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加強對鄉鎮綜合文化站的管理,充分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的作用,根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中的鄉鎮綜合文化站(以下簡稱「文化站」),是指由縣級或鄉鎮人民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其基本職能是社會服務、指導基層和協助管理農村文化市場。第三條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文化站日常工作的管理,縣級文化行政部門負責對文化站進行監督和檢查,縣文化館、圖書館等相關文化單位負責對文化站開展對口業務指導和輔導。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四條文化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全國文化站建設規劃和標准,並對其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五條文化站建設應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建設規模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應納入當地城鄉建設規劃,優先安排用地指標,無償劃撥建設用地。
各級人民政府應對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的文化站建設予以重點扶持。第六條文化站應位於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便於群眾參與活動的區域,一般不設在鄉鎮人民政府辦公場所內。
文化站的選址、設計、功能安排等應徵得縣級文化行政部門的同意。第七條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間應包括:多功能活動廳、書刊閱覽室、培訓教室、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和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動場地、宣傳欄等配套設施。第八條文化站應配置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必需的設備、器材和圖書等文化資源,並有計劃地予以更新、充實。
文化站設施和設備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資產登記及相關手續,依法管理,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第九條因鄉鎮建設規劃需拆除文化站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的,應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擇地重建。鄉鎮人民政府在作出決定前,應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並徵得縣級文化行政部門同意,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職能和服務第十條文化站的主要職能是,開展書報刊借閱、時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藝演出活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公共文化資源配送和流動服務、體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第十一條文化站通過以下方式履行職能,開展服務:
(一)舉辦各類展覽、講座,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經濟信息,為群眾求知致富,促進當地經濟建設服務。
(二)根據當地群眾的需求和設施、場地條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和廣播、電影放映活動;指導村文化室(文化大院、俱樂部等)和農民自辦文化組織建設,輔導和培訓群眾文藝骨幹。
(三)協助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單位配送公共文化資源,開展流動文化服務,保證公共文化資源進村入戶。
(四)在縣級圖書館的指導下,開辦圖書室,開展群眾讀書讀報活動,為當地群眾提供圖書報刊借閱服務。
(五)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開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
(六)在縣級文化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搜集、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展示、宣傳活動,指導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
(七)協助縣級文化行政部門開展文物的宣傳保護工作。
(八)受縣級文化行政部門的委託,協助做好農村文化市場管理及監督工作。發現重大問題或事故,依法採取應急措施並及時上報。第十二條文化站應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服務規范,並根據其功能、特點向公眾開放,保障其設施用於開展文明、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文化站應在醒目位置標明服務內容、開放時間和注意事項。第四章人員和經費第十三條文化站應配備專職人員進行管理,編制數額應根據所承擔的職能和任務及所服務的鄉鎮人口規模等因素確定。第十四條文化站站長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具備相當於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熱愛文化事業,善於組織群眾開展文化活動,具備開展文化站工作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文化站站長由鄉鎮人民政府任命或聘任,事先應徵求縣級文化行政部門的意見。第十五條文化站實行職業資格制度,文化站從業人員須通過文化行政部門或委託的有關部門組織的相應考試、考核,取得職業資格或崗位培訓證書。
文化站從業人員可根據本人的學歷條件、任職年限、工作業績和業務水平等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⑵ 南苑街道綜合文化站幾點開門
南苑街道綜合文化站每天早上9點開門,他們和社區一樣的是朝九晚五。
⑶ 文化活動中心是做什麼的
