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川劇現在是不是只剩變臉和噴火在傳承了
一提起川劇,很多人都會馬上的在自己的腦海當中蹦出變臉和噴火,這兩種形式,但大家也都非常的疑惑,穿去現在是不是只有變臉和噴火在傳承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只是現在有很多的人,他們比較喜歡變臉和噴火,大部分的年輕人,他們都不願意去了解戲曲文化,所以說能夠有一些被年輕人喜歡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實,這些戲劇文化是屬於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大家應該要去進行了解,也應該要傳承下去。這些戲劇文化都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學習之後,也是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川劇也確實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戲劇,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B.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它相當於傣族的新年,在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會持續三至七天。關於這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
於是七個姑娘趁機將惡神的一撮頭發剪下,做了一張弓賽宰,然後她們將弓弦放在惡神的脖子上一劃,惡神的頭便落了地。哪知那頭顱一落地就四面噴火,而且不管怎麼撲救,火都不滅,火勢反而越來越大。七個姑娘怕給天上和人間帶來災難,就將頭顱抱了起來。說也奇怪,頭顱一接觸到她們的身體,那火就熄滅了,而且漸漸冒煙消失,於是七個姑娘就輪流抱住頭顱。為了去掉身上的污物,換下頭顱的人就被其他六個姐妹潑水。直到七七四十九天,那頭顱終於消失了,她們又互相潑水慶祝。從此以後,傣族人民為了紀念七個姑娘大義滅親的行為,就都在每年的四月份舉辦潑水節了。而這個節日也漸漸成為傣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
C. 四川變臉起源於什麼時候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文化。
中國戲曲的情緒化妝。變臉最先用於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雜劇《灌口二郎斬健蛟》中就有「變化青臉」的記載。當時的變臉是演員進入後台改扮 。 後世則演變為當場變臉,成為一項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劇種都有[2],以川劇最為著名。變臉有大變臉、小變臉之分。
大變臉系全臉都變,有3變、5變乃至9變 ;小變臉則為局部變臉 。 變臉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臉。前兩種屬塗面化妝,主要用於劇中人物驚恐、絕望、憤怒等情緒的突然變化。2005年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3)非物質文化遺產噴火是怎麼搞的擴展閱讀
在表演過程中以雙喜臨門,三星高照,仙鶴展翅,金龍翻身,俏佳人,左右開弓,童子拜佛,仙猿偷桃,叼扇臉,噴火臉,臉中臉等,為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臉譜色彩鮮明,神態逼真,幽默詼諧,趣味橫生。
身法飄炅優美,動作新穎傳神,一招一式,剛柔並濟,動靜相宜,快慢有序,將川劇藝術特有的手,眼,身,法,精,氣,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
D. 「客家文脈」匠心傳非遺 火龍舞盛世
文/危健峰 丘銳妮 賴嘉華 鄭 坤 陳泱儀
