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傳統文化缺失是什麼

傳統文化缺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30 21:09:41

『壹』 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的缺失有哪些方面

一是傳統文化傳承功能失調,西方文化甚囂塵上。據調查,「90後」用差不多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進行社交、購物、學習、工作和休閑娛樂,但與傳統的報刊和浩如煙海的典籍接觸甚少,普遍欠缺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亟需對中華傳統文化補鈣!當充斥於網路空間的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當「後工業化」、「後現代化」的心靈荒原蔓延,相當一些大學生迷失自我,在迷茫中虛擲青春,沒有樹立一個可以為之奮斗的長遠目標與理想。比如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相當一部分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可是漢語書寫與表達能力卻表現平平,甚至寫起作業錯別字連篇;大學生們熱衷諸如聖誕節、西方情人節這類西方節日,追求感官的美國大片,而對反映中國傳統愛情觀念的七夕節棄之不顧;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幾乎壟斷了當代大學生群體在手機使用上的消費,而物美價廉的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卻被視為低檔貨!西方文化日益滲透到當代大學生群體精神生活。
二是漠視傳統文化與道德,功利主義思想抬頭。一方面漠視傳統文化與道德,「三觀」遭扭曲。2010年中國婦女網發布《女大學生價值觀調查紅皮書》表明,貪圖享樂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價值誤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不成熟,思想認識上的片面性和偏激性,使得部分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相互關系,過分地強調自身的社會作用和社會角色,誇大自我決定性,用片面的自我選擇、自我設計、自我主宰、自我實現否認社會集體對自己的約束,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於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大學生中部分人不能夠正確地看待同學,不能恰當地處理與同學、室友的關系,時以嘲笑、吐槽、甚至惡意陷害他人為樂。一方面人文底蘊薄,功利主義盛行。當代大學生從小學到高中接受應試教育,甚少參與社會實踐,人文與社會知識欠缺。進入高校以後,大學生們面對的是一種全新的、斷崖式的教學與研究模式:沒有具體的學習任務,沒有要求死記硬背的「死」的知識與理論,更多的只是要求思考、理解、分析和創新,中學沉重的學習任務與大學看似「輕松」,有冰火兩重天之感。日益加劇的社會競爭和強烈的社會功利主義,讓相當部分大學生無心學習——知識的學習與積累,知識的更新與創新是個相對緩慢和需要巨大付出的艱難過程,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網路與新媒體便捷化、碎片化、膚淺化、娛樂化、調侃化、符號化的閱讀方式卻正在擠占甚至替代傳統的讀書方式。這極大地滿足了相當部分當代大學生群體一時無聊、空虛之需求,手機網路沉迷與網癮、宅男宅女、低頭一族普遍流行、隨處可見,國家和社會普遍堪憂!
面對嚴峻現實,我們唯有重拾傳統、正本清源,培養大學生的傳統文化自覺,民族復興方能實現。
一是政府及其主流媒體要重視與引導,發揮其主導作用。無論西方主流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總有占據社會主流並與政府長期保持整體一致的主流媒體,傳播著社會的主流意見與價值觀。政府必須足夠重視並著力關心當代大學生成長,並為其成長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在對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的孕育、接受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方面,國家、學校、社會和家庭責無旁貸!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兩千餘年來一直占社會主導的儒家文化傳統和社會公序良俗,大眾傳媒對此當長期不懈地傳播,為其終極使命和社會責任。
二是媒介組織應將社會利益始終置於首位,強化使命擔當。新聞媒體作為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應當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結合,始終將社會利益、傳媒的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大眾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網路中,處於一種樞紐地位,是社會的「神經」和「血管」,是現代社會通暢運轉的必要條件。媒介組織當做好傳承優秀文化工作,自覺地抵制各種錯誤、腐朽的西方文化沖擊,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三是高校利用新媒體,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構建認知平台。作為教育主陣地之一,高校承擔著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功能。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專業知識,校園文化對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塑造有著重要影響。高校利用新媒體,可營造一個優良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大學生參與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讓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廣泛地認知和接受。四是大學生個人應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代大學生當尊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傳統文化這個重要資源。只有尋找到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之源,才能辨清發展方向,才能惠澤中華民族子孫萬代,才能切實把握中華民族命運,也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思想與文化日趨開放、自由和多元的今天,當代大學生當理性地分析中華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尋求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及其現代意義,以有利於中國文化的永續發展。