以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為例,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的基本職能是:
一、策劃、組織、開展各類市級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
二、培訓、輔導群眾文化藝術業務骨幹;
三、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文化藝術創作;
四、開展文化志願者管理和服務工作;
五、指導下一級文化館、站開展基層文化工作,研究、探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工作理論與規律;
六、開展對外群眾文化藝術交流;
七、建立群眾文化四級網路數據信息平台,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服務。
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發展歷程:
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原名「北京群眾藝術館」,1955年5月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兩個群眾藝術館試點之一。
2006年,該館更名為「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保留「北京群眾藝術館」的牌子,並且增掛「北京市大型文化活動辦公室」的牌子,2009年又增掛「北京市文化志願者服務中心」的牌子。
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是北京市群眾文化藝術的龍頭單位,是對外群眾文化藝術交流的窗口,在北京市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北 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在中國故事北京祥雲小屋、文化遺產日、奧運文化廣場、國慶60周年慶典晚會、群眾遊行、游園等眾多大型文化藝術活動中,取得了輝煌的成 績,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
⑷ 文化站四室一廳指的內容是什麼
圖書室、資源共享室、電教培訓室、辦公室、多功能活動廳 分給我
⑸ 鎮鄉(街道)文化服務中心是做什麼工作
以王屋鎮文化服務中心為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利用政策建設文體陣地,開發文體項目,培育人才隊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藝術、體育活動;
2、積極做好轄區內文化保護、「村村通」基礎設施配套工作;
3、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評選、衛生創建、圖書閱覽等工作,傳播科學技術,倡導健康文明,提高人民群眾綜合素質;
4、依法對轄區內文化市場進行監督管理;
5、按規定負責新聞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與宣傳;
6、實施科技帶動,搞好科技培訓,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引進運用工作,爭取「產學研」開發和其它項目;
7、配合教育部門積極開展轄區內中小學校、教育學前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校園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處置等工作;
8、承辦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功能
試點以現有文化站為依託,推動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基層設施資源整合,主要任務是拓展服務功能、豐富活動內容、抓好隊伍建設。
為此,在現有文化站的基礎上,將設立縣級圖書館鄉鎮分館、綜合性文體廣場、科普活動廳、青少年綜合服務室、鄉鎮志書編纂室等一系列新穎實用的公共文化設施;
開展教育培訓、文體活動,編寫鄉鎮志書;組建群眾文化輔導員、社會體育輔導員、科普輔導員等志願者隊伍,協助開展各項文體和科普活動等。
⑹ 華潤百色希望小鎮的文化站
文化站佔地面積8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00平方米,總投資120萬元。設有辦公室、宣傳信息室、圖書室、閱覽室、農民詩社、排練廳、科普室、社民學校八個功能室,配套建設55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
⑺ 鳳凰街道的鳳凰街文化站簡介
鳳凰街文化站成立於2002年12月。2007年被廣東省文化廳評估定級為省特級文化站。
文化站現有專職工作人員三名。擁有火爐山公園、銀排嶺公園和漁沙坦總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三個文化廣場和一個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位於天河區東北部的漁東路88號,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內設有圖書館、閱覽室、舞蹈室、信息室等12個功能室。圖書館藏書量18000多冊,配備完善的電腦借閱系統和網路信息服務系統。文化站總共投入資金100萬元購置辦公用品、演出、培訓、展覽、音響、投影等設備。
文化站以「客家山歌」為特色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文化活動。2004年11月成立「鳳凰街客家山歌協會」,有會員80餘人。每月分5次定期分別在不同歌墟點舉行客家山歌「歌墟」活動,舉辦客家山歌文化、歷史的講座和表演方面的培訓工作。並結合街道的實際工作,開展了「創文明、迎亞運」、「客家山歌頌清廉」等一系列緊密聯系形勢的主題「歌墟」活動,深受居民的喜愛和歡迎。2005年3月成立鳳凰街藝術團,下設12個文藝團隊和8個民間藝術團隊,整合了轄內的舞蹈團、合唱團、話劇社、管樂隊、芭蕾舞隊、藝術體操隊等和客家山歌、民間舞蹈等文化資源。 舉辦新春、五四、七一、國慶、中秋、元旦和山歌擂台賽等文藝匯演和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從2005年開始連續8年舉辦客家山歌擂台賽,評選出鳳凰地區客家山歌「歌王」和「歌後」。先後獲得全國首屆客家山歌擂台賽銅獎、全國農家書屋演講比賽獲得最佳創意獎、八省客家山歌邀請賽獲得銅獎、廣東省第二屆民間歌會銀獎、廣東省「百歌頌中華」群眾歌詠比賽銀獎。2010年10月被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亞運與我》欄目專題報道,同年以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觀、嘹亮悅耳的山歌歌墟、獨具風格的客家祠堂、風味特別的客家美食,在由廣州市委宣傳部、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宣傳部等部門命名為「廣州市十大特色街」。
