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西方文化哪個高度更高

中西方文化哪個高度更高

發布時間:2022-04-23 05:47:36

㈠ 東西方文化比較...

1語言方面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代表著東方,但中國的語言和西方的語言差異不小。在稱呼、問候、表達上等有明顯的差異。

例如:漢語和英語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說法,請別人幫忙前,也要先說點什麼,例如漢語里「謝謝」、「對不起」、「請…」,英語里的 Thank you, I』m sorry, Excuse me等。總的來說,這些表達方式十分相近,不會造成什麼麻煩。但是,盡管相近,仍有差異。
英語里的 Thank you和 Please比漢語的「謝謝」和「請…」用得更加廣泛。如果求人幫點小忙,比如借支鉛筆,問個路,傳個話,叫人來接電話等,中國人常常不說這些客氣話,特別是對親屬和好朋友,更不用這樣客氣。許多中國人認為,西方人過於喜歡說Thank you和 Please,沒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煩。另一方面,中國人相信對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來,不說這些客氣話就有些失禮,對別人不夠尊重。

由此也可看出,東西方的語言差異,因此,當我們外出到其他西方國家時,應該先了解西方國家的語言在表達上、問候、稱呼等的方式,才能更好的進行溝通與交流。

2教育方面

西方的教育的主導思想則是:每個人都是特殊人才。不能因為某學生數學不好,就認定其笨,或許該生會是生物、體育、或音樂、文學等領域的奇才。西式教學,給予所有學生機會去充分發揮個人所長,並鍛煉將來在社會上實用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適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如此培養的學生,越往高處走,才幹越能得到發揮。這也是為何西方的高等教育和國家科技水平能領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是三缺一因而不算全面,這也是為何東(中國)西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學生都會有缺陷。應該把「教、學、做」三階段統一起來,教育全過程才算完整,培養出的人才也比較全面。目前西方教育界已認識到問題,因此正在加強中小學基礎知識教學和考核。而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在向另一方面努力,台灣取消聯考,而大陸提倡所謂「素質教育」,都旨在補充純知識教育之外的內容。如果東西方的教育方式能夠融會貫通,相得益彰,那將是比較理想的。

如今的中港台地區,科舉制早不存在,高考制也面臨挑戰與改革,那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方式早晚會被更科學的方法取代,我們頭腦中的傳統教育觀念也應該改變

3:飲食方面
吃中餐時,食客們圍坐在餐桌旁等飯菜,全過程是:廚師將飯菜做好以後端到餐桌之上,圍坐在餐桌旁的進餐人各取所需,各自根據各自的喜好選取相應的飯菜;餐桌上的任何一種飯菜都不屬於任何一個食客,大家為了相同的目的聚在同一張餐桌旁,面對相同的飯菜各取所需,解決飢餓問題和生存問題。
吃西餐時,食客們圍坐在餐桌旁等飯菜,廚師將做好的飯菜分成相應的幾份,將每一份飯菜端到相應的食客面前,每個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飯菜。
不同的飲食文化,歸根結底就是文化的不同。

4:建築方面

東西建築風格的不同,從本質上看是因東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國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國文化重道德和藝術,西方則較重視科學與宗教

在此我們總結出了3點比較明顯的差異
1)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區別是在製造空間的方法上。在西方,確立室內的空間,牆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先通過牆確立空間,上面加頂就像一個蓋子,只是一個覆蓋物而已。在東方正好相反,屋頂是最重要的建立空間的因素。通過由柱子支撐的屋頂確立空間而後再填充牆。

2) 第二個區別在於空間本身的狀態。西方世界強調的是積極空間,即發揮建築物本身作用的內部空間。然而在東方主要強調的卻是消極空間即建築物周圍的外部空間。

3)第三個區別在於東方的基本建築原則和風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而西方的風格卻得以進步。在東方,一種建築風格只是簡單的重復。而西方卻越來越強調建築物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個性,其結果就是建築風格和特點的持續改變。

東西方由於民族風格、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種種差異,造成了建築風格的迥異

5 音樂方面

中西音樂之差異中西音樂之淵源各異,除了因民族性所產生的色彩差異之外,主要表現於中國音樂注重的是情韻,而西洋音樂注重的是和諧?

溯本求源,西洋的和諧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數學與幾何學的科學性及數理協調性;而中國的情韻則可說是源於先秦諸子的哲學,甚或是源於古代鍾鼎的花紋及原始壁畫的動物飛騰之象?因為,「飛舞躍動」之美始終是中國諸藝術的主要特色,當代美學巨擘宗白華也認為:「舞」是中國藝術意境的靈魂?

歸根結底,中西方的宇宙觀?世界觀的不同,是中西音樂風格形成各異的根本原因。

6 繪畫方面

西方繪畫十分講究透視法,所謂透視法,簡單地說,就是用線條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現立體空間的方法。世界是立體的,西方人沒法不觀察到這一點,然後他們聰明的大腦指揮他們靈巧的雙手在白紙、畫布和牆壁上如實地記錄下他們看到的一切。西方寫實主義繪畫尤其強調對細節的刻畫和還原生活的特性。他們嚴格地按照物體在同一空間中的大小比例進行描繪,也就是說,是按照近大遠小,近高遠矮的基本原理進行創作的。所以物體在平面上也能呈現出具有長、寬、高三維空間感覺的立體效果,給人以生動、逼真、身臨其境的感覺
中國繪畫傳統,則以「形神兼備」為皈依,重在抒發主體精神,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與把握,由表及裡,強調其精神特徵的理解,將畫家的主觀精神因素,包括修養、品德、秉性與客觀世界相融合,從而創造出具有深刻內涵的美的形象和境界。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區別於西方繪畫的種種技法,如毛筆的皴擦、點染,運用線描或色、墨的變化來表達形神,且擅詩、書、畫、印結合,富於東方特色。
中西方繪畫發展至今,由於彼此的借鑒、交流,均可根據材料工具分為水墨畫、油畫、版畫、壁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等。許多畫種還可細分,如版畫有木刻、銅版、石版、膠版、絲網版等;中國畫又有寫意、工筆、兼工帶寫等樣式;油畫可分無光和有光;壁畫則除傳統濕壁畫、鑲嵌畫外,更發展了眾多材料和技術各異的新型壁畫。

㈡ 中西方文化之比較

大家知道,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是源遠流長,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我們說西方文明如果從克里特文明開始算起的話,距今已經有4千5百年左右的歷史了;而我們中國文明呢,我們常說中國文明5千年的歷史,而實際上只有3100年左右,即便是從夏代開始,至多也只有4100年。但是西方學術界只承認我們的文明史是從商代而不是從夏代開始。因為,他們認為夏代只是一種傳說,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是一個文明,尤其是沒有找到文字。沒有文字的文化只能算是一種原始文化或者是一種傳說。不過,我們自己還是堅持我們的文明是從夏代開始,也就是和西方的文明歷史大抵一致。下面,我打算比較系統地從四個方面來對中西文明進行比較。

