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古蜀文化是哪個民族

古蜀文化是哪個民族

發布時間:2023-02-01 00:13:35

① 巴蜀文化·少數民族·彝族

巴蜀文化·少數民族·彝族
巴蜀文化·少數民族·彝族
彝族,自稱「諾蘇」,是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佔百分之九十,分布於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有人口一百五十多萬。

彝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是古蜀族的後裔。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據《史記》等史籍記載黃帝娶蜀山氏的女子嫘祖為妃,生子昌意,昌意又娶蜀山氏的女子,生子顓頊,顓頊後代的一支封於蜀,即蠶叢氏。蠶叢氏從其發祥地岷山山區——岷江上游地區進入成都平原建立蜀國,第一代蜀王即稱蠶叢。歷經魚鳧、杜宇(望帝)等帝後,來自川東的濮越民族開明氏入主蜀國。杜宇部族的一支沿岷江河谷南下進入今川南直到黔西北部和滇東北(雲南昭通一帶),再由滇東北進入涼山,此即彝族中黑彝的先民。公元前316年秦灰滅蜀後,開明氏部落也向南遷至涼山,在先秦為「西南夷」的徙人和笮人,此即為彝族中白彝的先民阿莫斯都家和祖祖烏舉家。

秦漢時期,彝族先民建立了夜郎國。漢武帝時辟夜郎國地為犍為郡。漢晉時,稱為潦人,曾大舉遷入四川腹地,廣布於巴蜀地區。以後居住於四川腹地的潦人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居住於涼山地區的彝族人則統稱羅羅(落蘭、羅蘭)。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元朝在涼山地區設羅羅斯宣慰司進行統治,根據《馬可波羅游記》的描述,當時的彝族人住在城鎮和壩區。元亡後,大量漢、回軍隊進入涼山,佔領了平壩沃土、彝族迫於政治、經濟壓力,不得不遷入山地半農半牧。元、明和清朝前期都在這一地區推行土司制,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民國初年分屬上、下川南道和建昌道。1939年建西康省,又改為西康省寧屬屯墾委員會。1952年成立涼山彝族自治區(屬西康省),1955年改為自治州。

(1)社會形態

新中國建立以前,彝族社會是一種以宗族(家支)為主要組織形式的等級社會。處於奴隸制社會階段。全體社會成員分屬黑彝、曲諾、阿加、呷西四個等級。早在明清時期,彝族社會中「黑骨頭」、「白骨頭」之分就已十分明顯。黑骨頭即黑彝,是第一等級;白骨頭即白彝,包括曲諾,阿加、呷西三個等級,依次為第二,第三,第四等級。彝族人以家支(主要指黑彝家支)聚居,以等級區分貴賤。

黑彝(包括土司、土目)彝語稱為「諾」,有黑色或彝族主體的意思。黑彝是彝族社會的統治者,佔有大量的山林、土地、牲畜和奴隸,具有世襲的貴族身份。彝族社會沒有平民,除黑彝外其他等級都是奴隸。

曲諾,彝語「曲」即白,「諾」即黑,曲諾含有清白人的意思。曲諾沒有人身自由,其人身屬於黑彝所有,但黑彝不能任意殺死和買賣曲諾,只能轉讓,贈送給其他黑彝,也可以作打冤家的「命價」賠償或賭注賠給或賭給其他黑彝。在其人身價有權變更之前,黑彝一般要徵得曲諾本人的同意並不能拆散其家庭成員和扣留其財產。轉讓後曲諾仍保持其曲諾的地位,新的主子不能將其降為低於曲諾的其他等級。曲諾的組成一部分是早期社會內部分化後的氏族成員,一部分是被征服的彝族部落成員,還有一部分贖身的阿加。曲諾有自己的土地和牲畜,經濟上並不依附於黑彝,除必須住在黑彝的管轄區內不得隨意遷徙外,可自由外出經商和探索。但曲諾不能自由處理自己的財產,如出賣土地時,要徵得其主子的同意,有時還要給主子一定數量的「開口錢」。曲諾死亡後,其財產可由兒子繼承。曲諾有自己的婚權和子女的親權,並且有自己的家支。曲諾對黑彝的義務是每年為其服一定的勞役,充當打冤家的主要力量並負責事後的經濟賠償。

阿加是彝語「阿圖阿加」的簡稱,意思是主子門里門外的人。阿加本身又分為彝根阿加和漢根阿加兩種,彝根阿加即有彝族血統的阿加,漢根阿加即沒有彝族血統的阿加,因其大部分具有漢族血統,故稱漢根。

彝根阿加的人身隸屬於黑彝,但黑彝不得無故將其殺死。彝根阿加主要是破產後等級下降的曲諾,沒有土地和牲畜,有的有一小塊主人給的「耕食地」或經主人允許開墾的荒地,也有的租種主人的土地。彝根阿加(包括漢根阿加)必須居住在其主人控制的地區內,外出活動必須經主人同意並在歸定的時間內返回。阿加的子女也屬於黑彝,黑彝可以將阿加的子女抽作呷西或陪嫁丫頭,未被抽中的阿加子女一般也由黑彝指定婚配,少數經黑彝允許後可自主婚配,但如是女子外嫁,則聘金全歸黑彝,如是兒子且自出聘金,所生子女除第一個女兒外,全歸黑彝所有,或者是女兒一半歸黑彝,兒子全歸黑彝。彝根阿加有自己的家支,這是黑彝不得無故殺死他們的主要原因,因為會招致其家支的集體反抗。彝根阿加在其主人極需某項開支時,經主人允許交納一定的「贖身費」後,可上升為曲諾。

漢根阿加的人身除可以隸屬於黑彝外,也可以隸屬於曲諾或其他阿加。漢根阿加的主人可以將其殺死或出賣,出賣方式既可以整戶賣,也可以拆散或按股賣。漢根阿加必須住在其主人的住宅旁邊,以便隨時聽其驅使,沒有任何行動自由。漢根阿加若能多出聘金或少收聘金與貧窮的曲諾子女結親,則有可能被允許加入曲諾家支,但這種情況極為少見。

