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齊文化博物院里的寶物劍叫什麼

齊文化博物院里的寶物劍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01 03:21:34

⑴ 中國15件最頂級國寶

中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文明,這幾千年的傳承不只是文化的傳承,更是各類珍貴的寶物的傳承。記得之前為大家介紹過日本十大傳世國寶,下面和探秘志一起看看咱們中國的各大寶貝吧。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

1、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也被稱之為後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後期被鑄造出來的。這個龐大的青銅器高度為133厘米,重量更是達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2、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個寶貝雖然名字有點復雜,但是整體來看相當漂亮。這是漢代蜀地織錦護臂,這個也是中國的一級文物,在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中也占據一席之地。這個珍貴的寶物目前被放置在新疆博物館中。

3、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一直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作品,這幅畫的主要內容是宋代的街口情景,這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優秀畫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有傳聞說清明上河圖價值100億,這個說法當然是假的,因為這是中國國寶,是不允許拍賣的。

4、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在1969年成功出土,這是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中的陪葬品,目前被安放在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自從出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高超手藝的代表作品。

5、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在1986年成功出土,整體長度大約為1.76米,居然是用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制而成,所以這個名字也因此而來。這是一款十分精緻美麗的寶物,出土之後,甚至有人好奇金縷玉衣裡面有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裡面就是空的。

6、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相當耀眼,在1976年成功在陝西出土。這是是商周時期的金器,主要是圓形的,身體非常薄,圖案還是鏤空的,設計巧妙十分漂亮。

7、真珠舍利寶幢

真珠舍利寶幢是宋代時期的物品,高度為122.6厘米,主要是用楠木製作而成的,設計方面相當的巧妙,鏤雕的技術也十分精湛,不愧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中。

8、搖錢樹

搖錢樹是東漢時期的東西,1990年在四川成功出土,它的高度為198厘米,整體是一顆相當完整的樹木。幾大部件都十分精妙,設計不錯。

9、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是中國漢代的青銅器作品,宮燈燈體就是一個雙手端著燈的宮女,神態十分優雅,設計巧妙。這個文物雖然在現在不可能拿來點燈,但是在以前確實是不錯的宮燈。

10、曾侯乙編鍾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一曾侯乙編鍾是戰國早期的文物,它在1978年的時候成功在現在湖北的隨州市出土,這主要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樂器作品,不僅鑄造技術高超,還有比較不錯音樂性能。

⑵ 湖北省博物館:古墓珍品與現代畫展的完美結合

國慶武漢之行,有幸拜訪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級博物館之一,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編鍾館)。

四件國家級鎮館之寶: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鍾、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館區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成組」、「多組成群」的高台建築布局格式。

只是沒想到博物館那個人多啊,幾乎可以和菜市場媲美。大廳里到處是人,大屏幕里放著喻惠平在西館的攝影展,地上站著的、蹲著的、坐著的不下100人,我想可能是因為外面下雨的原因,大家都先在此避避雨。

嘈雜的人群,疲憊的身子,沒有導覽器,沒有講解的工作人員,一時都不知道該看什麼了。

稍微調整一下狀態,決定先從鎮館之寶看起,最想看的是 越王勾踐劍和曾侯乙編鍾。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編鍾為代表的萬件文物,以在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而震驚世界。

曾侯乙,姬姓,氏曾名乙,是中國戰國時期南方姬姓曾國(即姬姓隨國)的國君。

展館寶物實在太多,只給大家介紹9件國家級寶物(湖北博物館里16件國家級寶物中,曾侯乙墓出土的佔了9件)。

在寶物面前,我的人品也來了一次大爆發,居然正碰上一個志願者給大家做免費講解,擠進人流,趕緊跟上。

如果沒有這位志願者,對於我這種文化盲,也只能以「Kao,真牛逼」來總結本次的參觀。好在,有了她,才有了下面的文字,再次感謝!

1、銅鹿腳立鶴

想像的吉祥動物,中國古代視鶴、鹿為神鳥、瑞獸,此為鹿鶴合體,出土時立於主棺之東,是一種溝通人、鬼、神的靈媒。

它由鳳鳥、鹿角、座板以榫卯連接組裝而成,可自由拆卸。這是目前所見楚國最大的青銅動物雕像之一

2、銅尊盤

尊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盤則是水器,曾侯乙尊盤融尊盤於一體,出土時尊置於盤上拆開來是兩件器物,極其別致。尊與盤精美細膩的鏤孔附飾,玲瓏剔透,精巧華麗。其鑄造上的高度技巧,有著鬼斧神工之妙。

春秋戰國之交是青銅技術發展的巔峰期,製作復雜、造型精美的尊盤正是這個時期的典型作品。它是首批永久性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之一,也是至今無人能復制的珍品。被考古學家譽為「璀璨的明珠」。

3、九鼎八簋

鼎是中國古代食器中最多的一種,先秦時人們對鼎特別重視。在祭祀天神、地祀、先祖等重大儀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食糧,是最重要的祭器。正鼎的件數以及和其他食器的組合往往是用鼎者財富、身份、權利的象徵。

按照先秦文獻記載,只有天子才可享用九鼎八簋,而曾侯乙墓中的這九鼎八簋,明顯不符合當時的禮制。以前多認為這是代表周朝已經走向衰落、禮崩樂壞、秩序混亂,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並非諸侯僭越,乃是天子對同姓宗親的特別賞賜。學術界至今仍在爭論,沒有定論。

淺腹、平底、束腰、侈口、帶有外撇耳,器身外側等距飾有若干攀爬的獸形(一般飾以攀龍)的獸蹄足,屬於楚系中「升鼎」。


外側壁上飾一對弓形的龍形耳,器蓋上有蓮花狀捉手,造型生動秀美,方形底座四面各開一火焰形壺門。

4、聯禁銅壺

禁,承酒尊的器座,之所以稱「禁」,蓋因周人總結夏、商兩代滅亡之因,均在嗜酒無度。

青銅禁傳世和考古發掘都很少見,迄今為止國內外僅見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發現。

5、銅鑒缶(fou)

此乃最為古老的盛酒冰箱。

6、大銅缶

大銅缶,酒器,通高124.5厘米、口徑48.4厘米、足徑69厘米,重327.5千克。墓中共出土兩件(另一件現藏國博),大小形狀基本相同。

主要用於祭祀、宴饗等儀式活動,是目前所知出土的最大的青銅酒器。

7、曾侯乙編鍾

一直以來特別想看的一個寶物就是它了,它體積巨大,重量巨大,視覺沖擊力巨大,在全國目前收藏的所有文物里,它是最大的一件。

這個東西有多大?長7.48米,寬3.35米,高2.73米。

有多重?它一個有65個編鍾,整齊地懸掛在完整的木質鍾架上,總重量高達2567公斤。

經過音樂學者的測試,這套編鍾音域跨越5個半八度,和現代鋼琴相比只少一個八度,並且中心音域的12個半音都是完整的。

這是最不可思議的,因為它在地下沉睡了兩千四百多年,竟然還能演奏出精確的聲音。

這座編鍾從出土到今天,它一共演奏過三次。

第一次是1978年它出土的時候,學者為了試音而奏響。

第二次是1984年,新中國成立55周年,編鍾被帶到北京,為各國大使演奏音樂。

第三次是1997年香港回歸,這件兩千年前的樂器再次特許被奏響,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也是大編鍾最後一次被奏響。

目前國內一共復制了四套編鍾,其中一套就在博物館東展廳,每天都可以為遊客演奏展示,可惜那天人太多,等我們去的時候票已經賣光,沒能欣賞到這古老而優美的音樂。

8、彩漆木雕鴛鴦形盒

出自西室陪葬棺,是曾侯乙墓中第一件提取出來的陪葬品。彩繪木雕鴛鴦盒腹部被鑿空,背部有蓋,頭可以轉動,全身繪有美麗的羽毛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兩側腹部有彩繪的撞鍾擊磬、擊鼓跳舞的圖案,為我們研究此墓樂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形象資料。

9、十六節龍鳳玉掛飾

整體為一條大龍,全器用5塊玉料、一個玉環和一根玉銷釘雕成可以活動卷折的16節。採用了透雕、浮雕、陰刻等雕刻技法雕成37條龍、7隻鳳和10條蛇,並飾有谷紋、雲紋、斜線紋。

這是迄今發現的多節活動鏈狀玉飾中最長、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戰國玉雕中的瑰寶。

.......

徘徊在展廳的各件寶物前,想像穿越回2400年前曾侯乙手持這些器物生活的場景,似乎比現代人更有趣。

參觀完曾侯乙展廳,感覺腦容量已經滿格,看來只能容下那把越王勾踐寶劍了。

此劍歷經2400年,刃部仍鋒利無比,能將16層的白紙劃破。

史書評價:「 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 」,隔著玻璃櫥窗都能感受其寒氣,看完趕緊閃人。

取了寄存物品,准備走人,可是在這博物館的好運並沒有就此結束。

因為內急,決定前往博物館東側的展館上廁所,廁所里出來,看見裡面是喻惠平的「這就是非洲」攝影展,禁不住裡面色彩斑斕照片的誘惑,決定快速進去轉一圈。

看著看著,覺得每一張照片都是很驚艷,忍不住和孩子說:

「如果下回我們去非洲也能看到這樣的美景就好了」。

「這些照片是在直升機上拍的,現場不一定能看到這樣的景緻。」

一個很是低沉而溫和的聲音傳入耳中,回頭一看,一位脖子上掛著相機,身穿迷彩服的五十來歲攝影師答道。

「哦,這樣呀。」

「來,你看這張照片,這是直升機沒有驚動火烈鳥時,它們聚集時的樣子,而這張,是火烈鳥受驚以後起飛前踏出的波浪,猶如銅錢般一個接一個。」

觀察一下其周邊人,看起來他們是一群攝影愛好者一塊過來轉轉。在剛才和我搭話的攝影師旁邊,還有一位攝影師正在給旁邊幾位朋友介紹照片。看見有攝影師在對每一張照片進行說明解釋,我等「攝影盲」吃瓜群眾趕緊跟上。

聽其講在納米比亞辛巴族的生活習俗,低矮的草屋、牛糞飛揚的牛圈、渾身塗滿紅泥的少女,和在肯亞馬賽馬拉大草原奔跑踢球的少年,十萬計的角馬踏過布滿鱷魚的馬拉河的壯觀景象。

的確,沒有他們的講解,我們是無法想像照片背後的諸多故事,以及攝影師通過自己的鏡頭想要表達的情感。他們會去思考人類與自然之間,應該建立一種怎樣的秩序以及生態平衡?人類在世界這個大的生物鏈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主導性作用?