在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每逢元宵佳節,人們都要用竹篾、稻草紮成「金龍」形狀,在「金龍」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鑼鼓,燃放舞動「金龍」,俗稱「燒龍」,以此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是始於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埔寨世代沿襲相傳的民間祭祀禮儀和驅邪祈福的習俗。
龍騰飛舞鬧佳節
龍作為一種古老的圖騰,在客家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不僅在客家傳統建築中經常出現龍的身影,祠堂里祖先神主牌下方供奉的也叫「五方龍神」。在喜慶日子裡,客家人會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埔寨火龍」就是其中一種極具觀賞性的客家舞龍。
「埔寨火龍」表演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當晚進行,特別之處在於龍頭、龍身至龍尾都會巧妙地繫上不同的煙花爆竹,包含「燒禹門」「燒煙架」「燒火龍」三大項目。同時有火纜隊、喜炮隊、龍燈隊和鼓樂隊共100多人配合表演。
「燒禹門」也叫「鯉魚跳龍門」,「禹門」高六米,設正門和兩個小門,寬有十餘米,形似牌坊門。門聯常用「龍騰鳳舞歌盛世 魚躍人歡樂昇平」。「禹門」各處安裝著各式煙花,「燒禹門」時還有「水族群魚」配合表演。這個項目取材於大禹治水的 歷史 故事,「禹門」之下成群的鯉、蝦,在鰲魚的帶領下遨遊、戲水、跳躍,好一番太平景象。
「燒煙架」也稱「燒火樹」。「煙架」高達十餘米,有十一架不同層次的煙花景觀,能自下而上有序地燃放表演。頃刻間,小龍落地生、花籃成雙對、落地生銀花、大船豐收歸、鯉魚帶子游、喜聯呈吉祥、花籃串串艷、萬箭穿雲霄、珠燈成雙對、圓盤開好花、花好月又圓等奇景不斷出現。
重頭戲是「燒火龍」,分為「出龍」「燒龍」和「回龍」三個步驟。「金龍」一般由60多位赤膊壯漢手擎出洞,在「金龍」不停上下舞動的同時,火也會跟著引線蔓延,逐節點燃龍身上的煙花,「金龍」瞬間變為銀花飛濺、火花四射的「火龍」。舞龍人在七彩光焰中嫻熟地「馭龍」,火龍彷彿活了過來,在火海中翻騰飛舞,做出張嘴、吐珠、躬身、搖尾、噴火等動作,氣勢磅礴,場面蔚為壯觀。此時周邊的群眾不僅不會躲避四濺的火星,還要爭先上前沾沾「龍氣」,禮炮聲、喝彩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匠心不變傳技藝
豐順縣埔寨鎮被譽為「中國火龍之鄉」,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與「廣東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張自進與很多埔寨人一樣,自小就目睹祖輩們製作火龍,但他小小年紀就開始幫忙製作火龍,並展現出了驚人的天分,還常琢磨:「怎樣的龍頭更神氣、怎樣畫龍鱗更順暢……我經常會想這些問題。」原來製作火龍看似千篇一律,實際上由於工序繁雜且沒有圖紙,每個人做出來的火龍都不一樣。「要想把龍做好,就要專心,做一下又想其他的事情,就做不好。」張自進愛鑽研又耐得住性子,製作出來的火龍總是活靈活現。2008年,張自進接過「傳遞棒」,成為了第三代火龍傳承人。
2018年,張自進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了讓「埔寨火龍」走出去,他經常帶上自己製作的火龍去潮汕地區、珠三角、福建等地巡演,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項民間藝術。
【文脈鏈接】
傳統與現代融合
大型火龍實景演藝展魅力
「從民俗里穿街過巷,火龍的盛大,帶著祥雲、虹霓、雷電。鼓樂聲中,簇擁的人們看見它昂首闊步,看不見的龍尾攪動鄉村的歡樂。」如豐順詩人陳其旭的詩歌所言,每年元宵節埔寨的火龍表演都熱鬧非凡,吸引周邊數萬名群眾前去觀賞,卻仍有不少看不到盛況的觀眾扼腕嘆息,與此同時非遺文化也面臨「推廣」困境。
茶山上演繹火龍盛景
為了進一步活化利用好這一國家級非遺,在梅州市和豐順縣相關部門的協助下,豐順鄉賢羅斌結合埔寨火龍的特點,打造以大型火龍實景演藝為主題的大寶山 旅遊 度假區。
