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寫企業文化
一家企業能不能做強做大,不但要有好產品、好的人才,而且更需要有好的企業文化,沒有文化的企業註定沒有生命力,沒有競爭力。最近,這個月讀了《企業文化》之後,感觸頗多!
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觀的延伸;是企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行業准則和思維習慣;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受,只要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得長,慢慢地就會受到這種文化的感染。然後融入這種文化。制度不是企業文化,口號不是企業文化,標語不是企業文化,凡是企業內摸得著、看得見可以復制的東西都不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在企業內說不清、道不明、摸不著、看不見,但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一種行為准則,思維習慣。
每位員工都渴望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渴望得到別人的支持和贊賞,《企業文化》為我們每一位員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優秀員工的標準是:以更快、更好、更優為目標,以主動、責任、團隊、原創為工作作風,以幹事的激情、肯幹事的態度、干成事的膽略為事業目標。
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干工作必須有著積極、主動的態度。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出他對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著一個人可能取得的成就,工作就是生命的投影。一個天性樂觀,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無論他眼下是在基層,還是在作為經理、老總,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神聖天職,並懷著濃厚的興趣,把自己喜歡並且樂在其中的事情當成使命來做,就能發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從中感受到價值
第二、無論做何工作,必須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的成功與否。如果能以火焰般的熱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論所做的工作怎樣,都不會覺得勞苦,即使做最平凡的工作,同樣也可以成為最精巧的員工。這就告訴我們,要處處以主動、努力的精神來工作,這樣即使在平庸的職業中,也能幹出一番偉大的事業。關注細節,每天將日常工作做到專業,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的學習,遇到困難不斷的創新,並持久堅持下去,
孔子雲:「吾一日當三省吾身。」在各自的崗位上,我們每天都應捫心自問,今天我努力工作了嗎?真正做到盡職履責了嗎?公司的各項制度要求都認真貫徹執行了嗎?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辱使命,才能敢於問責,才能不斷進步,才能在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中體現個人價值和生命意義。
最後,謹以保爾柯察金的名言與大家共勉: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時,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讓我們牢記董事長的教誨和該書的精髓,勇敢地肩負起應盡的責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公司無限的事業中去!
Ⅱ 簡單的復制別人的企業文化可以嗎
企業文化是一個漫長復雜的系統工程,要適合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孺子牛文化),在人家企業成功的經驗,在自己的企業不一定有效。
Ⅲ 你如何看待企業文化,是否能夠移植應該怎樣建立
簡介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故企業文化是組織文化的一種特殊形態,但不能完全等同於組織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個性意識及內涵的總稱,其能以企業組織行為所體現。具體指企業全體員工在企業運行過程中所培育形成的、與企業組織行為相關聯的、並事實上成為全體員工主流意識而被共同遵
企業文化
守的最高目標、價值體系、基本信念及企業組織行為規范的總和。
教科書上的概念:企業文化是企業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而樹立形成的,被組織成員認為有效而共享,並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認知。 企業文化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行為。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成員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講通俗點,就是每一位員工都明白怎樣做是對企業有利的,而且都自覺自願地這樣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再經過一定時間的積淀,習慣成了自然,成了人們頭腦里一種牢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於(約束)大家的行為,逐漸以規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為眾人的「行為規范」。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准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范、發展目標的總和。