呷西是彝語「呷西呷洛」的簡稱,意思是鍋庄旁的手足,即單身娃子(奴隸)。呷西實際上是一種家養奴隸,其人身可隸屬於黑彝、曲諾或者富裕的阿加。呷西主要是擄掠而來或買來的漢人,還有一部分是主人抽來的阿加子女和破產下降的曲諾。主人可以任意殺死或買賣呷西,呷西沒有任何財產,必須住在主人家裡,從事家庭和田間的勞動。呷西經主人指定婚配後,可以上升為阿加。

彝族社會沒有形成統一的地方性政權,其社會秩序靠建立在等級制度基礎上的家支來維持,因而家支具有政權的性質。家支帶有父系氏族的軀殼,並保留了一些父親氏族的習慣,是一種以父子聯名制譜系貫穿起來的血緣集團。如家支內嚴禁通婚,一個家支若人口過多,即按血緣關系的親疏產生分支。家支對其成員和家庭具有約束力,但同一家支成員之間地位平等,沒有統治和隸屬關系。

家支彝語稱為「楚西」或「楚加」,黑彝都有家支,稱為黑彝家支,部分曲諾和阿加(彝根)也有家支,稱為白彝家支。

據統計,解放前約有七萬黑彝人口,分為近百個大大小小的家支,其中男子在一千人以上的家支在十個以內。各家支依據其人口的多少和勢力的強弱而擁有大大小小的固定的管轄地區。

黑彝家支沒有常設的管理機構,家支內外的重大事件和糾紛由頭人召開家支會議決定和解決。頭人分為「蘇易」和「德古」兩種,由家支內的黑彝奴隸主公推產生。有見識、能排解糾紛的稱「蘇易」,閱歷深、見識廣、善於辭令、能排解重大糾紛、因而在全家支甚至其他家支中都享有很高威望的稱為「德古」。頭人的工作具有義務的性質沒有固定的俸祿或報酬,也沒有可以凌駕於一般家支成員之上的特權和強制力量,其頭人的地位不能世襲,一旦失去威望,也就會失去頭人的地位,這是非常明顯的父系氏族社會的痕跡。頭人的義務是召開家支會議商討決定家支內外大大小小的事情。

黑彝家支是黑彝賴以維持其世襲統治的基礎,黑彝本人一旦被其家支開除,就會失去其黑彝的地位。

白彝家支在形成上與黑彝家支一樣,但白彝家支的成員往往隸屬於不同的黑彝家支,所以白彝家支沒有完整的領地。白彝家支可以保護其成員不被黑彝主人隨意殺害,在極個別獨立的白彝地區,白彝家支也可以成為地方政權組織。

(2)風俗文字

彝族村落多位於山腰向陽處,多者二十至三十戶,少者十多戶。因冤家械鬥的關系,村落大都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地方,周圍一般築有幾個到十幾個不等的碉堡,以防禦對手的襲擊。房屋一般是土屋,無窗,屋頂用木板蓋成,木板上還要加蓋一層石板以防風雨,稱為「瓦板房」。一般為一樓一底,上層用於儲放柴草等物;下層住人和圈養牲畜。屋內以火塘為中心,火塘由等邊三角形的三塊石頭構成,火塘周圍的位置分為上位、下位和客位,室內一般沒有傢具。彝族人民喜用木具,生活器皿凡碗、勺、盆、盒等均為木製。以用蕎子、玉米磨面做成的「粑粑」和土豆為主食。

彝族的衣著和裝飾,男子穿黑色右衽上衣,長只及腰部,下穿淺色布褲,不同地區的褲腳的尺寸大小差別很大,以下留胡須為美,左耳佩戴紅色或黃色珠子,頭部正中額頭上方蓄一小綹長發,俗稱「天菩薩」。用青布纏頭,在右方扎一錐形「英雄綰」。

女子穿鑲邊或綉花上衣,下穿布質「百褶裙。」該裙有區分等級貴賤的作用,黑彝女子裙長曳地,其他等級的女子只能著短裙,裙長不能超過膝蓋。頭上頂一塊瓦狀布帕,也可以青布纏頭。未出嫁的女子只梳單辮,出嫁後改分雙辮。雙耳佩帶耳環或珠串,領口別銀制排花,戴手鐲或戒指。無論男女老幼,都外罩形似披風的「擦耳瓦」,這是彝族衣飾最大的特色,冬天則在「擦耳瓦」內加一層羊毛披氈,彝族人不喜穿鞋,終年赤足。只有部分邊緣地區受漢族影響,在冬天穿自製的氈襪和草鞋。

彝族實行一夫一妻制,黑彝嚴格實行等級內婚和家支外婚,整個彝族地區均實行姑表優先婚配,禁止姨表通婚,部分地區還有搶婚、婚後不落夫家等原始婚俗。彝族結婚沒有一定的年齡限制,盛行早婚,男子十五歲,女子十三歲即可結婚。黑彝女子結婚的年齡以偶數為吉利,其他女子則以奇數為吉利。彝族婚俗保留了明顯的婚後不落夫家的原始婚俗。結婚當天,新娘由夫家派人接來後,新郎不能與她見面,次日新娘即返回娘家,過一定時間後,新郎才能再去將新娘接回婆家,但住幾天後又必須返回娘家,直到生孩子以後才能長住夫家。

彝族婚俗最大的特點是實行轉房制,這種制度廣泛實行於整個彝族地區。這種制度將婦女視為夫家的財產,與家支制一樣,是彝族社會中保留的原始父系民族習俗之一。已婚婦女丈夫死後,若尚在生育年齡,則必須轉給夫家近親中的另一男子為妻,這就是轉房。轉房有一定的順序和限制,稱為轉房規矩,其順序是先盡平輩,如平輩中無適當人選,依次及於晚輩或長輩,限制是晚輩中不能轉給親生兒子,長輩中姑表婚不能轉給公公。轉房被民間視為夫家應得的一種權利,夫家如未按規矩將喪偶婦女轉房,女方則會認為是一種恥辱,嚴重的甚至可以引起冤家械鬥。若喪偶婦女本人堅決不願轉房,則必須徵得夫家和家友的同意並退還結婚時的聘金。實際上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彝族實行火葬,葬後只將靈牌供於其幼子家中,三年後再選擇吉日送靈超度,稱為「作帛」。這是彝族保留至今的原始葬俗,彝族源自古蜀族,古蜀族源自羌氐,羌氐即實行火葬。

