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服裝文化如何寫

服裝文化如何寫

發布時間:2023-02-02 18:09:36

A. 維吾爾族的服裝文化作文1500字

你們知道嗎,維吾爾族的服裝特別漂亮呢,就跟他們的人一樣美麗迷人。

維吾爾人熱情奔放、性格豪邁,所以服飾特點當然就顯而易見了!花樣較多,看上去非常優美;式樣寬松、灑脫,色彩對比強烈。

維吾爾人是個愛花的民族。人們戴的是綉花帽,著的是綉花衣,穿的是綉花鞋,扎的是綉花巾,背的是綉花袋,服裝特點無不與鮮花息息相關。但有些服飾採用了動物紋,不過數量很少。也有借鑒他民族的紋樣,如「壽」字紋等。

維吾爾族雖然男女老少都愛美,但是男裝和女裝總是有不一樣的特點。

維吾爾族的女子喜歡戴耳環、手鐲、項鏈等裝飾物,甚至有些女孩子從五、六歲開始,就開始扎耳洞,佩帶耳環。少女都梳十多條發辮,以長發為美的代表。婚後一般改為兩條,辮梢散開,頭上帶月亮形梳子作裝飾,也有將雙辮盤起來的人。婦女愛穿寬袖輕盈的連衣裙,衣料一般選用著名的「艾得里斯綢」。很喜歡有對比色的服裝,這樣看起來,紅的就變得更亮,綠的變得更翠。服裝都有著有著色澤明麗,濃郁華麗的特點。

維吾爾族的男袍稱「袷袢」。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巾扎腰。男性特別講究黑白效果,這樣才覺得粗獷、奔放、豪爽。青年男裝在復季為白色布面料縫製成合領式衣,其領口、前胸、袖口都有裝飾著花邊,這樣的衣裝不僅淡雅、涼爽,穿起來也很方便,快捷。再配上青色長褲,穿皮靴,更體現出青春、活力與健美。

維吾爾族的服飾是有自己最獨特的特點,那就是突出了維吾爾族的豪爽的性格和美麗的的特點。

B. 服裝企業文化怎麼寫

企業文化是一個體系,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表達的。
企業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包括cis三大系統:mi(理念識別系統)、vi(視覺識別系統)、bi(行為識別系統),我估計你問的應該是mi(理念識別系統),即企業的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等等。
企業的願景,就是一個公司(企業)創立之初的一個價值觀定位,比如服裝企業可以定位因素包括:品牌風格、
年齡定位、設計特色、市場定位、價格帶等等,就年齡來說,某名牌有一句話:xx,盡顯男人風范!因此,這些都是看你所在企業的一個具體情況來編寫。
或者也可能是問bi(行為識別系統)里相關制度規范,那些執行規范、口號都屬於這方面的。
希望能幫到你!