企業文化特指: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確立的,被企業全體員工普遍認可和共同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稱。
也有人認為,應該從這樣幾個方面認識企業文化:
1.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戲規則,所以始終會以「解決問題」做為自己的宗旨。
2. 企業文化是被大家認為有效的而共享,並共同遵循並自覺維護的;
3. 企業文化是習得的
4. 企業文化是維系企業持續發展的。
5. 企業文化集中反映了企業的關鍵價值。
特點
成功的企業文化對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對內要具有一定凝聚力,總體而言,優秀的企業文化應具備以下六大特點:
一、能得到員工的廣泛認同的價值觀。
員工認同企業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實際企業管理工作中,很多企業老闆或負責人在自己都不認同的東西,還要員工去執行。
二、能在價值觀指導下成功的實踐與驗證。
有一家企業價值觀是這樣的: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但在這個企業和員工做的時候就完全變啦。企業經常是不按時發工資,對員工的承諾不兌現,於是老闆忽悠員工,員工騙老闆,騙客戶,他們做法與他們的「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卻大相徑庭。
三、使企業員工產生使命感,使企業產生積極的因素。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能使員工產生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且能激勵員工積極的工作,使員工對未來充滿憧憬,反之,會使員工產生消極,悲觀厭世,甚至自殺。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連三的跳樓事件,就證明了這一點。造成富士康的員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個人職場情商低;二是社會競爭壓力大;三是企業管理有問題,這個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說富士康的企業文化建設不到位。才導致一些員工產生消極厭世心理和行為。
四、簡約明了,令人心悅誠服。
企業文化的核心主張一定要簡潔明了,我們可以看看國內外著名的企業文化,都可以精簡一句話或一個詞,如海爾的誠信文化——真誠到永遠,非利浦的進取文化——我們一直在努力。
五、能使企業產生不可復制的競爭力。
事實上企業文化已經超越了管理范疇,其實質上是一種具有不可復制的競爭文化。而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企業文化的競爭,或者說是品牌文化的競爭。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最有力競爭武器,而且是不可復制的。
六、能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深厚的感情。
企業文化不僅能提高員工主人翁意識和員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員工對企業產生深厚感情。無論走到哪裡員工對企業的一草一木總是充滿懷念,聽到或看到企業代表人物、標志、廣告、產品等總是有一種親切感。
要素
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整個理論系統概述為5個要素,即企業環境、價值觀、英
企業文化核心
雄人物、文化儀式和文化網路。·企業環境是指企業的性質、企業的經營方向、外部環境、企業的社會形象、與外界的聯系等方面。它往往決定企業的行為。 ·價值觀是指企業內成員對某個事件或某種行為好與壞、善與惡、正確與錯誤、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認識。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統一的價值觀使企業內成員在判斷自己行為時具有統一的標准,並以此來選擇自己的行為。 ·英雄人物是指企業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業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於作為一種活的樣板,給企業中其他員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樣,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強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文化儀式是指企業內的各種表彰、獎勵活動、聚會以及文娛活動等,它可以把企業中發生的某些事情戲劇化和形象化,來生動的宣傳和體現本企業的價值觀,使人們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活動來領會企業文化的內涵,使企業文化「寓教於樂」之中。 ·文化網路是指非正式的信息傳遞渠道,主要是傳播文化信息。
各國企業文化的特點
文化是與民族分不開的,一定的文化總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微觀組織文化,它是這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一個國家企業文化的特點實際就代表這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特點。下面我們僅對能代表東西方民族文化特點的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特點作一些簡要介紹。
美國的企業文化的模式與管理特點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這決定了美國民族文化的個人主義特點。
美國的企業文化以個人主義為核心,但這種個人主義不是一般概念上的自私,而是強調個人的獨立性、能動性、個性和個人成就。在這種個人主義思想的支配下,美國的企業管理以個人的能動主義為基礎,鼓勵職工個人奮斗,實行個人負責、個人決策。因此,在美國企業中個人英雄主義比較突出,許多企業常常把企業的創業者或對企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個人推崇為英雄。企業對職工的評價也是基於能力主義原則,加薪和提職也只看能力和工作業績,不考慮年齡、資歷和學歷等因素。 以個人主義為特點的企業文化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念,企業的價值目標和個人的價值目標是不一致的,企業以嚴密的組織結構、嚴格的規章制度來管理員工,以追求企業目標的實現。職工僅把企業看成是實現個人目標和自我價值的場所和手段。
