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著名的青銅文化遺址:
1、二里頭遺址
河南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及其周圍,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不少於3平方公里。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720年)。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
2、殷墟
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古稱「北蒙」,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商邑」、「大邑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周圍,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3、四川三星堆遺址
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是迄今為止在中國境內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文化遺址。
4、武漢盤龍城遺址
武漢盤龍城遺址為中國商代前期城市遺址。城址興建年代約在公元前15世紀前後。它的發現對於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與性質、宮殿的形制及建築技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遺址的城外有約100萬平方米的商代遺址。
5、江西吳城遺址
位於江西樟樹市的吳城遺址發現於1973年,同年開始發掘。這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最早發現的商代遺址,其發現、發掘標志著江西早期文明研究進入了嶄新的階段,揭開了南方地區商代考古的新篇章。隨後的系列研究發現,吳城遺址出土文物既有自身濃厚的地方特色,又受到中原商殷青銅文化的深刻影響。
6、大洋洲商代遺址
瀕於贛江東岸的大洋洲程家澇背沙洲上,發掘出一座大型商代墓葬。商墓共出土青銅器480件,玉器100餘件,陶器300餘件。這批出土文物中,以青銅器最引人注目。據專家們評論,其數量之多,品類之全,造型之奇特,紋錦之精美,鑄工之精巧,堪稱江南之冠,在全國也罕見。出土的青銅器數量超過了河南殷墟婦好墓,名列全國第一,許多品種也為國內絕無僅有。
❷ 殷墟是什麼意思
歷史沿革古代營建盤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盤庚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改「北蒙」名為「殷」[6]。盤庚十五年,開始營建殷都。[1]自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7],殷一直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8]近代發掘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出土甲骨殷墟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15萬片。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甲骨窖穴等構成。[3]現代保護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3]2018年10月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9]同月舉辦殷墟科學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暨殷墟發展與考古論壇。[10]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榮獲2019年遺產保護管理工作4星等級。[11]地理環境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周圍,地理坐標為114°18′50″E,36°07′36″N,海拔約80m,長寬各約6公里,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遺產地保護區核心面積414 公頃,緩沖區面積為720公頃。主要景點殷墟總體布局嚴整,以小屯村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型分布。現存遺跡主要包括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殷墟王陵遺址、洹北商城、後岡遺址以及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手工作坊等。宮殿宗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洹河南岸的小屯村、花園庄一帶,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50米,總面積71.5公頃,是商王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場所,也是殷墟最重要的遺址和組成部分,包括宮殿、宗廟等建築基址80餘座。在宮殿宗廟遺址的西、南兩面,有一條人工挖掘而成防禦濠溝,將宮殿宗廟環抱其中,起到類似宮城的作用。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宮殿宗廟區還有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墓,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員墓葬,也是唯一能與甲骨文聯系並斷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墓室有殉人16人,出土器物1928件,包括468件青銅器,755件玉器以及564件骨器,另有將近7000枚海貝。殷墟宮殿宗廟區還分布著為數眾多的甲骨窖穴,共出土甲骨約1.5萬片。王陵遺址王陵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洹河北岸侯家莊與武官村北高地,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11.3公頃。自1934年以來,在這里累計發現大墓13座,陪葬墓、祭祀坑與車馬坑2000餘處,並出土了數量眾多、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石器、陶器等,是學術界公認的殷商王陵所在地。其中,東區祭祀坑數量眾多,排列有序,坑內有不少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個公共祭祀場地,現辟為M260展廳。
