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遺物有哪些
大約公元前3000年,中原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這一時期的代表文化為「龍山文化」。
山西龍山文化遺址有芮城縣西王村,平陸縣盤南村,垣曲縣的東關鎮、豐村和龍王崖,夏縣東下馮,襄汾縣陶寺,石樓縣岔溝等處。
陶器外表多裝飾以籃紋,制陶業開始使用輪制技術。石器幾乎都是磨製的,廣泛應用切割法和管鑽法等技術,石器種類和形態多樣化,多數是作為農具使用。
石鏟作為翻地用,形狀多近長方形或雙肩形,均較輕薄,刃部寬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很鋒利,器身通體磨光。石刀是收割工具,形狀多為長方形,多數穿一孔或兩孔。砍伐工具石斧更加厚重。此外,還有手工工具石器,主要是斧、錛、鑿和紡輪等。
Ⅱ 龍山文化在哪啊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制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斷層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帶黑色光澤的陶片。這引起了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專家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於是把這種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
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如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之外,還有壽光邊線王城址,陽谷、東阿、茌平三縣發現的八座城址,臨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則發現有淮陽平糧台城址、登封王城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輝縣孟庄城址等。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大部份龍山文化遺址,分布在山東半島;而陝西、山西、河南、 河北、遼東半島、江蘇、湖北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氣。歷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淵源,都可能與龍山文化有相當的聯系。
Ⅲ 龍山文化遺址在哪裡
主要山東龍山文化遺址:
編號 名 稱 地 點 方 位
1 桐林遺址 路山、朱台兩鎮之間的桐林、田旺二村
2 董褚遺址 稷下街道辦事處董褚村西南
3 大蓬科遺址 皇城鎮大蓬科村東北
4 崔碾遺址 邊河鄉崔碾村南
5 石家毛托遺址 辛店街道辦事處石家毛托村北
6 於家店遺址 辛店街道辦事處於家店村北
7 王家莊遺址 稷下街道辦事處王家莊村西
8 蔡王莊遺址 敬仲鎮蔡王莊村東
9 河溝遺址 敬仲鎮河溝村西南
10 朱家莊遺址 敬仲鎮朱家莊村東北100米
11 大馬岱遺址 皇城鎮大馬岱村西南
12 韓家六端遺址 皇城鎮韓家六端
13 崖付遺址 皇城鎮崖付庄西北
14 金召遺址 召口鄉金召村南磚廠
15 三中院內遺址 臨淄三中院內
16 葛家遺址 齊都鎮葛家莊東200米
17 蘇家遺址 齊都鎮蘇家廟村東
18 小杜家遺址 稷下街道辦事處小杜家莊北300米
19 石廟孝陵遺址 齊陵鎮石廟孝陵
20 趙王莊遺址 齊都鎮趙王莊西
Ⅳ 山東古文化遺址有哪些
1、岳石文化城址,位於大澤山東岳石村附近;2、龍山文化遺址,因首次發現於山東歷城龍山鎮而得名;3、堯王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4、平教場鋪龍山文化遺址,位於山東省茌平縣樂平鋪鎮教場鋪村西北;5、滕國古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滕州市滕城村。
山東共有10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曲阜、青島、聊城、鄒城、臨淄、泰安、蓬萊、青州、煙台)、2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濟南市章丘區官莊鄉朱家峪村、榮成市寧津街道辦事處東楮島村)、9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齊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39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岳石文化遺址,位於大澤山東岳石村附近,因最早發現於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而得名。1959年修淄陽水庫時,在岸邊發現該遺址。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經考證為東夷族創造的一種古老文化。
龍山文化遺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附近,整個遺址南北約2000米,東西約1500米,由若干個遺址群組成,面積達300萬平方米。出土的黑陶主要有杯、碗、豆、盤、盆、罐、瓮、鼎、等日用器皿。
Ⅳ 龍山文化遺址在哪裡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
龍山文化遺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附近,1965年發現。整個遺址南北約2000米,東西約1500米,由若干個遺址群組成,面積達300萬平方米。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原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000-460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
龍山文化遺址的重大意義
為改變龍山文化「地下氣象萬千,地上一無所有」局面,打造具有生態示範意義的考古遺址公園。濟南市章丘區正式啟動了集保護、展示、教育、休閑、體驗為一體的龍山文化遺址公園一期工程建設,建成後,市民可將體驗刀耕火種的史前人類生活方式,真切感受龍山文化的厚重底蘊。承接龍山文脈,留存鄉村記憶。
濟南市章丘區啟動實施「鄉村記憶」工程,通過搶救和保護文物古建築,實現對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和真實性保護,從現有鄉村層面、撤村並社區和城鎮建設中,制定具體規劃。其中,改造提升後的朱家峪就是典型範例,江北第一古村新面貌呈現,將文化具象化、闖關東體驗館、八大作坊等各種體驗項目,讓民眾置身其中體驗奧秘,尋根溯源感受文化。
Ⅵ 陝西龍山文化遺址有哪些
歷史不斷向前發展,大約距今4000年時,龍山文化開始在陝西大地上出現。
陝西龍山文化首次發現於長安客省庄,所以又稱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於渭河、涇河流域。
如西安客省庄、斗門鎮、米家崖、長樂坡、趙家灣,岐山雙庵,興平張耳村,武功趙家來等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