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烏蘭察布屬於內蒙古哪個區
烏蘭察布,不屬於哪個區,是內蒙古自治區地級市。
其地處中國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東部與河北省接壤,東北部與錫林郭勒盟相鄰,南部與山西省相連,西南部與首府呼和浩特毗連,西北部與包頭相接,北部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100多千米。
烏蘭察布是大窯文化、仰韶文化、岱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贊譽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烏蘭察布旅遊資源豐富,遠古遺跡、森林湖泊、溫泉火山、全類型草原遍布全境。
烏蘭察布系蒙古語,譯為「紅山口」。烏蘭察布有「草原雲谷」、「中國草原避暑之都」、「空中三峽風電之都」、「吉祥草原」、「神舟家園」、「中國馬鈴薯之都」、「草原皮都」、「中國燕麥之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中國最美養生休閑旅遊城市」等美稱。
『貳』 烏蘭察布市屬於哪個省
屬於內蒙古自治區,是內蒙的一個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與呼和浩特、大同、張家口接壤,市政府位於集寧區。
京包鐵路、集二鐵路、張集鐵路、集通鐵路、大准鐵路、北京—拉薩高速公路、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二連浩特—廣州高速公路、110國道、208國道以、呼滿省際大通道貫穿烏蘭察布境內。同時,烏蘭察布是大窯文化、仰韶文化、岱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贊譽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烏蘭察布旅遊資源豐富,遠古遺跡、森林湖泊、溫泉火山、全類型草原遍布全境。
行政區劃
1969年11月,蘇尼特右旗、化德縣、二連浩特市由錫林郭勒盟劃歸烏蘭察布盟。
1971年7月,土默特右旗、固陽縣,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分別劃歸包頭市和呼和浩特市。
1980年5月,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劃回錫林郭勒盟。
1995年12月,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劃歸呼和浩特市。
1996年1月,武川縣、達茂聯合旗分別劃歸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
截至2018年10月,烏蘭察布市下轄1市轄區、1縣級市、4旗、5縣:集寧區、豐鎮市、四子王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涼城縣、卓資縣、興和縣、商都縣、化德縣, 市人民政府駐地集寧區察哈爾西街18號。
『叄』 烏蘭察布在內蒙古哪裡
烏蘭察布位於內蒙古的中部,介於北緯39°37′~43°28′,東經109°16′~114°49′之間。東部與河北省接壤,東北部與錫林郭勒盟相鄰,南部與山西省相連,西南部與首府呼和浩特毗連,西北部與包頭相接,北部與蒙古國交界。
烏蘭察布
烏蘭察布有草原雲谷、中國草原避暑之都、空中三峽風電之都、吉祥草原神舟家園、中國馬鈴薯之都等美稱。
烏蘭察布市地貌類型多樣,自北向南主要由內蒙古高原、烏蘭察布丘陵、陰山山地和丘陵台地四部分組成。
烏蘭察布草原上分布著眾多的岩畫,被稱為「烏蘭察布岩畫」,是中國北方草原岩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遺存。
『肆』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相沿成風、相習成俗」。民俗是文化系統中最具傳承性、穩定性的一個層面,也是最為豐富多彩的部分。客家地區自古族群多元,先後有十幾個族群在這里生息繁衍,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客家民俗。千百年來,客家人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凝聚力量,創建了博白經濟的繁榮,維護了博白社會的穩定,促進了博白文化的興盛。
歷史發展到當今,民俗能延續文化,維護精神家園,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當代博白,經濟蓬勃發展,社會變革加劇,外來文化強烈沖擊,規則錯綜復雜,人們在現代生活世界裡往往缺少安全感和穩定感,無所適從。而傳統民俗可以帶來親切感和熟悉感,解除愁悶,增強自信,守望著精神家園。好比客家山歌所唱:「出門三步唱山歌,常唱山歌百歲多,男女老少齊歡唱,唱到大家樂呵呵。」在山歌民眾眼裡,山歌就是唱開心,大家或歌唱錦綉山川,或贊美甜蜜愛情,或歌唱辛勤勞動,或嚮往美好生活。人們聽唱客家山歌,在形象生動的歌謠中超脫繁瑣的日常生活的羈絆,開開心心。這是民俗的強大力量,用鄉民原始的生命力緊緊擁抱生活本身,滿足民眾精神生活,由此帶來安定和愉快。