彝族歷法分全年為十二個月,每月三十天,無閏年閏月,有趣的是,他們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畫象輪回計年、計月和計日,這種習俗尤其是計年方法與漢族頗為相象,說明彝族與漢族同屬中華民族大家庭,具有同源性。

彝族過年沒有固定的日期,四川彝族過年多在下半年,一般是以自然村落為單位,在秋收後某月的下半月,由「畢摩」(巫師)指定某日即為過年,若次年獲得好收成,就繼續沿用這一天為過年,否則再由「畢摩」另行擇定。彝族殺牲一般不用刀而用棍,故殺豬稱打豬。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打豬祭祀祖先靈位。曲諾、阿加要向主人送半邊豬頭,以示隸屬。

彝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是火把節。火把節源於唐朝,唐時西南六詔中南詔最為強大,南詔王為統一六詔,設計將其他五詔的王誘至南詔都城大理殺害,居於今西昌地區的邆晱昭王在去大理前,其夫人白節怕他遭南詔王殺害,特地在邆晱昭王手臂上套上了一個鐵手鐲。邆晱昭王被南詔王燒死在松明樓後,白節夫人領兵打到大理,根據鐵手鐲找到了丈夫的骨灰,在六月二十四日命令士兵燒起松枝火把照著丈夫的靈魂回家。彝族人為紀念這一悲壯的歷史事件,就把六月二十四日定為火把節,歷代相傳,相治成習。火把節節期為三天,屆時人們手持火把,繞田間和住宅巡行,口念:燒掉窮根、害蟲。然後燒起篝火,相聚狂歡。火把節實際上應是遠古彝族先民祈求豐收的儀式的一種折射。

彝族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宗教,信奉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停留在巫教階段,沒有宗教建築。反映出宗教在彝族社會中的地位並不高。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俗稱老彝文。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漢文史籍中被稱為「爨字」、「書」或「夷經」。但使用並不普遍,只為少數「畢摩」等人掌握。而且由於彝族分布既廣,居住又分散,各地彝文又有所不同,不能通用。這是彝族社會沒有形成統一的地方政權,數千年來一直處於無政府的家支割據,各自為政狀態的結果。

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到解放初,保留下來的約有六千個文字元號,經常使用的只有不到五百個。從這些符號的主導性質來分析,是一種表示彝語音節的音節符號,無偏旁,部首。書寫方法是自右向左寫。1956年,涼山州組織人力收集、整理、制訂了以北部次方言為基礎,以喜德(縣)語音為標准音的《涼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在彝區推行。

② 求古蜀文化的介紹·

成都平原、岷江流域水源充足,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為古蜀該區域各族人民繁衍生息、採集種植、漁獵飼養,進而創造獨特的文化模式及文明類型提供了良好條件。

從文化的主體———人來說,古蜀人口眾多,成都平原、岷江流域自古就繁衍著漢、藏、羌等十餘個民族,這些文化的創造者和享受者,各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傳統節日、穿著打扮,以及獨特的節慶、歌會等,都為蜀文化注入了多彩多姿的內容。

蜀文化從本質上說算一種內陸農業文化,它的肇始、發展,與治水有密切關系。古蜀不僅有以大禹治水、李冰治水著稱的農耕文明,而且有發育較早的工業和商業,是世界最早的天然氣開采地、是世界雕板印刷術、世界紙幣、世界蓋碗茶文化的起源地;是中國最早出現城市文明的地區之一。



(2)古蜀文化是哪個民族擴展閱讀

在四川德陽廣漢市鴨子河南岸的「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東北角,坐落著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迄今發現的范圍最大、等級最高、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1997年建成開放的三星堆博物館則是一座現代化專題性的遺址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現設兩大展館,第一展館(綜合館)主題為「燦爛的古蜀文明」,重在展示古蜀社會物質生活;第二展館(青銅專館)主題為「青銅鑄就的人間神國」,旨在揭示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

展館建築外形追求與地貌、史跡及文物造型藝術相結合的神韻,一展館為半弧形斜坡生態式建築,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文精神,二展館為三部一體的變形螺旋式建築,其整體具有「堆列三星」與「人類歷史演進歷程」的雙重象徵。

③ 異域色彩很重的古蜀文明,真的會是華夏族的嗎

在中國西南的四川盆地,存在一個古老程度不亞於夏商周的古文明,被稱為「古蜀文明」。李白在《蜀道難》中對古蜀國的悠遠贊嘆到:「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個古蜀國在戰國時代被秦,國所滅,隨後大部分歷史不被世人所知道。1986年,考古學家在廣漢發現了三星堆遺址,出土了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珍貴文物近千件,其中青銅器就有400件,其輝煌程度不亞於殷墟。2001年,考古學家又發現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2000多件。十分有意思的是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文化特點和華夏文明差異很大,這給當今學術界帶來了大量的謎團。

一,高超的冶金術

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是古蜀文明的代表性遺址,從其中出土的文物來看,其文化特徵帶有明顯的異域之風。首先從冶煉術來看,中原文明的青銅冶煉十分發達,從殷墟遺址出土的大型青銅器可以看出,中原的青銅冶煉技術是世界領先的。而古蜀文明的冶金術十分發達,在金沙遺址就出土了200件金器,中原的冶金術顯然無法與之抗衡。冶金術是古代埃及、兩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都十分重視的技術,古蜀文明的冶金術很可能與之相關。