C.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一、我國傳統服裝的兩種基本形式 傳統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系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這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衣裳連屬制,古稱深衣,始創於周代。《禮記·深衣》注稱:「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采也。」深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構類似,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綉緣邊。深衣這一形制,影響於後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採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甚至現今的連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二、我國傳統服裝在歷代的演變 1、夏、商、周時期的華夏服飾 原始時代的服裝形式,雖有個別考古資料的發現,但由於材料太少,還不能對該時期的服飾作詳細的說明。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是上衣下裳,束發右衽。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深衣和冕服始於周代,這兩種服制,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春秋時期胡服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在服裝方面最重要的變化,是深衣的廣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促進了漢族寬衣博帶、長裙長袍服裝的改革。趙武靈王為了軍隊的戰鬥力,沖破阻力,下令全國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長褲,學習騎射,終於使趙國強盛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服裝改革,胡服從此盛行。伴隨胡服也傳來了帶鉤,它是用於結束革帶的,由於它比革帶的扎結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來。
相關知識:「胡」是個模糊用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時專指匈奴,有時泛指從東北到西北諸游牧民族,有時甚至還要更寬泛一些。因此,胡服是指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裝,他們為了游牧騎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長褲和靴子。沈括說:「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一個「全」字,或者把話說得有點過分,但胡服對漢族服飾的發展確實影響極其巨大。 3、傳統冠服制在在漢代的確立 漢代深衣仍很流行,漢代是傳統冠服制的確立時期。漢代的褲是開襠的,褲,古稱絝。《說文》:「絝,脛衣也。」《釋名·釋衣服》:「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由此可見,當時的絝是開襠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後雖然出現滿襠褲,但開襠褲仍長期存在。 4、魏晉南北朝時期胡服的流行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服裝史上又一個大轉變的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裝,受胡服的影響最為強烈。他們將胡服中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飾中來。漢族貴族也在胡服的基礎上加以變化,方法是將其長度加長,加大袖口和褲口,改左衽為右衽。但禮服仍然是傳統的漢族禮服形式。
