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文化

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文化

發布時間:2023-02-02 10:37:42

① 如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

1、延續歷史,傳承文化,切實保護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應在遺產地風貌區保護、文物修繕等方面注意防止過度開發、「修舊如新」等傾向。

2、明確管理主體,加快遺產保護立法

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是目前做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法律依據,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好。北京市已公布《長城保護管理辦法》,使長城保護在法制建設上大大前進一步。其他遺產地的專項立法亦應加快步伐,使遺產保護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合理開發,適度利用

強調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性、社會公益性和傳世性,已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共識,堅決扭轉將世界遺產的性質界定成「旅遊資源」的錯誤傾向,更不能將遺產保護地變成經濟開發區。

4、加強研究,擴大宣傳教育

文化遺產保護是群眾性事業,應擴大宣傳,積極發動和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參與,應重視和發揮志願者及民間社會組織在遺產保護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提高保護、珍愛祖國文化遺產的自覺意識。

(1)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文化擴展閱讀:

保護文化遺產意義:

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著一個民族的精神特質。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有助於增進文化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從歷史層面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就是記錄和傳承文明發展史,以史鑒今;從社會發展層面看,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提供基本素材。

繼往開來,為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實現民族復興提供有力支撐;從經濟層面看,良好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在擴大對外交流、發展文化旅遊等方面發揮著促進作用。應該說,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才能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② 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

祖國的文化遺產可謂各具特色,各領 *** ,每一處都是中華文化和秀美風光的集大成者。

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延續性、長期性和全民性,是經久的積累,是悠久的傳統,是綿長的守護。

下面,就個人的感觸,從以下方面來闡述身邊的文化遺產保護

國家:

1、最好的辦法是加強法制及執行力度,對於破壞和侵佔文物及文化遺產,以及工作不利者嚴懲不貸。

2、在進行開發拆遷文化遺產區域時,盡最大能力保護好文物的完整性。

3、對全民進行歷史教育,實地觀察體驗了解,讓民眾親身感受一下文化遺址的重要,明確一點那就是歷史文化遺產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多麼重要。

欲亡其國先亡其史,可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他可以加強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可以以史為鑒加強人的民族緊迫感。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驕傲。

但是我們也有百年的屈辱史,為此我們的祖輩付出了血的代價,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記住那血的教訓----落後就要挨打,他時刻鞭策著每個中華兒女的心田,讓我們更努力的去奮斗,不讓那屈辱的歷史重演。

個人:

一、從思想上認識文化遺產的意義

文化遺產具有連接古今、傳承文化、融會歷史的意義。

因此,文化遺產不僅是一地之寶、一省之名、一國之盛,更是全世界的遺產,全人類的瑰寶。

所以,首先應該從思想上引導國民認識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懂得文化遺產對於自己、家族、國家、民族、世界甚至子孫後代的獨特價值。

從而,對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所關心、愛護和尊重。

二、從意識上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

在旅途中,有時我會發現這種現象:有的遊客大肆採摘樹葉花草等作為紀念品,有的商販以當地稀有的動物、植物、礦產為紀念品,甚至到了"掠奪性"販賣的地步。

比如:峨眉山的枯葉蝶是名貴物種,然而有的工藝品一件就用掉幾十隻蝴蝶。

畢竟,不是所有東西都是自家的,以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全部攬下。

在此,需要打破有些遊客狹隘的"家天下"價值觀。

另外,並不是非要在景區留下痕跡就代表著你"到此一游",旅遊的紀念途徑有很多種。

比如:在風景名勝地留影,購買旅特色紀念品、當地特產、明信片、畫冊,收藏車票、門票等。

三、多途徑學習文化遺產的知識

如果國民具有更多關於文化遺產的知識,對於合理保護文化遺產同樣具有積極意義。

這里提倡的多途徑,即可以從書本上學習,閱讀眾多旅遊、地理、文物保護、遺產介紹的書籍;可以從課堂上學習,通過語文、歷史、地理、政治等,補充有關文化遺產的常識和故事;可以從傳統媒體上學習,通過電視專題報道、新聞,VCD、DVD記錄片,報紙專刊、旅遊專版等了解新的故事;可以通過網路媒體,如旅遊網站、旅遊日記、BBS討論區、博客日記等進行搜集和記錄;當然,最直觀的還是親身體會文化遺產的魅力,身臨其境,會有更多的收獲。