④ 古蜀文化

        汪大仙說我的星盤提示我會喜歡古代歷史、宗教文化,這點還是說得挺準的。不過這個興趣也只是這幾年才慢慢開始感興趣,估計是看了《盜墓筆記》、《藏地密碼》、《鬼吹燈》後受影響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帶。但位於四川的三星堆文化遺址距今有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歷史,跟中原文明的起源時間是同一時期,說明這里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古蜀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信息的傳遞主要靠畫像紋,但在三星堆發現的文物中,卻發現了古代文字,並發現了象牙等不屬於該地區特有的物品。這說明在當時,古蜀人已經開始跟周邊地區的古人有交流。甚至有考古學家推測,在古蜀時期有一條南方絲綢之路,四川正是這條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蜀,從橫目,從勹,從蟲。橫著的目,代表「網」; 「勹」,代表「包裹」;「蟲」,代表「活物」,合起來表示用帶孔的網包裹著活動的蟲在裡面,這就是蠶。這是因為古蜀人以養蠶為生,所以考古學家推測在南方還有一條絲綢之路。)

       三星堆遺址內存在三種面貌不同但又連續發展的三期考古學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龍山時代至夏代遺址群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稱「寶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規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廢棄古城時期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橋文化」。但無論在古代的哪個時期,國家的兩件大事都是戰爭和祭祀,所以展覽的文物多數是兵器和祭祀品。在一期文化中,以陶製品和玉製品為主,而二期文化中,則主要以青銅器為主。這次展覽的文物確實很漂亮,還有不少國家級的文物。

       三星堆文物中有很多不同造型的青銅頭像,這些頭像分為三類:圓頂頭像、平頂頭像和金面頭像。考古學家推測,佩戴金面具的金面頭像代表地位高貴的巫師;圓頂頭像的圓頂似戴有頭盔,代表戰士;平頂頭像則可能代表一般的平民。而腦後有發簪的代表神權人物,頭頂有辮發的代錶王權人物。(這些頭像的下頜都是向外突出,目的是表示這都是戴著面具的頭像)

        傳說古蜀人最早生活在重慶地區,後來他們的第一代蜀王蠶叢因為有「千里眼、順風耳」(可能這位蜀王有甲亢,眼睛突出),看到遠處的成都有一平原,適合居住,於是帶著全族移居到成都平原,因此族民依照他的形象,鑄造了這個面具來放在廟里祭祀。這個面具之所以成為國寶級文物,是因為這個面具非常大,寬138cm,通高66cm,光是外突的眼睛就有16cm。

        人像高2.62米,重180公斤,是國內出土的商周文物中,最龐大的一個,被譽為「東方巨人」。

        四川博物院鎮館之寶,罍器頂似一頂頭盔,器身的肩部腹部之間裝飾有兩個立體的長鼻象頭耳,兩耳之間和一面腹下各鑄一立體象首。自頸部至圈足,由四道高的扉棱將器體分為四等份,其間分別鑄四組相同的紋飾。每組紋飾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間為一蟠龍,兩邊間以要紋;腹部為濃眉大眼的要龍、張口蜷身,獨足四趾;腹下飾牛紋一周。三段皆以雲雷紋為地。蓋部頂端裝飾有四道與器體相對應的鳥形扉棱,扉棱之間裝飾有卷身要龍,以扉棱為鼻,雲雷紋為地。這件銅罍的造型和紋飾,以浮雕和圓雕的手法突出主紋和裝飾器物,對稱布置,構成瑰麗繁縟的圖案,頗具特色。整個銅罍通體碧綠晶瑩,似有古玉的光澤,是西周時期青銅器中難得的精品。其造型、紋飾和鑄造技術,綜合了繪畫、雕塑、造型藝術和工藝美術於一體,顯得大氣,帶有民族原生時代的強悍、粗獷和勃勃生機。(罍是古代貴族在祭祀、宴會、傷葬等禮儀活動中裝食物、酒、水等的容器。在貴族中,分為三等:皇室用尊、諸侯用鼎、一般貴族用罍。)

        同期出土的商代青銅尊(就是供皇室用的)

        這個青銅壺的最大特色是壺身滿飾嵌錯圖案,共120多個人物,分別從上、中、下層展現了當時生活、宴會、戰爭的場面。壺身以三角雲紋為界帶,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採桑射獵圖,左為習射圖象,右為採桑歌舞圖象;中層是宴樂弋射圖,左為宴樂戰舞圖象,右為射獵圖象;下層為水陸攻戰圖,左為步戰仰攻,右為水陸攻戰。這些嵌錯圖案是在燒好的青銅壺上用硬物一點點雕刻而成,並在雕刻的凹陷處嵌入金絲,然後經過拋光等特殊處理,使金絲跟壺身融為一體(我覺得有點像景泰藍的做法)。雖然銅壺已經失去了金屬的光澤,但壺上的圖案還是可以看出很精緻,如果加上青銅和金絲的光澤,確實是一件佳品。

        古蜀人認為太陽都是由太陽神鳥帶著升上天空的,因此非常崇拜太陽神鳥。同時認為太陽有天眼,眼睛睜開就給大地帶來光明和溫暖,閉上眼睛光明就消失,所以古蜀人對眼睛也是很崇拜。而月亮則是以蛙或蟾蜍作為象徵物。

        這個圖案被國家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據專家推測,中間的圓圈代表太陽,放射出十二道逆時針的光芒,代表著12個月;光芒外圍四隻首尾相連、循環往復的太陽神鳥,代表著四季的更替。

        在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十二個神態各異的石跪坐人像,這些人像臉形方正渡削,額骨高凸,高鼻樑,大鼻頭,大嘴巴,耳朵還有穿孔;赤身裸體,赤足,雙手被繩索反綁在身後,雙腿彎曲,雙膝跪地,臀部坐於腳後跟上。他們的發式也非常奇特,頭頂的頭發人中間向左右分開,兩側修剪得極短並還微微上翹,腦後的頭發又被梳成兩股長長的辮子,直垂在腰間。人物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或悲慟、或驚恐、或平靜、或苦澀、或茫然。金沙石跪坐人像都出土於該遺址的祭祀區內,有的與石蛇擺放在一起,有的置於玉璋之上,有的跪於石虎之前,有的旁邊還伴存著石壁、銅器、陶器等,這一切跡象說明它們是金沙祭祀活動時使用的特殊用品。這些石跪人像也可能是活人祭祀的石質替代品。