5、隋唐時期服裝的轉變時期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使其能上承歷史服飾之源頭,下啟後世服飾制度之經道,所以,這一時期成為我國古代服飾制度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男子的常服為襆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右衽、窄袖、領袖裾無緣邊。此外,還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樣。這種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響,並且與漢族的生活習慣和禮儀特點相結合,形成了這時期袍衫的風格。 6、宋代的服裝趨於保守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唐制,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略有差異。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樣有廣袖大身和窄袖緊身兩種。穿褙子和半臂的習慣極為普遍,但都不能作為禮服穿用。總的來說,宋代的服飾比較拘謹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鮮艷,給人以質朴、潔凈、淡雅之感,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尤其是程朱理學的影響,有密切關系。 7、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既沿襲漢人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沿襲漢唐和宋代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遼金男子的服飾多為圓領、袖的缺胯袍,著長統靴或尖頭靴,下穿褲,腰間束帶。元代男子的服飾有漢族的圓領、交領袍,也有本民族的質孫服,其形制與深衣類似,衣袖窄瘦,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間有無數褶襇,形如現今的百褶裙,在腰部還加有橫襕。領型有右衽交領、方領和盤領。下穿小口褲,腳穿絡縫靴。服色以白、藍、赭為主。此外,元代服飾在質料上發生了較大變化,由於棉花的廣泛種植,棉布成為服飾材料的主要品種。 8、明代的服裝繼承前代,清代服裝對近代影響較大 明代的服飾,大體上沿襲唐制,但宋元服裝形式中的某些式樣也有保留。清代的服飾對近現代服裝形式影響較大,清代男子服飾可分為三種:漢族傳統服裝;滿族民族服裝;外來西洋服裝。清代袍的式樣,是在漢族傳統基礎上加以變化,並吸取滿族服裝特點。一般袖子比較窄瘦,禮服是箭袖,又稱馬蹄袖。袍身用鈕扣系結。右衽大襟,圓領口。皇室的袍有前後左右四開氣,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開氣。馬掛是清朝特有的服裝。它式樣多為圓領,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有長袖、短袖、大袖、窄袖之分,但均為平袖口。直到清末西洋服裝傳入和辛亥革命後,我國的服裝才起了重大變化,進入了近現代服裝發展階段。 三、我國古代婦女服裝和梳裝 (一)古代婦女的服裝 1、漢魏時期已帶有明顯的女性化特點 婦女服裝向來是服裝中變化較大的部分,我國婦女的分為禮服和常服兩種。上古三代,婦女服裝同男子服裝基本相同,而僅在材料和紋樣上有差異。漢代婦女的禮服是深衣,而常服則是上衣下裙。裙裳形制相似,而專稱女子的下裳為裙,表明當時裙已帶有明顯的女性裝飾特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受少數民族服裝的影響,婦女的服裝由寬衣博帶變為窄袖緊身,並繼續發展了漢末以來的「上儉下豐」趨勢,即上衣變得短小,而裙腰越來越高,加之下著厚底的重台履,突出體現了女性下體的長度,給人以修長之美感。 2、唐代的女裝比較開放 唐代的女裝,主要由衫襦、裙、帔帛三件組成。唐初盛行窄袖衫襦和長裙,肩上披有類似長圍巾的披帛。盛唐時,還流行一種袒胸大袖衫襦,為貴族婦女的服裝。其特點是不著內衣,裙腰高至乳房之上,以大帶系結,從而袒露胸部。大袖衫襦的對襟,以紗羅等輕薄製品為面料。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正是對這種服裝的真實寫照。這與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為美,因而服裝也漸趨寬大。此外,當時婦女還盛行胡服和女著男裝。 3、宋代的女裝趨於保守 宋代婦女的服裝,除北宋曾一度流行大袖衫襦外,窄、瘦、長、奇便是這時婦女服裝的主要特徵。此時的衫襦式樣較多,有圓領、交領、直領、對襟等,袖口窄小,下擺左右兩側有較長的開氣。總的來說,宋代婦女的服裝漸趨保守,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程朱理學思想的影響不無關系。 4、明代的女裝以淡雅樸素為尚 明代婦女的服裝,基本上沿襲唐宋,但衣裙的長短各時略有不同。明初盛行窄袖衫襦、長裙、褙子,但禮服仍要穿大袖衫。中期盛行大袖長衫襦,裙則變短。明末則又盛行窄袖長衫襦,這與崇尚南妓服裝有關,尤以秦淮一帶妓女的裝束為四方所仿效,其特點是以淡雅樸素為尚。