大寶山景區距離豐順縣城約6.8公里,實際上是一座種植豐順高山綠茶的茶山。開發為景區後,保留茶山的同時,在山谷造有人工湖,周邊安排有座椅,並以山景為背景,加入了現代燈光、音響、激光、水幕等元素,形成實景演出劇場。
「梅州地區不缺山水美景,尤其是在素有梅州『南大門』之稱的豐順縣,所以景區在成立之初就打算打造成既能游覽山水風光,還能欣賞民俗表演的地方。」大寶山 旅遊 度假區相關負責人黃淵介紹,經過挑選,他們景區的民俗表演題材最終選定為「埔寨火龍」,創作了《千年火龍》實景劇,還邀請國家級非遺豐順埔寨火龍製作技藝傳承人張自進及其團隊加入其中。
據了解,《千年火龍》實景劇以大寶山生態茶園廣闊而多層次的自然山水為舞台,為現場觀眾呈現出一場「光」與「火」的盛宴。實景劇以「埔寨火龍」及其民間傳說為文化內核,採用水幕全息投影、威亞系統、裸眼6D等最新技術,將真人表演與視頻特效進行整體策劃創意及對位編排,形成「虛實結合」的舞台表現效果,生動展現了豐順的火龍文化、客潮文化。
打造研學營地傳承非遺
如何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激發對非遺的興趣、感受非遺魅力,傳承和發展非遺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2020年10月,大寶山景區向相關部門申請設立了梅州市大寶山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營地自行開發《龍的傳人》《探尋非遺火龍》等10多門研學教育課程,通過課程教育,讓學生們對非遺火龍產生好奇,並產生研學興趣。」黃淵介紹,截至目前,營地已接待來自梅州、揭陽、汕頭、潮州等學校約6萬餘人次的學生參加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學生們通過了解「埔寨火龍」的起源、 歷史 ,豐富自身人文情懷;通過團隊手繪給「火龍」的龍身上色,感受著國家級非遺文化的魅力。
【文脈觀察】
火龍民俗寄寓美好生活嚮往
文/周雲水(博士,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客家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埔寨火龍歷經270多年,屬於當地世代沿襲相傳的民間祭祀禮儀和驅邪祈福的習俗。民間傳說豐順縣埔寨鎮村民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青風公主,每逢元宵佳節,便用竹篾、稻草紮成「金龍」形狀,安上爆竹,插上香火,進行燃放舞動,俗稱「燒龍」,意在祈金龍年年降臨人間,人間年年風調雨順。
每逢新歲元宵到來,埔寨人民男女老幼,都渴望能看到火龍表演,為人們帶來吉祥。擎「火龍」的村民光著肩膀,任由火花灑在他們的身上。火花濺到皮膚上起皰,寓意著錢財和好運。參觀的人們也不太害怕被爆竹所傷,原來如果給龍身火花燙傷出了水泡,這個「泡」字,發音和鈔票的「票」字差不多,那你來年一定會發大財。特別是擎龍頭的就更了不起,人們都爭著出錢,出錢最多的才能擎龍頭,擎了龍頭,在新的一年,一定會行好運,人們叫「大發龍運」(發大財)。
「埔寨火龍」多次應邀到各地表演,如1987年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1989年梅州市首屆客家聯誼會、1990年福建省「國際水仙花節」、2005年廣東「國際 旅遊 文化節」、2009年梅州市第六屆運動會開幕式、2010年第八屆世界豐順同鄉聯誼會、2011年在台灣舉行的2011客庄十二節慶「苗栗火龍」交流演出活動等大型活動,「埔寨火龍」的精彩表演榮獲了「客家瑰寶」「技術超群」「前程似錦」「共創輝煌」等獎旗、獎牌100多面,贏得了觀眾的驚嘆和贊揚,成為中國民間藝術一顆璀璨的明珠。同時,國內外幾十家媒體均做過專題報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2月13日至22日,應台灣苗栗縣鄉土文化交流協會邀請,豐順縣「埔寨火龍表演交流團」一行29人赴台參加苗栗縣2011客庄十二節慶「苗栗火龍」交流演出活動,旨在「弘揚客家文化,促進兩地客家文化交流,提升兩地客家民俗節慶技藝表演水平」,增強全球客家族群的 情感 聯系。
元宵之夜准時上演的埔寨燒火龍民俗活動,不僅展示了民眾生活水準日益提升的一面,而且已經成為豐順 旅遊 乃至梅州對外交往的重要渠道,凝聚著非遺傳承人工匠精神的埔寨火龍,展示著客家族群生活日益富足的愉悅和幸福!