『貳』 中國傳統文化逐漸流失原因

一是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字的顛覆。

中國文化注重以文載道,而道都承載在文言文中,新文化運動一大成就就是將文言文顛覆,白話文占據主流地位,這雖然使文學走入平民間,但無疑使傳統文化受了致命的一刀,割斷了文言文,同時也割斷了文言文所蘊涵的前人哲學、文藝精髓。

二是建國初期文化大革命對傳統文化的破壞。

那場全民族浩劫讓人不堪回首,那個年代的人都經歷過那場焚書坑儒似的浩劫。從名義上挖祖墳挖到批孔,從實際挖祖墳到將中國許多文化遺跡破壞殆盡,把各方面的人才通通下放到牛棚到田地,使得中國文化出現了一個斷層,導致了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人腦中已少有傳統道德文化的理念。

(2)傳統文化缺失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新時代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

『叄』 傳統文化缺失意味著什麼

崇洋媚外

『肆』 對於中國文化來說,傳統的缺失真的是時代演變導致的嗎

傳統文化的缺失會導致觀念的改變、理念的改變、特色的遺失,其他沒啥影響,該吃吃該喝喝。但是國家、民族特色必定是慢慢變淡的,任何人改變不了世界車輪的前進,世界大同是未來的趨勢,當然這個過程是相當漫長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歸去來兮。沉思的夢中清晰了許多,但這山這水,著實太遙遠了。身居城市,忙碌學業或是事業的我們,去拾起這彷彿愈發厚重的文化,太難了,也太奢侈了。自然,放棄他,更是不現實的。

『伍』 中國傳統文化的失落症結在哪

1、國民對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不自信導致的對外來文化的盲目崇拜。

其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中國經歷五千年文化的燦爛輝煌就因清朝末期到民國時期國運哀弱的這一百多年裡,前有歐洲列強(八國聯軍)用鴉片戰爭打開中國的國門分割國土,瓜分中國的財富文物,甚至火燒圓明園,後有日本侵華戰爭,甚至在中國台灣、中國東三省殖入日本洗腦思想和只學日語進行文化殖民,造成國民自信丟失,對外國奴性思想出現,認為國外一切都是好的,慢慢丟失自己的傳統文化,就沒有好好的想一想我們的傳統文化經歷五千年的演變傳承總結出來的結晶,是其它文化不能匹配的道理。

如:傳統文化的中醫被國人丟棄,卻被日本、朝國想方設法的偷去,換一個馬甲就把全球技術專利變成他們的,獲取最大的財富,造成中醫的流失主要途徑a:通過網路收集沒有設防意識的中醫傳人或中醫師本人發表在網上的文章、評論獲得。b:通過合資辦產導取葯方,製作工藝。C:通過金錢收買葯產領導或技術人員就取葯方、工藝等……。又如:中國的宣紙也是用合資、考察、參觀等巧妙的方法從不設防的領導、傳人偷去,再來生產出來與中國在國際上競爭,並還有在網上洗腦說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輕易拿給這些國家是大愛,全部給給這些國家更好,這實在是國人的悲哀!現在的國人的防盜意識還不如先輩國人的意識高!如:中醫的雲南白葯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就想道過軍事壓倒之勢獲得,前輩都沒有底頭讓日本獲得。又如:中國宣紙日本派人到中國偷學一直沒有成功,直到八十年代就因為崇洋媚外的心理、不設防的行為讓日本人把製作工藝偷走。

2、國外文化對中國的縱橫浸入,形成文化殖民勢力,國外一些商家成為其強有力的推手。

如:a:西方的聖誕節,運用聖誕節促銷的名義宣傳引導國人對聖誕節的嚮往,逐步去中國文化如: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b:日本通過動漫把日本的文化隱蔽包裝侵蝕青少年,來讓青少年不知不覺的被洗腦,傳遞出日本一切都比中國好的假象。C、韓國通過綜藝電視節目和演藝(影視劇等)文化區侵蝕青少年等……

3中國有一部分知識分子成為外來文化的吹捧手不惜抵毀中國的傳統文化。

如:方舟子用國外科學的外衣抵毀中國傳統中醫,用西醫和中醫不同、不相交的兩個理論體系來抵毀中醫是不科學的,應該丟棄的,來誤導國民對傳統中醫文化的認識,其用心險惡!其心可誅!