        除了有石做的跪坐人像,還有銅做的跪坐人像。

        此外,古人還有以璧祭天、以琮祭地的習慣。

        蟬紋,古人認為蟬能死後回生,因此在兵器上刻上蟬紋,希望戰士們戰死後能夠重生。

        在兵器上刻上虎紋,希望戰士像老虎那樣兇猛善戰。

⑤ 求 四川地域文化 從城市和農村倆方面說,還有四川人的生活習俗,習慣等等

四川地域文化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腹地,長江上游。其西部是青藏高原,東部為四川盆地,數億年的地質運動,滄桑巨變,造就了瑰麗險峻的巴蜀風光。四川,正位於中國西南交融、南北過渡的走廊,多年來既有利於揉合吸收東西民族之長,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沖,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文明的精華,哺育出博大奇絕的巴蜀文化。
山清水秀的四川擁有無限的自然風光;
地靈人傑的四川有是著名的文化之邦;
在歷史長河中,四川是人才薈萃之地;
在民族交融中,四川素有「民族走廊」之稱;
中國的道教之源在四川;
世界的茶之源在四川;
……
數千年的時空傳承,凝煉出四川地域文化的獨特風格和特殊內蘊,也融造了四川旅遊的無限魅力。
第一章 古蜀歷史文化
四川的古蜀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區系文化。通過近幾年的考古發掘及研究,充分證明:在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時代,華夏大地呈現出平行發展的幾個大塊,它們各自有淵源,自成體系,在獨立成長中又相互交流,共同構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其中的長江上游文化板塊就是古蜀文化區。
第一節 古蜀文化的歷史沿革
一、四川原始人類
四川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萬年以前。在四川東部的巫山縣(現屬重慶市)大廟,科學家發現了距今202~204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在川中的資陽縣,出土了著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在川東的銅梁縣(現屬重慶市)、川中的資陽鯉魚橋、川西平原的成都羊子山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的漢源縣,發現了大量古人遺留下來的生產工具和獸類遺骨,時代大致在幾十萬年到一二萬年前。這些考古遺存和遺跡,便是四川先民生息勞動的最早的證據。
二、新石器時代
大約在1萬年以前,四川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如磨光石器、陶器、家畜遺骸等,在東起長江三峽,西至甘孜、阿壩的全川范圍內廣泛分布,迄今發現遺址200處以上,表明新石器文化的種子已經撒遍了巴山蜀水。
四川新石器文化的重要遺址有巫山(現屬重慶市)大溪遺址、綿陽邊堆山遺址、岷江上游遺址、大渡河和青衣江遺址、西昌禮州遺址、成都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第一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廣漢三星堆遺址。這里發現了密集的居址,大量磨光石質生產工具、陶器、動物遺骸,以及工藝品,這表明當時的社會經濟已經進入新石器的全盛時期。由於新石器文化的高度發展,引起了川西平原腹地文明要素的逐漸產生。大約4000年前,在廣漢三星堆故地出現了早期城市,原始形態的刻劃文字和青銅器,一個古文明中心於在那時的四川誕生。而這一時期,正與史籍所載「三代蜀王」角逐爭雄局面的結束和川西平原政治的一體化相一致,表明一個植根於社會而又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國家政權產生出來。這個政權,便是早期的古蜀王國。
三、古蜀國的消亡
公元前316年,巴、蜀戰爭風雲再起,蜀王率大軍攻巴,巴王求救於秦。秦惠文王遣大夫張儀、將軍司馬錯率師伐蜀,蜀王迎戰於葭萌(今廣元市的昭化),蜀軍戰敗,後為秦軍追殺,秦遂滅蜀。同年冬,司馬錯移師東伐巴國,虜獲巴王,巴國遂滅。
四、古蜀文化之後的蜀文化
古蜀國雖然被滅掉了,古蜀國作為一個政治形體從歷史舞台消失了。但蜀文化仍然還保持著強大的慣性,一方面與外來文化迅速融合,一方面仍在繼續發展演變,最後演變了新的區域性文化——新意義上的蜀文化。
(一)秦滅蜀及移民興川
秦對川西蜀國的統治的主要措施是:廢除王位制,實行封侯制,以穩定政局;發展經濟,勸督農耕,以收服民心。
公元前285年,在制服了蜀人的一系列反秦活動後,改蜀國為蜀郡,實行郡縣制,秦王朝委派官員實施管轄統治,最終結束了割據狀態。
農業上,秦在蜀地大力推行《秦田律》,改變田制,開阡陌,擴大田畝面積。全面發展私有制,促成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發展。工商業上,築成都城,設立鹽、鐵、市官。在生產力上,主要是移民興川。秦惠王時就遷移秦地居民移居蜀地。秦始皇在位後,鑒於蜀地人口過少,「徒上郡實之」 。滅掉六國後,將六國富豪、強宗大量遷入蜀地。
這些措施,使蜀地建立起正常的封建秩序,促進了四川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興建都江堰
李冰是秦昭王時的蜀郡守,以修築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名垂青史。都江堰修建在岷江上游與中游之交的灌口處,這里扼成都平原的咽喉。為了治理岷江泛洪,李冰集蜀中傳統的水利工程經驗和技術,壅江作堋,將岷江幹流分為內、外兩江,外江泄洪,內江既可泄洪,又兼有灌溉、航行之利。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寶瓶口、飛沙堰和魚嘴三大主體工程構成。它的修建,為成都平原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都江堰水利工程經過歷代維修和續建,今天仍繼續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因而被中外譽為中國古代水利科學的結晶。
(三)兩漢經略蜀地
公元前202年西漢王朝建立後,陸續將四川劃分為若干郡縣。前106年,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在四川置益州部,轄8郡56縣。由於秦漢之際的連年戰爭均在四川以外進行,四川一直是漢王朝的大後方和關中飢民的「就食」之地。西漢建國後,鑒於蜀地是「帝業所興」 ,又是漢王朝重要的糧食和兵源基地,所以「不封藩王」 ,劃為「天子自有」之地,為中央直轄,這樣也不受西漢時「七國之亂」的影響。長期處於漢王朝穩定政治統治下的四川,社會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到景帝末,四川「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出現歌舞昇平的繁榮局面。進一步加快了漢文化在蜀地的傳播及與原蜀文化的融合。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唐蒙至廣州,發現蜀商經夜郎(今貴州安順地區)、牂柯江( 今貴州北盤江) 運至廣州的枸醬。漢武帝命唐蒙招降夜郎,出兵牂柯江以攻南越,並使夜郎周圍的部落歸漢。漢王廷又發巴蜀數萬民眾修南夷道,直通牂柯江和滇池區域。漢武帝還命蜀人司馬相如入川,撫諭民眾,經營西南邊事,招撫邛、笮、冉等西南夷部落,並在其地置縣,歸蜀郡統轄。漢武帝為打通由四川經雲南到身毒(印度)的道路,發兵攻佔且蘭(今貴州貴平、黃平一帶)及夜郎,置牂柯郡。公元前109年,漢兵至滇,滇王降,漢於其地置益州。從此,西南地區大部納於漢王朝統治之下,促進了西南民族與漢族的聯系和交往,加速了西南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東漢,四川政治比較穩定,時稱「府盈西南之貨,朝多華岷之士」 ,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東漢王朝在四川建立了州、郡、縣三級地方行政機構,先後設置73個縣,民戶達到117萬多戶、469萬口,人口發展超過了西漢時期。
(四)四川的發展及蜀文化的新生
漢代四川的稻作農業十分發達,水稻畝產達到780~1160斤,成都平原已是全國水稻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地區,糧食生產相當發達。成都平原邊緣地區以種植芋類為主。漢代四川的林業、牧業和漁業也得到了大幅度發展,其他經濟作物如柑桔、荔枝、桑、麻等,均普遍種植,尤以茶葉名聞海內,是中國茶文化的最早起源地。
漢王朝在四川設有3處工官,並在成都設車官和錦官,管理四川的手工業。除名揚海內外的蜀錦外,蜀布的名聲也盛極一時。蜀布又稱為「黃潤細布」 ,一匹蜀布價值數金,是布中極品。漢代四川的金銀加工藝術非常發達,產品除暢銷全國各地外,還遠銷樂浪(今朝鮮境)等地,蜚聲海外。漢代四川的漆器製造業以成都為中心,產品多銷於湖北、湖南,也遠銷朝鮮,以其質地優良、製作精美而名傳於世。
漢代四川以成都為中心,城市網路繼續擴大和發展。成都不但號為名城,為西南第一大都會,而且與中原的洛陽、臨淄、邯鄲、宛齊名,並列為全國「五都」 。公元初,成都人口僅次於京師長安,成為全國第二大城市。漢代四川商業興盛,成都的市場上,商品齊備,應有盡有,而且「市廛列肆」 ,時人稱之為「萬商之淵」 。漢代四川進一步開發利用了「滇緬道」(蜀身毒道),發展了中印國際貿易,成都也成為著名的國際都市。
經過秦漢政治經濟政策的改造及直接作用,四川的古蜀文化逐步消失了,但一種新的蜀文化在與中原主流文化的感應融合中誕生了。這種文化在多方面向著漢文化迅速轉化,形成一種以漢文化為主流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體系。