半天的功夫,讓我不僅領略到2400前燦爛的文化和高超的青銅技術,同時也讓我看到了現代公民對當今世界的思考。這樣的收獲,已不枉華中走一趟。

我是幸容,感謝您的閱讀!

⑶ 外國的神,神獸與神器有哪些

「寶藏吉祥天」

遠古流傳下來的神傘,傳說是印度佛教神話中的女神吉祥天秘藏的寶物。吉祥天的名氣非常之大,她是印度神話中美麗、豐饒和幸福的女神,又名功德天,是毘沙門天的妹妹,雍容華貴、驚艷絕倫。印度神話中有三大主神,創造神「梵天」、守護神「毗紐天」和破壞神「濕婆」, 三主神是「三位一體」的,梵天負責創造,毗紐天負責維持繁榮,濕婆負責破壞,三者輪回不斷。地位僅次於三大主神的是雷帝「帝釋天」,他是「二十諸天」的領袖之一,統領四大天王等神將。帝釋天無意得罪了濕婆的分身,陶爾梵剎斯,被濕婆詛咒,使得帝釋天統領的二十諸天全部失去了活力。阿修羅族,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族,他們趁機進攻二十諸天,二十諸天毫無抵抗能力,向梵天求救,梵天請毗紐天出手相救,毗紐天告訴二十諸天,只有取得不死甘露,才能使他們恢復活力,但做成不死甘露,必須和阿修羅族共同合作完成。於是諸天和阿修羅族一起攪拌出了不死甘露以及吉祥天和其它一些神靈,所以吉祥天又名為乳海之女。諸天非常高興,獨自拿著不死甘露慶祝,阿修羅族郁悶之極,從諸天那偷走了不死甘露,毗紐天又變化成美女的樣子,把不死甘露又給騙了回來,讓諸天恢復了活力,打敗了阿修羅族,吉祥天認為毗紐天是這次聖戰的英雄,就嫁給了他。

「雙龍阿修羅」

寄宿著阿修羅王化身成的雙龍神力的木刀,阿修羅和天眾、龍、夜叉、干達婆、迦樓羅、緊那羅和摩呼羅迦合稱天龍八部。是一種非天惡魔,梵文寫作Ashura, 意思是無端挑起戰爭,容貌醜陋之意,阿修羅男的極丑,女的是極美。阿修羅王經常率領部下和帝釋天進行無休止的戰斗,因為阿修羅族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無美女,所以相互妒忌搶奪,發動爭戰,後戰敗被逐出天界,居於彌盧山洞窟中。在不死甘露的爭奪中,雖然毗紐天騙回的甘露,但眾神飲甘露時,被一個叫羅喉的修羅混進去一起喝了,結果被太陽神蘇利耶和月神旃陀羅看見,報告了毗紐天,毗紐天用法器割掉了羅喉的頭盧。羅喉的頭盧懷著怨氣沖到天上,化成了暗星羅喉星,不停的追著太陽神和月神咬,這就是日蝕和月蝕的來源。羅喉剩下的身體,就化成了另一顆暗星,計都星。

「琉璃弁天·菊」

琉璃是指劍玉上那枚弁財天自己的琵琶擊倒魔鬼變化成的寶珠,菊是日本皇室的徽記。弁財天是創造神梵天的妻子,梵文寫作Sarasvati,是持水之物的意思,她的名字是印度的河流,也是眾神之母,她是音樂、智能和財富的女神。擁有許多手腕,手持七弦琴、聖典和數珠,額上有三日月的印,坐騎為孔雀。她原本是梵天所作的女兒,不過因為長得太漂亮,所以梵天便想她成為自己的妻子。弁財天發覺到了梵天的不良動機,為了逃避梵天的視線而隱藏起來,梵天便變出第五個頭,弁財天逃脫不了父親的視線,最終放棄了,成為了梵天的妻子。後來他們二人生下人類的始祖摩奴。由於梵天創造人類的順序,為印度的種姓制度奠定了根基,人被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五個等級,種姓制度最初出現的歷史原因是公元前880年開始的民族大混雜,作為征服者的雅利安人發現必須制訂行之有效的方法來確保種族的純潔性。因此創造者梵天就不得不擔當種姓制度的始作俑者,被濕婆砍掉了第五個頭,也有說是因為濕婆懲罰梵天與自己的女兒亂倫,將他的第五個頭砍掉了。不管他是因為什麼被砍掉了第五個頭,但是所有的說法都指出濕婆和梵天,他們之間存在著緊張關系。可以看出弁財天無法跑出父親的手心,這和阿市被迫嫁給淺井長政的政治悲劇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把武器就是阿市命運的寫照。

「煉槍赫羅漢」

是一把用煉獄之火鍛造而成的真紅烈炎之神槍,煉獄一詞源於羅馬天主教,有洗滌的涵義。是羅馬天主教對那些所謂不完善的信徒進行,行刑和凈化的地方,只有獲得了基督教完美狀態的那些信徒才能去天堂。這里有各種酷刑懲罰他們,痛苦的強度和受害者的罪狀成比例。一般用來比喻殘酷、水深火熱、充滿殺戮的地方。赫是顯赫、有名氣的意思,羅漢為梵文Arahan 的音譯,意為殺賊、應供、不生,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在佛祖圓寂時,受囑托維護世間的秩序,救助苦難黎民,不會輪回轉世,就像護法一樣守衛世界上的人們,為大眾造福。真田幸村就向來自地獄的戰神,渾身是膽,視死如歸,為自己的理想和所愛的人全力戰斗,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英雄。

「焰光毘沙門天」

是一柄寄宿著毘沙門天王強大力量的破邪之劍。雷帝帝釋天麾下有四大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和多聞天王,他們守護著須彌山。毘沙門天,就是多聞天王,傳說中的軍神,梵文寫作Vaisramana。身穿綠色甲胄,左手握銀鼠,右手持寶幡,率領夜叉族守護北方,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他也是日本神話中的七福神之一,還有六位是:漁神比壽神、財神大黑天、美神吉祥天、智能神弁財天和長壽神壽星老。鬼武者初代和三代中,明智佐馬介的最強武器也叫毘沙門天劍。越後之龍——上杉謙信就自稱為軍神毘沙門天,他信奉佛教,終身未婚配,毘沙門天也象徵著他的一種戰斗精神,果勇、無懼、渴望勝利。

「鬼迅護法天童」

這里鬼迅是指鬼將軍,那裡忠於職守的意思,護法天童之名,是源於日本神話中傳說的軍鬼,是軍神毘沙門天的貼身護衛,對毘沙門天忠心耿耿,一起並肩作戰。也就是毘沙門天的三太子哪吒,他在印度神話里是一位有三頭六臂手金剛降摸杵,腳踏無敵風火輪的神將。他的哥哥就是毘沙門天的二太子,二郎神。至誠的若獅子蘭丸誓死都守護著信長,對信長絕對的忠心,願意用生命去守衛他,把信念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最強武器命名為鬼迅護法天童,很符合他的為人。

「是大神咒」
是一把附含的智能真言的神將配,源於至佛教「般若波羅蜜心經」,上卷的第38句,原文:「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咒語被佛家稱為宇宙最庄嚴的聲音,不同的咒語,是不同菩薩的教導,般若波羅蜜心經,具說是最圓滿的咒語,而且是最神聖的咒語。咒文代表著佛家無上的智能,與有戰國第一兵法家之稱的武田信玄很是相配。

「三界斗戰文殊」垃寂

寄宿著斗戰勝佛神力和文殊菩薩智能的三節棍。三界是指神、魔、人這三界,斗戰是指斗戰勝佛齊天大聖孫悟空。文殊就是指文殊師利菩薩,梵文 Manjusri,又名滿殊屍利,曼殊室利。意為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頭,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傳說他誕生時有十大異象:天降甘露、地涌七珍、倉變金粟、庭生蓮花、光明滿室、雞生鳳子、馬產祥麟、牛生白犢、豬誕龍豚、六牙象現,後來就到釋迦牟尼佛處學道。是佛陀的大弟子,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象徵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以卓越才能著稱於世,與觀音(大悲)、普賢(大行)、地藏(大願)同為四大菩薩,並被稱為七佛之師。也是釋迦牟尼的左脅侍,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冥穿摩利支天」
寄宿摩利支天的力量,象火焰一樣能把敵人完全消滅的鎖鐮,冥穿是指的把敵人完全消滅。摩利支天是傳說中光明聖母,隱身和消災的保護神,梵文寫作Marici。日光的化身,佛教的守護善神,又名摩利止天。以三面六臂,每面兩臂,騎著豬的天女形象出現,她是梵天之女,作為日光、風神接受信仰。也是帝釋的隨從,據佛經記載,她有大神通自在之法,無人能見,能知,能害,能欺騙,能責罰。傳入日本之後,成為武士的守護本尊,在密教系統也有很高的地位,密教中的一個著名手印——摩利支天隱形印,就是依仗她的神力而行,管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和二十八星宿。有二臂與多臂之化現,坐騎是七猛豬,傳說日本的忍者都精通隱身術,所以半藏的武器以會隱身法的摩利支天來命名。

「烈槍降閻魔」

降三世明王用來降服閻魔的烈炎神槍。烈槍是指的平八的武器類型,降閻魔是指的降三世明王降服閻魔。所謂降三世,即降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的貪、嗔、痴三毒。他是鎮守東方之明王,有時也稱此明王為勝三世或金剛摧破。有三面三目八臂,是東方阿閃佛的忿怒身,在金剛界曼陀羅內,又是金剛薩陀的忿怒身。和不動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烏樞沙摩明王並稱為佛教五大明王。

「神滅第六天」

寄宿著可以毀滅神的第六天魔王力量的魔劍,第六天魔王是佛教中傳說的佛敵,專破壞別人修行,佛教中的天,共分欲界、 色界、 無色界,有二十八重天。第六天,叫他化自在天,此天中的魔王叫波旬天王,為欲界之主。與居住於色界之頂的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大自在天,同為妨礙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他化自在天有五首、三眼、四手,第三眼能噴出神火,燒毀一切。他們經常破壞人間的善事,除了魔王,尚有魔軍、魔民、魔人、魔眾為其眷屬,惱害人類,一般所稱的魔羅。神滅第六天,喻指魔王的力量強大到能毀滅整個第六天。