殷墟王陵遺址另外,在王陵的東邊出土的後母戊大方鼎,是現今為止所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12]洹北商城洹北商城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洹河北岸花園庄,城址大體呈方形,東西寬2.15公里,南北長2.2公里,總面積約4.7平方公里。四周有夯築的城牆基槽。洹北商城遺址的發現,延長了殷商的歷史時間,延伸了殷墟的范圍。洹北商城遺址的年代早於傳統意義上的殷墟晚商文化,略晚於鄭州早商文化,很可能是商代中後期的一處都邑遺址。[13]匈奴墓葬2017年5月3日報道,考古人員在殷墟大遺址保護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18座匈奴墓葬。這些匈奴墓葬排列整齊,墓葬形制相同。從出土的器物判斷,這些墓葬晚於殷墟時期,且與中原墓葬的形制內容有所不同。它的時代應該在東漢末年到魏晉,距今1800年左右。[14]發掘沿革史影疑雲據《尚書》、《史記》、《竹書紀年》等文獻記載,距今30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曾存在商王朝,該王朝延續了近500年,是具備疆域國家形態的中國上古歷史的開端。第一位商王名湯,於公元前16世紀初在亳都建國[15][16][17],並迅速征服了周鄰勢力,穩定了商王朝的政治版圖。商朝的王位繼承採用「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辦法,前後共有31位商王。商朝的都邑曾數度遷徙,自前1319年第20代商王盤庚遷都至殷[18][1],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7],一直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8]商滅亡後,逐漸淪為廢墟。[19]南北朝時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殷墟的位置進行了較為確切的描述。[20]宋、元時期,安陽一帶多有青銅器出土,引起關注,但被認為是商王河亶甲的相都。[21]鐵雲藏龜小屯位於安陽市西郊洹河岸邊。這一帶地勢略高,因此戰國以來,特別是隋唐時期一度被當作埋葬亡靈的理想地點。直到明朝時,才成為由數戶人家組成的一個居民點。清末以來,小屯居民在耕作中常從地下挖到碎骨片。19世紀末,當地傳聞碎骨即所謂的龍骨,可以治病,於是村民收集碎骨片,或留作已用,或賣給中葯鋪。從此,「龍骨」被源源不斷地從地下掘出。
婦好墓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因病購葯,在北京發現中葯店中所售龍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意識到這是很珍貴的文物,開始重金收購,進而考證出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筆文字」。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王懿榮義憤自盡,所收藏龍骨由其子轉售晚清學者劉鍔。1903年,劉鍔將其收藏的甲骨編印出版,成為第一部甲骨文著錄《鐵雲藏龜》。發現商代甲骨文的消息傳開後,整個學術界為之振奮,許多學者加入到收藏甲骨的行列中來。各中葯鋪中的「龍骨」,一時間身價百倍。由於販賣甲骨有暴利可圖,古董商人便把甲骨的出土地點隱瞞起來。1908年(一說說1910年),羅振玉經多方探求,始知甲骨出於「濱洹之小屯」,於是多次派人去那裡收購甲骨,並對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釋,認為小屯就是文獻上所說的殷墟,至此,殷墟遺址第一次被學術界所知。1917年,王國維對甲骨文上的資料進行了考據,整理出商王世系表,進一步證實小屯村就是盤庚遷都的都城。[22]發掘歷程初步發掘1928年,在傅斯年大力支持下,開始對殷墟進行第一次為期18天的試掘,總共出土800餘片有字甲骨以及銅器、陶器、骨器等多種文物。1929年春,由李濟主持對殷墟的正式發掘。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共進行了15次科學發掘,找到了商王朝的宮殿區和王陵區,證實了《竹書紀年》關於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記載,使得殷墟遺址曾經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動搖的結論。再度發掘1950年,武官村大墓發掘,成為新中國首次殷墟發掘。1976年,小屯西北地發現商王武丁配偶「婦好」之墓。到1986年,已經對十幾個點進行了20多次的發掘,獲得了刻字甲骨15萬片左右。1999年1月,在殷墟遺址東北部地下約2米深處,發現一座規模巨大的商代城址,這座城址的年代略早於作為商王朝晚期都邑的傳統概念上的「殷墟」,分布上與舊的「殷墟」范圍略有重疊,但整體在洹河北岸,學術界將其命名為「洹北商城」。隨著考古發現的不斷豐富,殷墟研究的范圍也越來越寬,從殷墟文化分期到環境(如地理、地貌、植被、資源、動植物)等;從人種、人口、家族組織,到建築業、手工業(如鑄銅、制玉、制陶、制骨);從農業到埋葬制度、祭祀制度;從文字到藝術以及晚商社會的性質等,商朝逐漸成為信史。[23]考古成果1928年10月13日,董作賓先生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委派,赴河南省安陽小屯村進行了第一次殷墟發掘。此後,直至1937年6月,先後在小屯、後崗、侯家莊、大司空村等地進行了15次考古發掘。這是中國考古學史和世界考古學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一階段的殷墟發掘,不僅取得了豐富的考古材料,而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圖像影像、田野記錄、工作日誌以及來住書信等,成為研究20世紀中國考古學萌芽與發展的重要資料(殷墟發掘照片展)。