一、 中西文化的源流傳統

西方文明主要來自於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這三大文明之間是具有極大反差的,到了近現代文化,這三大源流才算是百川歸海,都匯入西方近現代文化之中。

中國源流呢,我們知道中國這個概念就是「中間」的意思,正宗的中國實際上是指華夏。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有了「夏」的概念,而與之對應的一個概念叫「夷」。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明顯的夏夷之分,夏就是中央、華夏。那麼「夷」呢,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就是指市民。我們的文明源流主要是講先秦,在先秦時候,大凡以黃河中下游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地,就以華夏自居。在華夏文明圈的四周就是廣義的夷,它分為南蠻、北狄、東夷和西戎。大家看,這些字不是犬字旁就是蟲字底,因此,在以華夏自居的中原人看來,四方的夷人和野獸生番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四周人都還是游牧民族,或者是過著原始的、落後的生活,還沒有進入文明。大家知道,一直到了近代的鴉片戰爭以後,那一批比較保守的士大夫仍然還把西方人稱為「洋夷」,只有中國是泱泱大國,之外的人都是野蠻人。也就是說,在我們能夠追溯到的歷史上限——商代的文獻里,我們就可以看到有關「四夷」怎樣不斷地威脅到華夏的政權,以及和華夏文化互相交融的一些記載。可以說,一直到明朝,威脅到中原政權的主要邊患都是來自於西北。東南不能構成對中原的威脅,而西北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一直可以連接到羅馬帝國,在這廣袤的森林草場之上,野蠻的游牧民族,騎著快馬,一日千里地賓士在大草原上。他們都過慣了馬背上的生活,來如迅雷、去如狂飆啊,基本靠搶掠為生。搶劫完之後,迅速離開。所以啊,中原的定居的華夏農耕文明基本處於弱勢。商周兩代的史書,稱呼這些時常來侵犯和騷擾他們的民族都含有明顯的貶義。比如:鬼方、鬼戎、昆夷、犬戎、獫狁等。詩經小雅里描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也就是說,至少從商代開始,西北民族就開始侵犯中原,一直到西周,大家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博得褒姒的千金一笑的故事。那麼,由此可見當時已經有了烽火台,而烽火台就是為了防禦戎狄民族的侵擾而修建的。而周幽王失信於民,後來果然在西北戎狄的侵犯之下,被殺死在密山腳下,周平王遷都洛陽,開始了東周列國時代。而當時入侵周王室,殺死周幽王的人是誰呢?就是這支犬戎。而到了秦朝呢,我們發現對戎狄的稱呼發生了變化,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叫匈奴人。當然在這一千多年裡,戎狄本身的成分也在不斷變化,游牧民族嘛,他就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分分合合。唐朝時代的許多著名的邊塞詩人,陸游啊、王維啊寫了大量的邊塞詩,描寫的就是西北征戰的艱辛。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做了一件彪炳史冊的事情,那就是修築萬里長城。而事實上,這個長城只是秦始皇將六朝時代各個北邊國家修築的長城連接起來而已。那麼,這些北方的國家紛紛修築長城,為的就是防止匈奴人的來犯。那麼秦始皇統一六朝以後,他就把這些北長城連接起來了。到了漢朝,應該說還是長治久安的,我們歷史上有一個說法「雄漢盛唐」,也就是說漢朝很強大。漢朝歷來重武輕文,喜歡打仗,而不喜歡讀書。 漢朝建都的時候,漢高祖劉邦在山西平城的白登山被匈奴的單於圍困,本無生還的希望,後來因呂後用重金收買了單於的妃子,才買得漢高祖一條性命。從此開始了漢朝與匈奴的和親之路。經過「文景之治」的修養身息,到了漢武帝時代,國力強大之後,中原開始主動攻擊匈奴了。一直到東漢的漢獻帝,這期間出了很多討伐匈奴的著名將軍,李廣、霍去病等等,所向披靡,打得匈奴往西跑。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漢朝與匈奴的戰爭進行了 4百年左右。我們說漢代本來就窮兵黷武,中國人喜歡打仗,中國人變得文弱是在漢代以後。也就是漢武帝接受董仲書的勸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以後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漢代的那種曠世雄風就逐漸被柔化了,中國人開始講究仁義而不是霸道了,並慢慢地變成了一個仁義的禮儀之邦。正是由於漢朝的逼迫,大量的匈奴人因為打不過漢朝啊,又過不了長城,所以就只好向西邊跑。在這個過程之中,匈奴人就像滾雪球一樣,變得越來越強大,最後就抵達了萊因河、多瑙河一帶,這就壓倒了那一帶的日耳曼蠻族身上。而日耳曼人又打不過更為野蠻的匈奴人,所以日耳曼人也只好往西邊跑,於是災難最後就落到了日薄西山的羅馬帝國頭上,羅馬帝國由此毀滅。因此,我認為,在當時的亞歐大陸兩邊有兩個強大的帝國,東邊是秦漢帝國,西邊是羅馬帝國,兩個帝國都喜歡打仗,喜歡征服,但是由於地理原因,他們沒有正面交鋒,但是他們就彷彿高手過招一樣,用氣來壓到對方。(笑)所謂的「氣」就是兩國之間的廣袤的森林草場以及那裡的游牧民族。所以,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是秦漢帝國佔了上風。當然這是從長久的歷史階段來看,實際上,在羅馬帝國毀滅之前那,秦漢卻自己先滅亡了。漢朝滅亡固然是因為內憂,當然也有外患。內憂是指黃巾起義、宦官當政、董卓弄權,最後就出現了三國。三國歸晉,最後魏導致南北朝。那麼導致南北朝的原因就是外患,一些殘余的匈奴人依然逗留在西北邊境,一旦你自己國力開始漸衰的時候,那麼他們就會卷土重來。因此他們又落到了中國已經衰落的政權之上,這樣的話,漢王朝就不堪一擊,分裂為南北朝,劃江而治:黃河以北的地方全部都是游牧民族,在當時被稱為「五胡亂華」,就是匈奴、鮮卑、羌人、羯人、氐人這五個游牧民族把中國漢人建立的政權趕到了黃河以南,他們自己則在黃河以北走馬燈似的改朝換代,建立了胡人政權。再往後,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內亂,到了公元6世紀,隋朝開始崛起,也是二世而亡的短暫輝煌。緊接著就進入了唐朝,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繁盛時代。即便是在這種繁盛的時候,西北邊陲並不是就沒有邊患了,只不過唐朝和他們保持了一種良好的通商關系,雙方相安無事。但是到了宋代,就又恢復了以前的交惡關系,西夏、遼、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一直一直地威脅你的政權。以至於後來已經把宋朝打倒長江以南了,然後蒙古人索性把偏安一隅的南宋也全部給滅掉了,建立了蒙古人的政權——元朝。元朝也很短暫,因為它拒不接受中國文化,仍然想要「馬上得天下、馬上治天下」。盡管元太祖忽必烈本身是一個很有雄才大略的人,但他手下的王公貴族仍然歧視漢人、蔑視漢文化。他們把人分為四等,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色目人即廣義的西域人,三等是金人統治下的漢人,末等是南人即南宋人的後裔。而事實上南宋人的文化水平是極高的,他們是延續並完整地保持了正宗儒家文化,中國自從宋朝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被南移了,南方逐漸繁盛起來了。