「清麗天弓愛染」

愛染明王所持的清麗神弓。清麗天弓是一種神弓名,愛染則是指的佛教中所記載的愛染明王,外貌凶惡無比,但內心十分慈悲,是尊位處於大愛欲與大貪染三昧的明王,名為「愛欲貪染即凈菩提心」,常用愛敬之法,普渡眾生。他印度神話中的愛神,他曾許下諾言,凡是供奉他的世間男女,皆會得到世間的情愛,夫妻情盡者、痴男怨女、姻緣不如意者,只要修煉他的愛敬之法,都會如願以償。

「羅剎刃金狼」

用傳說中金狼的牙鍛造出的神刀。羅剎是太平廣記里所記載的三十六鬼之一,十分高大,青面獠牙,黑身朱發綠眼,極其凶惡,而且人鬼通吃,為惡鬼的總名,和夜叉一起由毘沙門天統管。人們也經常把冷血無情、窮凶極惡的人稱為羅剎。金狼神,日本神話中的神獸,自然界的狼成為神格化以後的存在。能驅除災厄,防火災和防盜。

「剛鋒仁王尊」

寄宿著能夠吞噬惡鬼的仁王之力的金剛之矛。仁王, 別名叫二王、二天或仁王尊。 是兩個守護在寺院的大門口的兩邊的仁慈的王。用他們獰錚的臉,兇猛的目光,強健的身體和嚇人的武器來守護著寺院,趕走惡靈。仁王是典型的上半身赤裸的代表, 雖然在很早的時候的畫像是有穿護胸盔甲。他們其中一個的張開口,弄成「阿形」, 持著金剛杵; 另一個的嘴閉上成「吽形」,拿著大劍,他們有時候也會被稱為金剛力士和密跡力士。光榮的官方設定集上,慶次那頁就有仁王的造型。

「鳳眼光明遍照」

用有能給予全世界光明之力的鳳凰之眼,製成的聖鞠。鳳凰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鳥,該鳥高貴華麗、無與倫比,被喻為「百鳥之王」。又稱為不死鳥,能不死而重生,傳說鳳凰的壽命到了後,就集香木自焚,然後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鳳凰涅盤,浴火重生。常用來比喻受到大的挫折而沒有氣餒,重新振作後,再次綻放光彩。也被看做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能給人帶來光明和希望。

「壞閃黑暗天女」

寄宿著破壞之女神,黑暗天女神力的忍刀。黑暗天女源於西藏神話,是指的傳說中的魔女敦賢娜莫。虛幻世界之王,惡魔門巴塞敦那波也從自己的影子中繁衍出魔女敦賢娜莫,相傳她是在沒有月亮的半夜出生的,所以被藏族人稱作黑暗天女。他們結合在一起,生下了八個兒子,八個女兒。他們被稱作「哈辛」,意思是說這十六個兄妹既不是完全的神,也不是完全的惡魔,可是他們的後代卻構成了本教的惡魔世界。

「白陽八咫烏」

用八咫烏一起從太陽神那叼來的神鐵製成的火繩槍。白陽是指耀眼的烈陽,八咫是日本傳說中的八個太陽。八咫烏是頸上掛著上古三神器之一八尺瓊勾玉的三腳神鳥,傳聞是賀茂建角身命也的化身。神武天皇東征平定日本時,從日向(今宮崎縣)一帶東征大和(奈良縣),一路激戰,到了和歌山縣熊野一帶的山林中迷失了方向,被困熊野山,因為神武天皇是天神御子,所以天照大御神派八咫烏為神武天皇其引路,破解迷陣

「蝮蛇」

是用傳說中的腹蛇之王——太地非的毒牙所製成的魔爪。太地非原本是大雀命封仁德天皇之子,又名蝮之水齒別命,為反正天皇,後入魔道成為腹蛇之王。蝮蛇也是歸蝶的父親齋藤道三的綽號,他是戰國第一陰謀家,思想詭異無常,歸蝶的智謀也不在其父之下。

「碎城舞獅子」

寄宿著能破壞粉碎一切的獅子之力的錘和炮,是強大權威和巨大力量的象徵,碎城是指石川強大的破壞力。獅子在中國古代是威猛、強大的象徵,以石川五佑衛門的體形和力量喻為能毀滅一切的獅子也不為過。中國古代建築物大門兩旁都擺放的石獅,後傳入日本琉球、沖繩一代以後形象被製成陶制的屋瓦,並相信這樣能保佑屋子不易遭受火災。

三貴宇津皇子」

寄宿著日本神話中三柱神之力的三節棍。東瀛神話中記載,在天地初成之時,形成了一昨蒼茫的天高原。後在天高原誕生了三位最高的主神,合稱為三柱神。分別是眾神之首,天之御中主神;掌管生命之源的高御產巢日神;掌管黃泉之國的神產巢日神,三貴宇津皇子就是指的這三位。接著又誕生了宇摩志阿斯柯備比古尺神和天之常立神,他們五位都是沒有性別,而且不會現身的日本最高神。後來又誕生出一級級的下級神,其中就包括了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等「神世七代」。=

「天之瓊鉾」
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創造日本大地用的神矛。日本原本是一座漂流在汪洋中的小島,沒有根基,四處漂流,於是五主神派了一對下級神,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去為日本島打一個根基,使之固定,不在四處漂流。他們兩人站在天之浮橋上,拿著長矛,在汪洋中劈波斬浪,讓海水在日本島的下方成漩渦狀旋轉,再拔起長矛,施展神力,讓從長矛的矛尖滴下的海水,凝聚成了日本島的根基,這個島又稱為淤能基呂島。這把日本的定海神針就是前田慶次的LV5武器——天之瓊鉾。

「蛭虸」
隱藏著伊邪那岐和那美的第一個孩子蛭虸詛咒之力的義肢。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凝聚海水,使其成為日本島的支柱後,在島上架天柱,建起了八尋殿,開始了幸福的生活。某天兩人在宮殿中圍繞著庭柱漫步,在無形中相遇,相互凝望對方,伊邪那美先開口說:「好英俊的男人」,伊邪那歧說:「好美麗的女人」。於是兩人相愛,後來誕下了一個愛的結晶,取名蛭虸,此乃濃姬的第5把武器的來源,結果蛭虸是一個畸形兒,長到三歲,兩足癱瘓,不能起立。 這就是和濃姬聯系,濃姬的武器就全部是義肢,LV5武器就是以蛭虸來命名的。

「獄焰火具土」
寄宿著燒殺伊邪那美的火神火具土神力的火繩銃。

伊邪那歧、伊邪那美二人誕下的第一個孩子是個畸形,他們很傷心,於是向天之御中主神問其緣由,主神告訴他們原因是在他們相遇時,女的先開口說話了,所以誕下了畸形兒。二人回到八尋殿,再次在宮殿中圍繞著庭柱漫步,這次兩人相遇時,伊邪那歧搶先說:「好美麗的女人」,伊邪那美再答到「好英俊的男人」,於是兩人終於誕下了正常的孩子。可惜造化弄人,美好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伊邪那美在生火之夜藝速男神的過程中因為被燒傷不幸去世,離開了伊邪那歧。這位火之夜藝速男神就是雜貨孫市的LV5武器獄焰火具土的原形。伊邪那美去世後,伊邪那歧悲憤異常,整日以淚洗面,將妻子埋葬後,就用自己的配劍「十握劍」砍死了火之夜藝速男神。最終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於是決定獨自往黃泉之國找伊邪那美。

「意富加牟豆美」

寄宿著伊邪那歧黃泉平坂擊退亡靈之仙桃神力的蹴鞠。伊邪那歧傷痛欲絕的來到黃泉之國找自己的妻子,但伊邪那美卻不願見到自己丈夫,因為她已經吃了黃泉國的飯食,外形不在像以前那麼美麗。伊邪那歧強項行闖進妻子的房間,看見伊邪那美全身是蛆,半人半鬼,面目全非,頓時嚇得心驚肉跳,撒手便要舍她而去。伊邪那美遭到丈夫的拋棄愛恨交加,惱怒之下便與丈夫決裂了,並派出八部雷神追殺伊邪那歧,伊邪那歧擊用十握劍退了八部雷神。接著伊邪那美又派出女鬼進行追擊,伊邪那歧用自己頭上的黑發卡扔到地上,變成了葡萄樹擋住了她們。伊邪那美只有派出了王牌,黃泉大軍追殺伊邪那歧,伊邪那歧一邊砍殺如潮水般湧上來的黃泉大軍,一邊急忙撤退,一直被追到黃泉的邊界平坂。這時,伊邪那岐看見坂下有顆桃樹,於是從桃樹上摘下幾個桃子,等黃泉軍追到時,便將桃子打向他們,看到桃子砸來,黃泉軍慌忙逃了回去。伊邪那岐命對桃子說:「你們有靈性,能驅鬼避邪,以後黎明眾生遇到危難時,就剛才幫助我那樣,去幫助他們吧!」於是賜給它們名號叫意富加牟豆美,意為大仙桃神,是仙福之神。今川義元的LV5武器——意富加牟豆美就是一個蹴鞠,外形很像桃子。最後伊邪那美親自出馬,追殺而來,伊邪那岐只有用千引石堵住了黃泉入口,兩人互對千引石發誓,表示正式決裂。

「炎槍素戔鳴」

-寄宿著日本傳說中破壞神素戔鳴之力的烈炎神槍。伊邪那歧逃到築紫島的日向國桔小戶的阿坡歧原,在河裡沐浴,洗去污垢。衣服化做了十二位河神。而後洗左眼化為天照大御神,並讓她統治去天高原;洗右眼化為月讀神,讓他去統治夜之國;最後洗到鼻子就化為建速須佐之男,即日本傳說中的破壞、狂暴之神——素戔鳴尊,讓他去統治海洋。這就是真田幸村的LV5武器——炎槍素戔鳴的名字來源,炎槍是指幸村所用的是炎屬性的十文字槍。建速須佐之男素戔鳴尊本性逆天,又非常思念母親伊邪那美,於是決定去黃泉津國見她。首先去向父親辭行,伊邪那岐聽後十分惱怒,痛斥了素戔鳴,然後隱於塵世不再露面。