[24]2018年10月1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陽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殷墟科學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暨殷墟發展與考古論壇舉辦,來自海內外的考古學專家學者200多人共襄盛會,紀念殷墟考古先賢貢獻,總結殷墟發掘90年來考古成果,研討未來殷墟考古傳承與發展殷墟科學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向為殷墟考古做出過突出貢獻的考古工作者代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鄭振香、楊錫璋、劉一曼、徐廣德、劉忠伏和原安陽市文物工作隊隊長孟憲武,頒發了殷墟考古發掘「功勛人物」紀念章和紀念證書。並為《九十年殷墟考古人與事》、《殷墟出土陶器》、《殷墟青銅器全形拓精粹》、《殷墟出土骨角牙蚌器》、《殷墟出土玉器新編》等殷墟學術著作舉行首發儀式。[10]共7張
殷墟部分出土文物遺址價值世遺信息遺產名稱:殷墟 Yin Xu入選時間:2006年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v)(vi)地理位置:N36 07 17 E114 19 01(宮殿和王室祠廟區)N36 08 07 E114 18 17(王室墓葬區)遺產編號:1114遺產描述: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是中國商代後期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遺址主要包括殷墟王陵遺址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大致分為宮殿區、王陵區、一般墓葬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居住區和奴隸居住區。2006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20世紀初因盜掘甲骨被發現,到1928年正式開始考古發掘,殷墟的發現和發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中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殷墟古稱「北蒙」,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商邑」、「大邑商」。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3]據《竹書紀年》記載「自盤庚遷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這里一直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古老的洹河水從市中緩緩流過,城市布局嚴謹合理。從殷墟的規模、面積、宮殿的宏偉,出土文物的質量之精、之美、之奇、數量之巨、可充分證明它當時不僅是全國,而且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滅亡後,這里逐漸淪為廢墟。殷墟王陵遺址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共同組成了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殷墟遺址。殷墟宮殿區馳名中外,為世界文明古國中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50餘座建築遺址分「宮殿、宗廟、祭壇(甲、乙、丙)」三組,宏偉壯觀。另外還發現鑄銅遺址等。宮殿區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寶石器等珍貴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華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蘊藏著殷代先民們的創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考古專家評價,殷墟「發掘著一個典型的奴隸社會」。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殷墟考古遺址靠近安陽市,位於北京以南約500公里處,是商代晚期(公元前1300至1046年)的古代都城,代表了中國早期文化、工藝和科學的黃金時代,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最繁榮的時期。在殷墟遺址出土了大量王室陵墓、宮殿以及中國後期建築的原型。遺址中的宮殿宗廟區(1000米×650米)擁有80處房屋地基,還有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王室成員大墓「婦好墓」。殷墟出土的大量工藝精美的陪葬品證明了商代手工業的先進水平,現在它們是中國的國寶之一。在殷墟發現了大量甲骨窖穴。甲骨上的文字對於證明中國古代信仰、社會體系以及漢字這一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寫體系之一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25][26]考古學影響殷墟的發掘,是中國傳統金石學與西方田野考古學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近代考古學興起的標志。[27]殷墟宮殿區、王陵區的發掘,大批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的發現,引起了中外學術界的矚目,確立了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地位;1931年梁思永在安陽後岡遺址「三疊層」的發現,第一次從地層學上劃分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與商文化的相對年代關系,為中國考古學的地層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殷墟發掘工地成為培養中國考古人才的搖籃,從這里走出了李濟、董作賓、石璋如、高去尋、梁思永、郭寶鈞、尹達、夏鼐、胡厚宣等中國考古界的第一代精英。