二、軸心時代的變革

軸心時代是二十年代帶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里提出的概念。他說,從公元前60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之交的600年時間以內,在舊大陸的三個文明地區,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一批偉大的人物。三大文明就是指西方、印度和中國。而這些偉大的人物對自己的文明所產生的影響,是其後沒有任何人可以望其項背的,他們基本奠定了這三種文化的精神脊樑。比如說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一直到後來的耶酥都出現在這段時間,印度的佛教創始人釋迦摹尼,中國的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諸子百家全部都是出現在這個時代。所以這個時代被稱為「軸心時代」。我認為,就這個概念的提出來說,是雅斯貝爾斯的一個偉大的創舉,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有兩個問題他沒有闡述清楚。第一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近乎奇跡的情況?第二是在這個時代中西方文化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關於這兩個問題,我在一本書里談到:首先看中國,它的變革是經歷了一個三步曲的過程。軸心時代來臨之前的商代,中國和其他原始文明一樣,都是一種親代文化,都帶有很濃郁的迷信色彩。我們最早的甲骨文就是一種專門用於占卜的宗教文字,為祭祀所用。西方學術界有一種觀點,就是文明最早產生於寺廟之中,廟就是最早的城市中心。「尊神祀鬼」是殷商人的特點。帝是他們崇拜的最高神,帝在甲骨文里是代表一種花蕊,象徵著生生不息的本根,也就是對生殖的崇拜。周朝取代商代,不僅僅是政權的更替,更為主要是宗教的變化。周人不再相信自然神,天成為至高神,天和周人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他是一個普遍意義上的神。那麼他根據什麼來保佑人們呢?是根據德,「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所以,周代呢就把德看作是取得天命的一個核心。而周代的「德」還不是指內心的道德,而是指外在的禮儀。「遵禮守法」是為德,「非禮枉法則無德」,所以周朝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朝代。「遵禮敬德」是周人的一個顯著特點,所以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到他們的精神內核的變化。接下去是先秦的孔子孟子們所進行的儒家思想的變革。變革的最重要的就是把外在的禮儀規范轉化成為一種內心的道德自覺——仁。這個變化是中國軸心時代發生的最重要的變化。所以孔子一生當中都在談一個字「仁」,這是儒家思想的一個核心概念。「仁」是「禮」的基礎,人首先要有內在之仁,才會有外在之禮。所以「禮蹦樂壞」的實質是人心不古,人心不仁。所以,表面上看孔子好像是一個守舊派,面對「禮蹦樂壞」感到很悲哀,而事實上他是一個革新派,他不是要恢復周禮,而是要把周禮的外在之禮建立在內心之仁的基礎上。盡管對「仁」有很多種理解,我們認為最為經典的就是「仁者愛人」,就是愛人之心。後來,我們又把它進一步理解為「忠恕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欲欲人,己欲達達人」啊!說到底也就是仁愛之心。到了孟子,對此又有了系統化的解釋,他認為「仁」就是「親親」嘛。就是每個人都愛自己的親人。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推出一個社會的泛愛關系,然後,他提出「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之心是與生俱來的。因此,一個人只要去向自己本性發掘,就一定能把自己本性中的美好善良的東西發掘出來,成為一個善人和聖人。因此,只要每個人都「修身、齊家」就能「治國、平天下」,最後達到一個大同的理想世界。這就是軸心時代,中國文化完成的一個重大變革,這個變革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現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養,而不太關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類的東西。也就是說,中國儒家把大同社會的理想最後落實到每個人的修身養性的工夫之上。
同樣,西方文化在這個時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希臘文化、到羅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它是一個超越的過程,而不是內斂的過程。到最後,中國文化強調一切從內心做起,西方文化強調一切由外在的上帝決定即上帝決定論。中世紀有一句名言:沒有任何一隻麻雀從樹上掉下來,不是出於上帝的特殊意志,中國文化強調內心的修煉,「內盛外王,成己成物 」,由內向外。所以,這就是中西方文化在「軸心時代」發生的根本變化。

㈢ 中西方文化比較

一,中國歷史悠久優良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學者梁燕城訪談:太初有道、道(Logos)是信息的意思。神的話成為萬有的根據,也成為萬有的規律。當代的量子力學就非常奇妙地發現,萬有事實上是根據很多信息的秩序組成。這主要是由戴維•玻姆(DavidBohm),著名的量子力學大師提出說:萬有有一個看不見的秩序,叫「ImplicateOrder」,裡面都是非常復雜的信息系統,造成我們看見的秩序,叫作「ExplicateOrder」。中文「道」這個字也有信息、語言的意思。老子那個時候非常奇妙地體會到,宇宙背後是有真理的信息存在。《莊子》裡面提到:「夫道,有情有信」。從前後文里還可以看到,莊子心中的神是有位格的。這個傳統一直到1911年,就是上帝是沒有形像的。天壇里沒有偶像,祈年殿里一個偶像都沒有,裡面只有一個牌子,叫「皇天上帝」。中國祖先本來就相信無形的上帝,老子、莊子事實上是繼承這個傳統而來。這正是《聖經》里的內容,上帝是個靈、而且恨惡世人崇拜偶像。

創世記前11章,關於人類早期共同史的記述,在中國古經中幾乎都可以找到印證:

《周易》也神秘地說:七日來復,天行也;

《聖經》說: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淮南子》上說:天下有四水,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葯,以潤萬物;

《聖經》說:伊甸園里有四條河,流出珍珠瑪瑙。

《山海經》上說:當初有不死樹和聖樹,聖樹又叫睿木,「食之令人聖智也」;

《聖經》說:伊甸園中有生命樹和智慧樹。

《尚書》和《國語》上說:人犯了罪,上帝命令重黎堵絕天路,上下不相來往;

《聖經》說:人類始祖貪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並有基路伯和火焰之劍,阻斷了人神通路。

《老子》說:天地之母,萬物之根,眾妙之源,從無中生有,乃天地之始;

《莊子》說: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聖經》說: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里頭,這生命是人的光。

一位偉大的學者在美國神學院讀書時,發現《老子》與天書有奇妙相通之處。老子的道,是自有永有者,造化養育者,超越者,啟示者,生命者,公義者,拯救者,這七點很像上帝的屬性。無神論者把道歸於自然神,其實老子的道不乏人格特徵,有信實、有恩德、有慈愛、有賞罰、能赦罪、能教化。更神奇的是,惜字如金的老子竟然著重筆墨描述一位道的化身聖人:自有永有者,造化養育者,超越者,啟示者,生命者,公義者,拯救者。說他承襲上天大道的光明和永恆,來普救世人。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成為世人認識大道的中介。聖人秉持大道本像,普天下的人都前往歸向他,領受平安。他外表粗卑、內懷寶貝,能將眾人從過犯中領回來。最後,老子竟然暗示這位聖人要受辱受難,卻作主作王,直到永遠,是誰?