在鄉村振興產業政策指引下,豐順縣湯坑鎮大寶山生態 旅遊 養生 度假區將國家級非遺項目進行了展演。《千年火龍》融合粵東豐順的火龍文化、客潮文化、農耕文化和梅州現代典型文化元素、民俗事物及生活細節,結合光、電、影勾畫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千年客潮原生態生活圖。更重要的是,通過政府引導、民企主導、文化植入的多方合作模式,豐順縣 探索 出了民俗文化和鄉村振興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
【文脈一周】
日前,第四屆廣東省中青年德藝雙馨作家藝術家名單揭曉,共10人入選。梅州市戲劇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榜上有名,其創作作品先後獲第八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編劇一等獎。山歌劇《等郎妹》獲第八屆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和優秀編劇獎、第三屆廣東省「五個一工程」獎、第七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
近日,2021年度「廣東少兒閱讀之星」「最美少兒閱讀推廣館員」評選活動圓滿結束。梅州市劍英圖書館余梓洋讀者被評為2021年度「廣東少兒閱讀之星(幼兒組)」,梅州市梅江區圖書館吳佩玲、梅州市梅縣區圖書館程艷梅被評為2021年度「最美少兒閱讀推廣館員」。
近日,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迎檢驗收工作部署會議在梅城召開。會議要求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全力做好實驗區迎檢驗收工作,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強化檢查督導,吃透標准,加大整改力度,狠抓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日前,梅州市委宣傳部在全市開展了梅州市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申報評選工作,最後評定蔡蒙吉故居等22家單位為梅州市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倉海詩廊榜上有名。(丘銳妮)
主辦單位 / 廣東省文化和 旅遊 廳 羊城晚報社
總策劃 / 李斌 杜傳貴 林海利
編委會主任 / 曾穎如 孫愛群 孫璇 胡泉
本期統籌 / 馬漢青 姚志德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朱光宇
E. 文化生活知識我省是怎樣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的
「我們搞文化遺產保護的人最怕聽到的兩個詞就是打造和開發……」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先生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生班開班式上的一句坦言。如烏先生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來源於不當開發的巨大威脅。這樣的憂慮不僅來源於烏丙安先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田青老師和著名博物館學專家蘇東海先生也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了十分相似的擔憂。田青老師在其《傳統與現代化》主題學術講座中談到:「中國的現代化是在對傳統的極度憎惡中開始的,所以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是在對傳統嚴酷破壞的基礎上開始的。」蘇東海先生更是在城市文化研討會上明確指出:「城市的高速建設將會導致文化遺產的快速消失」。面對諸位先生前輩的擔憂和感嘆,作為一名文化遺產工作者,我們不得不十分謹慎的重新審視各種形式的「打造」、「開發」與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我們也不禁要問一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真的形成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一、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並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比如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節日、傳統儀式和生產生活知識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漫長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面對這筆巨大的文化財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
站在遺產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妥善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客觀認識歷史、開展文化創新、保護文化多樣性、重建社會秩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使其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在識別、保護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性,也使其在歷史變革與時代沖擊時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上的這種困難性和其本身的這種脆弱性,對它的保護才顯得更加的急需和緊迫。
站在旅遊和經濟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留給今人和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應當鼓勵各方對非物質遺產的活用,從民俗表演到旅遊開發,從工藝品銷售到文化創意發展,多手段全方位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民族藝術的同時也為開發人文旅遊景觀、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開發破壞和保護桎梏
前文的兩種觀點看似有較大的分歧,但細細想來卻各有其合理之處。筆者認為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保護遺產與開發遺產同樣都可以對遺產傳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基於不同的認識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行動,對遺產、對社會、對國家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不論是遺產工作者還是經濟工作者,面對祖先遺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要我們心態正常、方法得當,不論是保護行動還是開發行動都會是對遺產有利的活動,但如果不能端正心態或使用不正常的方法則往往會給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一些不良影響有些甚至是不可消除的。
1、開發破壞損害遺產
開發活用非物質遺產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最近我們卻總能聽到因為開發活用不當給遺產造成不良影響的例子。從民樂改良增加交響樂指揮,到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我們不難發現由於開發者熱情過高,又不了解遺產的文化內涵,在開發的過程中盲目的追大求全,導致經過「開發」的文化遺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韻味。民間小戲像京劇大戲,民族音樂像西方交響樂。本來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趨同,而文化趨同的過程往往正是文化遺產消失的過程。從雲南石林的天天「三月三」,到民俗村裡的隨意「拉郎配」,我們又發現一些開發者只看到了遺產之中的經濟價值,對於文化遺產背後的文化價值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開發過後的文化遺產形式與內涵分離,文化遺產中蘊藏的風俗、信仰反而在文化遺產保護大潮中快速消失,如此一來經濟開發也就成了經濟糟蹋。
2、過度保護桎梏社會
經濟開發可能給遺產造成開發性的破壞,這一點也許不難理解。但是僅僅按照遺產保護的工作規范對遺產進行保護就完全利於遺產發展嗎?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盡然。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遺產,它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也不斷發展,遺產也會發生變化。如果遺產工作者僅是教條、機械的對遺產進行保護,不注意隨著社會發展改變保護手段,並且總是希望遺產處於一個歷史的時間點,與遺產有關的一切都一承不變,那麼這種保護就成為了一種過渡的保護。過渡的保護是不現實的,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一個民族地區的民族習俗就讓當地的女孩子不去上學,比如我們不能為了保護船工號子就讓河流上的航運交通停止使用機械動力而恢復拉纖。像這樣的過渡保護往往會桎梏經濟甚至是社會的發展,並且也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