殷墟的發掘,對20世紀初期以來,中國學術界在歷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風作了正面回應。隨著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學證實,中國學術界得以展開有關文記載中的「夏王朝」的探索。[28]甲骨文甲骨文是漢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之一,不僅證明古老的漢字是獨立起源的,還提供了中國古代獨立的文字造字法則,對3000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不僅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於甲骨文內容豐富,涉及殷商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的各個方面,對全面復原殷商社會史具有重要意義,被稱為中國古代乃至人類最早的「檔案庫」。對甲骨的研究,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29]殘忍?殷商殺活人祭死人,僅甲骨文就記載有15000人用於人祭
浩然文史
贊60
閱讀1.2萬
共8張
殷墟出土的甲骨片青銅器殷墟出土的青銅器,包括禮器、樂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藝術品等,禮器有鼎、斛、簋、觚、爵等,樂器有鐃、鈴、鉦等,兵器有戈、矛、鉞、刀、鏃等,工具有錛、鑿、斧、鋸、鏟等,生活用具有銅鏡、杖首、漏、勺、箸、器座、角形器等,裝飾藝術品有人面具、人頭面具、銅牛、銅虎、銅鈴等。形制豐富多樣,紋飾繁縟神秘,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審美觀念,達到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巔峰,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共3張
安陽殷墟出土的青銅器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金文),特別是篇幅比較長的銘文,是當時人們現實生活的反映,保留了當時的真實的面貌,因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30]殷墟出土的青銅器有四五千件。據統計,20世紀30年代出土的青銅器中,有禮器170多件,兵器1340多件,還有工具以及其他雜器。1950年~1986年間,發掘所得禮器650多件,兵器1400多件,還有一些工具、藝術品和雜器。1986年以後,仍有不少青銅器被發現。青銅器主要出土於大中型墓葬,其中出土最多的就是保存完好的第五號墓——婦好墓,竟有468件之多,而且種類齊全。青銅器中鑄造技術工藝最為精美的是禮器。而殷墟出土的禮器,不僅種類多,而且形制多樣,呈現圓、扁、方等形狀,其中以圓形器為主。最大最重的當屬武官村大墓出土的後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長110厘米、寬78厘米、重875千克,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全世界最大的古代青銅器,也是青銅文明的巔峰之作。此外,侯家莊西北崗M1004號墓出土的牛鼎和鹿鼎、婦好墓出土的兩件司母辛方鼎等,也是重型禮器。建築特色以宮殿宗廟建築和王陵大墓為代表的商代建築,造型莊重肅穆、質朴典雅,反映出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審美意趣,集中體現了殷商時期的宮殿建設格局、建築藝術、建築方法、建築技術,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的先進水平。殷墟的洹北商城,具有高大的城牆、威嚴的宮殿、特別是嚴格的「中軸線」布局,成為數千年來中國歷代城市的特徵。史學價值殷墟的發掘,幾乎完全改變了傳統史觀中夏商周三代歷史的面貌,真實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為商周考古確立了可靠的年代學基礎,對於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點作用;填補了以鄭州二里崗為代表的中商文化和以殷墟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間的空白,從而完善了商代的編年框架。共9張
安陽殷墟以青銅器、玉器為代表的殷墟文物表明,殷墟時期的手工業空前發達,不僅門類齊全,而且工藝水平極高。一些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如青銅冶鑄、制玉、制陶、制骨、制車、紡織等都已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這一時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殷墟出土的商代馬車,大量使用青銅構件,獨轅雙套雙輪,結構精緻復雜,體現出高超的機械、青銅鑄造等復合技術。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隨葬方式、祭祀禮儀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會組織、階級狀況、等級制度、親屬關系,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王陵建設的最高水平,並為以後中國歷代王朝所效仿,逐漸形成中國獨具特色的陵寢制度。同時,以人祭、人殉、車馬殉葬、獸祭等為代表的殷墟喪葬習俗,突出表現了殷墟時期以等級制度為核心的禮制,體現了當時的喪葬習俗。[31][29]社會評價國內評價郭沫若:①「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②「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③「殷墟的發現,是新史學的開端。」[32]陳運和:「甲骨文樂得跳出殷墟,青銅器樂得跳出殷墟重見天日,真是安陽小屯村的特大歡喜」。夏鼐:①「殷墟不僅文物豐富,而且學術價值很高,它蘊藏的寶物,還遠未罄竭。」②「商代殷墟文化實在是一個燦爛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並且它又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中國文明有它的個性、它的特殊風格和特徵。