查考世上所有的經典、教門的主子都對不上號,唯獨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非常酷似。這2500年前的古人是怎麼知道天書中「道成肉身的耶穌」的呢?這的確是一個巨大的、神聖的、跨越時空的謎團。

老子說:道是萬物之主、是善人的寶貝、罪人的中保。美好的言辭固然可以博取尊榮、美好的行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干凈呢?所以,就是立為天子,身為太師、太傅、太保,財寶無數、榮華加身,還不如坐進這大道里呢。古時候為什麼重視道呢?不就是因為在道裡面,尋求就能得著,有罪可得赦免嗎?所以道是天下最寶貴的啊!

老子的筆墨中展示給人間的不正是天書中上帝的天國、耶穌的救贖嗎?

《尚書》、《詩經》都記載著:中國人來自上帝。早在老子古經中便記載舊約天書預言中的「耶穌」。而且兩千多年來,舉凡太平盛世,竟無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學說。順天道治國的皇帝,囊括了僅有的幾百年輝煌時代。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之治等等。孔子傾注畢生心力宣揚敬天愛人的忠恕之道,當代多個皇帝均尊純了老子「天道」的統治方式,那麼老子的神學知識是那裡來的呢?就目前世界不管任何一種教門的國家,他們的統治方式都在努力提高到上帝的道上來,這又是為什麼?

二,中國近代文化

古人老子、孔子、孟子對「道」的認識,已如此入神境界,實令人難以置信。其代表著中國的古人,代表著中國的文化。他的「道」影響著整個中國盡至世界的每個人的行為和思想。

可悲的是現今一輩自己不進去,卻連急俗得到真知走進真理的下輩也擋在門口。而至今只能在未接觸過這批「貴人」的最低層中找到蛛絲馬跡:

《廣東新聞網》2011年10月21日10:12王華報道:10月13日晚,兩歲女童小悅悅在佛山市某市場內被兩輛車相繼輾過,肇事車輛逃逸。18名路人陸續經過均對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孩子視而不見。讓人想不到的是,最後伸出援手的竟然是一位俗世里被視為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撿垃圾的阿婆。因為哪18名路人或深或淺受都受到過唯物光榮而唯心不恥的文化熏陶,只有這位最底層的阿婆不知道唯物或唯心,所以多少會有點心還存在。期間,阿婆想向附近稍讀過年把書的店主要塊紙皮為孩子遮擋有些涼意的秋雨,亦被拒絕。

歷史以來,司機駕車交通肇事撞傷了人,傷者都是理直氣壯責令司機賠償,司機都是禮虧連連道歉。可是現今被車撞傷者爬起來就逃,問曰何故?答:我怕又是高校大三的大學生葯家鑫!

老輩人們看到讀書人都會誇耀說:「讀書人講句話都特別有道理,不像我們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文盲,開口就只知道講女人、男人那一點東西」。可是現今算是文化的中國,耳朵聽到的、眼睛看見的,千篇一律。都是男人、女人的那個「愛」。或者幾個男的爭一個老婆、或者幾個女的爭一個老公。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殺人的、放火的也是自家園子,通行無阻。現今的文化已經傻到隨眼見到的都是胡編亂造,謊話連篇累牘,而真話卻無處尋覓的朝代。當然聶耳、洗星海已經死了這是事實,但活著、真正有一定藝術水準、記錄寫實的近代作品也被擠到角落裡,成了蔥蒜。

公安不辭辛苦天天在掃黃,而名牌的幼兒用、小兒科教片打開就聽見「談戀愛啦!」2010年4月8日《杭州日報》B11版告訴人們:開發商的賣房廣告:「卵巢尋找精子」、「如果你不能給她一個名分,那就送她一套房子」、手提紅裙露出大腿的靚女畫旁「要提,還要往上提」等雷人廣告已經出現。60歲的人答不出的有關男女問題,現今6歲的孩童都能回答。不論看的、聽的若不加上男的女的哪些事休想出版、上架。歷史以來關於男、女哪些事,沒有一個朝代能寫得如此透徹、細膩,比現今更精粹了。

若借著有把「靠椅」就是為了「機不可失」、調節一下精神,倒是情有可原,否則,哪中國的愛國人士該放聲大哭了,它所折射的已不只是一付簡單的中國畫像。

2009年8月6日《杭州日報》B7版文章:八歲兒子給他們女班長寫情書;

2007年3月9日《錢江晚報》A12版文章:11歲女孩遇害,謎底令人震驚,兇手今年12歲。文章說:11歲的小女孩就因為不接受12歲小男孩歪歪斜斜的「我愛你」三個字送了命。

更可悲的是,黨中央再三強調「社會和諧、人民穩定」的今天,「弱肉強食」斗爭「進化論」新、老劇本通行無阻,而歷史悠久極力推行的孔子、孟子、老子優良傳統的「天道」實體;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道德源頭、中國文化背景;勸人為善、不要犯罪、否認地上「有神論」的天書《聖經》有關文章出版界成了一條不可碰的紅線、上不了架。網路界只會刪除、屏蔽。

人啊!一個失去了心靈的口頭道德世界,用子彈是無法收服的。我國祖先文明建設靠的就是:一直傳到今天從未分離的「道德」二字,若沒有了「道」還有什麼「德」呢?

三,靠上帝管家的西方文化

著名人士安琰石教授說:信仰基督新教的英國、美國發展最快;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大多信仰基督新教,後來西方才趕超過東方;

美國是科技發達國家同時也是基督教最盛行的國家。近百年來,人類重大發明集中出現在美國,如1837年電報機在美國誕生,1867年打字機在美國誕生,1876年電話在美國誕生,1879年白熾燈在美國誕生,1901年洗衣機在美國誕生,1904年空調機在美國誕生,1908年飛機在美國誕生,1913年電冰箱在美國誕生,1922年電視在美國誕生,1925年傳真機在美國誕生,1927年有聲電影在美國誕生,1938年靜電復印機在美國誕生,1945年原子彈在美國誕生,1946年計算機在美國誕生,1947年微波爐在美國誕生,1952年氫彈在美國誕生,1953年美國人發現DNA雙螺旋結構,1958年集成電路在美國誕生,1959年磁帶錄像機在美國誕生,1960年美國人提出磁懸浮列車原理,1969年美國人首先登上月球,1971年電子郵件在美國誕生,1975年美國建成較完善的網路,1990年互聯網開始全球化,計算機的聯網就是人大腦的聯網——地球人類從此正式進入信息時代!如此眾多的原創性發明改變了全人類發展狀態、世界格局和人類生活方式。沒有美國的首創科技牽引,想像不出我們世界現在是什麼樣子!只佔世界總人口5%的美國GDP卻佔世界三成左右!科技、經濟如此,軍事更是獨占鰲頭!1789年華盛頓就職美國第一任總統至今(2008年)才219年,憑什麼美國能夠這樣?美國人比其它國家或民族人聰明嗎?不!美國超速發展是憑美國有著一大批認識上帝的好兒女,造物主因著他們就賜給他們的國家得福;這才是真科學,也叫真知。帶動心靈文明,促使了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他們在宇宙中研究越深就越看清了造物主,就越加敬畏造物主。科學使他們認識了「天上來的人」,「天上來的人」使他們改變了人生。人人明白科學,人人會用科學,普及了科學。

