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學傳統文化教學有哪些激趣的辦法

學傳統文化教學有哪些激趣的辦法

發布時間:2023-02-01 21:07:03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方法有哪些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學習和體驗一種以社會導向為主的文化模式,比如對社會價值、家庭觀念的遵從和尊重,以及在這種前提下對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開發與實踐,所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誦讀經典,聆聽經典,傳統文化經典是文字和音韻的結合,長期進行誦讀有助於讓自己的精氣神得到振奮和提升,如《詩經》、《樂府》;
2、養氣正心,矯健身心,傳統文化包括以養氣為主導的帶有身心協調的體育術,比如導引術、入眠術、吐納術;
3、親善友朋,敬愛師長,傳統文化比較幾種體現在

2. 如何創新傳統文化的教育途徑和方法

通過藝術教育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編定校本教材;2、課堂教學積極滲透;3、課外活動拓展創新。
中學階段中華傳統文化的探究,主要是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擴大視野,更好地了解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根據學科特點和學校特色建設的情況,我校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研發校本教材為依託,注重在《音樂》、《美術》課中滲透情感教育、審美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提升身體素質、愉悅身心、積極進取的教育。各教師在課題研究和實踐過程中挖掘傳統文化對學生人格塑造、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增強社會主人翁意識、加強傳統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傳統文化彰顯本校的辦學特色,使傳統文化從行為模式、思想傾向、心理傾向、心理素質、自我意識等多個方麵塑造學生的人格和行為。

3. 直播授課中關於學習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議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方法
一、扎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小學的基本教學內容以識字為主,一二年級重點在於字詞,三四年級開始接觸閱讀寫作,五六年級則加深難度,因此我們要打好基礎,從字詞出發。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二、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進行因材施教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眾多,並不是所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作都在適合在小學階段讀,所以,在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時,我們要慎之又慎,既有培養學生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又要蘊含做人做事之道理。可以在教授新課時進行拓展,如:人教部編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有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我們可以進行擴展,讓學生了解其他神話故事:《女媧造人》、《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等等。
三、開展多樣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必須多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學生可以搜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很有效果。但我們也要明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只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過多的形式化也許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負擔。孩子們真正的收獲應該是潛心下來,快樂誦讀,並有所收獲。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曇花一現。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回歸的重要性。

4. 如何推動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

一、將傳統文化「請」進校園,著力營造富有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

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環境能為語文教學提供廣闊的空間。

徜徉在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學到新知識、新學問,能獲得審美感受的校園中,更能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具體說來,學校的整體規劃建設,可以設計一些能體現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代表性建築、人物塑像、園林景觀等。

一草一木暗香浮動,一字一畫德育無聲。

學生只有在校園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才能將其內化為求知做人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品質。

其次,要創設文化課堂教學情境。

像在教室的牆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等等,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

二、立足課堂,播撒傳統文化的種子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找到成功的樂趣。

回望歷史,古人學語文不僅有強記,也有孔子與學生「浴乎沂,風乎舞雩」的暢快,更有各種各樣的輕松的文字游戲。

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嬉笑怒罵,激揚文字,將語言玩到盡興玩到極致。

也有垂髫小兒、弱冠書生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常享「語文」的樂趣,常品成功的快樂。

我們的老師,要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力求語文課多一點文化氣息,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文化」應有的甜味與魅力。

要努力讓語文動起來、活起來,從歷史故事中明理,從歷史笑話幽默中得智,從成語典故中積知,從對聯猜謎中獲趣,從多種渠道入手,積極激趣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震撼他們的心靈,讓學生人人成能手、成英雄。