『陸』 中國傳統文化的利弊

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
這里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是相對於西方近現代的工業文明而言的。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大多數時候都處於一種自給自足的幾乎封閉的狀態,對外交流也是輸出大於輸入。如果沒有東西方文化的劇烈碰撞,仍然處於一種相對隔絕獨立的狀態,那麼中華文明還會按照自己固有的內在邏輯長久發展下去。近現代科學的發展突破了人類千百年來的地域限制,中國已經不可能再孤立於國際社會。西方侵略東方,同時也為東方提供了自我更新的契機。
對於每一個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如此完美的中華文明,為什麼到了為什麼會在近現代大大落後於西方?中國傳統文化的有哪些重大缺陷?竊以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是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這些缺陷是某種類似基因的欠缺,是我們的祖先未曾經過也未曾見過的東西。這些缺陷可以簡單歸結為四個方面:
(一)沒有形成科學觀念;
(二)沒有把客觀自然世界作為研究思考的中心; (三)重農輕商對社會生產的阻礙; (四)倫理秩序對個人自由的束縛。
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與不足
今天要講的第二個問題,中國文化究竟有哪些不足和缺失? 第一個就是政治體制領域,儒學帶來一系列問題。
如果你要了解一個國家的狀況,最好的辦法之一是看它的法典。當時的社會關系、文化狀況、國家管理狀況都體現在那裡了。1810年,中國的法典(《大清律例》)第一次翻譯成英文出版,英國的一份報紙《愛丁堡評論》說,中國人在很多方面的知識都是不足的,我們發展很快的東西,他們都不知道。
中國的法典有什麼特點呢?民法內容很少,基本內容是刑法,甚至連民事糾紛也作為刑事案件來處理。這裡面體現儒家政治的三個基本特徵:
第一,倫理與政治的統一。中國傳統文化的骨幹是儒學,而儒學講倫理和政治的最多。從西漢開始,就強調以孝治天下,把家族倫理拓展到整個國家的治理,後來發展為一個完整的公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套體現中國社會的一個基本特點:宗法專制,倫理與政治統一,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完全是符合的。因為那個時候的社會是自然經濟,經濟狀態比較穩定。
第二個特徵是專制制度下嚴格的等級關系。用孔子的話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現在有一些學者認為它是很好的,好在哪裡呢?皇帝按照皇帝規范行事,君、臣、父、子都有一套嚴格的規范;這是從好的方面來說的。但它的另一面是等級森嚴,不能逾越。而英國在1215年就有《大憲章》,國王加稅要得到諸侯的同意,要保障各地自由、自治的權利。中國的大小事都是天子或尊長說了算;抗上是極大的罪惡;儒家政治理論把這些合理化了。中國沒有國際學術界界定或多數學者公認的封建制度。如果是封建制度,國王、諸侯之間是契約關系;而中國沒有這樣的關系。
儒家思想的第三個特點是服從。用孔子的話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假如有爭議,由誰定是非呢?由聖人和皇帝的話來決定,聖人的話是最後的標准。公元一世紀,漢章帝召集儒門的代表人物在白虎觀開會,由班固執筆寫出一部《白虎通議》,章帝批准後頒行天下。以儒學為指導,為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制定詳細的規矩或規范。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三綱六紀(六親),服從尊長。以後歷代的法典,唐、宋、明、清的律例都繼承了《白虎通議》,將三綱六紀作為貫穿始終的東西。一般的老百姓犯了罪,按照身份的高低、親疏關系給你定罪。 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二個問題是思維方法的缺陷。 中國人的思維方法有問題。楊振寧在2004年作報告時講了一句話:「《易經》對中國的科學發展很不利。」他說,其中一點是不講演繹論證。《易經》歸納了很多當時的社會現象、自然現象,但沒有嚴謹的演繹和論證。這是楊振寧作為科學家講的真話。而在他講這話之前,16世紀末17世紀初,利瑪竇在他寫的《中國札記》的書里就說中國人不懂邏輯規則。他講的是真話,中國沒有邏輯學。後來我們拚命從《墨子》裡面提煉、搜尋,認為里有邏輯包括辯證邏輯。然而《墨子》裡面雖有邏輯思想但沒有完整的理論,而且因為它不符合社會的需要,後來連《墨子》也式微了,研究的人很少,四分之一的篇章失傳。西方的情況則不同,他們有邏輯學,不但古希臘已經有完整的形式邏輯理論,他們中世紀教育要上一年的辯論課,實質是邏輯課。利瑪竇是這樣講的:為什麼中國人不重視科學,不重視邏輯呢?很簡單,因為這裡面有利益關系,在中國你懂四書五經,不用學數學和邏輯,也不鼓勵做實驗,就可以考取科舉和做官。這樣的狀況下,科學當然沒有辦法發展起來的。另外在中國天文是很豐富的,只是和星相結合起來了,哪裡地震是天發怒了,是對皇帝的懲罰。各種是非按照聖人的話來判斷,也就不必辯論和講邏輯理論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怎能產生現代科學?