第二節 古蜀文化概念及形成發展
一、古蜀文化的概念
(一)古蜀文化的淵源
人類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和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長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相對封閉的地理空間,使四川在遙遠的遠古就形成了比中國內地其他地區自律性更高的地域文化——古蜀文化。
古蜀文化在一定意義上也是考古學上的文化。它指的是某一個社會(尤其是原始社會)的文化,在物質方面遺留下來可供我們觀察到的一群東西的總和。考古學文化定名的一般原則是以最早發現的小地名作為文化的名稱。「至於時代較晚的原始社會,因為它們毗鄰的各個社會中有些已有文字記載,所以這些文化有時便用文字記錄上的族名來命名,例如巴蜀文化。」
考古學文化的定名原則,首先是一種文化必須是一群具有明確的特徵的類型品。這些類型品是經常地、獨有地共同伴出。第二是共同伴出的這一群類型,最好是發現不止一處。換言之,不僅在一個墓地中的幾個墓葬內,或一個居住址中的幾座住宅內發現,而是在不同的墓地和居住址中都發現過它們在一起的。再者是我們必須對這一文化的內容有相當充分的認識。
從考古發現看,古蜀文化的文化因素直到西漢方始消失。
古蜀文化,是指在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地區的古蜀族和蜀地各民族所共同創造的全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會結構的總和。
過去,關於中國文明的起源只講黃河流域——由龍山文化至夏商。七十年代擴展到遼河流域——由紅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層,長江流域(中下游)——由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到吳越荊楚文化。
八十年代,隨著三星堆的進一步發掘,以及周邊地區一系列考古工作,人們有理由得出結論:長江流域上游在四千多年前已完成了從野蠻到文明的嬗變。文明的光芒從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地區放射出來,波及影響到了這一片古老的土地,形成了一個客觀存在、有明顯地理范圍的文化區域——古蜀文化區。
(二)古蜀文化與巴文化
文獻中和實際中常常提到的巴蜀文化,其實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多元總和。
巴蜀作為一個地域概念,是戰國秦漢時才形成的。《史記·蘇秦傳》說秦「西有漢中,南有巴蜀。」 《李斯傳》載諫客書曰:「惠王用張儀之計撥三川之地,西並巴蜀。」
在商周之際,這一區域則只稱蜀。在古代文獻中有蜀人的記載,甲骨文中亦有蜀的記載。根據彭州出土的「覃父癸」 、「牧正父己」銘文的銅觶,證明參與武王伐紂的蜀就在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
從《尚書·牧誓》記,當時參加伐紂八國有蜀,以後與周王朝關系一度親密。平王東遷後,特別是戰國時期與秦交往較多,之後成為秦地,在統一戰爭中成為秦對楚作戰的前方基地。
到了東周戰國時代,由於巴蜀兩大諸侯國並舉,以及四川盆地這一獨特的地理形狀,人們往往巴蜀並稱。《後漢書·光武帝紀》註:「蜀有巴郡,故總言之(巴蜀)」 。實際上在河南安陽殷墟以及陝西旬邑周原卜辭有關記載中有蜀無巴。因此,我們將這遙遠時代的區域文化稱之為古蜀文化。
至於將巴與蜀兩種起源不同、類型有異的古代文明合稱為巴蜀文化,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兩地山水相接,導源於同一地理單元,即四川盆地,這是一個大體以廣元-雅安-敘永-奉節四地相連而構成的一個菱形的、相對封閉的地理單位。巴與蜀曾有過長期同處一個盆地的時期,1997年前的四川省行政區域包括了重慶及三峽的巴文化地區。二是發現時它們是已是屬於行將消失的晚期階段。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它們之間有許多相同之處,且當時資料較少,巴蜀地區和中原地區相比,地方特色更濃厚,而將其冠以巴蜀的名稱是相對中原地區而言。因此,巴蜀之稱是作為一個古老的地域概念保留下來的。
但作為一種地域文化,作為一種文明,巴文化和蜀文化實際上還是有區別的。
巴蜀文化隨著考古新發現和研究的深入,從巴蜀文化中分出了巴文化和蜀文化。巴文化和蜀文化是兩支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它們有各自的分布區和文化淵源。巴文化分布中心是湖北西部的長江沿岸,後逐漸遷至重慶,其淵源是長江三峽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後者則分布在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川西一帶,其淵源是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安陽殷墟中稱作「蜀」的地區,其中心就在成都平原。
古蜀這個文化圈的范圍,已被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所印證,具有三星堆——十二橋蜀文化性質的遺存在成都平原有密集的分布。含有蜀文化因素的遺址甚至在雅安沙溪、漢源麻家山、閬中中坪均有發現,其中的蜀文化成份與距成都平原的距離呈反比,呈現出古蜀文化向外傳播的波圈現象。
二、古蜀文化的形成發展
(一)古蜀文化的興起發展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尚不能確定蜀文化的源頭。但無需諱言,這種文化是遠古四川盆地及周邊各族共同的成果。
古代蜀人的主要活動地方就是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盆地西部地區,這一地區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都有人類活動的遺存。而且新石器時代還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區。因此,探尋蜀文化的源淵主要著眼於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考古學提供的材料充分表明:在距今4000年以前,成都平原星羅棋布般地分布著多種文化群落。這些文化群落有著一些共同的文化要素,屬同一文化的不同分布。成都平原這支具有空間廣延性並具連續性分布狀態的文化,便是早期的蜀文化。所以,成都平原有可能是人類的搖籃之一。
在廣袤的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物質文化遺存分布廣泛。而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域,則是廣漢、成都及周圍地區,這一帶的文化中心區是岷江流域及成都平原,而又以岷江與沱江之間的成都平原偏北地區為主,在這一地域陸續發現了多處早期的古城遺址。