在上述三個要素方面,它都自具有中國色彩的特殊性。在其他方面,例如玉石雕刻、馬駕的車子、刻文白陶和原始瓷、甲骨占卜也自有特色。殷墟的藝術也自成一風格。」[33]金秉模:「整體來看,殷墟遺址的價值很重要,遺址的保護與展示工作也是很好的。殷墟YH127甲骨窖穴是人類東方最早的檔案庫。王陵遺址可與古埃及金字塔相媲美,是第二個古埃及。」[34]江澤民:「這個地方學問很深,很有發展前途。」[35]國外評價2006年在立陶宛召開的第30界世界遺產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殷墟「具有突出的普遍的價值」,作出了以下評價:II、殷墟作為商王朝都邑,展現了包括文字系統在內的頂峰時期的中國古代青銅文化。III、殷墟的文化遺存提供了非同尋常的關於商代晚期文化傳統的證據,包括豐富的科學發明與技術成就,例如建立在日相與月相觀察上的天文歷法、刻寫在甲骨上的中國最早的書寫文字。IV、殷墟的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留下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傑出範例,奠定了中國古代宮殿制度和陵園制度初期形態,具有重要意義。VI、殷墟的考古發現,為漢字語言、古代信仰、社會制度以及若乾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物質證據。[36][37]參觀信息參觀時間8:00---18:00(10月---3月)8:00---18:30(3月---10月)管理保護1961年,國務院將殷墟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出了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和外圍區的范圍,並制定了具體的保護措施。
殷墟保護規劃圖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公布後,河南省和安陽市政府,也頒布了與保護殷墟相關的管理條例,把殷墟保護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軌道,並劃定了殷墟保護范圍與建築控制地帶。1987年,安陽市政府征購小屯東北地(殷墟宮殿區)農田近8萬平方米,對該遺址採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並在此興建了遺址型的博物館(殷墟博物苑),集中展現了殷代王宮殿堂的布局與建築,成為集考古、園林、古建、旅遊為一體的勝地。1988年,中國古都協會將安陽列入中國七大古都。[38]1997年,殷墟被定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0年,考古界評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殷墟以最高得票數名列第一。[39]2001年,安陽市政府藉助申遺,把殷墟宮殿、王陵遺址近千畝土地徵用為國有,使其直接控制在政府的管轄之下,有效地阻止了小屯、花園庄向宮殿保護區的擴展,並投入巨資,將重點保護區內的居民拆遷安置到保護區外。中國殷商學會會長王宇信對此給予高度評價,稱贊「保護殷墟是安陽的第一大功」。2006年,安陽市政府先後投入15億多元,全面治理殷墟周邊環境,探索遺址的展示方法,建造了殷墟博物館,集中收藏、保護、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動文物。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0屆會議上,殷墟以符合世界遺產的第(ii)、(iii)、(iv)、(vi)條遴選標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40]2010年,列入國家首批12家考古遺址公園。201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34][41]交通路線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殷墟路北端,距安陽市中心5公里,遊客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到達:共2張
殷墟旅遊導航自駕車:沿京珠高速安陽出口下,沿人民大道至第五人民醫院右轉即到。公交車:1、6、15、18、39、41路,殷墟站下車步行5分鍾即到。火車:安陽站下,在文化宮乘1路公交車殷墟站下,右轉步行5分鍾即到。(殷墟旅遊導航圖冊來源[42])所獲榮譽2021年8月,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九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44]2021年9月,被評選為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發現。[46]2021年10月,被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48]
❸ 現今出土的哪些文物,能證明中華文明的多樣性、豐富性
精美的青銅器、石雕人頭像、石刻書法、鑲嵌綠松石等都能證明中華文明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
鑲嵌綠松石,是先秦貴族青銅器的一個特點之一,比如越王勾踐劍就鑲嵌有綠松石:還有下面這個象徵王權的夏代鑲嵌綠松石銅鉞,鑲嵌綠松石的文物可謂數不勝數,而且,還發現了綠松石的加工場地:二里頭遺址的手工業作坊,中國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二里頭遺址的手工業作坊區位於宮城之南,是一座大型圍垣設施。目前已在其北牆發現了面積不小於1,000平方米的綠松石作坊區,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綠松石器製造作坊。
❹ 長江以北第一個且中國第一個商文化遺址是什麼
殷墟。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殷墟先後出土有字甲骨約15萬片。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甲骨窖穴等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