歐洲國家的企業文化模式與管理特點
歐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響的,基督教給歐洲提供了理想價格的道德楷模。基督教信仰上帝,認為上帝是仁慈的,上帝要求人與人之間應該互愛。受這一觀念的影響,歐洲文化祟尚個人的價值觀,強調個人高層次的需求。歐洲人還注重理性和科學,強調邏輯推理和理性的分析。
雖然歐洲企業文化的精神基礎是相同的,但由於各個國家民族文化的不同,歐洲各個國家的企業文化也存在著差別。 英國人由於文化背景的原因,世襲觀念強,一直把地主貴族視為社會的上層,企業經營者處於較低的社會等級。因此,英國企業家的價值觀念比較講究社會地位和等級差異,不是用優異的管理業績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價值,而是千方百計地使自己加入上層社會,因此在企業經營中墨守成規,冒險精神差。
法國最突出的特點是民族主義,傲慢、勢利和優越感,因此法國人的企業管理表現出封閉守舊的觀念。
義大利祟尚自由,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在企業管理上顯得組織紀律差,企業組織的結構化程度低。但由於義大利和絕大多數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組織鬆散對企業生機影響並不突出。
德國人的官僚意識比較濃,組織紀律性強,而且勤奮刻苦。因此,德國的企業管理中,決策機構龐大、決策集體化,保證工人參加管理,往往要花較多的時間論證,但決策質量高。企業執行層劃分嚴格,各部門負責只有一個主管,不設副職。職工參與企業管理廣泛而正規,許多法律都保障了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力。職工參與企業管理主要是通過參加企業監事會和董事會來實現。按照《職工參與管理法》規定,二萬人以上的企業,20名,勞資代表各佔一半,勞方的10名代表中,企業內推舉7人,企業外推舉3人;10000~20000人的企業中,監事會成員16人,勞方代表8人,其中企業內推舉6人,企業外推舉2人,10000人以下的企業,監事會成員中的勞資代表均各佔一半。
中國企業文化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前,受外國資本和封建官僚買辦控制的企業中,勞動者處於被殘酷剝削和壓迫之下,他們沒有自由,沒有平等,有的只是憤怒和反抗。在舊中國,具有一定代理性的中國企業文化只有在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中才存在,它是由老一代的民族企業家所倡導的。前面已經提到的由民生輪船公司的創始人盧作孚先生於1925年所倡導的「民生精神」就是一例。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主體,企業文化也如同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一樣,經歷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對企業文化建設既有積極的一面,也存在著嚴重的消極因素。所謂積極的一面是有利於體現企業的社會主義共性,形成注重國家利益的大集體觀念和艱苦奮斗精神,如50-60年代出現的「兩參一改三結合」的「鞍鋼憲法」和「三老四嚴」的「大慶精神」,就是這種觀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謂消極的一面,是這種集權管理模式強化了「官本位」觀念,管理活動行政化,職工群眾的積極性未能充分發揮出來,民主管理的監督約束機制顯得無力。特別是在極「左」思潮的干預下,「以階級斗爭為綱」,把政治掛帥絕對化,嚴重阻礙了企業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監督制度的形成。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以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逐步轉換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環境開始轉變,特別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為建立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企業文化創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環境,企業文化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關於如何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建立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稍後再作討論。
Ⅳ 企業文化如何傳承
企業文化如何傳承
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下面和我一起來看企業文化如何傳承,希望有所幫助!
是的,在經濟增長的故事以外,企業還有一個新時代的文化故事要書寫。無論是文化體系自上而下的構建,還是文化建設硬體設施的迅速壯大,抑或是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精神生活的日益豐富,都在不斷書寫著企業文化中鮮活生動的章節。這是一種浸透著古早味,又在扣緊時代感中求變求新的律動。
起筆在傳承的堅持
這段跌宕多姿的書寫,起筆在傳承的堅持。
古早是閩南話,古老、有年頭的意思,用來形容有歷史積淀的事物。新事物層出不窮的當下,古早味擊中了我們心底的柔軟之處:社會在前進,人們急急地除舊立新,驀然回首,才發覺古早的可貴。古早味是厚重的味道,代表了高度和傳承。
有的企業似乎更願意接受「不破不立」,對「一脈相承」雖談不上嗤之以鼻,卻也難言重視。當遭遇挫折、碰到難題時,首先想到的是推倒重來,而不是多想想沉積的傳統或已做過的事情中還有哪些合理成分有待傳承。一定程度上說,不懂得傳承也就意味著事業可能會一次次重復起步。這種由偏執思維導致的事業受阻、資源浪費,值得深思。
如何對待傳統,就是如何選擇道路,就是如何對待明天。當我們在學習、借鑒的路上越走越快時,不妨回頭看看:精神根基是否牢固?有沒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強支撐?對本企業的文化是否熟悉和自信?