5、清代滿、漢女裝各有特點,並且相互影響 清代滿族婦女的服飾,一般是穿旗袍,外罩馬甲,穿高跟在腳心的花盆底鞋。漢族婦女有「男降女不降」之說,仍沿襲明制。後期,滿漢婦女裝束相互影響,各自都有明顯變化。清代婦女服裝仿效中心幾經變更,乾隆時以蘇州為中心,嘉慶時以南京和揚州為中心,後又以上海為中心。辛亥革命後,服飾禁錮被打破,加之西洋服飾工藝的傳入,婦女的服裝才產生了新的變化。 (二)古代婦女的梳裝 1、古代婦女的發式 古代婦女的梳裝,包括發式、化妝和首飾三大部分。發式是人類最重要的裝飾形式之一,發式與服飾的協調,能構成人物外表的整體美。我國古代發飾可分為三大類型:披發、結發、辮發。笄,即簪,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從那時起,人們已開始由披發到梳理。笄的用途有二:安發、固冠。應用於古代男子和婦女的發飾中。不僅如此,笄還是古代婦女是否成年婚嫁的象徵。上古三代,我國婦女的發式較為簡單,飾物不多。秦漢以後,發飾日趨復雜,從此,婦女的髻式就成為重要裝飾內容。歷代著名的髻式有墮馬髻、包髻、九鬟望仙髻、雙髻、同心髻、高髻、寶髻、花髻、大拉翅等等。 2、古代婦女的化妝和首飾 婦女的基本化妝品為眉黛、粉、胭脂和花鈿。眉黛是供畫眉用的,婦女畫眉見於記載始於春秋戰國,《楚辭,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之句。只是古時女子畫眉多拔去真眉,以所畫假眉代之。黛的顏色除用黑外,還有綠色,古稱翠眉。翠眉起於先秦,興盛於南北朝。唐代開始流行黑眉,這與楊貴妃的提倡有關,所謂「一旦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全唐詩》卷474徐凝《宮中曲》)。總之,古時女子畫眉崇尚人工美,這與現代婦女崇尚自然美是不同的。古代的粉,最初是用米碾為粉製成,或加之以紅色,用以敷面。到夏商周時,才出現了以鉛為原料的白粉和以紅藍花、蘇木等原料製作的胭脂。胭脂又稱燕脂、焉支、燕支。古時把胭脂製成膏汁、粉類,還塗於紙或浸於絲綿,製成胭脂紙和胭脂綿,以便塗頰或用為唇脂。花鈿,又稱花子、媚子,一般用金箔、紙、魚骨、蜻蜒翅膀製成各種形狀的飾物,將其帖於額間、鬢角、兩頰或嘴角。《木蘭辭》「對鏡貼花黃」中的「花黃」,古詩「眉間翠鈿深」中的「翠鈿」,均指的是花鈿。古時婦女的首飾包括笄、釵、步搖、梳等。此外,還在耳、手、指上分別戴有飾物,分別稱珥擋、釧鐲、指環,但最初這些飾物的戴法和作用與現在不同。 四、我國古代的帝王服裝和官服 我國古代帝王服裝和官服可分兩大類:一類是禮服(也稱法服),用於祭祀和大典,後從中又分出祭服和朝服等小類;一類是公服(又稱常服、從省服),用於一般性的正式場合。
西周初年,帝王和官員都以冕服為禮服,上衣下裳上繪有日、月、星、龍、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的十二章紋飾,腰束革帶,下穿舄。依身份和用途不同,冕服又分為六個等級,服色為上玄下纁。當時的公服是弁服,與冕服的區別是衣裳無章彩紋飾。此後,冕服作為正式的禮服一直為歷代沿用,直到清末。
漢代的朝服是冠服,頭戴冠,穿深衣。等級區別在於:①不同身份的官員戴不同的冠,如文官戴進賢冠,武官戴豸冠,御史戴獬豸冠等。②冠梁的多少不同。③佩綬的顏色和織法不同。
魏晉南北朝時正式官服多沿襲漢代的冠服,但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即帽和巾的流行。巾到北周又發展為折上頭(即後世的襆頭)。隋唐時,帝王和官員的常服為圓領袍,戴襆頭,穿長靿靴。等級區別在於:①品色衣,即以服裝色彩區分等級。皇帝為黃龍袍,官員一九品分別以紫、緋、綠、青為等級的標志。②革帶上飾物的質料不同,有玉、金、銀、鐵的不同。③章服,唐代官員進出宮門,必帶魚符,作為身份證明。品級不同魚符袋飾不同。宋代的禮服仍用冠冕,而一般公服是戴展腳襆頭。遼、金、元的冠服多沿襲漢族舊制,而在一般場合仍保持基本民族特有的服制。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戴盔式折邊帽。明代的公服又沿襲唐宋,只是官員戴烏紗帽,增加了以補服區分官階的方法。
清代的冠服,基本上是用本民族的服裝。皇帝用於祭祀的袞服,上綉有十二章花紋,略存古制。夏戴涼帽,冬戴暖帽,上綴牛緯,頂飾頂珠,有殊功者,皇帝還賞以用孔雀毛做的花翎,從一翎到三翎不等。官服是帶馬蹄袖的圓領袍,掛朝珠,遇大典還要在官服上加披肩,也使用補服。等級區別除補子外,還有:①頂珠色彩、質料不同。②腰帶的不同,皇室用黃帶,宗室用紅帶,其他用石青或藍色,帶上所綴寶石、帶扣也各不相同。③袍上蟒紋數不同,三品以上九蟒,四至六品八蟒,七至九品五蟒。 五、我國古代的履制 原始人是赤腳行走的。隨著人類的逐步文明,鞋也應運而生。上古三代時鞋就成為不可缺少的服飾品。古代的鞋有許多種類,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幾種:舄:《釋名》曰:「復(雙底)下曰舄。,」它是禮儀場合穿用的鞋,故為雙底,以木製或注臘來防潮和保暖。草鞋稱屨,帛制稱履,麻制稱鞋。其中屨、履、鞋穿用的較為普遍,所以曾先後成為各種鞋的通稱,漢以前是屨,漢以後是履,宋以後是鞋。此外,還有屐,它是一種木底鞋。相傳春秋時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製成的。有平底和裝齒兩種。靴,古稱鞾。《釋名》曰:「鞾,跨也,兩足各以一跨騎也。」皮製,有靿。它是草原民族適應游牧生活的鞋制。戰國末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這種鞋制傳入中原。