三、合理利用與傳承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事項,它也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論是開發還是保護,只要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也總會變得不切合實際。《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提出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同時明確指出:「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緊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整體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誤解、歪曲和濫用。」「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給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提出了一個基本方針,在這個大方針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也似乎並非不可調和。適度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會相輔相成的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但在適度保護與合理開發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要點值得注意:
1、 不能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
要走出保護與開發「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怪圈,保護可以是為了開發而保護,開發也可以是為了保護而開發。不能盲目的將開發置於保護的對立面上,單純為了保護而禁止開發或為了開發而拒絕保護。開發者要有效利用保護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傳統進行傳承性的開發,而保護者則應當針對開發者的工作給出有效建議,以便開發工作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
2、 可以利用遺產開發當代文化產品但要與遺產加以區分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來源於民間,來源於生活並非為表演和旅遊而設計,在需要進行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時就難免會對遺產的部分內容進行變更,比如為了增強視覺效果在民間戲劇中加入聲光電元素,為了增強音響效果在民間音樂中加入新式樂器的伴奏,為了提高製作效率在民間手工藝製作過程中加入現代工藝等等,經過這樣的變更原本非為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需要的文化遺產,就成為了一種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帶有遺產元素,適合商業演出和旅遊開發的當代文化創意產品。為了經濟開發需要而利用傳統文化遺產開發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是應當給予支持的,因為它一方面帶動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遺產的社會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當代文化創意產品應當在推廣時與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區分,讓當代創意產品的受眾對於其改動內容有明確的認識,防止對於遺產的誤解。
3、 要允許遺產的自然發展但不能人為干預其發展
如前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活態的遺產,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不斷發展,遺產也會隨著時代發生變化。比如在部分傳統的苗族村落,火把節中的火把早已被工業文明的手電筒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來生產力落後民族地區,隨著先進生產工具,人們已經在一些傳統手工藝使用原來沒有的電動工具。這些都是遺產的自然發展,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對此遺產工作者要持一種相對寬容的態度,不能過度的干預。但是文化遺產的自然發展也要尊重自然歸律,不能人為的「拔苗助長」加速其變化,防止「邦子演員穿上歌劇演出服」的鬧劇重演,防止對於遺產的歪曲。
4、 通過科學記錄的方式保護遺產的現狀並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
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生產力不發達的民族地區和農村,當今在這些地方正發生著快速的社會變革。在社會變革中人們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是如何擺脫落後文化的束縛。當他們有朝一日過上他們盼望的「幸福生活」時,他們會發現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消逝,一些與時代發展「不適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消亡。面對這種情況遺產工作者不可能人為的阻礙社會變革,讓遺產的傳承人選擇他們不願接受的生活。我們應該做的是積極的通過多媒體的科學記錄方式保護對於遺產記憶,通過收集與遺產有關的作品、工具保護遺產的現狀,並通過改善傳承人生活狀態努力保護遺產的活態傳承。盡可能真實的保持文化遺產的原貌,讓後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遺產的全貌,防止以後可能發生的對於遺產的濫用。
看到今天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領域中保護與開發之間的辯駁,使我不禁想起城市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一面是具有悠久歷史又現實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築,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築中渴望改變生活又經濟拮據的居民,面對這一對矛盾,因為我們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一些文物建築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一些曾經的文化名城正在變成與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對這一切,我想說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護、舊城保護的老路,要從開始就做好規劃。特別是我們這些遺產工作者更是不能愧對這份歷史的重託。
1949年解放軍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讓他在北京城地圖中劃出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人民解放軍會對把這些建築視為雷池禁區一樣絕不加以破壞,在戰爭中對這些建築的所在區域寧可增強傷亡,也要用步槍、用手榴彈去打,決不使用炮擊。58年後的今天,這個故事被人們傳為佳話。而我們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正是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氣度為我們國家文化建設標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雷池禁區。而我們的領導幹部也應當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軍的風骨,寧可花費更大的成本,也絕不破壞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愧對歷史,愧對祖先。
作者:北京皇城藝術館 李晨
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應以繼承和保護為主,發展創新、活用為次。
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珍惜非物質文化遺產,汲取流行元素,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②面向世界,博彩眾長。吸收借鑒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巧妙實現了中西合璧。
③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文化創造的活力。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的創新。
④立足社會實踐,關注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創造出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
F. 變臉技術揭秘
變臉技術揭秘
變臉技術揭秘,相信大家會變臉都不陌生,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以下分享變臉技術揭秘是怎樣的呢?