我的做法是,精心選擇三百個典型的成語,既學習語音字形,成語運用,又增加作文文采,還能了解一些文化常識,知道一些文學典故,更能帶動名句名篇的背誦。

我們進行成語接龍,師生名字鑲嵌,歷史故事大串聯等活動,收效很大。

此外,散文、詩歌品賞,對聯,猜謎,及自製謎面。

雖然有些幼稚,但在快樂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啟了學生的創造才能。

玩轉語言,玩透語文,學生再面對課本、考試、競賽,便能找到「老叟戲頑童」的快樂。

在教學中,我常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和興趣。

或者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播放音樂,或激昂慷慨或沉緩婉轉的音樂。

或者利用多媒體製作相關影像材料,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並通過恰當的方式傳遞給學生。

1.感受傳統文化的自然美。

教材中寫景、狀物、山水游記、田園詩歌等課文,對自然美進行了鍾情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自然畫面,這些圖景經過了作者的攝取拼接,已不再是純客觀景物,它已經是人格化了的自然,它飽含了作者的情思。

2.感受傳統文化的社會美。

教材中的課文為我們展開了一軸軸性格鮮明的人物畫卷和一幅幅生動的社會畫面。

正義感,嫉惡如仇的精神,對愛情的忠貞,虛心好學的品質,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的精神構成了社會美的主體。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虛心接受批評、聞過即改的作風,《送東陽馬生序》中不辭勞苦、虛心求學的精神等等,都可在學生心靈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

教師要准確傳導出作品中的情感特徵,讓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傳統文化的震撼,受到洗禮,從而陶冶其美好高尚的情操。

3.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美。

教材中有不少內容是對藝術的直接表現,在處理此類教材時要把學生引入到語言描繪的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審美意境。

而美妙的音樂、優美的歌聲、動聽的朗誦、悅耳的語言,能讓學生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體味語言、聲韻之美。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的老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蘊涵的文化內涵:(1)從課文注釋、閱讀提示入手,挖掘有關文化常識;(2)從故事情節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內涵;(3)從課文主題入手,挖掘優秀的傳統美德;(4)從課文詞句入手,挖掘相關的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從課文插圖、課後練習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三)、強化誦讀,與賢哲進行精神的對話、心靈的溝通,進而喚醒學生的心智與靈魂、促進其生命成長。

古語雲,「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些都是至理名言,是前人的成功經驗。

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大多膾炙人口,文質兼美,從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到元曲,這些課文里所體現出來的意境美、語言美,光靠老師的分析、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學生通過朗讀去體味。

優秀的必是感人的,感人的必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學生肯定也會喜歡。

加之漢語具有一字一音,聲、韻、調和諧的特點,因此,加強朗誦教學,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中漢語的音韻美,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比及的。

三、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滲透、弘揚傳統文化。

(一)引領學生親近名著,品味經典。

大凡名著,都是一個時代智慧的結晶, 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之根,這些啟迪智慧的典籍,大多是能打動人心靈的作品,是時代和民族的瑰寶,理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應該讓經典伴隨學生的成長。

教師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給學生推薦一些閱讀范圍,如古代神話、民間傳說、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等,讓學生感受經典,從而夯實他們的文化基礎,提高人文素養,感受民族情感,陶冶高雅的情操。

在潛心閱讀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倡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對名著展開深度研究的主題,以《水滸傳》為例:《水滸傳》中人物外貌與性格的研究;《水滸傳》中人物別名的來源;《水滸傳》中武器與人物的關系;從歇後語看水滸故事……然後由個人或分小組研究討論。

有的閱讀《水滸傳》,有的欣賞《水滸傳》的電視劇精彩片段,有的搜索有關《水滸傳》的歇後語、人物稱號,然後教師用一節課的時間圍繞水滸文化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讓學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