2012年5月8日《參考消息》15版題,中國官員赴美研修慈善。文章說:「考慮到中國經濟蓬勃發展,顯然中國人知道如何掙錢。但是他們並不擅長把錢捐贈出去。

2010年,3.087億美國人捐贈了2909.8億美元用於慈善事業。而據中國官方網站數據,逾13億中國人的捐款僅164億美元。

……把錢放入教堂的奉獻盤中,開出支票捐款,……認為自己有任務回饋社會,──這些對我們中的許多人而言,如此自然的事情卻沒有在中國出現。」

從「中國官員赴美研修慈善」的文章來看,中國已經醒來,這是中國人民的一大喜訊,天人合一的神州從此又將在地球上展現了!

剖析人生,地球之上一個有150億神經元(開關)的思維人,為什麼就只停留在昆蟲、鳥獸的「吃、喝、拉、撒、繁殖後代,死了就了」的初級唯物觀上不能自撥呢?除此之外還能知道什麼呢?

2007年11月9日《錢江晚報》介紹:這里有個醫院已想到多人還未想到的,為給這種最悲觀失望的時刻到期的人得到一點幫助,特別設了一個間,那裡非常靜,專供快死的人放聲大哭之用。

人啊,若死掉再也沒有這人了,難道已接通神經元的這個肉團真的只白白地在地球上經過一下,雙眼緊閉後也不知道會到哪裡去、就永遠消失?那麼出生就開始哭吧!大哭吧!因為以後這世界再也找不到這人了。

㈣ 西方文明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文化底蘊東西方文明哪個緯度更高呢

01西方「中心論」


歷史上的「歐洲中心論」、「西方中心論」、「西方文明優越論」等等,曾經為殖民戰爭、帝國主義、種族主義提供了理論上的合理性,後來又為歷史終結論提供了理論基礎。

西方「中心論」,其核心觀點就是以物質技術、經濟基礎和社會生產力作為評價社會發展的唯一標准。其邏輯大致是:物質經濟水平越發達,文化就越先進,社會就越進步;物質經濟水平越落後,文化就越糟粕,社會就越專制。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道,而不是其他。道化陰陽,中華文化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本質變化就是陰陽。並不是什麼神神秘秘的東西,更不是什麼玄學。陰陽是現實存在的真理,不需要如同數學家去論證「1+1=2」這般。陰陽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客觀現象,例如白天、黑夜,長短、高矮、剛柔、公母、呼應,正負、存亡、興衰、春秋、冬夏、加減,等等。至於古人是如何觀察出來的,很多人都很糾結於此。我只能說,我等常人就不要揣度先賢的智慧了。就拿中國傳統術數來說,絕大多數人學了一輩子還沒有入門,只能胡謅。用都用不好,就要去否定,是不是有點過頭了。

中國古人提「道法術」,我的理解是,「道」即思想,「法」即理論,術即方法。聖人「道法術」,常人只能「術法道」。中華文化,以人為尊、以人為本,是對自然、世界的認知,是由「道」及「術」的層面。西方文化,是由資本和宗教推動的,是由「術」求「道」的過程,而未及「道」的層面。所以,關於維度的差異,我是這么理解的,分享給大家。

寫到最後

歷史上,西方文明從非西方文明,也是從中國文明中借鑒了大量的東西,具有多元性,所以後來才有了西方的崛起。今天也一樣,不同文明之間應該提倡互學互鑒。但是,我認為中國文化借鑒西方是有前提的,必須是基於去除「西化」和文化自信之上。否則,我們換來的只能是數字經濟上崛起的空想,而不是基於人民和文化崛起的大國。

㈤ 中西方文化的比較

一,中西方啟蒙教育的認知方式不同
東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社會心理結構,生產活動方式和發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維,認識方式和風格上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西方民族思維方式以邏輯分析為主要特徵,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民族思維方式則以直觀綜合為基本特徵.中西方不同的認識方式深深影響了本民族理論思維和科學文化沿著不同的路向發展.
西方重唯理,思辯,中方重經驗,直覺 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對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關心世界本源,主客體關系,事物如何發展變化等.雖然他們在簡單儀器下的觀察和實踐缺乏邏輯連貫性,理性的方式並不系統,但人們的這種直接觀察總是彌漫著理性思維的色彩,抽象思辯是西方思維的特徵.而作為東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則以直覺和經驗為特徵.中國古代科學和哲學的各種范疇是靠向內思維得到的,是將各種經驗現象醞釀體會,豁然貫通而提出的概念的.這些概念的理解與西方向外思維邏輯演繹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會而難以言傳,如對中醫醫理和氣功的理解,又如對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國畫的欣賞,只能向內領會,才能領略作者的神韻的起伏.
西方的細節分析與中方的整體綜合
西方文化結構以細節分析居優,東方文化結構則以整體綜合見長.如:在姓氏排列中,中國姓氏先是宗姓,輩份,其次才是自己的名字,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西方國家則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後才是族姓,突出的是自己.又如:在時間,地址的書寫表達順序上,中國人習慣以年,月,日從大到小依次為序,地址則是按省,市,縣到門牌號碼排序,突出的是從整體到個別的析出關系,西方人則與中國人的順序表達恰好相反,突出的是個別到整體的合成關系.可見在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意識結構中,從整體出發的綜合觀占突出地位,而這種整體綜合觀在考察事物時,通常忽略細節和成分分析,往往提供的是關於對象模糊整體的圖景.
二,中西方在人與自然關繫上的著眼點與執著不同
杜維民教授認為:"中國文化關注的對象是人".人與人的關系是中國文化關心的核心問題,人們立足於現實人生,所以政治倫理學相當發達.而西方文化較多關注的是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古希臘注重的中心問題,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中國的哲學無論儒,道,佛學都是一種人生哲學.儒學求作為,道學求長生,佛學求悟覺.儒學以孔子思想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何者為"仁" 孔子曰:"仁者愛人!"可見是怎樣做人的學問,興趣在闡發君臣,父子等一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修身養性的目的即實現自己的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純科學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學都成為多數人不屑選擇的行為和興趣.