D. 我要寫一篇關於中西方服裝文化的論文,該怎樣寫introction部分

這個很寬范的,首先你要說明什麼是服飾文化以及研究其的意義。然後你要確定要研究差別或者共性還是其他什麼,從各個時期的服飾的變遷來說明服飾文化的變化。建議你選擇西方對中方的影響,因為現代中國的服飾已經隨意西方大流而發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是好還是不好?再根據你的專業或者你寫這篇文章的目的確立一個意義。

E. 敘述中國傳統服飾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文化現象,它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也是附著於物質載體之上的主體美的物化形態,既主張象徵表意性又倡導審美愉悅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創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達,使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完美統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統一之美來展示民族美學的生命藝術品位。f」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顏色為例,其文化內涵亦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而演變,並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審美特徵。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生活色彩濃郁,它以等級標識為主要體征,並被賦予特定的倫理意義,如商代將取於自然的青藍、赤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視作尊貴色彩,規定只有奴隸主和貴族階層的著裝才能使用這些顏色,且「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髓,黑與青謂之獻,五彩備謂之綉」。此外,將五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方式相結合,與五行等相對應,構成了所謂「五方正色」的圖式,並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終始說」,將之與生命道德聯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紅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後,到了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服飾色彩作為政治倫理的外在形態直接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成為統治階級等級差別的標志性象徵,而黃色和龍紋則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和王權的象徵。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高壓和儒家禮教思想的雙重作用下,色彩的應用已脫離自然的物質屬性及其本來意義而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可見,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它出干對自然和生命的無限崇拜以及對等級標識的刻意表述而呈現出明快的色彩風格與和諧統一的心理追求,整體效果既賞心悅目又簡單大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五色體系和風格表現方式,成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調。
人類創造的世界是一個文化的王國,文化伴隨著人類生命的進程而發展,並在社會的進步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服飾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一方面,服飾是文化重要的構成要素,文化的發展刺激著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又豐富了文化的內涵,把文化對自然的改造與人的自身培養及生命審美聯系在了一起,最終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著名人類學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藝術》中指出:「追求藝術表現和優雅的外觀,是人類的共性。可以說,在古代社會中,許多人已經感覺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們的意識,要比文明了的後代敏銳得多,強烈得多。在人類歷史的演變進程中,服裝對於人類已不僅僅限於遮體禦寒,還能滿足人們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體認,如中國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獵手用獵物的牙齒、蹄爪、羽毛或尾巴裝飾在自己衣物上,以顯示其英勇無敵或地位崇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衣服的質料、顏色、式樣及附屬裝飾越來越與整個社會心態和個性心理相呼應,服飾本身作為一種信息符號,能夠傳達時代風尚、文化特色以及個人的文化教養、知識水平、風度氣質與社會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視為人的「第二皮膚」,它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尤其是女性的個性和心理狀態。美國服裝學家布蘭奇·佩尼在(世界服裝史》中寫道:「將一種鮮花戴在頭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雙唇染上紅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審美觀點……女性服裝的質料、色彩、縫制以及與服裝相匹配的佩飾能夠加強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場合的自信心、風度、競爭力量。
二、中國傳統服飾的審美意蘊
1.適中、和諧的「情理美」
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婉約與中國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華夏「中國」之「中」,皆強調「不過分而和諧」,這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有明顯體現。中國傳統民族服裝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確勾勒人體,又不同於古希臘、古羅馬那樣用一塊布隨意地披掛或纏裹於身上,而是採取「半適體」的樣式,即倡導一種包藏又不局限人體的若即若離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德為中華民族的先輩所推崇,所謂「人生但須果腹耳,此外盡屬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諦是「精神快樂休閑,勝干物質進步」。這反映在服飾文化中就是講究隨意、閑適、和諧,沒有過分的突出、誇張和刻意的造型,於恬淡之中給人一種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國傳統服裝的製作者(裁縫)在設計和製作服裝的過程中憑借直覺與經驗,於「適體」中呈現的是一種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種以數理為基礎的精確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屬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美的范疇,這一手法通常將作者的情感表達寓於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達到啟發聯想、耐人回味之藝術效果,彰顯「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藝術境界。這類似於中國畫中的寫意手法,即不豺著於對事物的客觀再現,而強調欣賞某種朦朧的含蓄美,在虛實關繫上偏重於對「虛」的張揚。引入到服飾文化的藝術創作中,就是設計者特別注重「不著跡象、超逸靈動」之美,不刻意追求數字上的精確性或純形式的客觀美感,而是崇尚用無窮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現情感。如用寬衣大袍、中規中矩的樣式或寫實與變體相結合的動物、幾何紋樣、花草枝、藤蔓紋等具有抽象理的關聯意向。