(二)、激勵學生走進傳統節日,傳承中華文化。

現在不少學生對我們的傳統節日淡漠了。

傳統節日蘊含著我們民族的情感追求。

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都有著憑吊屈原的主題。

人們懷念屈原實際是在傳遞著愛國精神的火炬。

中秋節吃月餅、除夕夜吃餃子,這都反映了我們民族重團圓、重親情、重和諧的情感追求。

在這些節日里,應提醒學生從中感受文化的氛圍。

教師可以利用語文研究性學習或綜合性學習的形式,以某個傳統節日為契機進行語言實踐。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如端午節有哪些別名?端午節的來歷及與哪些著名的人物有關?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跡嗎?端午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在查詢的基礎上整理資料、撰寫報告,以網頁、演示文稿等形式進行交流。

還可以看《屈原》、唱《橘頌》、吟詩詞、賽龍舟、插艾葉、佩香囊、吃粽子……一個傳統節日,從查詢資料到實踐體驗,可以安排一個較長的周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氛圍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調查了解家鄉特有的節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藝術及淵源。

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有關家鄉的文選典籍,並初步了解家鄉婚嫁文化、飲食文化、節令文化等傳統文化形式。

考察家鄉的名勝古跡與由來。

考察家鄉的歷史名人和遺跡。

考察家鄉某些地名的由來。

考察家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特點。

訪問民間藝人,了解傳統工藝。

組織學生為宣傳家鄉的傳統文化開展實踐活動。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就是那夢中的伊人,她美麗著,微笑著,深思著……回到源頭,走進古典,彷彿進入了豁然開朗的桃花源。

在大語文的時空里,我們掬古典之泉,濯蒙塵之心,我們在愉悅中學會孝敬,學會關愛,學會誠信,學會思考,學會勤奮,學會優美,學會深刻……語文讓我們快樂,語文讓我們聰明,語文讓我們美麗,語文讓我們高尚,語文讓我們有了內涵,語文讓我們體現出了人的意義、人的價值、人的尊嚴!

閱讀經典文本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形象、氣質,教會學生學會做人。

儒家的厚德載物、剛正不阿、誠信仁愛、尊師重道,道家的順應自然、淡泊名利、虛懷若谷,佛學的寵辱不驚、進退從容、自然清靜,這些都值得學生去學習、體會和進行創造性轉化。

長期沐浴在書香里、浸潤在文化中的學生會變得情趣高雅、語言文雅、行為儒雅、氣質優雅。

總之,將傳統文化「請」進校園,「請」進課堂,讓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來,讓我們的學生在靈魂深處,夯實傳統文化殿堂之基,凈化每個學生的心靈,這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永遠的責任和使命。

5. 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方法包括:
開展禮儀講座、比賽、表演,讓學生們在學校的大課堂中學會基本的禮貌,
在傳統授課過程中也要將人文素質這個全方位的大課程融入到教育的過程中,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學習傳統文化的人文素養,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全面掌握傳統文化中關於愛國、愛家、道德、倫理、尊老愛幼……

6. 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有趣的活動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剪紙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徵意義,也是這種儀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紙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綉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和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這可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准。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勞作並掙工錢。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京劇臉譜
我國很早就出現了京劇臉譜,京劇是一種中國才有的藝術,在幾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塗紅畫綠的臉譜,你一定會想到戲曲。
中國的戲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有音樂、美術、雜技等多種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頭、面部化妝和服裝兩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畫就有雲紋眉、火焰眉、鳳尾眉、螳螂眉等多種畫眉毛的方法。這種就改變了眉毛的自然形狀,便成為圖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來畫,有蝶翅眼、喜鵲眼等很多樣子。
臉譜是每一種顏色的臉都具有特定的象徵意義:紅色表示赤膽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剛義;黃色表示武將驍勇善戰、殘暴、文士內有心計;綠色表示俠骨義腸、性格暴躁;藍色表示剛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陰險奸詐;粉紅色表示老年梟雄;金和銀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徵虛幻。
京劇臉譜藝術經過了長期無數人的努力終於有了今天五彩繽紛、輝煌燦爛的藝術境地,成為世界藝苑一奇葩。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貼門神
舊時農歷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道教因襲這種信仰,將門神納入神系,加以祀奉。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中國結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中國結經過幾千年的結藝演變現已成為廣大群眾喜愛的精製華美的藝術品。
中國結最大的特點是每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線編制而成,每個結都有它的編造規律,每個結又都根據其形、意而命名,如果把不同的結相互結合,再與其他的吉祥飾物搭配起來便形成了造