四、多角度體會文化遺產的美麗

文化遺產是一國精華的濃縮,無論物質遺產還是非物質遺產,從一定意義上,都具有可視的效果,有的可以通過聽覺、嗅覺、味覺等傳播。

比方說,當地的傳統小吃,文化遺產旅遊勝地的鳥語花香、氣象萬千,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聲、色、光、電等。

多角度體會文化遺產,帶來的感觸是全方位的,也是"立體式"的,能夠使你更加深刻地認識遺產諸多美麗的界面。

五、從做法上審視自己

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中,"君子獨善其身"、"一日三省吾身"等都有很多的闡述。

現在,從價值觀層面,我們也要不斷審視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態度和言行。

在審慎的同時,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共同維護良好地旅遊秩序和保護模式。

六、從行為上約束自己

以個人觀點,從行為上約束自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從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層面,要強調"慎獨",避免一個人時,因為無人在場,而採取一些不理智、不道德、不健康的行為。

其次,從現代心理視角,當在某處景點、文化遺產出現大量不文明行為時,如果不及時制止和根除,往往會產生"從眾效應"。

即後來的遊客,會因為眾多前者或當事者的行為不受懲罰,而加入到非為的行列。

這是由於違紀者人數眾多,從而相對減少單個個體的責任--所謂"法不責眾"。

最後,從法律層面,要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通過強制力量,及時約束遊客的違法行為。

七、在立法上不斷完善

目前,國家已經陸續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關於加強和改善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等。

但是,許多遊客對於自身的行為是否違法,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有的甚至在被法律處罰之後,仍然感覺模糊,甚至不以為然。

另外,法律條文對於個別破壞者,懲罰相對寬松,使得極個別不法分子有空可鑽,有機可乘。

因此,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通過各種渠道發布信息,讓大家了解法律的條款,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和相應法律代價。

八、在執法上嚴格要求

在執法上,某些執法部門存在得過且過的狀態,有的執法單位採取某一時段的突擊檢查方式。

但是,法律在於長期的監督和控制,並非一時之查。

因此,對於執法要做到一貫嚴格,不能徇情枉法,也不可因為對犯法者的憐憫和同情而放寬限制。

九、給與遊客更多便利

許多景區在便利上做了很多,但還有部分遺產景區做得不夠。

以丟垃圾為例,根據測算,一個常人手持垃圾尋找合適丟棄地點的正常忍受距離是50-200米,如果在范圍內沒有出現垃圾桶,許多本來有環保意識的遊客也會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垃圾筒而隨地丟棄。

因此,在給與遊客方便上,應該注意宣傳和引導,特別對於景區內的垃圾桶、洗手間等物體,有明顯的標識。

當然,有的文化遺產地為了景區的和諧,把垃圾桶、洗手間做成樹木狀、石頭狀等,更要在景區介紹中,通過字體、圖畫標識物,透過導游、工作人員來給與遊客正確的引導。

十、倡導旅遊增加人性

旅遊不只是團隊性質的"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一到,忙著拍照",結果"去了哪裡,全不知道"。

古語道:"讀萬卷山,行萬里路。

"旅遊是學習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也是"體驗式"的重要方式,它會帶給當事人更多的記憶和更多的體會。

因此,在旅遊過程中,增加人性化的要素,顯得尤為迫切。

比如:旅遊團隊游覽的時間安排;高峰時期人流的疏導;長假黃金周旅遊高峰期的計劃和控制;對於遊客安全因素的引導和教育;加強對文化遺產的申報、保護、宣傳和管理;妥善監管遺產景區內的飲食衛生、住宿安全、購物質量等。

讓遊客的心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放鬆,讓遊客的知識在文化遺產中得到拓展,讓遊客的感情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升華,讓遊客的心靈在文化遺產中得到凈化。

綜上所述,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我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整個社會的一大步。

就讓我們從以上的幾個方面做起,逐步完善,從身邊保護文化遺產,共同守護我們可愛的家園!