留住古早味,是文化自信與自強的體現。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愈益凸顯,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確立企業文化形象,是一個重大現實課題。凸顯深厚傳統和鮮明特色,不失為明智選擇。企業文化伴隨企業成長過程凝練而成,具有獨占性和不可復制性。其中折射出的瑰麗色彩,只有奼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們必須以虔誠的心態來看待企業自有的文化元素:以中國之大,各地都有值得追溯、各不相同的文化承載,與發展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為自身文化特質的養分打底,「拿來」時更不會有「山寨」之虞。如果一個企業從一開始就失去了精神根基,在文化自信和自強的道路上萎靡了精氣神,矮化了自我,怎能擔當發展遠航之責?
留住古早味,是對文化精髓的弘揚。文化具有很強的延續性。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是從企業發展和員工訴求的普遍性出發,提煉出的具有普遍使用效用的理念,經得起時間檢驗。這一點從IBM、通用汽車等經歷過幾代領導者並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間穩步發展的老牌企業得到了驗證。讓優秀企業文化的基因代代相傳,長期保有企業的優良血統和先進品質,才能鞏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檢驗企業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標准之一。在借鑒其他企業成功經驗的同時,既要在體系構建上下功夫,更要在深塑內涵上做文章,既不要崇洋媚外,也不要妄自菲薄。
行筆在變革的深入
這段與時俱進的書寫,行筆在變革的深入。
有的企業言必曬古語、行必看先賢,以炫耀其深厚的文化根基……這類「文化啃老族」,粗粗一看,高舉的是傳承大旗,可是在「復古、尊老」的背後,是追求政績的表面文章,是對當代文化的不自信。
精神命脈不能割斷、優秀傳統文化不能拋棄,但是,絕不等於說在文化發展道路上可以墨守成規。復雜動態的社會環境、全球化與本土化的交織、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呼聲的高漲……迫使企業文化必須變革。重構重建企業文化,需要鑽研與承襲,而非利益驅動下的「啃老」式的揮霍或僵化。留住古早味,要在變革中踩准新時代的節拍,讓自身文化中的閃光點煥發新的生命力。
傳統符號與現代市場經濟的活躍產生糾結,這兩者的每一次強烈碰撞,又契合著不同時期企業的發展訴求。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與其說是一種文化發展戰略,不如說是對傳統文化轉化發展規律的自覺把握和運用。從實踐上來說,扣緊時代感必須重視推進方式的科學性、文化管理的規律性以及全員參與的規范性。既要注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企業活動的各領域全過程,致力於優秀傳統的普及;又要注意對時代問題的積極應對,提高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需要的匹配程度,在有效的應對中不斷闡釋「舊說」、提出「新說」,實現文化的「生產力作用」。
在這方面,我們看到了頂層設計的創新性探索,看到了頂層拉動與基層推動這雙重動力的激發。有的企業運用視頻、動漫、論壇、微博、微信等多種新媒體手段,提供精品課程在線培訓、借用視頻展播立體呈現、通過線下活動層層遞進;有的企業組建專家顧問團隊,選取最貼近員工工作生活的內容,將積淀的企業智慧生動化、形象化;有的企業推出主題性青年微電影節和管理創新論壇,演繹平實的生活,把發展理念從被動宣貫轉變為主動吸收;有的企業加強多維度有效溝通,把變革作為提高技能的過程,並鼓勵員工採納變革的基本思想,並自覺地運用在崗位工作中。
落筆在對人的關照
這段富有人文氣息的書寫,落筆在對人的關照。
恩格斯說:「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詮釋這一觀點的,可以是懷揣青春夢想在工作崗位上的堅持不懈,可以是企業圖書室里煙農、零售客戶的閱讀身影,也可以是企業援建的「文化大院」帶給農家的歡樂。盡管我們的企業文化產品質量仍有待提升,但「為員工、為基層、為民眾」的價值已經深深融入文化發展熱潮之中。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享有者;是文化的保護者,也是受益者。企業文化傳承和變革中的「人」,不僅是指企業管理層或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實施人,也是每一個具有企業性的個體。這恰恰體現了文化延續的特性——所承載的基因始終與每一個相關個體形影相隨。
開放的姿態、接納的氣度、創新的進取是企業文化本身應具有的內涵。文化資產不僅是商品,它具有更高價值,可作為多元群體進行內部動員、融合與對話的工具。因此,呈現出兼顧職業與素質雙向價值取向的企業文化建設,應更加強調對人的關照,尤其是創新意識、精神的培育和創新創業能力、素質的培養。
企業文化的傳承和變革不應僅僅停留在某些手冊中,而需要浸潤到日常管理經營的點點滴滴。它如血液一樣,循環於企業整個肌體的方方面面,並凝練和熔鑄精神。除了經濟利益外,發揮文化價值也意味著對人的尊重,進而增強凝聚力,釋放發展動力。「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重視文化歸屬,可使個人參與成為現實,個人能更積極地投身於企業發展之中。對一項有效、包容和可持續的發展戰略來說,人的參與和尊重人權同等重要——對內,直接作用於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對員工、尤其是青年員工是一種再造和升華;對外,幫助公眾更深入地了解、理解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管理細節中蘊涵的思想理念陶冶著員工的心志;文化故事中體現的美好情操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這或許就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最高境界——行不言之教。