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品,不同造型的組合表示一種強烈濃郁的美好祝福,贊頌與傳達忠心至誠的祈禱和美好心願,每個結都體現著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願我國的民族文化藝術發揚光大走向世界。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皮影戲
中國皮影戲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漢朝(公元前200年),興盛於隋唐,到公元十世紀宋朝進入極盛時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上已有多處皮影戲演出情景。據考證,陝西關中地區為皮影發祥地,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皮影俗稱「燈影戲」,又有「電影始祖」之美稱。是中華民族傳統戲劇之一相傳皮影起源於漢代(公元前200年),興於隋、唐、宋、十三世紀穿入西方.
陝西是皮影發源地,尤其在關中一帶(西安)十分廣泛,僅傳統戲劇目就有數百本,唱腔就有幾十種之多。
皮影戲的演出,東路唱腔以碗碗腔花腔為主。而西路唱腔則以弦板、秦腔為主。皮影的製作: 皮影製作十分精細、皮影選用上等牛皮,經刮、磨、洗、刻、著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餘刀而成。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中國不少地區都有皮影,其中陝西皮影造型精巧別致,刻工細膩,施色考究,堪稱中國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演出時用細長棍支撐牽製表演。 皮影的演出:
物體遮光成影的現象早為古人察知,「雲破月來花弄影」能成美麗形象;竹影映窗啟發墨竹技法,李白「對影成三人」的名詩都是觀察自然光影情趣的藝術加工。
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書中已對光影現象作科學研究,群眾則早已用紙或皮張剪成人形,以光投射其影於牆取樂,唐人小說即有術士剪紙成月形貼於壁上並引唐明皇游月宮的神話,即是民間影戲的反映。為使影子活動而加關節,為讓影像美觀而加鏤刻成花,為求影像空靈而用處理成半透明的驢皮加彩,發展成皮影戲。
過年的來歷
今年是農歷大年三十呢,大家都會歡歡喜喜地過年,但恐怕不少人都不知道過年的來歷吧。今天我就告訴大家!
相傳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時候就會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樣逃離村莊的時候,有位白發老人留了下來。當「年」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爆竹聲,「年」混身顫栗,再也不敢進村了。然後那位白發老人身披袍出現在「年」的面前,「年」竟然倉惶而逃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

7. 如何在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

首先要不斷積累和儲備傳統文化的知識,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范圍非常廣博。只有老師自身有了足夠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才能在你的教學中靈活地應用傳統文化,才能不失時機地把傳統文化傳播給學生。