⑻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哪五個功能室
走進1月5日剛剛啟用的
東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眼前一亮。,聯合了黨建、團建、婦聯、科創等力量,融合了包括文化服務、志願服務、體育健康、科技創新、理論宣講等內容,打造了五大功能空間,將全方位常態化多形式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標志著東城新時代文明實踐「1+23+N」的建設體系又推進一步.此前,東城23個社區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展了12個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2020年,東城文明實踐站點共舉辦超過700場文明實踐活動,在社區公園、園區廣場舉行政策宣講、科普創新、文化體育、就業指導、健康咨詢等活動,讓實踐活動走到群眾身邊。東城提出,要進一步完善「1+23+N」的實踐陣地建設思路,建強中心,建好實踐站,發展特色實踐點,堅持統籌在中心、實踐在基層,實現中心統籌調度,活動延伸至站點,豐富基層文明實踐供給。記者了解到,東城23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秉承因地制宜,為民惠民原則,依託社區各類陣地、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品牌項目,讓文明實踐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彰顯特色,如:塹頭社區整合黨建、村史等資源,把黨建工作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統籌推進,讓黨建公園、村史館成為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東泰社區、花園新村社區積極探索城市樓宇社區的文明實踐開展;周屋社區結合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建起了具有田園風光特色的文明實踐陣地;牛山社區動員組織社區書法家、畫家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12個文明實踐點主題鮮明,各具特色,如莞香博物館里開展非遺文化傳承,東城專職消防隊通過防災減災文明實踐點開展消防安全救援宣教,海綿城市公園文明實踐點傳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榴花公園文明實踐點里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33小鎮文創文明實踐點提供文創交流平台,廣仁駕校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開展文明交通教育引導等。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至關重要。東城街道現有注冊志願者超5萬人,志願者服務總時數超過100萬小時,2020年9月,東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交警、團委發動交通、物流企業,成立7支文明交通志願服務隊,參與文明交通志願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啟用後,東城將繼續堅持統籌在中心、實踐在基層,充分發揮中心在學習傳播科學理論、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開展中國特色志願服務等方面的統籌協調作用,繼續整合資源,動員各方力量,打造有特色、有內涵、接地氣活動品牌,讓群眾熱愛實踐、參與實踐,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⑼ 鄉鎮綜合文化站多功能活動室包括哪些設備
鄉鎮綜合文化站多功能活動室包括的設備有:集書報刊閱讀設備、宣傳教育設備、文藝娛樂設備、科普培訓設備、信息服務設備、體育健身設備等。
鄉鎮綜合文化站是政府舉辦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指導基層文化工作和協助管理農村文化市場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集書報刊閱讀、宣傳教育、文藝娛樂、科普培訓、信息服務、體育健身等各類文化活動於一體,服務於當地農村群眾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機構。
(9)街道文化站有多少功能室擴展閱讀:
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具體職能如下:
1.對廣大群眾進行時政宣傳和政策法制教育;
2.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組織電影、電視、錄相放映活動;
3.利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舉辦各類文化藝術培訓班、科普講座、農技知識講座等,輔導和培養文藝骨幹;
4.開辦圖書室,組織群眾開展讀書活動;
5.搜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的發展;
6.指導和輔導村文化室、俱樂部和農民文化戶開展各種業務活動;
7.做好文物的宣傳保護工作;
8.受上級文化主管部門委託協助管理當地文化市場。
⑽ 文化站的基本建設標准
一、規模標准
2006年,啟動的「十一五」全國文化站建設規劃的要求,根據文化站性質、功能和工作任務,綜合考慮全國鄉鎮的經濟發展狀況、覆蓋人口數以及文化站主要功能等因素,確定的新建和改擴建文化站項目建設規模應不低於300平方米,並以此作為確定中央補助投資的依據。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各地可根據當地的經濟實力和發展需要,對具體項目規模作相應調整,超出300平方米部分中央不再補助投資。原則上文化站不得建設在政府辦公場所內。
二、功能布局
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間應當包括:
1、多功能活動廳:主要用於開展小型演出、文藝排練、游藝等活動。
2、書刊閱覽室:主要用於圖書、報刊的借閱。
3、培訓教室:主要用於舉辦各類文化藝術培訓和農村實用科技知識培訓。
4、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室:可以作為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微機室。
5、管理用房: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用房。
此外,有條件的地方還可適當建設室外活動場地、宣傳欄、黑板報等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