繼三星堆古城遺址後,1995年之後,相繼發現了新津寶墩古城遺址、溫江魚鳧城、郫縣古城、都江堰芒城、崇州雙河古城等早期城址。距測定,這些古城距今約4500年,在時間上早於三星堆。可以肯定,在成都平原一帶早期還有更多的城市分布。根據考古研究,上述諸城早晚關系為:寶墩-芒城-郫縣古城和魚鳧城,再是三星堆,它們構成了一部古蜀早期古城古國發展史。這些古城的興衰,與古蜀人在成都平原的遷移有關。換言之,古蜀人進入成都平原後,最先修築的是寶墩古城和芒城。後來由於社會方面的原因(比如政權更替),自然方面的原因(比如洪澇災害),古蜀人從成都平原邊緣地帶移居到了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區。他們放棄了以前的城邑,相繼修築了魚鳧城、郫縣古城。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往後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崛起和興盛。
成都平原位於四川盆地的西部,四周為高峻連綿起伏的山脈以及丘陵所包圍,是一個西北高東南低的復合沖積扇平原。來自西部高山的河流一出山口後即呈扇形散開,使得整個平原河網密布。同時,受盆地地形影響,河水不易外泄,地勢低窪之處,容易積水成湖成澤,洪水一來更是一片汪洋。所以,正如《華陽國志》所載:「江、潛、綿、洛為池澤。」 這就決定了蜀人進入成都平原時,必須首先同洪水和湖沼作頑強斗爭,也就必然有一個輾轉遷移治水的過程。在排水泄水、治理沼澤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農耕文明。
新津寶墩、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和紫竹城等古城遺址,多分布在成都平原的西部、西南部到腹心一帶,說明古蜀人為了尋找合適的城市聚落生長點,經歷了長時期的發展過程。先從平原西南邊緣治水建城起,再逐漸推進到平原腹心地帶。這批古城代表著成都平原地帶最早誕生的城市文明。
早期蜀地邦國林立的狀況是相當持久的。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地區間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在考古發現的成都平原距今4000多年的幾個古城遺址中,最大的面積達60萬平方米,最小的則才10萬多平方米,其出土的資料在文化上既相似又相異。此種狀況說明:在古蜀這塊土地上,各部落既有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文化特點;不同古城城牆這一防禦設施的存在,表明他們中呈現的沖突和矛盾。最後,強者進一步演化為勝者,成為蜀地的主宰。
從文獻記載來看,確切可知的蜀人的歷史是從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末葉)開始的,在武丁時甲骨文卜辭中曾多次提到「蜀」 ,那時的蜀人已擁有強大的力量和遼闊的城域。由於蜀與商分屬於不同的政權體系,並且蜀國沒有成為商的外服方國,故蜀地城市建築沒有遵守商朝關於內外服制度和匠人營國之制,新興的古蜀文化興起後繼續相對獨立發展著。例如,按照中原城市規模等級制度,方國之都絕對不能大於王都,如山西夏縣的東下馮、湖北黃陂等中原古城就是如此。但四川地區不受中原規格約束,蜀地城市的建設方式與商城體系也不一樣。在三星堆,古蜀城周邊分布著密集的居址,城市內部都有主體建築和一般性建築,擁有作坊區、生活區、宗教區、宮殿區,城市的布局和功能分區與中原古城明顯不同。
成都平原及其附近地區的古城,代表了古蜀文明。其中尤以三星堆文明最為引人注目,它所代表的古蜀文化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文化。與世界上其他文化一樣,這樣高度發達的文化將向外擴張、輻射。兩條向南的大江,為古蜀文化順游而下的傳播提供了條件;同時,順地勢由高向低傳播也是必然。跨過盆地北緣,早在夏商時代,古蜀文化就開始向北拓展,連續分布到漢中盆地的城固、洋縣一帶,在西周時期甚至影響到了渭水上游地區,這一地區成為蜀文化向北傳播的邊緣分布區。西南大渡河、青衣江一帶也受到這種文明的影響。
先秦時期,蜀既是一族稱,也是一方國。甲骨文中就記載蜀與商的密切聯系,周武王討紂時,蜀等國相從。之後,中原與蜀地文化的交流漸多,直至秦滅蜀。古蜀文明中的文化因素直到西漢方始消失。
(二)古蜀文化的歷史分期
四川盆地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根據考古學的發掘和研究,蜀地史前文化最早發端於舊石器時代早期。早期古人類的化石、舊石器遺址等代表人類從蒙昧狀態走向野蠻狀態的遺存,在區域內時有發現,如資陽人、漢源富林舊石器文化遺存、廣元中子鋪文化以及茂縣營盤山文化、廣漢三星堆早期文化等。
古蜀地區史前文化包括舊石器時代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於目前還存在許多缺環,兩者之間是否是有直接的繼承演變關系,史學界說法不一。但如果以最早文明的誕生作為史前文化結束的標志及古蜀文化的開始的話,那麼,古蜀史前文化基本結束於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末葉。
古蜀文化產生和發展是一種歷史過程。在這樣的歷史過程中,盛衰興亡不可避免。縱觀古蜀文化的發展進程,其文明演變的時序是:
第一期——濫觴期,這個時期相當於舊石器時代結束後的時期。形成了以廣漢三星堆古城為中心的早期蜀文明,它是在寶墩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顯著標志是早商時期的規模宏大的古城。這表明最初城市的聚合過程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早期的城市生活方式初步確立。青銅製作業已經出現,代表器物主要是兵器和工具。對應於文獻,正是傳說中的「三代蜀王」時期。
第二期——勃興期,這個時期相當於商代中期到周初的時期。在此期間,城市生活方式基本確立,並初步形成了以廣漢三星堆古城為中心,以成都、雅安沙溪、漢中盆地等為支撐點的文化圈層。社會結構日益復雜化,神權政治達到極盛的頂點,經濟也空前繁榮。這一時期蜀地青銅文化進入全盛期,代表器物主要是禮器和酒器。
第三期——擴張期,這個時期相當於西周到春秋早期。古蜀文明在物質和技術方面的文化廣延性大為增強,古蜀文明的空間架構不斷擴大。通過文獻記載和反映,這一時期在精神領域和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等方面已向縱深發展,城市體系擴大,國家形態日益成熟。
第四期——鼎盛期,這個時期相當於春秋至戰國晚期。青銅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城市體系的成熟,文字制度的形成,禮樂制度的完善。通過文獻記載和反映,這一時期之初是春秋早期的鱉靈入蜀,推翻了杜宇王朝,建立起了無論是政治勢力還是文化影響都比較大的開明王朝。這一時期末是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然後秦從中原向蜀地移民,古蜀文化從政治形態上消失,古蜀文明的相對獨立發展的進程也隨之中斷了,逐步融入中國大文明的范圍中了。
第五期——轉型期,這個時期相當於戰國晚期至西漢初葉。古蜀王國雖然退出歷史政治舞台,但是其所代表的古蜀文明還存在相當大的慣性,一方面與外來文化迅速融合,一方面仍在繼續發展演變,最後演變了新的區域性文化——新意義上的蜀文化。