漢初之「袍」被作為禮服,一般多為大袖,袖口部分收緊縮小,緊窄部分為「祛」,袖身寬大部分為「袂」,所謂「張袂成蔭」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其畫像人物皆穿著寬敞的衣衫,衫領敞開,袒露胸懷,或赤足,或散發,無羈放盪,張揚著崇尚虛無、輕蔑禮法的人生品性,給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隨性自然的審美意境。中國傳統的女性服裝旗袍,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完美結合的典範,它造型完美、結構適體、內外和諧,是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性的標准服裝,是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在女裝舞台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設計表面上不溫不火,實質上內涵豐富、意蘊幽遠,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質感和簡潔的造型表現出流暢明快的線條與和諧一體的氣韻,展示出東方女子溫柔、典雅之美。這種氣韻不僅展於外表,而且沉於內心。穿上旗袍,既能襯托出東方女性優美的身段,又能顯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閑的生活節奏,充分展示出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美,呈現出一種宛若自然生命律動的朦朧佳境。
三、中國服飾文化的承傳拓展
1.繼承:拓展傳統服飾文化的基礎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譽。縱觀華夏服飾文明的發展史可知,「諧調」、「統一」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真諦。自中國服飾文化誕生伊始,就遵循著理物取暖與審美表現、標識顯示與象徵表達、個性突出與喜慶吉祥相結合的製作原則,以最大限度地達到服飾與自然、服飾與社會、服飾與人群的和諧統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統一更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最珍貴的審美品質。比如,作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本元素,「標示突出文化」同主要應用於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對等級尊卑、行業職別、年齡性別的標示和意念表達上,從原始部落首領與狩獵功臣的服飾標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標示,從文官武官的服飾標示到現代軍裝、職業裝、晚禮服的服飾標示等,均彰顯著其「標示突出文化」的審美底蘊。當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承載著傳統儒家中庸觀,受政治因素的影響頗深;而20世紀中期的「綠色」服裝覆蓋全國,「軍干裝」及其灰色基調也使中國服飾呈現簡單劃一的窘況。然而,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占數千年發展主流的是「諧調」、「統一」的服飾文化,理應將之發揚光大,諸如以原色表現為主的大氣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圓滿統一並最大限度地達到服飾與自然、社會、人群協調一致的完美原則,以民俗吉祥意象為特徵的表現形式等,現代中國的服飾文化都應予以承傳拓展。
2.創新:傳統與時尚的完美融通
在當代中國,傳統服飾與時尚設計的審美融通對提高服裝的文化附加值、滿足時尚消費需求、締造民族特色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具有特殊意義。全球化時代的服裝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各國服裝設計師在服裝設計中都很注重對本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張揚本國服飾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國現代服裝設計整體上還存在著設計理念落後、創意不夠、沒能把傳統服飾文化的精髓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之中等問題;加之國外品牌紛紛湧入,國內又缺乏與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國的服裝設計在國內、國際競爭中均處於不利地位,嚴重影響了中國服裝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當務之急是在借鑒傳統文化符號的基礎上,將傳統與時尚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之從表面符號的簡單借用提升到對服飾文化內涵的審美體認與表徵陰,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發展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時尚設計和諧融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服飾文化。
實現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的完美融通,實質就是一種在繼承傳統服飾文化基礎上的創新。這種創新首先須領會傳統文化,否則創新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即設計師要在精神文化層面上把握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精神理念,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各種時尚理念、理論資源加以整合,把傳統服飾文化中的實用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創造性地融入現代服裝設計,豐富其文化蘊意,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對傳統元素符號化、表面化的簡單組合或圖解式、獵奇式的樣品展覽。好的服裝設計創意是設計師在把握了傳統服飾文化理念之後,結合時尚理念和設計原則,對傳統文化積累、消化並感悟的一種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現買現賣、照貓畫虎。河南「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動中展示的服裝就非常具有文化價值。拜祖服裝系列大多採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顏色迥異、面料粗朴,以金色緞帶鑲邊;紐扣的設計則採用盤扣樣式,其金屬材質與服裝面料及服裝的金邊質地形成細膩的對比;袖口翻邊採用緞織紋路,既有古樸特點又有現代的工藝形式。整個設計將傳統元素與時尚設計完美結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義,可謂形式與內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所以,當代中國的時尚服飾設計應該分析研究傳統服飾的配色及製作規律,理解、感悟傳統服飾文化的深厚、博大與凝重,並使之巧妙地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來,加之挑花、刺綉、蠟染、扎染、手繪、編織、織花、抽紗等現代工藝,並結合時代流行趨勢與時代特徵,將繼承傳統與探索創新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創造出既有時代感又有民族神韻的服裝。
四、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意蘊廣遠、情趣雋永,是當代中國服裝設計的精神源泉。設計師只有深入解讀傳統服飾文化,領略其審美意蘊,才能在時尚設計中傳達出深厚的文化意蘊,才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創新。繼承傳統服飾文化的正確途徑是不斷地豐富它、發展它、超越它,而不能把目光只鎖定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形式上,形式與內涵的完美交融才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精神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設計師應把握傳統元素所傳遞的文化信息,秉承隱藏在形式背後的精神內核,將之巧妙地運用於時尚服裝的設計理念中,拋開傳統文化形式的束縛,從而建構出國人體認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現代服裝體系。此外,中國的服飾文化要在國際競爭中凸顯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必須在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傳統元素,把握時尚元素、時代脈搏和大眾需求,突破對中國服飾文化的淺層次應用,用國際通用的設計語言進行時尚設計,並融入中國的服飾文化元素,使傳統服飾文化與時尚服裝設計完美融合,使中國特色的服飾文化向縱深層次演進,從而提高本身的審美意識、應變思維和發展策略,拓展中國服飾文化的發展空間。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們對服飾文化的追求也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由競爭、自由發展,集百家之長、揚千家之優,方能適應中國服飾文化發展的生命之旅。