「日影天鈿女」

寄宿著從天之岩戶請出天照大御神的天宇姬神舞蹈時所持的寶傘。
素戔鳴又特去向姐姐天照大御神辭行,由於須佐之男的力量太過強大,去天高原時,弄得驚天動地,天照以為須佐之男是來攻取她的領地的,於是做了萬全的防禦准備,沒有聽取建速須佐之男的解釋就和他發生了沖突。經過數回合昏天暗地的決斗,建速須佐之男以強大的戰鬥力,勝了天照大御神。天照大御神被其驚人的破壞力嚇壞了,於是逃到天之岩戶,緊閉上了天石屋的門,躲藏起來。照耀整個世界的光輝都來自天照大御神,她這一躲藏起來,使得整個天高原變得一片漆黑,群魔出來亂舞,邪神開始肆意破壞。眾神只好商議去想辦法請回天照大御神,他們先分別造出了八咫鏡和八尺瓊勾玉。然後讓長鳴鳥去天香山銜回真賢樹枝,吊掛八咫鏡和八尺瓊勾玉。再讓天手力男神躲在天石屋門旁。最後讓天宇姬神,又名天鈿女,手持神傘,跳起裸舞,眾神看了天鈿女的裝束後,都認為是嘩眾取寵,一起取笑她。天照大御神聽見笑聲,隔門問是怎麼回事,天宇姬神對天照大御神說有比她更尊貴的神來了,大家在迎接。天照大御神又氣又驚訝,於是開門看看是誰,看見八咫鏡裡面的自己,問道:「這位是誰,她難道比我還尊貴?」這時躲在天石屋門旁的天手力男神,趁機將她拉了出來,天照大御神出來後萬物受陽光普照,都恢復了生機。這位裸舞請神的天宇姬神天鈿女舞蹈時所用的神傘,就是阿國的LV5武器——日影天鈿女。後眾神商議將開罪天照的素戔鳴趕出了天高原。

「琥死那陀」
素戔鳴之妻,櫛名田姬身姿變化成的小刀。上回講到眾神為了安撫天照大御神的心,決定將建速須佐之男拔掉手、腳指甲,逐出了天高原,素戔鳴來到出雲國肥河上游的鳥發地區,看見這里的主神足名椎正在和妻子手名椎、女兒櫛名田姬抱在一起哭泣。於是上前去詢問原委,原來這有條八俁大蛇,有八頭八尾,時常來騷擾地方百姓,每年必須向其進貢美麗女子才能暫保一時平安,這次要吃足名椎的女兒櫛名田姬。建速須佐之男看此女子長得絕美,於是以娶其為妻做條件,答應去為民除害,斬殺這條八俁大蛇。他們成親後,建速須佐之男將櫛名田姬變成一把梳子帶在自己頭上,前去斬蛇。琥死那陀就是和須佐之男妻子,櫛名田姬變成的那把梳子的造型很相似。

「蛇之麁正」

斬殺日本神話中怪物八俁大蛇的神刀。
素戔鳴早就聽聞此蛇十分兇悍,硬拼實難取勝,知道此怪物嗜酒,於是想了一條妙計。他先在讓足名椎在指定地點建了一個院子,然後在院子的圍牆上開了八個入口並架了八個祭壇,將每個祭壇上都放上一壇香濃烈酒。不久八俁大蛇出現了,真如傳說中言,有八頭八尾,身型巨大。它聞到酒香,於是將八個頭伸進壇子里,喝起了烈酒,不久便醉倒了,這時須佐之男趁機迅速拔出配劍,先砍下了它的八個頭,再把它砍成幾段。這把斬殺八俁大蛇的長劍就是信長的第5把武器——蛇之麁正。具多方面資料考證,這把蛇之麁正,就原來伊邪那歧的御用神劍,十握劍。此劍有十拳長,又名天之尾羽斬,天是對素戔鳴的尊稱,尾羽是大蛇的意思,全譯為素戔鳴斬殺大蛇的神劍。十握劍在決戰3中也是非常強力的武器,這把劍目前還存放於著名的石上神宮。

「天叢雲」
在八俁大蛇尾部發現的神劍。建速須佐之男正在肢解八俁大蛇,砍到尾部,發現有硬物,割開一看,一柄神劍藏匿於此,八俁大蛇的頭部有雲覆蓋,所以此劍又名天叢雲,劍身很厚,劍柄的裝飾猶如魚的骨節。此劍就是和八咫鏡、八尺瓊勾玉齊名的上古三神器之一的草剃劍。因為後來為景行天皇的兒子日本武尊倭建所有,他在戰場上被大火圍攻之際,該劍自動出鞘切掉燃燒的野草解圍,所以又名草剃劍。這把劍可以說是日本最著名的神劍了,在決戰3和歷代最終系列中都有出現過。

「暗牙黃泉津」壓
大國主神從黃泉津國帶回的生太刀打造成的鎖鐮。建速須佐之男斬殺了八俁大蛇後,就和櫛名田姬幸福的生活著,並誕下了很多子孫後代,其中的大國主神,在宇摩志阿斯柯備比古尺神的支持下建立了出雲國,率領出雲眾神和天照的大和眾神爭斗。還從黃泉津之國帶回了一柄生太刀,然後用這柄太刀打造了一把充滿煞氣的鎖鐮,就是半藏的第5把武器——暗牙黃泉津。

「天之麻迦古弓」粻蓊 -
天照大御神派遣天若日子下凡時賜於的神弓。大和神系和出雲神系正式開戰,天照大御神派天津國玉神喪屋的兒子天若日子去討伐出雲國,結果天若日子卻迷上了大國主的女兒,並娶其為妻。天照又鳴女去打探情報,結果被天若日子用天照大御神御賜的天之麻迦古弓和天之迦久矢射殺,這把天之麻迦古弓就是稻姬的第5把武器。

「神劍カムド」

日本神話中,天津國玉神喪屋斬裂大山的神劍,又名大量。天之迦久矢射穿了鳴女,直飛到天高原,被最高主神之一的高御產巢日神接住,他認出了是天若日子的矢,將矢投了回去,正好叉死了天若日子,天津國玉神喪屋悲痛萬分,於是用自己的神度劍,別名大量,將一座大山,一劍斬成了兩半。這柄開山神劍就是蘭丸的第5把武器——神劍カムド。

「轟雷建御雷」
寄宿著傳說中武神,建御雷神神力的錘和炮。天照大御神見派去的將領都無法收伏出雲國及大國主,於是派出了王牌,武神建御雷神去收伏出雲國,建御雷強大的戰鬥力,終於使得出雲國及大國主俯首稱臣,石川的第5把武器轟雷建御雷就是指的轟雷建御雷神,轟雷是指石川背上的那口大炮。

「天孫降臨」寄宿著傳說中天孫,邇邇藝命神力的采配。

建御雷回到天高原,報告了出雲國的情況,且暫時無人治理,正好天忍穗耳生下了一位男神,名為邇邇藝命,他又被稱為天孫,天照賜他三神器,並讓他治理出雲國,信玄的第5把武器——天孫降臨,就是指的他。

「木花開耶.櫻」

寄宿著日本神話中傳說的美女木花開耶姬神力的神劍玉。邇邇藝命娶了大山津見神的女兒——木花之佐久夜姬為妻,木花之佐久夜姬是傳說中的美神,在櫻花盛開時出生的,名字的意思就是櫻花盛開,木花之佐久夜姬又名木花開耶姬。他們誕生下了很多子孫後代,其中包括後來的神武天皇,她就是阿市的第5把武器——木花開耶.櫻的化身。

「螺鈿三日星」
寄宿著傳說中三位星神神力的用螺鈿裝飾的木刀。

螺鈿三日星又名天津三日星,螺鈿是一種日本傳統的裝飾技法。三日星是指的邇邇藝命和木花之佐久夜姬的三位後代,天津日高日子穗穗手見命、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命和天津日高日子波限建鵜葺草葺不合命,此三位就是政宗的第5把武器——螺鈿三日星的來源。

「靈劍布都御魂」
神武天皇東征時,天照大御神賜於的神劍。人間戰亂紛飛,天照大御神命建御雷神將自己的配劍賜給了邇邇藝命和木花之佐久夜姬的後代神武天皇一柄靈劍,助他平定整個日本,這把靈劍就是光秀的第5把武器——靈劍布都御魂,又名布流劍。在明治時代,大宮司菅政友挖掘禁地石上神宮,發現有這柄上古神兵,現在這柄靈劍和十握劍一起放在石上神宮,供人們敬仰。

「斗尖荒霸吐」

寄宿著土著神,荒霸吐神力的神槍。荒霸吐神是日本關東以東,東北以南土著居民所信奉的神,神武天皇平定日本,消滅了邪馬台國,邪馬台國的國王長脛彥和其兄安日彥,沒有被神武天皇所殺,逃到津輕(今日本青森縣西部),和那裡的先住民們結成荒吐族,所供奉的便是荒霸土神。據戰後初所公開的偽史文書記載,荒土神是在日本全土都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神,由於朝庭在與荒吐族的戰斗中取得勝利,因此荒吐神被貶為戎神,與其有關的其它神靈也被降格為守護神社大門的客神。另外,也有一說在青森縣發現有名的遮光器土偶便是以荒吐神的樣子為藍本製做的.

