍城為標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漢積淀了底蘊豐厚的文化。明清以後,武漢逐步發展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近現代以來更成為中國的製造業中心和重要工業基地之一。在現代史上,武漢曾一度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作為華中地區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經濟中心,江城武漢文化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
8、現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起義 ,在清王朝的統治腹心打響第一槍,一舉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了帝制 ,湖北的革命黨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沒。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為標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漢近現代史上波瀾壯闊的革命文化內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董必武、陳潭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武漢創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武漢曾經是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罷工、武昌農講所、「八七」會議、黃麻起義 、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八路軍辦事處、武漢保衛戰、新四軍司令部、中原突圍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動、革命事跡、革命遺址等,構成了湖北近現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極其寶貴的革命文化資源。荊楚文化這八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時空的強大穿透力和影響力,是我們建設先進文化、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湖北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古代楚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角度審視荊楚文化的發展軌跡,還可以進一步發現它在以下五個方面具有創新特質,是當今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精神遺產。
一是「篳路藍縷」的創業精神;
二是「撫夷屬夏」的開放精神;
三是「一鳴驚人」的創新精神;
四是「深固難徙」的愛國精神;
五是「止戈為武」的和合精神。
荊楚文化的這些創新特質,既是時代的產物,又是優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體展現,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資源。

Ⅷ 荊楚歷史文化有哪些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它主要是指以當今湖北地區為主要輻射地的古代荊楚歷史文化。 荊楚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1]荊楚文化繼承了許多商周文化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楚辭被喻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於其後產生的漢賦更有直接的影響。「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與其他楚文化精華一起,構築起瑰麗奇異的楚地文明。

閱讀全文

與荊楚文化用什麼名字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