企業文化傳承的意義
1.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在企業內部的綜合反映和表現,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具有企業特點和群體意識以及這種意識產生的行為規范。
企業文化是在現代化大生產與市場經濟發展基礎上逐步產生的一種以現代科學管理為基礎的新型管理理論和管理思想,也是企業全體員工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並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准、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企業文化是經濟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混合,即指在企業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在人群中和社會上發生了文化的影響。它不是指知識修養,而是指人們對知識的態度;不是利潤,而是對利潤的心理;不是人際關系,而是人際關系所體現的處世的哲學。企業文化是一種滲透在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的血液,它是企業的'美德所在。
2.企業文化的特徵
(1)獨特性。企業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特色,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個企業都有其獨特的文化淀積,這是由該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特色、企業傳統、企業目標、企業員工素質以及內外環境不同所決定的。
(2)繼承性。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產生、生存和發展,企業文化是歷史的產物。企業文化的繼承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精華。二是繼承企業的文化傳統。三是繼承外來的企業文化實踐和研究成果。
(3)相融性。企業文化的相融性,體現在它與企業環境的協調和適應性方面。企業文化反映了時代精神,它必然要與企業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以及社區環境相融合。
(4)人本性。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最本質的內容,就是強調人的理想、道德、價值觀、行為規范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強調在企業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用願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
(5)整體性。企業文化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引導企業職工把個人奮斗目標融於企業整體目標之中,追求企業的整體優勢和整體意志的實現。
(6)創新性。創新既是時代的呼喚,又是企業文化自身的內在要求。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在繼承中創新,隨著企業環境和國內外市場的變化而改革發展,引導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創新。
企業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當前國際流行的現代化管理方法主要有:學習型組織、敏捷製造企業、企業再造、精益生產、管理集成、扁平化網路組織等。我國的家族企業可以結合本身情況有選擇地借鑒與採納,這樣可以避免在企業現代化過程中走彎路。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企業,在它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學習外面的管理經驗外,自己肯定也積累了許多優秀的管理經驗,這些管理方面都是寶貴的財富。一個優秀的企業家,要善於總結,把科學的管理經驗總結出來,傳遞下去,使繼任者少走彎路。
1.企業文化具有連續性
一個企業的文化總是在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吐故納新,淘汰落後成分,吸收先進因素,遵循著文化的積累、傳播和變革規律,不斷演進與成長。先進的企業文化對企業有著提升和推動作用。優良的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有一支優良的團隊,依靠團隊的集體協同作戰精神而完成公司的工作指標。福特汽車總裁認為,沒有任何一種企業可以歸屬於某一個人,企業構成的因素就是群體。企業依靠群體的力量來實現利潤,推動企業走向成功。
2.企業文化可以凝聚人心
一個企業現在所取得的輝煌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每一步前進都匯聚了智慧和汗水,傳承優秀的企業文化就如同傳遞一個接力棒,是一種情結的傳達,是一種感情的寄予,更是贏得企業向心力,凝聚人心的有效方式。