⑷ 中國十大傳世國寶是什麼

  1. 青銅第一寶:毛公鼎

從上到下按價值分排名。

材料拓展:

國寶,即國家的寶物,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為國寶。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他們都特指

  1. 國家的寶器。

  2. 特指傳國璽。

  3. 國家的寶貴人材。

    更多的內容可以在網路中了解:網路 國寶

⑸ 青銅器資料,比如說那些比較有名,之類的..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於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藏品簡介
上口最大徑:44.4厘米 高:58.6厘米 重:34.6千克 用途:盛酒器 所處時期:商(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 出土時間:1938年 出土地點:湖南省寧鄉市
詳細信息
四羊青銅方尊,在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之中體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在庄靜中突出動感,匠心獨運。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上飾四條高浮雕式盤龍,羊前身飾長冠鳥紋,圈足飾夔龍紋。方尊邊角及各面中心線,均置聳起的扉棱,既用以掩蓋合范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此器採用了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裝飾手法,將四羊與器身巧妙地結合為一體,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變得十分生動,將器用與動物造型有機地結合成一體,並擅於把握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之間的處理,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圍地區在商代是三苗活動區,在此地發現造型與中原近似的銅尊,表明商文化的影響已遠及長江以南的地區。
編輯本段文物特點
渾然一體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設計成四個大卷角羊,增加了變化,在寧靜中突出威嚴的感覺。方尊的邊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線的合范處都是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范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同時也用以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感,增強了造型的氣勢。羊角是事先鑄成後配置在羊頭的陶范內,再合范澆鑄的,因為技藝高明,使全器有渾然一體的感覺。 四羊方尊
動靜結合
在中國古代的青銅器中,有不少器物以其獨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它的造型以動靜結合,寓雄奇於秀美之間,可謂巧奪天工。
編輯本段文物詳介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為52.4厘米,其邊長幾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著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范處均設計成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范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 四羊方尊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於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恰到好處,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製成。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於靜。被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寧鄉,由於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銅器,其出土青銅器被稱為"寧鄉青銅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寧鄉青銅器群"的代表,也是寧鄉出土最早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絕大多數與殷墟出土的青銅器特徵一致。四羊方尊從造型與鑄造特徵方面考古學者認為是典型的商代青銅器,但出土地湖南當時是「荒蠻服地」如何會出土如此精美的商代青銅器?一般認為商文化南界到淮河流域。有些專家推測寧鄉一帶可能是商朝的一個方國;有人懷疑是後來帶入湖南地域的,但是此類說法均缺乏相關的證據。 「尊」是一種盛酒器。尊一般為圓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數方形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尊」,常與「彝」並稱成組的青銅禮器,此類器物主要流行於商周時期,基本造型是侈口、高頸,圓腹或方腹、圈足較高。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尊的鑄造盛期。以四羊方尊式的方形尊和觚式尊,共同特點是在器表的合范處多飾有凸起的棱脊,且通身雕滿了精密繁縟的雲雷紋、獸面紋、蕉葉紋,整個器物給人以雄渾厚重之感。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 類似像四羊方尊這樣的商周時期青銅器大多屬於國家文物,市場上不許流通。
編輯本段國之重寶
1938年4月的一個上午,湖南省寧鄉縣黃材鎮的轉耳侖山上,姜景舒、姜景橋、姜喜橋兄弟三人正在半山腰墾荒栽種紅薯。忽然鋤下「當」的一聲金屬碰撞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一件碩大的金屬器物出現在姜景舒兄弟眼前。他們不知道這個墨綠色、帶有4隻卷角羊頭的東西為何物,猜想肯定是個寶貝。 如獲珍寶的三兄弟,不停地打量著這件寶貝,並用工具敲敲打打,不小心竟將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塊碎片。姜景舒把它抱回家後,用老式的桿稱稱了重量,大約64市斤,雖然並不清楚這件寶貝到底有何價值,但不凡的外形和如黑漆般的色澤,讓姜景舒以為挖到了「烏金」,倍加珍惜。 姜景舒挖到寶貝的消息很快在鎮上傳開了,由於長沙歷來就是青銅文物出土的寶地,文物販子在鄉村往往布有很多眼線,因此黃材鎮萬利山貨號的老闆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他當即開出了四百大洋的價錢要購買這件後來被稱為「四羊方尊」的稀世珍寶。那時的姜景舒還只有17歲,生活在一個有10多口人的大家庭里,家裡就靠爺爺做豆腐、父親做短工的微薄收入度日,聽說這件東西能賣個好價錢,也就只能忍痛割愛了,畢竟在當時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在經過當地保長、甲長和鄉紳的層層盤剝後,四百大洋最後到姜景舒手上就只剩下二百四十八塊了。姜景舒在賣掉寶貝時還下意識地將那片敲下來的碎片留下來做紀念。1976年,他將殘片獻給了國家。 四羊方尊在被黃材鎮的古董商買進後,很快輾轉到了長沙縣靖港鎮某商號,一些心懷不軌的商人通過文物販賣的渠道秘密放出消息,打算密賣寶物,內定起價二十萬大洋。 當時的長沙因文物盜掘走私現象嚴重,政府部門對出土文物走私現象的查處也十分嚴厲。四羊方尊出土的消息很快被長沙縣政府得知。為防止奸商貪利將國寶賣給外國人,長沙縣政府立即派警員前去查處此事,並將四羊方尊沒收,上交了湖南省政府。寶物充公之後,被放在了時任湖南省主席張治中的辦公室里,張治中雖然知道這是個寶物,但並不知道它有什麼價值,竟把寶物作為筆筒放在幾案之上達3個月之久。 不久,日寇進逼長沙,四羊方尊被送到了湖南省銀行保管。1938年11月,國民黨湖南省政府和省銀行均遷往沅陵。為了不讓完整的長沙城落入日寇之手,當局決定實行「焦土政策」。11月12日,延續兩天兩夜的大火,燒毀了長沙城近80%的建築,史稱「文夕大火」。這把火不但燒掉了長沙城,也使四羊方尊在戰亂中遺失了。 1938年四羊方尊出土、截獲的消息,曾轟動三湘,其時,周恩來、葉劍英等同志均在長沙。解放後,向來關心文物的周總理,於1952年親自責成文化部派人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經多方查詢,最後得知四羊方尊在隨湖南省銀行內遷沅陵的途中,車隊遭到日機轟炸,運載四羊方尊的車輛不幸中彈,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塊。之後這些碎片就一直被丟棄在湖南省銀行倉庫的一隻木箱內,十幾年無人問津。 得知這一信息後,經文化部指示,相關部門迅速通過專家會診、攻關,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終於把破碎的四羊方尊修復了。所幸,修復後的四羊方尊幾乎看不出破損的痕跡。這樣,經過戰火洗禮的四羊方尊才又得以重新面世,並成為了我國國家特級文物。 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專家蔡季襄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的倉庫中,找到這個破碎的寶貝。又過了兩年,修復四羊方尊的重任落在了國內文物修復大家張欣如身上。張欣如上世紀30年代便在河南省開封市的「傾古齋」學習古玩修復,1954年4月,張欣如調至湖南省文管會,當年5月,便接到任務修復四羊方尊。清洗碎片、烙鐵焊接……每天,張欣如都把30多公斤的方尊放在腿上,一手扶著,一手作業,絲毫不敢分心。兩個多月後,四羊方尊終於修復成功,再次展現出3000年前的瑰麗身影。美中不足的是,尊的口緣部分始終還缺一塊殘片。原來,農民姜景舒在賣尊給古董商時,曾有意識留下鋤掉的一塊碎片作紀念。這事兒於1976年才被湖南省博物館原館長高至喜發現。為此,高至喜遠走寧鄉縣,千方百計尋找到姜景舒兩兄弟。至此,尊口上的雲雷紋殘片才終於完璧歸趙。[2] 1954年,湖南省博物館成立,1956年省文管會將四羊方尊移交省博物館收藏,1959年國慶10周年時,四羊方尊調往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以後就一直留藏在該館。四羊方尊作為全國排名第三的十大傳世國寶曾多次出國展覽,並作為中國古文物的精華和古代青銅工藝的傑作編入中小學歷史教科書和各類教材。