8. 怎樣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們在新時代進行青少年道德建設
的重要思想養分,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青少年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
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我們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
精髓,積極尋找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建設的結合點,賦予它新的時代氣息,使其成為新時
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規范的基礎。
一、家庭要發揮源頭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納於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其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
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視家庭德育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然而過去作為孩子啟蒙的傳統
文化教育,現在被許多家庭放置到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落,家長們更加強調知識的傳授而忽略
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視物質財富而輕視高尚的道德情操,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行了。
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的價值觀形成時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強,對事物的真假優劣辨別能力
不夠,因此我們要將中華民族特有之誠信守約、勤勞儉朴、扶弱濟貧、尊老愛幼這些傳統美
德融入日常情態之中,通過家長們的言傳身教對青少年進行教育,加強青少年品德修養。教
育引導青少年熱愛傳統文化,豐富歷史知識,拓展人文思想,塑造優秀的行為品格都有著重
要的促進作用。另外,家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家
長們也可以通過古典文學沙龍、傳統服飾的美學研究、中華戲曲欣賞等來增強自己對傳統文
化的感性認識和興趣,通過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長學校、親子互動等活動,進一步促進教
育觀念的轉變和親子關系的調適,從而增強家庭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學校要發揮紐帶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學校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有著先導與示範作用。由於社會上功利主義的
盛行,使學校的辦學方向也要不斷地加以調整以迎合社會的需求,重教輕德,重分數,忽視
思想道德建設,在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人生觀方面做得不夠,沒有將優秀傳統文化
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學生們普遍存在吃苦耐勞精神差,不善於團結與協作,精神困頓,
缺乏必要的應對生活的精神素養和能力,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這無疑與傳統價值觀
在現行教育中的缺位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學校要立足於「先做人、後成才」的德育觀點,
一方面努力推進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課程、走進課堂,在校園內營造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良
好風氣。
學校要組織編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不同階段學生特點的中華傳統美德教材,
在小學生中講故事,在中學生中講規范,在大學生中講理論,將民間游戲作為學生體育課的
教學內容,讓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據一個相對合理的地位;要經常播放古
曲、古樂,把古代先賢的語錄貼在校園里,把傳統教育寓於校園環境、校園文化之中;要整
合團隊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將團隊活動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相結合,與「八
榮八恥」教育相接合,開展中小學生傳統美德教育。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獨特的政治優勢
和組織優勢,
將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內容糅合進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
並通過組織學生社團、
興趣小組等方式研究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入社
區、引入家庭,因地制宜地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育。
學校要加強與社區少先隊工作
委員會聯系,把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社區少先隊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社區的
綜合依託優勢,開展
「傳統游戲節」、「采民俗風、學民間藝、弘民族魂」等豐富多彩的活
動,用優秀傳統文化引導、熏陶、感染青少年。指導家庭傳統文化教育,通過召開家長會、
交流會等活動,促進家長素質的提高,用家長素質的提高去帶動影響青少年。
三、社會要發揮平台作用,共同營造崇尚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關繫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希望
工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和參與,共同為青少
年搭建優秀傳統文化平台。
一、要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保護工作
。教育局、教育
科研所、教育學會、高等學校及共青團等有關部門要組織力量,對傳統文化進行認真研究和
系統整理,編寫教材與課外讀物,對學校、家庭、社區傳統文化教育進行宏觀指導、組織與
管理,組織、指導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組織傳統文化教育經驗交流;要不斷完善傳統文
化保護的法律體系,切實做好有關法律條文的司法解釋,依法保護傳統文化;文化部門要認
真實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切實加強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
二、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
的作用,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

9. 你是如何做到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的

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的做法:

1、善挖課本素材。例如,借用詩詞「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運動的相對性。引用「真金不怕火煉,真理不怕爭辯」去學習熔點的知識。

2、滲透語言文化。可以引導學生查找生活諺語或俗語中所含的物理知識,例如,借用「響鼓還須重錘敲」學習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利用物理知識解釋「身正不怕影子斜」「霜前冷,雪後寒」「四兩撥千斤」等。

3、感悟實踐文化。巧借課後做中學動手製作,例如,利用已學大氣壓強的知識模擬製作古代的「兩心壺」(良心壺)「竹蜻蜓」。利用查閱資料了解北宋沈括,加深對「磁偏角」的理解。融中華傳統文化於教學當中,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感受物理的美妙世界。

4、創造良好的氛圍。加強班級文化建設,讓傳統文化滲透到班級文化的每個角落。比如:班級園地里可以增加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宣傳,多張貼歷史文化故事以及傳統文化中的名言警句,對學生進行一種無形的熏陶。


5、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教師是促進傳統文化和教學融合的引領者,因此教師需要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將學科教學和傳統文化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

6、實現教學方式變革。教師應該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將傳統文化用游戲、音頻、視頻等引人入勝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去了解傳統文化。

閱讀全文

與學傳統文化教學有哪些激趣的辦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