中國文化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也有著自己的執著.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於自然界之中,人與自然共呼吸的和諧狀態.中國文化的根深植於大地之中,中國文化自始即重農,"四民之中,士之下即為農","民以食為天"即緣由於此.道家思想更是要人們對人生留戀和在大自然中尋求到生命慰籍的傑作.
西方古代科學寓於對自然的探索之中,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現了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得這樣一些名垂千古的專業科學家.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西方文化認為天人處於對立的斗爭狀態,因而產生了與中國文化不同的對自然的態度,即人應征服,控制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把自然看成敵對力量.荷馬史詩純以海外遇險,征服自然為題材,他們的游戲都是在大自然的風浪中鍛煉成長的人物.西方人也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首先關注的不是倫理而是競爭,因而出現了"優勝劣汰"的規律.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第一,中西方人生價值取向不同
儒家給中國人提供的價值觀念,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轉變為一種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作為2000餘年來的中國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這種人生信念,認為人生的價值就是在現世的作為之中,一個人在社會越有作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義的積極入世思想.在專制社會中權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為最大者莫過於實現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理想統治著千百萬中國文人碌碌無為的一生.受這種一元化的人生價值的影響,多數人不願問津自然科學,致使科學被困於萌芽狀態.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權術上,創造了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變幻莫測而實質又超穩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這種特殊的模式中,產生了中國獨有的歷史現象:當官不成,求當聖人;報國不得則退做隱士,或吟詩飲酒自得風浪,於是道教,佛教隨之興起,貪生的自去修道,厭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價值呈多元化.從政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經商也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職業莫過於律師,醫生.

第二,西方的個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在神學背景上產生的,原罪觀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個人向自己負責,通過個人奮斗向上帝贖罪,由此引申出一條基督教義,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當上帝被否定了時西方又產生了社會原子觀念:個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這種個人本位的思想影響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親人間界線劃分明確,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對孩子也非常尊重,進孩子房間首先要問:"我能進來嗎 "強調以子女脫離父母獨立生活奮斗為榮,樂於談論個人一得之見.而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生活的港灣,具有至高無上的凝結力.脫離家便是"遊子",強調"父母在,不遠游".家庭中有長幼關系,夫妻關系,要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聖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終成了一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慾",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第三,西方講功利,時效,中方講倫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比較重功利和實效,善於算經濟帳.例如:在一個大公司,如果每人節約幾秒,加起來可節約幾個人的時間,可少雇幾個職員,減少多少開支.又如:一個人在寫字,圓珠筆的筆尖向外放還是向內放比較節約拿筆寫字的時間,怎麼放的狀態最有效等.
中國文化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的農業社會,自然科學不發達,著重於人倫關系的調節.禮義規范高於一切,"義","利"之辯的結果使價值觀念產生偏差,提倡人為了符合某種禮義規范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重義輕利"被視為高風亮節,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間,"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對外中國只考慮政治影響,不顧及經濟效益.

㈥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別

第一:鞏固權力還是制約權力--中西方政治監督目標的差異。
從政治學角度來看,權力是腐敗孽生的溫床,腐敗寄生於權力,無權力則腐敗無從談起。阿克頓勛爵有一句至理名言:"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可謂是權力與腐敗關系的最好描述。孟德斯鳩則以他天才的"本質的直觀"一針見血的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這一理念集中反映了西方政治文化對國家權力的懷疑態度,也由此引發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命題--如何使權力不致濫用和產生腐敗?
其實,在這些論斷和命題的背後,存在著一個預設的前提:即運用權力必須防止濫用和腐敗。為什麼運用權力一定要防止濫用和腐敗?擁有權力者濫用權力,可以為所欲為,從他個人而言,不是一件很幸福很自由很快樂的事情么,何必要作繭自縛呢?
同樣的一件事情,出發點也是不一樣的。在古老的中華帝國時代,政治就是奪取、運用和鞏固專制權力,維系皇帝的"家天下"統治。但偌大的中華版圖,僅靠皇帝一人是無法把家天下的統治意志貫徹到全國的,於是設立官制,給一些人共享不同許可權的權力和利益,讓他們幫助維系"家天下"的局面,權力就不再是皇帝一人獨掌了。
擁有了權力因而在中華帝國稱為官員的人,一旦濫用權力壓榨百姓,由於他的官員身份是代表著皇帝意志和利益的符號,其行為就會被草根百姓所憤恨和唾棄,官民矛盾激化,激起民變,皇帝就做不成了,江山就會易姓,成為另一個人的"家天下";也可能出現官員徇私舞弊,玩弄權術,培植黨羽,羅織同上同下的死黨派系的力量,直接威脅和挑戰皇權。
所以聰明的中華皇帝們"懼宰官之不修,立監牧以董之;畏監督之容曲,設司察以糾之",建立起一套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監察系統,以實現對全國文武官吏乃至人民的全面監視。作為中華專制制度思想集大成者的韓非子,他站在中國同時代所有政治思想家的最高點,提出君主掌握法權,君主忠實的執行法權,君權和法權統一的原則。在他看來,只要君王是法權的忠實執行者,那麼這種政治制度就可以避免權力濫用。另一方面,權力的高度集中,使他敏銳的覺察到君主專制政治形式在對付官員和下層的管理上存在著先天的不足,於是又為君王想出一整套"權術"的辦法來彌補。所以說專制社會也對腐敗問題深惡痛絕,堅決要鏟除的。
西方的出發點則不同。基督教認為:人都是有原罪的,即使貴為帝王,也與普通人一樣並非人間神明,也不是完善的聖人。"原罪說"認為: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在天國偷吃了禁果而闖下了彌天大禍,犯下了人類最初的罪行--原罪。從此人類失去了上帝的恩寵,靈魂死了,身體不受靈魂的支配而受貪欲的支配。因此,人類就喪失了達到最高的善的能力,並且連普通的天賦也隨之腐化,產生了犯罪的強烈傾向。處在這樣墮落處境中,人類雖然能以機警、公正、勇毅、自製四種美德來實現自己的一些世俗理想,得到一時的尊榮快樂,但並不足以使人在心靈上看見上帝。也就是說,由於人類的始祖的"原罪",人類的後世子孫降生人世開始,就背負著祖先的這種"原罪"。人性中邪惡的部分時時會戰勝原來自然狀態中人性善良的部分,使人具有無法阻遏的犯罪傾向。基督教的原罪說給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實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人們常說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
既然人類的本性中有貪婪的"基因",那麼,權力成為人類貪婪的對象--權力欲的產生就很自然,原罪說對人類"人性原罪"的預設必然會導致"權力原罪"。政治過程就是運用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過程。因而,從"人性原罪"和"權力原罪"合乎邏輯的推演出"政治原罪"。
可見,從神學世界觀看,從"人性原罪"、"權力原罪"到"政治原罪",是人在社會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在人性的支配下必然導致的"三部曲"(貪欲、權力和政治權力欲)。人靠本性無法加以避免。要杜絕或消弱政治原罪,其根本辦法只有在外在於人性的政治體制中去尋找,通過權力監督機制來設定和控制權力行使的"界限"。因此,權力監督成為克服人性弱點的必要工具和方法。由此從基督教信仰產生了人民控制政府的願望和要求。
基督教的教義使人們對政府持懷疑和不信任的態度,無法接受與他們同樣具有原罪的世俗統治者決定他們最珍重的信仰問題。因此中世紀的神學迷霧逐漸消退之後,人們寧願將原來由教會控制的領域變成自己個人自由的領域,變成個人的權利。這一思想的邏輯發展結果必然是個人超越國家的自由主義深入人心。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憲法的制訂者說:"政府本身不是對人性的最大侮辱,又是什麼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內在的控制了。" 這就是說:人註定是有缺陷的,當然不能避免它犯錯,所以才有政府承擔起約束人性的管理責任的必要;另一方面,只要是人組成的政府,就不能給它完全的依賴,就應該對其實行監督和控制。這正是近代民主監督思想的基本前提和依據。
第二:防範牽制還是分權制衡--中西方政治監督實踐的差異。
中國古代社會,在專制王權的統一控制下,由各級政府分別主管各方面的政務。為了使其得以長期延續,統治者非常講究"以內馭外","以小馭大","內外相維,犬牙交錯",有意造成架床壘屋,以便加以防範和牽制,結果造成管官的人多,管事的人少,形成龐大的行政網路。在這個網路中,人治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從歷史上看,皇帝常常使用疑詔詭使、倒言反是等權術,在監察工作上主要採用連坐告密、遣吏巡行、牽制監督、特別偵緝、密奏傳呈、檢核簿冊、舉動案章等方式。隋唐五代宋時期在前代的基礎上,又試圖使這些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輪番使用。有時還採用過一些極端的措施,諸如不擇手段地獎勵告密,吸收一些流氓惡棍參與監察工作,製造人人自危的恐怖氣氛,藉助監察名義打擊各種被指稱為異己的人員等等,甚至對於監察人員也進行特殊的監察。武則天篡廟稱帝,自知反對勢力遍布朝野,竟專門設置知匭使,負責掌管延恩、招諫、伸冤、通玄四匭,以受天下密奏,"盛開告密之門,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供五品食,使詣行在。雖農夫樵人,皆得召見,廩於客館,所言或稱旨,則不次除官,無實者不問。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割據在四川一隅的王蜀,也設尋事團,亦名中團,"所管中團百餘人,每人各養私名十餘輩,或聚或散,人莫能別,呼之曰狗。至於深坊僻巷,馬醫酒保,乞丐佣作,及販賣童兒輩,並是其狗。民間有偶語者,宮中罔不知。又有散在州郡及勛貴家,當皰看廄,御車執樂者,皆是其狗。公私動靜,無不立達。"宋代不但加強了對各級官吏的監察,還加強了對監察人員的監察。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在尚書都省設置御史房,"主行彈糾御史案察失職",使監察官也要受到專門部門的監察。
所有這些,無非都是為了使皇帝獨掌監察大權並充分運用之,使各類官吏,包括監察人員在內,都要受到來自皇權的嚴密約束,以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西方社會則是試圖通過政治權力內部"分立"、"分工"來達到權力的均衡,以防止權力專制和腐敗。托克維爾認為,分權的"純粹學說"也許可以這樣表述:為了政治自由的建立和維護,關鍵是將政府劃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或三部分。三個部門中的每一個部門都一定要限於行使自己的職能,不允許侵蝕其他部門的職能。進而組成這三個政府機構的人員一定要保持分離和不同,不允許任何個人同時是一個以上部門的成員。這樣一來,每個部門對其他部門都是一個制約,沒有任何一群人將能控制國家的全部機器。基於對分權的上述理解,維爾進一步指出分權學說包含四個要素:第一是信奉"政治自由",或排除"專斷權力"。第二是政府具有三種具體的"職能"。第三個是他稱之為"人員分離"。分權學說的最後一個因素是這樣的觀點:如果遵循關於機構、職能和人員分工或分立的建議,那麼政府的每個部門都將成為對其他部門行使專斷權力的制約,以及因為只限於行使自身的職能、政府各部門便無法對其他部門行使不當的控制或影響。
西方民族思維方式以邏輯分析為主要特徵,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民族思維方式則以直觀綜合為基本特徵.中西方不同的認識方式深深影響了本民族理論思維和科學文化沿著不同的路向發展.西方重唯理,思辯,中方重經驗,直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許多差異:整體性和個體性的差異;中西方言談的差異;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的差異;社會關系的差異;社會禮儀的差異;社會習俗的差異等。