德如羔羊——四羊方尊的文化解讀 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以羊為造型的器物不僅數量較多,而且製作幾近完美,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著名的四羊方尊。四羊方尊被認為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這件器物被認為是傳統泥范法鑄制的巔峰之作,由於這件傑作達到的水平令人難以置信,一度被誤以為採取了新的鑄造工藝。 羊成為青銅重器著力表現的對象,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 開工天物
首先,羊在祭祀禮儀中的地位僅次於牛,商代國都所在的河南安陽小屯發現大量祭祀坑,最多的就是牛、羊、犬,商王武丁時期的一條有關商王室對武丁祭祀的材料中提到「卜用百犬、百羊」,另一條材料中提到「十五羊」、「五十羊」,可見羊作為祭祀的犧牲用量很大。 羊的個性也使之成為人們喜愛的對象。先秦時期,人們對羊的個性有兩個歸納:善良知禮;外柔內剛。羊「跪乳」的習性,被視為善良知禮,甚至被後世演繹為孝敬父母的典範;外柔內剛也被引申出許多神聖的秉性,傳說的始祖皋陶敬羊,《詩經·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說法,中國古代一種獨角怪獸獬豸也被認為與羊有關,能看出人是否有罪,能分辨是非曲直。因此,後世以獨角獸表示法律與公正。 羊最通俗或民間化的象徵意義便是「吉祥」,至少從漢代開始,羊就與吉祥聯系在一起,漢代瓦當、銅鏡等銘刻中多見「宜侯王 大吉羊(祥)」,吉祥有時直接寫成「吉羊」,在這里,羊與祥不僅僅是字的通假,而是羊身上被賦予的上述種種秉性使然。 羊是帶角的動物。角是許多民族尤其是原始民族崇拜之物,人類創造的神里許多帶角,如中國古代戰神蚩尤就是著名的帶角的神與祖先。 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即為人頭上戴羊角,世界各原始民族習見用羊角、牛角、鹿角為飾物,其含義有: 1、最早頭上戴角、身披獸皮是為了狩獵時誘惑野獸的需要; 2、氏族節慶日,參加舞蹈的人頭上戴雙角或有角假面; 3、階級分化後,部落酋長、顯貴才戴羊角,有表示權力與尊榮之意; 4、巫師禮神作法戴羊角帽; 5、氏族崇拜的神也有角。 羊在甲骨文中約有四十餘種字形,字形最明顯的共同特徵便是突出雙角。 古人有「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的說法,羊是各種藝術形式著力表現的對象。新石器時代有陶塑的羊,安陽殷墟商代婦好墓、山西曲沃北趙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晉侯夫人墓出土有玉羊、東漢有百戲吉祥畫像石、東晉瓷器中有羊首壺。清代喜歡用三羊組成工藝品,意寓「三羊(陽)開泰」。 《易》中稱羊者有三卦:〈兌〉為羊、〈夬〉中九四有「牽羊悔亡」、〈歸妹〉上六有「士刲羊,無血。」羊在易學家的研究中被借為「陽」的象徵符號。夏歷正月為泰卦,六十四卦中,「泰」屬三陽,「正月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此外,三陽在易卦中是初九、九二、九三爻,同屬「陽」。故歷來以「三陽開泰」為一年開頭的吉祥語,有萬物更新的象徵意義。羊也是「和」文化的象徵,古有「鍾律和則玉羊見」的傳說。因羊與陽在古音中同音可通假,加上羊形象可愛,性情柔中有剛,故人們以「羊」作「陽」的代號與具象符號,民間的繪畫作品中,也用羊來表現「三陽開泰」、 九羊啟泰的主題。 四羊方尊遺址
廣州著名的五羊傳說很美麗,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把五羊與五穀聯系在一起,晉裴淵《廣州記》「五羊銜谷萃於楚庭」,也許包含了一些今天無法窮究的古老文化密碼。 有意思的是,羊在許多文化背景中都充當過特別角色,不同文化中,羊的象徵意義有不同也有相似的地方。西方的傳統中,山羊角是「太陽」,牛角是「月亮」,太陽說與中國古代「三羊(陽)開泰」演繹的羊與太陽的聯系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地中海文明中,頭胎羔羊(或稱為聖約翰的羔羊),被視為春天勝利的象徵。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各類場合中,小羔羊是祭獻的犧牲,尤其是「神的羔羊」包括羔羊的血,有救世、驅邪的象徵意義,原始的基督教教義甚至指基督為羔羊,約翰對耶穌就說過「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猶太教中用兩只公山羊作「贖罪祭」,就是人們常說的「替罪羊」。 湖南出土的以四羊方尊為代表的著力表現羊的青銅器,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又有替代羊作為犧牲獻祭給神明的意思,同時還包含了對羊等家畜養殖興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後世關於羊的種種觀念。對於當年羊尊的所有者來說,不是一件不能說話的器物,而是自己及其家國之希望所系。
編輯本段象徵意義
首先,羊在祭祀禮儀中的地位僅次於牛,商代國都所在的河南安陽小屯發現大量祭祀坑,最多的就是牛、羊、犬,商王武丁時期的一條有關商王室對武丁祭祀的材料中提到「卜用百犬、百羊」,另一條材料中提到「十五羊」、「五十羊」,可見羊作為祭祀的犧牲用量是很大的。 羊的個性也使之成為人們喜愛的對象。先秦時期,人們對羊的個性有兩個歸納:善良知禮;外柔內剛。羊「跪乳」的習性,被視為善良知禮,甚至被後世演繹為了孝敬父母的典範;外柔內剛也被引申出許多神聖的秉性,傳說的始祖皋陶敬羊,《詩經·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說法,中國古代一種獨角怪獸獬豸也被認為與羊有關,能看出人是否有罪,能分辨是非曲直。因此,後世以獨角獸表示法律與公正。 四羊方尊
羊最通俗或民間化的象徵意義便是「吉祥」,至少從漢代開始,羊就與吉祥聯系在一起,漢代瓦當、銅鏡等銘刻中多見「宜侯王 大吉羊(祥)」,吉祥有時直接寫成「吉羊」,在這里,羊與祥不僅僅是字的通假,而是羊身上被賦予的上述種種秉性使然。 羊是帶角的動物。角是許多民族尤其是原始民族崇拜之物,人類創造的神里許多帶角,如中國古代戰神蚩尤就著名的帶角的神與祖先。 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即為人頭上戴羊角,世界各原始民族習見用羊角、牛角、鹿角為飾物,其含義有: 1、最早頭上戴角、身披獸皮是為了狩獵時誘惑野獸的需要; 2、氏族節慶日,參加舞蹈的人頭上戴雙角或有角假面; 3、階級分化後,部落酋長、顯貴才戴羊角,有表示權力與尊榮之意; 4、巫師禮神作法戴羊角帽; 5、氏族崇拜的神也有角。 羊在甲骨文中約有四十餘種字形,字形最明顯的共同特徵便是突出雙角。 古人有「水之精為玉,土之精為羊」的說法,羊是各種藝術形式著力表現的對象。新石器時代有陶塑的羊,安陽殷墟商代婦好墓、山西曲沃北趙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晉侯夫人墓出土有玉羊、東漢有百戲吉祥畫像石、東晉瓷器中有羊首壺。清代喜歡用三羊組成工藝品,意寓「三羊(陽)開泰」。 《易》中稱羊者有三卦:〈兌〉為羊、〈夬〉中九四有「牽羊悔亡」、〈歸妹〉上六有「士刲羊,無血。」羊在易學家的研究中被借為「陽」的象徵符號。夏歷正月為泰卦,六十四卦中,「泰」屬三陽,「正月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此外,三陽在易卦中是初九、九二、九三爻,同屬「陽」。故歷來以「三陽開泰」為一年開頭的吉祥語,有萬物更新的象徵意義。羊也是「和」文化的象徵,古有「鍾律和則玉羊見」的傳說。因羊與陽在古音中同音可通假,加上羊形象可愛,性情柔中有剛,故人們以「羊」作「陽」的代號與具象符號,民間的繪畫作品中,也用羊來表現「三陽開泰」、 九羊啟泰的主題。 四羊方尊
廣州著名的五羊傳說很美麗,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把五羊與五穀聯系在一起,晉裴淵《廣州記》 「五羊銜谷萃於楚庭」,也許包含了一些我們今天無法窮究的古老文化密碼。 有意思的是,羊在許多文化背景中都充當過特別角色,不同文化中,羊的象徵意義有不同也有相似的地方。西方的傳統中,山羊角是「太陽」,牛角是「月亮」,太陽說與中國古代「三羊(陽)開泰」演繹的羊與太陽的聯系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地中海文明中,頭胎羔羊(或稱為聖約翰的羔羊),被視為春天勝利的象徵。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各類場合中,小羔羊是祭獻的犧牲,尤其是「神的羔羊」包括羔羊的血,有救世、驅邪的象徵意義,原始的基督教教義甚至指基督為羔羊,約翰對耶穌就說過「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猶太教中用兩只公山羊作「贖罪祭」,就是人們常說的「替罪羊」。 湖南出土的以四羊方尊為代表的著力表現羊的青銅器,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又有替代羊作為犧牲獻祭給神明的意思,同時還包含了對羊等家畜養殖興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後世關於羊的種種觀念。對於當年羊尊的所有者來說,他不是一件不能說話的器物,而是自己及其家國之希望所系。 銅尊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時期,是一種飲酒用具。這件四羊方尊是我國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重達34公斤,加上它獨一無二的造型,理當進入文物精品之寶庫。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銅器。屬於禮器,祭祀用品。是中國現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村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現藏於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為52.4厘米,其邊長幾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著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范處均設計成長棱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范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於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合起來,恰到好處,以異常高超的鑄造工藝製成。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此器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此尊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於靜。被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酗亞方尊容酒器。商代晚期鑄品。清宮舊物,現藏故宮博物院。原器通高45.5厘米,寬38厘米。大敞口,寬折肩,高圈足。肩四隅有四立體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雙角分叉龍首。頸飾蕉葉紋,肩及圈足飾鳥紋。腹部與圈足有曲折角型大獸面紋,圈足曲折角雕成龍形。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線皆設有棱脊,上端侈出器口,形象庄嚴龍虎尊商器。原器一九五七年出土於安徽阜南縣。器高五十點五厘米,口徑四十四點九厘米,重約二十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寬折肩、深腹、圈足,體形較高大的盛酒器。龍虎尊的肩部飾以三條蜿蜒向前的龍,龍頭突出肩外。腹部紋飾為一個虎頭兩個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頭銜於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為界,飾兩夔龍相對組成的獸面。圈足上部有弦紋,並開有十字形鏤孔。龍虎尊紋飾的主題是"虎口銜人"。關於這一主題,有人認為:在這里,"人"應是那些奴隸,"虎口銜人"反映奴隸社會的殘酷、恐怖。對於這種傳統的解釋,另外一些考古學家則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應該是在表現一種巫術主題。青銅器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禮器,這樣的紋飾應是巫師作法的情景紀實。張開的虎口在古代是分割生死兩界的象徵,虎口下的人很可能就是巫師,巫師在祭祀中通過老虎的幫助而表現出一種能夠通天地、感鬼神的能力。"虎口銜人"這一圖案的含義究竟是什麼,我們還不能做出精確的解釋,但在當時一定是和某種神話和宗教信仰相聯系的,在祭祀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尊是商代青銅器中與四羊方尊齊名的珍品。
編輯本段商代後期
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於商代。鴞,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鴞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鴞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形。商代的王器、石器、陶器、青銅器中,都有精美的鴞形。此鴞尊即是商代鳥獸形青銅器中的精品。 鴞尊一九七六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原器為一對兩只,鑄於商代後期。原器通高四十五點九厘米,外形從整體上看,為一昂首挺胸的貓頭鷹。通體飾以紋飾,富麗精細。喙、胸部紋飾為蟬紋;鴞頸兩側為夔紋;翅兩邊各飾以蛇紋;尾上部有 四羊方尊
一展翅欲飛的鴞鳥,整個尊是平面的立體的完美結合。尊口內側有銘文「婦好」二字。「婦好」應是商王武丁之妻。據殷墟甲骨文記載,婦好是一位能幹、有魄力的女子。生前,她曾參與國家大事,主持祭祀,還帶兵征伐過羌、土方等國家,頗具傳奇色彩。原物現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鉞作為一種兵器,由青銅鈹頭、長柄構成,鈹頭尖鋒直刃、扁莖,穿透力很強,很可能是由扁莖短劍發展而來。它出現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大量使用。至於斧鉞,由於其殺傷力不如戈矛,在春秋時期實戰中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已多用於儀仗、裝飾之需,以作為軍權的象徵。 鉞是商周時代重要的禮器之一,也是一種兵器。據考證,這種器物是由石斧等工具演變而來的,在青銅器中更強調華麗、美觀的特質,成為象徵權力、象徵威嚴的禮儀用物,此處所選兩件鉞是商代後期作品,格外強調器物威嚴恐怖的特性,同商代藝術風格完全一致。 爵飲酒器,青銅爵最早出現於夏代晚期,盛行於商代晚期。爵的基本形制是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流與杯口之際有兩注,後有尖銳狀尾、中為杯,一側有柄,下有三足。夏商時期
編輯本段青銅禮器
四羊方尊
青銅禮器是奴隸主貴族用於祭祀、宴饗、朝聘、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力,是立國傳家的寶器。青銅禮器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工藝精美,其存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顯著特點。青銅禮器可分為四大類: 食器 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禮器。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達875千克,是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狀花紋相同而大小依次遞減的奇數的成組鼎來代表貴族的身份。據《春秋公羊傳》何休注,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發現中,奇數的列鼎往往與偶數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與8簋相配、7鼎與6簋相配等。 酒器 包括飲酒器爵、觶、觥及盛酒器尊、卣、壺、斝、罍、觚等。商代貴族飲酒成風,西周初曾嚴厲禁酒,西周中期以後青銅飲酒器大為減少。 水器。有盤、匜等。主要用於行禮時盥手以表示虔敬。 樂器 有鐃、鍾(包括甬鍾、鈕鍾與鎛)、鼓等。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多達65件的青銅編鍾,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及音樂的高度水平。 特點 中國的青銅時代從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經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大約經歷了十五個世紀。 高峰: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銅冶鑄業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標志而達到高峰。戰國晚期,冶鐵業出現,高水平的青銅冶鑄業完成了歷史所賦予的使命。