③ 如何保護與傳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

1,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主要是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一些高尚品質。但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2,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

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但也不能一味否決,而在於能否取其精華。

3,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優:民本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荀子說:「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還有「位卑不肯忘憂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新中國成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國家的支持下,朝鮮族農樂舞成功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保護和利用相結合,對於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深入調查、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保護。要研究科學、有效的保護技術與方法,

否則會因為保護不當而遭受損失。實施整體保護原則,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自身及生存空間兩個層面實施全方位保護。

④ 如何保護本民族文化

對民族文化的保護應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法律、政策、技術、產業的保護都不可缺少,政府、專家、企業、普通群眾都是保護的主體。

觀念更新。必須提高西部地區民眾的意識,提高他們保護民族文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各民族自己決定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的途徑。一要樹立信心。民族文化資源是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積淀,盡管有些內容與當代社會不相適應,但有相當多的成份是人類文明的結晶,而且在當今和今後都會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我們應使各民族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認識自己文化的價值。如果一個民族喪失了對自己民族的文化信心,那麼在西部開發和現代化進程中面對諸多的外來文化,就有可能作出對自己文化保護和發展不利的選擇;二是選擇性保護。民族文化的內容較為復雜,對民族文化的保護不是被動、消極、原封不動的保護,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保護;三是吸納性保護。一個民族的文化如果長期處於封閉的環境中,不與外界接觸,雖然短時期內傳統狀態中的文化因素不會受到沖擊,但從長遠來看,這個民族不會獲得發展。因此,面對西部開發所帶來的外界文化,民族文化應採取包容、積極的態度,積極吸收其他民族的種種優秀文化,使本民族文化獲得發展。

政府保護。各級政府對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應起主導作用和負主要責任,尤其在法律法規、政策導向、宏觀控制、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等方面是其它力量不可替代的。一是落實政策。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通過落實政策及出台新的政策來實現對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二是加大投入。各級要加大對民族文化的搶救、保存、挖掘、維護、整理和利用的資金投入,保障文化人和民間藝人的基本生活;三是在開發中要整體規劃,保護民族文化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防止旅遊區原生文化的西化、漢化、簡單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立法保護。將民族文化資源通過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護是最為有效的保護。建國以來,國家制定的一些民族法律法規中有不少關於保護民族語言、文字、習俗、文物等規定,但是還不太健全。大部分民族文化資源還沒有相應的保護法規,如飲食用具、古老的生產工具、手工製作品、民族器樂等。因此,建立健全地方性及全國性民族文化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迫在眉睫。

重點保護。從國家到地方都應建立不同級別的民族文化保護區或核心帶。國家民委應繼續推進民族文化聯系點的工作。

分類保護。民族文化內容廣泛、類別繁多,要對其實施有效的保護,必須根據不同的類別採取相應的保護對策。

加強教育。一是普及教育。重視對各民族幹部群眾進行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教育,尤其要加強中小學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工作部門要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編寫出供廣大幹部群眾閱讀的民族文化知識讀物;常規性的開展各種民族文化活動,如國家民委組織的民族文藝會演、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民族知識大賽等,對民族文化的教育、傳承、推廣具有重要作用;二是著力培養繼承人。許多民族民間手工技藝、民族語言、土醫土葯、音樂舞蹈等隨著老一代人相繼離世,將面臨消亡危機。國家和地方應有規劃地培養繼承人,使民族文化的傳承主體代代相承。

⑤ 如何保護傳統文化與傳承

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有:

1、區別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優劣,有利於社會前進的腳步。

2、以時代的角度,以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3、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傳統文化的保護措施主要傳承:

1、有一定的文化積累。

2、明確方向。即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

3、要有寬松環境。要允許磨擦事物存在、發展,不能視新事物為洪水猛獸,要鼓勵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鋒。

4、勇氣和意志。需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

(5)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文化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⑥ 如何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國上下5000年歷史的結晶,它是值得我們傳承和發揚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現在做的非常不錯。但是在一些方面上還需要加強,因為很多的中國的很多傳統技藝已經失傳,意味著我們再也不能夠見到這些中國傳統技藝了,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是找不到這些傳統技藝的傳承人,這種情況的發生無疑是非常可惜的。為了不讓中國的傳統文化消失,我們應該要加大力度去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它能夠流傳的更加久遠。關於你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該怎麼保護?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代代相傳