利瑪竇來到中國的時候把《幾何原本》帶過來並翻譯了六卷,還有九卷沒有譯出。一直到平定了太平天國,曾國藩做了兩江總督,他接受科學家李善蘭的建議,撥款支持把後九卷翻譯出版,把以前譯出的六卷也校對一遍,出了一個完整的版本。李善蘭請曾國藩寫個序,曾國藩不懂,就讓自己的兒子曾紀澤(曾作過中國駐英公使)代筆。曾國藩知道光懂中國傳統文化不行,從小就讓兒子學英語,接受現代科學教育。曾紀澤代他爸寫的《幾何原本》序言說:「蓋我中國算書以《九章》分目,皆因事立名,各為一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幾何原本》不言法而言理,括一切而概之曰:點、線、面、體。……《九章》之法,各適其用,《幾何原本》則徹乎《九章》立法之源,而凡《九章》所未及者無不賅也。」這里說透了中西思維方法的差別。《九章算術》共收有 246個數學問題,分為九章。分別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它的計算方法有成就,但是沒有上升為完整的理論。曾國藩看完兒子寫的東西後大為贊賞。當年曾紀澤的評價不一定完全正確的,但他的確說透了中國思維方法的弱點。
此外,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自認為中國的道德是最高尚的,洋人是蠻夷,道德文章是永遠比不上中國的。實際情況怎樣?現在看來,道德規范也有很大的缺陷。一方面,我們道德規范有一些是跟世界各國一樣的,比如我們講「仁、義、禮、智、信」,大致上從任何一個文化體系裡都能找到類似的東西。在西方,仁是「博愛」;義是「正義」,有些道德規范世界各國是一樣的,不同的語言系統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這是一個方面。但是,進一步考查這些規范的內容,問題就出來了:儒學的核心是仁義。用《中庸》的話來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講人不是講人的平等,而是將親情擺在首位;義的內容拐個彎變為要尊重別人!
我們的道德規范有明顯的不足,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重義輕利」。小人與君子的劃分就是看你重不重視利,你重視利就成小人了;但是人性本身是追求利的。
其次,我們的道德是以三綱為基本架構的,沒有人際之間的平等。
再次,中國道德觀念里群體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可是,人要現代化,社會要現代化,都必須將個人權利、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要變成現代公民,維護現代公民的尊嚴、現代公民的權利是根本,道德的根本也是政治的根本,政治歸根到底是為維護公民個人的權利服務的。
此外,作為蔑視個體權利的重要內容,是經濟上沒有堅決、徹底地保護私有財產。有一個原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和官府侵犯民產,屢見不鮮。而自從中國傳統文化法典化以來,因為要維護宗法專制,維護三綱,所以就規定一條:祖父母、父母在不準分戶口、分財產,不準「別籍」,不準「異財」。唐、宋、元、明、清一直都延續這一條規定,誰違反這一條是要受懲罰的。 另外一點是不準你經營新的經濟形式,比如中國學外國人要經營輪船。19世紀70年代李鴻章做直隸總督時,廣東商人在天津申請辦輪船企業,李鴻章不準。1890年代張之洞做湖廣總督,湖南的一些商人要在洞庭湖、長江上辦小輪船公司,張之洞說不行。一直到戊戌變法前後,張之洞還是不同意。也就是說,辦這些新企業,只准公家辦,不準私人辦,即使私人可以辦,也要批准。限制私人財產進入某些經濟領域,等於你的財產權不能充分實現,經濟自由受到限制,私有財產就大打折扣了。

『柒』 什麼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什麼要弘揚傳統文化中國目前傳統文化為什麼缺失

像故宮、北京四合院、京劇、剪紙、皮影、烤繪等等,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現在這些東西已經很少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寶貴的技藝有可能消失。
弘揚一方面是為了這些東西的延續,一方面是讓人了解,要不中國人連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什麼都不知道不是和好笑嗎?
至於缺去,要知道過去的技藝大多是一脈單傳,有些就這樣沒了。不過也有很多是戰爭那會丟的,想莫高窟就是一個例子

閱讀全文

與傳統文化缺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