⑥ 古蜀人是什麼人種

古蜀人是黃種人,古蜀文明是指從遠古時期到春秋時期早期,產生於我國今四川地區(包括四川省和重慶市等地)不同於中原文明卻又與中原文明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古文明。
三星堆神權國家的形成發展和影響,可能是研究古蜀文明形態特徵的關鍵所在。如果說與生態環境協調的經濟生活——稻作文明、適應自然的文化傳統——神話古史是前提條件,而以原始宗教維系的古國——神權國家,則是問題的核心。由此派生出古蜀文明另兩個顯著特徵,即注重人物造型的藝術傳統、多元文化的有機融匯的社會構成,進而在神權與王權的統一和矛盾之中,影響著古蜀歷史的發展,並因其人神相通的神仙觀念,成為道教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古蜀文明如此鮮明的形態特徵,使其在統一的進程中成為中華民族根基之一,在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發展史上都有特定的歷史地位。

⑦ 人們常說巴蜀文化,那麼巴文化和蜀文化有什麼區別

就古文化區而言,蜀文化、巴文化和楚文化依次分布在長江中上游。他們依託長江,輻射到長江南北。北黃河文化、南滇文化、嶺南文化相互交流、激盪、融合,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展,特別是長江流域的大規模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流異源的巴蜀文化

共生融合的巴楚文化


巴楚文化主要是指巴文化與楚文化在原巴和後楚地區的共生和相互融合,是一種半巴半楚或巴楚兼而有之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巴楚文化主要是該地區的一種民族民間文化,形成時間不早於戰國中期(公元前361年)。從這個角度來看,巴楚文化可以看作是在楚國統治下吸收了大量楚文化因素的巴文化。

⑧ 三星堆是哪個民族的文明

三星堆屬於古蜀民族文化遺址。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閱讀全文

與古蜀文化是哪個民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