變臉的原理是將化妝油彩塗抹在臉的某一部位上,等到需要時表演者只需用手在臉上一抹,即可完成變臉。變臉的基本手法有三種分別是:抹臉、吹臉以及扯臉。
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變臉的原理是將化妝油彩塗抹在臉的某一部位上,等到需要時表演者只需用手在臉上一抹,即可完成變臉。變臉是為了塑造藝術中人物形象的一種特殊技能,它是用來揭示劇中人物內心及思想感情變化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變臉的基本手法有三種分別是:抹臉、吹臉以及扯臉。
1、抹臉:將化妝用的油彩塗抹在臉上,達到變臉的目的。
2、吹臉:對著裝有粉末的小盒吹氣,讓裡面的粉末沾染到臉上,達到變臉的目的。
3、扯臉:需要提前繪制臉譜,並用絲線穿上隱藏在衣服里,利用特殊的技巧完成變臉。
扯臉是這三種方法中最復雜的,表演者要將所有臉譜畫在綢子上並剪好,在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根絲線。再將臉譜貼在臉上把絲線系在腰帶上,然後隨著舞蹈動作的節奏,一張張將臉譜取下,從而完成變臉。
川劇變臉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和感情變化的一種技巧,把抽象的情緒刻畫在臉譜上,以此表達。看著川劇演員像變魔法一樣快速的變換這每一張臉,人們不禁驚嘆這是怎麼做到呢?
(1)是由一種薄模製成,上面根據化學反應圖畫的各種臉譜,表演時將化學葯粉撒在薄模上,依次變換。
(2)川劇表演都戴帽子,肯定與帽子有關。
手法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扯」
變臉扯下來放哪了
變臉扯下來放哪了?這是變臉手法中扯臉時的`關鍵,通常在表演變臉時使用的都是特殊製作的服裝和道具,被扯下來的臉譜會藏在不被人注意的腰帶上,同時再配合一些舞蹈動作,就巧妙的避開了人們的注意力。
變臉最多可以變多少張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數據,在2008年時樊磊創下川劇變臉62張的紀錄,至今沒有被超越。還有中國「變臉王」王道正曾創造了20秒鍾變完15張臉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川劇變臉的三種手法
川劇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 「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1、抹臉
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
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這下該知道了川劇變臉是怎麼變的了吧!其實並不是那麼復雜。
2、吹臉
來自:
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
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3、扯臉
「扯臉」是比較復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
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 「扯臉」有一定的難度。
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干凈利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
4、運氣變臉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 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四川變臉起源於什麼時候?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文化。
中國戲曲的情緒化妝。變臉最先用於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雜劇《灌口二郎斬健蛟》中就有「變化青臉」的記載。當時的變臉是演員進入後台改扮 。 後世則演變為當場變臉,成為一項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劇種都有 [2] ,以川劇最為著名。變臉有大變臉、小變臉之分。
大變臉系全臉都變,有3變、5變乃至9變 ;小變臉則為局部變臉 。 變臉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臉。前兩種屬塗面化妝,主要用於劇中人物驚恐、絕望、憤怒等情緒的突然變化。2005年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表演過程中以雙喜臨門,三星高照,仙鶴展翅,金龍翻身,俏佳人,左右開弓,童子拜佛,仙猿偷桃,叼扇臉,噴火臉,臉中臉等,為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臉譜色彩鮮明,神態逼真,幽默詼諧,趣味橫生。
身法飄炅優美,動作新穎傳神,一招一式,剛柔並濟,動靜相宜,快慢有序,將川劇藝術特有的手,眼,身,法,精,氣,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
G. 佤族噴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我沒找到佤族噴火,但是在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有一個佤族清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