⑹ 齊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

齊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銅盂、銅舟形器、仲姞豆、人形足敦、獸鈕鼎等等。
1、銅盂
西周時期。方唇,侈口,沿外卷,束頸,深腹下垂,大圈足。頸下一側飾一杵形把手,器身飾三周紋帶,中間為波帶紋,上下飾兩周夔龍紋,圈足部飾變形夔龍紋。
2、銅舟形器
1991年出土於臨淄區朱台鎮高陽村西,為春秋時期的青銅食器。其形狀象一艘小船,故稱舟形器。器身飾雲雷紋和蟠螭紋。器內三分之一處有一鏤孔隔柵,將內部一分為二,用以盛放不同的食物。在腹部上端兩邊各有一獸首輔手,下面有兩對應小立足。舟口徑15.8-20.5厘米,高8.5厘米。
3、仲姞豆
春秋時期,方圓唇,斂口,束頸,折肩。豆盤較深,兩側置對稱圓環形耳。盤和柄座分鑄焊接而成。盤腹內壁有20字銘文:「惟王正九月辰在丁亥,可忌乍厥元子仲姞媵女敦」。此器形為豆而銘文則成為敦,為東周時期青銅器的定名研究提供了資料。
4、人形足敦
春秋時期。整體呈扁圓形。字母口,鼓腹略下垂,上腹置對稱環形耳,圜底。腹底置三人形足,人作跪狀,雙手置於膝上。蓋面隆起,蓋頂置四環形鈕,倒置可作四足盤使用。蓋頂和器腹均飾珍珠紋為地蟠螭紋。器底有煙炱痕。
5、獸鈕鼎
戰國時期。鼎在古代是專門用來盛肉和煮肉的器物,也是重要的禮器。蓋上有三個卧虎形鈕,蓋及腹部還裝飾有三圈龍紋帶,足跟部是浮雕的獸面紋。

⑺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新鮮出爐,這些寶物從何而來

8、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

1987年出土於湖北省荊門市包山2號墓。漆奩外壁彩繪了戰國時代車馬出行的場景,畫家以5棵迎風飛舞的樹分隔出4組互有關聯的畫面,26個人物姿態各異,是中國最早的「連環畫」

9、石家河玉人像

出土於天門石家河文化遺址,距今4200至4000年,面龐寫實,散發著威嚴與神秘的氣息。長江中游地區史前玉器發展的高峰,具有鮮明特徵的玉文化。

10、崇陽銅鼓

此銅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於湖北省崇陽縣白霓鎮,是我國僅存的商代獸面紋青銅鼓,是研究我國古代青銅藝術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絕世之珍品。

⑻ 我18了,我可以用桃木劍辟邪嗎,我是女生

桃木辟邪,可能源於後羿的傳說,古書記載,後羿是被桃木棒擊殺,死後被封為宗布神,這種神經常在一顆桃樹下,牽著一隻老虎,每個鬼都要前去檢驗,宗布神一聞,如果是惡鬼的話,就會被虎吃掉,有一說是和誇父有關,相傳誇父追日飢渴而死,臨死前,將手中的杖一拋,化為一片鄧林,也就是桃林,是為了讓後世追日得人能夠吃到甘甜可口的桃子,因為誇父跟太陽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鬼會害怕桃木。
桃木劍象徵著驅災辟邪的方士用劍,在中國得很多小說中,道家方士們用的都是。桃木劍,《封神演義》中雲中子用來幫助紂王消滅宮中妖氣的就是桃木劍,小小的一柄劍,差點讓得道千年的九尾妖狐妲姬顯形,在中國的漢族民間,桃木一直是辟邪的重要法器。
桃木劍是道教的一種法器,在漢族傳統習俗中也被認為有鎮宅、納福、辟邪、招財等作用。在製作上,通常取天然桃木,純手工雕刻(現代為節約成本很多已使用機器雕刻)一般認為,桃者為五木之精,亦稱仙木,故有辟邪鎮宅的作用;桃木劍則因而具有了這方面的能力。

⑼ 世界著名博物館有哪三件寶

法國盧浮宮(Musee Louvre)

盧浮宮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臟。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佔地面積為24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藝術殿堂和萬寶之宮。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盧浮宮是一座真正的迷宮,尤其對於一名外國人而言,想在宮中確定自己的位置是非常困難的。這座龐大的宮殿里收藏了無數的藝術珍品,包括大量來自東方的藝術品。其中最著名三件作品有斷臂的:「維納斯」,沒有頭的「勝利女神」,「蒙娜麗莎」進入凡爾塞宮的人們都會首先看到路易十四躍馬揚威的銅像。宮內共計500多間的大殿小廳被油畫、壁畫、天頂畫裝飾著,這些畫作均出自名家之手。宮里還有在大批的雕塑,其藝術氛圍絲毫不遜於盧浮宮。

交通:往盧浮宮可乘地鐵在LOUVRE站下車。

門票:40法郎,逢每月之第一個星期日或持教師證可免費參觀。在其它的星期日或每天15:00後入場,也可獲半價優惠。所有門票當天可多次進出。

開放時間:9:45-18:00,逢星期二及公眾假期休息。

倫敦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在倫敦的魯塞爾大街上,面積較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小,但展出面積也較故宮博物院為大。原來是私人捐贈的圖書館,1754年購買現址的蒙塔古大廈為館址,1759年首次向公眾開放。1823年英王喬治四世在蒙塔古大廈基址上修建了現在的古羅馬式大廈,並捐贈了許多皇家藏品,成為今天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文物收藏可謂廣博,堪稱一座世界歷史博物館。人類文明發源地巴比倫、印度、中國和希臘的珍貴文物比比皆是。希臘的石雕,印度的寶石戒指,巴比倫的銀器,中國的瓷器琳琅滿目。比馬王堆女屍還早上千年的古屍也有幾具,但不是英國的,而是埃及的,十幾具展出的木乃伊還僅僅是館藏的一部分。大英博物館的埃及文物收藏,尤其是木乃伊收藏堪稱埃及本土以外之最。

尤其是埃及最珍貴的文物,4000年前在正反面分別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臘文的石碑藏在大英博物館中。這是世界唯一的一塊,並據此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堪稱鎮館之寶。

由於大英博物館建得較早,它的外形和布局已成為博物館的標准模式,後來者競相效法。其中兩部分展品格外吸引我,一是中國磁器,上自漢唐,下至明清,青花、鈞瓷、唐三彩、景泰藍按年代與產地排列,應有盡有,大概是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陶瓷館。印度寶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紅、海藍、石榴紅、祖母綠各色俱全,菱形、球形、卵形、異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奪天工。

大英博物館還以其圖書館著名,因為大英博物館的起源就是漢斯·斯隆爵士捐贈的私人圖書館,英王喬治四世改建新館時又捐贈了大量書籍。這里是馬克思為他的不朽之作——《資本論》收集資料和寫作的主要場所,許多參觀者來尋找馬克思當年常坐的座位。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0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6.5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然而,在建築上沒有體現出美國人的創造性,高台階、大廊柱,與任何一座標准博物館一樣刻板、單調。但展出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萬件。

我國的蘇州園林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1981年9月才由我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十分吸引觀眾,不時聽到遊客問:「中國花園在哪裡?」為了避免擁擠,規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對聯、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一些美國遊客坐在涼亭里閉目養神,宛如中國的墨客騷人,甚至搖頭晃腦的姿勢也帶上了「中國味」,十分可笑。

被認為科學技術最發達的美國,對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濃厚興趣,實在發人深思。可能由於美國歷史很短,博物館的主辦者不滿足於單件展品的陳列,而是充分利用雄厚的財力,製造一些風格迥異的環境來讓人懷古。除明軒外,還按時間和國別布置了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從14至18世紀的室內陳設。盡管都是一樣的富麗堂皇,但法國式的畫頂、英國式的壁爐和西班牙式的傢具還是刻上了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烙印。

大都會博物館展出面積極大,在藝術上卻難稱登峰造極。最明顯的特點是:藝術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法國大雕塑家羅丹作品的復製件展覽。美國人對法國文化的崇拜是出人意料的,在美國,不止一次有人對我說:「您會講法語,您是真正的高級知識分子。」

博物館通訊地址: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000 Fifth Avenue at 8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28

Tel:(212)535-7710

Web:www.metmuseum.org

德國森根堡自然博物館

建在法蘭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館是德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館之一。

1763年,以德國著名的醫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遺產建立了森根堡基金會,用來促進科學的發展。1815年,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蘭克福探訪時參觀了森根堡基金會並首先提出創建森根堡自然協會的倡議。1817年11月22日,法蘭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發地組成了民間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靠私人的捐款開展起各種活動。1818年,協會開始籌建博物館。貝特曼先生在這一年一次就捐贈了3000古爾盾金幣,並在隨後的年代中每年都向協會捐贈相當數量的款項。1883年,包什先生將高達80萬馬克的遺產捐贈給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使其在很多年裡獲得了工作保障。此外,還有許多人向森根堡博物館捐贈了許多稀世珍貴的私人收藏品作為展品。

在創始後的100多年裡,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工作人員都是自願組成的。直到1901年,才有1人開始得到政府津貼;到1950年,領政府工資的工作人員也才只有10人。森根堡博物館的發展與所有這些工作人員對自然科學的執著熱愛和無私奉獻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遭受了嚴重的創傷,許多城市被炸成了廢墟,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的10幾位會員自發地將博物館的藏品轉移隱蔽起來,最終使100多年來收集的館藏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避免了被戰爭破壞。