㈦ 中西文化對比

中西方文化差異
一 語言差異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總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詩中卻有這樣的詩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來得可愛和照。)
詩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愛而溫煦。"夏天" 帶給中國人和英國人的聯想竟是如此的迥異。原因就在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國位於亞洲大陸,屬於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顯的特徵便是驕陽似火,炎熱難熬。而英國位於北溫帶,屬海洋性氣候,夏天明媚溫和,令人愜意。當然還有很多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漢語中的 "東風" 使人想到溫暖和煦,西風則叫人有種寒風刺骨的味道。而在西方則相反。原因也是一樣,兩地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帶來感覺就不同 。

二、 生產勞動
英語中與水產、航船有關的詞語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緣木求魚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錯過機會) 等。漢語中這類詞語就少得多。原因在於英國四周環水、水產捕撈業和航海業在其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類詞語。而在中國只有沿海地區才有漁民結網捕魚,所以該類詞語相對較少。
要表達「用體力負運東西" 的動詞在漢語中有許多,如 "扛、 荷、挑、擔、抬、背、馱、負、提、挎" 等,每個詞都有一定的負運的東西與之相應(如,挑土、擔水、提箱子),真是細密之極。在英語中卻只有一個 carry來泛指這個動作。漢語之所以將這個動詞細加區分,大概因為中國長期處於農業社會,體力勞動特別多的緣故。
漢語中我們會遇到"像老黃牛一樣幹活" 、"氣壯如牛 " 等詞 ,英語中要表達同樣的意思,會說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為什麼漢語用 "牛 " 而英語用horse 呢? 答案是中國人向來用牛來耕田種地,早期的英國人卻用馬來耕作。牛和馬在生產過程中分別分成了兩國人的好幫手,博得了人們的好感,詞語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三、風俗習慣
1、稱謂及稱呼: 學習英語時,我們發現英語中的稱謂名稱比漢語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語中cousin一詞,對應於漢語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我們看到,漢語把表親關系區分得非常嚴格,既要說出性別,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語籠統一個詞了事。這種語言現象的產生歸因於中國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統治。這種封建社會高度重視血緣關系,特別強調等級間的差異,提倡長幼、尊卑有序。親屬關系親疏,長幼和性別等萬面不同,權力和義務也隨著出現區別, 故稱謂區分得嚴格而細密。英語中的稱謂為數不多 , 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幾個稱謂經常使用外,其它的幾乎都不用。在英美國家,人們的相互稱呼在中國人看來有違情理,且不禮貌,沒教養。比如: 小孩子不把爺爺奶奶稱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這種做法卻是得體,親切、合乎常埋的,年輕人稱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 Mr, Mrs 或Miss。他們這些做法體現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們眼中,稱謂本身就意味著不平等。
2、敬語謙詞: 像稱謂一樣,英語中的敬語謙詞也遠遠少於漢語。在英語中,不管對方年齡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 you,I 就是 I,用不著像漢語那樣用許多諸如 "您、局長、工程師 " 等敬語。漢語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還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們跟長輩或上級、甚至同輩說話時,要用敬語,否則就認為用詞不當而失禮,甚至顯得高傲;談及自己時則要用謙詞,如不使用,也會被認為沒有禮貌。另一原因,便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不願突出自己,總認為"謙虛" 是一種美德。而在英語中這類詞較少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西方人喜愛追求平等,二是他們長期以來尊重個人價值,樂於表現自己,強調培養個人自信心。受以上觀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贊揚、祝賀時的反應也明顯有很大區別。中國人聽此類話語後會說一類謙虛的話語,而西方人則會毫不猶豫地說: 「 Thank you」我曾從報上看到過這樣一則笑話,在一次舞會上,一位美國人贊揚一位中國女士說:「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 這位中國女士趕忙謙虛地說:Where(哪裡 ), where(哪裡 )." 而這位美國人感到非常奇怪,然後只好說了句: everywhere(到處)。"
根據西方人的習慣,當他們贊揚別人時,總希望別人以道謝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則他們會誤解為對方對自己的判斷力表示懷疑。而東方則比較謙虛、謹慎,即使心裡非常高興,也不會坦然認同或接受對方的贊揚。
又如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文獻或論文的標題。漢語文章的標題除說明文章的內容外,往往有表示謙虛的字眼。如"淺談…… " 、"試論……" 、 "、「……初探" 等,而英語文章的標題常常是直截了當,不加任何修飾,如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學與語言》) 。