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國企,經歷了時代的風雲變幻,有深厚的文化積淀,更應善於總結和提煉,這樣承前啟後,既是對企業發展歷程的尊重,更是對老員工感情的尊重。
3.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指得到社會認可的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部表現,或者說是企業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和聲譽。它包括企業領導形象、員工形象以及企業整體的形象。企業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業的服務質量、人員素質、專業技術、公共關系在社會和客戶心目中形成總的印象。企業形象不僅是社會公眾所關心的事,而且與企業本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內在聯系。
4.傳承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具有指導性的作用
它指明了企業的發展方向,把企業的員工引導到企業所確切的企業目標上來。特別是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更是如此,這種文化影響到企業的決策、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管理體系,企業財務分析手段以及企業管理領導藝術等。美國惠普公司則以「自己就是企業」作為精神支柱。在我們企業,上到辦公室,下到車間都是公司的企業文化標語,如:「企業的學習力源自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競爭力源自企業的執行力」,「只有你為公司創造機會,公司才會給你機會;只有你為公司創造空間,公司才會給你空間;只有你為公司創造財富,公司才會給你財富」。
如何傳承企業文化
傳承企業文化需要建立完善的企業文化傳承機制,搭建文化理念的通道。企業可以把企業文化培訓、文化活動、評先樹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使文化得以有效落地。
1.新員工企業文化培訓
新員工企業文化培訓是傳承機制的一部分。在每位新員工進入企業時,企業都要有相關技能和素質的培訓。在這些培訓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企業文化的培訓。只要每一個新來的人員都能感受到企業內在的這種文化,並加以理解和深入感知,企業文化就能夠透過時間傳遞給企業的每一個員工,並不斷被放大。
2.開展企業文化活動
開展企業文化活動是為了讓更多員工參與企業的文化建設,親身體驗和感受企業文化內涵。諸如戶外拓展活動,對企業文化中強調的團結、合作和創新是一種很好的詮釋。又如先進典範評選活動,不僅能增強獲獎員工的榮譽感和歸屬感,也能因此形成榜樣的力量,使企業文化最終成為指導員工的工作和行為准則。部門之間的交流協作程度的高低可以反映這個企業文化的一個側面,部門之間的溝通是否順暢對企業文化的傳承也有密切關系。
3.建立適應企業發展的文化體系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長盛不衰的根基。建立並貫徹一套清晰的價值理念,是企業基業常青的靈魂。企業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企業要保持平穩和持續發展,應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以加強企業管理,強化企業凝聚力、企業理念、企業精神為核心的文化體系,對於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4.傳承並創新
企業文化是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形成的,它的形成本身就凝聚了領導者的文化和組織的文化,它是優於領導者的文化,同時形成了集體的統一價值。在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中,要秉承本企業已形成的企業文化,並不斷地進行創新。必須從有利於本企業發展實際出發,不斷進行發展和創新。一是從企業文化的思路上要有創新。要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努力實現精神向物質的轉化,使企業文化直接為企業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保持企業穩定服務。二是抓住企業發展的關鍵,選中突破口,立足於打造符合新企業特點、體現時代特徵、適應社會需要的企業文化,達到重點突出,帶動一般的效果。三是提高企業文化的品味,用富有哲理的語言加以表述,形成制度、規范和口號,簡潔清晰,鮮明感人,使企業文化隨企業綜合素質的提高而發展,通過發展的企業文化也可推動改制企業的進步和壯大。四是把企業文化當作無形的資產來認識,並不斷地積累和經營,更好地為新企業生存與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Ⅳ 華為的文化可以復制嗎
不可以的這是。
華為的狼性企業文化模式當然是可以學習復制的,但是在市場上鮮有復製成功的,大多數是學走了樣。
第一,很多企業只是學習自己對華為感興趣的某一點。
很多人只是在看到華為功成名就之後,只是學習自己對華為感興趣的某一點,卻不去認真研究華為成功的整個系統。
例如,就是這個狼性精神,很多企業都號稱要打造狼團精神,但是狼是要吃肉的,而大多數企業別說肉給狼群吃,就是連草都要狼自己去垃圾中扒拉出來才有的吃。
華為公司是任正非創立的,但他自己僅僅只有1.4%的股份,其餘股份都分給員工了,試問,有幾個企業有這樣的胸懷?