森根堡自然研究協會創始之初只有17名會員,現在,會員人數已經發展到了4500人,此外還有大量的通訊會員和榮譽會員,其中包括歌德、達爾文、居維葉、黑格爾等許多世界著名的詩人、科學家和哲學家。最另他們驕傲的是,魏格納關於大陸漂移學說的第一個學術報告就是在森根堡自然博物館里作的。大陸漂移學說對地質學界的革命性作用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中的重要作用一樣具有深遠的影響。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和礦物岩石標本有數百萬件,許多館藏都是稀世之寶。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豐富,包括各種古魚類、恐龍、魚龍、翼龍、始祖鳥和哺乳動物等各種門類。博物館中的陳列也非常講究,例如其中的象類展廳,以各種古象的臼齒化石為實證反映了象類的起源與演化關系,然後以這些象類化石為依據形象地繪制出象類在整個地球上發展、散布和演化的過程圖,給觀眾以直觀的印象,最後,將幾種大象的骨架和同等大小的復原模型與現代鯨魚的巨大骨架陳列在一起,使觀眾感受到生物界大千世界裡各種生物「萬類霜天競自由」般的奇異。

森根堡自然博物館不僅僅將自身的展覽設計和實施得完美無瑕,而且還設立了專門的博物館教育計劃,德國中、小學生到博物館里來接受自然科學教育已經成了必修課之一。在這里,學生不僅參觀,還要回答參觀試卷上提出的各種問題作為成績考核。具1989年的統計,這一年來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參觀的觀眾人數達30萬,其中45%是成年人,55%是中小學生。森根堡自然博物館已經成了一所自然科學的啟蒙大學校。

奧地利盔甲博物館

格拉茨(Graz)市是現代奧地利的第二大都市,位於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邊境。該市在中世紀時是奧地利向南用兵的中框、轉運站和邊防重地,市區的Zeughaus(德語軍械庫之意)就是中世紀時奧地利對土耳其軍作戰用的武器庫。建築物本身是在1642年建成的,現仍藏有近3萬件以上的甲胄和冷兵器,是一所規模相當大的中世紀武器和甲胄的博物館。
火器展覽

45磅重的鋼制臼炮,前方白色球狀物為其炮彈,此炮的主要用途是攻擊城堡和野戰臨時工事。

館內第一層主要是存放各式輕重火器、一些步兵用的黑色鐵制胸甲和輕騎兵用的甲胄。此層樓內大量存放的各式火槍包括了火繩槍、燧發槍、輪發發火機槍等。

火繩槍最早於15世紀初出現於歐洲,早期是發射石彈,後來改發射圖形的鉛彈或鐵彈,是一種從槍口用木製通條裝填彈葯、再用火繩點火發射的火槍,這種火槍的口徑通常在23毫米以內,重8至10公斤,彈丸重約9克,射程則在150至250米之間。

燧發槍於17世紀未開始出現。和火繩槍相比,燧發槍用燧石槍機點燃裝葯,發射速度較快,口徑小、重量輕且後座力小,燧發槍口徑約在20毫米以下,帶刺刀時全重5至5.5公斤,彈丸重32克,燧石槍機上的火鐮同時又是火門的蓋,槍托的彎曲度較大,便於瞄準和提高射擊精度。

甲胄陳列

第二層和第三層存放步兵、輕騎兵和重裝騎兵的甲胄。甲胄主要是由胸甲、頭盔、葉片甲、金甲、臉甲和頸甲組成。胸甲可保護士兵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的殺傷,以胸板和背板組成,上面用環扣和較鏈連接,下面用皮帶系緊。胸甲有時有壓制的花紋或鑲嵌著飾物,但通常只有軍官和貴族的階級才有特權在胸甲上雕刻花紋,而且花紋和飾物多寡皆按階級而定。胸甲重量約在6至10公斤之間,厚1至3毫米。

冷兵器展示

第四層主要是存放冷兵器,除了其中一部分冷兵器是來自歷次戰役中土耳軍遺留在戰場上的戰利品外,其餘均是奧地利產的冷兵器。

冷兵器一般構造都很簡單,通常用於白刃戰斗。按其使用特點,可分為打擊兵器,例如狼牙棒、流星錘;刺殺兵器,例如劍、長矛、長槍、刺刀等;砍劈兵器,例如戰斧、鉞、鐮等;以及兩用刺劈或劈剌兵器例如軍刀、戟、馬刀等。

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

梵蒂岡博物館的館址是世界上博物館中最早的,公元5世紀末就有了雛形。在16世紀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總面積為5.5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1/13,展出面積與故宮相仿。分12個博物館和5個藝術長廊,還包括屋頂花園。梵蒂岡博物館是歐洲宮廷式建築。裡面連成一體,九曲十折,幽深莫測。落地高窗,採光很好,延綿不斷的畫頂、漆壁雖然極盡富麗堂皇之能事,卻給人不無憋悶的感覺。梵蒂岡博物館像故宮一樣分為A、B、C、D路,脈絡清楚,對初游者十分方便。屋頂花園是梵蒂岡博物館一絕,不但佔地面積很大,而且繁花似錦,一掃博物館的沉悶氣氛。走累了,還可上到開闊寬敞的屋頂花園,環視整個羅馬,賞心悅目。

就搜集寶物而言,梵蒂岡博物館可謂豐富多彩,羅馬教廷藉助遍布世界的天主教堂,搜羅了各地的寶物,其力量之大不亞於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所不同的是:教廷更感興趣的不是文物而是寶物。位於羅馬的梵蒂岡博物館受到古羅馬藝術傳統的深遠影響,雕塑的收集堪稱一絕。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采各異,在沒有人體解剖學的紀元前,藝術家的手不僅賦予冰冷的大理石以人形,還賦予了它生命的情與力以及無以言表的思想,令人無不嘆服。館中另有一室,集中了獅、虎、象、蛇等幾十種動物的石雕,宛如一個石頭動物園,別有風味。

西斯廷小教堂和拉斐爾畫室是梵蒂岡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畫聖就有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兩聖把近10年時間貢獻給了梵蒂岡博物館,所以被西方稱為現代化源泉的文藝復興的收藏,梵蒂岡堪稱世界一絕了。其中西斯廷小教堂里世界名作穹頂畫《創世紀》、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都以宗教故事為主題,出自一代巨匠米開朗基羅一人之手筆。而拉斐爾則於1508—1518年為梵蒂岡做壁畫10年,建立了他的畫室,總稱為《教權的建立和鞏固》,其中希臘哲人的《辯論會》和描述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大數學家歐幾里得的《雅典學院》堪稱極品。

令人感嘆的是拉斐爾組畫的題目是《教權的建立和鞏固》,但他以復興古希臘藝術的內容和手法,表現了古希臘人講科學、允許不同意見發表的百花齊放精神,反而從根基上摧垮了教權,真是最大的諷刺。看來先進科學和文化的方向是任何權力都難以阻擋的,規定了宣揚教權的創作題目,卻限制不住其表現方法,反而促進了對教權抑殺創造性的懷疑,真是螳臂當車,傳為千古笑柄。

本以為羅馬、梵蒂岡的雕塑已嘆為觀止,而到了佛羅倫薩就只好再「嘆」了。究竟是羅馬的雕塑「最」好,還是佛羅倫薩的「最」好呢?究竟是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最」好?還是皮歐菲迪的雕塑「最」好呢?

故宮博物院(故宮)(The Palace Museum)

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

故宮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宮殿建築9000多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以乾清門廣場為界,分前朝、後寢兩大部分: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左右輔以文華殿、武英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後寢以乾清宮、坤寧宮、交泰宮為中心,左右輔以東西六宮,是皇帝和後妃們居住及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明清兩朝共有24代皇帝在此居住和行使國家最高統治權。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明清宮廷歷史、宮殿建築和古代藝術品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多為歷代藝術珍品。故宮展覽有「宮廷史跡陳列」和「歷代藝術陳列」兩大體。

前者主要是中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御花園,西路養心殿、儲秀宮等宮廷原狀陳列;後者分布在中路各宮殿的兩廡和冬路殿宇,如陶瓷館、青銅器館、繪畫館等,展示了我國燦爛的古代文明。陶瓷館為「陶瓷通史陳列」,展出了各時代陶瓷精品400多件。青銅器展出了商、周、春秋、戰國各時代青銅代表器物,反映了我國青銅文化的基本面貌。繪畫館以專題展覽為主,輪流展出館藏繪畫精品。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Hermitage Museum)

冬宮是俄羅斯著名的皇宮,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該宮由著名的建築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正如人類歷史上其它著名的宮殿一樣,該宮殿自從建成以來一直備受劫難。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成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築宮殿裡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接小埃爾米塔日宮殿。

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宮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埃爾米塔日是聖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物。其完整性與華麗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給人以力量,圓柱有規律的排列,牆表面由白色、綠色相間配合,使長長的外觀形形色色,生動起來。1917年2月前,冬宮一直是沙皇的宮邸,後來被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佔據。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起義群眾攻下了冬宮。十月革命後,將原來官廷房舍和整個冬宮撥給艾爾米塔什,1922年正式建立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1946年冬宮表面塗成起初的藍寶石顏色。

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齊名。該館最早是葉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日(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

博物館現包括五座建築物:冬宮、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艾爾米塔什劇院、新艾爾米塔什。目前,博物館共分八個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古錢幣部、西歐藝術部、從事導游工作的科學教育部和作品修復部。8個部共有藏品270餘萬件,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及雕刻。

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作品,100萬塊硬幣和證章,22.4萬件古代傢具、瓷器、金銀製品、寶石與象牙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分別陳列在350多個展廳中,如畢加索立體畫展廳,意、法畫家展廳,俄國歷代服裝展廳等。所有展廳各具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彼得大帝展廳,這里陳列有大量的彼得大帝生前用品,其中許多是他親手製造的。展廳中的一個玻璃櫃中有一尊彼得大帝的臘坐像,頭發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發。肖像旁立有一木桿,木桿上端兩米多的地方刻有一道線,以示彼得大帝身高超過兩米。同中國故宮一樣,該館藏品異常豐富,因此參觀者如果想要走遍所有全部展廳,恐怕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夠。

閱讀全文

與齊文化博物院里的寶物劍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