3、個人隱私: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 等談及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家庭情況等問題的話題屬個人隱私范疇,忌諱別人問及。西方人寒暄最頻繁的話題是天氣的狀況或預測。如「It』s fine, isn』t it?「、 「It』s raining hard, isn』t it?」、 「Your dress is do nice!」等等。他們在初次見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從不問及有關別人隱私方面問題,以示對對方的尊敬。漢語里的寒暄有時還表示對對方的關心。
如 "你今天氣色不好,生病了嗎? " "好久不見,你又長胖了 。" "你又瘦了,要注意身體啊。" 如西方人聽到你說:「You are fat」或 「You are so thin」等話語。即使彼此間較熟悉,也會感到尷尬,難以回答,因這是不禮貌的。而中國人見面三分熟,在半小時內,對方的家庭情況、個人狀況便了解得清清楚楚。這又是雙方所處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別注重個人隱私。他們認為個人的事不必讓別人知道,更不願讓別人干預。而中國人千百年來住在一個村莊里,離得近,接觸得多,個人生活或私事很難不被人知道或干預。再加上中國人團結友愛,互相關心,相互幫助,認為個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體的事。故而他們很願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苫辣,別人也願坦誠相告。當然,現在在一些發達或沿海城市,人們也開始接受西方人的觀點,說話不隨便涉及對方隱私。

四 宗教信仰
漢英語言中涉及宗教的詞語數目龐大,蔚為壯觀。比如,"天公" 、"陰陽 " 、"菩薩" 等。語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詞彙是兩個民族宗教觀念迥異的真實寫照。隋唐之前,儒道兩教在中國居統治地位,漢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多與此相關,如 "太極" 、"道" 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聽天由命等也可見於 日常語言當中。隋唐時期,大量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其輪回報應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並被消化。這樣儒、 佛、道三教在中國佔有絕對主導地位。在英國,則以基督教為主要宗教。該教於597 年傳入英國。在隨後相當長的時間里,大量與此相關的詞語陸續匯入英語行列 。這里既有古英語時期由拉丁語滲入英語的詞 、如angel (天使)、monk (僧侶 ) 等,又有中古時期從法語借用的詞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長)等,還有現代英語時期從其他外來語中借來的大量的詞, 結果英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遠比其他語種來得多。

五、 歷史典故
用典是每個民族日常交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在不自覺間運用出於各自民族文化遺產的典故,比如中國人會說,"真是馬後炮"、 "原來是個空城計啊 ! " 西方人則會講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對此一竅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個守財奴)。一談用典,對對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國人大多感到相當費解,顯然這是因為各民族以化遺產不同的緣故。中國人的典故多源於《紅樓夢》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間傳說神話以及中國傳統的體育娛樂項目,如象棋、戲劇等。前兩個例子一個來自中國象棋,一個來自《三國演義》。而西方人的典故則多出於莎士比亞戲劇和以後英美文學中的許多其他人物或名稱、希臘、羅馬神話、《聖經》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傳統的體育項目,如美國的棒球、橄攬球等。後兩個英文例子便來自莎士比亞戲劇。

六、思維方式
英語注重運用各種具體的連接手段以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這些句子組織嚴密,層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來了,春還會遠嗎?)一見到if,兩句間的邏輯關系便一目瞭然。而漢語則很少使用連接手段,句子看上去鬆散混亂,概念、判斷、推理不嚴密,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從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贏就走,還怕沒辦法?"幾個句子間無連接成分,好像大量動詞雜沓堆上,句間關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卻把他們聯系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這些差異反映了英漢民族思維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視邏輯思維。而漢民族重悟性,注重辯證思維。

七、個人主義價值觀
在西方文化中,與 " 自 我" (self) 相關的觀念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無所不在。在英語中就有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詞彙,如「self-absorption (自我專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贊賞)、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養 ) 、 self-image (自我形象 ) 等等。故此西方社會盛行的是個體主義 (indivialism)」,強調個人自由、不受外來約束。而中方文化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先國家,後集體,再個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話語隨處可見。通過簡單的言語就可從中了解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通過語言對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人們會對雙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這反過來有助於我們掌握這兩種語言。我們在學習英語時,應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隨時將它與我們的母語進行對比,使自己自覺意識到不規范語言產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進而增強使用規范語言的意識。

㈧ 中西方文化的差別

1、以人為本與以神為本的為民思想差異

中國:神不但是完美的,也是為人服務的,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講的天下為公的思想。

西方:神是人的主宰,個性自由以及私利為主導的思想。

2、包容文化與排他文化的不同

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和文化使中國人解決問題總能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

西方:排他文化則總是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境。

3、思維模式的不同

中國:思維模式是宏觀的,使中國人能更好地把握全局,中方一般都比較的注重儒家思想,注重禮義廉恥,在平常的時候比較的含蓄,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更加註重禮節問題。

西方:善於微觀思考,嚴謹的思考,這是由於微觀化的思維模式,也使西方更早地進入科學社會。一般崇尚開放思維,思維方式很直接,思考的方式更加註重一些利益性的問題,略帶個人主義。

4、個人榮譽感

中國:一般不主張個人的炫耀,個人的驕傲,一般都比較的含蓄,即是獲得了很大的榮譽,也要表現的很謙卑的樣子,提倡謙虛的態度。

西方:對於個人的榮譽表現的很具有個人色彩,成功了就會欣喜若狂,失敗了就會生氣,很直接的性格特點。

5、看待自然

中國:接受不確定,不完美。因此也處在神秘主義和迷信的邊緣。

西方:通過科學/科技去尋找一切事物的普遍真理,努力追求理論上的完美。

閱讀全文

與中西方文化哪個高度更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