某些數企業老闆別說自己只留一點股份分給員工了,就算狼群們完成任務後,能拿到自己應得的報酬就不錯了。
這樣的生搬硬套學習華為,結果是照著老虎的樣子去畫出一隻不倫不類的小貓,甚至連貓都不是,變成了一隻不能見陽光的老鼠。
第二,華為的狼性文化,背後有整個管理系統堅實支撐的。
華為除了全員持股穩定住人才基礎之外,還以超人的氣魄在其他方面對管理的大規模的投入。
例如,為了學習IBM的管理模式,任正非花費了相當於當年華為整整一年的利潤20億的咨詢費,將IBM整個管理系統學到手。
這一點的氣魄和格局是很多企業老闆或控制人都無法企及。
很多企業老闆嘴巴上說要學習華為,但一旦到了要企業掏腰包出錢的時候,立即真相畢露,多出一分錢都不願意,原來嘴巴上說出來的格局和氣魄全都丟光了。
這樣的企業只能是嘴巴上說說的狼性文化,一到動真格的時候,誰會為企業拚命,這叫老鼠文化還差不多。
第三,華為重視技術研發是一般企業無法學習復制的。
國內企業,因為多年的技術落後,特別是一些非技術出身的文科生,看不到技術發展的未來,對自己企業的技術研發毫無信心,不敢將企業的更多資金投入研發,只是希望借用國外洋人的技術來搞搞營銷賺點差價就算了、
例如某在國內最早做智能手機的企業,其負責人早在七八年前說:投入資金搞技術研發就是死路一條!
結果,現在這個拒絕投入資金技術研發的企業智能手機產品,在市場上已經很難看到蹤影了,但那些投入大資金研發的企業今天在市場上風生水起的。
第四,華為對人才真的是捨得付出。
在華為工作雖然辛苦,但很多人都願意,因為得到的回報絕對值得,因此很多人才不怕苦不怕累,紛紛湧向華為。
但在很多企業,要你學習華為的只是吃苦耐勞,但華為的回報卻是沒有的。
多數企業老闆一想到人力成本就直痛得心裡哆嗦不止,不管你是不是人才,今天給多你一分錢,他就想著今天晚上要在你身上撈回來。
如此思維方式,怎麼學習得了華為企業文化?
建議,要學習華為企業文化的就要將其整個系統學過來,要不然就不要隨便打嘴炮說學習什麼華為了。
Ⅵ 公司的企業文化PPT怎麼做
1.你要會做PPT。2.打上公司的標示,將企業文化的幾個重點做進去。3.最好再附公司企業的宣傳片。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企業如何創建企業文化
1.公司最初成立時,主要是基於老闆的個人魅力,遠見和使命,讓優秀人才加入。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企業文化,因此建議從創業之初就建立企業文化。總體而言,健康,積極,務實的企業文化將使企業迅速擴大中小型企業的文化建設。企業看起來不必做太多事情。重要的是要務實,也就是說必須做到。
公司如何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做好工作?只要公司存在,就會有公司文化,但是通常每種公司文化都應該是唯一的並且不能被復制。
Ⅷ 什麼叫文化復制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效的文化復制並不直接從「文化」切入。文化復制最容易從口號宣導開始,也最容易僅僅停留於口號宣導。可實際情況是,企業文化有許多正式的推廣方法,會議、標語、企業刊物、職工聯誼活動等大多數企業都搞,也容易讓人感受到。可困難在於並不是企業在形式上推廣什麼,什麼就會真正成為企業的核心文化,形式上的企業文化往往成了騙人也騙己的東西。
文化復制最有效的方式,是制度的建立。制度是文化的載體,只有把文化的內核植於制度之中,並使制度得到強力推行,為人們所接受,文化的復制和移植才能成功。任何一個組織都存在制度和人的雙重博弈。制度是人制定的,制度也是需要人遵守的,但是制定製度的人和遵守制度的人並不是完全重合的。而這正是博弈的關鍵所在,制度的制定者必須制定出一個能夠為大多數遵守這個制度的人所接受的制度,同時又要在制度中體現企業文化的一致性。這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