民俗帶來文化認同,幫助人們建立一種穩固的社會聯系,以適應千變萬化的現代生活。有句客家格言叫做「寧丟祖宗田,毋忘祖宗言」,山歌本來就是唱出來的話,本來就有「以歌會友」交際功能,對於客家聚居地的山歌民眾來說,在山歌場,大家不僅是歌友,有共同愛好,大家還是同齡人,有共同語言;對於客家雜居地的山歌老人來說,在山歌場能夠最大限度滿足客家人的母語情結,大家都講客家話,有共同的文化追憶,親切且熱情地相互交流各種信息和近況,增進感情和理解。並且,改革開放後,客家地區政府部門將之作為「外交名片」擴展到了「公」交,通過客家山歌這么一個傳統的「阿姆話」藝術,海內外客家人的心連在一起。從深層次講,這是客家人認同意識從政治、經濟層面向文化層面的轉向。民俗強大且豐富的和諧因素,利於社會交往,這是民俗維系民心、維護穩定的根本。
民俗還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源泉。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地方性、多樣性日益受到重視,作為人類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博白較早地認識到文化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也早認識到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需從深厚的民俗文化中尋找不竭的文化資源。客家民俗有著廣闊的開發利用價值和發展空間,其本身也能為博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而正是有了這樣的文化自覺,客家人打造出不少具有現代客家風格和博白氣派的文化精品,比如博白客家文化節、博白採茶劇和博白雜技團等等,促進了博白的文化產業迅猛發展。事實證明:越有地方特色的東西,越有開發價值,越受大眾歡迎,越有益於建立和諧的文化產業。
可見,民俗因其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而被當代博白人需要。盡管傳承人、參與者、傳承方式和功能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並且後繼者亟待培養,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熱潮,客家山歌夕陽正紅。客家山歌復興個案表明,鄉土文化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得以在城鎮中精彩演繹,現代社會為傳統民俗開辟了更廣闊的舞台。民俗能夠滿足當代人需要,因此能夠被「無意識地傳承」,同時又被「有意識地發明」,這是當代民俗文化自我調適的結果。
民俗有如一條流動的河流,不舍晝夜,延續著客家文化,展示著文化的多樣性。如今,民俗活動參與者的老齡化是普遍現象,幸喜,民俗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已經成為政府、學者、傳承人、民眾、文化產業商人和大眾媒體共識。有賴於白州人的文化自覺,正如客家山歌唱響和諧樂章,民俗文化正延續著客家文化,構建著博白人的精神家園,並豐富了博白的文化產業,提高了博白文化競爭力,成為建設和諧博白的重要因素。
『伍』 烏蘭察布烏蘭察布是哪個省的
烏蘭察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烏蘭察布」為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山口」,國境線104公里,總面積5.45萬平方公里,轄11個旗縣市區,總人口269萬,有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朝鮮族等35個民族。
烏蘭察布是「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唯一的非省會樞紐節點城市,也是國家重點建設的23個物流樞紐載體城市之一。
烏蘭察布已有6000餘年的文明史,是中國古代北方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草原絲路和萬里茶道的重要節點,孕育出了瑰麗奪目的察哈爾文化和杜爾伯特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是中國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舊石器時代石器製造場;化德縣裕民遺址填補了北方草原新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岱海文化遺址群處於同期文化領先水平,被考古學家贊譽為「太陽升起的地方」。
元代集寧路遺址,是歐亞茶駝古道、草原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和貨物集散地,見證了昔日「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燦爛輝煌。
以上內容參考: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網站——烏蘭察布市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