F. 怎麼寫中西方服裝文化差異與融合

中西服飾文化對比總結
通過做這次作業,我對中西方服飾文化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與感悟。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中西服飾在融合。越來越國際化。下面我就來總結一下中西方各自服飾文化的特點以及進行一下差異對比。 中國服飾的特點:
①式樣,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樣的較多,男子多穿上下連屬的袍衫。 ②外形,外形強調縱向感覺,使著裝人體顯得修長,特別是使四肢有拔長感。
③結構特徵,外形強調縱向感覺,使著裝人體顯得修長,特別是使四肢有拔長感。
④圖案,喜好運用圖案表示吉祥的祝願。 西方服飾的特點:
①古波斯服飾,披掛、直筒緊身式 ②古希臘服飾,優美、典雅 ③古羅馬服飾,豪華富麗、庄嚴 ④拜占庭服飾,造型呆板、僵硬 ⑤哥特式服飾,新奇、怪誕和大膽
⑥文藝復興時期服飾,人體曲線成為了服裝的審美關鍵 ⑦巴洛克服飾,男裝最艷麗最瘋狂的時期

⑧洛可可服飾,將女人推到繁華至極的盛裝 中西服飾文化的共同點:
①社會功能,中國人很早就以服裝來「辨等威、顯貴賤」,用森嚴的服飾制度來規范各色人等的社會行為和許可權。西方人也同樣重視這種社會功能,進入封建社會後,雖然西方的封建官員還沒有中國歷代那樣完整的章服制度和區分級別的「制服」,但王宮貴族的穿戴與一般平民是有鮮明區別的。
②裝飾審美功能,服裝的裝飾審美功能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已成為推動服裝改進創新的一大源動力。
③形態構成,從造型理念和造型意識上看,都是平面的。從裁製方式上看,都是直線裁剪的。
對於中西服飾的發展與交,流相信在將來會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作為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兩種服飾文化之間也有許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這是兩者之間相互融合,共存、共榮的基礎。未來中西雙方的服飾文化會有質的飛越。

G. 漢服文化傳承意義和感想怎麼寫

1、感受傳統民族服飾文化的美

漢服首先以其外在的服飾美,讓今天的人們感受到了我們民族傳統服飾的美,他非常直接地告訴今天的人們,我們民族的傳統服飾不是醜陋和腐朽的,是極其美麗和莊重的,在二十一世紀其依然受到大眾的歡迎,依然有著極其強大的生命力。而這非常利於重塑今天的人們對本民族的認知、自信和認同。

2、讓人們感受民族的傳統文化

漢服首先使人接觸、感受到了不同時期祖先的服飾文化,其次,由於穿漢服以及參加漢服活動,開始接觸到一些人們平時接觸不到的其他傳統文化,例如:古琴、茶道、漢舞等等。由此讓人能有更多機會,從多個層面去感受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

3、引導今天人們對部分歷史真相的了解

由於漢服的消亡是非自然因素造成的,是由於剃發易服這個外來的人為因素造成的,所以在宣傳漢服時,必然也會提到剃發易服這個歷史事件,從而引導對漢服感興趣的人們,更多地去了解相關的歷史事件。

4、為華夏新文化運動開啟大門

對大多數人來說,漢服的宣傳所起到的直接作用就是多了件美麗服飾的選擇,以及輕微的民族意識的提醒、民族文化的感受以及歷史事件的了解。

閱讀全文

與服裝文化如何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