中國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了,而那些歷史沒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就是因為這些歷史被代代相傳。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到保護,一定要把重點放在青年一代的身上,代代相傳才是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最有效的途徑。

關於你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該怎麼保護?以上是我的看法,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⑦ 如何保護文化遺產

建檔保護、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創造保護、傳承、發展良好氛圍、影像保護。
1、建檔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建立檔案的方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傳達的文化信息記錄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將其納入到檔案系統中,運用檔案學理論指導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實施檔案化的管理和保護,以使作為文化和記憶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應有的關照和重視。
2、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非物質文化遺產關系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的傳承,較之有形遺產而言,如指間之沙,稍有不慎,就會流失於指縫。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記錄著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3、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歷經數千年而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它長期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受歷史條件、經濟形態、生產、生活方式及群眾思想觀念的局限,必然要打上某一時代與階級的烙印,其中既有金礫玉石,亦有殘渣敗絮;既是精神動力,亦是沉重的包袱。
4、創造保護、傳承、發展良好氛圍。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構成了有別於其它城市的特色與風格。
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行動的啟動,全球性的保護、珍視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掀起熱潮。
包括中國「崑曲」、「古琴」等凝聚中華文化特質的古老藝術在內,多種世界各地的民間藝術均已登上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名錄」。
然而,申遺不等於保護,僅僅是申遺,遠遠不夠,重要的是有效保護。
5、影像保護。
用影像記錄下正在面對巨大考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那些珍貴的手藝、藝術形式能夠用影像保存下來。
但是這種影像的記錄,不應當僅僅是監控攝像頭式的拍攝,也不能如同拍攝劇情片那樣,通過情節的設計、人物的造型、故事的編排、場景的構造,打造出高潮迭起的、吸引眼球的片子。
既要保留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又要具有觀賞性,因此,對於採用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便非常值得研究。

⑧ 如何保護文化遺產

保護文化遺產的措施:

1、落實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將文化遺產保護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並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鄉規劃。要建立健全文化遺產保護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2、加強執法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建設,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街區、村鎮保護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立法進程,爭取早日出台。

3、隊伍建設

各級人民政府要將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重點文化遺產經費投入。抓緊制定和完善有關社會捐贈和贊助的政策措施,調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

4、加大宣傳

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認真舉辦「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8)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遺產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寶貴資源。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我國是舉世公認的文明古國,是全球排名第二的世界遺產大國和現任世界遺產委員會委員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在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後,目前已擁有世界遺產53項。新時代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形勢,形成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發展戰略,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作出更大貢獻。

⑨ 如何保護傳統文化

一、首先就是要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

1、一是要審視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二是要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價值。

3、三是要堅守住傳統文化的基本元素。

4、四是要建立傳承的保障機制。

二、傳承傳統文化的精神理念,進行系統性的文化教育

既包括由國家組織的小學、中學、大學及以上的國民教育,也包含了具備基礎教育功能和高等教育功能的非行政教育。制定相關教育制度,將傳統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保障教育階段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三、結合當前新時代的要求,賦予傳統文化現代意義

結合當前新時代的要求,對傳統文化賦予現代的意義,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對傳統文化做出當代表述,為文化發展開辟出更大的空間。

只有調整適應當前時代的變化,推進傳統文化創新創造,才能使得優秀傳統文化始終與當代文明相互映襯,相互協調,成為新時代的新動力。

(9)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文化擴展閱讀

當代中國文化之間存在割裂現象,傳承與弘揚方式較為單一

1、全球經濟、文化交融發展,外來文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對我國傳統文化形成了強烈的沖擊。特別是在一些青少年群體中,存在盲目追求西方文化,鄙棄民族文化的現象。

2、二是對優秀傳統文化認知存在偏差。廣大群眾的文化敬畏感逐漸喪失,也導致了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集體退步,對傳統文化的珍視感日益減弱。

3、三是傳統文化沒有與當代文化有機結合。對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解讀不夠,使得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出現割裂現象。

4、傳承手段較為單一。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中,社會參與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實施的傳統文化「包辦傳承」。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護當地獨特的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